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捂着流血的伤口,袁旭一脸的错愕。
  “为什么?某救了你,为什么要杀某?”
  “不是想知道我的名字吗?”
  脖子上架着雪亮的长剑,公孙莺儿咬着银牙说道:“我叫公孙莺儿,只须听个名字,应该明白为何要杀你!”
  “你不是哑巴,是公孙瓒的女儿!”一脸错愕,袁旭说道:“某救你,可不是让你杀某?”
  “家破人亡,父亲还险些杀了我,都是拜你所赐!”公孙莺儿咆哮着,想要扑向袁旭,却被卫士一把按住肩头压着跪在地上。
  “只要我活着,就一定要杀你!”瞪着杏眼,她咬牙说道:“除非我死了……”
  “你是在逼某杀你?”摇了摇头,袁旭一手捂着伤口,另一只手朝按着她的卫士摆了摆:“放她走吧!”
  “公子……”并没有立刻松开公孙莺儿,卫士错愕的看向袁旭。
  “一个小女孩儿,杀了也显不出我等英雄!”肩头的疼痛让他额上冷汗直冒,袁旭却还是说道:“让她走!”
  已经抱定必死的决心,当袁旭喊出放她走的时候,公孙莺儿愣了一下。
  长剑架在她的脖子上,卫士迟疑着撤了回来。
  “走!”朝公孙莺儿一瞪眼,卫士喝道:“还不谢过公子不杀之恩!”
  并没有向袁旭道谢,公孙莺儿怒目瞪了卫士一眼,爬起来飞快的跑了。
  小小的身体里透着倔强,看着她的背影,袁旭紧紧攥了攥拳头。
  为了活下去,他逆转了易京城外的厮杀!
  救了袁军将士,击退了公孙瓒,却造成了数万公孙军将士被屠杀,公孙瓒全家遭受灭门之灾!
  有着如此深仇大恨,妄图以救人一命化解干戈……
  袁旭也认为他太天真了!
  公孙莺儿……
  捂着伤口,默念着这个名字,他的心情十分复杂。
  从小女孩儿决绝的神情,他看不到半点威胁,看到的只是浓烈的杀意!
  既然说了一定要杀他,她必定会做!
  或许是一年,或许是两年,袁旭相信她一定会回来!
  只是凭着她那瘦小的身躯,又能做些什么?
  袁旭甚至有些担心逃走的公孙莺儿!
  真贱!
  人家要杀你,你还担心她?
  心底骂了一句,袁旭对四个卫士说道:“丢下马车,继续上路!”
  “公子,你的伤……”看着他用手捂住的伤口,一个卫士提醒道:“还是包扎一下!”
  伤口不浅,还在流着鲜血。
  鲜血洇透指缝,捂着伤口的手上沾的也都是粘稠的血液。
  解开铠甲,在卫士的帮忙下包裹了伤口。
  包扎伤口时,袁旭一声也没吭。
  他已想明白,敌人就是敌人,无论再怎么用心对待,还会像养不熟的狼一样咬他一口!
  费尽心力,照顾了公孙莺儿数日。
  她昏迷时担心她一睡不起,她醒来后担心她体力难以恢复。
  悉心照料,最终换来的只是被她刺杀……
  讽刺!
  真的是讽刺!
  “公子,好了!”包扎伤口的卫士撤步一旁,提醒了还在想着刚才那件事的袁旭。
  “上路!”冷着脸,袁旭向卫士们吩咐了一句。
  看得出他心情消沉,没人敢多说什么,卫士们纷纷上马,跟着他往上蔡方向一路疾驰。


第32章 力大无穷的少年
  五骑健马一路飞驰奔向上蔡。
  沿途他们没做任何耽搁,选择的道路也是少无人烟的旷野。
  几天来,袁旭还因公孙莺儿的事心情有些不好。
  费了好大劲救下她,却还被她刺杀,搁在谁身上难免都会心烦。
  “公子,再往前便进入上蔡境内。”一名卫士抬手朝前一指。
  才入春没多久,山峦、荒野上嫩草刚抽出芽儿,放眼望去满目葱翠。
  远处垂柳呈一字排开,纵横东西,一眼望不到尽头!
