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汝乃成名武将,怎可轻易下跪?”太史恭冷冰冰地说道:“起身说话。”
  “若非兄长,弟早已身死北海。”并未起身,太史慈仰脸望着太史恭说道:“兄长为弟所做,不敢少忘!”
  太史恭哂然一笑,笑的十分无奈。
  “非弟莽撞,兄长当年怎会与管亥大战。”仰脸望着太史恭脸上伤疤,太史慈哽咽着说道:“弟非无义之人,只是欠人恩义,理当偿还!”
  “罢了!”太史恭叹息道:“某何尝不知你?既是欠那孙伯符情义,早些还了,回乡与某侍奉母亲。”
  跪伏在地,太史慈说道:“多谢兄长成全。”
  “有一事公子托某嘱咐于你。”太史恭说道:“回到江东,切不可再问孙权承继之事。”
  “因何?”
  “孙伯符本欲进击许昌迎天子前往江东,不想却殒命宵小之手,时也命也!”太史恭说道:“江东新安,孙昭年幼主弱臣强,难继大任!即便有周瑜、张昭扶持,江东也将大乱。扶持孙仲谋,实乃无奈之举。”
  太史慈脱口问道:“公子近日去了江东?”
  “江东之事早已传开,何人不知?”太史恭说道:“公子不与你说,只因与你并非主从,不便开口!”
  “公子嘱托,某铭记于心!”太史恭再度叩拜。
  他终于明白,周瑜为何特意前去寻他。
  千里之外的袁旭能把江东之事看得通透,他身在彼处却看不透彻!
  太史慈想明白了一件事。
  周瑜、张昭扶持孙权,只为尽力避免江东动荡。
  继承大业,孙权并非没有顾忌,绝不可能向大乔母子下手!
  若不是来到蓬莱,有了袁旭点拨,太史慈始终想不明白。
  回到江东,也会惹出不少祸事!
  与此同时,袁旭住处。
  马飞立于袁旭面前,静候他的指示。
  “夜刺可战者共有几许?”袁旭问道。
  “若不算某,共计三十有二!”
  “一百多人,唯有三十二人可战。”袁旭说道:“蓬莱还是人才太少。”
  “岛上只有数千人,女子占了多半……”
  “若无女子,何来儿郎?”袁旭说道:“汝已二十开外,也该成个家了!”
  “公子大业未成,某怎敢轻言成家之事?”马飞应道。
  “说的好听,只是尚未遇见心仪之人罢了。”袁旭笑道。
  马飞咧嘴一笑:“公子唤某前来,莫非只问此事?”
  “告知夜刺可战之人。”袁旭正色说道:“近日加紧习练杀敌技艺,过些时日与某一同离开蓬莱。”
  得知要离开蓬莱,马飞顿时大喜:“公子可是要领夜刺上阵?”
  “上什么阵?”袁旭瞪了他一眼:“你等所行之事,乃在暗中。上阵杀敌,是天海营之事。”
  “无论可否上阵,但凡公子委派,夜刺无不向前!”
  “此事紧要,即便是在蓬莱,也不可令他人知晓!”
  “明白!”马飞应道:“若无他事,某这便前去知会,要他们好生操练!”
  袁旭点了下头,马飞退出屋内。
  看着马飞离去,袁旭有种夜刺出岛太早的感觉。
  仅仅只操练了数月,他们便要离开蓬莱。
  刺杀技艺尚不精熟,是否可用还待考证。
  曹袁大战将临,他已没有时间等待夜刺成熟。
  只能先将他们带出去,在杀伐中历练……
  “公子。”门外传来卫士的声音:“刘小姐求见。”
  “有请!”
  刘勉入内,步态轻盈的来到袁旭面前,欠身行礼:“奴家见过公子。”
  “小姐无须多礼!”
  “得知公子回返,奴家本应当即前来道谢。只因公子事务繁忙,未敢叨扰!”
