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名袁军按着刘辟,另一个袁军手持长剑走到他身后。
袁旭决心诛杀刘辟,黄巾出身的袁军将士个个愕然。
刘辟虽违抗军令,他毕竟带来六千将士,路上还诛杀了曹操麾下猛将蔡阳。
更何况他违抗军令的目的,只是趁着曹军后撤为袁军赢得一战!
将功抵过,也不至于要他性命!
“公子!”袁军阵列传出个声音:“刘将军曾为袁家立下功劳,若是斩杀,兄弟们难以想得通透!”
喊叫出声的是个偏将。
“有何想不通透?”袁旭问道。
“刘将军虽违抗军令以致龚将军战死,却是曾于袁家有功!”偏将说着话,两腿一屈跪在地上:“请公子开恩,饶将军一命!”
有人牵头,更多袁军跪了下去。
从邺城来此的袁军将士没有任何动作。
刘辟违抗军令,理当论斩。
更何况他们对刘辟并无太深印象,犯不着因此顶撞袁旭。
数千袁军求情,袁旭被推上两难的境地。
若不杀之,军令难以成行,濮阳早晚破城!
倘若杀之,数千人求情,无视将士之心将会动摇大军根本。
看着跪在面前的数千袁军,袁旭面沉如水。
崔琰却有些慌张,小声问道:“公子,如何处置?”
“杀!”从袁旭口中,迸出冷冰冰的一个字。
下了命令,他转身就走。
“袁显歆!”刘辟高声喊道:“某悔不当初……”
后面的话,他并没能喊出口。
持长剑的袁军将锋利的长剑插入他的后颈。
数千人求情,袁旭还是杀了刘辟,跪在当场的偏将满脸愕然。
跟在袁旭身后,赵艺小声说道:“将士求情,公子竟将刘辟诛杀,将要寒了将士之心。”
“寒了将士之心事小。”袁旭说道:“动摇濮阳防务事大。两害相权取其轻,某也无从抉择!”
走没几步,袁旭向赵艺吩咐:“暗中部署人手,若有人意欲为刘辟复仇,一律诛杀!”
赵艺应了一声。
他并不怀疑袁旭如此安排有何不妥。
刘辟出身黄巾,正因当年各自为战才被官军剿灭。
曹操收编青州军、袁绍招揽黑山张燕,也都没有加以整编。
黄巾难以约束,势力却是不小,既不可放任不管,又难以收归己用,许多豪雄招揽黄巾之后,不是遣散便是将他们安插于并不紧要的地方。
可见黄巾旧部难以约束!
若非紧缺人手,袁旭也不肯轻易整编刘辟。
城内大军万余,倒不如当初只有五千将士,还可拧成一股劲。
濮阳城内闹了起来,围困城池的曹军还是没有进攻的意思。
望着濮阳城,曹操说道:“我军围困濮阳已有许久,不知何日方可将之击破!”
“不出十日。”郭嘉说道:“刘辟出城,袁显歆必定不允。贪功冒进违抗军令,以致龚都战死,数百将士埋骨沙场。袁显歆若不治他,军令不行,濮阳早晚将破。若是治他,刘辟麾下定然有人起哄闹事,城内也将乱起。”
“以袁显歆才智,莫非也是无可奈何?”
“才智过人又能如何?”郭嘉说道:“最险莫过人心!袁显歆纵有通天之能,人心乱了,他又能如何?”
曹操没再吭声。
征伐多年,他深知人心若乱,纵然是他也无可奈何!
濮阳城内。
几名袁军军官聚在一间小屋。
“我等追随刘将军多年,将军待我等不薄,今日却眼睁睁见他被杀,这口气如何可忍?”
“正是!”一人接道:“更为可恶者乃是将士求情,袁显歆却丝毫不理,将我等视若无物。刘将军已死,我等追随袁旭有何前程?”
“刘将军率领我等来此,沿途诛杀蔡阳,可谓立下大功。违抗军令出城,为的也是早日击破曹操。袁显歆将他囚禁倒也罢了,今日却当众处斩,忠义何在?天道何在?”
