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率领匈奴勇士的,正是左贤王呼奴邪。
  见匈奴人拦路,张燕勒住马,高声问道:“某与屠各素无冤仇,你等因何拦路?”
  “请将军原路返回!”呼奴邪回道:“某已将此处划归部族所有。”
  冷笑两声,张燕说道:“你等划定此地,某答应了么?”
  他话音才落,呼奴邪身后的屠各勇士纷纷搭弓上箭,瞄准了张燕军将士。
  人数远远超过屠各勇士,张燕军将士又怎甘落后,弓箭手纷纷将箭矢搭在了弦上。
  骑兵和重步兵则举起盾牌,兵刃锋芒指向前方,只等张燕一声令下。
  与呼奴邪对峙的张燕,并不知道此时袁军已赶到井陉城外。
  城头上的张燕军早已准备了滚木、巨石和热油等物,只等袁军攻城,便向城下倾泻。
  与袁旭并骑而立,张郃抬起大刀朝城头上一指:“城上守军不少。”
  “后半夜就没了!”袁旭的回应很淡。
  他早做好了部署,守城敌军防范虽然严密,对袁军来说却是形同虚设。
  袁旭望了望天空。
  斜阳完全落入地平线以下,天边只余下一抹红褐色的残霞,给大地带来一丝黯淡的光华。
  残霞越来越暗,夜晚终将降临……
  井陉成内,被张燕军骚扰多日的百姓,得知袁军来到,纷纷紧闭门户不敢离家。
  张燕军占据井陉的日子,对许多百姓来说犹如一场梦魇。
  无数妇人惨遭奸淫,无数家庭遭受抢掠。
  虽说在城内张燕军并未太多杀人,因企图阻止他们的暴行,也有一些百姓被无辜屠戮。
  城中很静,除了搬运守城器械的张燕军,几乎没有其他人在街道上行走。
  当然,有一群人除外。
  临近袁军逼近的城门,一条小巷中蛰伏着数十名手持长剑的汉子。
  领头的,正是奉命来此的马飞。
  入夜的巷子很暗,除了听到呼吸声,能确定身旁有着别人,众人凭视力根本无法确定同伴的存在!
  街道上,成群的张燕军跑过。
  马飞带领的数十人,连动也不曾动弹一下。
  除了他们,城内还蛰伏着一群人。
  那些人是敌军攻城时,只做了简单抵抗就放弃城池的守军!
  派遣马飞向各城分拨人手,袁旭还给他下达了一条命令。
  告知各城守军,敌军攻城之时,只是稍作抵抗便将城池献出。
  待到大军赶至,再配合马飞所部,自内一举夺下城门!
  太行八陉,每个城池都是如此部署。
  由于主动献城,张燕并未为难守军,只是将他们的兵械缴了,甚至没派出多少人手看管。
  如此一来,倒是方便了他们的行动。
  兵械被收缴,对守军来说并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张燕军来到之前,已经得到命令的他们,事先在隐秘处埋下了兵器。
  大军来到,他们只须将武器扒出便可。
  蛰伏在小巷中的马飞默默等待着城外传来信号。
  夜色越来越深,街道上跑来跑去的张燕军点起火把。
  城墙上,也亮起了成片的火光。
  一支支火把,像是会晃动的星星,在城墙上、街道中跳跃不停。
  围城的袁军还是没有发出信号,马飞也已有些按捺不住。
  “怎的还不下令?”他身后一个袁军蹲的腿都有些麻,小声嘀咕道。
  马飞压低声音说道:“急甚?公子自有安排。莫要说话,以免敌军发现!”
  说话的袁军没敢再吭声。
  街道上,跑过的张燕军时而会嚷嚷几声,他们在喊些什么,马飞等人听的是清清楚楚。
  “快!快!把石头都抬上城头!”一个军官跑到离巷口不远,向抬着石头的兵士喊道:“敌军攻城,我军还要用石头将他们砸出脑浆子来!”
  巷子里的袁军紧攥长剑,死死盯着军官,恨不能立刻上前将他撂翻,狠狠的捅上百十剑。
  每个人心里都有那种想法,却没人那么做!
