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近来显歆着实事务不少。”袁康说道:“若非见到姑娘,某有一事险些忘记。还望姑娘万万莫要推辞!”
  “公子有事,但说便是!”并不是很乐意与袁康多说,婉柔还是不失礼数的回应。
  袁康毕竟是袁旭的兄弟,与他又走的很近。
  得罪了他,或许将来想见袁旭会有不少掣肘。
  “父亲将于二七下葬,显歆也将于那日完婚,不知姑娘可否前来献艺助兴?”袁康问道。
  得知袁旭将要完婚,婉柔虽知此事早晚必行,心底还是咯噔了一下。
  “袁公新丧,五公子于此时完婚已是不合时宜。”婉柔说道:“哪有父丧在身却请歌者前来助兴的道理?”
  她说的并非没有道理,袁康顿觉所请不妥。
  “若说助兴,奴家断不敢应。”婉柔说道:“若是抚琴一曲,寄托哀思恭贺新婚,奴家倒是可为!”
  “姑娘既肯,那是甚好!”袁康大喜,对婉柔说道:“敢问姑娘居于何处?届时某将亲往迎接。”
  “东城采蝶阁!”
  留了住址,婉柔告辞离去。
  望着她的背影,马飞说道:“四公子擅作主张,若是公子知晓怕将不悦!”


第437章 将士登岛则可功成
  袁绍葬礼如期而至。
  甄宓与袁旭的婚事也将举办。
  红白之事同日操办,河北僚属虽不敢多言,大多却心中腹诽。
  袁旭住处,念儿伺候他穿戴衣衫。
  大红锦袍穿在身上,衬的袁旭唇红齿白,更显翩翩风度。
  立于一旁的马飞说道:“公子与甄夫人今日完婚,河北僚属虽不敢出言阻止,却多有微词。”
  “可是探查到了什么?”袁旭问道。
  “是!”马飞说道:“不少僚属暗中议论,公子此时完婚乃有大不敬之责。”
  袁旭说道:“某若打算常驻邺城,或将顾及僚属之言。待到安葬父亲,某再与甄姬完婚,便将回返蓬莱。河北僚属日后尽归三兄,某也理不得他们如何去说!”
  “公子不觉可惜?”马飞说道:“兵权已是入手,倘若留在邺城……”
  “你可见到二兄回返?”袁旭打断马飞。
  “不曾见到!”
  “他未回返,乃是得知邺城之事。”袁旭说道:“某得河北,曹操一旦北进某将诸多掣肘。与其如此,倒不如将河北留于他人,我等自背后攻伐曹操!长兄此时待某甚厚,若真得了河北将会如何还是两说。”
  马飞没有吭声。
  劝说袁旭推迟婚期,他绝不会做!
  自从登上蓬莱,袁旭不在之时,一应之事都是甄宓打理。
  袁绍新故,守孝须三年之久。
  眼见甄宓整日操劳却没个名分,马飞也觉着不妥!
  红白之事同日操办,恰恰正是最合理的处置!
  只是他可理解,甚至袁谭也是懂得,河北僚属大多却难以接受。
  “父亲离世之前,常常记挂此事,于灵前成婚正是孝义所在。”袁旭说道:“至于他人如何去想,某也顾不得许多。毕竟人活着,有时也许依照自家想法,做些看似冲动之事!”
  “公子所言极是,是某唐突了!”马飞应道。
  只顾与马飞说话,袁旭稍稍动了动。
  将他衣衫领口扯平,念儿嗔怪着说道:“莫要乱动!”
  “这丫头,自打跟了甄姬,脾性渐涨。”袁旭虽是笑着在说念儿,却果真没再乱动。
  小嘴一撅,念儿说道:“今日乃是袁公下葬之日,又是公子新婚之喜。衣衫若是穿戴不甚平整,外人如何看待公子?”
  “你说的有理,某不动便是!”平举着手臂,袁旭笑道。
  为他穿戴齐整红袍,念儿又从一旁取出一件白袍。
  将白袍披在袁旭身上,念儿为他系着束腰。
  “公子!”一个卫士出现在门口:“袁公葬礼将行,长公子请公子速往!”
