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愣了一下:“可有四处搜寻?”
  “已是四处搜寻!”马义说道:“宫室、角楼一处不落,依旧不见踪影!”
  夺取许都之前,并未听闻刘协离开。
  击破城池,却不见了皇帝……
  “传令下去,严加戒备,任何人不得出入!”袁旭说道:“令将士四处搜寻,不可放过一房一舍,务必将陛下寻到!”
  马义应了,向风影传达命令去了。
  此时的许都街道上,林涛手持长剑,遇见被俘曹军就问可有见着贾诩。
  贾诩已经逃出城去,林涛问了半天,当然是一无所获……
  正满心烦闷,蔡子墨来到他身旁:“怎样?可有寻到贾诩?”
  “只怕已是走了!”铁青着脸,林涛应道。
  “先生莫要焦躁,”蔡子墨说道:“虽是走了贾诩,公子征讨曹操,终有一天可寻到知晓先生身世之人!”


第752章 邺城告急
  袁旭攻破许都,没有找到刘协。
  此时的邺城城外,曹军军营内。
  一顶比帅帐小不了多少的帐篷中,刘协正与伏后坐在帐内。
  他身旁卫士尽是曹操麾下,就连随行宫女,也都是曹操安插。
  像锦娥那样自幼跟随刘协或伏后的宫女,都被留在了许都……
  与伏后在帐内,刘协是坐立不安。
  袁旭进攻许都,他本以为可脱离曹操手掌。
  没想到曹铄竟在天海营夺取汝南之时回到许都,将他与伏后带到邺城。
  生怕遣派锦娥前往徐州之事被曹操知晓,自打来了邺城之外,刘协整天惶惶不可终日。
  帐帘被人掀开,曹操带着荀彧进入帐内。
  见曹操来了,刘协和伏后赶忙起身。
  “曹公!”躬身行礼,刘协问道:“敢问有何吩咐?”
  “陛下如此,臣如何担当?”曹操拱手回礼。
  请曹操与荀彧坐下,刘协在侧手陪着坐了。
  “袁显歆击破许都,陛下可已知晓?”落座之后,曹操问道。
  “已是听闻。”刘协说道:“曹公匡济汉室,袁显歆胆敢如此,着实大逆!朕这便起草诏书讨伐……”
  止住刘协,曹操说道:“陛下不必急于此事,某先夺河北,待到河北平定,袁显歆盘踞徐州、汝南,弹丸之地何愁不破?”
  “曹公智虑通天,朕甚拜服。”刘协赶忙应了。
  曹操向荀彧使了个眼色。
  荀彧说道:“曹公尚未击破邺城,陛下与皇后多有劳苦,倘若有甚所须,只管知会。”
  曹操麾下,最忠贞于汉室的莫过于荀彧。
  虽为傀儡,刘协又怎会不知各人好处?
  他赶忙应道:“朕与伏日后必有劳烦荀公之处!”
  曹操引漳水灌入邺城已是两月有余。
  城内粮草经了浸泡多已发馊。
  军民无粮可食,城内遍处饿殍……
  城头上,审配眺望城外曹军军营,缓缓闭上眼睛。
  大势已去,即便曹军不再进攻,邺城也守不得多久。
  就在审配心中烦闷,知晓邺城必遭击破之时,身旁校尉朝远处一指:“审公,彼处有火!”
  循着校尉手指方向望去,审配果然看见远处亮起火光。
  望见火光,审配眸子一亮:“公子回军来援,我等当可击破曹操!”
  审配猜想的没错,来到城外的正是袁尚。
  围困平原多日,始终难以将之击破,邺城又屡屡告急,得知曹操引漳水灌入城内,袁尚再也坐不住了。
  亲率一万兵马,袁尚折返邺城,驰援审配。
  袁尚回返的消息,曹操早已得知。
  觐见了刘协,回到帅帐,郭嘉等人已等候其中。
  才入帐内,他就向郭嘉等人问道:“袁尚回返驰援,诸公以为如何?”
  “区区一万兵马,如何奈何曹公?”郭嘉说道:“曹公不如不予理会,城内断粮多日,得知袁尚回返,审配必将突围而出。”
  “奉孝之意……”
  “半道截杀审配,伏兵应对袁尚,此战可定!”