  “小姐言重。”袁旭说道:“只须将此处当做自家便可。”
  “公子。”刘勉低下头,迟疑着说道:“奴家来到蓬莱,虽是帮着夫人处置些杂事,闲暇却也颇多……”
  觉着她必有深意,袁旭并未打断。
  “天寒地冻,公子时常在外策马飞驰。”刘勉红着脸说道:“寒风灌入领口,冷不自胜。奴家特意为公子做了一件物事,还望莫嫌粗鄙。”
  袁旭尚未应声,刘勉已向屋外吩咐道:“拿进来吧。”
  一个侍女捧着托盘进入,盘子上整齐的叠放着一团毛绒绒的东西。
  “此物乃是蓬莱岛上野物皮毛,有人猎了,奴家将之赎买,为公子做了件围领。”取了托盘上那团毛绒绒的东西,刘勉躬身递向袁旭。
  围领递到面前,该不该收下,袁旭很是迟疑。


第256章 袁绍迎刘备
  甄宓屋内。
  袁旭与她相向而坐。
  俩人之间的矮桌上,摆着刘勉送给袁旭的围领。
  甄宓轻抚围领:“针脚细腻毛质柔软,可见刘小姐费了不少心思。”
  “若是不收,怕拂了她的一番心意。”袁旭说道。
  “公子收下也是应当。皮毛制成围领很是不易,须以硝石去湿,稍有不慎毛发便会脱落。除去湿气,还须一针一线细细缝织。何况刘小姐乃是女儿家,费尽心思做了此物,公子若是不收,脸上也是过不去。”
  “甄姬想的周到。”袁旭说道:“再过些时日,某便送她离岛。”
  “刘小姐登岛原委,妾身已是知晓。”甄宓说道:“公子不必急于将她送回,留在岛上,也是妾身助力。”
  甄宓早就知道袁旭与刘勉之间有着婚约。
  即便如此,她仍然提议留下刘勉。
  作为女子胸襟之宽广,令袁旭也是由衷赞叹。
  “依着甄姬。”袁旭说道:“只是不知她可帮衬些什么。”
  “前些日子刘小姐曾请妾身许她些事做。”甄宓说道:“妾身一时半刻未想到她可做之事,便安排前往港口查验货物。”
  “可有验出什么?”
  “但凡做事,怕的是个认真!”甄宓说道:“整船货物,只有十多箱镔铁少了些许,竟被她查出。”
  袁旭淡然一笑。
  “妾身正寻思着,查验货物交由刘小姐。”
  “也须知会一声,莫要太过。”袁旭说道:“董公四处往来,总须有些钱财傍身。”
  “妾身了然!”甄宓应道。
  “有甄姬坐镇蓬莱,实为某之助力。”袁旭说道:“只是辛苦了你。”
  “公子将为妾身夫君,替夫君做事,怎敢言苦。”
  袁旭回到蓬莱,袁谭与刘备也已踏上前往邺城的路途。
  刘备将至,袁绍领着河北僚属,亲自出城两百里相迎。
  “使君,前方应是父亲!”已经得到传报,望见远处来了一队人马,袁谭抬手一指。
  得知袁绍亲自迎接,刘备不敢怠慢,催促坐骑加快行进。
  袁谭随后跟上。
  两骑快马离队迎来,袁绍止住队伍。
  距他只有十多步,刘备、袁谭翻身下马,飞跑过来。
  袁绍与一众河北僚属也下了马。
  “备兵败徐州有如丧家之犬,感蒙袁公亲来相迎,不胜惶恐!”刘备躬身行了个大礼。
  “自显思传书,得知使君将至,某便整日思盼。”扶起刘备,袁绍说道:“今日果见使君,某心方安!”
  “有劳袁公牵挂!”
  “使君请上马,你我边走边说!”
  兵士牵来坐骑,袁绍与刘备上了马,袁谭等人也纷纷跃上马背。
  “听闻徐州一战艰难非常。”与刘备并骑而行,袁绍说道:“苦了使君。”
  “曹操乃是汉贼,某正欲投往袁公帐前,与共同心讨逆,不想他却是先行用兵。”刘备说道:“徐州一战,备兵败如山,实是有愧大汉!”
  “使君无须多想。”袁绍说道:“某已调集十万大军,令陈林撰写讨曹檄文。待到新年一过,便向曹操用兵!”
  “袁公威武,必将旗开得胜!”
