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没有说话,只是简单的一个动作。
  一千五百名曹军催动战马,向乌巢军营冲去。
  守卫营寨的袁军从未想过曹军会绕过主力来到此处。
  曹军发起冲锋时,辕门外的两个袁军兵士还在拄着长槊打盹。
  直到曹军冲进,他们才被沉闷的马蹄声惊醒!


第307章 官渡败北
  驻守乌巢的袁军共有两千余人。
  曹军冲入营内,袁军毫无防备。
  正如袁旭所料,淳于琼晚上与众将饮了不少酒,正在营房酣睡。
  军营乱了起来,淳于琼连忙出外查看。
  刚跑出营房,迎面过来一骑快马。
  马背上的曹将生的敦厚雄壮好似一头熊罴,冲到近前他暴喝一声,挥刀就砍。
  杀上前来的正是许褚。
  并不知眼前就是淳于琼,见他像个将军,许褚只是下意识挥刀!
  醉意还没散去的淳于琼惊出一身冷汗。
  没等他反应过来,大刀已经劈上肩头。
  可怜汉灵帝钦点的右校尉,被许褚一刀连肩带头砍做两截。
  曹军冲进乌巢,将士们见人就杀。
  混乱中的袁军无心反抗,大多连兵刃都没携带,蹿出营房四散奔逃。
  杀人之余,曹军将士并未忘记放火。
  一支支火把甩上粮仓,乌巢军营顿时弥漫起浓重的黑烟。
  前来驰援的两千袁军远远望见火光,当即加快速度。
  韩猛比他们出发的晚些,袁旭下令他不敢怠慢,带领将士也加快行进。
  乌巢亮起火光,韩猛钦佩袁旭料断如神之余也知事态已是无可挽回。
  “加快行进!”喊了一声,他纵马冲出。
  五千袁军紧随其后,往乌巢奔去。
  纵兵冲进军营,曹操驻马立于空地,由数名曹军护卫。
  军粮燃烧火光冲天,曹操的脸庞都被映的一片通红。
  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卫士向曹操喊道:“曹公,敌军援兵来了!”
  “尚有多远!”曹操没有回头。
  “只有里许!”
  “百步告知!”
  不过片刻,卫士又喊道:“敌军只有百步之遥!”
  “五十步告知!”
  只是顷刻,卫士喊道:“五十步了!”
  “十步告知!”
  袁军已冲进军营,正往曹操这边杀来,卫士紧张的额头冷汗直冒。
  “十步!”
  “走!”一抖缰绳,曹操下令撤走。
  火烧乌巢的一千五百曹军纷纷撤出。
  率先冲进军营的是协同巩固防御的袁军。
  尚未抵达,乌巢已被击破,领军袁将满心懊恼。
  见曹军撤走,他当即下令追击。
  没过多会,韩猛率军赶至。
  知他来到,袁将上前行礼:“韩将军,我等来迟了!”
  “曹操何在?”韩猛问道。
  “已是走了!”
  “你等追击,我等留此救火!”韩猛一声令下,五千袁军纷纷上前。
  袁军将士或是脱下衣衫扑打火苗,或是四处搜来水源救火。
  烈焰滚滚,韩猛顾不得焦灼,带着将士们奋力扑打。
  历经整夜扑救,烈火终于熄灭。
  乌巢军营内,阵阵黑烟翻涌而起,直蹿向碧蓝的天空。
  朝阳初升,和煦的阳光并没能给袁军将士带来蓬勃朝气,只是映出他们脸上的疲惫。
  将士们一个个灰头土脸,情状很是狼狈。
  “还有多少军粮?”望着焚成焦土的军营,韩猛向兵士问道。
  “几乎尽数焚毁。”脸上糊着乌黑炭灰,兵士说道:“我等奋力扑救,抢下的军粮也只可供大军吃上三日!”
  乌巢囤积足够十万大军半年耗费,被曹军一把火烧的只余三天粮草。
  韩猛深吸口气:“若五公子早些得到命令,我等早半日来此也不至如此!”
  “将军,奈何?”兵士问道。
  “差人呈禀五公子,收集残余军粮以备不时之需!”