众人义愤填膺,谩骂袁旭。
有一人开口问道:“我等旧部虽多,又有多少肯因刘将军而与袁显歆为敌?”
问题出口,众人沉默。
濮阳毕竟是袁旭做主,刘辟旧部并入大军,尽被打散整编。
原先领兵的如今只是副手。
最让他们施展不开的,则是自邺城来的袁军与他们人数相当。
“若要成事,我等须联络曹操。”一人小声说道:“打开城门,迎接曹军入城!”
第338章 曹军有了动作
夜色深沉。
濮阳城头每隔十数步点着一支火把。
火光照亮城头很小的一片区域,给往来行走的将士带来便捷,城外曹军也可借着光亮观察城上境况。
曹军军营。
已经睡下的曹操听到帐外传来卫士的声音:“启禀曹公,城内射出书信,请曹公过目!”
曹操猛然坐起:“呈进来。”
卫士进帐点燃油灯,双后捧着书信递给曹操。
凑着昏蒙的光线,曹操匆匆浏览。
看完书信,他向卫士吩咐:“速请奉孝、公达。”
卫士离去,没过多会郭嘉、荀攸来到帐内。
见礼坐下,郭嘉问道:“曹公夤夜召我二人,所为何事?”
“且看这封书信。”将书信递给二人,曹操说道:“濮阳城内以箭矢射出,卫士方才送至。”
郭嘉浏览之后递给荀攸。
“袁旭杀了刘辟。”郭嘉说道:“破城便在明日!”
“如何互通讯息?”曹操问道。
“信中所说,明日晚间将有动作。送信之人因是已有开城之策,我军当向前逼近以做策应!”荀攸说道:“恭贺曹公可得濮阳!”
曹操得了书信,濮阳城内却一派宁静。
赵艺整日巡查也没见有任何异状。
刘辟被杀之后,袁旭令人在城中开出一片墓地埋葬。
新土堆起的坟茔前并无半个人前来祭拜。
巡查整日,赵艺来到袁旭面前。
“启禀公子,城内宁静的很,并无半点于公子不利之言。”
“即便有,又怎会在你等面前提及?”袁旭问道:“刘辟坟前如何?前往祭拜者几多?”
“并无一人祭拜!”
“加派人手,巩固城门,万不可有半点疏漏。”
“公子,怎了?”赵艺茫然。
刘辟坟前无人祭拜,与加派人手巩固城门好似并无牵连。
“城内兵马半数是刘辟旧部,兵士对他或许并无太多依赖,得过他好处的军官因何不去祭拜?”袁旭说道:“此中必有蹊跷,曹军就在城外,城门万不可有失!”
赵艺应声离去。
没过多会,濮阳各处城门加派了兵马。
所有守卫城门的兵士都是从邺城调拨至此的袁军。
原先隶属刘辟的袁军将士,即便以前守着城门也被调往别处。
城门换防,引起城内一拨人的留心。
几名军官躲在一间屋内。
其中一人说道:“袁显歆突然换防,莫非发现什么?”
“不可能!”另一人接话说道:“我等送出书信乃用箭矢,曹操并无回应,袁显歆如何得知?”
“既未得知,因何换防?”
众人都没言语。
城门守军换防,确实来的突然。
“书信已是送出,明日必将城门打开。”沉默良久,一人说道:“召集兄弟,明晚动手!袁显歆有了警觉,我等若有迟疑必受戕害!”
