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霜乃是张燕侄女。”袁旭说道:“当年某为她与公道保媒,本以为将军亲眷理应通晓事理,不想竟也做出这等事来。若非敲山震虎,还不知她将来会做些什么。”
“任性刁蛮又非一日。”甄宓为袁旭脱去外衣:“夫君如此,怕是并无用处。”
“某不管他夫妻二人在家如何,只须莫要耽搁军务便可。”袁旭说道:“因家中琐事,耽搁军旅要务,着实该死!”
将袁旭的衣衫挂起,甄宓没有吭声。
“三军出征以将为骨,身为主将,心思不在军旅,将士性命却要丢在异乡。”搂着甄宓坐下,袁旭把脸贴在她凸起的小腹上:“甄姬怀的必是儿子。”
“夫君好似可看穿肚皮!”甄宓甜甜一笑:“孩儿尚在腹中,怎知男女?”
“甄姬这便是不懂了!”轻抚她圆鼓鼓的小腹,袁旭说道:“你看,腹部凸起却是尖尖,并不似张霜那时滚瓜溜圆。圆者为女,尖者为男,虽非绝对,却也十之八九!”
“出外数月,夫君倒成了个医者。”
“医药之理多少还是懂些。”
夫妇二人在屋内话些加长不提,只说婉柔。
登上蓬莱,马义为她安排了住处。
蓬莱土地有限,开辟的居住区也不是十分广阔。
婉柔入住的,只是一栋两进小院。
院内有着三间房,虽说房屋不大,摆设倒也雅致。
令恭叔搬来矮桌,她取出随身带来的瑶琴,摆放在院中,专注的抚弄。
登岸时见到甄宓,婉柔顿觉自惭形秽。
尤其想起在战船上她将袁旭推往公孙莺儿的长剑,更是心中惭愧。
抚弄琴弦,奏起悠扬的曲子,婉柔心绪稍稍宁静。
甄宓毕竟是袁旭的发妻,她无来由的泛个什么酸?
好似想通透了一切,婉柔嘴角勾起一丝淡淡的浅笑。
“姑娘!”正专注的抚弄瑶琴,恭叔来到她身旁:“刘小姐前来探访。”
“哪位刘小姐?”止住抚琴,婉柔问道。
“刘玄德之女。”恭叔答道:“如今掌持蓬莱事务,小姐还是见上一见。”
早先曾听闻刘备有个女儿上了蓬莱,只是未得切实,得知此人前来探访,婉柔当然不会拒绝。
“请刘小姐入内说话!”
恭叔应声离去。
没过多会,他引领刘勉进入小院。
见刘勉来到,婉柔起身行礼:“奴家见过小姐!”
“姑娘不必多礼!”刘勉回礼说道:“公子回到岛上,事务诸多,应是无暇顾及姑娘。我来此处,只是问问可有所需。”
“此处甚好!”婉柔说道:“蓬莱风光秀丽,岛上更是别有洞天。若非来此,奴家竟不知海外已有如此兴盛之所。”
“外厢,小姐若无要事,还请入内叙话。”撤步一旁,婉柔邀请刘勉进屋。
并没打算离开,刘勉向她谢了,进入正中的房屋。
“敢问姑娘,与公子何时相识?”分宾主坐下,刘勉向婉柔问道。
“奴家与公子乃是素识。”婉柔将当初认识袁旭之时发生的事情说了,随后对刘勉说道:“兵荒马乱,日前赶往徐州,也是为了投奔公子。”
“中原战乱不止,确是难寻安身之地。”刘勉说道:“姑娘若是不弃,多住些时日也是无妨。”
“小姐好意奴家受领,只是不知公子和夫人是何打算。”
“姑娘随公子来到蓬莱,莫非只是暂住?”刘勉诧异问道。
看着刘勉,婉柔好似明白了什么。
住处一应所需早已齐备,刘勉突然前来拜访,本就蹊跷。
话说到此,婉柔明白。
她来探访是假,打探虚实是真。
“小姐挽留,奴家便可多住一些时日。”婉柔莞儿一笑:“只是公子、夫人那里,还须劳烦小姐。莫要住的久了,公子下逐客令方好!”