  “此处何地?”放缓速度,袁旭向卫士问了句。
  “蔡沟!”一个卫士说道:“上蔡物阜人丰,景致也还不错,只是不晓得怎么就闹出乱贼来了!”
  看了说话卫士一眼,袁旭没有吭声。
  垂柳凄凄,土质必定不差。
  单看地貌,这里应是种什么长什么的肥沃土壤。
  黄巾之乱,起在桓灵无道、民不聊生。
  朝廷大军南征北战,最终将祸乱平定,然而却有不少黄巾余孽分散各地。
  时日久远,除黑山、白波、青州等地黄巾形成势头,时常会攻城略地与朝廷为敌,其余各部多是占山为王,做着拦道劫掠的营生。
  上蔡一带,几年前还是白波黄巾的地界,自白波军被剿灭,此处回归安宁,贼人祸乱的可能并不是很大!
  如果袁旭占山为王,他绝不会蠢到攻击官府!
  拦道劫掠百姓、商贾,官军即使讨伐,也不过是象征性的做个样子。
  可一旦攻击官府,那便是另一种场面!
  上蔡的水,很深啊……
  距垂柳越来越近,袁旭发现翠色遮掩之处,横亘着一条向东流淌的小河。
  放缓速度,五人正往河边走,耳边突然传来重物落水激起浪花的巨响。
  声音巨大,就好似有人正搬着小山往水中砸。
  和卫士们相互看了一眼,袁旭加快了速度,往河边飞驰。
  离河岸越来越近,当他发现传来巨响的根源时,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
  岸边站着个光膀子的少年。
  虽说只看到背影,大致也能估摸出他只有十五六岁。
  让袁旭心惊的并不是他初春时节光着膀子站在河边,好似浑然不知寒冷,而是他扛起了一块至少有半个人大的石头,正往河中投掷。
  少说也有数百斤的石头,划出一道抛物线落进河中,激起一蓬巨大的水花。
  浑身喷溅的都是河水,水面稍稍平静,少年伸着脖子朝河面望了望。
  显然他没有达到目的,失望的撇撇嘴,又去扛另一块石头。
  “阁下这是在作甚?”策马来到少年近前,在他弯腰去搬另一块石头的时候,袁旭拱拱手问了一句。
  “抓鱼!”头也没抬,扛起石头少年就朝河边走。
  又是一蓬水花飞溅,还是和刚才一样,他什么也没捞到。
  “鱼不是这样抓的。”眼看他又要去搬石头,袁旭说道:“捕鱼有许多法子,某唯独没听说可以用石头把鱼砸上来。”
  “石头可以砸死狼,因何不能砸死鱼?”
  少年一句话,让袁旭顿时语塞。
  是啊,石头能砸死狼,凭什么不能砸死鱼?
  解释水的浮力和鱼的游动速度以及许多涉及到这个问题的原理?
  好像根本说不通……
  “阁下因何捕鱼?”少年正要再去搬石头,袁旭问了一句。
  “肚子饿啊……”
  简单两句对话,袁旭已确定眼前的少年心智不全。
  他的回答很单纯,完全没有戒备之心!
  力气却大的惊人!
  “某有些吃的!”袁旭向卫士伸出手对少年说道:“先吃些垫垫肚子,稍后某教你个捕鱼的法子。”
  歪头看着袁旭,少年没有吭声,肚子却“咕噜咕噜”的叫了几声。
  从卫士手中接过两块干肉,袁旭递给了他。
  丝毫没有做作,少年抓过干肉就往嘴里塞。
  三两口吃完,他舔了舔嘴唇问道:“还有没?”
  倒不客气!
  袁旭向身后的卫士使了个眼色。
  一个卫士捧着装满干肉的布袋上前,递给少年。
  接过布袋,少年拿出干肉又吃了起来。
  他的食量惊人,眼看一小袋干肉很快被他吃光。
  “取些钱来!”朝卫士一伸手,袁旭吩咐了一句。
  “公子……”一袋干肉被吃了个精光,袁旭还要拿钱,一个卫士迟疑着说道:“到了上蔡,用钱的地方……”
  没有吭声,袁旭的手又向前伸了一下。
  卫士只得取了一吊铜钱给他。
  “这些足够买许多肉了……”
  铜钱递到少年面前,袁旭说道:“汝可拿回家中……”
  “不要!”
