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甄姬,可知因何唤你前来?”袁绍并未说话,刘夫人开口问道。
  “儿媳不知。”
  “不知?”刘夫人冷笑道:“你心中怕是如明镜儿似的!”
  甄宭低着头没敢再应答。
  她确实不知犯了什么错。
  嫁到袁家,她并没说过不该说的话,更没做过不该做的事。
  无端端的,竟惹得袁绍亲自过问。
  “我且问你。”刘夫人问道:“嫁给显奕,你可是心怀不满?”
  甄宭心头一惊,连忙跪下说道:“显奕乃是谦谦君子,儿媳心仪尚且不及,怎敢心怀不满?”
  “伶牙俐齿!我再问你,代甄宓出嫁,莫非你从未觉着委屈?”
  提起甄宓,她意有所指的看了一眼张夫人。
  张夫人低眉顺眼,视线根本没和她相对。
  刘夫人有种一拳打在软麻包上的无力感。
  “儿媳深知事关重大,怎敢有半分微词。”跪伏在地,甄宭诚惶诚恐地说道:“请大人明鉴!”
  “坊间都已传开,说是事出你口,还敢强言狡辩?”
  “请大人明鉴!”甄宭无从辩解,只是一口一个“明鉴”。
  她越是不认,刘夫人越发恼怒,向侍女喝道:“将她带下去好生看管,不许任何人与她相见!”
  刘夫人处置甄宭,袁绍始终冷着脸一言不发。


第217章 曹操选将
  许都,曹宅书房。
  程昱、曹仁、臧霸并肩而立。
  仨人低着头,都是满脸愧疚。
  郭嘉坐在左首并不言语,曹操端坐上首对仨人说道:“得知齐地战败,某整日牵挂,你等既是已回,便安心了!”
  “曹公……”曹仁抬头唤了一声,便再说不出话来。
  曹操苦心经营虎豹骑,才投入战场就被他折在了齐地。
  回许都的路上他已想过,无论曹操如何责罚他都坦然受之!
  见了曹操不仅没受到半句责问,反倒只是关心他们安危,让曹仁心中更觉不是滋味。
  “某愧对曹公!”程昱说道:“屡战屡败,恳请赐罪!”
  臧霸也是满脸愧色,仨人之中以他折损兵马最多!
  “袁谭麾下近两万兵马,你等所部不过区区数千,如何可胜?”曹操说道:“成败乃兵家常事,无须多想都坐下说话!”
  相互看了一眼,程昱等人愧疚之色越发浓重。
  “坐下!”曹操再度让他们坐下。
  程昱等人这才落座。
  “只因末将无能,虎豹骑全军覆没……”落座之后,曹仁满面愧疚的说道!
  “虎豹骑全灭,追根溯源乃是某之过错。”曹操打断曹仁:“兵无常将、将无常兵!训练虎豹骑主将调动频繁,以致兵士强悍却无统兵之将!”
  “奉孝,可是如此?”曹操看向郭嘉。
  郭嘉起身说道:“非但如此,虎豹骑尚有诸多不足!”
  “愿闻其详!”
  “曹公所言乃统兵之道,不过其一!”郭嘉说道:“齐地一战,可见虎豹骑马战精熟、步战荒废。游击穿插或许有余,列阵冲锋、退守固阵实则不能!”
  曹操凝重的点了点头。
  程昱等人看着郭嘉都没插嘴。
  “重建虎豹骑不仅须有常备将军,还须从根源扭转训练之法。骑射弓马当然重要,步战防御也是不可疏忽!”郭嘉接着说道:“虎豹骑有此一败,尚有一层原因,乃是实战不足!”
  郭嘉提起重建虎豹骑,曹仁等人顿时愕然。
  曹操淡然说道:“你等回返之前,某与奉孝曾有商议,虎豹骑乃穿插精兵,可决沙场成败不可或缺!”
  “子孝!”看向曹仁,曹操说道:“听闻奉孝一言,可还觉着虎豹骑全灭汝应承担全责?”