  曹操点头,向夏侯惇等人说道:“你等各自点选本部兵马,应对审配出城。”
  曹军做出部署,审配却只想着如何与袁尚会师。
  袁尚军营,每隔数步就点着一只火盆。
  火盆比平日里点的更加旺盛一些,好让审配知晓援军已经抵达。
  眺望邺城方向,袁尚心底一阵茫然。
  他与袁谭争斗许久,双方都没得到好处,反倒是曹操一路攻城略地,如今将要击破邺城。
  想到当初兄弟争斗,袁尚心中一片懊悔。
  倘若不为继承河北,任由袁绍将此地交由袁旭,或许事情不会发展到这等境地……
  深深吸了口气息,袁尚悠悠叹出。
  事到如今,后悔已经晚了,他所能做的,无非全力而为,尽力保住邺城。
  曹操围困邺城许多时日,袁家也早不如以往那般荣耀。
  袁家府宅内,仆从、侍女已是逃走多半。
  刘夫人坐在屋内,面如死灰不住嗟叹。
  甄宭低头立于她身前,大气也不敢喘一口。
  朝甄宭招了招手,刘夫人说道:“你且过来说话!”
  到了刘夫人近前,甄宭垂手而立,连头也不敢抬一下。
  “城内已是没了粮草,这些日子也苦了你。”刘夫人说道:“待到曹军退去,你还是回到幽州,去显奕身边稳妥。”
  “多谢夫人垂顾。”甄宭说道:“夫君将妾身留于邺城,为的便是孝顺夫人,妾身怎敢不遵?”
  “难为你了!”刘夫人轻轻一叹,朝她伸出手说道:“来我这儿。”
  到了刘夫人近前,甄宭被她拉着坐下。
  刘夫人抚着她的小手说道:“你嫁给显奕也有许多日子,至今你二人尚无后嗣,怎可在邺城耽搁太久?”
  低着头,甄宭没有应声。
  袁熙将她娶进门,起初待她很好,到了后来渐渐冷落。
  住在邺城许多时日,袁熙甚至没派人前来探问过。
  心已经冷了,回不回幽州,对甄宭来说已无太多差别。
  “显奕孝道我已尽知。”刘夫人说道:“小夫妻分别太久,终究不妥。”
  “夫人说的是。”甄宭低声应道。
  “曹军围城,只不知邺城可否保住。”刘夫人说道:“倘若保得,显思与显甫之事,我也许操些心思。”
  甄宭没有应声。
  嫁到袁家,她已感受到兄弟不睦。
  袁旭离开河北,自此没再踏足半步。
  袁谭、袁尚相互攻伐,彼此都没得到好处,反倒引来了曹操……
  牵着甄宭小手,刘夫人也是满脸悔意。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只为何人继承河北,袁家兄弟大打出手。
  袁尚得了河北又能如何?
  尚未坐稳,曹操已是兵临城下……
  刘夫人与甄宭还在担心邺城会否被破,审配此时已做了决断。
  召集麾下众将到了近前,审配对众人说道:“城内已无粮草,固守城池乃是死路一条。公子既已回援,出城进击曹军,或是唯一生路!”
  将军们面容肃穆,并无人应声。
  每个人都知道,关系到邺城生死存亡的一战已经揭开帷幕。
  “众将点齐兵马,今日晚间随某出城!”审配向将军们下达了命令。


第753章 不可逗留
  夜已深沉,寥落的星辰布满夜空。
  没有月亮的夜晚总是黑的那么深邃、黑的那么幽远……
  邺城城门缓缓打开,一支兵马走出城池。
  与此同时,袁尚也下令大军向曹军进发。
  百十条黑影蛰伏在曹军营地外。
  一双双眼睛死死凝视着彼此连接的营帐。
  带领这支队伍的正是马飞。
  流苏趴在他身旁,圆溜溜的大眼睛也在盯着曹军营帐。
  “城内出兵,袁尚也已出兵,因何曹军毫无动静?”观察了片刻,流苏小声嘀咕。
  轻轻抚摸了一下她后脑的秀发,马飞没有言语。
  曹军绝对不可能没有动静,只是他们还没观察出来而已!
