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远看见袁谭等在城外,袁旭催马上前。
  “长兄!”到了近前,他翻身下马。
  “显歆!”上前牵起他的手,袁谭说道:“意气风发,此战想来顺利!”
  “毙敌千余。”
  “一战伤敌过半,日后臧霸听闻显歆名号,必是两股战战。”
  “长兄怎知并未诛杀臧霸?”
  “若是诛杀,怎会不将人头带回?”
  “长兄慧眼敏锐,小弟拜服!”
  “此处非说话之地,入城再说!”
  兄弟俩并肩进入博昌。
  两日之后,远在许昌的曹操得到战报。
  程昱固守齐地,城池并未丢失,臧霸麾下兵马却是折损过半。
  曹操环顾屋内众人:“诸公,我军于青州屡屡败北,齐地虽是守住,袁显歆已至,来日难保不丢。以诸公之见,该当如何?”
  “袁谭坐拥上万精兵,我军分拨兵马有如添油,如何可胜?”郭嘉说道:“若要赢得袁显歆,唯有两途。”
  “奉孝请讲!”
  “其一,大举进军青州。如此一来,黎阳、延津一线布防必受牵制。”郭嘉说道:“实不可取。”
  “另有一途径,可借用袁家诸子内斗。”
  曹操一愣,连忙说道:“请奉孝明言!”
  “袁尚有刘夫人撑腰,暗中与袁谭争夺继承之位已有许久。袁显歆于邺城之时,已是让他吃了不少暗亏。留在青州,与袁谭整日聚首,他怎会不心生顾忌?”
  “奉孝之意,可是调离袁显歆,尔后图之?”荀攸插嘴问道。
  郭嘉点了点头。
  “袁谭对袁显歆言听计从,怎肯放手?”曹操问道。
  “祸起萧墙,袁显歆紧要之人性命攸关,袁谭如何挽留?”郭嘉淡然一笑。
  曹操不解,看向众人。
  众人也都等着郭嘉把话说完。
  “调回袁显歆,须在袁绍家中惹出祸患。”郭嘉说道:“袁熙小妾董晴近来失了胎儿,对袁家上下恨之入骨……”
  “奉孝是要利用女子?”曹操问道。
  “当年王允将一貂蝉先是许给吕布,尔后又送于董卓,以致吕布反董,曹公莫非忘记?”
  曹操不解:“未尝听闻袁显歆与董晴有甚瓜葛。”
  “某已探查清楚,袁显歆与董晴不仅有些瓜葛,其间牵连颇深,当可利用!”
  “既是如此,奉孝可着手行之!”
  “诺!”郭嘉应了。
  此时的博昌城。
  袁旭与袁谭并肩而立,他们面前竖立着两台庞然巨物。
  其中一台足有数层楼高,下侧张着两只包着铜皮的巨大护翼。
  此物三面包铜,一面修着楼梯。
  楼梯蜿蜒向上,每到转弯处便搭建一块隔板。
  隔板牢固,足可站二三十人。
  每座塔楼搭着四层隔板,少说也可承载百余人。
  塔楼下修着滚圆的轮子,此物一旦靠上城墙,袁军将士就可从内测攀援而上,行进虽是比云梯繁杂,用于攻城却是可减少大量伤亡。
  另一物相对简单,它看起来更像是个巨大的木架。
  木架顶部造着一只庞大的木勺,长杆与基座以牛筋绑缚,只须切开牛筋,便可将沉重之物弹射出去。
  看着两件庞然巨物,袁谭说道:“显歆奇思妙想,竟可造出如此利器。”
  袁旭微微一笑,不免忏愧。
  工程塔与投石车哪里是他想到。
  他只不过借用了资料,将之建造出来罢了。
  “我军建造此物,夺取齐地手到擒来。某自会向父亲呈禀显歆之功!”
  “某与兄长扼守齐地,功劳属谁并无区别。”
  “显歆言之有理。”袁谭点了下头,随后向辛毗问道:“辛公,粮草筹措如何?”