  刘备不轻不重的马屁,拍的袁绍很是受用。
  “某已令颜良率军赶赴白马,进逼黎阳。”袁绍说道:“文丑率军推进延津,与于禁对峙。大军一旦渡河,以曹操那点兵马如何抗衡?使君丢了徐州,某代为抢回便是!”
  “备誓死追随袁公!”
  袁绍接了刘备,蓬莱岛上,袁旭也在做着安排。
  河北袁家兵力占有绝对优势,袁绍正自膨胀,袁旭的话他当然听不进去!
  劝服袁绍已成泡影,袁旭能做的,只是尽力改变官渡战局。
  天海营区区三百人,全都带出蓬莱,于官渡之战也是没有多少用处!
  他手中唯一可用的,只有夜刺区区三十二人!
  蓬莱议事厅内,袁旭端坐上首,马飞于侧首落座。
  三十二名夜刺坐于厅内两侧。
  一双双眼睛全都看向袁旭。
  “某得蓬莱已有数月。”环顾众人,袁旭说道:“当初筹建夜刺,只因某需要一支精锐。”
  包括马飞在内,每个人都屏着呼吸听袁旭说话。
  他们感觉到了战争来临前的沉重。
  只是不知袁旭将安排给他们的会是怎样的任务。
  “马飞,你与关羽相熟,去趟许都。”看向马飞,袁旭说道:“告知关羽,刘备已至河北。”
  “诺!”马飞应声而起。
  袁旭接着说道:“其余人等,分为两拨,一拨前往白马,另一拨前往延津!”
  “颜良将军驻军白马,文丑将军屯兵延津。”马飞说道:“公子可是要我等投入军营?”
  “并非如此!”袁旭说道:“你等武艺虽是了得,却专擅刺杀、潜伏之事,战阵搏杀并非所长。某要你等监视颜良、文丑二位将军!”
  众人愕然!
  颜良、文丑与袁旭并无旧恶,甚至还曾在邺城仗义执言,为他辩白。
  监视他们?
  马飞和三十二名夜刺都是不明所以。
  “前往白马之人,提醒颜良将军,当心曹军突然发难。”袁旭说道:“至于文丑将军,则请他约束麾下将士,敌军一旦后撤,莫要急于抢夺辎重。一鼓作气,击破曹军再做计较!”
  “二位将军乃是成名猛将。”马飞说道:“公子之言全无来由,他们未必肯信。”
  “某正是担心如此。”袁旭说道:“若二位将军不肯相信,你等须时刻留意。一旦遇有危急,即刻出手相救!”
  袁旭起身说道:“事不宜迟,各自散去。明日夜刺出蓬莱!”
  众人起身,齐齐应了。
  三十二名夜刺退出,马飞向袁旭问道:“曹袁即将开战,袁家占尽先机,不知公子有何担忧?”
  “果真占尽先机?”袁旭说道:“程昱入青州,我等难以将之驱出。曹操亲率大军夺取徐州,又派出使者联合西凉,放眼形势,倒是我袁家孤军作战,外无强援!”
  马飞没再吭声。
  回想近几个月,曹操一直在剪除周边威胁,袁绍却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第257章 能把持的住
  天越来越冷。
  临近新年,邺城也落了场雪。
  虽不似青州那场大雪,城里城外也是披上了厚厚的素白。
  放眼望去,房屋、树木一片雪白,白的素雅,白的纯净。
  几个孩童在雪地中奔跑、嬉闹,浑然没有成年人的烦恼。
  望见袁旭等人迎面过来,他们又像小鸟一样四散逃开。
  汉末的新春,不过是一年的开端。
  不似前代人视春节如洪水猛兽,也不像后世将它看做是喜庆的节日。
  春种秋收,如此而已。
  袁家大门敞开,出入其中的依旧只有河北僚属。
  倒是后院小门,送菜送酒的人往来不绝,很有袁家正在采办年货的味道。
  进入正门,袁旭发现府内一如既往,仆役、侍女并未因新春将至而特别忙碌。
  经过张夫人住处,他并未进入。
  回到袁家,当然须先去求见袁绍。
  得知袁旭回返,袁绍内心也是十分欢喜。
  有些日子没见他,袁绍还真是有些想念。
  后院书房。
  爱桌上摆放着围棋。
  袁绍与审配相向而坐,正在对弈。
  门外传来卫士的声音:“启禀袁公,五公子求见。”
  “唤他进来。”专注于棋局,袁绍淡然吩咐。
  “五公子回返,袁公必是欢喜。手谈不在早晚,袁公何不……”审配说道。
  “无须理他。此子离开邺城,怕是从未思及回返,某若太过待见,他反倒恃宠而骄。”
  “五公子敦厚稳重,必不至此。”审配说道:“倒是袁公话中,带着几分责备。”
  袁绍一愣。
  随后淡然一笑说道:“知某者非正南莫属,只是你这脾性须改上一改。知而不言,方为智也!”
