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备不解的看着袁旭。
袁旭说道:“程昱等人占据北海、齐地,得知使君来到青州,难保不会发兵拦阻。此时落雪,恰是使君吉人天相,使敌难以发兵。”
“如此一说,确是有几分道理!”刘备说道:“牵累公子冒雪赶路,恰是某心中不安之处!”
“使君无须介意!”袁旭应道。
正行进着,他发现前方出现十多条黑影。
黑影顶着风雪,以极快的速度向他们这边靠近。
距离越来越近,虽是风雪交加,袁旭还是看清策马走在最前的正是袁谭。
抖了抖缰绳,袁旭催马迎了上去。
刘备与张飞见状,也跟着迎出。
“显歆!”见袁旭迎了上来,袁谭老远喊道。
“长兄!”加快行进,到了袁谭近前,袁旭拱手说道:“有劳长兄亲至,弟不胜惶恐!”
“你我兄弟,说这些外话!”打断袁旭,袁谭问道:“可有迎到刘使君?”
看向正奔来的刘备和张飞,袁旭说道:“这两位便是刘使君与张益德将军!”
袁谭向二人拱手一礼:“早闻使君将至青州,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有劳长公子亲来相迎,备感怀莫名!”刘备连忙回礼。
张飞也跟着拱了拱手。
“此地非说话之处,回到营地我等再好生叙谈。”袁谭说道。
袁旭向太史恭吩咐:“传令下去,加快行进!”
太史恭应了,扯起嗓门喊道:“公子有令,加快行进!”
第247章 心存疑虑的太史慈
江东吴郡。
营房内坐着几位江东将军。
每位将军都是体格魁梧,上首者与太史恭有几分相像。
他脸上没有伤疤,也比太史恭年轻几岁。
此人正是太史慈。
当年孙策招募太史慈,俩人曾厮杀到铠甲尽碎。
太史慈与孙策可以说是亦主亦友!
孙策薨殁,太史慈赶回吴郡。
他不仅是为送殡,还有着保护孙策后人的想法。
大乔只是一介女流,孙昭尚且年幼。
若无外力相助,母子二人能否生存下去都是未知。
太史慈环顾众人:“都哑了?”
屋内众人都是他麾下将领。
其中一人答道:“将军猜疑,我等也曾有过。只是……”
“只是什么?”
“周将军回到吴郡,已是接管城防……”
“那又怎样?我等又非叛乱,莫非还要起兵前去不成?”太史慈一瞪眼:“向来传承多是父子,以兄传弟,某甚觉蹊跷!既是心存疑虑,当然要问个明白!”
“将军有何计较?”
“起兵前往便是作乱!”太史慈说道:“我等今晚便去孙仲谋处,问明白将军薨殁之前,究竟交代了什么!”
“我等愿追随将军!”众人纷纷应道。
“追随子义作甚?”房门被人推开,一个人出现在门外。
看见此人,太史慈一愣。
推开房门的正是周瑜。
瞟了一眼屋内众人,周瑜吩咐道:“某与子义有话要说,你等退下!”
众人并未起身,全都看向太史慈。
太史慈冷着脸摆了下手。
将军们这才离席而起,纷纷走向门口。
目送众人离去,周瑜进入屋内。
“子义打算如何?”在太史慈对面坐了,周瑜问道。
“某要如何,公瑾莫非不知?”
回到吴郡,周瑜所作所为令太史慈心生不爽,语气也很是不好。
孙权继承江东,其中有着太多离奇。
周瑜不仅没有半点质疑,反倒一力平息,甚至还调拨军力,防范对此异议颇深的僚属。
“公瑾可还记得与伯符征战沙场?”周瑜没有做声,太史慈冷声问道。
“怎会忘记!若非伯符,你我也无缘相识。”
“某不信公瑾不觉此事蹊跷!既是未忘伯符情义,因何不见质疑?”
“有何蹊跷?”
“兄位弟承,伯符并非无有子嗣。”
“那又怎样?”