  “末将领兵不当,不敢推诿!”曹仁拱手说道。
  曹操笑道:“子孝太过自责!贪功冒进自是不当。虎豹骑也是有着许多缺失!此战之败,若论过失某当为先!重建虎豹骑,将来交于子孝若再全灭,方不饶你!”
  曹仁起身,行了个大礼说道:“末将再不敢贪功!若再有失,愿割下头颅献于曹公!”
  “奉孝有何计较,说于他们听听。”曹操向郭嘉比划了一下。
  郭嘉应了,接着说道:“曹袁之战迫在眉睫,训养虎豹骑时日无多。某有一想,先差一稳重之将选兵重建,待到战事一起,虎豹骑削去称号,假扮寻常骑兵纵横沙场,也可多些实战历练!”
  “提起稳重之将,某倒有一人选。”曹操向屋外喊道:“唤他进来!”
  卫士应了,小跑着离去。
  包括郭嘉在内,众人全都看向门口。
  不过片刻,伴着一阵甲片叮当,一员曹将进入屋内。
  此人三十出头,与曹仁样貌有三分相似,只是低眉顺眼,看不出半点沙场猛将应有的暴戾之气。
  见进屋的是他,曹仁一愣。
  对此人曹仁再熟悉不过。
  他便是曹仁的同胞弟弟曹纯!
  曹操当年于陈留募兵,曹仁、曹纯前来投效。
  历经多年,曹仁已是多有战功,而曹纯却始终不显山露水,不仅功绩不多,在曹军将领之中,也是个无关紧要的角色。
  曹纯先向曹操行礼,随后朝程昱等人拱了拱手,挺胸立于屋内。
  “曹公……”曹操选了曹纯,曹仁说道:“子和为人谦恭,向来不愿与人争功!若为副将绰绰有余,统领虎豹骑……”
  “非他莫属!”曹操说道:“子和稳重老成向来谦逊,虎豹骑乃杀敌利器,锋芒有余内敛不足,恰是缺一持重之将!”
  “曹公慧眼,选得绝佳人选!”程昱说道:“子和武艺超群,向来厮杀从不贪功,以致在军中功绩无多。若将虎豹骑交于子和之手,用不多日,必将进退有度,成为曹公麾下一大杀器!”
  “子和!”曹操面带温和笑容,对曹纯说道:“非某一人对汝寄托厚望,挑选兵将重建虎豹骑之责便交付于你,你可有信心!”
  “曹公放心!”曹纯并不多做表态,只说了四个字!
  曹操决定重建虎豹骑,身在青州的袁旭却收到了一封书信。
  书信来自邺城,出自张夫人之手。
  张夫人详述了甄宭在邺城的遭遇,告知袁旭她已被刘夫人软禁。
  邺城街头巷尾,到处流传袁熙迎娶的并非甄宓。
  袁旭劫夺甄宓一事虽是无人提及,却有被揭露的风险。
  此事惹得袁绍暴怒,张夫人在信中劝说袁旭,千万不可返回邺城。
  看完书信,袁旭脸色有些难看。
  “怎了?”袁谭见状,在一旁问道。
  将书信递给他,袁旭没有吭声。
  看完书信袁谭说道:“显奕家事,显歆无须记挂,由他们闹去!”
  “虽是二兄家事,却牵连于某。”袁旭说道:“倘若传言牵涉某劫夺甄姬,袁家怕是又有一场内耗!”
  “显歆是要……?”
  “回邺城!”袁旭说道:“某并不在意甄宭与二兄如何,流言若不疏导,必将捅出某当日劫夺甄姬之事。父亲一旦暴怒,二兄难辞其咎,某也绝不可独善其身!”
  “曹操攻伐青州之心不死,长兄须多加留意!”
  “显歆不在,某如失了臂膀!”
  “辛评、辛毗均为可用之才。长兄有事多问他们,疏通邺城流言小弟便回。”
  “回到邺城,显歆当多加留意!”袁谭嘱咐了一句,随后向屋外喊道:“孟泰!”
  孟泰跨步入内。
  “五公子将回邺城,你带人随行务必保得周全!”