  “告知长兄,某即刻便至!”袁旭回道。
  回话之时,他下意识的又动了动。
  “别动!”念儿又嗔了一声。
  摆着平举双手的姿势,袁旭朝马飞撇了下嘴。
  马飞也是撇了撇嘴。
  替袁旭系起束腰,又将他的衣襟整好,念儿朝马飞剜了一眼。
  “姑娘因何瞪某?”马飞满头雾水说道:“公子乱动,又非是某。撇嘴也是公子先撇……”
  “公子是主子,做奴婢的怎敢造次?”念儿说道:“倒是你,整日跟在公子身边,公子这些举动,都是从你那里学来。”
  被她说的直眨巴眼,马飞正想辩解,念儿已是退了出去。
  “这丫头,如今也是学的牙尖嘴利!”见她出门,袁旭小声说道。
  马飞没敢接话。
  念儿才出门,袁旭说什么都不打紧,若他说话被听了去,少不得又惹恼了她。
  “父亲将要出殡,我等也须赶去。”袁旭说道:“莫要让长兄等的急了。”
  出了房门,他在马飞与几名卫士的簇拥下往灵堂去了。
  灵堂外站满了身穿白袍的河北僚属。
  停放尸体的屋内,袁康等庶子跪列两侧。
  见袁旭来了,袁谭迎了上来。
  “时辰将至,父亲葬礼须显歆操持。”
  “长兄乃是家中长子,如何轮得到某。”袁旭推辞道:“还请长兄操持!”
  袁旭不肯僭越,袁谭也不推辞与他一同进入灵堂。
  河北袁家操办袁绍丧事与袁旭婚事。
  许都的曹操还在观望。
  曹宅。
  曹操与一众幕僚坐于书房。
  “袁显歆回返邺城,某以为将有场争斗,不想他竟轻易夺取兵权。”曹操说道:“此子若坐镇河北,中原之事难有定论!”
  “曹公多虑。”荀攸说道:“袁显歆必不会坐守邺城。”
  “因何?”
  “他纵有通天之能,袁家却是情势繁杂。邺城一地他可轻易平抚,幽州、并州、冀州等地,绝非一日可定。”
  “袁家早已沉疴难医。”郭嘉接着说道:“曹公可不必理会,用不多少时日袁显歆必将撤出邺城。”
  “他若不撤,又将如何?”曹操问道。
  “决然不会!”贾诩说道:“坐守邺城将是诸多掣肘,袁显歆定可看出。”
  “曹公可还记得,袁显歆曾与某对峙?”郭嘉问道。
  “可是被烧粮草之事?”
  郭嘉说道:“我军五倍于敌,与之决战却难得先。直至军粮被烧不得不退。袁显歆麾下有支兵马,非寻常袁军可比!”
  “曹公早晚将率大军北进。”荀攸说道:“袁显歆麾下有兵,待我军进击河北,他可自背后发难,届时许都危矣!”
  郭嘉、荀攸相视点头,曹操则是满脸惊愕。
  果如俩人所说,河北不过诱使曹操北进的诱饵。
  放弃北进,袁家早晚南征。
  倘若北进,袁旭又可自背后突袭!
  袁旭放弃河北,无论如何曹操都将陷于不利!
  “如之奈何?”他向众人问道。
  “东海一带海贼猖獗,时常袭扰我军与袁家口岸。”郭嘉说道:“我军多为步卒,水军形同虚设。闭锁海岸阻断袁显歆进退之途已是不能,曹公可令沿海以剿灭海贼为名建造大船,筹备攻伐蓬莱!”
  “筹建水军,少说也须两月!”曹操说道:“彼时袁显歆已是回返!”
  “盘踞海岛,他麾下水军必是了得。”郭嘉说道:“若要将之击破,须强登岛岸。曹公只须建造大船,船头以铁甲覆之。将士登岛便可功成!”


