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赶至北海,袁军为的就是同曹军决战。
  曹军闭城不出,北海城高池深,一时难以攻破。
  决战,不过只是袁军一厢情愿罢了!
  “欲引敌军出城,我军可须舍弃辎重?”袁谭说道:“曹军或将以为我军战意全无,出城追击!”
  “两军尚未交战,我军士气正盛,怎会丢了辎重?”袁旭摇了摇头:“部署严谨,首尾相顾,循序后撤!”
  “诸公以为如何?”袁谭向众人问了一句。
  沉默片刻,辛毗最先起身:“某附议!”
  “附议!”
  “附议!”
  众人纷纷起身回应。
  袁谭没再迟疑,当即下令:“全军后撤百里!”
  进入青州,臧霸一路攻城略地,直到进入北海才被袁军围困。
  被困城内,臧霸也在琢磨如何打破僵局、拓展战果。
  正无计可施,城头守军传来消息,袁军撤了!
  臧霸连忙登城查看。
  城外袁军拆除营地,前队已是撤离,后队则摆出防御阵势谨防曹军尾随追杀。
  “将军,袁军撤的蹊跷。”副将提醒道:“两军尚未交战,怎就撤了?”
  “北海乃是大城,我军固守,敌军等闲难破。若是不撤,也只可对峙而已!”
  “你且看袁军!”朝城外一指,臧霸说道:“进退有序,毫无乱象。此乃以退为进之势,应是真撤。”
  “将军有何打算?”
  “派出探马,查明他们于何处驻扎再做计较!”
  袁军后撤,袁谭始终不太甘心。
  大军撤离北海,他还不时回头张望。
  “北海不日便回兄长手中,何须频繁张望?”
  袁旭话说的很有信心,稍稍打消了袁谭顾虑。
  “显歆怎知臧霸必将出城?”
  “臧霸领军进入青州,为的便是攻城略地,待到曹袁两家开战,断绝我军自东而进之途!”
  “彼乃沙场宿将,大军已至,他即便贪功,想必也是不会冒进!”
  “送他十多座城池,看他敢不敢抢!”
  袁谭愕然!
  已是丢了十多城,再送城池,整个青州则是多半落进了曹军彀中。
  “附近城池撤去防御,曹军若至,洞开城门迎敌。”
  “显歆这是……”
  “虚则实之,我军洞开城门,城内即便无有一兵一卒,臧霸也必心生顾虑不敢入内!”
  “待到臧霸出城,再步步紧逼?”
  “并非如此!”袁旭说道:“臧霸出城,游走于各城之间,城门洞开,他必心存顾虑。兄长另拨一支兵马,夺取先前所失之城。至于大军,则隐匿行踪,要臧霸无法辨明究竟还有多少人马。”
  “我军强势攻城,臧霸必是以为此处人马不多,届时便不是长兄寻他决战,而是他自家送来!”
  “若果真如显歆所料,青州战事,不日可定!”
  袁旭摇了摇头:“未必,我军只有三日!倘若三日不可收复失城,青州将陷于胶着!”
  袁军撤离北海,大军队列齐整旌旗飘摇,虽是没有夺下城池,士气却丝毫不减。
  将士们迈着整齐步伐,像是凯旋之师,一路往北撤去。
  天色渐晚,袁军也是走的远了。
  北海城墙上,臧霸凝望渐渐暗下来的城外,神情一片凝重。
  袁军突然后撤,而且撤的井然有序,让他没闹明白究竟出于什么原因。
  “将军!”出城探查的斥候跑上城墙:“已是探查清楚,袁军已撤出四十余里!”


第196章 减灶
  北海以北,寿光城外。
  昧水横流,自北而南。
  河岸边上,袁旭与袁谭并肩坐着。
  夕阳斜下,余晖映着河面,潾潾波浪泛着点点金光。
  “某已传令各地洞开城门,只等曹军来犯。”
  “长兄英明果决,小弟拜服。”
  “少拍马屁!”袁谭有些担忧:“显歆此举乃是险中求胜,管统领军夺回陷落城池,怕是要比曹军夺取城池艰难许多。”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何况狼还不定能吃到孩子。”
  “从何处学得许多谬论?”