  他们很清楚,一旦冲动,必定会引起敌军注意。
  城内守军足有三千,凭他们这点人,根本不可能有半点反抗的余地,别说打开城门,保住性命都是一种奢望!
  一声尖锐的哨音划破夜空,传进蛰伏在城内的马飞等人耳中。
  马飞嘴角浮起了笑容。
  等待了许久,动手的命令终于下达!
  “走!”压低声音,招呼了身后的袁军,趁着街道上敌军不注意,马飞最先蹿出了小巷。
  数十名袁军提着长剑,紧随其后鱼贯而出。


第149章 里应外合
  马飞等人一路贴着墙根,向城门逼近。
  只要有人靠近,他们会立刻闪身躲进角落。
  城门口,成群的张燕军正用粗大的圆木顶住门板。
  默默注视着张燕军的一举一动,马飞并没有下令立刻冲上去。
  时机还不到,张燕的布防尚未完成,许多人还在来来回回的跑着,此时发起进攻,很容易陷入死战……
  井陉城外。
  望着点起火把的城墙,张郃说道:“我军在城内暗设埋伏,张燕若是不走,也是寻不到机会进攻。公子步步谋算,竟算准了他会领军离开,智虑过人,末将心服!”
  “不是某智虑过人,而是张燕太傻!”袁旭微微一笑:“他身边有着贾诩,却不懂得运用。暗中偷袭隘口,必是贾诩之计。只是某料定,接下来的计策,张燕必不采纳!”
  “因何?”张郃愕然。
  “虽知险恶,却无信任。”袁旭说道:“攻破井陉,贾诩应是知道,太行他已没有翻盘的机会!”
  张郃没再言语。
  从一开始,袁旭就没在算计张燕,他一直把重点放在贾诩身上。
  先促使张燕无法信任贾诩,再一步步的推进计划。
  以至于张燕坐拥数万大军,还有贾诩辅弼,却形成被袁军逐个击破的势头!
  天色不早,信号也发出有了一会。
  马飞等人在城内应已有所动作,张郃要做的,只是等待城门打开。
  井陉城内。
  城门附近的张燕军越来越少。
  搬运石块、滚木的敌军大多上了城墙。
  于城门后列阵的敌军,大约只有三五百人。
  敌军在人数上远远超出马飞带领的队伍。
  马飞身后的一名袁军,紧攥长剑已按捺不住杀出去的冲动。
  按下了他持剑的手,马飞摇了摇头。
  离他们稍远的地方,突然火光四起,阵阵喊杀传了过来。
  城头上。
  敌军将领听到城内传来喊杀声,吃了一惊。
  见离城门不远有火光蹿起,他高声喊道:“速拨人马,前去剿敌!”
  袁军已兵临城下,城头上调拨不出人手,城门附近列阵的张燕军,立刻分拨出两百余人,冲向燃起火光的街道。
  献城的守军已有动作。
  他们引开了部分敌军,城门附近压力顿时减弱不少。
  时机已到,目送前往起火处驰援的敌军跑远,马飞压低声音说道:“强弓上弦。”
  数十名袁军纷纷将长剑插回剑鞘,取下背上的强弓。
  抽出箭矢搭上弓弦,一双双眼睛全都看向马飞,等待他下达命令。
  “杀!”袁军做好准备,马飞当即下令。
  如同夜幕中的鬼魅,数十名袁军纵身冲出。
  没有呐喊,也没有为壮胆气而发出的喊杀。
  他们只是默默的飞速冲出。
  冲出的同时,数十名袁军张开强弓,朝着背向他们的张燕军射出一蓬蓬箭矢。
  第一支才射出,紧接着他们又从箭壶中抽出第二支。
  离城门不过二三十步,冲锋中的袁军竟连着射出四五蓬羽箭。
  没想到背后有人杀出,张燕军顿时被射翻一片。
  许多人见同伴倒下,当即明白身后有敌人冲来。
  当他们转身时,飞来的羽箭又贯穿了他们的胸膛或者面门。
  成片张燕军倒下,慌乱中他们虽已知道发生了什么,却还没做出有效的应对。
  马飞率领的袁军已经冲到了近前。
  “打开城门!”一剑劈翻还在发愣的张燕军校尉,马飞吼了一声。
  大多袁军劈砍着他们身前的敌军,有十多个人飞跑到城门后,将抵住门板的圆木搬开。
  “城门遭袭,速速驰援!”城头上,张燕军发出了慌乱的喊声。
  无数人涌下城墙,朝城门冲来。
  他们的动作却慢了半拍。
  城门已经缓缓打开。
  “进城!”远远望见城门闪出缝隙,张郃纵马冲出。
  潮水般的袁军,紧跟在他身后,飞快的冲向城门。
  骑兵催促战马飞速疾驰,如同潮水般卷向城门。
  步兵也发出阵阵怒吼,向城门冲杀!
