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华夏(银刀驸马)-第4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计划有三个要点,第一是我们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同中国军队寸土不让的展开城市争夺战,争取最大限度的消耗和疲惫我们的敌人;第二是争取在8月下旬在喀山、乌里扬诺夫斯克、乌拉尔斯克附近秘密组建新的方面军,我们以坦克集团军为突击力量,突然向敌人发动攻击,突破中国军队的阵线,插到他们的后方,将敌军全部围歼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城下,彻底改变东线的战略形势。第三是由于我们到10月份左右才能有用大量坦克装备起来的坦克集团军,我们发动全面反攻的时间应该不晚于10月下旬。”

斯大林明白了朱可夫的意思,不由得连连点头。

朱可夫的计划是想把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这座城市作为诱饵和斗牛士**公牛的红布,yin*中国军队紧咬住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不放,陷入没完没了、伤亡异常惨重的城市争夺战,为苏军的集结和重整争取时间。等到苏军大量的坦克集团军组建和集结完毕,再用这支坦克大棒给中国军队的后脑以狠狠的一击,将已经成为强弩之末的中国陆军坦克部队扔进开水锅,迫使中国军队或者转身逃命,或者被全部消灭。

“还有别人知道这个计划吗?”斯大林看了看地图,问道。

“没有。”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对望了一眼,齐声答道。

“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的问题,除了我们三个人以外,不要让任何人知道。”斯大林说道。

斯大林又开始就一些细节问题和朱可夫及华西列夫斯基讨论起来。恶梦带来的不快烟消云散,苏维埃最高领袖此时又变得信心十足了。

“我们刚刚接到了斯大林同志的命令,他命令我们一步也不许后退。”苏军第2突击集团军司令弗拉索夫中将面色阴沉的对手下的军官们说道,“这是刚刚从布留赫尔元帅同志那里转来的。”

听了他的话,所有的苏军军官面色都象死人一样变得惨白。

“如果这真是斯大林同志的命令的话,我们就全完了。”不知是谁说道。

“我们的炮弹和油料都已经不多了,弗拉索夫将军同志。”一位少将说道,“我们不怕死,也愿意为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但我们不能赤手空拳的同敌人战斗。”

“布留赫尔元帅不会看着我们陷于绝境不管的。”有人说道。他的话又给一些人燃起了希望之火。

“我刚刚接到了消息,布留赫尔元帅同志派罗特米斯特罗夫将军前来给我们解围,他把手中所有的坦克都派了出来,可惜罗特米斯特罗夫将军遭到了中国坦克的阻击,没有能够到达这里。”弗拉索夫中将说道,“但我们还是接到了布留赫尔元帅的命令,他要求我们马上向南突围,因为他们已经发现,南线的中国军队多由步兵组成,坦克很少。”

屋子里一时间陷入了沉寂当中。

所有的人都明白,布留赫尔元帅下达这样和最高统帅部相悖的命令,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

“戈尔道夫将军同志已经决定执行布留赫尔元帅同志的命令。”弗拉索夫中将说道。听了他的话,一些军官满眼希望目光的抬起了头。

“但是,我接到了戈尔道夫将军同志的命令,我们将成为后卫部队。”弗拉索夫中将说着,意味深长的看着大家。

听了他的话,所有的人又都沉默了下来。

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他们这些人已经被判处了死刑。

“这不公平。”有人沉声说道。

“我们是在为党和国家的事业献身,没有什么公平和不公平之分。”有人回答道,语气当中不无自嘲和无奈之意。

“斯大林同志不知道我们所面临的情况,如果他知道实情,是不会让我们在这里等死的。”

“斯大林同志万岁。”听起来并不向以前那么热情的一句话。

“斯大林同志万岁,我们将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对,我们将用牙齿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那样的话,还不如把我们直接交给那些野蛮的中国人好了。”

“中国人并不野蛮,也许我们应该换换思考方式了。”不知是谁说道。

“有什么好换的?要么等死,要么投降,我们没有别的路可走。”

“你想投降?你这个叛徒!”一位政治觉悟比较高的军官愤怒地叫骂了起来。

“那你就去送死好了!没有人会拦着你!你这头愚蠢的猪猡!”有人回骂道。

“你们去投降吧!混蛋!中国人会把你们的肉割下来烤着吃掉!”