  “长兄教导有方……”
  “与长兄说话也没个正形。”袁谭轻轻拍了下他后背。
  “显歆,你好似并不担忧战事。”望向河面,袁谭说道:“曹军进入青州,大战将起,终有一日你我或将落个马革裹尸!”
  “征战沙场,马革裹尸方为归宿,有何担忧?”
  袁谭反倒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此次重逢,袁谭觉着他好似有些不同。
  回到邺城不过数日,对许多事情,袁旭像是更坦然了。
  “不知臧霸何时出击。”袁谭岔开了话题。
  “兄长吃过小弟做的餐食,好似还没吃过烤肉。”袁旭根本没接他的话茬,反倒提起了吃饭。
  袁谭有些无奈。
  他越来越看不懂这个弟弟。
  袁旭对他的情义,他是毫不怀疑。
  尤其在邺城打了袁熙、袁康之后,兄弟二人的关系又近一层。
  他只是看不明白袁旭到底在想什么。
  正讨论着作战,怎么就扯到了吃饭。
  “提起吃饭某才想起,你倒是匠心独具。做饭不用釜甑,偏偏要铁匠打造个像斗子的物事。”
  “此物名锅,甑可煲粥,釜可烹煮。虽说也可用来炒食,却不及锅好用。”
  “如此奇思淫巧之物也可想到,你这头脑中,某真是不知都装了些什么。”
  “装了父母,装了长兄,装了某在意的每一个人。”
  袁旭所说出自他的本心。
  才到这个时代,张夫人对他极其疼爱,他早认同了命中注定的母亲。
  至于袁绍、袁谭,则是后来发生的许多事让他感受到了亲情。
  正是因此,他暗暗做了决定。
  无论如何也要凭借对历史的认知,尽力改变官渡战局!
  可他要面对的不是张燕,而是曹操!
  曹操麾下猛将如云,更有郭嘉、程昱、荀攸等人。
  面对强敌,他又有几分胜算?
  “既是提起,某便尝尝你的烤肉。”袁谭向卫士喊道:“架起篝火,五公子要烤肉于某品尝。”
  几个卫士寻来干柴,架起柴堆点燃篝火。
  他们又取来干肉递给袁旭。
  用木棍串上肉,袁旭一边烤一边说道:“烤肉讲究的是火候,火候不足便会烤焦,火候不到内中则是生的。”
  “有话只管明言,无须借烤肉喻事。”袁谭打断了他。
  “长兄何须焦躁?曹军虽是连续拔城,我军又非全无胜算。引出臧霸,封锁许昌至青州消息,夺回所有城池也未可知。”
  “显歆有心烤肉,可见臧霸今日不会来。”
  “烤肉,正是引他前来。”
  袁旭向卫士吩咐道:“传令诸军,五十人一只炉灶,不得多造,将烟气煽的重些。”
  卫士并未立刻传令,而是看向袁谭。
  袁谭摆了摆手,示意他前去。
  卫士离去后,袁谭问道:“因何减灶?”
  “长兄调拨兵马前去攻城,臧霸必会探查我军究竟有多少人出征。”袁旭说道:“沙场宿将,当可判明长兄身边还有多少将士。”
  “正因如此,减灶岂非毫无用处?”
  “当然有用!管统将军领五千兵马离去,此处兵马不多。其余将士又到哪里去了?”
  瞪着袁旭看了好一会,袁谭说道:“怪道显歆要将城门洞开。如此一来,某若是臧霸,必定也是不敢入城。”
  袁旭嘴角浮起一抹笑容,没再吭声。
  兄弟二人坐在河边烤肉,将士们也点起了篝火。
  距离他们只有二十多里,一个曹军斥候远远眺望升腾的炊烟。
  数了数袅袅炊烟,斥候掉转战马往北海方向奔去。
  斥候回到北海,天色已是晚了。
  “将军!”登上城墙,他来到臧霸身后:“袁军止于寿光,驻扎昧水南岸。只是有一事颇为古怪!”