  “各地调拨粮草正在路上,不日送至博昌,足以支撑大军三月之用!”辛毗答道。
  “粮草一旦抵达,我军便可强攻齐地!”袁谭有些兴奋。
  袁旭却兴奋不起来。
  建了攻城塔与投石车,却并非攻无不克!
  臧霸倒是不足为虑,程昱却不好对付……
  敌军人数虽少,若是固守待援,前来驰援曹军再派个厉害人物……
  此时的齐地。
  程昱与臧霸并肩望着城外。
  “袁军调拨粮草,不日便可抵达博昌。我军折损过半已无力劫粮。”程昱说道:“即便强行劫粮,袁显歆必是有所应对。”
  “袁显歆!”臧霸紧攥拳头,咬着牙说道:“早晚某必杀之!”
  嘴角牵起一抹浅笑,程昱并未说话。
  世间想杀袁旭的人太多,仅仅袁家,要取他性命的就数不胜数。
  果真易杀,哪里还轮得到臧霸!


第209章 为公子分忧
  蓬莱岛。
  袁旭离开之后,岛上依旧热火朝天的忙活着。
  沿海岛建造的围墙修筑了十分之一,伴着暗礁,一根根沉于水下的巨大木刺笔直向外。
  木料经过加工浸泡在水中,十年八年也不会腐烂。
  成片的居住区拔地而起,房舍虽是新建,往来其中的男男女女却让它们有了几分村镇的感觉。
  念儿的屋外,晾晒着许多男子衣衫。
  衣衫都是新制,晾晒时,她嘴角浮着浅浅的笑容。
  “念儿。”一声轻唤从侧旁传来。
  念儿扭头看去,发现是甄宓在唤她。
  连忙将还没来及晾晒的衣服放进盆里,她向甄宓行礼道:“小姐。”
  “如何晾了许多男子衣衫?”
  “前几日奴婢见公子衣衫旧了,特意赶制几件。”
  “既是赶制,因何洗了?”
  “新衣多是不洁,奴婢洗了,公子穿着清爽些。”
  “你对公子倒是上心!”甄宓说道:“上次公子登岛,我问过他,可否将你收做妾室……”
  念儿吓的两腿一屈,连忙跪伏在地:“小姐明鉴,奴婢卑贱,断不敢攀附公子。”
  “又无外人,我姐儿俩说说闲话。快起身吧。”甄宓说道。
  “奴婢不敢!”
  甄宓上前搀她,念儿才慌忙起了。
  “与我说说实话。”牵着她在门槛上坐了,甄宓问道:“你真没想过嫁给公子?若你想过,我自会与公子再提。”
  念儿诚惶诚恐地说道:“奴婢在董家如同猪狗,公子待奴婢恩重如山。虽是全心伺候,却不敢有半点非分之想!”
  “只是感恩?”甄宓问道。
  念儿重重的点了点头。
  “傻丫头!”轻轻抚着她的后背,甄宓说道:“难怪公子将你当妹妹看待。有时我觉着他与你一般的傻。”
  “公子不傻……”低着头,念儿轻声说道:“他是奴婢见过最好的主公。”
  “不说这个!”甄宓甜甜一笑,随即把话题一转:“上蔡之事以后,听闻董家去了豫州,你可知晓?”
  “奴婢听说过,在邺城也见过董晴。只是没听她提起董家。”
  “董晴一心攀附权贵,舍弃父母前往邺城不足为奇。”甄宓说道:“我只问你,若是董和死了,董家何人做主?”
  “长子董正。”
  “董正为人如何?”
  “为人刚正,与董和很是不同。”
  “若论经商,他与董和有几分可比?”