  “长公子放心!”孟泰应道。


第218章 越来越乱
  袁旭赶往邺城的消息传到许都。
  曹操下令,臧霸、程昱再入青州!
  数千曹军整装出发,袁谭紧急调拨袁军处处布防!
  青州战事再起,袁旭已抵近邺城。
  他并未立即入城,而是寻了个村子暂且落脚,派出人手进城探查。
  天色擦黑,探查的人返回小村。
  才入房间,袁旭就问道:“怎样?”
  兵士拱手说道:“回五公子,邺城很乱!”
  “乱?”
  “城内传言四起,街头巷尾都在议论二公子之事。袁公暴怒,散播谣言者一律下狱问罪!”
  “抓了多少人?”
  “三姑六婆、老汉后生,少说也有三五百人!”
  袁旭愕然!
  邺城散播的并非谣言。
  若袁绍置之不理,传言用不多久也会消弭。
  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只是一时,过些时日渐渐淡了,即使有人提起,也不过博得一笑罢了。
  袁绍下令抓人,不免欲盖弥彰……
  屏退兵士,袁旭琢磨着该如何应对此事。
  闹出这件事,根源还在他劫了甄宓。
  袁绍暴怒之余,难免不会牵连到他!
  他可不认为直接劝说袁绍会有效用!
  必须想个万全的法子,既能促使袁绍放人,也可封了百姓之口!
  “公子,有人求见。”门外传来太史恭的声音。
  “何人?”
  “说是公子四兄!”
  返回邺城,袁旭行踪极为隐秘,进驻小村更是不可能传扬出去。
  袁康来访,必是探查到他的踪迹。
  袁旭暗暗庆幸,袁康落难之时他没有落井下石而是施以援手。
  “快请!”
  太史恭应了,轻轻推开房门。
  袁康进入屋内。
  “显歆因何返回邺城?”一见袁旭,袁康就说道:“应尽速离去,此时城内乱作一团,难保父亲不迁怒于你!”
  “多谢四兄提点!”袁旭说道:“正因邺城混乱,某才返回!”
  “显歆可知因何而乱?”
  “因城内传言,二兄迎娶者乃是甄宭,而非甄宓!”
  “既是知晓,回城岂非往刀口上撞?”
  “此事因某而起,父亲心焦只因某这做儿子的不孝。”袁旭说道:“返回邺城,正欲解决此事!”
  “只怕父亲不听你解释……”袁康对当日被投下狱尚且耿耿于怀。
  “父亲会听的。”袁旭淡然说道:“只是有些事须四兄帮忙探查。”
  “某这条性命都是显歆所救,莫说些许事情,就算是人头……”
  “四兄言重了。”袁旭打断袁康:“你我乃是兄弟,本自同根,怎说出外话?”
  袁康尴尬一笑:“以往为三兄办事,仰人鼻息惯了……”
  “此后无须如此,人前人后,四兄仍是旭之兄长。”
  “显歆……”袁旭一言,让袁康顿觉不是滋味。
  想到当初他曾派出人手半道截杀,心中不免就是一阵愧疚。
  “显歆吩咐之事,某必一力促成!”袁康拍着胸脯。
  “四兄相熟颇多,可有查出谣言出自何人之口?”
  “查出几个。”袁康说道:“某觉着很是古怪。”
  “怎个怪法?”
  “无论怎么看,都觉着只是针对甄宓……”话才说出,袁康顿觉哪里不对,连忙改口:“是针对甄宭。”
  “甄宭何人?”
  “二兄之妻,显歆莫非不知?”袁康愕然。
  “既是二兄之妻,谋算了她,何人有利?”
  “显歆是说……”袁康眼睛睁的溜圆,口中冒出两个字:“董晴?”
  袁旭点了点头:“此事源头,应是董晴!”
  “她只是妾室,即便甄宭落难,也不可能取而代之……”袁康迟疑:“好处虽有,却非长远……”
  “四兄所虑正是某想不通透所在。”袁旭说道:“董晴虽是女子,却是有心之人,她怎肯做出这等事来?”