  出城的袁军距曹军军营越来越近。
  就在审配率领袁军,将要抵达曹军附近时,路两侧突然亮起无数火光,黑压压的曹军现出身形。
  一张张长弓搭上箭矢,瞄准正在行进中的袁军。
  突然出现伏兵,审配吃了一惊:“撤!回城!”
  他的反应不可谓不快,然而曹军动作更快。
  随着一声令下,无数箭矢飞向袁军。
  根本来不及应对,猝不及防之下的袁军,顿时被射翻一片。
  反应快些的将士,躲避在盾牌后,一些反应慢的没想到使用盾牌,反倒乱哄哄的四处乱跑。
  人的双腿再快,也不可能快过箭矢。
  奔逃中的袁军,一个个中箭倒地……
  审配胯下战马也被箭矢射中,他连同战马倒在地上。
  沉重的摔击下,他只觉着腰好似要散了,疼的额头上布满冷汗,却连动弹一下也成奢望!
  正在这时,两名袁军持着盾牌到了近前。
  将他架起护在盾牌后,一个袁军喊道:“审公!我等中了埋伏!”
  “速速回城!”被两名袁军架着,审配喊了一声。
  出城袁军手持盾牌,飞快的退回城内。
  马飞朝众夜刺一招手,带领他们趁着战场混乱,蹿入曹军军营。
  与此同时,袁尚率领的兵马也在半道遭到曹军突袭。
  双方厮杀一阵,袁尚大败而回。
  马飞等人潜入曹军军营。
  蛰伏在一片空营房附近,流苏小声问道:“既已入了曹营,是否诛杀曹操?”
  “曹操身边好手众多,如何诛杀?”马飞压低声音应道:“我等只须混入曹军之中,待到曹操击破邺城,随军进入便可。”
  流苏不再应声。
  带领夜刺执行任务的是马飞,她甚至不算是夜刺的人,只因任性,马飞才将她带在身边。
  虽在曹营,刺杀曹操却非易事。
  百余名夜刺,纵使十分了得,又怎是数万曹军敌手?
  蛰伏在暗影中,马飞等人静静等待。
  终于,曹军击退袁军回营。
  回到军营的曹军三三两两返回帐篷。
  就近选了些帐篷,马飞朝众夜刺点了下头。
  众人纷纷向帐篷摸去。
  没过多会,马飞见帐篷内走出一个个曹军兵士。
  兵士们出了帐篷,都是朝左右看了看,随后才往马飞与流苏藏身的地方走来。
  从决定动手,到夜刺换上曹军衣甲撤走,总共没用半炷香。
  带领众人撤远,流苏向马飞问道:“大叔,既已摸入曹营,因何不在彼处留下,反倒还要撤走?”
  看了一眼身穿曹军衣甲的夜刺,她又说道:“若要曹军衣衫,崭新的也是能够弄着,因何非要杀人性命取些破衣烂甲?”
  “小丫头懂什么?”朝流苏鼻子上刮了一下,马飞说道:“曹军衣衫虽是好弄,然而围困邺城数月,曹军将士也多是疲敝,曹操如何有心思调拨新衣?倘若我等穿着崭新衣甲随同,必将引来曹军侧目。”
  流苏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随后说道:“那因何不留在曹军营中,日后行事也便宜许多!”
  “便宜?”马飞摇头笑道:“曹军人数众多,兵士多是彼此不识,然而住在周近,又怎不相熟?我等蛰伏其中,待到早起,一旦被人见着,只怕当即便可识破!”
  马飞身为夜刺统领,流苏始终有些想不明白。
  他的剑术虽然不差,比起二师兄姜俊却要略逊一筹。
  姜俊投了袁旭,袁旭不仅没让他统领夜刺,反倒根本没有把他安插到夜刺里的意思,只是留在身边做了贴身护卫。
  直到马飞说出这些话,流苏才明白,袁旭任用他,并不完全看在他的剑术,更多的则是他思虑周祥。
  夜刺行的是蛰伏、刺杀之事,若将他们交由一莽撞之人统领,用不多久,数百人的精锐,怕是将会尽数折损!