  出乎意料的是,少年并没接铜钱,反倒说了句:“又不能吃!”
  真傻还是假傻啊?
  提着铜钱的手悬在半空,袁旭彻底凌乱了!
  居然还有不知道钱好的……
  “公子,赶路要紧!”袁旭吃了瘪,一个卫士小声提醒道:“和个傻子说什么……”
  “你才傻子!”少年眉毛一挑,冲说话的卫士一瞪眼。
  他力气大的出奇,卫士也不敢招惹,撇了撇嘴没再吭声。
  “说好教某捕鱼的,你不能走!”
  吓住卫士,少年看向袁旭。
  “不走,不走。”遇见这样力大无穷的人,没探查个究竟,袁旭怎肯马上离开?
  至少也要弄清楚他是何方人氏,如果能收在身边做个助力,不失是桩美事。
  “教你捕鱼之前,你要告诉某,你叫什么名字?”骑在马背上,袁旭低头对少年说道:“不知名字,可是学不会捕鱼的。”
  “小祝!”丝毫没有迟疑,少年回了一句,还从腰间取下块木牌朝袁旭一亮。
  木牌磨的油光水滑,显然已经佩戴了许久。
  牌子上还刻着“公道”两个小篆字。
  祝公道?
  好熟悉的名字!
  “你叫祝公道?”眼睛瞪的溜圆,袁旭追问了一句。
  “小祝!”摇了摇头,少年否定了他的说法。
  “牌子是何人给你?”
  “娘!”
  “你娘呢?”
  “死了!”
  “你家住何处?”
  “……”
  少年没有回答,只是茫然的摇了摇头。
  他居然不知道家住何处,自称名叫小祝,还带着书写“公道”二字的木牌!


第33章 不知道家在哪
  河水清清,鱼儿摆动尾巴在水中游弋。
  不时会有一两条调皮的小鱼露出头来,在水面上吐出一串串泡泡。
  垂柳前,四个披挂重甲的卫士一字排开,警觉的观望着四周。
  上蔡正在闹匪患,随行保护袁旭,他们半点也不敢松懈。
  小河边,两个少年并肩坐着,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河面。
  身穿重甲的袁旭,握着树枝做成的简易鱼竿正在垂钓。
  他身旁的小祝,则一脸期盼的望着牵引在树枝上的那根细线。
  鱼线只是普通的麻线,鱼饵则是袁旭带着小祝在柳树下挖的蚯蚓,至于鱼钩,是从卫士那里讨要的缝衣针。
  将士出征,身边不可能带有女眷。
  衣服破了也都是自己缝补,随身携带缝衣针并不奇怪。
  东汉末年,冶铁工艺已趋于成熟,缝衣针的针眼只是不像后世的那么细小。
  把针弯成钩子,用麻线穿上,再捆绑在树枝上,就成了一副简单的钓具。
  袁旭还真担心有大鱼咬钩。
  不是专业钓具,粗陋的渔具顶多只能钓些小鱼。
  鱼线动了动,透过清凌凌的河水,能看见一尾鱼儿正触碰着钩子上的蚯蚓。
  “咬了,咬了!”看见鱼儿咬钩,小祝兴奋的手舞足蹈。
  水中的鱼儿听到声音,一个扑棱钻进了河底。
  眨巴了两下眼睛,他挠了挠头:“怎么跑了?”
  “还不是你闹的!”瞪了他一眼,袁旭没好气地说道:“不要吵!”
  “哦!”委屈的应了一声,小祝抱着膝,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水面。
  没过一会鱼线又动了,另一条鱼儿凑近了鱼饵。
  这一次他没敢喊,却还是很兴奋的用力摇晃了几下袁旭的手臂,指着水面,嘴巴直张。
  手臂被晃动,鱼竿当然拿不稳。
  鱼线抖动了几下,感观敏锐的鱼儿发觉不对,又一个扑棱不见了踪影。
  “没说话怎么也跑啊?”十分失望,小祝挠着头,嘴巴嘟了起来。
  “想把鱼钓上来不?”端着鱼竿,袁旭问了他一句。
  “想!”点了下头,小祝毫不迟疑的做了回答。
  “我俩做个约定。”扭头看着他,袁旭说道:“第一,不许大声喊叫。第二,不许碰我!我保证把鱼钓上来!”