  马飞等人占领了城门,很快陷入缠斗,被敌军团团包围。
  一个个袁军倒了下去,马飞腰肋也被戳了一槊。
  鲜血汩汩流淌,他却好似浑然没感觉到疼痛,挥舞长剑,朝着扑向他的敌军劈砍!
  “守住城门!”城外袁军发起进攻,守城将军立时发出吼声。
  “城头守军听着!”张郃率领袁军冲进城门,城头上的敌军正要倾泻滚油,一个袁军校尉手持做成圆锥状,中间挖空了的木筒,向城上敌军喊道:“我军已击破张燕老巢,你等妻儿父母秋毫无犯,正等着你等回家团聚。莫再为张燕卖命,放下兵刃,回家团圆去吧!”
  木筒是袁旭出征之前特意让木匠赶制。
  它的内壁被打磨到十分光滑,喊声从中通过,穿透阵阵喊杀,城头上的敌军虽是听的并不真切,却也能隐约听明白在说什么。
  父母妻儿落入袁军之手。
  城外袁军的喊话,无非是告知他们,放下兵器父母妻儿可活。
  负隅顽抗,不仅城池将破,他们的家人也会被杀个精光。
  “母亲!”一个大约十六七岁的年轻兵士,最先稳不住,发出一声喊就要朝城下跑。
  一剑将年轻兵士砍翻在地,守城敌将高声喊道:“莫要被敌军蛊惑人心,再有乱我军心者,杀!”
  看着被斩翻在地的年轻兵士,许多张燕军都露出了迟疑和困惑。
  他们的父母妻儿在袁军手中,而他们却还在为张燕卖命!
  拼死厮杀,究竟为了什么?
  “守城!守城!”越来越多的袁军冲进城内,守城将领长剑挥舞,脸颊肌肉剧烈抽搐,发出一声声怒吼。
  城门附近的张燕军哪里承受的住袁军冲击,已是溃不成军,许多人四散逃向城内。
  “杀上城墙!”翻身下马,张郃提着大刀,率先冲上阶梯。
  成群的袁军紧跟在他身后,涌上通往城墙的台阶。
  张燕军见有人冲了上来,一些人连忙迎面杀上。
  冲锋中,张郃大刀猛力前挺,戳进一个敌军小腹,手臂用力,随着一声暴喝,将尸体挑起甩飞出去。


第150章 该杀的和该放的
  城门破了,军心乱了……
  守城的张燕军很快溃败。
  城头上,一面面张燕军旗帜被拔下丢在地上,换起了袁军的战旗。
  晚风中,袁军战旗猎猎翻飞。
  “呼啦啦”的旗帜翻卷声,像是在诉说有关这场厮杀的惨烈。
  在一群袁军簇拥下,袁旭策马进入城门。
  被俘张燕军垂头丧气挤挤挨挨的蹲着。
  俘虏分为两拨,人数众多的一拨,只是被袁军看押并未捆缚。
  离他们二三十步开外,百十名浑身染血的敌军,则被绳索绑缚住上身,跪在地上,每人身后还有一名按住他们肩头的袁军。
  “公子!”袁旭进城,张郃迎了上来。
  他战袍染血,脸上也抹着几道血污。
  “将军安好?”