  马飞等人潜入曹军军营,诛杀百余名曹军,取了他们衣衫。
  营内曹军对此竟是毫无察觉。
  半夜厮杀两场,待到天色微明,曹操还在安睡,帐外传来卫士的声音:“启禀曹公,营内出事了!”
  睡梦中的曹操猛然醒觉,他坐起身说道:“入内说话!”
  卫士进入帐内,曹操问道:“究竟何事,大呼小叫。”
  “回禀曹公,昨日夜间有人潜入营内,诛杀百余名将士。”
  有人潜入营内,整夜却无人发觉,直到天亮才被发现!
  曹操愕然一愣。
  顾不得披衣,他起身问道:“可知凶徒何在?”
  “不知!”兵士的回答虽不出所料,却还是让曹操倒抽了一口凉气。
  “去看看!”招呼了一声卫士,曹操离开帅帐。
  到达出事地点,一群幕僚、将军已是到了。
  见曹操来到,众人纷纷见礼。
  “可有活口?”一边往前走,曹操一边问道。
  “回禀曹公,并无活口!”许褚说道:“来人手法利落,均是一剑致命。”
  “怎知是剑?”
  “切口细小,并无拖沓。”许褚说道:“死去将士伤口尽在咽喉,且无挣扎迹象。可见是在毫无觉察之下被人杀死!”
  一百多人,毫无觉察被人杀死……
  曹操抽了口凉气,向众人吩咐:“增派人手夜间戒备,切不可再生类似之事!”
  许褚应了。
  望向军营后方,曹操向曹纯吩咐:“传令虎豹骑,戒备后方,若有异动即刻前往探查。”
  “曹公放心!”曹纯跨步上前,领了军令。


第754章 缓兵之计
  虎豹骑四处搜寻,又怎可能搜的到马飞等人。
  率军驰援邺城,首战失利,袁尚对击退曹军更没了信心。
  眼看邺城将破,袁尚心如乱麻。
  坐于帅帐内,袁尚满面愁容。
  帐帘被人掀开,崔琰走了进来:“公子因何面露愁容?”
  抬头见是崔琰,袁尚叹息道:“邺城被围,眼看将要城破,我等前往驰援却遭大败,某当如何,方可保得河北?”
  “曹操所欲无非河北而已。”崔琰说道:“长公子为求自保已投曹操,河北在公子之手,倘若公子前往投效,他怎会不允?”
  脸色一片灰暗,袁尚说道:“某投曹操,待到百年之后,有何面目去见父亲?又如何面对袁家列祖列宗?”
  “不过权宜之计,公子无须在意。”崔琰说道:“河北日渐凋敝,倘若可投曹操,彼必将河北交托公子。公子可休养生息,此消彼长,待到曹操势衰,公子再帅河北猛士一举将之击破,又怎会无颜面见列祖列宗?”
  想了一想,觉着崔琰说的并非毫无道理,袁尚点头说道:“崔公此计也是可行,只不知何人前往最为妥当?”
  “倘若公子不弃,某愿前往!”早先劝降袁谭未果,崔琰始终耿耿于怀,代袁尚向曹操投诚,他自当鼎力而为。
  “崔公愿往,必将事半功倍!”袁尚站起,躬身行个大礼说道:“河北存亡,交托崔公!”
  “公子放心!”崔琰回了一礼,退出帅帐。
  片刻之后,袁军军营走出数骑快马。
  当先一人正是崔琰。
  由几名卫士簇拥着,崔琰一路往曹军军营奔去。
  眼看快到曹军营前,迎面过来数名曹军。
  带人迎上来的曹军军官抬手喊道:“来者止步!”
  勒住坐骑,崔琰朝军官拱了拱手说道:“某奉袁家三公子之命前来求见曹公,还请阁下代为通禀!”
  “报上名姓,自当通禀!”军官回了一句。
  “崔琰!”崔琰报了名姓。
  “等着!”军官丢下一句,令几名兵士看着崔琰等人,他则往军营奔去。
  曹操正与郭嘉等人商议如何破城,得知崔琰来到,他向众人问道:“诸公以为崔琰来此何干?”