“你……”
太史慈脸色铁青,冷声问道:“公瑾此来,究竟何意?”
“劝子义莫要一意孤行。”
“若某执意质问……”
“只得兵戎相见!”
“公瑾是要逼某起兵?”太史慈语气已是极其森冷。
“并非逼子义起兵,只为江东稳固而已。”周瑜说道:“伯符因何南征北战平定江东?”
太史慈没有吭声,脸色却很是难看。
“伯符一死,怀有异心者便会趁势而起。一旦事态失控,孙家不复存在。子义莫非以为,此等情状伯符想见?”
太史慈的表情由愤怒转为惊愕。
他觉着孙权继承江东多有蹊跷,还真没想到如此深的地步。
“子义既有疑虑,不如暂且回避。”周瑜说道。
“身在吴郡,某将如何置身事外?”
“子义多久未有省亲?”
“少说也有两年……”
“若子义有心省亲,某这便呈报吴侯,请他允准!”
太史慈还在迟疑,周瑜已是起身离去。
目送他走出营房,太史慈面带困惑,竟也不知应如何抉择!
青州!
大雪下了三天,放眼望去一片苍茫。
袁谭派出信使前往邺城,向袁绍呈禀此事。
他则陪着袁旭、刘备进入平原。
雪已经停了,大地却是银装素裹。
平原城内,袁旭住处后院。
望着湛蓝的天空,袁旭深深吸了口冰冷的空气。
徐州城破。
即将展开的曹袁之争,袁家又少了分助力。
“公子!”袁旭身后传来太史恭的声音。
“严冬来了,春天还远吗?”袁旭悠悠念道。
“公子时常说些意味深长之言,某听着也是似懂非懂。”太史恭咧嘴一笑:“园中清冷,公子还是回房烤火妥当。”
“太暖了容易倦乏。”袁旭说道:“有些事情,在雪地中想,要比在火炉旁更通透些。”
太史恭没有吭声。
他不知道袁旭在想什么,他能做的,只是任务分派下来,依照计策行事。
“快过年了,子孝以往到了新春,都是如何?”
“乡野人家,没那许多讲究。”太史恭说道:“祭祭祖,官府到时会燃些爆竹,我等前去看上一看,便是过了。”
“今年某或许会在邺城。”袁旭说道:“子孝老母身在蓬莱,不必陪同。”
“公子要去邺城?”
“不!在那之前,我等先回蓬莱。”袁旭说道:“过了新春,夜刺也是须有动静了!”
太史恭一愣。
离开蓬莱之时,袁旭还是不许天海营与夜刺有任何动作。
此时却说出夜刺须有动静!
“公子打算何时动身?”
“再过几日,路途易行再说!”
太史恭没再多问。
遍野积雪,此时赶路连个宿营的地方也是难寻。
半道说不准还会遇见曹军,确实并非绝佳上路之时!
整个青州银装素裹,蓬莱岛也被白雪覆盖。
天气寒冷,海岸边的礁石上,都结着薄薄的冰层。
甄宓站在海边,素白的小袄将她包裹的严严实实。
雪白的银狐毛领托着她倾国倾城的脸庞,令她更多了几分别样的妩媚。
聆听海涛,甄宓一脸恬静。
念儿立于甄宓,冷飕飕的海风吹着,冻的她直缩脖子。
“小姐早些回去吧。”念儿说道:“海边怪冷的慌,若是着了风寒,公子回来定是要说奴婢!”
“小丫头胡说!”甄宓甜甜一笑:“你又非我的侍女,即便着了风寒,公子怎会怨你?”
“公子与小姐有着婚约,便是奴婢主子。”念儿说道:“伺候不周,公子怎会不加责怪?”
“你这丫头近来越发伶牙俐齿,小嘴儿也是日渐讨人嫌。”甄宓笑道:“罢了,听你的,回去!”
离开海边,甄宓向念儿问道:“刘小姐如何?”