  审配笑道:“某追随袁公多年,若再遮遮掩掩,岂非外道?”
  “你近来是越发伶牙俐齿!”袁绍笑着说道:“脾性未改,口舌却是厉害了。”
  “袁公谬赞!”
  “某是夸你么?”
  正说着话,袁旭进入屋内。
  “见过父亲!”先向袁绍行了个大礼,随后他又朝审配拱手说道:“见过审公!”
  审配起身回礼,袁绍板着脸问道:“迎了刘玄德,不回邺城,去了何处?”
  “回父亲话,孩儿去了蓬莱。”
  “蓬莱?”袁绍问道:“海外小岛而已,去那作甚?”
  “此处乃是向长兄讨要,用以安置家眷……”
  “汝未成亲,何来家眷?”
  审配朝袁绍使了个眼色。
  袁绍顿时反应过来。
  向袁谭讨要蓬莱岛,竟是为了安置甄宓!
  甄宓之名已由甄宭替代,她去了蓬莱,恰是最好的抉择。
  “为父也曾思量,你已到了娶亲的年岁!”自知失言,袁绍话锋一转说道:“成婚之后再说家眷安置蓬莱,也是有个说法。尚未成婚,轻言家眷,成何体统?”
  回到邺城,袁旭本就打算向袁绍讨个口风迎娶甄宓。
  袁绍主动提起,他又怎会不肯!
  “父亲教训的是,孩儿回到蓬莱,便行成婚一事!”袁旭当即应道!
  “汝乃庶生,婚事理当从简。”袁绍说道:“若是操办太过,惹得别个笑我袁家失了礼数。”
  审配始终没有插嘴,当袁绍提起袁旭只是庶生之时,他的脸色却稍稍有些不太好看。
  “既是安置女眷,为父便不再责怪。”袁绍并未留意审配脸色,接着说道:“待到开春大军便要南下。汝随在为父身边莫再乱跑,也可向诸公学些用兵与治世之道。”
  袁旭应了。
  “许多时日不见汝母,去见她吧。”袁绍说道:“顺道也渐渐买儿。”
  “自小弟出生,孩儿便想回返亲近。”袁旭说道:“父亲提及,更是片刻也耽搁不得。孩儿先行告退!”
  目送他离去,袁绍说道:“显雍最幼,某多疼爱了些。其余诸子多是心怀不满,显歆竟似比某更欣喜些。此子整日盘算什么,某时常也是看不透料不明!”
  “五公子聪慧,却大义于胸。”审配说道:“兄弟之情,他当然会有所顾及!”
  袁绍只是淡然一笑。
  见过袁绍,袁旭径直到了张夫人住处。
  才到前门,他就听到里面传来嘹亮的婴儿啼哭声。
  虽是袁家内院,张夫人住处却也是两进。
  后院的哭声穿过前院,甚至门外也能听见,袁买闹腾的何等凶残可想而知!
  “五公子!”袁旭进了庭院,几名侍女欠身行礼。
  “母亲,孩儿回来了!”到了张夫人住处,袁旭站在门外说道。
  里面传出张夫人的声音:“进来吧。”
  进入房间,袁旭闻到一股婴儿特有的奶香。
  张夫人坐于内室,她身旁则有个怀抱婴儿的侍女。
  侍女怀中的婴儿小脑袋乱晃,手脚在襁褓中踢腾哇哇哭个不停。
  见过张夫人,袁旭问道:“小弟饿了?或是拉了?”