  “袁尚领军驰援邺城,新遭我军挫败。”郭嘉说道:“彼必认为河北难保,崔琰此行,无非前来投诚而已。”
  “你等以为如何?”看向众人,曹操问道。
  “奉孝所言甚是!”荀攸说道:“袁尚穷途末路,崔琰此行必为其说客!”
  “既是投诚,某当允之。”曹操说道:“袁谭已是投诚,倘若招募袁尚,河北战事可定!”
  “决然不可!”郭嘉说道:“曹公一旦允准袁尚投诚,袁谭便无时机反叛,河北仍在袁氏手中,日后必生祸患。”
  “奉孝以为理当如何?”
  “断不可允准袁尚投诚,我军正处上风,将之击溃,袁谭自会招募袁尚旧部。”郭嘉说道:“届时曹公击破袁谭,也是有了口实。”
  捻着下巴上的胡须,曹操微微颔首:“依着奉孝,只是袁显歆已然夺取许都,不日他必将领军北进……”
  “袁显歆夺取许都必是难守。”郭嘉说道:“待他北上,曹公可令人自后发难,断其后路。如此不仅可夺许都,汝南也将平定!”
  扫了一眼众人,曹操说道:“你等若无异议,便依奉孝之计!”
  众人纷纷说道:“我等并无异议。”
  麾下众人口径一致,曹操向卫士吩咐:“请崔琰来此相见!”
  在军营外等候许久,崔琰才得到召见。
  进入军营,一名卫士引领他前往曹操帅帐。
  才入帅帐,他发现帐内坐满了人。
  众人目光全都落在他的脸上。
  向曹操行了一礼,崔琰又朝众人拱了拱手。
  与他见了礼,曹操问道:“崔公不在袁显甫身旁,因何来此?”
  “某来此处,正是奉了显甫公子之命!”崔琰说道:“曹公大军进击河北,如今已是数月有余。将士疲敝苦不堪言,曹公何不偃旗息鼓,解将士倒悬之苦?”
  “偃旗息鼓?”曹操淡然一笑:“崔公说笑。战事一起,如何偃息?”
  “显甫公子愿投效曹公,自此牵马扶鞍。”崔琰说道:“曹公眼下虽是兵锋正盛,然而显甫公子麾下兵马也是不少。且审配镇守邺城,等闲难以破得,倘若厮杀下去,两军将士苦不堪言,曹公也将陷于两难。”
  “如何两难,愿闻其详!”曹操比划了个手势。
  自从崔琰来到帐内,郭嘉等人只是听着他高谈阔论,并未与之辩驳。
  见无人反驳,崔琰说道:“曹公欲得者乃是河北,长公子不过坐镇青州一地,虽是投效曹公,河北却在袁家之手。三公子有心投效,倘若曹公许其一线生机,公子必将感念恩德,自此效死追随。听闻许都已遭五公子夺取,曹公若可定下河北,挥兵南下,何愁许多不会失而复得?”
  崔琰说的头头是道,倘若不是早先郭嘉等人已有料断,曹操还真可能被他说服。
  曹操嘴角勾起浅浅笑容并未言语,郭嘉起身问道:“敢问崔公,曹公倘若允了袁显甫投诚,河北一地刺史,当由何人担任?”
  “河北一地向来归于袁家。”崔琰说道:“曹公另行委派他人并非不可,只是袁家在此时日久远,若由三公子领河北一地,曹公当可事半功倍。”
  郭嘉摇头说道:“崔公此言底气不足,显见倘若安插他人,袁显甫必定从中掣肘。”
  面朝曹操,郭嘉抱拳说道:“曹公明鉴,袁显甫所以投诚,并非真心投效,而是缓兵之计!”
  “郭公怎有此言?”崔琰闻言大惊,赶忙说道:“三公子投诚之心天地可鉴……”
  “倘若曹公不允袁尚坐领河北,他必将负隅顽抗。倘若允其坐镇河北,大军撤后,他将休养生息,待到羽翼丰满再与曹公为敌!”郭嘉说道:“如此用心,曹公不可不查!”