袁军换防,形势对他们已是不利。
箭在弦上不可不发。
众人只能应了,起身纷纷离去。
曹军并无进攻迹象,只是向前推进些许。
他们的举动,令袁旭更加确定城内有人与外勾连。
夜晚悄悄过去。
晨曦铺满大地,军营中闯进一支袁军。
他们披坚执锐,由赵艺引领直奔军官营房。
奔跑中的袁军搅扰了将士清梦。
营中兵士起身时,有许多人还揉着惺忪的睡眼,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
百余名军官被被赵艺带领的袁军从营房内揪出。
突然发生的一幕,让营内将士很是吃惊。
被揪出的军官原先都隶属刘辟麾下。
赵艺闯进军营抓人,不仅被抓的军官茫然不知所措,袁军将士也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我等犯了何罪?”被两名袁军扭着臂膀,一个百夫长用力扭动身体,高声喝问。
“犯没犯罪,见了公子便有分晓。”营中将士尚未回过神,赵艺不愿多在此耽搁以免惹出麻烦,当即下令将人带走。
“先是斩杀刘将军又将我等擒获,公子莫非要将我等连根拔除?”被扭住的一名偏将喊道:“曹军于外围城,公子为清身侧,将对刘将军旧部动手不成?”
刘辟被杀,隶属他麾下的袁军已是惊弓之鸟。
偏将如此一喊,撩拨了许多袁军本就紧绷的心绪。
不少人露出慌乱之色。
他再喊叫几声将会惹起哗变,赵艺喊道:“诸军莫信此人胡言!我等得到翔实消息,有人暗通曹操意图献城。公子下令,把军官尽数请去问话,若无罪责当可释放!”
“请我等前去问话,却要令人扭住?”偏将针锋相对:“如此相请,末将实不敢苟同!”
赵艺说道:“你等之中定有暗通敌军之人,若非扭住万一他们逃走,你等可担待得起罪责?”
被赵艺问的无话可答,偏将没再做声。
“全都带走,公子将亲自问话!”赵艺下令。
将士们面露惊诧,营地却是一片死寂。
包括从邺城来的袁军在内,没人敢对这件事有任何议论。
百余名什长以上军官被赵艺押着赶往官府。
官府前院,百余人列成四排,袁旭按剑面朝他们。
“你等应已知晓,城外曹军有了动作。”环顾众人,袁旭说道:“曹军围城已是两月有余,始终不予攻城如今却有动静,你等可知因何?”
百余人面面相觑,有些人确实茫然不知,也有几个人露出慌乱。
人数太多,袁旭不可能每个人的表情都把握的清楚。
站在最前的一员偏将引起他的注意。
袁旭说出曹军有了动作,偏将表情略微有些不自然。
“王化,你说曹军因何有了动静?”
“公子此问,末将觉着蹊跷!”
“蹊跷?”袁旭说道:“你应是比任何人都清楚!”
“末将不懂!”王化说道:“曹军有了动静,公子因何会问末将?”
“如何向曹操送信,如何献出城池,莫非你也不知?”袁旭眸中闪过一抹杀机。
王化瞬间露出一丝不知所措。
他毕竟领兵多年,人情世故也是懂些。
慌乱一闪即逝,王化说道:“公子说的,末将着实不懂!”
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袁旭说道:“不懂无妨,赵艺问上一问,将军便是懂了!”
第339章 外忧尚在内乱又起
濮阳监牢。
王化双臂高举,被吊在木架上。
赤着上半身的袁军手持皮鞭,在盆中蘸了蘸水。
扯着鞭梢,他用力撜了撜。
鞭子发出“啪啪”几声脆响。
王化激灵灵打了个冷战。
赵艺负着手在他面前来回走动:“不瞒王将军,公子素来仁德。自从追随他,某从未见他如此对待任何人,将军混到这般境地也是开了先河!”
王化嘴硬道:“公子所问,末将着实不知!”
赵艺向持鞭的袁军哝了下嘴。
到了王化面前,袁军抡起鞭子狠狠抽了下去。
蘸了水的鞭子抽在皮肤上,伴着王化一声惨嚎,一条长长的血痕在他胸前浮起。
袁军并未停手,接连抽了数鞭!
惨嚎连连,王化胸前布起网状的猩红伤口。
赵艺止住袁军,向王化问道:“将军可愿供出同谋之人?”