  “莫理他。”张夫人说道:“整天啼哭,比你小时闹人许多。”
  “婴儿啼哭总有原因。”袁旭说道:“我来抱抱。”
  侍女看向张夫人,见她点头,把怀中小袁买递给袁旭。
  袁旭抱起小袁买,他竟陡然止住啼哭。
  “显雍真乖。”从怀中摸出一个小香包,塞进袁买襁褓,袁旭说道:“看兄长给你带了什么。”
  “他懂什么。”张夫人说道:“除了啼哭还是啼哭。”
  捧着襁褓,袁旭托起又松下,来回颠了几颠。
  小袁买竟“咯咯”的笑出了声。
  “显雍见了显歆竟不哭闹,还笑出了声,也是奇了!”张夫人笑道:“不如将他交给显歆,也省得整日吵的我等头脑发胀。”
  “他只是无聊了。”袁旭笑道:“襁褓捆的也紧了些。”
  “你抢了甄姬已有数月,莫非还没想着成婚?”张夫人突然岔开话题。
  “无父母之命,怎敢成婚?”
  “莫非要她挺起肚子再嫁于你?”
  袁旭脸一红:“母亲说哪去了,孩儿还没碰过她……”
  “倒是能把持得住,却非不成婚的理由。”张夫人说道:“你与甄姬也是不小,万一有个差池,传扬出去须不好看。借着新春将至,我抽个空儿为你向袁公说上一说。”


第258章 嫡子之礼
  再过两日便是新春。
  与各地豪雄如出一辙,袁家到了春节将要祭天。
  按照旧例,祭天之时长子袁谭将与袁绍最先叩拜祖宗,尔后才是袁熙、袁尚。
  庶子出身的袁旭,排序当然在众嫡子之后。
  袁家准备了许多竹子。
  竹子锯成一寸多长的小段,选择的都是虽然细小却很老的竹节。
  几名仆从将小竹节装进箩筐,搬到前院正门。
  正门外摆着几只铜炉。
  相比普通的铜炉,它们要大上一些。
  铜炉内木炭烧的正旺。
  邺城百姓围在袁家门外,喜笑颜开的等着燃放爆竹。
  袁绍起了个大早,下令众僚属、子嗣于前厅等候,时辰一到便前往正门与民同乐。
  祭天,安排在燃放爆竹之后。
  袁旭一早起身就有人前来告知,要他穿戴齐整与袁绍一同出府。
  祭拜祖宗,当然不能甲胄在身。
  张夫人吩咐侍女,为他送来崭新的锦缎长袍。
  袁旭并不缺衣服,张夫人送来的他当然要穿。
  侍女帮着袁旭换上衣衫。
  大红的锦缎长袍穿在身上,越发衬托的他唇红齿白、面如皓月。
  “公子!”穿戴齐整,侍女对袁旭说道:“莫要让袁公等待太久。”
  “晓得了!”袁旭应了一声。
  马义、马飞早在门外等候。
  将陪同袁旭前去祭祖,二人也没披挂甲胄,同样身穿锦缎华服,腰间悬着长剑。
  “前往延津、白马的人可已派出?”见了马飞,袁旭小声问道。
  “已经前往。”马飞应道:“祭天之后,某即刻赶往许昌。”
  袁旭没再做声,带着他们走向前厅。
  走出没几步,迎面过来一个卫士。
  到了袁旭近前,卫士躬身见礼:“袁公有令,今日祭天,五公子与长公子等人同列!”
  袁旭愣了愣。
  此次袁家祭天,是他来到汉末首回参与。
  脑海中残存的记忆告诉他,袁家嫡庶分明,庶子若是站错了地方,招来的祸事决然不小。
  “此事玩笑不得!”心存狐疑,袁旭说道。
  “不敢与公子玩笑。”卫士说道:“袁公亲口传令,公子与长公子等人一同祭天!”
  “可有明说原委?”袁旭还是不太敢相信。
  庶子与嫡子同列,袁绍无疑把他摆在与嫡子等同的位次。
  他只是想不明白,袁绍因何要这么做!
  “袁公没说!”