  眼睛眯了眯,眸子中闪过一抹冷厉,曹操向崔琰问道:“崔公,可有此事?”


第755章 拒绝投降
  两名卫士进入曹操帅帐,随后崔琰被他们拖出帐外。
  被两名卫士架着,崔琰连半点反抗余力也是没有。
  他一边被迫后退,一边还喊着:“三公子诚心投效,曹公因何不与人活路?”
  崔琰的声音,曹操听的真真切切。
  他却没有让卫士将崔琰带回。
  直到声音远去,曹操向众人问道:“某囚禁崔琰,袁尚必将死战,诸公以为该当如何?”
  “与其待到袁尚前来,不如曹公先往。”郭嘉说道:“崔琰来到军中,袁尚必将等待回音。趁其不知进况如何,我军突然发难,一战可定!”
  “事不宜迟,当速前往。”曹操目光落到夏侯惇脸上:“元让领本部骑兵,趁袁尚未有防备突然发难,大军随后便至!”
  夏侯惇起身抱拳:“末将领命!”
  崔琰前往曹营,袁尚坐立不安。
  曹操围困邺城数月,袁旭于南方击破许都,若他为曹操必定急于平定河北尔后南下。
  可曹操毕竟不是他!
  崔琰能否顺利说服,也在五五之数。
  坐立不安的在帐内来回走动,帐外传来卫士惊慌失措的声音:“启禀公子,不好了,夏侯惇领军冲向我军!”
  听说夏侯惇领军前来,袁尚赶忙出了帅帐。
  顺着卫士手指望去,他果然看见远处卷来阵阵烟尘。
  心知不好,袁尚喊道:“传令,即刻迎敌!”
  并无厮杀准备,袁军将士得到命令显得很是纷乱。
  弓箭手列阵栅栏之后,张弓搭箭瞄准冲锋中的曹军骑兵。
  不少人由于慌乱,长弓或者箭矢竟是掉落地上。
  伴着奔雷般的蹄声,曹军越来越近。
  滚滚烟尘中,夏侯惇挥舞长戟当先冲杀。
  近前曹军骑兵紧随其后。
  令袁军心惊胆寒的并非夏侯惇领军杀来,而是曹军骑兵身后,黑压压的曹军大阵正迎面扑来。
  数日之后。
  邺城之外发生的战事传到许都。
  端坐许都皇宫,袁旭面沉如水。
  他本打算救出刘协,尔后以刘协名义号令天下,请各路豪雄共同讨伐曹操。
  然而曹操却先行一步,将刘协带出许都。
  扑了个空,袁旭深知日后战事必定艰难!
  田丰坐于袁旭下首,一名风影抱拳躬身立于厅内。
  捏着下巴,袁旭没有吭声,朝风影摆了摆手。
  “三公子已遭曹操击溃,用不多久曹军必定进驻邺城。”风影退下,田丰说道:“公子应早做决断……”
  “如何决断?”袁旭说道:“三兄遭曹军击溃,已是往北去了,邺城一带唯有审配困守。时日长远,城池如何不破?”
  “公子可要前往驰援?”田丰说道:“倘若曹操得了河北,彼必领军南下,以我军之力,恐难抵御!”
  “他要河北,某便给他。”袁旭说道:“某已得了许都,怎肯轻易相与?”
  “公子是要?”
  “田公以为,如何方可保得豫州?”袁旭突然问道。
  田丰摇了摇头:“公子麾下将士不多,天海营虽是强悍,双拳却难敌四手。曹军人数众多,且挟天子以令诸侯,长久下去,只恐对公子不利!”
  “驰援邺城只怕时日不足!”袁旭说道:“三兄遭曹操击破,已是退往北方,用不多久,长兄必将招揽其旧部与曹操反目。借助长兄兵势,我等或可一战!”
  “公子是要等到长公子发难?”
  “正是!”袁旭说道:“某看出长兄早晚发难,曹操麾下幕僚众多,如何看不出?河北不定,曹操无心难顾,我等正可整兵秣马,静待时机!”