  乌巢遭曹军破袭,军粮尽数被焚,消息很快传到袁绍耳中。
  得知乌巢被袭,袁绍眼前一黑昏厥过去。
  左右见状,七手八脚的连忙施救。
  被人掐着人中,过了许久袁绍悠悠醒来。
  他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某悔不当初,未听显歆之言!”
  袁旭也在一旁,听见袁绍说话,连忙上前扶着他说道:“父亲不必如此,军粮被烧,我军可退至黄河以北与曹军对峙。”
  “传令下去,大军后撤。”袁绍有气无力地说道。
  袁军后撤,曹军怎会坐视不理。
  后撤之时,袁绍部署几道防线,意图抵御阻截曹军。
  无心作战的袁军将士哪里抵挡的住士气如虹的曹军,很快被敌军击溃!
  袁旭带同赵艺,护送袁绍一路往北。
  军中将士各自为战,纷纷被曹军击破!
  黄河以北防线尚未形成,已被曹军撕开!
  袁绍在袁旭等人护送下撤往邺城,马义被留在官渡。
  带领一批兵士,每逢曹军击破袁军,他都会领军前往杀上一阵。
  横刀立马英姿勃发,竟也令曹军颇为头疼!
  往往曹军杀的正爽,侧面便会冲出一支袁军。
  袁军将领并不恋战,为溃逃袁军赢得足够时间,便会率军撤走。
  溃逃的袁军之中出现一员反其道而行的大刀小将,很快引起曹操注意。
  多方探查,得知马义是袁旭麾下,曹操不禁唏嘘。
  官渡一战,袁家虽败,袁旭手中却依旧有着足以抗衡曹军的力量!
  更可怕的是这支袁军起先人数很少,顶多只有四五百人,四处收拢残兵,没用多少时日,竟聚集起数千将士!
  撤回黄河,马义不再后退,与曹军隔河对峙。
  黄河渡口被袁军死死守住,曹军屡次出击无功而返。
  盛怒之下,曹操下令诛杀擒获的袁军俘虏,威慑对岸之敌!
  官渡一战,曹军俘获袁军数千。
  数千俘虏被曹军一次坑杀。
  为营造势头,曹军向外宣称,俘获袁军七万余人已尽数屠戮!
  双方对峙数月,官渡之战终于拉下帷幕。
  袁旭多方运筹,始终敌不过袁绍的刚愎与袁家内情繁杂。
  官渡之战,以袁军败北,曹操大获全胜告终。
  黄河北岸,马义率军逗留数日,与韩猛会师之后悄然撤走,一路往东投蓬莱去了。
  回到邺城,袁绍急怒攻心生了场大病。
  病情稍稍好转,他就下令召回官渡残兵,募集新兵,准备与曹操再行决战。
  袁家没有放弃,袁绍誓言复仇,官渡一战,仅仅只是拉开袁曹战争的序幕!
  经历官渡之战,袁旭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袁家的力量并不是他的力量。
  要在乱世之中生存,他必须改变依附袁家的想法,在乱世中谋得一席之地!


第308章 受命南下
  回到邺城,袁绍大病一场。
  马义、韩猛领军前往蓬莱,黄河以北再无屏障。
  曹军渡河,一路北进。
  袁绍令人将袁旭唤到近前。
  坐于袁绍身旁,袁旭轻声安慰:“官渡不过小败,父亲不必介怀。河北物阜民丰,养精蓄锐数年当可再与曹操决战!”
  “显歆所言为父如何不知。”袁绍摇头说道:“回想官渡,悔不该未纳显歆之言。”
  “父亲不必多想。”袁旭说道:“曹操向北而来,如何御敌方为紧要。”
  “显歆!”一把抓住袁旭双手,袁绍恳切地说道:“可否允为父一事。”
  “父亲请说!”
  “领兵南下,击破曹操!”
  袁旭没有应声。
  击破曹操谈何容易!
  令他南下御敌,他或许可以将曹操拦阻在河北以外。
  可击破曹操……
  “抵御曹操,给河北喘息之机!”发觉袁旭为难,袁绍话锋一转退而其次:“河北只能依仗显歆!”