  “小声喊可以吗?”小祝眨巴了两下眼睛。
  “不行!”瞪了他一眼,袁旭又看向了河面。
  没过一会,又有一条鱼儿咬钩。
  看着正围绕鱼饵游动的鱼儿,小祝想喊却又不敢,脸颊都憋的通红。
  不能喊,也不能拉扯袁旭,他急的两只手不住乱搓。
  鱼儿终于咬了钩,袁旭把竿一提,一条鲜活乱蹦的鲫鱼被他甩上了岸。
  起身扑了上去,一把按住还在乱蹦的鱼饵,小祝兴奋的朝四个卫士乱晃:“鱼!鱼!抓到了!抓到了!”
  卫士们根本没理他。
  和一个傻子玩的这么开心,除了显歆公子,也不会再有别人了。
  “会抓鱼了?”换上新的鱼饵,袁旭微笑着向小祝问了一句。
  “会了!”像捧宝贝似得紧握着鱼儿,小祝笑的嘴都合不拢:“不能喊,不能碰你!”
  和他也说不出个道理,袁旭只好不理他,继续钓鱼。
  “公子,天色不早了!”抬头看了看天空,一个卫士提醒道:“此处距上蔡还有三四十里路程!再晚,今日可入不得城了!”
  放下鱼竿,袁旭站了起来:“是该走了。”
  见他要走,小祝连忙凑了上来。
  翻身上马,袁旭对他说道:“你也回家吧,过两天某再来找你玩!”
  “哦!”应了一声,当袁旭催马前行时,小祝却紧紧跟着他。
  “怎么不回家?”发觉他跟着,袁旭勒住马问道。
  “家在哪?”仰脸看着马背上的袁旭,小祝居然反问了一句。
  他的头脑简单,袁旭本不打算直接把他带走。
  至少要给他一个缓冲的时间,下次来到蔡沟,拜访过他的家人,再说服他跟随。
  直接带走,岂不是成了拐带弱智少年?
  舍弃小祝,袁旭当然不舍得!
  毕竟有个力大无穷的少年跟随,日后行事是个极大的助力。
  小祝的表现,让袁旭觉着他好像计划错了!
  “你家不在附近?”看着小祝,袁旭疑惑的追问道。
  与他对视着,小祝摇了摇头。
  “既不住在附近,你从何处来?”
  朝前一指,小祝目光茫然的看着他。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袁旭还是没闹明白他从何处来。
  “在这里没有亲人?”
  家人不在附近,很可能是走失了,袁旭决定只要他愿意,就带他一同上路!
  摇了摇头,小祝没有吭声。
  “愿意跟某走吗?”
  看了一眼卫士马旁挂着的食袋,小祝重重的点了点头。
  对他来说,食物要比袁旭有魅力多了!
  “上马!”弯下腰,袁旭向他伸出了手。
  双手握着鱼,仰脸看着他,小祝并没有递出手。
  “把鱼扔了!”
  让袁旭郁闷的一幕随即发生,像是生怕鱼被他抢了似的,小祝连忙把它藏到背后。
  满头黑线,袁旭向一旁的卫士吩咐道:“帮他把鱼装进布袋!”
  一个卫士跳下马背,提着布袋张开口朝向小祝。
  怀疑的打量着卫士,小祝最终还是把鱼放进了袋子。
  虽然头脑简单,他却也明白,拿着这条鱼怎么都不方便。
  拽着他的胳膊把他拉上马,袁旭闻到了一股腥腥的味道。
  这孩子,弄了一身鱼腥味都浑然不觉!
  小祝坐在身前,袁旭一夹马腹,向卫士们喊道:“走!”
  五匹快马飞速疾驰。
  连着奔走数日,袁旭早习惯了骑马,骑术虽说不算娴熟,却也能快速飞驰!