  “安好!”张郃应道:“诛杀敌军两百有余,其余均被俘获,一个也未走脱!”
  “有劳将军!”得知张郃无恙,袁旭看向百十名被捆缚着的敌军:“那些人怎了?”
  “正要询问公子如何处置。”张郃说道:“敌军多是稍作抵抗便向我军投降,只他们死战不退,倒也是汉子。”
  “需要的不是汉子。”袁旭淡淡说道:“击破张燕,我军须恩宽并济。愿意投降者,赦免无罪。”
  “他们呢?”
  “杀无赦!”
  袁旭极少赶尽杀绝,攻破张燕老巢,甚至释放了数万老弱。
  他偏偏不肯放过这些死战不退的敌军……
  张郃不懂!
  “主动投降者恩赦,让张燕军知道,我军并不滥杀。”袁旭说道:“死战不降者杀,也是让他们知道,敢于顽抗者唯死而已!”
  张郃恍然大悟,袁旭并非不杀,只是他不喜滥杀!
  该杀的,他从不犹豫!
  惋惜的看了一眼被捆缚着的敌军,张郃比划个砍杀的手势。
  死战不退的敌军少说也有百十人。
  见了张郃手势,一个跪着的张燕军扯起嗓门喊道:“要杀老子就放胆过来!若眨眨眼睛,老子便是你等养的!”
  与他跪在一处的张燕军,也都纷纷挺起胸膛,叫骂不绝。
  主动投降的张燕军,一个个蜷缩着身子,不敢去看放声叫骂的同伴。
  同是身披战甲的将士,他们选择了投降,而即将被杀的同伴,则选择了死!
  站在百十名张燕军身后的袁军,举起长剑,狠狠劈砍下去。
  一颗颗头颅从喷溅鲜血的颈子上掉落,叫骂声戛然而止。
  斩杀了不肯投降的俘虏,袁旭走向哆哆嗦嗦挤成一团的敌军。
  “你等可以走了!”环顾敌军,他冷冰冰地说道:“记住某说的话,负隅顽抗者死!放下兵刃者生!”
  亲眼看着同伴被砍下脑袋,俘虏都以为将是同样的命运等待着他们,没想到袁旭竟会放他们走。
  死里逃生的俘虏,抬起头愕然看着他。
  不杀倒也罢了,换作别人,至少也会关押或者招揽。
  袁旭却什么都没做,只是简简单单的把他们放走!
  奇怪!
  太奇怪!
  完全想不明白他这么做的理由!
  “你等家眷均在太行垦荒,记得不许再回张燕军中。”俘虏还都没缓过神,袁旭接着说道:“否则,杀无赦!”
  最后三个字,他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亲眼看着百余名同伴被杀,没有一个俘虏认为他只是说说而已。
  “多谢将军不杀之恩!”几个胆小的,已是跪伏着向袁旭与张郃叩头。
  有人牵头,更多的俘虏纷纷跪下,口中不住喊着“谢将军不杀之恩”。
  摆了下手,袁旭喊道:“放他们走!”
  袁军将士虽是百般不情愿,命令下达,只能放俘虏离开。
  两三千残兵败将,相互搀扶着走向城门。
  看着离去的他们,张郃向袁旭问道:“公子,放走他们,莫非不会重回张燕军中。”
  “当然有人会回去!”袁旭说道:“若没人回去,某还不放了。”
  “这……”
  “我等此举,若无人以口相传,别处敌军又如何知晓?”
  “可是我军破城之法……”张郃有些担心夺取城池的法子会被泄露。
  “各城不同,将军放心便是!”
  袁旭的回答,打消了张郃顾虑。
  他只是不太明白,同样各城都派进人马,又怎样做到破城之法不同?