又有几位党性比较纯正的军官叫骂起来,但他们的声音很快便被更大的回骂声掩没了。

“我见到了雅科夫!他受伤当了俘虏,但他现在还活着!他说我们的人在中国人那里都很好!他现在已经宣誓效忠女皇了!因为女皇是个非常仁慈的人!“

“去你**女皇!你这个混蛋!竟敢背叛党和斯大林同志!”一位军官叫骂着跳了起来,拔出了TT33手枪,想要向刚才散布反动言论的人开枪,但他立刻就被另外几名军官摁倒在那时里,手枪也被夺了下来。

看到这乱哄哄的场面,弗拉索夫中将的脸色却非常平静,他用目光一一的从与会者的脸上扫过,象是在记着什么。

突然间,远处响起了炸雷般的炮声,乱成一团的会场立时安静下来。

弗拉索夫中将的目光向窗外望去,只见远处灰暗的天空中,伴随着流星雨一样的点点火光,一瞬间变成了晚霞一样的颜色。

看着半边天幕都被火光映红,一些军官的眼中再次闪过恐惧之意。

对于苏军将士来说,他们的敌人最可怕的武器之一,便是这种被称为“地狱火”的多管火箭炮。

“是中国人的火箭炮。”有人喃喃地说道,“那是第21师的阵地……”

看着这可怕的炮击,甚至于连刚刚党性最为坚决的那几位军官,都不吭声了。

“大家投票表决一下吧,现在我们还能决定我们的命运,但一会儿,也许就不好说了。”弗拉索夫中将看着大家说道。

当会议结束之后,中国军队的火箭炮也停止了轰击。弗拉索夫中将回到自己的屋子,取出一封已经写好的信,叫来一名亲信军官,交给了他。

“去吧。多带几个人,按照约定的暗号和他们接触,中国人不会为难为你们的。”弗拉索夫中将说道,“一定要抓紧时间。”

军官郑重地领命而去,看着军官的身影消失,弗拉索夫中将如释重负的长舒了一口气。

此时,张仲甫少校的坦克,已经开进了苏军的阵地。

由于得到了空军运输机及时空运来的弹药和燃料补给,中国重骑兵部队再次向被围苏军发起了进攻,苏军的防线在华军火箭炮的猛烈轰击下崩溃了,当华军坦克冲上了苏军的阵地时,没有遇到太强的抵抗。

看到几名浑身乌黑已经看不出本来面目的苏军士兵双手高举着摇摇晃晃的象喝醉了酒一样从战壕里走出来,张仲甫少校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样的炮击他们居然都没死,命还不是一般的大啊!”有人说道。

“白俄军团这回好高兴了,这些天俘虏越来越多。”有人接口道。

“他们也是中布尔什维克的毒太深,不然的话早就投降了。就这个战斗素质,和咱们打个什么劲。”

“让布尔什维克洗了这么多年的脑,不是一下子就能转过来这个弯的。”

听着部下的谈论,张仲甫看着那些一个个垂头丧气的苏军士兵,不由得感慨万端。

当年,自己的妻子何尝不是“洗脑”的受害者?