“受了惊吓又冒风雪赶路,上了蓬莱便一病不起,此时正在房中卧着。”
第248章 狗咬主人,杀了便是
房顶铺满厚厚的白雪,檐上挂着长长的冰锥。
阳光照在冰锥上,反射出夺目的光亮。
念儿拿着一根木棍,把一条条冰锥敲落。
冰锥掉在地上,摔成四分五裂的冰渣。
敲下最后一条,念儿对甄宓说道:“小姐,冰锥都敲掉了。”
“敲它们作甚?”甄宓笑着说道:“挂在房檐上,没招没惹你的。”
念儿一本正经地说道:“冰挂在房檐上,万一掉落下来,砸到人怎办?”
被她逗的掩嘴轻笑,甄宓说道:“亏你有这心思,叫门吧。”
念儿应了一声,把木棍丢在一旁。
轻轻叩了叩门,屋里传出个女子的声音:“谁呀?”
“甄小姐前来探望,不知刘小姐身子可利索些。”念儿答道。
房门打开,一个侍女出现在门口。
向甄宓欠身一礼,侍女说道:“刘小姐吃了些草药,这两日又发了汗,已是爽利多了。”
“刘小姐可有起身?”甄宓问道。
侍女说道:“精神头不是太好,此时还在睡着。”
甄宓说道:“待她醒了,我再来探望。”
房间里,刘勉闭着眼睛却早已醒来。
听见甄宓与侍女说话,他并没有应声。
刘勉闭着眼睛却并未睡着。
侍女与甄宓说话,她已听见。
她只是不想说话,也不知该与甄宓说什么才好。
才到蓬莱之时,她曾见过甄宓。
自认为生的俏丽可人,见了甄宓,她顿觉自惭形秽。
世间竟有如此美的人儿!
甄宓温婉秀丽,无论容颜还是体态,甚或声音,身为女子的刘勉都挑剔不出半分毛病。
见到她的那一刹,刘勉突然萌生出个念头。
甄宓生来就是招惹其他女人妒忌的!
妒忌她的美貌,妒忌她的温婉,甚至妒忌她甜美的声音……
刘勉好似明白了什么。
难怪袁旭对甄宓情比石坚。
如此美艳的人儿,几乎挑不出半点瑕疵。
有了她,哪个男人还会顾盼左右,贪恋路边花儿?
刘勉不想与甄宓相见。
不仅妒忌她太过完美,还有种说不上来的思绪在其中作祟。
青州落了大雪,兖州只飘了几片雪花。
阴霾过去,明媚的阳光普照着邺城。
临近新年,袁绍虽对袁熙不满,却也许他返回邺城。
得了准许,袁熙没做半点耽搁,匆匆自幽州返回。
回到邺城,见过袁绍,他立刻来到袁尚屋中。
袁尚也正在等他。
兄弟二人对坐于屋内。
风尘仆仆的赶路,袁熙脸上带着几分倦意。
“才回邺城,二兄便来寻某,必有要事相商。”袁尚说道:“只不知所为何事?”
“眼见大战将至,显甫好生悠哉。”袁熙说道:“某特意来此,乃是与汝商议,如何立场战功,也要父亲青眼相待。”
“立下战功?”袁尚淡淡一笑:“曹操进军青州,攻伐徐州刘备,兖州、冀州等地并无战事,你我如何立功?”
“领军进入青州……”
“父亲若是有心在青州大动干戈,早已下令出兵。”打断袁熙,袁尚说道:“青州乃长兄治处,你我前去驰援,二兄果真以为妥当?”
“显甫何意?”
“邺城已非昔日邺城,纷繁复杂,某也难以掌握。”
“可是显歆已谋下根基?”
“何止谋下根基。”袁尚说道:“显歆兵败济南,几乎全军覆没。二兄可知父亲如何处置?”
“某在幽州,也有听闻。”袁熙说道:“某还听闻另一件事。”
盯着袁熙,袁尚并没言语。
他知道袁熙说的另一件事是什么。
“董晴虽为小妾,某未允准,显甫怎可下手?”
“二兄前来,莫非只为兴师问罪?”