  “何事?”
  “从炊烟判断,袁军人马应是少了许多。”
  已得到消息,管统领军五千一路往南。
  袁谭麾下兵马不少,五千人离去,他至少还有万余兵马。
  若要掩人耳目,为管统所部隐匿行迹,袁军理应多添炉灶才是。
  心生疑惑,臧霸问道:“少了几成?”
  “八成!”
  斥候的回答,令臧霸吃了一惊。
  炉灶突然少了八成……
  算上管统带走的三成,还有五成人马不知所踪。
  袁军少的兵士都到哪里去了?
  偏将凑上来小声说道:“敌军人数陡减,恐是有诈!”
  臧霸锁着眉头说道:“传令下去,明日一早出城。”
  “若是追击敌军,万一伏兵……”
  “某何曾说要追击?”瞪了偏将一眼,臧霸说道:“敌军退至寿光,我军正可趁势夺城。”
  “将军英明!”得知出城不是为了追击袁军,偏将赞了一声。
  昧水岸边,吃饱烤肉的袁谭躺在地上,仰望满天星光。
  袁旭坐在他身旁,往河中丢着石子。
  石子落进河流,溅起一团团水花。
  “不知何时可与臧霸决战。”袁谭说道:“某镇守青州,连失数城,父亲必是恼怒。”
  “丢了再给夺回来,父亲怎会恼火!”扔着石子,袁旭好似浑不在意。
  “你我兄弟今日尚可闲谈,待到大战一开,还不知会是如何。”
  “长兄怎说出长别人威风的话来?”
  袁谭坐了起来:“某担心的并非曹家,恰恰是我袁家。”
  袁旭没有吭声。
  经历了许多事,他当然知道袁家情况复杂。
  曹袁争斗,曹操占了个得天独厚的优势。
  他的长子曹昂于宛城战死,次子曹丕不过十四五岁,更小的曹植、曹冲,则尚且幼年,根本不懂争权夺利。
  相比于子嗣争宠的袁家,曹家纯粹了许多!


第197章 关门打狗
  益国城头,战旗猎猎飘飞。
  城门洞开,城上城下连半个袁军的影子也是没有。
  领军来到城外,臧霸止住了队伍。
  数千曹军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征战多年,他们从未见哪座城池面临敌军兵临城下,还敢洞开大门。
  早先城门外还有几个袁军懒洋洋的站着。
  曹军来到,他们逃进了城内。
  偏将一提缰绳,正打算入城,被臧霸喝住。
  回头看着臧霸,偏将满脸茫然。
  “无人守城,我军正可长驱直入……”
  “你见过无人据守的城池?”
  偏将被问的愣了。
  他确实从未见过哪座城池无人据守。
  驻马立于城外,臧霸迟疑许久,向大军下达命令:“走!”
  数千曹军心有不甘的离开益国。
  “将军,城头无人,正可……”偏将追上臧霸提醒道。
  “正可送死!”臧霸一瞪眼:“城头无兵把守,城内必有埋伏。我军入城,定将全军覆没!”
  “将军英明,末将唐突!”
  领军向另一处城池进发,到了地方,臧霸发现竟与在益国所见一模一样!
  城门洞开,城头一个袁军也是没有,只有一面面袁家战旗正随风猎猎飘飞。
  望着城池,臧霸也疑惑了。
  “将军……”偏将再次上前。
  “走!”臧霸掉转战马。
  连续数城,都是一模一样。
  城头没有袁军,城门洞开,除了战旗飘飞,几乎没有半点人的气息。
  臧霸也疑惑了……
  袁军究竟在搞什么?
  驻马立于寿光城外,臧霸拧着眉头,迟疑要不要进城。
  “将军,进城看看吧。”偏将说道:“或许是袁谭故弄玄虚!”