想到那一次自己回家险些开枪把她打死,他的脖颈就禁不住直冒凉气。

坦克隆隆的驶过苏军的阵地,没有遇到抵抗,投降的苏军士兵却越来越多,张仲甫注意到他们当中竟然还有好多女兵和未成年孩子的身影,不由得又大大的鄙视了苏联最高领袖一番。

不远处突然响起了一声枪响,张仲甫警觉地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衣衫破碎的苏军军官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举着一支托卡列夫TT33手枪,一边用俄语叫骂着,一边向着投降的苏军士兵开火,伴随着枪响,几名苏军士兵惨叫着倒了下来。

(一千三百四十)困兽犹斗

张仲甫见状大怒,刚想掏出自己的手枪给部下表演一下自己的枪法,只见一名苏军士兵猛地扑到了那名开枪的苏军军官身边,用手中的工兵铲将他一铲子拍倒在地,很快,又有两名苏军士兵冲了过来,一个抡着枪托,一个拿着棒子,狠狠地揍着在地上翻滚的苏军军官,并用俄语不住的骂着。那名苏军军官挣扎了一会儿,很快便不动了,张仲甫看到苏军士兵的皮靴上沾满了白花花的脑浆,不由得耸了耸肩。

“那家伙应该是一个政治委员。”一名华军坦克手说道,“这帮人一向心狠手黑,现在还这么嚣张,活该被他们自己人打死。”

投降的苏军士兵很快便汇聚到了一起,被冲上来的华军步兵押往后方,张仲甫知道,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将经过战俘营“改造”之后,编入俄罗斯解放军的队伍当中。

华军坦克部队迅速的向前推进,进入苏军的纵深防御阵地,让他感到吃惊的是,越往前走,遇到的苏军士兵越少,有的地方干脆已经没有人了。

直到天色将晚,张仲甫少校所在的坦克群开到了一个空荡荡的小镇,小镇一片死寂,空无一人,大部分的房屋都被烧毁了,在一处苏军指挥部的残址当中,侦察兵们找到了一些苏联人还没有烧干净的地图和文件,张仲甫在将那些地图残片仔细研究了一番后,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马上把情况报告军部,敌人正在向南逃跑。”张仲甫少校命令道。

在后方的野战医院,全身包裹在绷带里的廖承湘上校只露出了一双眼睛和一张嘴巴在外面,象一个木乃伊一样的躺在床上,一位女护士正用一个小勺子将一些流质食物小心的倒进他的嘴里。

在那场空前激烈的坦克大决战当中,廖承湘所在的指挥坦克在数辆苏军杂牌坦克的围攻之下,终于被击毁,他本人也被严重烧伤,被迫离开了他为之魂牵梦系的火线。

从廖承湘的伤势和需要人喂食就可以想见,过去的那场坦克大战的惨烈程度。

“我说,有没有前线的消息?”好容易吃完了这顿别扭无比的饭,廖承湘终于能够腾出嘴来说话了。

那位给他喂饭的女护士有些好笑地看着床上的“木乃伊”,说道:“您都这样了,还想着回去打仗吗?”

“你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了吧?”廖承湘听出了女护士话里有话,立刻追问道。“前线的消息我不知道,我可以帮你打听打听。”女护士有些顽皮地看着廖承湘,说道,“不过,确实有关于您老人家的消息。”

“是好消息就说,坏消息就免了。”可能是预感到了什么,廖承湘在床上挺了挺身子,瞪着眼睛看着女护士说道。

“当然是好消息了。”女护士说道,“由于您的伤势很重,我们这里的条件不利于您的休养,上边已经决定将您送回后方进行治疗,明天运输机一到,您就可以离开这里了。”

“什么?!”廖承湘大叫起来,整个身子因为不能动,象触电一般的在床上扑腾着。

不远处的另外一个床位上传来了“嗬嗬嗬”的怪异笑声,女护士回头望了望,看到另外一具“木乃伊”也在那里象个虫子一样的抖动着。

“他娘的!你美个屁!”尽管不能转头,廖承湘还是听出了谁在笑,“你小子伤得比老子还重,连屁都不能放,你以为回后方能跑得了你吗?”