  田丰正要说话,门外传来赵艺的声音:“锦娥姑娘不可入内。”
  听说锦娥来了,袁旭摇头一笑。
  自从奉了刘协旨意前往徐州,锦娥已是数次催他领军讨伐曹操。
  如今夺了许都并未找到刘协,锦娥前来,无非询问刘协去处。
  赵艺拦阻,锦娥却根本不听。
  她跨步进入屋内。
  站在袁旭身后的姜俊见状,按剑就要上前。
  袁旭止住他,向锦娥问道:“姑娘因何来此?”
  “大将军!”向袁旭欠身一礼,锦娥说道:“奴家前来,无非询问陛下与皇后下落!”
  跟着锦娥进入的赵艺,见她话已出口,满脸尴尬。
  “某攻破许昌之时,陛下与皇后便是不在。”袁旭说道:“想必是被曹操带在身边。”
  “大将军可知因何不在?”锦娥下巴稍稍上仰,向袁旭问道。
  “姑娘莫非是要说,某出兵太晚?”
  “既是大将军知晓,我也不便多说。”锦娥说道:“敢问大将军,何时出兵讨伐曹操,拯陛下与皇后于水火?”
  “此事容当缓图。”袁旭说道:“姑娘莫急,某早晚领军北上,待到击破曹操,必可救出陛下。”
  “曹操待陛下无礼,陛下与皇后如沐水火。”锦娥说道:“大将军身为人臣,莫非毫不忧心?”
  “某整日牵挂陛下,又能如何?”袁旭说道:“姑娘可知曹操麾下猛将如云、智者千名?数万大军虎视眈眈,一旦与某对决,以某麾下军力如何抗衡?”
  “大将军之意莫非是不救?”锦娥完全无法体会袁旭的难处,还在咄咄相逼。
  并不认识锦娥,姜俊见她对袁旭无理,上前两步喝道:“姑娘好生无礼,竟敢对公子呼来喝去!”
  “锦娥姑娘乃是上使,姜校尉不得如此。”袁旭止住他,对锦娥说道:“姑娘担忧陛下之心,某感同身受。然而曹操势大,非一日可图,还望姑娘谅解!”
  锦娥还想再说,赵艺朝袁旭躬身一礼说道:“锦娥姑娘得知公子破了许都,心中欢喜,自徐州赶来。得知陛下并不在许都,适才前来冲撞。公子若怪,某愿一力承担!”
  深知赵艺与锦娥在徐州已经拱到了一处,袁旭说道:“罢了,姑娘不懂军务,赵将军须时常教授。”
  袁旭并未表示出兵,锦娥正要说话,赵艺已是一把架起她,拖着就往外走。
  被赵艺拖着,锦娥还在挣扎,口中还喊着:“大将军不给个交代,我今日便是不走!”
  看着他二人背影,袁旭和田丰相识一笑。


第756章 被她欺负惯了
  被赵艺拉着离开。
  走了数十步之后,锦娥用力挣脱。
  揉着被攥红了的手腕,锦娥没好气地说道:“你做什么?”
  “姑娘一而再再而三前去搅扰,幸而公子是个好脾性的。”赵艺说道:“不懂军务,怎知军事紧要?”
  “你训我?”锦娥俏眉一拧:“你怎敢训我?”
  “姑娘莫非果真以为,奉陛下之命前来传旨,许个大将军虚职便可使得将士不顾性命前去送死?”赵艺以往都会让这锦娥,这次却是真的怒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锦娥说道:“陛下传旨,难道在将军眼中,也是一文不值?”
  “陛下虽是九五之尊,可曾分拨半个兵士给公子?”赵艺问道:“姑娘可知,将士征伐沙场,一个不慎便将全军覆没?”
  被赵艺问的一怔,锦娥不服气地说道:“莫非眼看陛下受苦?”
  “陛下受苦,却无性命之忧。”赵艺说道:“三军将士征伐沙场,一个不慎,将有多少孤儿寡母?”
  满脑子想着如何营救刘协,锦娥从未想过这样的事情。
  茫然看着赵艺,锦娥问道:“陛下身在曹营,整日受尽凌辱,莫非果真至他于不顾?”
  “公子并非不救。”赵艺说道:“当日姑娘请公子领军进击许都,如今已是破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