  “奴婢在董家虽是接触不深,也听闻一些闲言碎语。”念儿说道:“董和醉心攀附权贵,一应之事均由董正打理。”
  甄宓起身说道:“此事我已晓得,你继续晾晒衣服,只是莫要洗的太多,若是累着,公子回来怕是会心疼。”
  “有公子造的洗衣机,奴婢累不着。”念儿起身行礼:“恭送小姐。”
  袁旭离开蓬莱之前两天,甄宓发觉他时常会坐在海边发呆。
  她并没问袁旭在想什么,却知道他一定在考虑蓬莱岛的长久发展。
  防御、军务、情报等等,她丝毫不懂,但她却懂得,一个地方要长久发展,少不了耗费钱粮。
  蓬莱岛有些土地,桑麻耕织也可自给自足,最难办的是从外界采办物资所需耗费。
  身为袁旭的女人,甄宓觉着她有必要帮衬一些。
  她身边无可用之人,即使心中有些想法,也无人前去实施。
  正打算返回住处,迎面过来个人。
  看见来人,甄宓眼睛一亮。
  走过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马飞。
  负责训练“夜刺”,马飞是诸人之中最清闲的一个。
  虽是指派不动他,向他讨三五个人离岛做事,应是尚可。
  “夫人!”与甄宓迎面相对,马飞行了一礼。
  他称呼甄宓和念儿完全不同。
  不惜得罪整个袁家抢夺甄宓,在马飞等人心目中,她早已是袁旭的夫人。
  “马将军!”甄宓回了一礼。
  马飞正要离去,甄宓唤住了他。
  “将军,我有一事相求,不知可否应允?”
  “夫人请说!”
  “可否借我几人一用,其中须有能言善道者。”
  “夫人是要……”马飞面露疑惑。
  “公子前几日时常坐在海边烦闷,想必是因此处耗费颇巨,时日久远钱粮不足,我乃是他未婚妻子,理应分是。”
  马飞愕然。
  公子尚且没想出法子拓展收入,甄宓又能有什么办法?
  “敢问夫人如何打算?”
  “将军应是认得上蔡董家。”
  马飞点了点头。
  上蔡董家,他再熟悉不过。
  祝公道也是董家出生的私生子……
  “听闻董正为人刚正,又善于经营,我想代公子招揽,只是需要人手。”
  “夫人若觉董家可用,让公道走上一遭自是更好。”
  “不可!”甄宓说道:“祝将军出身董家,却素有杀董和之心,他若前往反倒会坏了大事。”
  “夫人有何打算?”
  “可否请将军先行择出人选,稍后我再详述如何行事?”
  撇开袁旭为甄宓做事,马飞有些迟疑。
  转念一想,甄宓也是在帮袁旭,他便坦然。
  拱手一礼,马飞说道:“夫人少待,某这便去选人!”
  “有劳将军!”
  目送马飞离去,甄宓嘴角浮起浅笑。
  自从被袁旭救了,她一直没能帮上什么。
  通过念儿所说,她大概了解到,上蔡董家当初家大业大,与董正有着解不脱的干系。
  若能将他收到岛上,必定可在往来货卖方面为袁旭排解忧患!
  此时的董正,日子过的很是红火。
  曹操掌管豫州,重视农耕,董正以此为着手,开拓大片荒地,栽种桑麻谷物。
  恰逢曹军即将与袁军开战,军粮紧缺,田间地头的谷物尚未结穗,便被地方采办一空。
  除了谷物,董正种植的桑麻、药草,也都被地方定下,只等收获,董家便可再度兴盛。
  站在田间望着绿油油的谷物,董正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
  “还是主公有法子,待到金秋,董家便活了?”跟在身后的仆从拍起马屁。
  “董家何曾死过?”瞪了他一眼,董正眸中却并无怒意。
  “主公训的是,奴才说错了话!”仆从假意在脸上轻轻拍了两下:“瞧我这张臭嘴!”


第210章 明知是当也得上
  五骑快马一路南下奔赴豫州。
  领先之人大约二十出头。
  他样貌平常,扎在人堆中很难找出。
  此人名唤陈忠,是“夜刺”营第一批武士之一。
  若论武艺,在“夜刺”之中他只能算是中游偏下,可他有个好处,就是能言善道,与同伴相处时常会说些段儿给人逗乐。
  正因如此,马飞将他与四名武艺超群者一并举荐给甄宓。
  离开蓬莱,陈忠等人一路探查,沿途遇见商贾便会打探有关董家的讯息。
  通过信息汇总他们得出结论,董家已迁徙到豫州边界扶乐境内。
  青州一带,袁军调拨粮草筹备进攻齐地,暂无战事。
  陈忠等人穿过青州,斜插进入兖州,一路飞驰来到豫州。
  “你二人更换官差衣衫前往董家!”