  “有劳!”袁旭拱了拱手。
  卫士离去,马飞小声说道:“这是闹的哪出?公子须谨慎些……”
  “去了再说!”袁旭想了一下,招呼马飞、马义往前厅去了。
  河北众僚属早早等在前厅门外,袁旭到场,许多人与他见礼。
  无论认识不认识,袁旭都是举止恭谨的给他们回礼,更得众人赞赏。
  “显歆。”正要往众庶子站的地方走,迎面过来两个人。
  走来的正是袁熙、袁尚。
  “父亲传令,要显歆与我等同列。”袁尚淡淡笑着说道:“因何还往庶生子那边走?”
  “显歆莫非未接到父命?”袁熙冷声说道:“区区庶子,竟是飞上枝头做了凤凰!”
  “二兄!”袁尚打断袁旭:“父亲如此安排必有深意。我等身为人子,只须谨遵便是!”
  袁熙不再吭声。
  袁旭则说道:“有劳二位兄长记挂,小弟只是前去看看显雍。至于站在何处,自当遵从父亲!”
  “某以为显歆是要与庶子同列,生恐自贬了身份,特来提醒并无他意!”袁尚说道:“显歆既是已知,还请自便!”
  拱手告了个退,袁旭走向庶子那边。
  袁熙、袁尚不过想给他个难堪而已。
  尤其袁熙那句飞上枝头做凤凰,摆明是在提醒袁旭,他不过是个庶子而已!
  袁旭并不与他们计较,直奔由侍女抱着的袁买。
  众庶子见他来了,纷纷见礼。
  袁康行礼比以往恭谨许多。
  袁旭与嫡子同列,身份和他们已有不同,袁康暗暗庆幸,效忠对了人!
  向众兄弟回礼,袁旭笑道:“兄弟们如此,旭万分惶恐。”
  “父亲时常对我等说,当以五兄为楷模。”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说道:“五兄若再度征战,可否带上小弟?”
  说话的少年,正是袁家六子袁蓬。
  揉了揉他的脑袋,袁旭说道:“待显扬与槊同高,某自会领你沙场建功!”
  “五兄不肯,直说便是。”袁蓬撇了撇嘴,满脸的不高兴。
  与袁康对了个眼神,袁旭又摸了摸七弟袁毅的脑袋,走向侍女抱着的袁买。
  “某抱抱!”从侍女怀中接过袁买,袁旭轻轻捏了下他的小脸蛋。
  被袁旭抱起,袁买咧开只生了两颗小门牙的嘴憨憨笑了起来。
  “八公子果真亲近五公子。”侍女说道:“奴婢整日抱着,也不见怎样露出笑脸。五公子一抱,便是笑了。”
  “要不怎么说是兄弟呢。”袁旭笑道:“兄长抱着,理当笑出声才是。”
  “袁公到!”一个拖长的声音传入袁旭耳中。
  袁绍在审配、逢纪、郭图等人的陪同下,往前厅走来。
  将袁买递还侍女,袁旭走向袁谭等人。
  他的举动,被来到此处的袁绍看个真切。
  见他抱着袁买,袁绍心底又多了几分满意。
  袁家嫡子争宠,庶子也是自暴自弃不堪重用。
  疼爱袁买,只因他最年幼,纯净的像是一滴水,还没被纷繁复杂的权势争夺浸染。
  袁旭回到邺城,并未因他对袁买偏爱而心生不快,反倒主动去抱。
  不仅可领军征伐,于家中也是兄慈弟恭,袁绍对这个儿子是越发的赞许。
  袁绍走向前厅,迎候的河北僚属纷纷向他行礼。
  一边走,袁绍一边向众人拱手回礼。
  从袁谭等人身旁经过,他特意多看了袁旭一眼。
  “适逢新春,某有两件事知会诸公!”到了门口,袁绍向众人说道:“其一,乃是开春之后我袁家将大军南下,讨伐汉贼曹操!”
  “袁公威武!”众人齐声山呼。
  “其二!”袁绍看向袁旭:“五子显歆向来恭谨。素有战功却未得封赏。某决定以嫡子之礼为其迎娶新妇,诸公以为如何?”