  “某回城探查,不出三日,便有结果。”
  “天色已晚,城门应已关闭……”
  “若在别处某或许不成,邺城之内颇有几分人脉。”袁康说道:“深夜进出城门也非一次。显歆放心,若某留在城外,反遭人猜忌!”
  “既是如此,某不强留!”袁旭起身说道:“四兄行事,当小心为上!”
  “显歆放心!”袁康拱了拱手,转身退出房间。
  将他送到村口,袁旭在太史恭的陪同下返回村子。
  “小村不可久住。”他小声对太史恭说道:“无论如何,明日一早,我等须返回邺城。”
  “城内之事未明,公子返回,若遇凶险……”
  “留在村里,才是真有凶险。”袁旭说道:“此处乃是邺城郊外,村民虽是不认得我等,我等衣甲鲜亮却也扎眼。四兄可寻到我等,父亲当然也会得知!”
  “公子所言甚是!”太史恭应了。
  袁康回到邺城,通过相熟的守军进入城内。
  才入城,他就召集几个亲信泼皮来到一处民宅议事。
  “此事与四公子无关,因何要蹚浑水?”几个泼皮对他吩咐的事情很是不解。
  “某是袁家之人,怎可说与某无关。”袁康说道:“某想到一人或是此事源头。你等暗中行事,将她身边侍女劫来好生查问。”
  几个泼皮相互看了一眼,其中一人问道:“既是侍女,我等可否……”
  话说一半,他就朝另几个泼皮咧嘴一笑。
  袁康冷哼一声并未作答。
  “多谢公子成全!”不做回应便是默许,几个泼皮连忙起身道谢。
  “敢问公子,是何人身旁侍女?”一个泼皮问道。
  “董晴!”袁康嘴唇动了动。
  “公子放心,我等必将查个水落石出!”
  摆了下手,袁康屏退众人。
  众泼皮离去,他起身走到窗口。
  黑黢黢的邺城一片宁静,袁康却知道,眼前的宁静已是持续不了太久!
  袁旭返回,袁尚和袁谭两股势力将会再度碰撞!
  他已做了选择!
  跟随袁尚,不过被当成狗一样使唤!
  有用则留,无用则杀!
  身为庶子,他根本不敢有太多的奢望,只渴盼着能在纷繁复杂的袁家存活下去!
  可追随袁尚显然难以存活!
  既然注定做条狗,也要做条咬人之后主人会挺身庇护的狗!
  而不是做条有用时任人驱遣,无用时只能成为釜中肉羹的蠢犬!


第219章 父慈子孝
  红彤彤的朝阳自东方升起。
  披着薄薄的金辉,袁旭在太史恭等人陪同下赶往邺城。
  城门洞开,守城兵士见有十多骑快马奔来连忙迎上。
  见策马而来的是袁旭,原本打算拦阻的几名兵士纷纷让到一旁躬身行礼。
  从兵士身前经过,袁旭径直入城。
  他进城不久,消息传到袁康耳中。
  尚未擒获董晴侍女,得知袁旭入城,袁康吃了一惊!
  袁绍怒意正盛,还没想到应对之策袁旭就急于入城,无疑是自寻麻烦!
  已将他当成靠山,袁康哪敢有半点怠慢,赶忙联系城中泼皮,要他们尽快擒住董晴侍女!
  袁旭返回的消息不胫而走。
  他尚未回到袁家,袁家上下便已得知。
  后园书房。
  袁绍与审配相向而坐。
  屏退报讯卫士,袁绍问道:“显歆返回邺城,正南以为他有何目的?”
  “五公子还能有何目的?”审配说道:“他必是知晓袁公烦心,特意返回相助!”
  “相助?”袁绍哼了一声:“他若不惹些祸事,某便是生养个好儿子!”
  “数月之前,袁公提也不肯多提五公子。”审配说道:“如今虽是话中带有责怪之意,却多怜爱……”
  “只可惜是个庶生!某生养七个儿子,三嫡四庶。放眼诸子,并无一人才干可比显歆。若他非是庶生,这河北……”
  “五公子向来为袁公排忧解难,可曾讨要半分功劳?”审配说道:“即便庶生,也是出自袁公!”