第438章 丧事喜事一起办
  河北袁家,袁绍葬礼正在进行。
  郭图念了祭文,八名精壮卫士抬起袁绍,将之安放于灵柩。
  抬棺的是八个赤膊壮汉。
  抬棺汉子个个满脸横肉、面相凶恶。
  挑选抬棺者有个说法。
  寻常人抬不得,须选命硬者为之方可抵御邪气。
  袁谭走在棺前,袁尚、袁旭则分别于两侧扶棺。
  袁康等庶子,跟随棺后。
  在他们身后是长长的送葬队伍。
  无数招魂幡高高举起,队伍中的幕僚个个身穿素衣,将军们则身披甲胄,头上缠裹雪白丝绢。
  离开袁家,队伍缓慢想邺城袁家陵墓行进。
  身为河北枭雄,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袁绍死前早是备了墓穴。
  青石搭建的陵园比不得皇陵却也气度不凡。
  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进了陵园,随队行进的袁家女眷悲悲戚戚。
  她们的悲泣使得葬礼笼罩着浓厚的愁云。
  到了墓穴前,八名抬棺壮汉齐齐止步。
  袁谭高声喊道:“落棺!”
  八人发了声喊,将棺木落下。
  袁绍的墓穴当然不是寻常民家可比。
  打开石门,黑洞洞的墓穴入口有着一条青石铺设的阶梯。
  点燃火把,袁谭走在最前,袁尚、袁旭则紧随其后。
  河北幕僚、将军等在墓穴外,只有逢纪、审配、郭图等人尾随进入。
  一应女眷此时也是放声嚎啕,却因女子阴气深重不可随同进入墓葬。
  “起棺!”目送袁谭等人进入墓穴,袁康随即喊道。
  再度抬起棺木,八名壮汉跟着进入。
  进入墓葬,起先是袁谭走在最前。
  到了阶梯尽头,袁旭发现前方的通道隐隐亮着火光。
  “墓葬多年无人前来,莫非时常更换灯油?”袁旭小声说道:“因何前方会有光亮?”
  “显歆坐拥蓬莱,莫非不知鲛人?”袁谭问道。
  “鲛人?”袁旭一愣。
  他只在传说中听说过这种生物,从没想过真的会有。
  “东海有鲛,上身如人下身似鱼。”袁谭说道:“鲛人凶猛,时常掀翻渔船以渔民为食。渔民对之痛恨至极,常有凶恶者,或三五成群入海捕捞。所获鲛人,取其皮成油。若是燃之,可千年不灭!”
  “过真有鲛人?”袁旭愕然。
  “当然是有!”袁谭说道:“墓葬之中长明灯,便是以鲛油为料。”
  袁谭说的头头是道,袁旭还是不太敢相信。
  他听过无数有关鲛人的传说,却从来没有见过。
  到了亮着油灯的墓道,袁旭特意观察两侧墙壁上点燃的油灯。
  与寻常油灯不太相同,墓葬中的油灯火光并非很亮,光影略显黯淡,呈现橘红色。
  无论炭火还是油料,燃烧时都不会是这种颜色。
  对袁谭说的鲛人传说,袁旭多少相信了几分。
  他甚至有些期待,将来也能有机会见见传言中的鲛人!
  许多传言中的生物,或许曾经真的生存于世间,只因人们捕捞过度或出于自然淘汰法则,逐渐被历史长河淹没。
  随同袁谭等人进入墓葬的,还有一对卫士。
  卫士披坚执锐,一个个面相很是凶恶,与寻常卫士颇有不同。
  墓葬乃极阴之地,寻常人进入,若是压制不住邪气,很容易被邪气侵身。
  虽是传言,下葬之时却须特别讲究!
  袁绍墓葬挖的极其深远。
  穿过两条走道,众人来到两扇紧闭的大门前。
  一个卫士上前,将手中之物嵌入机关。
  大门缓缓打开,出现在袁旭眼前的,是一处四四方方灯火通明的墓室。
  看到这一幕,袁旭更是惊愕无比。
  此情此景他虽然曾从一些经过艺术加工的场景中见过,却没想到竟会亲自参与到安葬袁绍。
  抬棺者将棺木抬入墓室,放在正中的台子上。
  袁谭朝身后卫士点了下头,先前开门的卫士上前,将开启机关之物镶嵌进一个凹槽。
  轻轻一拧,平整的台面突然下陷,半截棺木陷入台子。
  立于众人身前,袁谭屈膝跪下。
  带领袁旭等人行了三跪九叩之礼,袁谭说道:“父亲在上,长子谭带领三子尚、五子旭,顿首叩拜!”