  井陉被攻破的消息并未很快传到张燕耳中。
  与呼奴邪对峙,张燕正打算挥兵冲杀,却发现在呼奴邪背后出现了更多屠各匈奴。
  匈奴人骑着战马,在大单于的引领下朝着呼奴邪的阵列推近。
  到了阵后,大单于的人马停了下来,他在几名屠各大王的陪同下走到最前。
  “张将军,许久不见!”向张燕行了一礼,大单于说道:“我屠各左贤王部已将此处划为圈地,请将军原路返回,我等并不欲与将军为敌。”
  “不欲为敌?”冷哼一声,张燕说道:“拦阻我军去路,还说不欲为敌?”
  大单于只是面带浅笑看着张燕并未答话。
  肥胖的身躯压在马背上,战马都显得有些吃力。
  他硕大的体型给人施以无形的压迫感,虽是满身肥肉却让人不敢小觑。
  张燕冷声问道:“你等可让开?”
  “本单于话已说了,将军莫非连这点脸面也是不给?”大单于反问了一句。
  “如此,休怪某无情!”抬手一招,张燕喊道:“三军听令!”
  他身后的弓箭手纷纷将弓弦张满,箭矢斜指向天,瞄向屠各匈奴。
  大单于也是朝身后招了下手。
  匈奴骑士纷纷上前,也是搭弓上弦瞄准了张燕军。
  双方近距离对峙,战斗一触即发。
  袁旭来到太行之前,双方从未发生冲突,只因呼奴邪擒了公孙续,屠各匈奴才与张燕产生了怨隙。
  “将军!”正打算挥兵上前,一个骑兵从侧面冲了过来,到张燕近前说道:“袁军突袭井陉,城池已是丢了!”
  离开井陉并没多久,甚至连袁军突袭的消息都没得到,城池就丢了。
  张燕不敢相信的向报讯兵士追问道:“你再说一遍?”
  “袁军突袭井陉,城池已是丢了!”
  “返回井陉!”顾不得与屠各匈奴对峙,张燕掉转战马,率军向井陉赶去。


第151章 最后一线生机
  返回井陉的途中,贾诩回头看了一眼。
  屠各大军始终不远不近的尾随。
  张燕向井陉发起进攻,屠各绝不会袖手旁观。
  腹背受敌,他此战完全没有胜算!
  走在大军最前,张燕脸色阴沉。
  轻而易举夺取八陉,袁军抢回去却更加迅捷。
  他甚至还没得到消息,井陉就已经丢了……
  到了井陉城外,张燕止住大军。
  屠各大军也在距他不远停了下来。
  “问问屠各人,他们想做什么?莫不是真欲与我军开战?”脸色铁青,张燕向身旁校尉吩咐道。
  校尉应了,策马往屠各大军奔去。
  “将军有话询问大单于!”到了屠各阵前,校尉喊道:“因何尾随我军?莫非真欲开战?”
  “张将军多虑了!”大单于笑着说道:“听闻井陉丢失,张将军匆匆返回,本单于只是觉着会有场热闹,特来看看而已!”
  得了回应,校尉掉转战马,回复张燕去了。
  从校尉口中得到大单于回应,张燕冷哼了一声。
  屠各人只是来看热闹?
  除非他傻了才会相信。
  袁军与屠各结成同盟,他一旦攻城,严阵以待的屠各大军,必定自背后向他发起总攻!
  井陉城头,袁军战旗随风飘摇。
  一支支火把彼此相连,将城头映的一片通亮。
  驻马城外,隐约能看见城上站着的袁军将士。
  城门紧闭,城垛摆上巨石,袁军早已严阵以待!
  “将军,张郃、袁旭必不在城内。”凑到张燕身旁,贾诩说道:“夺取一城,袁军定会一鼓作气,再下城池!”
  看了贾诩一眼,张燕问道:“此时攻城,岂非更易得手?”
  “屠各如何处置?”贾诩摇了摇头。
  朝屠各大军看了一眼,张燕并未说话。
  “发出探马,查探袁军动向。”贾诩说道:“倘若袁军大意,沿途有踪迹可寻,将军或有生机!”