  “话虽不差,近日之事却因他而起……”
  “市井之中并未提及五公子。公子返回,或有止息谣言之策。”
  看着审配,袁绍说道:“近来某总觉着古怪。”
  “不知何事可使袁公觉着古怪?”
  “你等多为显歆说话,某不禁怀疑可是得了他什么好处?”
  “我等乃是袁公幕僚,怎会收受五公子好处?”审配哂然一笑。
  “别个倒也罢了,正南人品某是信得过。”袁绍说道:“你断然不肯受人好处,某只是想不明白,因何连你也站在显歆一边。”
  “五公子战功彪炳、为人正派,由不得不服。”审配说道:“听闻不久之前连克曹军,险些擒了程昱等人。”
  “此事某已知晓!”袁绍说道:“功不抵过,每每打算赏赐于他,他总要惹出些祸事!”
  “邺城传言非五公子之过!劫夺甄宓之事过去许久,有心人再度提及,袁公莫非要他背负一生不成?”
  袁绍沉默。
  “启禀袁公,五公子求见!”门外传来卫士的声音。
  “正说着他,他便来了!”袁绍向屋外吩咐道:“唤他进来!”
  卫士应了,袁旭进入屋内。
  离开小村袁旭刻意装扮。
  衣甲未卸、满面风霜,一看便知是赶了许多路程。
  见了袁旭这副模样,袁绍满肚子的火顿时消了不少!
  袁旭先向袁绍行个大礼,随后又朝审配拱了拱手。
  审配回礼,袁绍则问道:“不在青州协同显思御敌,汝返回邺城作甚?”
  “孩儿听闻邺城传言四起,心知父亲必定烦闷,特来分忧!”
  “分忧!”瞪了他一眼,袁绍说道:“还不都是你惹出的祸事?”
  “此事因孩儿而起,更须为父亲分忧!”
  “伶牙俐齿,打算如何替父分忧?”袁旭两句话一说,袁绍火气已是消了多半,语气也和善许多。
  “恳请父亲允孩儿全权查问此事。”
  “全权查问?”袁绍眉头一皱:“你有何打算?”
  “并无打算!”
  “你……”本以为袁旭有了计较,得知他并无打算,袁绍顿时气结。
  “父亲明鉴!”袁旭说道:“孩儿方至邺城,此事根由尚且不知,如何打算?”
  “既无打算,你又要全权处置?”
  “孩儿有信心……”
  “信心!”袁绍说道:“以某看来,你正是信心过强,才惹出如此多的祸事!”
  “敢惹祸事,只因家有慈父。”
  袁旭一句马屁,拍的袁绍很是受用。
  “罢了!交由你去做!”袁绍说道:“此事由正南协同,若遇难解理应多问正南!”
  “谨遵父亲教诲!”袁旭应了,随后说道:“既是如此,孩儿先行告退!”
  “去吧!”袁绍摆了下手。
  袁旭躬身告退。
  目送他离去,袁绍对审配说道:“这孩子风尘仆仆才回邺城,便心急火燎的离去……”
  “袁公是心疼了。”审配笑道:“方才还说我等为五公子说话,袁公又何尝不知五公子辛苦?”
  “脚面之上也是肉啊!”袁绍叹道:“他虽为庶子,却屡屡为某分忧。风尘仆仆赶回邺城,水也未曾喝上一口便急于处置流言,某这做父亲的,又如何不知心疼儿子?”
  审配微微一笑,起身说道:“父慈子孝,某心羡慕!袁公令某协同五公子,某且告退,待到此事有了进展再来呈禀!”
  “有劳正南!”
  目送审配离去,袁绍嘴角浮起一抹浅笑。
  审配一句“父慈子孝”,彻底消除袁绍对袁旭的不满。
  传言虽是因他当日之举而起,千里迢迢返回邺城为父分忧,何尝不是尽显为人之子的孝道?
  有子如此,袁绍又怎能生出责怪之意?