  随同他们进入墓穴的卫士也纷纷跪下。
  行了叩拜礼之后,半数卫士四处散开,立于墓室各个角落。
  见此一幕,袁旭更是狐疑。
  待到礼毕,袁谭招呼众人离去,那些散在墓室角落的卫士并未跟上。
  回头看着关闭的铁门,袁旭问道:“卫士因何不一同回返?”
  “人殉!”袁谭说道:“他们都是死忠于父亲之士,进入墓穴,便没想过要离开此处!”
  清楚记得人殉应是夏商周时期之事。
  大秦立朝之前已是废止,没想到袁家还是承袭此俗。
  惊愕不已,袁旭说道:“莫非留于此处,活生生憋死?”
  “墓葬通风,如何憋死?”袁谭说道:“倒是饿死者居多!”
  没再言语,跟随袁谭回到地面,袁旭心中还是隐隐不爽。
  活生生的人,就这么留在了墓穴中陪葬。
  无论如何,他都觉着太残忍了些!
  安葬了袁绍,送葬队伍回返袁家。
  袁家大宅内,满树挂着的白布已被仆从、侍女取下,换上的是鲜红的红绸。
  进入袁家大宅,送葬队伍脱去罩在外面的白袍,里面穿着的竟都是喜庆的红衣。
  “显歆!”脱下白袍,袁谭小声对袁旭说道:“与父亲葬礼同日成婚,汝可想过,或将成为天下人笑柄?”
  “事已至此,纵成笑柄又将如何?”袁旭说道:“父亲临去之前,时时牵挂某之婚事。某若不与甄姬完婚,方为不孝!”
  “此言在礼!”轻轻拍了下他的肩头,袁谭说道:“无论你如何抉择,长兄与你站在一处便是!”
  “多谢长兄!”袁旭拱手道谢。
  袁谭向身后喊道:“我等方才安葬老父,此时又将为显歆完婚。袁家可谓丧事、喜事一举临门,纵观天下,也是无人如此!你等须将精神打起,好生操持着桩婚事!”
  河北幕僚虽对袁旭此时成婚颇有非议,袁谭也是与他站在同一立场,便是再没人敢当面说个不字。
  更不用说袁尚。
  自打被从监牢放出,他哪敢再对袁旭有半点不敬之心?


第439章 坏了规矩
  甄宓住在袁家,迎亲队伍在正门外等候,绕城一周再行返回。
  袁旭等人为袁绍送葬,甄宓并未前往。
  她起了个大早,侍女伺候着穿戴嫁衣。
  汉末女子出嫁,尚未有红盖头一说。
  身穿锦缎嫁衣,大红色的衣衫映衬着她雪白美艳的脸庞,使得她看起来越显美艳。
  从清晨等到临近巳时,房门被人推开,念儿走了进来。
  “小姐。”欠身一礼,念儿说道:“公子为袁公送葬,此时已在回返的路上。”
  俏脸一红,甄宓甜甜一笑。
  “恭贺小姐新婚大喜。”到了甄宓身旁,念儿说道:“再过一个时辰,迎亲队伍便将到了。”
  袁旭当初抢亲,到如今已有将近两年。
  跟随他上了蓬莱,也是一年有余。
  终于将要出嫁,甄宓心底是又慌乱又欣喜。
  站在甄宓身旁,念儿发现她云鬓稍显蓬松,对她说道:“小姐云鬓有些蓬松,奴婢为你整整。”
  甄宓应了,念儿轻手轻脚的为她整理着发髻。
  才将发髻整妥,一个侍女进入屋内:“夫人,亲家夫人来了!”
  得知母亲前来,甄宓连忙说道:“快快有请!”
  侍女退下,张夫人随后进入屋内。
  见了母亲,甄宓赶忙起身行礼。
  甄宓母亲来了,母女俩必定有不少话儿要说。
  念儿很识趣的告退离去。
  临出门前,她还招呼了另几个侍女一道。
  屋内只余下甄宓和张夫人。
  “宓儿。”坐在甄宓面前,张夫人牵起她的手说道:“将要出嫁,母亲有几句话交代!”