  “孩儿南下并非不可。”袁旭说道:“只是……”
  “只是如何?”
  “身边无可用之人,曹军来犯,难以抵御!”
  “可惜了颜良、文丑……”袁绍闭起眼睛,长叹一声。
  “猛将于前,不过领军冲杀,孩儿所欲者乃是智虑之士!”
  “辛评、辛毗尚在青州,沮授为曹军所掳,审配坐镇邺城,逢纪为父留有所用……”袁绍说道:“显歆若往,可令崔琰、蒋奇、陈琳、孟达等人一同。”
  “诸公随同再好不过。”袁旭说道:“只是还有一人,孩儿想调用身旁。”
  “何人?”
  “田丰!”
  “决然不可!”提起田丰,袁绍顿时怒容满面:“此子无状,若赦免其罪,必将诋毁于某。”
  袁旭没再坚持。
  讨要韩猛,袁绍想也没想就予以同意。
  提起田丰,他竟是反应如此强烈,再多提及不仅于事无补,反倒会惹得袁绍暴怒。
  “父亲说的是。”袁旭说道:“孩儿思虑不全,父亲莫要放在心上。安心静养,待孩儿自南方返回再尽孝道!”
  “显歆此去万分凶险,一应诸事多加小心!”
  紧紧握着袁旭双手,袁绍目光中流露出不舍。
  官渡战败,若非袁旭一路护着,他早被曹军赶上。
  退过黄河翻越山岭,又遇一场暴雨,马匹难行,袁旭竟背着他翻过小山。
  此子孝道,在场之人无不肃容!
  “孩儿辞别母亲,即刻领兵出发。”双手被袁绍紧紧握着,袁旭说道:“父亲万万珍重,无论发生何事,切须保重身体!”
  袁绍点了点头,没再言语。
  他已经不需要再说什么!
  河北十万大军,官渡一战四散奔逃。
  曹操号称坑杀七万之众,从袁旭呈递给他的战报来看,为曹军所俘被坑杀者仅有不足五千。
  如此举动,无非是曹操欲以夸大的数字扰乱河北众人之心!
  “当日撤兵,听闻有一大刀小将纵横黄河,阻挡曹军。”袁绍说道:“若可探知乃是何人,理应嘉奖!”
  袁旭当然知道大刀小将正是马义。
  河北袁家已是难以依托,为求在乱世中生存,他已下令蓬莱招募兵马,训练天海、夜刺两营,又怎肯将手中力量交出?
  袁绍安在,尚且没人敢动他!
  一旦袁绍身故,袁熙、袁尚如何容他?
  蓬莱将是他赖以生存的根本,甚至会是他争雄天下的起源!
  “孩儿谨记!”口中应着,袁旭并没有令马义前来领赏的打算。
  自袁绍处告退,他匆匆赶往张夫人住处。
  看着他的背影,袁绍老眼一片迷蒙。
  曹操破袭乌巢,袁旭早已提醒他却没有采信,只派出少量兵马驰援,而且还耽搁了出兵时辰。
  早半日发兵乌巢,或依沮授之言将乌巢粮草转至他处,官渡不至于败的如此之惨。
  心中郁郁,袁绍“噗”的喷出一口血。
  后面发生的事情,袁旭多少有些了解。
  他知道官渡之后,袁绍尚且安在。
  即便领兵南下,父子还是会有重逢之日。
  他却没想到,这一走便是两年,再回到邺城之时,父子二人已是天人相隔!
  来到张夫人住处,袁旭尚未进入前院,侍女已是入内通禀。
  最先跑出来的并不是张夫人,而是一个小小的身影。
  官渡之战爆发之时,袁买尚在襁褓。
  数月不见,他已蹒跚学步。
  正在庭院中玩耍,侍女入内向张夫人禀报袁旭回返,袁买不知因何,竟蹒跚着跑向正门。
  照应他的两个侍女紧跟其后,有心阻拦又是不敢,只看护着他莫要摔倒。
  袁买跑到袁旭面前,仰起小脸好奇的望着他这位兄长。
  尚在襁褓之时袁旭曾抱过他,那时袁买太小,哪会有半点记忆。
  两名侍女见了袁旭,连忙止步行礼。
  低头看着袁买,袁旭露齿一笑,弯腰将他抱了起来。
  “小显雍,可有思念兄长?”将袁买抱在怀中,袁旭笑着问道。
  袁买还闹不明白他所说的话,乖巧的伸出小手摸着他的脸颊。
  血浓于水,毕竟是同父同母的兄弟!