  “进城!”一招手,臧霸率先往城门行去。
  数千曹军紧随其后。
  离城门越来越近,城头始终没有出现袁军,曹军将士也是越来越放松警惕。
  连续数城都无守军,若说袁军事先埋伏,所须兵力是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袁谭麾下兵马虽是不少,分兵各城,军力必定不会太强。
  “看来城内果真无人!”离城门只有三四十步,骑兵一个冲锋就可杀至,偏将说道:“袁谭应是惧了将军。”
  “袁谭领军多年,若说他惧了,某定不信。他却犯了个极大的错误。部署空城,无非要某不敢强攻。若只有一城如此倒便罢了。多城如此,某又怎会不心生疑窦?”
  “将军说的是!”偏将附和着,跟随臧霸进了寿光城。
  数千曹军开进城内,臧霸发现,整座寿光城好似被完全搬空。
  莫说袁军,就连百姓也没见一个!
  勒住马环顾四周,他不再像刚才一样轻松,反倒警觉了起来。
  正要下令曹军搜寻城内街道,前方传来一声锣响。
  无数袁军从民宅中涌出,持着兵刃指向曹军。
  袁军自四面八方而来,臧霸率领的曹军被团团围住。
  冲上街道的袁军,迅速占领城墙,张开强弓瞄准曹军。
  “臧霸,夺某数城,终有被困之日,此时不降更待何时?”袁谭的声音从城墙上飘来。
  仰脸望去,臧霸看见袁谭与一个身穿甲胄的少年并肩立于城上。
  少年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容,目光不时瞟向别处,好似根本没把他放在心上。
  “显歆,你怎知臧霸必入寿光?”袁谭向他身旁少年问道。
  袁旭慢条斯理却字字清晰地答道:“沿途数城均为空城,臧将军以为我军于城内埋伏,必不肯入。连走数城均是如此,将军必生疑窦。我军昨日驻扎寿光,分兵当从此处始,沙场宿将理应知晓,分兵处乃主将所在。怀着擒获长兄之念,将军当然会入城看上一看。果真空城,再夺它城不迟!”
  “想必阁下就是袁家五公子?”望着袁旭,臧霸问了一句。
  “袁旭见过将军!”袁旭向被团团围住的臧霸拱了拱手。
  “久闻公子智虑过人,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将军谬赞!”袁旭谦逊地说道:“某念将军也曾称雄一方,不欲加害……”
  “袁显歆!”打断袁旭,臧霸说道:“彼众我寡,无非一战而已!某乃沙场宿将,只战不降,马革裹尸方为归宿!”
  袁旭说道:“若将军战死,某定厚葬!”
  “众军听令!”凝望城头上的袁旭,臧霸喊道:“随某出战!”
  数千曹军陷入死地,主将淡定自若,将士低落的士气顿时有了提升。
  重步兵手持大盾纷纷上前,在外围布起紧密的盾墙。
  看着曹军举动,袁谭不由冷笑。
  双方若在平地,盾阵或许会有效用。
  袁军占据城墙,自上而下射出羽箭,曹军不过是一群活靶子而已!
  “弓箭上弦!”袁谭喊了一声。
  城上城下的袁军,纷纷拉满弓弦,瞄准曹军。
  目光从城头转至城门,臧霸脸上露出一抹决绝。
  “杀!”发出一声暴喝,他率先冲向袁军。
  数千曹军齐齐呐喊,紧跟着他涌了出去。
  袁谭一声令下,早已张弓搭箭的袁军弓箭手,纷纷松开弓弦,一支支羽箭从各个角度飞向曹军。
  四面八方落下箭雨,曹军将士纷纷举起盾牌。
  箭矢敲击着盾牌,发出“噼噼啪啪”的脆响。
  羽箭太多,且非一个方向而来,无数曹军倒在了箭雨中。
  挥舞大刀,臧霸冲在最前。
  背向城门的袁军,见敌军杀上也是发了声喊。
  重步兵将盾牌往身前一拄,形成一道盾墙,一支支长槊自盾墙后伸出,直指曹军。
  于另三个方向列阵的袁军,同时摆出盾阵,向着曹军推进。
  包围圈越来越小,曹军犹如在池塘中翻卷的浪涛,直扑一个方向。
  看着城下的战斗,袁谭说道:“臧霸倒是员勇将,明知必死却敢如此。”
  袁旭没有吭声。
  曹军如同撞开笼子的困兽,正做着拼死一搏。
  他并不确定可否全歼敌军!