“你我兄弟虽非同母,却最为亲近。”袁熙说道:“此事已然过去,不提也罢!”
袁尚嘴角浮起一抹怪异的笑容。
当着他的面提起此事,显见袁熙还是在意。
“某回邺城路上,曾听闻长兄迎了刘备,正欲送往此处。”袁熙岔开话题问道:“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袁尚说道:“某也是昨日才得到消息。”
“如何处置?”
“刘备与显歆交好,将之留在邺城,日久必成祸患!”袁尚说道:“须想个法子,将之赶走才是!”
“在那之前,还有几人须加以整治。”袁尚接着说道。
“何人?”
“田丰、沮授、颜良、文丑等人。”
“因何?”袁熙眉头微微一蹙。
唯有沮授曾因袁尚与袁谭争斗,而顶撞过袁绍。
其他人都未参与此事。
许多日子不在邺城,袁熙不明白袁尚为何向他们下手。
“明里暗里为显歆说了不少好话。”袁尚说道:“既已示好显歆,某如何容得他们?”
袁熙并没言语。
他并不觉得对几人下手有什么好处。
然而袁尚决定做了,他也没打算加以阻拦。
“向这几人下手之前,某还有一事提醒显甫。”
“二兄请说。”
“显甫日前险些害死显庸,他却毫无恨意,依旧追随。”袁熙说道:“你不觉着古怪?”
“名为兄弟,不过是一条狗而已!”袁尚说道:“若是狗敢向主人亮出獠牙,杀了便是!”
袁尚说的淡然,袁熙也没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
从袁尚所言,袁熙看出他对袁康已有戒备。
邺城街道,一家小酒肆的包房。
袁康坐于上首,除他之外,屋内还有四个佩剑武士。
“请你等前来并无他事。”看着四人,袁康说道:“春节将至,某给你等备了些肉食。”
“多谢公子!”四人起身道谢。
他们都是流落于市井的剑客。
剑术虽是寻常,却胆大敢拼,以往袁康办事,也多是仰赖他们。
“无甚好谢。”袁康摆了摆手:“日后跟着本公子,自不会亏待你等!”
“公子要我等作甚,我等便作甚!”其中一人说道:“即便要我等再杀袁显歆……”
瞪了说话的剑客一眼,袁康说道:“要杀何人,是某说了算!”
“是!”剑客连忙低头:“公子说的是!”
“世事繁杂,日后如何,谁有说的清?”袁康站了起来:“某尚有事,不在此处作陪,你等自便!”
第249章 平原城里有故人
袁熙回到邺城,刘备也将与袁谭一同来此。
嗅觉敏锐的袁康闻到了一些味道。
召集最得力的剑客,给他们些好处,袁康是觉着用他们的日子或许已经很近!
袁尚曾经将他当做弃子。
没有蠢到被人算计,甚至可能丢了性命还一味盲忠,袁康早已全心为袁旭办事。
自从上回离开邺城,袁旭从未派人找过他。
没有被找,并不意味着他无事可做!
早做筹谋,至少在袁旭用他的时候,不至慌手忙脚!
为袁尚办事久了,袁康深知一个道理——欲被人看重,必须把事情办的精细、利落!
袁康暗中做着准备,身在青州的袁旭还没想过要动用他的力量。
青州依旧银装素裹、白雪茫茫,一时半会袁旭还不可能返回蓬莱。
刘备曾在平原为官,对此地并不陌生。
平原官府后园凉亭摆着三张矮桌。
袁谭坐于上首,刘备、袁旭分坐两侧。
“显歆精通品茶,不知品酒如何?”搅动着身旁木桶里的酒浆,袁谭说道:“此酒来自并州,入口甘冽,某每逢出征便带上几坛。只因路途遥远运送不便,某虽好饮却也所存不多。”
提起身旁木桶中的长柄木勺轻轻搅动桶中酒浆,袁旭说道:“敢问兄长,此酒可是来自并州汾阳杏花村?”