  对兄长的记忆虽很模糊,那份亲情袁买却能感觉的到。
  得知袁旭来到,张夫人不及梳洗,打开门跑了出来。
  见他抱着袁买站在庭院中,张夫人责怪地说道:“既是来此怎不进屋?只顾抱着兄弟在院中吃风,哪还有个兄长的模样?”
  抱着袁买,袁旭赔笑行礼:“孩儿回到邺城已有几日,俗务缠身未及拜见,母亲莫怪!”
  袁家兵败,张夫人一直担心着袁绍和袁旭。
  父子二人回到邺城,她曾前去探视袁绍。
  从袁绍口中得知袁旭曾背着他翻越山岭,才得以避开曹军追击,张夫人也是一阵安慰。
  许多年来,袁绍对袁旭不公,尤其是甄宓之事,显然偏嫡贬庶。
  袁旭却毫无怨言,大难临头依然不忘孝道!
  生子如此,张夫人也是再无苛求。
  本打算见了袁旭,无论如何也要责备他两句,要他以后征伐多些心眼,莫要一味逞强。
  见到袁旭的瞬间,身为母亲的她凌乱了。
  责备的话才出口,眼泪已是止不住落了下来!


第309章 袁军入黎阳
  张夫人住处。
  袁旭抱着袁买,大口吃着桌上点心,还不忘塞给小袁买两块。
  “慢些吃,狼吞虎咽,成何体统。”见他吃相狼狈,张夫人责备地说道:“莫要噎着。”
  “许久未吃到母亲亲手做的点心。”咽下咀嚼着的点心,袁旭说道:“领兵在外,哪能吃到如此美味?孩儿一时贪嘴,竟是忘了吃相。”
  “瞧这模样,被外人知晓,哪还像个领兵公子模样?”张夫人怜爱的责备道。
  “纵使领兵百万,也还是母亲的儿子。”一边说着,袁旭又撂了一块点心入口。
  “袁公自回到邺城,便可看出心中烦闷。”张夫人说道:“显歆应多在身旁陪伴。”
  “怕是陪不了。”袁旭说道:“父亲已有严命,令孩儿率军南下抵御曹操,不日便将出发。前来拜见母亲也是辞行!”
  “十万大军尚且被曹操击破,我儿前往……”张夫人大惊。
  话说一半她便止住。
  官渡一战袁家败了,若无人前去抵御曹军,敌军一旦兵抵邺城,袁家则是彻底完了!
  放眼袁家诸子,可领军前往的也只有袁旭。
  心疼儿子,张夫人又不能阻止他领军出征。
  “显歆背负袁家存亡,领军在外万万谨慎行事。”实在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张夫人只能提醒他多加留意。
  “孩儿谨记!”袁旭应道。
  袁家兵败,马义与韩猛汇合之后领军东撤,曹军长驱直入进入河北境内。
  曹操领军在后,许褚等人攻城略地。
  夺回黎阳,进入城内,许褚正指挥将士清扫战场,许攸策马来到他身旁。
  “官渡一战,曹阿瞒获利颇丰。”许攸说道:“若是无某,汝等已为袁绍所擒,怎会如此风光!”
  怒目瞪向许攸,许褚没有吭声。
  “将军无须谢某。”许攸说道:“举手之劳而已!”
  “许公直呼曹公小号,莫非毫不顾忌僭越之礼?”
  “即便曹阿瞒在此,某也唤得他小号!”许攸说道:“若是无某,他早已人头落地……”
  “许攸安敢无状!”许攸张狂终于激怒许褚。
  他抡起大刀猛然劈下:“如此无礼之人,某代曹公杀之!”