  “派出斥候,探查袁军动向!”张燕再没迟疑,向一旁吩咐道。
  与此同时,袁旭与张郃率军正赶往下一座城池。
  “张燕前往井陉,城内只留百余兵马驻守……”张郃还是担心守城兵马不足。
  “将军不用担心!”袁旭说道:“有屠各尾随,城内即使无一兵一卒,张燕也是不敢强攻。”
  “可是贾诩……”
  “事已至此,贾诩已回天乏术!”
  “倘若张燕尾随我军而来?”
  “太行八陉,尚有七处未夺,他怎知我军前往何处?”
  离开井陉,他们并未选择宽阔大路,而是诸多小路中的一条。
  小路又有许多岔口,每经过岔道,袁旭都会派出兵士清理大军行进的痕迹,张燕即使派出斥候,也不可能很快辨明他们选择的是哪一条通路。
  跟在袁旭身后,马飞腰上缠裹着厚厚的麻布。
  殷殷血渍浸透麻布,他却没表露半点疼痛。
  “伤势如何?”回头看向他,袁旭关切的问道。
  马飞咧嘴一笑:“被敌军在腰上开了个眼儿,算不得甚。”
  “夺取下座城池,再换些草药。”
  “多谢公子提醒!”
  队伍加快速度,向下一座城池行进。
  此后攻城,城内袁军与他们呼应方式各不相同。
  有的城池,袁军并不占据城门,而是借着地势将水渠排干,打开水门引领袁军入城。
  有的城池,则是袁军早已混进张燕军之中,趁着敌军不备突然发难。
  接下来的十多天,袁军连续拔城,张燕军疲于奔命。
  积关陉外,疲惫不堪的张燕军扎下营寨。
  他们终于追上了夺取多处城池的袁军。
  距张燕军不远,始终阴魂不散的屠各大军也已安营扎寨,与他们遥遥相望。
  贾诩坐在帐中,向随行卫士吩咐道:“收拾行装,我等该离去了!”
  “贾公,而今已是追上袁军……”卫士小声提醒。
  “那又怎样?”无奈一笑,贾诩说道:“袁军连续拔城,积关陉乃是最后一处,即便围住袁军,屠各也是虎视眈眈,已无回天之术。”
  “就这么……”
  “某有负曹公。”叹息一声,贾诩说道:“备马。”
  半个多时辰之后,张燕才睡下没多会,帐外传来卫士的声音:“启禀将军,贾公方才离开军营。”
  张燕猛的坐起:“因何离去?前往何处?”
  “不知!”
  沉默片刻,张燕匆匆起身穿衣。
  出了帅帐,他带着两名卫士飞快的走向贾诩营帐。
  帐内空空,连铺盖都已带走,贾诩显然不可能再回来了。
  站在帐内,张燕满脸愕然,过了许久,他才失魂落魄的走了出来。
  贾诩离开,向他透露了一个讯息。
  对曹操来说,他已没有多少利用价值!
  留在这里,贾诩也不可能再有任何建树……
  投效曹操的后路已是断了,连破八陉,他也彻底得罪了袁家……
  天下之大,怕再没他的容身之处!
  “将军!”张燕正站在帐外发愣,一个卫士跑了过来:“袁家五公子求见!”
  张燕一怔:“他来做甚?”
  “说是与将军有事相商。”
  “请他入帅帐说话!”
  袁旭不早不晚,恰恰在贾诩离开之后前来,张燕已是猜到,大军一举一动都在袁军的掌控之中。
  惹上这样的敌人,实在太可怕了!
  回到帅帐,张燕尚未坐下,帐外就传来卫士的声音:“将军,袁家五公子到!”
  “请公子入内说话!”
  帐帘掀开,一个身穿铜甲的少年跨步入内。
  进入帐内的,正是袁旭。
  他拱手一礼,对张燕说道:“袁家五子旭,见过将军!”
  “公子只身前来,胆气着实不小。”
  “并非只身,随行卫士便在帐外。”
  “某营中却有数万人马……”
  “不过数千而已。”
  张燕被袁旭说的一愣。
  “八陉守军每城三千,将军营寨数万妇孺。”带着与他年纪完全不符的从容,袁旭说道:“如此算来,十万大军尚余几许?”