对面床的笑声嘎然而止,紧接着不知从哪里飞来一个黄岩蜜橘,从女护士的头顶上方呈抛物线飞过,准确的击中位于反斜面之后的廖承湘肚子上,虽然力道不大,但却足以使廖承湘杀猪般的惨叫起来。

“你*孙显仁!你等着!老子伤好了绝不饶你!”廖承湘破口大骂起来。

“喂喂!你们两位再这么闹下去,伤口不能愈合,回不了战场可不关我的事哦。”女护士的一句话立刻让两位身经百战的汉子安静了下来。

此时,天空中突然传来了阵阵飞机引擎的轰鸣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女护士推开了窗子,抬头向天空中望去,和她想的不同,天空中出现的不是“奶牛”运输机,而是几架模样怪异头顶巨大的螺旋桨的大型飞机。

在更远的天空中,一队队战斗机正扬着银光闪闪的机翼,向远方飞去。

在一架执行侦察任务的“飞熊”中型高速轰炸机里,华夏共和国第11骑兵军司令杜耀明陆军中将正透过座舱,向下俯瞰着地面上的战况。作为集团军司令,他本不应该亲自飞到空中来查看战况的,但杜耀明中将想要掌握第一手情况,为了保证他的安全,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侦察行动:一个中队战斗机集体出来侦察!

此时杜耀明率领的战斗机中队已经飞临包围圈内苏军阵线的上空,华军飞行员们俯视着包围圈内苏军的惨状,开始在内部通讯频道里议论起来。

“瞧瞧,人仰马翻,重骑兵部队的弟兄们打得真是猛啊!”

“咱们空军部队打得也不错。”

“那边,全是坦克和卡车。”

“卡车应该是美国货,十卡,呵呵。”

杜耀明中将仔细地观察着地面的情况,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星星点点的到处都是苏军机械化部队的残骸,被击毁的坦克和汽车随处可见,还有大量的火炮和其它装备,以及苏军士兵的尸体。

杜耀明中压低了飞行高度,他看到不远处有几十辆被击毁的履带式拖拉机,以及数门处于牵引状态的苏军76毫米zis…3反坦克炮。一切似乎都表明,包围圈内的苏军离最终覆灭不远了。

尽管华军在“第一次突击”战役中歼灭了大量的苏军,在伊施姆河附近包围了近50万苏军,并成功的阻止了欧洲方向的苏军坦克部队的解围行动,但华军所承受的苏军反击和后勤压力也是巨大的。所谓的“编筐握篓,全在收口”,如何吃掉被包围的苏军,对华军来说也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

由于华军的弹药和油料在之前的远程迂回大兵团围歼战中消耗巨大,尽管后勤部门竭尽全力的保障前线的供应,但华军得到的物资和人员补充仍然有限,为了攒够足够的补给,华军对包围圈内的苏军发动全线总攻的日期一拖再拖。当华军恢复进攻时,有过一段宝贵的喘息时间的苏军抵抗却十分微弱。在综合分析了前线的报告之后,杜耀明断定苏军在向南遁逃。

自罗照英将军的第4骑兵军被调去阻击前来解围的苏军坦克集团军之后,华军包围圈的南段力量相对薄弱(“围三阙一”的缺口),没有了这支重骑兵部队强有力的支援,华军套在伊施姆河50万苏军头上的口袋自然不可能扎紧。因此杜耀明一直认为那里将成为苏军最可能突围的方向,之所以亲自飞往战场查看情况,他的目的就是想证实自己心中的判断。

侦察战斗机小队飞过硝烟还未散尽的战场,准备进行深入的侦察,而正在这时,天空突然一点点的变得昏暗了起来,大片的积雨云堆积在了天空中,使周围的一切迅速的变暗,能见度开始急剧下降,预示着一场爆风雨即将来临。

“我们返航吧,将军。”一位飞行员建议道。

“好吧。”杜耀明中将心有不甘的望了一下地面,同意了部下的返航请求。

杜耀明中将并不知道,如果不是天气突然变化了的原因,他这一次本来应该能够发现更有价值的情况。

在杜耀明刚刚返回自己的司令部时,倾盆大雨并没有迎头浇下,天气而是一点一点的又变得晴朗起来,着实令杜耀明郁闷不已,而就在他打算再派出侦察机时,远处便响起了隆隆的炮声。