  两个汉子随即换上豫州官差的行头。
  “带董正来此,不可于村内太久耽搁。”陈忠吩咐。
  俩人点了下头,策马往董家聚居的村子奔去。
  “董正可在?”进了村子,其中一人高声喊道。
  历经上蔡一事,董家对官员和官差有着一种莫名的惧怕。
  官差进入村子,立刻有人向董正回报。
  董正匆忙迎出。
  到了二人面前,他躬身一礼:“敢问两位有何指教?”
  “指教?”冷哼一声,唤他的那人问道:“董正,你可认得董晴?”
  董正顿觉不好!
  董晴去了袁家,豫州却是曹家地界。
  官差提起她,必定不是好事。
  “即便不说,我等也是知晓!捆了!”说话之人先是吩咐另一人将董正捆了,随后抽出长剑喊道:“董正身为家主,暗中与河北袁氏勾连,官府已是得到确凿证据,任何人敢有拦阻,杀无赦!”
  另一个汉子取了准备好的套索,将董正兜头套了,不等董家诸人反应过来,拖着他离开村子。
  董家上下有心施救却又不敢,只能眼睁睁看着董正被官差带走。
  两名“官差”拖着董正出了村子。
  走了大约五六里,远远看见前方路上驻着三匹骏马。
  驻马挡住去路的正是陈忠等人。
  跟在陈忠身后的俩人手按长剑,看向被官差拖行的董正。
  “官差办事,前方人等速速让开!”
  陈忠等人并未让路。
  “此人身犯何法?因何捆他?”陈忠问道。
  “我等乃是扶乐官差,奉命擒获逆贼董正!尔等速速让开,以免惹祸上身!”
  陈忠咧嘴一乐:“我等奉主家之命,恭请董公前去做客!既是于此巧遇,又怎肯轻言让路?”
  两拨人对话,董正顿觉困惑。
  董晴前往邺城,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扶乐官府想要擒他,早已下手,因何偏偏选择今日?
  更巧的是,官差才动手,就有人半道拦截……
  “你等莫非敢拦截要犯?”装扮成官差的汉子按住了剑柄。
  陈忠身后两名汉子策马冲了上来。
  并未拔出兵刃,那两个汉子只是一伸手臂,勒着脖子将“官差”撂下马背。
  重重摔在地上,俩人龇牙咧嘴满脸苦不堪言。
  “我不欲得罪地方官府!既是官差,便不杀你二人!”陈忠缓辔上前,到了两个“官差”身前喝道:“滚!”
  两个“官差”爬了起来,慌不择路的跑了。
  目送他们“逃”远,陈忠翻身下马。
  到了董正身后,亲手替他解开绑缚:“董公受苦了!”
  “敢问诸位……”董正心里还是有些疑惑。
  陈忠打断了他:“我等打了官差,惹出不小祸事。此处非说话之地,且行且说。”
  董正无奈,只得上马。
  陈忠等人簇拥着他,一路北进。
  骑在马背上,董正不时还回头看上两眼。
  知他担心董家,陈忠说道:“我等此来,乃是有人慕名要见董公。不想竟会遇见这等事情。”
  董正叹息一声:“天亡董家,我能奈何?”
  “董公怎说出这等话来。”陈忠说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至于董家……”
  陈忠向一个汉子使了个眼色。
  汉子点了下头,掉马往回奔去。
  “离开上蔡到了豫州,本以为可寻个安身立命之所……”董正脸色灰白,神色很是颓唐。
  “董公所欲虽是人之常情,却也奢侈的紧。”
  陈忠一言,让董正顿时瞪圆了眼睛。
  乱世之中寻个安身立命之处,确实奢侈的很!