  “即便如此,取了公子性命却并非难事?”
  “某至此处,性命已是交于将军之手!”袁旭说道:“只是某若身死,将军最后一线生机,怕也没了!”


第152章 歃血为盟
  张燕已被逼上绝境,袁旭此时前来,他还真不敢轻易下手。
  虽然出于本心,他恨不能将袁旭五马分尸。
  投效曹操的门路已经断了,杀了袁旭,根本不用袁绍发兵,城内袁军和虎视眈眈的屠各大军,就能将他剿灭在此。
  “公子何意?”凝视袁旭,张燕问出了口。
  “给将军指条生路而已。”袁旭说道:“不仅如此,还可使将军壮大军力,稳固太行根基。虽不可成就宏图霸业,却可光耀门楣,成就正统!”
  “你我乃是宿敌,因何助我?”
  “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盟友。”
  “……”
  “曹操拉拢将军,无非牵制袁家。”袁旭说道:“贾诩舍将军而去,只因将军失了根基,又丢了八陉,已无可用价值。”
  袁旭点明要害,张燕顿时面色如灰。
  他无奈叹息,并未答腔。
  眼下形势,看似两军对峙,实则他已丧失了所有主动,不过是砧板上的一块肉,只等着袁军前来宰割。
  袁旭要送给他一条活路,他当然不会不要。
  只是……
  颜面何在?
  看出张燕在迟疑,袁旭说道:“若将军肯降,某自会禀明家父,乃是将军深明大义,肯归附我袁家。”
  “某与袁公作对多年……”张燕虽已动摇,却还是心存疑虑。
  “将军可是想说,当日袁家击破公孙,尽屠公孙将士?”
  张燕点了点头。
  袁军击破易京,投降的公孙军,尽遭屠戮。
  投靠袁家,以袁绍的气量和为人,他不得不担忧将来的命运。
  易京城破,袁旭反对袁绍大开杀戒,却无力阻止,也正是出于这种顾虑。
  但凡击破敌军,必定斩尽杀绝!
  如此做派,又怎能收拢人心?
  事情早已发生,说什么也都晚了。
  “不瞒将军,某当初也是反对家父如此。”
  袁旭此言出口,张燕一愣。
  “公子既是反对,因何不阻止袁公?”
  “人微言轻,即便阻止,又能如何?”
  “袁公杀伐果决,公子也难阻止,某又怎敢让将士放下兵刃?”
  “何须放下?”
  袁旭突然改变了立场,站在张燕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张燕很是不解。
  “若不放下兵刃,又怎算得投降?”
  “只是投诚而已!”
  愕然看着袁旭,张燕没弄明白他究竟想说什么。
  投诚和投降,听着好似一个主动一个被动,追根究底,差距却并不是很大。
  三军将士若不放下兵刃,袁绍又怎肯相信他是真的愿意归服?
  “将军聚集旧部,以太行为根基,北拒夷狄,东挟曹操。”袁旭说道:“若是如此,家父怎会为难将军。”
  “莫非末将……”张燕迟疑着:“不去邺城递交降表?”
  “万万不可!”出乎张燕意料的是,袁旭一口否定了他去邺城:“将军亲往,若父亲将尔扣留,又当如何?只须派出使者,随某一道返回邺城,向父亲递交降表便可。”
  身为袁家公子,袁旭若让他亲往邺城,张燕倒不会有半点意外。
  然而他一口否决,还提出只须派出使者,就让张燕揣测不清他的意图。
  “公子究竟……?”
  “将军乃是世之豪杰,向袁家投诚,某又怎肯陷将军于危局?”
  袁旭这番话,让张燕心中隐隐有些感动。
  曾为敌人,竟大度如此,为他考虑生死!
  袁旭的个性,与袁绍截然不同。
  他更加大度,更能容人,张燕瞬间有了种向他投诚,远远好过投效袁家的念头。
  起身向袁旭行了一礼,张燕说道:“公子大义,某感怀莫名!只是有一不情之请,还望公子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