“红毛炮兵又开始折腾了?”杜耀明中将注意到了炮声传来的方向有些不对,来到了作战地图前,仔细的辨明了一下方位。

不一会儿,一位军官便送来了报告:“敌人又开始突围了,将军。”

“是南边吗?”杜耀明问道。

“是的,将军。”军官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们已经没有多少坦克了,给人的感觉象是自杀。”

正象这位军官所说,失去了装甲部队的苏军这一次发动的,竟然是以步兵为主力的进攻,对于已经习惯了使用坦克和飞机作战的华军来说,苏军的新战法令他们大开眼界。

伊施姆河南岸,华夏共和国近卫军第3步兵师阵地。

“11点钟方向!射击!”

看着高喊着“乌拉!”如同潮水般涌来的苏军步兵,于宏壮上尉沉着的命令道,一名机枪手扣住毫米35式通用机枪的扳机,向苏军士兵猛烈扫射;站在战壕内的华军也拼命使用毫米38式突击步枪朝苏联步兵开火。自动武器此起彼伏的吼叫声,构成了一支血腥的交响曲。一个又一个端着“汤普森”、“斯登”和“波*莎”冲锋枪冲锋的苏军冲锋枪营士兵整排整列的被掀翻在地。

在第4骑兵军调离后,这一地段的防御由华夏近卫军的第3步兵师负责。第3步兵师原是驻守京畿警备区的华夏共和国近卫军主力步兵师,也是国内官兵素质最高和装备最好的步兵师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该师官兵在西伯利亚战场上屡建奇功。这一次由该师接防重骑兵部队的防线,也可以说华军高层将领对该师战斗力过硬的信任。

而此时做困兽之斗的苏军还不知道,他们在这里碰上了一个硬钉子。

在外援不至缺弹少粮的情况下,被围困于伊施姆河附近的50万苏军濒临绝境,士气日益低落,军心动摇,但尽管如此,斯大林仍然命令这些被围部队继续战斗,“直至最后一人”,以为他的下一步动员计划争取时间。东线苏军最高指挥官布留赫尔元帅冷静地分析了局势,认为守军继续坚守已经毫无意义,他不顾可能上军事法庭的危险,向苏军下达了向南突围撤退的命令。根据布留赫尔的命令,苏军将领们将苏军分成了三个集团军向南突围。其中以由弗拉索夫中将指挥的战斗力较强的第2突击集团军担任后卫,拖住华军,罗曼年科中将指挥的第4突击集团军在包围圈南部华军防守薄弱的地段打开一条通路,为后续的苏军部队顺利突围创造条件。

苏军将领们原来以为防守这一地段的是华军的几个缺少坦克的步兵师,因此集中了力量在不到50公里的正面向华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但让苏军官兵没有想到的是,尽管没有骑兵军的支援,华军步兵的战斗力仍然不是缺少训练的他们能够轻视的。

在苏军进攻前,华军已经在这里构筑了坚固的防御阵地,当苏军步兵向华军发动进攻时,立刻便遭到了顽强的阻击。

装备有35式毫米通用机枪的华军机枪手们猛烈开火,每挺通用机枪以200发每分钟的战斗射速如同泼水一般的向苏军倾泻着弹雨,将苏军士兵成片成片的击倒在地上,许多冲到华军阵地近前的苏军士兵不是被子弹射倒,就是被地雷和迫击炮弹炸上了天。而伴随着苏军步兵进攻的少数苏军坦克则成了华军7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和火箭筒的极好目标,被一个接一个的摧毁,化成了平原上燃烧的钢铁残骸。