挨了数鞭,伤口火辣辣疼的钻心。
王化紧咬牙关,从齿缝中崩出几个字:“某不知道……”
赤膊的袁军正要抡起鞭子,赵艺止住了他。
“公子教了某一个法子。”凑到王化近前,赵艺小声说道:“将人抽出伤痕,在伤口抹上蜂蜜……”
愕然看着赵艺,王化不知这个法子究竟何用。
“王将军可以猜猜,是蜜蜂先至还是虫蚁先至?”
寒意自尾椎骨蹿起,王化惊惧的瞪着赵艺。
“虫蚁啃咬只剩一具白骨,某尚未见过,也不知啃的干净不干净。”赵艺淡然一笑:“王将军可要试上一试?”
王化咬着牙没有吭声。
他正是暗中传信给曹操的军官之一。
承认是死,不承认或许能活……
抱着一丝侥幸,他打算抗衡到底!
“将军或许以为不承认,某便拿你没有法子。”赵艺凑到他耳边小声说道:“不知下一个人进来,看见将军浑身爬满虫蚁,是愿招还是不招。”
“取蜂蜜来,某亲自伺候王将军!”赵艺向一旁袁军吩咐。
袁军应声正要退下,王化喊道:“赵将军,某若招出同谋之人,可否饶得一死?”
赵艺摇了摇头:“不瞒将军,死是必然。只是会死的舒服一些!”
想到被虫蚁啃噬,王化骨子里一阵发麻。
他咬了咬牙说道:“既是如此,请将军给某个痛快!”
“说吧!”赵艺在他对面的草席上坐了:“还有如何谋算,如何暗通曹操,一五一十都讲清楚!”
王化供出一群军官。
依着他列出的名单,赵艺令人一一抓捕。
与此时无关的军官并未当即放走。
十多个参与此事的军官收押监牢,更多的人则被留在官府。
夕阳残照,濮阳城在余晖下蒙上薄薄的金晕。
官府后园的树木,叶片也在残阳下圈起浅浅的金边。
袁旭由赵艺陪同走向后园厢房。
厢房中,软禁着百余名袁军军官。
他们曾是刘辟麾下。
王化名单上那些人已被尽数抓捕,为防出了纰漏,袁旭决定将其余军官暂且软禁。
“王化等人暗中联络曹操,意图献城。”赵艺说道:“虽说这些人不在名单之上,留着终究是祸患……”
“杀戮过重,怎得人心?”袁旭说道:“曹军向前推进,乃是得了城内送出讯息。王化等人也已招供,行事只在今晚。将这些人暂且软禁,过得两日曹军不见动静,我等只须严守城头,他们便再无机会与曹操联络!”
“公子仁德,只是黄巾余孽……”
“黄巾起事,许多人是被迫离开家乡。”袁旭说道:“追随黄巾日久养成匪性,多加雕琢终有一日仍可成材!”
俩人说着话,已到了厢房前。
守门卫士向屋内喊道:“公子到!”
袁旭在厢房外站定,被软禁的军官纷纷从数间房屋里跑了出来。
百余人列队见礼,看着袁旭都是心怀忐忑。
“昔日同泽一朝受缚,你等可是心中不安?”袁旭问道。
军官们低着头,没人敢多看他一眼。
性命把握在袁旭手中,他们像是被摆在砧板上的鱼肉,眼前站着的这位世家公子只须手起刀落,他们便将人头落地。
“王化等人罪名已是坐实。暗通曹操意图献城,某怎能容他?至于你等……”袁旭止住话头,环顾众人。
军官纷纷抬起头,惶恐的看着他。
“你等若未与曹军勾连,无须慌乱。”袁旭接着说道:“在此住上两日,依旧为某领兵!”
百余军官面面相觑,都没明白袁旭究竟要做什么。
众人等着他把话说下去,袁旭却不再多说转身就走。
赵艺向众人说道:“公子之意诸位或许未有明白,不问你等出身,只问可否实心投效。诸位若真心追随公子,来日必将前程似锦。若似王化等人暗中通敌,人头落地只是早晚!”