  城墙下,臧霸挥舞大刀冲向袁军。
  大刀舞起,拨开迎面戳来的两支长槊,飞驰的战马撞上袁军盾牌。
  巨大的撞击力,将盾后的一名袁军撞飞出去,另一个袁军也趔趄的向后退了两步,仰脸摔倒。


第198章 步步为营只占要地
  数千曹军被袁军挤在中间。
  槊矛戳刺,伴着鲜血飚溅、残肢横飞,双方将士成片的倒下。
  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立刻涌上。
  城头上的袁谭和袁旭脸色却都有些不好。
  被围曹军不顾背后和侧面袁军的猛攻,全力向城门突围。
  “死守城门!”袁谭下了命令。
  数队袁军下了城墙,冲向城门。
  被袁军团团围着,臧霸已是多处受伤,尤其腰间的一个窟窿,鲜血汩汩流淌,大有血涌难止的势头。
  无数袁军涌来,他浑然不惧,率领曹军向城门发起猛攻。
  曹军距城门越来越近,堵在城门口的袁军严阵以待,摆出决一死战的态势。
  “打开城门!”跟随臧霸冲到城门,浑身染满鲜血的偏将高声喊道。
  数十名曹军怒吼着撞向挡路的袁军。
  能否打开城门,关系着他们可否活着出去。
  曹军已拼尽全力。
  偏将提着长枪正要冲出,数名袁军将他团团围住。
  几支长槊向他戳来。
  长枪一拨,他将刺来的长槊挑开,正要回击,右侧腰肋陡然一疼。
  一支槊戳进了他的腰部。
  持槊袁军用力一带,偏将一个跟头从马背上跌落。
  后背砸上地面,他还没来及挣扎起身,十多个袁军已是一拥而上,持着长槊向他一通猛戳。
  曹军已经攻到城门,后面的人全力阻截尾随而来的袁军,前面的人则试图打开城门。
  “长兄可令骑兵追击。”无法看清城门内的战况,袁旭说道:“城门未开,曹军犹如困兽,拼死一搏。一旦城门打开,敌军士气将会瞬间崩溃,正是全歼之时。”
  “传令骑兵,准备出城追击!”袁谭喊了一声。
  命令下达,一直没有参加战斗的袁军骑兵纷纷向着城门靠近。
  他们并未冲杀上去,而是静静等待出击命令。
  城门打开,臧霸率先冲出,历经拼杀已是满身血污的曹军紧随其后。
  袁谭跑到朝向城外的一侧城墙,朝城垛狠狠砸了一拳。
  “关门打狗,居然还是让臧霸跑了!”
  “长兄莫恼,他只是命不该绝。”走到他身旁,袁旭说道:“骑兵出击,臧霸麾下无兵,所失之城,不日必将回到兄长手中。”
  “只可惜走了臧霸……”
  望着涌出寿光的曹军,袁旭没再说话。
  曹军冲出城去,袁军步兵纷纷让到两侧。
  骑兵策马涌出城门,追杀曹军。
  进城的曹军与袁军近身搏杀,骑兵完全不占优势,几乎全军覆没。
  逃出城的曹军,大多都是步兵。
  打开城门之前,为求生路他们拼死一战。
  城门一旦打开,每个人都在想着逃出生天,根本无心回头厮杀。
  袁军骑兵追出城去,尾随在后,像是砍瓜切菜般收割着曹军性命。
  站在城墙上,望着越来越远的骑兵,袁谭眉头紧锁,袁旭却是一脸淡然。
  “管统领军前去,三日内绝难收回所失之城。”
  “十多座城池,三天怎么可能?”
  “显歆之前不是说……”
  “某只说三天内许都将会传令。”袁旭微微一笑:“臧霸全军覆没,已是不再重要,我军可从容夺城。”
  “已是击破臧霸,显歆有何打算?”