袁谭一愣:“显歆未饮,便知酿自何处?”
“酒色清冽芬芳馥郁,若说并州,杏花村之酒当属冠绝。”
“显歆不仅精通品茶,还知品酒。”刘备说道:“世间之事可有显歆不知者。”
“无论品茶、品酒,但凡品者,均是有道。”袁旭说道:“天下虽大,美酒无非出自巴蜀汉中、扬州、豫州以及并州等地。南酒绵醇北酒芳厚,也无外乎一个道字!”
袁谭笑着说道:“显歆既说品酒有道,不如说来听听。”
袁旭摇了摇头:“既是有道,一时片刻又怎说的清。”
“只选精要来说。”袁谭说道:“无须尽数赘述。”
“长兄吩咐,弟怎敢不遵?”袁旭说道:“不说其他,只说今日。我等仨人在此饮酒,所为何事?”
“赏梅观雪,乃人生乐事。”刘备应道。
“使君所言正是!”袁旭说道:“重在梅、雪二字,而非酒!酒色不变、酒香不改。变的无非是意境,改的无非是人心!”
刘备捻着胡须若有所思。
袁谭却笑着说道:“莫说如此生涩之言,愚兄不懂得什么人心、意境。只晓得与使君、显歆观梅、赏雪,便是人生乐事!”
“观梅赏雪,心境不同景致自是不同。”袁旭说道:“青州虽失了数城,近来却安稳无事,长兄心少挂碍,自是觉着意境美妙非常!”
看向刘备,袁旭却没再说。
刘备轻叹一声,望着亭外白雪说道:“显歆所言正合某心!失了徐州,虽有贤兄弟前来搭救,某却无力再与袁家戮力破曹!白雪皑皑,某却心冷似冰!”
“徐州虽失,好在使君无恙。只须人在,何愁不会失而复得?”袁旭说道。
“某至平原得一消息。”察觉气氛不对,袁谭岔开话题:“显歆有故人在此!”
“故人?”袁旭一愣。
“某已将她请至,显歆猜猜是谁。”
袁旭满头雾水。
他从没来过平原,在此处更无故人……
正满心疑惑,一曲轻柔的乐声传进他的耳中。
乐声并非琴音,而是出自琵琶。
看着袁谭,袁旭满脸愕然。
“显歆可否记得此曲出自何人之手?”袁谭笑着问道。
“婉柔?”
袁谭点了点头:“青州战事渐止,婉柔姑娘进入平原。本欲东临大海,不想却遭遇风雪。”
“某早知显歆与姑娘有些交情,特意请来为我等歌舞,不知可否妥当?”
“长兄认为妥当,自是妥当。”袁旭应道。
婉柔行走天下,名声早已在外。
刘备当然也听说过她。
得知她在平原,又是袁旭故人,刘备赶忙说道:“既是显歆故人,何不请至亭上说话!”
“请婉柔姑娘!”袁谭向亭外卫士吩咐。
卫士应声离去。
没过多会,他带着个女子走了过来。
走向亭子的女子正是婉柔。
她怀抱琵琶,嘴角含笑,立于亭外向仨人行了一礼,美目却多瞟了袁旭一眼。
“姑娘怎会在此?”袁旭起身回礼,向婉柔问道。
“奴家曾往邺城,后又游历几处,前些日子才进了青州。”上了亭子,婉柔说道:“在中原走的久了,奴家寻思着去海边看上一看,不想却遇了暴雪,耽搁了行程。”
“倒是巧了!”袁旭说道:“若非这场风雪,某险些与姑娘失之交臂!”
婉柔莞儿一笑并未应声。
袁旭哪里知道,她来平原,正是得知他已来此。
“显歆只顾说话,却不请姑娘落座,是何道理?”袁谭插了一句,随后向卫士吩咐:“为姑娘看座!”