来到蓬莱已有许多时日,刘勉始终没等到袁旭娶她的消息。
甄宓怀了身孕,她本以为机会来了。
可袁旭偏偏还是装聋卖傻,始终不提当年婚约。
不提婚约倒也罢了,只要袁旭身边唯有甄宓,她总有一天会有机会!
偏偏此次袁旭回返,却带了个美艳女子。
婉柔不仅美艳,常年歌舞,虽说洁身自好从未与人有过亲密接触,骨子里还是带着妖媚。
婉柔的出现,让刘勉感觉到了不安。
廷议才散,她便来此打探。
简单对话几句,刘勉已知婉柔与袁旭并无太深瓜葛。
放心不少,她起身说道:“姑娘只管宽住,公子、夫人都是好客之人,蓬莱住处颇多,即便住上三年两载,也是无妨!”
话才出口,刘勉顿觉不妥!
她毕竟不是蓬莱真正的主人,竟代主人做出了决定。
更重要的是,婉柔在蓬莱住个三年两载,原本并无什么,万一她与袁旭日久生情……
心念电转,刘勉顿觉后悔。
婉柔的回应却让她放心不少。
“奴家行走各地,以歌舞为生,若是在蓬莱住的久了,世人皆忘记奴家,将来何以为生?三年两载,定是住不得。”
刘勉闻言心中欢喜,脸上却露出一丝失落:“姑娘才至,竟说出要走的话来。倒是我做的差了。”
“小姐切不可如此!”婉柔欠身行礼说道:“奴家是客,哪有客人叨扰主人,却令主人心生不安之说!”
“既是如此,我也不便强求。”刘勉微微一笑:“姑娘只管安住,若有所需,差人知会一声便可。蓬莱虽小,一应之物却是不缺。倘若姑娘欢喜海产,每日均可送上一些。只是海产不便存放,送的不会太多,姑娘吃个新鲜便是!”
“承蒙小姐挂念,奴家愧领!”婉柔欠身谢了。
刘勉告辞离去,得知她与袁旭并无深交,也是放心不少。
将她送到门外,婉柔却有另一番盘算。
走,当然得走!
不过要等到袁旭离开蓬莱,与他一同走罢了!
第554章 参谋本部
袁旭回到蓬莱只歇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他将马义唤到住处,令他派出人手,去各地收罗兵法、兵书。
马义派出的风影兵士,总共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众人不敢怠慢,当日便离开蓬莱,前往各处搜罗兵书。
除令众人搜罗兵书之外,袁旭还绞尽脑汁,将他以前学过的资料整理汇总。
距天海、夜刺两处营地不远,正建造着数间房舍。
房舍外有处很大的院子,当然,与军营的校场还是不可相比。
此处正是袁旭即将兴建的军事学府。
田丰在徐州抽选具备军事天赋的天海营将士,以战船载往蓬莱。
朱煜因领兵阻截曹军有功,当日一战被袁旭视为经典,他顺理成章的成为军事学府的第一批受学军官。
与田丰后期抽调的将士不同,朱煜是随同袁旭回到蓬莱。
和他同船返回的,还有英姑。
因救了朱煜,英姑居住的小村,得到袁旭的特别照料。
附近有连个村子,曾杀死落单的蓬莱兵士。
但凡当日参与之人,一律诛杀,他们所有的田宅、房舍并非分给同村之人,而是分派给了英姑的村子。
曾经饭也吃不上的小村,只因袁旭的偏颇,俨然成为地方大族。
得知英姑将同朱煜成婚,村中诸人当然喜不自胜。
为他们操办了婚事,村民欢天喜地的将二人送回了徐州。
跟随袁旭登上大船,从未到过海上的英姑很是不适。
当日她照料朱煜,在船上,倒是朱煜照料起她。
回到蓬莱,英姑见了朱煜早先奉命迎娶的妻室,一家人倒也相安无事。
同过患难,朱煜对英姑当然多有偏颇。
外临大海,蓬莱城门入夜之后才会关闭。
朱煜带着英姑到了海边。
捡起一块贝壳,他对英姑说道:“随同公子来到此处之前,英姑应是从未见过大海。”
微微一笑,英姑说道:“跟随将军,奴家日后所见必是更多。”
“将军!”望着湛蓝天空,朱煜说道:“我现在只是校尉,若要做到将军,还有很长的路须走!”