尽管进攻一开始苏军就遭受了惨重的伤亡,但他们仍然坚持进攻,没有丝毫退让之意,因为他们明白,只要在这里打开缺口,就意味着有了逃生的希望,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苏军步兵穿着黄色制服在平原上排出一波接一波连绵不断的散兵线,手里端着莫辛那干步枪和德普轻机枪掩护冲锋枪手向前猛冲,试图接近华军战壕工事。苏军步兵在华军自动武器的打击下死伤累累,当苏军的攻势如同来时一样的潮水般退去后,平原上到处苏军士兵的尸体和燃烧的坦克和装甲车辆的残骸。

虽然打退了苏军的疯狂进攻,但华军的伤亡也不轻,由于苏军人数众多,在战斗中还是有不少的苏军士兵冲进了华军的阵地,虽然他们最后大都成了华军士兵的枪下亡魂,但他们自杀式的攻击也打死打伤了不少华军官兵。

就在刚才,当一名苏军士兵冲进战壕时,被眼尖手快的于宏壮上尉用9毫米40式冲锋枪击中,但这名苏军士兵倒下的时候却“砰”地一声象个柴垛一样的燃烧起来(于宏壮上尉的子弹打中了他身上的燃烧瓶),烧伤了数名华军战士,以至于华军的机枪阵地在10分钟后才恢复了射击。

在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之后。一些华军士兵从口袋中抽出香烟,点燃一支吸上几口之后又传给了另外的兄弟,在战场上,香烟是士兵最好的镇定剂,而在目前供应短缺的条件下,华军士兵只能几个人共吸一支。虽然粉碎了苏军的反攻,但在这些身经百战的士兵脸上看不出一点轻松的样子。他们明白刚刚过去的这场战斗虽然很可怕,但是这只不过只是个开始。

很快,已经停止的“乌拉”声再次从远处传来,苏军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华军狂怒的火力再次将冲上来的苏军步兵全部消灭。苏军连续不断的从平原向防守的华军冲过来,进行一次次的反攻,但他们大多数都在华军的机枪、突击步枪、冲锋枪、迫击炮弹和枪榴弹的前面变成了亡灵。最后,突围的苏军在南线投入了全部的预备队发动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反击。

在6个苏军步兵师的疯狂冲击下,华军的阵线终于支持不住了,第3步兵师的阵地仍然坚不可摧,但第47步兵师在苦战之下没有支撑到最后,在苏军不计伤亡的攻击下,该师被迫退到602高地的山脚下。苏军已经在华军的包围圈中楔入了一个浅浅的突出部。

尽管苏军现在突破了华军的防线,但无法得到火炮直接而强有力的支援,而且苏军从华军防线上撕开的裂口非常有限,包围圈内的苏军还是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突围。遭到猛烈攻击的华军坚守着一个个“刺猬”式的阵地,没有从高地上撤退攻击部队,所有的部队都继续坚守各个有利的位置。

在人数上处于下风的局面下,华军的成功坚守充分说明了华军官兵所采取的战术对路及战斗意志过人,但同时过度疲劳的阴影也开始显现。一线战斗人员的不断减少迫使第3步兵师师师长刘铮少将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部队撤退到一个更小的防御圈内。

只要输入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有最新章节更新及时

(一千三百四十一)围三阙一

为了打开一条“逃命走廊”,在以前的步兵突击没有达到目的的区域,苏军指挥官集中了剩下的所有能利用的火炮存货,决定在投入步兵前先用他们的“战争之神”来给与防守者最猛烈的打击。8。N在这次被称为“最后的疯狂”的炮击中,担任主角的是苏军装备的132毫米“喀秋莎”多管火箭炮,以及152毫米ML…20加农榴弹炮和残存的一切其它口径的火炮。