赵艺话说的淡然,众人听了却觉着浑身被冷飕飕的风包裹着。
目送袁旭走远,百余人还不敢回到屋内。
“诸位,请回屋歇息!”一名袁军上前提醒。
众人这才纷纷回房。
出了后园,赵艺说道:“公子果真智虑高远,竟可从细微之处看出有人与曹军暗通。”
“常识而已。”袁旭说道:“曹军推进却不攻城,若非胸有成竹怎会如此?刘辟曾为黄巾渠帅,所部追随多年,某将之斩杀以正军法,怎会无人前往坟茔吊唁?”
赵艺点头不语。
如果是他,根本无法发现这些细节!
“虽已擒住王化等人,难保没有漏网之鱼。”袁旭说道:“城门守卫不得松懈,断不可令曹军寻到时机!”
“可惜了刘辟!”仰脸望天,袁旭说道:“城内半数兵马皆他麾下,若不杀之,军令难行。若是杀之,旧部作乱!两害相权,某只能择轻者而从之!”
赵艺没有吭声。
他当然明白大军征战军令不行会带来的后果!
王化等人暗中与曹操勾连,却是因杀刘辟而起!
统领上万将士,袁旭要顾虑的太多。
尤其军中将士并非全是旧部,其中一半是刘辟带来的兵将!
外忧尚在内乱又起,守住濮阳并非易事!
第340章 水深淹死鱼
夜色笼罩濮阳内外。
城墙上,一支支火把释放昏蒙的火光,给厚重的高墙镀上蒙蒙的光晕。
曹军军营。
望着濮阳城,曹操面色凝重。
他身旁站着一群幕僚、将军。
将军们手按剑柄,眺望濮阳城门,只等城门打开便率军杀上。
夜色越来越重,城门丝毫没有打开的迹象。
“临近午夜,城门因何迟迟不开。”曹操小声说道:“莫非送信之人戏弄于某?”
“决然不会!”荀攸说道:“袁显歆如此,于城内守军无益,他非是恶俗之人,断不至做出戏弄曹公却毫无好处之事。”
“那……”
荀攸说道:“曹公莫焦,等等再说!”
曹操没再言语,随着夜色越来越深,他的神色越发凝重。
城门始终没有打开,启明星出现在东方的夜空,曹操怅然叹息。
濮阳城头。
袁旭与沮授并肩站在城上。
“某领军阻截曹操,困守濮阳两月有余。”袁旭说道:“外无强援,此城早晚难守。”
“濮阳不过孤城,守到袁公整备大军南下,又有多少可能?”沮授说道:“即便河北重振雄风,也只可与曹操分黄河而治,养精蓄锐,数年之后决战方为正途。”
“沮公所言不差,只是父亲……”
“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沮授突然冒出一句。
“沮公请说!”
“公子斩杀刘辟、擒获王化等人,城内虽是宁静却暗流汹涌。濮阳破城,不过指日而已。”
沮授所说,袁旭已经想到。
刘辟无视军令擅自出战以致龚都战死,他便知道濮阳守不住了!
杀了刘辟,必将出现王化等人。
王化等人伏诛,更将使得刘辟旧部人人自危。
虽无人敢公然背叛,曹军一旦攻城,难保不会有兵勇倒戈相向。
刘辟黄巾出身,散漫惯了,更何况他与张燕不同。
击溃张燕,袁旭并未赶尽杀绝,俩人之间早已达成默契。
刘辟领军来投,不过因为对曹操不满。
他心中并不服气袁旭,一旦纵容,濮阳将会多一个话事人!
拥有强大力量随时可与袁旭抗衡,为保濮阳袁旭怎能容他?
杀他,将他所部打散,尚可把威胁降到最低!
不杀,才是真正在身边留了个随时可能爆发的隐患!