依偎在朱煜身旁,英姑说道:“虽为校尉,在奴家心中却是将军……”
搂着英姑,朱煜说道:“总有一天,我会成为将军,追随公子打下一片基业。你也可做做将军夫人!”
“奴家相信那一日终究会至!”
回到蓬莱住了一个多月,兵书已是搜罗齐备。
田丰挑选的诸人,也已乘坐战船回到蓬莱。
最先一批天海营军官,共计四十余人。
袁旭要教授他们的,并非沙场搏杀,而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谋士,他却可以为蓬莱培养出更多的军事参谋!
新落成的军事学府只有数间房。
除了将士吃饭的地方,唯有一处讲堂。
蓬莱将士在岛上都有家眷住处,学府并不需要为他们筹备宿舍。
兵书已是搜集齐全,袁旭也整理了许多经典案例。
当然,这些案例大多是他过去学习的材料,凭着记忆搜寻出来整理成册。
古今中外的案例,袁旭改了个朝代,誊写在他整理才册子上。
古希腊的温泉关,被他写成秦魏之战。
好在受训的天海营将士都是出身贫苦,许多人根本不知大汉之前有秦,更不用说战国七雄。
偌大的讲堂墙壁上,挂着一块石板。
板壁漆刷成黑色,袁旭取出才制出不久的粉笔,“唰唰”的写下几行字。
见袁旭在黑板上写字,列席的祝公道、马飞等人脸上都露出尴尬。
他们还记得当初曾见过此物。
甚至还把粉笔当做袁旭烹煮的美食大嚼特嚼!
写下一行字,袁旭向屋内坐着的四十多人问道:“你等可知某写的什么?”
面面相觑,包括朱煜在内,几乎没人认得他写的那行小篆字。
“温泉关!”袁旭说道:“秦岭一代盛产温泉多有山峦,有处峡谷因此得名!”
众人恍然,这才明白他写的什么。
“田公挑选你等返回蓬莱,为的并非习练武艺,也非识得几个字了事。”袁旭说道:“将你等召回,为的乃是建立新型军制!大军出征,向来以将统御。将领虽可冲锋陷阵,却也有着诸多弊端。”
“一旦将领身亡,或是战局有变,往往大军溃败!”袁旭接着说道:“某将你等召回,为的只为改变兵制,以参谋本部替代将领统御!”
提及参谋本部,众人又是一片茫然。
他们根本不知何为参谋!
“行军打仗,将士勇猛至关紧要,排兵布阵也是决定成败!”袁旭说道:“你等要学的,便是奇兵制胜之道!”
简单做了讲解,袁旭说道:“今日某便为你等说一说,温泉关曾发生的战事!”
温泉关之战,在古希腊战争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前来受训的天海营军官,并不知道哪里是古希腊。
说些金发碧眼的人物,倒不如把战争的背景说在中原来的更实际些。
正因如此,斯巴达的列奥尼达国王在袁旭的讲述中,成了大秦国的公子。
而波斯的薛西斯则成了魏王。
仅仅只是改变了人物,整个战争过程以及斯巴达人选择山口阻击敌军的抉择,袁旭都丝毫没做改变。
包括祝公道等人在内,讲堂诸人个个屏气凝神听的专注。
说完战争过程,袁旭问道:“你等可知,秦公子怎能以三百将士抵御魏军三日,若无内应,魏军始终难以将之击破?”