  “董公只管放心,到了去处,便再无人可动董家分毫。”
  “敢问诸位……”
  董正发现少了个汉子,顿时满脸愕然。
  “某已令人前去董家,告知他们董公被救之事。”陈忠说道:“董公放心,有我等在,董家必是无虞。”
  与陈忠对话几句,董正隐隐察觉到不太对头。
  看似官差前去擒他。
  细细寻思,倒更像有人算计,要将他与整个董家举家迁徙!
  董正再不言语。
  身为商贾,活在乱世之中谈何容易!
  与其在豫州整日提心吊胆,倒不如依附某人落个安稳。
  只是可惜了那些桑麻、谷物……
  董正离去不久,董家上下得了他被人救下的消息,担心祸事临头,对豫州又并无多少归属感,随之整个董家迁徙。
  栽种田间地头的桑麻谷物,第二日一早便被人点燃。
  滚滚浓烟升腾而起,远在县城都能看得真真切切。
  待到扶乐县城派人前来调查,董家已离开豫州地界进入兖州。
  依着甄宓之计诓了董正,陈忠等人焚烧谷物、桑麻,彻底断绝董家返回豫州的可能。
  此时的青州,袁谭率军赶赴齐地,大有一举夺城的架势。
  袁旭提议大军在前军粮在后,以牺牲行军速度为代价向齐地推进。
  博昌距离齐地甚近,带着军粮也无须太久行军!
  袁军出征的消息很快传到齐地。
  城头上,程昱与臧霸并肩而立,俩人脸上都是一片凝重。
  去而复返,袁军随行带有充足军粮,必是做了长久围城的打算。
  若无强援,齐地曹军已是置之死地而无生。
  “袁军明日便可兵临城下,守城兵将不足千人。”臧霸说道:“程公,奈何?”
  “坚守待援,别无他法!”


第211章 不蹚浑水
  袁军兵临齐地却并未进攻。
  军营内整日传出“乒乒乓乓”的敲打声。
  望向城外,程昱眉头紧锁。
  “袁谭想要做甚?”臧霸满腹疑惑:“不攻城倒也罢了,连个搦战之人也是不见!”
  “应说袁显歆想做什么。”程昱说道:“敌军必是建造攻城利器,我军须早做筹备方可。”
  “如何筹备?”
  “多备火矢、大石,袁军一旦攻城,此战必恶!”
  臧霸不敢怠慢,连忙应了。
  大军驻扎齐地城外,袁谭亲自督造投石车、攻城塔。
  望着齐地城墙,袁谭说道:“城内守军不足千人,攻城利器一旦使用,破城不过时日而已!”
  袁旭面无表情望着城墙。
  他并不像袁谭那样乐观!
  虽有攻城利器,敌军却有程昱。
  攻城塔、投石车均是以木为本,并非无坚不摧。
  程昱擅长固守,攻城一旦展开,可否尽快破城还是两说!
  “公子。”太史恭来到袁旭身后小声说道:“有要事禀报。”
  回报时,他看了袁谭一眼。
  袁谭大度的摆了下手:“不欲当某之面呈禀,某便不听!”
  谢了袁谭,袁旭与太史恭向侧旁走了几步。
  “何事?”
  “甄夫人设计,使得上蔡董家举家迁徙,不日便可抵达蓬莱。”
  太史恭话才出口,袁旭已经明白甄宓意图。
  她必是看出兴建蓬莱须耗费大量钱财。
  迁徙董家,无非将之招揽,建起敛财机制。
  “何人前来传报?”
  “说是夜刺兵士。”太史恭说道:“来人匆忙留话又匆忙离去,某也未尝细问!”
  夜刺!
  袁旭露起一抹笑容。
  建立“夜刺”的初衷,是为了将来征伐天下,暗中做些明面无法达成的事情。
  竟被甄宓如此用了!
  马飞肯听甄宓之言调拨“夜刺”,袁旭并不知她用了什么法子说服!
  为了兴盛蓬莱,他也懒得多问!
  “公子可要派人回去查看?”
  “甄姬行事,由她便是。”袁旭说道:“只须事成,其他均无紧要!”