沮授说道:“公子不杀刘辟乃是养虎为患,杀了刘辟则是饮毒止渴,还应早做计较。”
“如何计较?”袁旭问道。
“撤离濮阳继续向东。此处距邺城甚远,袁公调拨大军,精锐尽收邺城,濮阳附近早成死地,我军外无强援内有隐忧,一旦曹军破城,公子想要杀出便是难上加难!”
“父亲令某阻挡曹操,若是离开濮阳……”
“公子聪慧,因何看不通透?”沮授说道:“曹操夺下濮阳,无非针对公子,绝无进逼邺城之心!”
“因何?”
“曹军兵马不多,进逼邺城更是远离豫州、兖州,军粮不济、补给难行,如何成事?”沮授说道:“袁家虽有官渡一败,却非曹操可一战而定。曹操怎肯轻易讨伐邺城?”
“若非沮公提点,某竟未想到。”袁旭淡然一笑:“再过几日,寻个时机我等撤离濮阳。”
沮授所说,袁旭怎可能没有看穿!
张郃兵败许都,袁家又折损数千兵马。
招募将士还须时日,濮阳丢的太早,曹操难保没有一举击破邺城之心。
多守一日,袁家就多一日募兵的时机!
整兵再战,只要策略得当,究竟鹿死谁手尚且难说!
袁旭死守濮阳,城内已是危机重重,此时的邺城,袁绍也在与逢纪、审配等人商议向曹操用兵一事。
书房内点着几盏油灯,屋里铺满了昏蒙的黄光。
袁绍端坐上首,向众人说道:“我等撤回邺城已有数月,兵马也已征招数万,某寻思着发兵迎击曹操。”
逢纪说道:“官渡一战我军新败,元气尚未恢复。此时出战怕是不宜!”
看向审配,袁绍问道:“正南以为如何?”
“逢公所言正是。”审配说道:“袁公征召数万兵马,虽可讨伐曹操,一应军粮、辎重却未筹措,出兵或须时日。”
“显歆于濮阳御敌,某坐拥大军却不前往策应。”袁绍说道:“哪有父亲眼见儿子深陷险境可安如泰山者?”
众人沉默。
过了良久,逢纪说道:“河北大军整备已全,袁公可令显歆公子撤离濮阳……”
“曹操大军环峙,如何撤离?”
“二公子、三公子都在邺城。”逢纪说道:“兄弟间虽有小隙,又无大仇。曹操乃是外人,诸位公子莫非不知轻重缓急?”
袁绍点头说道:“显歆与显奕虽有过节,毕竟乃是兄弟,并肩御敌或将尽释前嫌,显奕应不至不知轻重。传令显奕、显甫,领军一万驰援显熙!”
审配连忙开口:“袁公……”
话才出口,逢纪向他瞟了一眼。
被他一瞟,审配没再多言,却露出愤懑之色!
儿子投效曹操,逢纪在袁绍面前为他说了好话,只因欠下人情他做过的错事已是太多!
“正南有何话说?”袁绍问道。
“并无要事。”审配说道:“某只是想说五公子领兵抵御曹军数月之久,为袁公立下汗马功劳,犒赏决然不可太少!”
“正南所言,正入某心!”袁绍说道:“显歆回到邺城,某自将赏他!”
商议已罢,众人纷纷散去。
出了房门,逢纪小声对审配说道:“审公,知而不言方为智!”
“逢公因何如此?”审配面带怒容:“五公子乃是袁公之子,若袁公知晓,汝岂可逃脱罪名?”
“审公须知一句话。”逢纪压低嗓音说道:“水深淹死鱼!河北这趟浑水,非审公所能搅合!”
丢下这句,逢纪仰脸一笑却未发出声音,袍袖一甩转身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审配脸色青一阵红一阵,恨不能上前咬死他!
他却不能那么做!
欠下逢纪人情事小,怂恿袁绍讨伐许都,以致张郃兵败被擒才是大事!
张弓没有回头箭,他已无路可退!
第341章 猜猜他在做什么
袁家后宅,袁熙住处。
房间里灯影摇曳,两团身影纠缠翻转。
翻身躺下,袁熙喘着粗气说道:“卿之美艳,令某欲罢不能!”