卫士应了,没过多会搬着一张矮桌上了亭子。
不知是无意还是袁谭早有吩咐,卫士把矮桌摆在与袁旭挨近的位置。
婉柔谢了袁谭,又招呼了刘备,这才落座。
坐下时,她还带有些许幽怨的看了袁旭一眼。
“公子比上次见时消瘦了些。”婉柔说道:“虽是俗务繁重,还望顾惜身子。”
她话中带着绵绵情意,袁谭、刘备怎会听不出来?
俩人相互看了一眼,彼此会心一笑。
并无深意的一笑,在婉柔看来却是意味深长,她的脸颊顿时通红,垂下头没再多说。
袁旭再迟钝,也不会看不懂婉柔心思。
为打破尴尬,他说道:“姑娘才艺冠绝,定有旷世歌舞要我等大开眼界!”
“公子谬赞!”提起歌舞,婉柔尴尬稍解:“奴家近日做了些曲子,比之公子当日所授,却缺了不少滋味。”
“久闻姑娘才貌双绝,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刘备说道:“显歆竟可授予姑娘曲谣,某与长公子不知是否有幸一闻?”
“诸公均为雅兴之人,若唱寻常曲子也是敷衍。”婉柔说道:“奴家吟一曲公子当日所授聊为助兴!”
第250章 大丈夫理当三妻四妾
婉柔歌舞冠绝天下。
袁谭、刘备如痴如醉,若她非是袁旭故交,二人早已出言调戏。
歌舞罢了,袁谭请婉柔一同饮宴。
有袁旭在场,她当然不会推辞。
因她在旁,袁谭等人不便商议要事,饮了会酒便各自散去。
走出凉亭,袁谭、刘备向婉柔告辞,袁旭则陪着她在后园漫步。
并肩走着,袁旭说道:“大雪封路,虽已放晴,没有十多日路途也是难行。姑娘近日如何打算?”
“且在平原住下。”婉柔说道:“待到积雪消融再上路不迟到。”
袁旭没再做声,俩人不知不觉来到后园水池。
水池上结着厚厚的冰层,透过冰层,隐约可见鱼儿在池底游弋。
“与姑娘一别恍然数月,当初才进春季,如今又是入冬。”
婉柔甜甜一笑,轻声应道:“奴家当初到了邺城,等候许久不见公子回返,只得各处游历。这几个月倒是走了不少地方。”
婉柔离开邺城,是袁旭劫夺甄宓之时。
女儿家的矜持,使她不可能说出目睹他离去的一幕。
袁旭并不知情,当然也不会有所怀疑。
“姑娘要去海边?”袁旭问道。
“嗯!”
“不知姑娘欲去何处海岸?”
“东莱沿海,据说风景奇美。”婉柔说道:“青州沿海奴家曾到过一些去处,东莱却从未去过。”
“东莱?”
婉柔点了点头。
“某与姑娘果真缘分非浅。”
袁旭话一出口,婉柔顿时红了脸。
她抿着嘴唇,把头垂了下去。
发觉说错了话,袁旭连忙补充:“姑娘莫要误解,某正欲前往东莱,不想姑娘也是如此。恰好可以结伴而行,也可多个照应!”
“所谓照应,无非是公子照应奴家!”婉柔说道:“公子事务繁多,奴家随行莫要耽搁了行程。”
“此处距东莱不远,姑娘无须介怀。”
“既是如此,奴家恭敬不如从命!”
与婉柔在后园说了会话,送她离开官府,袁旭回到住处,发现袁谭、刘备竟在等他。
“兄长、使君!”向他们拱手行礼,袁旭问道:“于此处等某,莫非尚有要事未决?”
“显歆与婉柔姑娘故人重逢,我二人怎可叨扰情致?”刘备淡淡一笑:“不知可将姑娘送回住处?”
“送出正门!”
“果真不懂女儿家心思!”袁谭说道:“显歆百般好,唯有与女子交往却如孩童一般。”
袁旭愕然。
俩人一唱一和,这是要闹哪出?
“年关将至,显歆将甄姬接到蓬莱也有数月,不知有何打算?”
“长兄可是在问某与甄宓婚事?”