  “臧霸只是暂且退去,不久之后必将再来。”
  “曹军此次前来,我军毫无防备。”袁谭说道:“某已传令下去,沿途部署眼线,敌军再有异动,某可即刻做出应对。”
  “长兄。”望着城外,袁旭露出一片落寞:“李疆不在了……”
  “此事某已得知。”
  自从赶到北海,袁旭还没提过李疆,不知袁谭如何知晓。
  “你到北海之前,已有人传报此事。”袁谭说道:“李疆死得其所,某已抚慰其家人。”
  袁旭没有吭声。
  李疆为了保护念儿等人而死。
  追随他的日子并不是很久,而且还是袁谭的人。
  袁旭与李疆之间却已有了些莫名的默契。
  熟悉的人死在眼前,他无论如何也要调查清楚,究竟何人所为。
  “曹操调拨兵马也须时日,青州暂时不会再有战事,我想去趟蓬莱。”
  “显歆只管前去,某令人护送!”
  袁旭没有吭声,算作默许。
  逃离寿光,臧霸回头看了一眼。
  跟在他身后的只有六名骑兵,其余曹军已不知所踪。
  六名骑兵个个浑身血污,脸上也糊着干了的血渍,连面容都难以辨清。
  数千兵马,一战而竭。
  凄苦的摇了摇头,臧霸一抖缰绳,策马往南飞驰。
  骑兵紧跟在他身后,扬鞭绝尘而去。
  臧霸兵败寿光,两三日之后,许都得到了消息。
  屋内只有曹操与郭嘉、程昱等人,青州传回战报,众人都是面色凝重。
  “臧霸败的竟是如此之快。”曹操眉头紧锁。
  “数城空虚仅有一城埋伏兵马,袁旭还真是兵行险着。”坐在程昱身旁,无论相貌、气度,都并不让人觉着突出的幕僚说道:“臧霸一败,青州各城再回袁军之手,我军若要再夺,则是不易。”
  此人虽是貌不惊人,却很受曹操器重。
  他不是别人,正是荀彧之侄荀攸!
  “公达可有良策?”曹操问道。
  “步步为营,只占要地。”荀攸说道:“袁绍调集大军,欲要讨伐曹公。双方战场必是沿黄河一线展开。青州一地,无非阻挡袁军自东而来,只须夺取要道数城便可。”
  “夺取何处为宜?”
  “北海位于青州腹地,彼处出兵,袁军必是首尾不暇。齐地更是战略要冲,我军应当早夺。”
  看向郭嘉等人,曹操问道:“你等以为如何?”
  “附议!”众人纷纷应道。
  “何人为将?”
  “臧霸新败,必求力战。”郭嘉说道:“曹公可拨兵马,许其将功赎罪!”
  “某正有此念!”曹操向屋内卫士吩咐道:“传令下去,点两千兵马交付臧霸,令其夺取北海、齐地,不得再有贪功之举!”
  卫士应声退了出去。
  曹操说道:“奉孝留下,诸公可先行退去。”
  除郭嘉之外,众人纷纷起身告退。
  待到众人离去,曹操向郭嘉问道:“奉孝,可有丕儿消息?”