依偎在袁熙身旁,甄宭面带薄薄红晕,柔声说道:“公子恩宠,奴家不胜欣悦。”
挑起甄宭下巴,袁熙凝视她的美目:“甄姬秀美,果如仙姬入凡。”
把脸贴在他的胸口,甄宭说道:“奴家只愿此生伴在公子身侧。”
“可娶甄姬,此生不枉。”
甄宭轻声说道:“奴家可否求公子一事?”
“你我乃是夫妻,有事但说,何须用求!”
“公子若再欢宠,可否将灯吹熄?”
“自是不可!”袁熙说道:“甄姬秀美,婉转柔媚令人把玩不已。若是熄灯,某如何品咂国色天香?”
提及欢愉之事,甄宭俏脸越发红艳。
“你我结为夫妻,无奈父亲却是不允甄姬前往幽州。”袁熙说道:“今日早些,父亲令某与显甫领军前往濮阳。”
“公子又要出征?”甄宭吃惊问道。
“显歆困守濮阳,父亲令我二人驰援,应欲从中调和兄弟不睦。”袁熙说道:“外敌当前,某也顾及不了许多,待到击退曹操自不会饶了显歆。”
“公子还为劫亲之事耿耿于怀?”甄宓露出一抹失落。
“某当初欲娶令妹,只为激怒显歆。与卿成婚,自会将卿捧在掌心。”袁熙说道:“至于显歆,并非只因此事!”
得他解释,甄宭稍觉好受。
与此同时,袁尚书房也亮着灯光。
袁尚、逢纪相向而坐。
“逢公妙计,如此一来正可除去显歆!”
“袁公对五公子很是上心,公子行事须谨慎方可。”逢纪提醒。
袁尚说道:“二兄与显歆素有旧恶,他也前往,即便某诛杀显歆,父亲也只会怀疑到他的头上。”
“二公子曾帮衬公子不少。”逢纪说道:“还是莫要得罪方可!”
“帮衬?”袁尚冷冷一笑:“逢公莫非不知他心中想些什么?”
逢纪没有吭声。
袁熙在想什么,他当然清楚。
“以长幼之序,理应长兄继承河北。”袁尚说道:“某虽为三子,却有母亲撑腰。二兄有甚?论长幼,他在长兄之下;论家宅,某有母尊而他却无。先破长兄,尔后谋算于某,二兄之心某岂不知?”
“公子说的是。”逢纪说道:“而今须对付者乃是五公子,稍有不当,莫说二公子难逃干系,公子也是承受不起。”
“正因如此,罪过才须二兄去背。”袁尚说道:“父亲若是厌倦于彼,胜了长兄,河北之主还有何人可争?”
“二公子聪慧,公子不可小觑。”
“他虽聪慧,却非成大事之人。”袁尚说道:“逢公不妨猜猜,他此时正在做甚?”
逢纪淡然一笑,并未说话。
“父命已下,我二人即将领军出征。今晚甄宭必是受尽宠爱,只怕雪白肚腹已是通红!”
袁尚与逢纪相视一笑。
俩人都猜到袁熙正在做什么。
“公子出征某不可随同,袁公身边须留人处事。”逢纪说道:“如何诛杀五公子,还望公子多做谋算!”
“逢公放心,某自有计较!”袁尚说道:“审配欠下逢公人情,如今怎样?”
“张郃出兵之前,审正南也在近前。”逢纪说道:“张郃兵败,他怎能摆脱干系?”
“审配至关紧要,还望逢公多费心思!”
“他与五公子相善,却与长公子生疏的很。长公子脾性暴躁,一旦五公子殒命,他必迁怒想干人等。不仅某为长公子记恨,审正南也是脱身不得。”逢纪说道:“一应成败,只在公子可否诛杀五公子!”
袁尚点了点头。
提起袁旭,到如今他还觉着不忿。
区区庶子,竟可左右袁家大局!
袁旭不死,河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