  小祝显然没有骑过马,他紧紧的拽着战马鬃毛,在骏马飞驰时,显得很紧张。
  一路奔走,直到太阳落山,袁旭等人才远远望见前方现了一座城池。
  沐在夕阳下,上蔡城显得极为安详,如果不是事先得知,袁旭根本不相信这里正在闹匪患!
  天色渐晚,城门眼见也快要关闭,袁旭催着战马加快了速度,向卫士们喊道:“快速行进!”


第34章 马车上的女子
  城门外,懒洋洋的立着两个县兵。
  身穿铠甲的袁旭等人来到,像是快要睡着的俩人顿时打起了精神,把腰一挺站的像两尊塑像。
  并没理会他们,袁旭带着卫士径直进了城。
  天色已经擦黑,城内只有几家酒肆还亮着灯火。
  上蔡城一片宁静,根本不像有贼人祸乱的样子。
  “公子,有些古怪!”随行卫士都是跟了袁绍多年的老兵,经历的事情也不少,其中一人小声说道:“若是贼人祸乱,到了晚间城门不应洞开。”
  “酒肆也开门迎客,确实古怪。”另一个卫士随口接了一句。
  并没表态,袁旭只道:“先去县府!”
  几人沿着街道,策马一路朝城内行进。
  和袁旭同乘一匹马的小祝,进了城就不住的左右张望,像是很好奇的样子。
  正走着,前方传来一阵木质轱辘碾压青石路面的声响。
  一辆马车从街道尽头缓缓行来。
  马车比前几日安置公孙莺儿的那辆还小些。
  东汉末年,商贾虽是家财万贯,地位却不高。
  他们出门不能骑马,更不能乘坐马车,只能凑合坐坐牛车。
  乘坐马车的,必定是官宦人家亲眷。
  马车的御手,是个大约三十多岁的瘦小汉子,见袁旭等人迎面过来,那汉子本想吆喝他们让开。
  发现袁旭身穿鳞片甲,已经到了嘴边的话,顿时又咽了回去。
  勒住拉车的马,汉子连忙跳下车。
  “甄贵,因何停下?”车才停,里面就传出了个女子的声音。
  女子声音柔婉,让人听了觉着浑身毛孔都透着舒服。
  “回小姐,来了几位将军!”御手当然是有些眼力,从袁旭身穿的铠甲已看出招惹不起,甄贵小声回一句。
  止住行进,袁旭向身旁的卫士说道:“让路!”
  四名卫士愣了一下,不过还是各自让到路的两侧。
  接任上蔡县尉,袁旭职务虽是不高,但他毕竟是袁绍的儿子。
  庶生子在邺城没什么地位,许多将军和谋士根本不会把他放在眼中,然而到了地方县城,却还是比县中官员高贵了不少。
  袁旭和卫士让开,御手连忙行了个大礼,战战兢兢地说道:“请将军先行!”
  摆了下手,袁旭示意他先驾车过去。
  “将军给小姐让路……”没敢轻易上车,御手向马车内禀报了一句。
  “既是将军让路,不便过多推辞,代我谢过将军!”
  夜莺般好听的声音又从马车里飘了出来。
  “真好听!”与袁旭同乘一马的小祝听的痴了,大声夸了一句。
  瞪了他一眼,袁旭对御手说道:“某家小兄弟心直口快,说错了话,还请小姐见谅!”
  御手口中称着不敢,上了马车,一抖缰绳,驾车缓慢从袁旭等人之间走过。
  马车从身旁经过,袁旭隐约闻到一股淡淡的幽香。
  看不到车内是什么人,仅凭幽香就能断定车中女子必是极美!