  离开书房,审配一路快走追赶袁旭。
  没走多远,他便看见袁旭站在前面的路口。
  “五公子!”快步上前,审配拱手一礼。
  “审公!”回了一礼,袁旭说道:“某劫夺甄宓已过许久,又有人将此事揪出,暗中缘由必不简单!”
  “某近日也曾探查,此事并非针对五公子。”
  摇了摇头,袁旭说道:“看似与某无关,实则牵连不小!”
  “五公子是说……”审配愕然。
  “某也只是心存疑惑,并无实据!”袁旭说道:“审公无须多问,平息传言方为紧要。”
  “公子可有谋算?”
  “某已有了安排,审公只须静待数日!”
  袁旭返回袁家,邺城街头,众泼皮比往日活动更频繁了许多。
  百姓避之唯恐不及,奇怪的是他们并未像往日那样祸害四邻,只是走上街道眼睛不住的四下瞟着,好像在寻找什么。


第220章 狠狠惩罚
  甄宭被刘夫人软禁,憋在董晴胸中的恶气顺了一些,她让侍女到街上寻些丝绸料面,打算做件新的夏裙。
  虽是袁熙妾室,她毕竟不是正妻,府中配给时常不太称心。
  街面上的丝绢,对她的吸引反倒更大些。
  自从散播传言,侍女整日心中惴惴,走在街上她总觉着身后有人盯梢。
  买了丝绸料面,离开店铺她加快脚步往袁家走。
  一边走,她还一边回头张望。
  街上到处是人,她回了几次头都无法确定究竟有没有人跟在后面。
  人有一种特别奇怪的秉性。
  越是脆弱,这种秉性表现越是强烈。
  危险临近,总希望能尽快躲开。
  走没多会,侍女飞快的换了个弯,钻进一条通往袁家的近路。
  与其说它是一条路,倒不如说是条小巷。
  巷子里有两个汉子正在闲谈,见侍女来了俩人只是看了她一眼,就继续他们的话题。
  低着头,侍女飞快的走着。
  眼看将到巷子口,她松了口气。
  正要离开巷子,拐角走出俩人。
  俩人并肩横在巷子里,挡住了她的去路。
  有人拦路侍女吃了一惊,连忙掉头往后走。
  才走几步,迎面的巷子口也出现两个人。
  两头巷口出现的汉子一步步逼近,说话的俩人见势头不对,一溜烟的跑了。
  抱着为董晴买的丝绢,侍女惊恐的睁圆眼睛,一步步往后退。
  后背贴上墙壁,她已无路可走!
  “找你好些天,终究被我等逮住。”一个汉子怪笑着说道:“是跟着我等走,还是要我等动手?”
  “你……你等要作甚?”上下牙齿相互磕碰,侍女磕磕巴巴的问道。
  “到了地方就知道!”汉子一招手:“上!”
  四人饿虎般扑向侍女,她甚至没来及发出惊叫,就被几个汉子塞起嘴用麻包套住。
  半个时辰后。
  袁康来到一处民宅。
  开门的汉子见是他来了,点头哈腰的招呼道:“公子,您来了!”
  “人在哪?”进入小院,袁康问道。
  “里间!”汉子引着袁康来到一间屋外。
  推开房门,他撤步一旁,恭恭敬敬地说道:“公子,请!”
  才进屋内,袁康就闻到一股怪怪的味道。
  并非未经人事,他当然知道这味道是什么。
  屋里的几个汉子见他来了,连忙行礼。
  “爽快了?”看了一眼瑟缩在墙角、寸缕不挂的侍女,袁康淡淡的问道。
  “托公子的福。”一个汉子回道:“小娘儿滋味美的很!”
  “正事做的如何?”
  “是董晴那娘儿暗中谋划。”汉子说道:“散播传言的正是这女子,兄弟们气不过,狠狠责罚了她。”
  “此女被你等糟践,袁家容不得她。某做个主,将她送于你等做个婆娘。”
  “多谢公子!”几个汉子听了,连忙道谢。
  瑟缩在墙角的侍女两眼无神,她根本没听见袁康在说什么。
  她早知依着董晴散播传言不会落到好下场。
  只不过她丢的不是性命,而是被袁康送给几个泼皮做了玩物!