“山道险峻扼守关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个军官起身回道。
“说的好!”袁旭点头:“此战若《孙子兵法》论之,则为地利之战!秦军虽是勇猛,秦军虽是勇猛,区区三百人抵御敌军,若无地利之忧绝无可能!”
“但凡行军,无非天时、地利、人和!”袁旭说道:“你等谨记,日后行军厮杀,均有可用!”
“公子!”袁旭说完,一人站了起来:“此等之事乃有军师,敢问我等学此何用?”
“若是彼战无有军师,你等可否有用?”袁旭说道:“参谋,与军师相差无几,只是官阶、职权不同罢了!”
第555章 袁谭借兵
袁旭在蓬莱培养参谋,打算在天海营推行参谋本部制。
在他还与曹操争夺徐州之时,邺城的袁谭、袁尚,却是不太消停。
曹操击破黎阳,兄弟二人退守邺城。
邺城城高池深,曹军等闲难以击破。
曹操下令,将田间麦苗尽数割除,随后撤军前往徐州对付袁旭。
曹军后撤,在徐州与袁旭展开厮杀。
邺城袁家。
袁谭坐于屋内,郭图、辛评、辛毗等人分坐两侧。
“曹军割麦南撤,邺城今年将是颗粒无收!”袁谭说道:“此处并非久留之地,诸公以为如何应对方可?”
辛毗拱手说道:“据探马回报,曹操南撤只因五公子攻伐徐州。长公子不如向三公子借兵进击许都,若可击破曹操,何愁不可匡复袁家!”
“某向显甫借兵,只怕他不肯!”袁谭锁起眉头:“显甫得了河北,对某多有忌惮……”
“长公子且去借,看三公子如何回应再做计较!”辛评在一旁说道:“五公子拖延曹操大军,正是兵出许都绝佳之时。三公子即便再有私心,晾也不会坐视战机溜走!否则当日黎阳,他便不会发兵驰援。”
袁谭点头说道:“二位所言甚是。”
看向郭图,他又问道:“郭公之意如何?”
捋着下巴上的胡须,郭图说道:“以某看来,三公子决然不肯借兵!”
“此言何出?”
“长公子被围黎阳,便向三公子讨要兵马!”郭图说道:“三公子宁肯自行领兵驰援,也是不愿调拨一兵一卒。眼下曹军已是退走,长公子以为,他可会分拨兵马?”
“显歆在徐州并无根基,独力抗曹凶多吉少!”袁谭说道:“我等进击许都,恰可分了曹操之心。显甫即便如何,应是不会无有大局之念!”
“三公子当然有大局之念!”郭图冷然一笑:“当日袁公离世,乃是逢纪、审配宣称河北由三公子继承。长公子可曾听闻袁公说过此事?”
袁谭锁起眉头,脸色霎时难看。
河北落入袁尚之手,他从青州募兵并非易事。
袁旭在徐州招募五万人马,大多都是各地流民或是山野强人。
徐州当地百姓,募集者并非很多。
掌控于袁谭手中的青州也是如此。
十户九空,丁壮多半战死沙场,从青州招募一支三万人的兵马也非易事。
相比于青州,整个河北便要强势许多。
数十万人口,虽经官渡、仓亭两场大败,丁壮折损颇巨,却也非区区青州可比!
欲要击破曹操,唯有向袁尚借兵!
可袁尚究竟肯不肯借?
拧眉思忖片刻,袁谭起身说道:“话未出口,谁也不知显甫可愿借兵,某这便前去寻他,看他如何说道。”
“恭祝长公子此行得偿所愿!”郭图等人齐齐抱拳。
袁谭冷着脸离开,找寻袁尚去了。
领兵驰援黎阳,被围多日,撤回邺城又被曹军围困许久。
袁尚只巴望着曹军早些撤离。
城外麦苗尽被割除,他却毫不在意。
邺城尚有存量,节省着些,再从别处调拨粮草,应可撑过一年!