  没想到许褚会向他下手,许攸被大刀劈了个正着。
  可怜许攸,出卖袁家并未落个安生立命之处,反倒是身首异处死在许褚刀下。
  斩杀许攸,许褚自知闯下大祸。
  令兵士寻来荆条绑在身上,曹操进入黎阳之时,他光着膀子满身荆条上前迎接。
  见他如此,曹操当即明白发生了什么。
  早已有诛杀许攸之心,他又不可说出,假作不知地问道:“仲康因何如此?”
  单膝跪地,许褚说道:“回禀曹公,许攸口出狂言,末将一时难忍,将之诛杀!”
  曹操装出惊讶的模样,翻身下马问道:“子远何在?”
  “已用棺木敛了!”许褚说道:“末将深知犯下大错,曹公要杀要剐,只管取了头颅便是。”
  “某失子远,怎肯再失仲康!”曹操说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仲康铸下大错,禁闭十日不得饮酒!”
  “只是如此?”杀了许攸,许褚还以为曹操会加以重责,没想到处置的竟是轻描淡写,他愕然一愣。
  “曹公宽仁,许将军还不谢过?”郭嘉直朝许褚使眼色。
  并不知郭嘉何意,许褚却明白曹操并没打算深究,连忙谢道:“谢曹公不杀之恩!”
  进驻黎阳,曹操才落脚,就有人给他送来成堆书信。
  这些书信都是曹军击破官渡,从袁绍帐中搜得。
  写信给袁绍的,尽是隶属曹操麾下。
  击破乌巢之前袁绍势大,曹操麾下官员为求自保,不少人暗中送出书信给袁绍,只盼着袁家胜了,可保得一条性命。
  桌上满满的堆着书信,曹操拿起一封正打算拆开来看,想了一想又放了回去。
  “烧了吧。”他淡然吩咐。
  送书信来的官吏愕然说道:“曹公,这些书信都是暗中与袁绍相通之人所写,其中不乏于曹公不利之言,若是尽数焚毁……”
  “当日袁绍势大,某尚且不可自保,何况他人?”曹操说道:“尽数焚毁,无须追问!”
  官吏无奈,只得将书信全都带了出去。
  “将沮授请来。”官吏带着书信离去,曹操向卫士吩咐。
  没过多会,卫士带着沮授来到。
  见沮授来了,曹操连忙降阶相迎。
  “沮公!”拱手行礼,曹操说道:“近来可还安好?”
  “如何安好?”很随意的拱了拱手,沮授说道:“袁公兵败,某沦为阶下之囚,曹公不问可否郁结烦闷,却问安好,岂非折人脸面?”
  沮授的回应,令曹操顿觉尴尬。
  曹操笑道:“沮公说笑,袁本初兵败,乃因不听沮公之言。某若可得沮公相助,必将言听计从,断不敢有半点轻视之举。”
  “曹公心意某已尽知。”沮授淡然说道:“某闻忠者不事二主,何况曹公与袁公乃是仇敌?袁公不信某言以致此败,乃某进谏不力之过,怎可责怪于袁公?曹公果有重某之心,放某离去,待到袁公整备兵马再战,若可破之某方心服!”
  沮授拒绝投效,曹操却依旧陪着笑说道:“沮公这等大才某已得到,怎肯还于袁绍?还请沮公静待数日,一应之事想的周全,再与某好生详谈!”
  曹操不肯放他,沮授也不多说,拱手告辞在卫士的押解下离去。
  曹军进驻黎阳,大有进逼之势。
  袁旭此时也在邺城整备兵马,等待出发迎击敌军。
  邺城一座酒馆包房。
  袁旭坐于屋内,赵艺则守在门外。
  包房里,除袁旭之外再无他人。
  正自等待,门外传来赵艺的声音:“公子,四公子来了!”
  “快快有请。”袁旭吩咐。
  房门打开,袁康进入屋内。
  论家中排行,袁康在袁旭之上,可论权势他却差了许多。
  向袁旭行个大礼,袁康说道:“显歆召见,某不敢有半点耽搁,即刻前来!”