第199章 东莱太史
  曹操调拨兵马再入青州,少说也须十多天。
  孟泰护送念儿等人先回蓬莱,沿途虽有各地袁军护送,袁旭还是不太放心。
  袭击他们的黑衣人明显针对念儿等人。
  不见到念儿、张霜以及祝夫人,他始终觉着心头挂着件事情。
  辞别袁谭,在十数名袁军护送下,袁旭匆匆赶往蓬莱。
  不一日,众人进入东莱。
  过了东莱,经港口入海,便可抵达蓬莱岛。
  路途已是不远,袁旭却催马走的更快。
  十多名袁军紧随其后,半步不敢落下。
  正策马飞驰,袁旭看到前方出现一个人影。
  距离尚远,他觉着人影很是高大,越来越近,他才看清前方是个背着昏迷老妇徒步而行的汉子。
  汉子大约四十岁左右,衣衫搭在腰际,赤着上身,绷结的肌肉在阳光下泛着油亮光泽。
  他浑身是汗,可见已走了不少路程。
  听见马蹄声,他朝袁旭等人看了一眼。
  策马飞驰的袁旭,立时发现他左边脸颊有着一条长长的伤疤。
  伤疤自额头而下,划过眼睛,一直到腮边。
  疤痕过长过深,使他左眼也给人看起来很别扭的感觉。
  十多骑骏马自后而来,他并未表露出慌乱,只是往路边靠了靠,以免被马匹撞到。
  到了汉子身侧,袁旭一勒缰绳止住坐骑。
  跟在他身后的袁军也纷纷驻马。
  “敢问婆婆怎了?”袁旭俯身问道。
  袁旭身穿甲胄,样貌俊朗,一副世家公子模样。
  汉子赤着上身,背着的老妇更是身穿麻衣。
  世家公子以敬语称呼老妇,出乎汉子意料。
  对方若是无礼,他完全不打算理会。
  袁旭却是礼数周全,让他不好不答。
  “老母突然昏厥,某正欲背去寻医。”
  “可有发热?”
  茫然看着他,汉子点了点头。
  随行军官凑上前提醒:“公子,赶路要紧。”
  “让匹战马!”向军官吩咐了一句,袁旭对汉子说道:“老者发热非同小可!医者甚远,请阁下上马!”
  汉子一愣,愕然看着袁旭。
  “快请上马!”袁旭催促道。
  汉子没再推辞,袁军让出马匹,他先将老妇人抱上去,随后翻身上马。
  “放置婆婆额头,可缓解发热!”取下水袋,袁旭扔给了他。
  依他之言,汉子将水袋放在老妇额头。
  “水袋!”袁旭向身后袁军伸出手。
  一个袁军解下水袋递给他。
  再次将水袋扔给汉子,袁旭说道:“喂婆婆喝几口!”
  汉子也是知道,发热之人多喝些水会好受些。
  只是一路赶来,带的水已喂老妇饮完。
  接过水袋,他想也没想就解开系绳,喂老妇饮了几口。
  额头上敷着冰凉的水袋,又喝了几口清凉的冷水,老妇轻轻嗯了一声。
  “母亲!”老妇发出声音,汉子连忙唤了一声。
  昏迷中的老妇并未给予回应,依旧沉沉睡着。
  “不可耽搁,尽速赶路!”
  袁旭催促了一声,率先策马前冲。
  从见到汉子和老妇,他就没问对方姓甚名谁,直接施以援手。
  起先对他还有怀疑,直到他策马冲出,汉子最后一丝警觉终于卸去。
  一路飞驰,足足走了二三十里,袁旭等人才到东莱城。
  进入城内,天色已是有些暗了。
  晚间即便到了港口,也不可能有船只载他们前往蓬莱。
  唯有在东莱宿上一夜,第二天一早上路。
  带着众人直奔官府,令差人寻来医者,袁旭等人在官府后院安顿下来。
  医者为老妇施了针,又留了些草药。
  亲手熬了药,喂老妇喝下,见她有些退热,汉子才放下心来。
  直到此时,他才想起尚未向袁旭道谢。
  离开房间,他发现已是入了深夜。
  有心第二天一早再去道谢,却总觉着心里总挂着件事情。
  思来想去,他决定还是去看看袁旭有未睡下。
  袁旭的住处,与安顿汉子和老妇的房间不远。
  门外守着两名袁军。
  见汉子来了,一个袁军喝道:“何人?”
  “某特来向公子道谢!”
  “公子已是睡下……”
  “某尚未睡着。”屋内传出袁旭的声音:“请他进来吧。”
  狐疑的打量着汉子,袁军冷着脸朝门口哝了下嘴。
  向守门袁军拱了拱手,汉子推门进入屋内。
  房间里点着油灯,昏蒙的光线照在袁旭脸上,使他显得很是憔悴。
  他刚才已是睡着,门外传来袁军的喝问,又听见汉子的声音,才特意回话。
  看出他一脸倦意,汉子连忙说道:“不知公子已是歇下,多有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