松了口气的袁尚,得知曹军撤往徐州,根本没想过领军追击,而是整日与侍妾调笑。
袁谭来到袁尚住处。
离老远就听见屋内传出女子妩媚的笑声。
脸色越发阴冷,他跨步走到门外。
两名守门的卫士见是袁谭来了,其中一人上前说道:“请长公子留步,容小人通禀!”
河北是袁尚当家做主,袁谭虽为长兄,却也不便多说。
他并未吭声,只是原地站住。
兵士返身到了门外,抱拳说道:“启禀公子,长公子求见!”
屋内调笑声戛然而止,待到房门打开,袁谭看见三个衣衫凌乱的女子自内走出。
匆匆与袁谭见了礼,三个女子掩着胸前衣衫,低头走了。
朝她们背影看了一眼,袁谭脸色越发难看。
正要上前,袁尚出现在门口。
朝袁谭拱手一礼,袁尚说道:“不知长兄来此,有失迎迓,还望莫怪!”
回了个大礼,袁谭说道:“曹军撤走,乃是前往徐州,显甫可曾知晓?”
“长兄请入内说话!”侧身一旁,袁尚请袁谭进屋。
随他进入屋内,袁尚在上首坐了,身为长兄的袁谭却只能坐在客座。
“曹军撤了,长兄有何打算?”卫士奉了茶,袁尚向袁谭问道。
“显甫有何打算?”
“青州与兖州势成犄角,长兄理应回返青州,若是曹操再敢进犯,你我兄弟合兵,再向二兄求援,请高干出兵策应,当可破敌。”
“曹军前往徐州,显甫可知因何?”
“因何?”袁尚已是得到袁旭进击徐州的消息,他却故作不知,向袁谭问道。
“显歆领蓬莱将士兵临徐州,招募兵勇五万,曹操正欲将之剿灭!”
“显歆竟有如此诸多兵勇,实乃袁家之幸!”袁尚说道:“若他得了徐州,你我兄弟与之互成犄角,长兄同他相处甚笃,他必将策应!”
“必将策应?”袁谭皱起眉头:“显歆麾下五万兵勇,多为流民、民夫!从未上过沙场,如何与曹军匹敌?”
“长兄有何打算?”袁尚问道。
“曹操兵发徐州,许昌必将空虚!”袁谭说道:“某麾下兵马不多,倘若显甫肯借些兵马,某自将取回曹操人头!”
袁尚面露为难,半晌没有言语。
“曹操割麦而返,邺城今年缺粮,倘若他击破显歆,再度回返,你我该当如何?”
捏着下巴,袁尚说道:“曹操既是撤走,理应不会如此之快便行回返!长兄领兵前往许昌,我军曾数次进击许昌未果,万一兵败……”
“若某兵败身死,青州尽归显甫!”
袁尚眸子一亮,随后又黯淡了下来。
袁谭话虽是这么说,倘若他借了兵马不去进攻许都,而是在邺城闹起来,借兵给他,便是自家搬起石头砸了脚!
见袁尚还在迟疑,袁谭说道:“显甫还在迟疑什么?战机稍纵即逝,理应当机立断!”
“出兵并非小事,长兄请回,容某再做思量!”
第556章 战机与夺权
离开袁尚住处,袁谭满心愤懑。
走没多远,他听见身后又传来调笑声。
几个早先离去的女子,重返袁尚屋内。
曹军退走不过数日,袁旭将要面临强盛的敌军,偏偏袁尚却不肯发兵!
锁紧眉头,回到住处,袁谭一脚将屋内矮桌踹翻。
“请郭公等人前来,某有要事商议!”他冷声向卫士吩咐。
一个卫士退了出去。
没过多会,郭图、辛评、辛毗来到。
进入屋内,与袁谭见了礼,看向翻到一旁的矮桌,郭图问道:“长公子因何发怒?”
“因何发怒?”袁谭铁青着脸说道:“显甫不肯发兵,说是容他再做思量!”
指向门口,袁谭脸颊肌肉剧烈抽搐:“曹军方撤,他便在屋内与侍妾调笑。其声不堪入耳,如此行径,可有河北之主做派?”