  “四兄请坐下说话!”袁旭起身请袁康坐下。


第310章 试探口风
  兄弟二人落座。
  袁康问道:“显歆寻某甚急,所为何事?”
  “四兄可知田丰?”
  “知!”
  “可有救他之法?”
  袁旭要救田丰,袁康一愣:“田丰顶撞父亲,曾咒骂大军必败,父亲恨之入骨,显歆怎要救他?”
  “难道他说的有错?”袁旭淡然说道:“官渡一战我军实是败了,可见田丰乃智虑之士!某欲用他,敢问四兄可有搭救之法?”
  “法子倒是有。”袁康说道:“只是耗费颇巨,为一幕僚,显歆何必如此?”
  “所需用度如何?”袁旭并未回应,只是问起需要多少花费。
  “须寻个与田丰样貌相似之人,请监牢之人将其杀死,毁去面容令人看不真切。”知袁旭心意已决袁康说道:“收买看守给死囚家眷好处,少说也须五吊铜钱。”
  “五吊钱便可换得田元皓,某是赚了。”袁旭说道:“官渡一败,袁家越发复杂。某奉父命领军出征,四兄留在邺城须谨慎行事!”
  “多谢显歆提点!”袁康霎时觉着一股暖流涌上心田。
  追随袁尚许久,何曾有过如此关怀?
  袁旭留足营救田丰所需,点齐兵马领军出征不提。
  只说袁康,离开酒舍当即召来几名游侠。
  他在袁家虽无权势,市井游侠却对他很是钦佩。
  酒舍包房坐着五名游侠,他们全都看向袁康。
  “请你等前来乃有一事相询!”五人都是袁康心腹,既要救出田丰有些事也无法隐瞒,袁康问道:“当今袁家,某应依附何人最妥?”
  “公子与三公子相善,怎有此问?”五人愕然,其中一人问道。
  “你等只须说应依附何人?”
  “三公子乃是嫡生,袁公甚为疼爱。”那人说道:“听闻五公子将奉袁公之命出征御曹,可见袁公待他更胜三公子几分。”
  “言下之意,某依附显歆胜过三兄?”
  袁康一言出口,几人都不敢吭声。
  邺城之人都知他与袁尚相善,所行之事也多是为了袁尚。
  话说的不好,不定会招来杀身之祸!
  “是否如此?”众人不应,袁康追问。
  “我等只是信口一说,公子莫怪!”其中一人诚惶诚恐的应道。
  “你等既有此想,某便可将此事交托。”
  袁康接下来的一句话,更令五人吃惊不已。
  “公子是说……”其中一人脱口问出。
  话只说到一半,他连忙闭嘴!
  袁家内斗,岂是他可随意插嘴?
  “显歆托某一事,某欲你等前往!”虽未回答,袁康所言却印证了五人猜测。
  袁康向他们交出老底,五人深知已陷入袁家内斗。
  无论站在何方,一个不小心,便会殒命身死!
  五人起身齐齐说道:“公子但有吩咐,我等必将鼎力向前!”
  “你等可知田丰?”
  “知!”
  “田丰得罪父亲犯下死罪,显歆料定用不多久便将问斩。”袁康说道:“显歆有意救之,某不便行事还须你等前往!”
  “敢问公子,如何行事?”一人问道。
  “监牢之中不乏死囚,你等可买通看守将田丰送出监牢,另寻一人以代之。”
  “若行此事不仅须买通看守,苦主也须多予钱财,以免首告。所需用度怕是不小。”
  袁康说道:“显歆只要田丰,某已讨得用度,你等只管行事便可!”
  “不知救下田丰,我等将他送往何处?”有人担心无法交出田丰,惹出更多祸事。
  “送出邺城自将有人接应。”袁康起身说道:“用度已在屋中,若是不足,可再向某讨要!”
  送他出门,五人回屋商议如何营救。
  “我等以为四公子依附三公子,不想却与五公子暗中也有往来。”
  “五公子如日中天,四公子依附于他,于我等也有好处。营救田丰,须做的利落方可!”