  目送马车离去,直到消失在街角,袁旭才招呼卫士们往县府方向去了。
  上蔡令甄逸,早得到他要来接管县尉之职主持剿贼的消息。
  连着数日甄逸都住在县府,生怕错过了迎接。
  县尉掌管全县军务,受县令节制。
  亲自迎接袁旭,甄逸倒不是看重他的官职,只因他是袁家苗裔。
  残阳沉入地平线以下,敛起了它黯淡的余晖,上蔡城被黑黢黢的夜幕笼罩。
  县府正门外挂着两支火把。
  晚风掠过,火焰被吹的摇曳飘飞。
  袁旭等人到达县府门外,大门已经紧闭。
  众人下了马,一个卫士跨步上前,抓起门环用力敲打。
  宁静的夜晚,敲门声传出老远。
  只是敲了几下,里面就传来一个懒洋洋的声音:“何人晚间敲门?若是有事,明日再来!”
  “我等护送袁家五公子来此,速速开门!”听到说话声,敲门的卫士把门砸的更响。
  整个上蔡县府都知道袁旭将要来此,看门人当然也不例外。
  听到卫士的喊声,刚才还不情不愿说着话的差人连忙把门打开。
  打开大门,他一眼就看见门外站着几个身穿铠甲的人。
  当间穿着鳞片甲,一身将军装扮的年轻人身旁,还站着个光膀子的少年。
  袁旭等人一身戎装,虽然小祝的形象实在不怎样,差人还是不敢怠慢,赶忙行了个大礼。
  “某乃是上蔡新任县尉!”跨步上前,袁旭说道:“奉袁公之命前来督办剿匪一事,烦劳代为通禀!”
  “县尉请入内歇息,小人这便前去知会县令!”
  袁旭报出了来意,差人哪敢怠慢,诚惶诚恐的将他们让进了门。
  关闭大门,又引领袁旭等人在前厅坐下。
  才在前厅落座,袁旭向差人问道:“县令可是住在此处?”
  躬着身,差人对袁旭说道:“回县尉话,甄县令在街后有处宅子,只是得知县尉要来,这几日才住在此处!”
  袁旭点了下头对差人说道:“烦劳知会县令!”
  “不敢!不敢!”口中称着不敢,差人退了出去。
  待他走了,一个卫士才对袁旭说道:“甄逸想来也不是什么好鸟!”
  “怎的如此说?”还没见到甄逸卫士就冒出这么一句,让袁旭觉着很是纳闷。
  “公子有所不知,各地官员走马上任,多是住在官府。只有少部私库有钱者,方会置办私宅!”袁旭问起,卫士不敢隐瞒合盘说了。
  另一个卫士接过话头说道:“公子来此,只是县尉。甄逸应是也是不怕什么,因此才不避讳有私宅一事!”
  没有吭声,袁旭心里却在默默寻思。
  区区县令,年俸不过六百到一千石,甄逸能置办得起私宅,在地方上应该也不算清廉。
  县令如此,全县官员如何,不用说太多,也是一目了然。
  上蔡出现贼人,究竟是黄巾余孽,还是被官员逼迫到无法生存揭竿而起,此事还须详细调查。
  袁旭和卫士们分析着县内官员,小祝却在厅内走来走去,好奇的抚摸着支撑房顶的朱红立柱。
  “小祝,不要乱摸!”看向小祝,袁旭唤了他一声。


第35章 接风宴
  并没让袁旭等多久,一群官员纷纷入内。
  当先一人穿着草绿官袍,面皮白净,下巴飘着一缕乌黑长须,颇有雅士之风。
  随他进入屋内的官员,清一色都是身着绿色官服。
  官员们入内,袁旭站了起来。
  “敢问阁下可是显歆公?”见了袁旭,众人向他行了一礼,当先那人气度很是不俗的问了句。
  此人相貌俊美,如果把胡子剃掉,再换一身罗裙,根本不需要施上粉黛,就透足了绝代风华。
  从官员各自站的位置,袁旭看出领先之人应是上蔡令甄逸。
  甄逸,他并不陌生。
  看过不少史料和闲书,袁旭知道甄逸是洛神甄宓的父亲。
  曹植一篇《洛神赋》,把甄宓推上了古代美女的巅峰。
  容貌端丽,生时与神媲美,死后掌持洛水,只是想想如此美人,都觉着心旷神怡!