“长公子也是认他为河北之主,我等还能说些什么?”郭图冷笑道。
“郭公何意?”
“某曾说过,三公子承继河北,乃是逢纪、审配所为。”郭图说道:“二人怀有私心,其言有几分可信?当日五公子可得河北,或将河北让于长公子,不知因何,他却偏偏领兵离去。坐视三公子得了此地!”
郭图越说,袁谭胸中越是烦闷。
虽是一言不发,他的脸色却很是难看!
“承继河北,本就名不正而言不顺!”郭图接着说道:“五公子回到邺城之时,他又吃了不少苦头。如今曹操进击五公子,他巴不得曹军得逞,又怎会发兵驰援?”
郭图一番话,瞬间点醒了袁谭。
袁旭虽是不争河北,袁尚对他却是多有忌惮。
坐视袁旭得了徐州,待到蓬莱大军击破曹操北上,区区河北,又如何抵敌?
当日不要,只因河北太过疲敝!
倘若击破曹操,中原再无劲敌,袁旭又怎会坐视河北掌持着袁尚手中?
想通这些,袁谭说道:“与曹操厮杀数度,某麾下兵马不过两千余人,追击曹操杯水车薪。诸公以为此事如何区处方可?”
“长公子!”辛毗说道:“河北大军尽在三公子之手,他既不肯借,我等也是无可奈何。若要夺取兵权,唯有行非常之事!”
“何事?”袁谭冷着脸问道。
“诛杀三公子,夺取兵权!”辛评在一旁说道:“若要出兵,唯有此计!”
“可某麾下仅有两千兵马……”实力悬殊,袁谭还在迟疑。
“兵马虽少,却非绝无可能获胜!”郭图说道:“我等行事只须干净利落,趁着三公子尚未作出应对将之击破,河北便入长公子之手!”
诛杀亲弟,袁谭还是有些迟疑。
郭图说道:“长公子,事不宜迟,迟则生变!”
环顾三人,袁谭说道:“诸公如此谋算,即便得了河北,日后他人提及,某被背负弑弟之名!”
“长公子可否忘记当日三公子如何对待四公子与五公子?”郭图问道。
袁康两度被袁尚下狱,险些死于其手。
濮阳之战,袁旭更是中了袁尚、袁熙的陷阱,大军尽失,若非麾下将领拼死相救,性命早已丢在彼战!
想到这些往事,袁谭毫不怀疑早晚一天袁尚会对他下手。
把心一横,他向郭图等人说道:“曹军杀往徐州,显歆麾下多为乌合之众,两相厮杀必非曹军敌手!为救显歆,也只得如此!”
袁谭决定发起突袭。
曹军新撤,邺城守备森严,稍有不慎则会被袁尚发觉。
虽有谋算,他却不得不按捺下来!
这一按,就是许多时日。
徐州传来消息,袁旭击破曹操占领徐州。
得到消息,袁谭松了口气。
早先决定突袭袁尚,只因战机就在眼前。
进攻许都,即便不可灭了曹操,至少也会为袁旭减轻负担!
曾将邺城拱手让给袁尚,袁旭的做法一度令袁谭心生不爽。
兄弟俩人也是那时出了嫌隙!
可袁旭毕竟与他最为相善,坐视不理,袁谭心中也是不安!
徐州之危解除,袁谭将郭图等人召到住处。
房间里,郭图、辛毗、辛评坐于两侧,袁谭则是满面轻松,对仨人说道:“某方才可到消息,显歆得了徐州。”
仨人相顾一视,辛毗问道:“长公子此言何意?”
“徐州落入显歆之手,曹操也已撤兵许昌。”袁谭说道:“某若是再行发难,便没了由头……”
“曹操尚未击破,随时进军河北!”郭图说道:“长公子领兵多年,与曹军厮杀也是多年。三公子懂得什么?坐守邺城,不过困死之途!长公子若是不取河北,早晚此处也是姓曹!”
袁谭脸色一冷,好似想要发作,却什么话也没说。
河北袁家,自从官渡伊始,与曹操厮杀多度,每每败多胜少。
仅有的几次胜仗,还是出自他与袁旭之手!