第259章 祭祖
  袁绍提出以嫡子之礼为袁旭操办婚事。
  河北僚属一个个面面相觑。
  田丰出列说道:“袁公所欲,正是顺应天意。”
  “元皓有何见解?”袁绍问道。
  “五公子领军征伐,可谓劳苦功高。”田丰说道:“公子收伏张燕、出师青州、迎刘使君于徐州,为袁家立下不世之功。袁公赏赐,理所应当!”
  “田公此言,未免有失偏颇。”田丰话音才落,逢纪出列说道:“五公子立下不世之功,莫非几位嫡生公子未尝立功?”
  反驳了田丰,逢纪向袁绍行礼说道:“袁公此举断然不可!”
  袁绍皱了皱眉头,脸上露出一抹不快。
  逢纪极少顶撞袁绍,却于新春将至如此,袁尚直朝他使眼色。
  他却好似根本没看见,接着说道:“嫡庶有别,何为嫡?何为庶?嫡乃正妻所生,来日将承继河北大统。庶乃偏房所生,不过辅弼嫡子兴盛河北!五公子乃是庶生,若以嫡子之礼娶亲,传扬出去,恐将成为天下笑柄。”
  “逢公此言差矣!”又有一人出列说道:“袁公以嫡子之礼为五公子迎娶新妇,不过在礼数上有所抬高而已。至于嫡生还是庶生,并未牵涉其中。婚事礼节而已,逢公怎说出如此不知轻重之言?”
  说话的,正是一向不讨袁绍喜欢的沮授。
  难得沮授与他想法一致,袁绍说道:“则注请讲。”
  向袁绍深深一礼,沮授说道:“袁公欲以嫡子之礼为五公子迎娶新妇,应是考虑到公子已过娶亲年岁,且素有战功。功勋卓著,袁公所施与者不过一个礼字而已!诸位公子多有建功立业之心。倘袁公开此先河,必将激励诸公子,强过守着嫡庶之分,冷了诸位庶生公子的心!”
  沮授说话向来直来直去,袁绍对他多是不太耐烦。
  向众人询问此事,他最担心的也是沮授。
  出乎意料的是沮授一力支持,出列反对的竟是逢纪。
  逢纪还想说话,袁绍止住了他。
  “某意已决,显歆婚事依循嫡子之礼!”袁绍说道:“待某击破曹操,便为他完婚!”
  “袁公威武!”众人再度山呼。
  逢纪也不多说,跟着众人山呼。
  传达了此事,袁绍领众人走出大宅。
  往前院走着,袁谭小声对袁旭说道:“父亲有此决定,对你来说是好事,也非好事。”
  “多谢长兄提点。”袁旭小声应了。
  兄弟二人对了个眼神,便都不再言语。
  袁绍做出以嫡子之礼为袁旭完婚的决定,袁谭当然不可能有任何不满。
  袁熙、袁尚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虽只是个成婚的礼数,在俩人看来,却是袁绍对袁旭多了几分偏爱。
  八弟显雍尚在襁褓就多得恩赏。
  袁绍甚至隔三岔五就往张夫人那里跑,为的只是抱抱他最小的儿子!
  袁买患病,他甚至以此为理由拒绝出兵驰援刘备!
  对袁买早就连妒带恨,袁旭回到邺城也得了如此恩宠。
  更是令袁熙、袁尚心中忿恨。
  满心不爽,袁尚却一脸淡然,袁熙则时常微笑着与身旁僚属闲谈几句。
  好似他们对此浑不在意!
  出了袁家大宅,袁绍往门口一站,围观的百姓纷纷行礼高呼:“袁公威武!”
  向百姓拱了拱手,袁绍说道:“新春将至,春种秋收自古有序。某与诸位同乐,还望诸位勠力同心共建河北!”
  百姓再度发出欢呼。
  袁绍向早就等候的卫士吩咐道:“燃放爆竹!”
  卫士应了,抬起装满小竹筒的箩筐走到铜炉前。
  成堆的小竹筒倒进铜炉,通红的火焰舔舐着竹子,很快人们便听到“噼噼啪啪”的竹筒爆裂声。
  起初爆裂声只是零零散散,渐渐的声音越来越密越来越响,甚至还有几截竹筒从铜炉中蹦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