  甄家姐妹将要出嫁,张夫人都会交代几句。
  “母亲请说!”甄宓俏脸通红,垂下头轻声说道。
  “公公已是不在,嫁到袁家须孝敬婆婆。”张夫人说道:“五公子乃是成就大事之人,我儿以一己之身难以开枝散叶,若是将来纳个妾室,断不可从中掣肘。”
  “母亲放心!”
  虽知张夫人所言不差,想到袁旭为传宗接代或许会迎娶许多女子,甄宓不免就有些失落。
  袁旭曾说过,世间女子千万,唯娶她一人而已!
  可男人口中的承诺……
  甄宓不敢信,也不会信!
  袁旭真心实意待她,她则愿生死相随!
  交代了甄宓一些出嫁后须留意的事情,张夫人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容凝望甄宓。
  以往甄家嫁出女儿,她总会哭上一场。
  女子出嫁便是婆家的人,即便回娘家省亲,也须婆家允准!
  由不得她不触景生情。
  可嫁出甄宓,她却没有半点即将分别的忧伤。
  袁旭娶了甄宓,她也将一同前往蓬莱。
  母女相见只在每日,何来分别之忧?
  更何况与袁旭接触一些时日,亲眼见证他稳固邺城局势,张夫人更加坚信,甄宓跟了他,才可不受乱世侵扰,才可安安顺顺的过完一生!
  “公子回来了!”母女二人正说着话,念儿跑了进来:“小姐早做准备,稍候迎亲队伍便至。”
  “母亲!”即将出嫁,甄宓心底那一丝慌乱瞬间膨胀。
  轻轻一笑,张夫人说道:“生为女子终将出嫁,五公子乃是当世人杰,我儿嫁给他,此生也是有了依托。”
  母亲开口相劝,甄宓多少放了些心。
  红着脸,她重重的点了点头。
  回到袁家,卸去孝袍,身穿红袍的袁旭在马飞陪同下走向后园。
  “公子!”眼看快到甄宓住处,马飞提醒道:“夫人尚未出嫁,虽是在袁家,此时公子也不宜相见。”
  “怎的?”袁旭问道:“某之夫人,竟不可相见?”
  “公子曲解了。”马飞说道:“待到夫人上了马车,公子于袁家正门等候便可!”
  “规矩?”袁旭问道。
  “向来如此!”马飞说道:“寻常百姓之家,或有新人前往娘家迎娶,世家公子若非另有隐情极少如此。”
  “当年二兄娶甄姬之姐,也是亲往上蔡。”袁旭说道:“甄姬就在袁家,某走上几步又能如何?”
  “二公子亲往,乃是奉了袁公之命!”
  “规矩!”袁旭微微一笑:“规矩都是人立的,别人可立某便可破。某迎娶甄姬,便要遵照某的规矩!”
  马飞无奈,只得跟着袁旭往甄宓住处去了。
  快到门外,马飞说道:“此次回到邺城,公子与以往确有不同?”
  “你可是想说更加专横跋扈?”袁旭笑着问道。
  没有应声,马飞的表情已是给了答案。
  “天下犹如一盘棋,早先某只是棋盘上任人摆布的棋子。”袁旭说道:“父亲已薨,将母亲接至蓬莱,某便再无顾忌!自此往后,某要离开棋盘,成为坐在一旁的执子之人,而非黑白分明的棋子!”
  并不是很明白袁旭所言,马飞却不会再多做劝阻。
  无论袁旭决定做什么,他都将一路跟随。
  至于其他人会如何去说,袁旭不欲理会,他也不会去听。
  袁旭到来,念儿和其他伺候甄宓的侍女都是吃了一惊。
  “公子怎的来了?”侍女不敢多问,念儿却是迎上来说道:“今日公子迎娶小姐,新妇尚未入门,还不可相见!”
  并未回应,袁旭问道:“甄姬可在?”
  “在!”念儿应了,还想再说,马飞已向她使了个眼色。
  赶紧闭上小嘴,目送袁旭进入甄宓住处,念儿小声向留在门外的马飞问道:“公子怎了?莫非无人提醒,此时他与小姐尚不可见?”