  太史恭没再吭声。
  袁旭放手让甄宓去做,必定有他的道理!
  董家迁徙的消息传到蓬莱。
  得知董正已在路上,马飞吃了一惊。
  派出“夜刺”,他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甄宓毕竟是袁旭的女人,她提的要求不好一口回绝。
  遣派五人前往豫州,即便事败也无伤大雅!
  没想到事情竟真的成了!
  木屋内,甄宓专注的绣着一方丝绢。
  丝绢上赫然是一只下山猛虎。
  当初送给袁旭的那块已被血渍染污。
  她要再绣一块赠于袁旭!
  “夫人,董正果真来了蓬莱!”门外传来马飞的声音。
  “马将军请入内说话。”甄宓淡然应道。
  推开房门,马飞立于临门处:“夫人神机妙算,颇得公子神韵!某心拜服!”
  “将军谬赞!公子谋算老成,滴水不漏,我又怎可相比。”
  “董正何等精明,还不是着了夫人的道儿。”
  “不过胜在一个快字。”甄宓说道:“俩人假扮官差,董正遭劫之后潜回村外,只等董家离开便放火绝了后路。一人半道返回,趁董正受制诓骗董家迁徙。至于董正,初遭变故,即便聪明绝顶也会乱上一乱。待他想的通透,一切已是晚了。”
  “董正既知上当,怎肯死心塌地追随公子?”
  “他是商贾。”绣着丝绢,甄宓说道:“商贾所图者无非一个利字,与利相较,身家性命自是更为紧要!可保得董家不受乱世之苦,他又怎会不全力以赴?”
  “夫人冰雪聪慧,某拜服!”
  “为公子分忧罢了。倒是祝将军与董家有些牵扯,待到董正登岛,还望马将军看顾着些!”
  “夫人放心,此事有某!”马飞应了,随后告辞退出。
  邺城袁家后院,董晴住处。
  一个侍女与董晴相向而坐!
  虽是袁熙妾室,董晴身份却非侍女可比。
  俩人平起平坐,无论在谁看来都是极为怪异。
  董晴却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曹公手眼通天,竟将眼线安插在袁家内宅。汝敢现身,莫非不怕我向袁公举发?”
  “我等潜入袁家,曹公家中,又岂会无袁公眼线?”
  “曹公家中如何与我无干。”董晴说道:“我乃二公子妾室,自是要帮衬婆家。”
  “夫人虽有此想,袁家可将夫人当成儿媳?”
  “汝敢挑拨?”董晴柳眉一拧。
  “以夫人聪慧,如何不知我等乃是前来相助,并非有意图害?挑拨一说,断然不敢轻受!”
  “若非挑拨,怎会说出这些话来?”
  “将夫人丢在上蔡者乃是何人?暗中下毒,致使夫人痛失爱子者,又是何人?”
  提起没能保住的腹中胎儿,董晴脸色顿时铁青。
  “敢问夫人,以往之事都是拜何人所赐?”
  “袁显歆……”
  念出袁旭名字,董晴是咬牙切齿!
  “奴婢献身,只欲告知夫人一事。曹公有意对付五公子,若夫人……”
  “要我相帮?”董晴打断侍女:“方才已是说过,我乃袁家儿媳,怎肯帮衬外人?”
  “既是如此,奴婢告退!”侍女假意起身,向董晴行礼告退。
  眸中闪过一抹杀机,董晴说道:“我不相帮,有人却是可以,就看曹公能耐!”
  “何人?”
  “不知曹公可否听闻婉柔?”
  “歌者婉柔?”
  “此女对袁显歆早有垂青,自以为是他红颜知己。然而袁显歆却无此意……”
  董晴没再说下去,漠然看着侍女。
  “多谢夫人!”行了一礼,侍女说道:“奴婢告退!”
  目送她离去,董晴俏丽的面容越发铁青。
  她何尝不想向袁旭下手?
  身为袁熙妾室,她若帮助曹操必将后患无穷。
  装作无心提起婉柔,曹操麾下谋士又怎会不懂得利用?