由于中国在苏联成立之初的西伯利亚战争中,苏联红军吃了中国火箭炮的大亏,苏联人在战后便开始了关于火箭炮及航空火箭的研制工作,沃罗涅日的“共产国际”工厂开始批量生产火箭炮。经过军工人员的努力,首批批量生产的火箭炮顺利地通过了测试,但各方面性能同中国现役火箭炮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在射程和精度上。从那时起,火箭炮便开始批量生产并小规模装备部队。初期的一般编为独立迫击炮营或连(为了保密,不用火箭炮的名称,由于极端保密,连炮兵连的人员都不知道火箭炮的正式名称。但是炮架上有一个代表共产国际工厂的第一个字母的K字,苏军便称其为“喀秋莎”),一般在战斗中主要用于“堵口子”。堵住了就用火力支援步兵反击;堵不住则可以利用良好的机动性能撤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军在东西两条战线上都使用了火箭炮,尤其是在西线,苏联人的火箭炮让德军吃了不少的暗亏。但苏联人很快便在实战中发现,他们装备的BM…13型火箭炮在泥泞路况下的越野机动性不够,于是便想开发一种履带式的火箭炮。但是,能够搭载132毫米火箭发射架的履带底盘只有T40水陆坦克底盘,此外还将一些火箭炮安装在了拖拉机上。由于这些笨家伙在机动作战中根本无法跟上部队,因此都没有定型和批量生产。这些乱糟糟的火箭炮反映出了苏联当时面临的近乎山穷水尽的境地。由于火箭炮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苏联人开始不惜一切代价寻找可以利用的底盘。这时美国人来帮忙了。在北极航线开通后,大批美援物资源源不断的通过英国运抵苏联。其中最珍贵的当属各种运输车辆了。美国的通用卡车的性能比苏联自己的卡车好的多。因此苏联1943年以后生产的火箭炮几乎都是以通用卡车为底盘,此外,苏联人还在美国卡车底盘上生产了36联装、48联装以及72联装的火箭炮。此外,苏联人还研制出了一些装在摩托车和摩托雪橇上的另类“喀秋莎”。对于缺乏足够震撼性武器的苏军来说,“喀秋莎”常常被当做压箱底的宝货,用在关键时刻,象这一次的突围行动,苏军就集中了各集团军所有的火箭炮,准备用它们砸开华军的防线。

天空阴沉沉的,浓云密布,密集的弹幕仿佛要一下子将华军阵地上一切生命全部毁灭一样,苏军猛烈的炮火轰击竟然持续了4个多小时,将包围圈内所有库存的炮弹几乎全部打光,很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气势,给华军的防御工事和障碍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预先布置在阵地内武器装备也损失惨重。尽管如同地震般天摇地动,使得所有的华军都钻进了掩体或地下室深处蜷缩起来躲避炮击,但华军官兵们都明白,这个前奏结束后即将迎来的是如同潮水般涌来的苏军步兵,当然,也许还会有些坦克。

在炮击停止后不久,苏军的步兵和坦克的协调进攻如期而至。苏军步兵进攻开始的长长的“乌拉”声再度响起。疲惫不堪的华军再次进入防御阵地,旋开手榴弹柄上的发火帽,步枪子弹上膛,弹带接入35式通用机枪,然后就注视着前方。反坦克炮和榴弹机枪被推入阵地并隐蔽起来,炮口对准了敌人进攻的发起方向。很快,穿着黄色制服的苏军步兵又开始在华军哨兵望远镜中出现,人数之多令观察者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如蚂蚁般从远处密密麻麻的向华军阵地一步步地靠近,但此时他们还没有完全进入致命距离,因为今天规定等到敌人进入其所有武器射程内才能开火,所以现在华军阵地上仍然一点动静也没有。行进中的苏军步兵也只发出一次短暂的“乌拉”声,然后又归于沉默,穿过旷野时的极度紧张气氛导致他们呼吸急促而停止了呐喊,显然每个人的心里都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忐忑不安。战场上一时间变得出奇的寂静,对双方仿佛都是一种考验。突然,苏军步兵冲锋队列的正面像两边分开了一个缺口,一支T60轻型坦克混编的纵队从后面通过缺口插上在步兵前面变成横向队形——这是典型的苏军步坦协同进攻队形——更进一步逼向了华军阵地。

苏军T70轻型坦克则用45毫米坦克炮向几个可疑的华军工事猛烈开炮,苏军步兵散兵线朝着华军阵地猛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