回想以往,袁尚确实没有任何建树。
“诸公之意……”袁谭迟疑着问道:“还要夺取河北?”
“本属公子之物,为人窃去,怎可说是夺取?”郭图说道:“公子若取,不过拿回而已!”
目光在辛评、辛毗脸上扫了一下,袁谭问道:“二位也是如此念想?”
彼此对了个眼神,辛评说道:“回长公子,郭公所言甚是!三公子当日承袭河北,无非逢纪、审配从中作故。公子夺回,也是情理之中!”
“若公子不肯屠戮兄弟,只须将三公子擒住便是!”深知袁谭顾忌什么,辛毗接着说道:“削夺军权将之软禁,他又能掀起怎样的风浪?未有将之屠戮,外然即便提起,又能说长公子什么?”
眸子一亮,袁谭却没言语。
他内心深处还在挣扎。
一旦起兵发难,自今往后他与袁尚便是再无挽回的可能!
“公子!”见他还在迟疑,郭图说道:“曹军后撤之时,若我军趁势追击,或是待到曹操赶往徐州与五公子纠缠,我军进击许都,曹操早已击破!战机转瞬即逝,夺权如何不是?”
“郭公所言正是!”辛评、辛毗也在一旁帮腔。
袁谭止住他们:“诸公不必多说,某意已决,今日晚间夺取邺城!”
第557章 邺城之乱
没有战争的邺城格外宁静。
尤其是夜晚,更是静的出奇。
城头上的袁军将士,只有少数几个人还在巡视,其余人多已进入梦乡。
街道上,偶尔走过一两队披坚执锐的袁军。
他们的脚板踏在青石路上,发出整齐划一的响声。
袁谭麾下将士,驻扎于城东一处破百的军营。
这座军营是袁绍尚未击破公孙瓒之时使用,夺取幽州之后,邺城建造新的军营,它便日渐荒废。
与袁谭一同撤回邺城,为免生乱,袁尚将这处军营划拨于他。
军营外,驻守着一支袁尚麾下将士。
人数不多,不过数百而已,却足以监视袁谭一举一动!
为免袁尚怀疑,袁谭一早换上兵士衣甲进入运营。
随他前往的,还有郭图等人。
军营内驻扎着两千袁军。
历经多年厮杀,人数不多,他们却都是精锐的百战猛士。
营外有袁尚麾下监视,不敢使用军营,袁谭把将士们召集到营房后的空地。
不知因何突然召集,两千将士个个茫然。
“将士们!”环顾众人,袁谭以并不高的声音说道:“你等追随某多年,都是某之股肱。今晚某将率你等夺取邺城,若是成事,你等均有功劳!”
在邺城驻扎多日,曾与袁尚麾下并肩抗曹。
消息来的太过突然,两千多将士都还没回过神来。
“事出紧要,不便多说!”袁谭说道:“收拾兵刃,随某出营!”
袁谭身为统帅,将士们虽没明白因何如此,也都不敢多问,纷纷整备兵刃。
军营外监视的袁军浑然不知将要发生之事。
大多兵士已是入睡,少数几个值夜的,也是昏昏然毫无警觉。
率军来到牙门,袁谭蹲伏在地,凝望对面驻扎着袁尚麾下的民宅。
并非发觉异状,他摆了下手。
一队兵士持着兵刃,飞快的蹿了出去。
蹿出去的人数并不是很多,借着夜幕的掩护,他们避开对面袁军耳目,摸向值夜的几个袁军。
蹲伏在牙门内,袁谭紧张的等待兵士回报。
将对面袁军诛杀,他便可率军直扑袁家,擒住袁尚!
一旦事成,河北将会易主!
数十名兵士蹿了出去,正等待着回报,对面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嚎。
听见惨嚎,袁谭顿时知道不好!
“事已败露,众军随某杀向袁家!”猛然站起,袁谭抽出长剑高声喊道。
两千将士齐声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