  袁旭以前还不相信甄宓会有多美,毕竟许多所谓的美人都是以讹传讹,见了真人,也不过如此。
  看见甄逸,他顿时确定关于甄宓美貌的传言不会虚妄。
  女儿像父,甄逸已是如此俊美,他的女儿绝不会差到哪里。
  琢磨着这些古怪的念头,袁旭当然不可能说出来。
  抱拳朝众官员拱了拱,袁旭说道:“在下袁旭,奉大将军之命接任上蔡县尉一职,还望诸公多加指教!”
  “县尉太谦了!”甄逸陪着笑,对袁旭说道:“某乃是上蔡令甄逸。上蔡贼人横行,公来此处,拯我等于水火,我等感怀备至!眼下天色尚早,下官备了接风宴,还望公赏脸移驾!”
  天黑下来并没多久,甄逸出言相邀,袁旭也不好推辞。
  向众人道了声谢,他在四名卫士和小祝的陪同下离开了房间。
  出门之前,袁旭特意向差人讨了一件深衣让小祝穿上。
  初春时节虽说已是不太冷,光着膀子出门,怎么都有点怪怪的。
  上蔡官府并不是很大,县内官员在外面都有宅子,就连甄逸,平日里也不住在这里。
  单看官府倒是简陋的很,招待宾客的房间,连厅柱上的油漆都有些斑驳。
  不知情的人首次来到上蔡,甚至会以为这里是个清水衙门!
  由甄逸等人陪着进了设宴大厅,四名卫士留在门外,小祝则跟在袁旭身旁。
  依着官职分别落座,甄逸看向立于袁旭身后的小祝问道:“贵属仪表非凡,初春时节尚且赤着上身,不知……”
  “他并未某的属下!”看了小祝一眼,袁旭说道:“只是路途偶遇,见他无家可归,又与他一见如故,因此带上!”
  站在袁旭身后,小祝并不像正常的护卫那样笔直挺立,而是东瞧瞧西望望,好似对什么都感兴趣。
  甄逸等人何等聪明,见此情景,已知小祝头脑不太灵光。
  “县尉饮宴,身后立着一人……”陪着笑,甄逸说道:“既是阁下路途偶遇,不如在外间另开一席!”
  “不用,他与某坐在一处便可!”返身拉着小祝,让他挨在身边坐了。
  这一举动,让甄逸等人顿觉奇怪!
  袁家出身何等尊贵?
  即使是庶子,也不应与一偶拾少年同席。
  莫非这位新任县尉也是脑子不太灵光?
  发觉众人神色有异,袁旭也不解释,反倒和小祝说了两句闲话。
  心思根本没在他说什么,小祝拿起桌子上的酒樽,歪头把玩。
  袁旭来到上蔡之前,甄逸和县中官员已得到消息,他虽是袁绍儿子,在军中却是一直做着火头军。
  出身袁家,只做个火头军,应是不被袁绍看重。
  眼前的一切好像印证了官员们的看法,甄逸与几个主要官员相互对了个眼神。
  县尉如果真的不太聪明,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许多!
  有了好处,甚至根本不用分他一杯羹!
  “县令!”一个差人从屋外进来,抱拳对甄逸说道:“姜廷掾抱恙在身,今晚接风宴怕是不来了!”
  “姜冏向来如此,莫要管他!”显然对那位姜廷掾很有偏见,甄逸脸色瞬间有些不好说道:“吩咐下去,摆上酒宴歌舞助兴!”
  “诺!”差人退下,吩咐摆宴去了。
  端坐厅内,袁旭什么话也没说。
  他已经看出甄逸等人看着他的眼神有些变化。
  答应邀请,他本是打算看看接风宴究竟是怎样的排场。
  地方上,官员越贪,越是没有政绩,越喜欢大肆铺张!
  才到上蔡,袁旭就感到有些不对。
  贼人并没有对城内加以骚扰,就连沿途他们经过的地方,村庄也是未显露出被袭扰的迹象。
  黄巾贼名声极其不好,从经历过黄巾之乱的人口中也听说过一些,但凡黄巾所过之处,无论男女老幼,都少不得遭受他们的欺凌。
  上蔡的贼人却没有那么干!
  难道是黄巾贼从良了?
  袁旭可不会相信有这种说法!
  从甄逸等人神色,袁旭看出他们可能把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