“正是!”袁谭说道:“抢了甄姬,却将之留在蓬莱不理不睬,若非显歆,只怕她早已心怀不满!”
“迎娶甄姬,须父亲允准……”
“某与使君将往邺城,显歆何日前往?”袁谭问道。
“应是年前!”
“每逢年节,袁家总要燃放爆竹,再请一些市井歌姬、舞娘于宅外歌舞,与邺城百姓同乐。”袁谭说道:“届时正是提及显歆婚事绝佳时机!”
“多谢兄长提点!”袁旭谢道。
“此事显歆提及多有不便,某自将代劳!”袁谭接着又说道:“某与使君已是看出,婉柔姑娘对显歆颇有情义……”
“某与姑娘萍水相逢,相谈甚欢罢了!”
袁谭和刘备都是微微一笑。
男人和女人相谈甚欢,亏得袁旭有这样古怪的念头!
“此事不提!”袁谭岔开话头:“听闻使君之女也是上了蓬莱?”
“正是!”袁旭应道。
“显歆有何打算?”
“征伐纷繁,使君尚无安身之处。”袁旭说道:“小姐且在蓬莱,待到使君坐稳根基,某自将送回。”
“她若愿在蓬莱,便由她去吧。”刘备淡然说道。
袁旭问道:“长兄……使君……你二人究竟何意?”
“显歆!”牵起袁旭的手,袁谭说道:“有句话,某不知当说不当说。”
“长兄请讲!”
“所谓男儿丈夫建功立业,三妻四妾又有何妨?”
“长兄何出此言?”
“开枝散叶,乃人之大事。”袁谭说道:“显歆之事,某这做兄长的也做得主。新年之时,自有计较!愚兄不懂显歆与甄姬情义,只知男女之间最为紧要者乃是传衍后嗣。显歆专情愚兄不论,锦褥之下,岂可无数美相拥?”
纵然袁旭是个男人,也被袁谭说的脸皮微微一红。
“待到积雪消融,某与使君一同返回邺城。显歆之事,某自有计较。”
“长兄……”
“不必多说!”打断袁旭,袁谭说道:“此事某自做主,显歆且听愚兄一言。”
袁旭还想再说,袁谭已招呼刘备,径直出了庭院。
临行时,刘备向袁旭拱手一礼:“小女拜受公子照应,不胜感激!”
回了一礼,袁旭茫然看着俩人离去。
蓬莱岛上。
醒来的刘勉最终逃避不了与甄宓相见。
甄宓曾来探视,出于礼节,起身之后她当然要去拜访。
坐于甄宓面前,刘勉低着头,一脸的恭顺。
刘备曾为徐州牧,甄宓的父亲却只是小小县令。
论身份,当然是刘勉尊荣许多。
身在蓬莱,甄宓便不再只是甄逸的女儿,而是袁旭的发妻。
刘勉却是为回避刘备怒意来到蓬莱。
俩人身份不经意间已是有了转变。
“久闻刘使君之女娟秀可人,小姐早先登岛,我便觉着传言非虚。”甄宓说道:“刘小姐在蓬莱住的可还习惯?”
“蒙夫人照应,都还习惯!”
“习惯便好!”甄宓淡然一笑,向侍女吩咐道:“近来天寒,刘小姐穿的单薄。我前两日吩咐裁缝做的锦袄可有备妥?”
“妥了!”侍女回道:“方才已差人去取。”
甄宓点了下头,随后对刘勉说道:“岛上风急,小姐须顾惜着些,若是着了风寒可不是小事!”
刘勉欠身行礼,举止恭谨地说道:“多谢夫人。”
“小姐不必多礼!于此居住之时有甚需要,直言便可!”
“夫人可否给奴家安排些差使?”刘勉说道:“夫人整日操劳,奴家若甚事不做,心中总是不安。”
第251章 不闻不问
皑皑白雪蒙着蓬莱。
远离陆地的蓬莱岛,像被宝蓝锦缎环抱其中的璀璨珍珠。
结冰的海岸,一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