  “公子有意异于常人,你我哪管得了许多?”马飞说道:“念儿姑娘无须理会,只管侍奉夫人出嫁便是!”
  眨巴了两下水灵灵的大眼睛,念儿虽不懂袁旭因何如此,却也没再多问。
  袁旭推门进入,见张夫人也在,他行礼说道:“小婿见过岳母!”
  没想到袁旭回来,张夫人愕然问道:“公子因何……”
  “稍后甄姬将要绕城一圈,邺城不甚太平,某放心不下决定亲来迎接!”
  袁旭如此回应,张夫人虽觉不妥,却也不便多说。
  毕竟他是因担心甄宓,才坏了规矩!
  “马车已在正门等候,甄姬可否筹备停当?”袁旭向甄宓问道。


第440章 是该破一破了
  袁旭闯进甄宓住处亲自迎娶新妇。
  消息很快在袁家散播开来。
  为袁绍送葬才回到家中的张夫人,得知此事,轻声叹息道:“显歆这孩子进来雷厉风行的,他决定做什么,也无人管得了。由他去吧!”
  张夫人虽是如此说,同样才回到家中的刘夫人却不是如此想。
  得知袁旭亲自前往迎接甄宓,刘夫人向她亲信侍女吩咐道:“显歆择今日完婚,已是大不敬。如今又亲自前往迎娶甄宓,更是乱了规矩、伦常。你且去探查,看邺城之内众僚属如何说。”
  侍女应声退下。
  刘夫人心中觉着很是不安。
  暗中探查邺城僚属想法,若被袁旭知晓,必将给她惹来不小的祸事。
  袁旭身在邺城,袁尚举步维艰,身为母亲,她又怎能不操心?
  亲自带着马飞迎接甄宓,将她送上等在袁家宅门外的马车,袁旭骑着骏马,走在队伍最前面。
  一户馆舍的窗前,立着个女子俏丽的身影。
  女子体态妖娆,却是一身劲装。
  她正是屡次打算刺杀袁旭的公孙莺儿。
  目送马车从街道上走过,公孙莺儿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袁旭成亲了!
  应该早些下手杀他。
  在他成亲之前将他杀死,世上便将少个寡妇!
  一切都已经晚了,即便造就一个寡妇,公孙莺儿也是非杀他不可!
  迎亲队伍走在街市上,并非动手的最佳时机。
  袁旭身边卫士众多,且有马飞跟随。
  虽可击退马飞,被众多好手包围,公孙莺儿也无必定成事的把握!
  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到袁旭进入洞房,无人打扰之时再做计较!
  袁旭亲自带领迎亲队伍走在街道上。
  城东采蝶阁来了几名客人。
  被数名游侠簇拥着的正是袁康。
  进入采蝶阁,问了婉柔住处,袁康径直来到门外。
  “敢问婉柔姑娘可在?”立于门口,袁康问道。
  房门自内打开,恭叔出现在袁康眼前。
  “姑娘正在内室,公子先请入内。”
  采蝶阁并非寻常馆舍,而是招待才子佳人之处。
  入住此地的,都是云游四方的文士或有才名的女子。
  婉柔虽是歌者,却早已名声远播,她来到此处,当然是在最好的上房。
  早先婉柔也曾来到邺城,采蝶阁她也曾经住过。
  只为暗中观看袁旭,后来的几次,她选择了距袁家很近的馆舍,而非此处!
  此次来到邺城,她并未想过避开袁旭,因此再度入住采蝶阁。
  进入屋内,袁康四处环顾。
  房间里布置典雅,上首一方矮桌上还摆放着香炉。
  熏香冒出的青烟袅袅,屋内弥漫着馥郁的芳香。
  “可是四公子来了?”过了片刻,屋内传来婉柔的声音。
  “正是在下!”袁康向内室拱手说道:“早先姑娘曾允准显歆成婚之日前往献艺,某特来迎接!”
  “公子少待!”婉柔应了一声,就再没了动静。
  没请他进入内室,袁康当然不敢贸然闯入。
  毕竟婉柔与袁旭是相识,或许将来很可能成为袁旭的妾室。
  闯入内室,惹恼了她并不值当!