  离开房间,袁康出了小院。
  若是袁旭擒了侍女,定不会用他这种法子。
  正如袁绍所说,袁家诸子以他行事最为不择手段!
  好在袁旭要的只是结果,并不过问过程。
  袁康有足够的空间,发挥他的专长!
  沿街走没多远,袁康走进一家酒肆。
  进了酒肆,几乎所有人都向他看来,有几个甚至做了开溜的打算。
  有着袁家背景,又与街市上泼皮、游侠走的很近,袁康早成了邺城一霸。
  环顾店内,袁康发现角落的一张桌后坐着个自顾饮酒的少年。
  莫说看他,少年甚至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走到少年桌前,袁康坐了下去。
  “别人都怕某,你因何不怕?”
  “为何要怕?”
  “在这邺城,某要你生便生,要你死便死……”
  少年露齿一笑:“某是外乡人,初至邺城,不知阁下有何手段?”
  “有个女子做了不该做的事,某已加以惩戒。”袁康欠身靠近少年,怪怪一笑说道:“尊驾可要前往一看?”
  少年没有吭声,店内众人都担忧的看着他。
  每个人都为他捏了把冷汗。
  得罪袁康,绝不是明智的选择!
  冷笑一声,袁康说道:“某心中爽泰不欲惹事,汝尽速离去,某便饶你!”
  少年显然不想惹麻烦,他起身向袁康拱了拱手,快步走出酒肆。
  经过店家身旁,他还不忘甩出几个铜钱。
  半炷香之后。
  袁家后院,袁旭住处。
  酒肆内被袁康要挟的少年躬身而立,袁旭坐在他的对面。
  从少年带回的消息,袁旭已知推动传言散播的正是董晴。
  他早有怀疑,只是没想明白董晴因何要这么做。
  甄宭从未得罪董晴,俩人在上蔡甚至还是旧识。
  扳倒甄宭,董晴也不可能由妾转妻,她可得到的好处极其有限。
  事情一旦败露,她将要面临的将是无力承担的罪责。
  以袁旭对董晴的了解,若非事出有因,她绝不可能做出这种事!
  “留意董晴。”袁旭说道:“告知四兄万事小心,切不可让三兄知道某与他暗中有着往来。”
  少年应了,退出房间。
  袁旭返回邺城,曹军再入青州,蓬莱岛却迎来一群客人。
  董家众人登上蓬莱,男女老少都是惶恐不安。
  上蔡容不下他们,豫州也容不得,被人诓骗到了蓬莱,将来的命运完全未知。
  正惶恐不知所措,迎面过来几个人。
  当先那人肤色微黑,远远走来脸色很是不善。
  几人走近,董正才看清那人竟是当初跟随袁旭住在董家的祝公道!
  到了董家诸人面前,祝公道冷着脸问道:“董和可在?”
  “家父已是故去。”董正回道。
  “公道!”祝公道正要说话,一旁传来马飞的喊声。
  瞟了一眼马飞,祝公道招呼身后兵士:“走!”
  得知董家诸人来到蓬莱,马飞连忙出迎,还是比祝公道晚了一步。
  好在他来的及时,没惹出祸事!
  到了董正面前,马飞拱手问道:“董公远来劳顿,夫人已等候多时!”


第221章 不答应也得答应
  袁旭离去已有多日,蓬莱与他登岛之时大有不同。
  岛上建起一栋栋房舍,许多房屋环拱其中的是一处宽阔的大厅。
  厅内立着八根朱红柱子,甄宓坐在上首右侧,主位则是空着。
  引领董正到了厅外,马飞禀报道:“夫人,董公来了!”
  “请董公入内说话。”厅内传出甄宓的声音。
  “董公,请!”马飞撤步一旁。
  谢了马飞,董正诚惶诚恐的进入大厅。
  向甄宓行了一礼,他头也没敢抬。
  “董公无须多礼!”甄宓说道:“请公前来,乃有要事相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