  众人纷纷点头。
  “莫要忘记邺城之内仍是三公子势力最大。我等行事须多加小心,莫遭人抓了把柄!”一人提醒道:“此举若是泄露,乃是杀头的过错!”
  “四公子待我等不薄,告知我等追随五公子,也是信得过我等。”另一人说道:“行事小心当可无虞。”
  “田丰得罪袁公营救并非易事。四公子要我等买通看守、苦主,你等在监牢可有相熟之人?”
  “某认得一人,此人于监牢行事多年,前些日子某听他提起田丰,颇有惋惜之意。”其中一人说道:“只不知此事他可敢为之?”
  “既有惋惜之意,便是性情中人。”另一人说道:“还请王兄试探此人口风!”
  “敢不从命!”认得看守之人拱手应了。
  此人姓王名进,向来行事低调,极少与人摩擦,在邺城并不算是多有名望之人。
  由他试探看守口风,恰是再合适不过。
  半个时辰之后,城内另一家酒馆。
  王进与一人相向而坐。
  同他坐于一席的,是个大约三十多岁的小吏。
  此人浓眉大眼,生就来的敦厚之相。
  端起酒樽,小吏说道:“王兄相请,不敢不来。许是王兄近来发了大财,这桌菜肴可不便宜。”
  “向来敬佩朱兄为人,你我兄弟吃场酒,何须发什么财?”王进端起酒樽说道:“敬朱兄!”
  小吏名唤朱文,正是看守田丰中的一人。
  朱文也不客套,端起酒樽仰脖子饮下。
  “朱兄。”与朱文饮了几盏,王进问道:“不知田丰而今如何?”
  “将死之人,问他作甚?”朱文说道:“不瞒王兄,官渡战败,我曾告知田丰。说是袁公知错,必将放他。你知那田丰如何说?”
  “他如何说?”
  “田丰说,袁公太好脸面,若是战胜,他或有一条活路。官渡一败,他是必死无疑!”朱文说道:“某则不信,袁公怎会如此!”
  “观朱兄言行,好似颇为敬佩田丰。”
  “为人刚正,怎不敬佩?”朱文叹道:“可惜太过刚正,竟连袁公也敢得罪!你说这田丰,好生的官不做,他找的什么死?”
  “若有人欲救田丰,朱兄可敢帮衬?”王进声音压到极低向朱文问道。


第311章 劝杀田丰
  王进之言令朱文吃了一惊。
  左右看了看见无人留意,朱文小声说道:“王兄作甚?此乃杀头的罪过,怎可胡言?”
  “本以为朱兄忠义,乃是敢为之人,不想也是如此。”王进摇头叹道:“罢了,可怜田丰,临近将死连个敢搭救之人也是没有!”
  “搭救?谈何容易?”王进一语激将,朱文小声说道:“他乃是犯下激怒袁公之罪!袁公若不肯放,何人敢于搭救?”
  “若有人搭救,朱兄敢否帮衬?”王进试探着问道。
  “事不关己,还是少惹为妙。”朱文摆了摆手:“毫无好处,或可惹来杀身之祸,某当不傻!”
  “倘若有人部署,即便祸事惹出,也可给朱兄安顿后路,可否搭救?”
  “莫非……”朱文在监牢厮混久了,怎听不出王进话中之意,他反过来试探着问道:“有人欲搭救田丰?”
  “只是一说。”王进淡然一笑:“朱兄也是不敢,即便有人无有内应此事也是不成!”
  “谁说不敢?”朱文眼睛一瞪:“某敬重田公,只是须上下打点,因手无财帛才无力行事。”
  “多少财帛可成?”王进问道。
  朱文想了一下:“上下打点,少说也须三吊。”
  “怎会耗费如此之巨?”
  袁康给王进等人留下五吊钱,朱文只提出三吊,王进却没有一口答应。
  应下三吊,朱文必定觉着他获利更多,万一行事之时讨要无度,反倒会惹出祸事!
  “打点同僚,再寻个死囚替代田公,苦主也须舍些钱财。”
  朱文之言,恰好与袁康所说不谋而合,可见监牢以往也是做过这种事情。
  王进说道:“朱兄若肯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