  没过多会,婉柔从内室走出。
  她换上一身粉色罗裙,举手投足透着素雅、清幽。
  只看了一眼,袁康就觉着浑身骨头酥了半边。
  他连忙低下头,不敢与她直视。
  “有劳四公子亲自迎接,”向袁康欠身一礼,婉柔说道:“袁公新丧,五公子之举坊间颇有微词。奴家前往道贺着实不该,今日前往,只可抚琴吟唱!”
  “某与姑娘早有所言。”袁康说道:“只须姑娘前往便可,一应之事某不相强!”
  微微一笑,婉柔出了房门。
  将她送上马车,袁康带着众人赶往袁家。
  骑着高头大马,袁旭走在迎亲队伍最前。
  路旁站满了围观的百姓。
  看着迎亲队伍,百姓窃窃私语小声议论着什么。
  有俩人说话的声音稍稍大了些,被一名夜刺听见。
  那夜刺冲他们一瞪眼,将手按在了剑柄上,俩人见状连忙闭嘴!
  从百姓的举动和神情,袁旭可看出他们私下议论的,必定是他选择袁绍下葬之日成婚。
  百姓窃窃私语,袁旭听不真切,却知他在邺城树立起的威望,正因此事逐渐消磨。
  “公子。”凑到他身旁,马飞小声提醒:“此举或将惹得邺城上下不快!”
  “那又怎样?”袁旭说道:“某要的正是如此。”
  马飞愕然。
  袁旭压低声音对他说道:“若非如此,待到我等将要离开之时,某如何说服长兄?”
  眼睛瞪的溜圆,马飞惊诧的望着袁旭。
  说了许多豪迈不已的话,到头来竟只是为了这层打算!
  “邺城留不得,长兄又舍不得!”袁旭说道:“某正可借着行所欲之事,使得邺城上下暗中对某多有微词。如此一来,我等便可名正言顺退出!不过三两日之事,你不必记挂!”
  “公子若是不说,某还想不通透。”马飞应了一声,退到一旁。
  迎亲队伍绕城一周,整整用了两三个时辰。
  临近黄昏,才到袁家正门。
  袁旭娶亲,完全没有遵照习俗。
  到了袁家大门外,他翻身下马。
  见入门处摆放着一只火盆,他向等候在此的袁尚问道:“三兄因何在门外摆放火盆?”
  “新妇入门,须从火盆上迈过。”袁尚说道:“此举寓意显歆夫妻日后红红火火……”
  “无稽之谈!”袁旭笑道:“将火盆撤了!”
  “此乃规矩……”袁尚说道:“显歆亲迎新妇绕城而行,已是坏了习俗……”
  “规矩是人立的,习俗是人养的!”袁旭说道:“火盆临门,依照习俗可说是红红火火,在某看来,此乃引火烧身,或是大不吉之举!”
  被袁旭说的一愣,袁尚说道:“显歆何出此言?祖宗留下的规矩……”
  “祖宗留下的,当然多是好的!”打断袁尚,袁旭说道:“须承继者也是诸多,只是有些规矩,是该破一破了。”
  邺城掌握是袁旭手中,袁尚虽不赞同怎敢多言?
  他向守门卫士吩咐道:“将火盆撤了!”


第441章 新婚洞房
  袁旭成婚,破了些规矩,更多的规矩却被沿袭下去。
  接受河北僚属道贺,酒宴罢了,袁旭被送入洞房。
  袁家后园凉亭,摆放着一张矮桌。
  婉柔抚弄瑶琴,弹出悠扬的曲调。
  她舒展歌喉,吟唱着河北小调。
  曲调凄婉,本不应在婚宴吟唱,河北僚属却无人觉着不妥。
  毕竟早上他们才为袁绍送葬!
  婚宴已散,僚属各自返家,袁家后宅也安静了下来。
  抱着瑶琴,离去之前婉柔回头看了一眼。
  只顾忙着婚事,袁旭并没留意到吟唱曲调的是她。
  他的心思全都在甄宓身上!
  袁旭的婚房灯火通明,窗口透出的光亮将附近的庭院都映亮了一片。
  嘴角浮起甜美的浅笑,婉柔转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