  至于向袁绍揭发侍女身份,董晴想也不曾想过。
  有些事做了,反倒不如不做!
  揭发侍女,袁绍必定怀疑她是如何得知。
  更何况曹操打算对付袁旭,与其惹一身麻烦,帮着袁家拔除眼线,倒不如冷眼旁观。
  随口一句话便可给袁旭带来许多麻烦,董晴才不愿去蹚浑水。


第212章 多轰几天
  邺城传来回报,董晴拒绝援手。
  郭嘉并不觉着意外。
  董晴聪慧绝顶,虽恨袁旭入骨,身为袁家儿媳不肯帮助曹操也在情理之中。
  “董晴不肯相助,只是提及歌者婉柔,某应如何行事?”曹操问道。
  “此女狡慧,若肯相助反须加以提防。”郭嘉说道:“曹公只欲调回袁显歆,并非杀之,婉柔尚无可用之处。”
  “奉孝打算如何?”
  “若要袁显歆返回邺城,最好的法子便是动其生母。”
  曹操没有应声。
  他甚至眼皮都没跳一下。
  以触犯张夫人为代价调回袁旭,他想也不曾想过。
  “曹公若觉不妥,另有一人可使袁显歆返回邺城,只是不及触动张夫人那般迅捷罢了!”
  “何人?”
  “甄宓!”
  曹操哂然一笑:“袁显歆夺了甄宓,怎容我等伤她?”
  “另一个甄宓!”
  “奉孝是说……”曹操愕然。
  郭嘉点了点头。
  “只怕调不动袁显歆。”曹操摇头。
  “彼乃甄宓之姐!袁显歆对其虽是无情,看在甄宓面上,还是会回邺城。只是她若吃的苦头小了,应是无用!”
  “如何行事?”以甄宭为饵,曹操并无半点迟疑。
  “若要成事,还须董晴。”郭嘉说道:“此女聪慧过于常人!若在以往,或许难以成事。如今只须要她以为腹中胎儿夭折,与甄宓有关……”
  “奉孝有计,只管为之。”
  “诺!”郭嘉应了。
  “仲德送来战报。”曹操话锋一转:“袁军再度围城,守军不足千人,齐地告急,请某发兵驰援。”
  “可调虎豹骑前往!”郭嘉说道:“齐地必失,此去只为接应程公!”
  “虎豹骑……”曹操有些迟疑。
  “虎豹骑新建,尚未投入战场。”郭嘉说道:“某知曹公不欲太早用之,只是程公危急,若非调拨大军唯有奇兵接应!”
  “便依奉孝之言!”曹操再不迟疑,向屋外喊道:“来人!唤曹仁!”
  齐地城外,攻城塔、投石车已建造齐备。
  二三十台攻城塔并排而立,三四十架投石车列于阵前。
  投石车旁堆放的大石有如小山,攻城塔后,列着重步兵方阵。
  城头上,程昱、臧霸望向袁军,满面惊愕。
  攻城塔、投石车,此前从未见过。
  庞然巨物立于袁军阵前,他们当然不会认为只是用来示威!
  “传令下去,多备火矢、油料!”程昱下令。
  “敌军尚未攻城,程公备许多火矢、油料作甚?”臧霸不解。
  “将军且看!”向攻城塔一指,程昱说道:“此物与城墙同高,应是攻城所用。我军箭矢难以击穿,一旦搭上城墙,敌军便可一举登城!”
  经程昱解释,臧霸顿觉惊悚。
  攻城塔外部包铜,看起来很是厚实。
  莫说箭矢难以贯穿,即便发射火矢也是不会多少效用!
  “此物包铜,火矢怕是无用。”臧霸说道。
  “陶罐装满油料,砸到其上再以火矢射之!”程昱答道。
  袁军大营响起阵阵号角。
  城头的曹军纷纷搭弓上弦,瞄向袁军。
  让曹军将士意外不已的是,袁军并未立刻发起进攻。
  号角响起,前排列阵的袁军纷纷让开,数十架投石车出现在阵列最前。
  望着那一只只庞然巨物,曹军将士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
  随着木质框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