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生化狂人(堂燕)-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缤肀厣诼遥绞焙颍褪俏颐欠垂ナ崭词У氐氖焙颉!

荀彧就是这样,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这样的乐观,还总把恢复汉室,挂在嘴边。

仿佛,恢复汉室,就是他赖以支撑下去的唯一信念。

曹操却沉吟不语,意志依旧消沉。

“文若,你就不必再做这无谓的幻想,黄承彦已派黄家人,带领着襄阳的士绅,前往江陵为袁方劳军,荆襄的许多豪强,都已和黄家一样,倒向了袁方,根本不会存在你所说的,人心不服,必生内乱。”

庞统却用残酷的事实,打碎了荀彧的自我安慰。

荀彧眉头一凝,瞪向庞统的目光中,分明涌现出不满。

正欲反驳时,庞统却又道:“汉室早就气数已尽,这样一个覆没的王朝,早该埋葬在土堆里,搀救又有什么意义,我们现在是在为主公而战,不是为了复辟所谓的汉朝而战,荀文若,面对现实吧”

“庞士元,你——”荀彧被无情的戳中痛处,一时气得面红耳赤。

二人正争口水之时,一艘快船从水道方向而来,穿越舰队,直抵曹操所在旗舰而来。

一员败卒飞奔下船,直奔曹操跟前,拱手叫道:“禀主公,张任将军和大公子来不及逃走,被袁贼抢上了战船,张任将军已被袁贼所杀,大公子力战不敌,也被袁方所生擒。”

轰隆隆!

一道惊雷,从天而降,狠狠的轰向了曹操的头顶。

一记惊雷,当头轰落。

曹操身形剧烈一震,脚下一软,跌跌撞撞的连着后退数步,一张焦黄的脸,刹那间已是扭曲变形。

“昂儿他……他竟被袁方小贼所擒?”

曹操咬牙欲碎,几乎是从牙缝当中,生生的挤出了恨恨之词。

无尽的愤怒,无尽的仇恨,如喷涌的火山一般,从曹操的心底喷发而出。

顷刻间,几乎将曹操身心烧化。

先有曹洪和曹纯被杀,再有曹休被害,新野一役曹仁又被袁方一箭射死,剑门一役,连儿子曹彰也被袁方亲手所杀。

如今,就连自己的最心爱的长子,竟然也为袁方所擒。

以袁方手段之狠,曹昂落在他手中,不被诛杀才怪!

这就意味着,曹昂也必死无疑!

“袁方,你杀我两个儿子,我曹操此生若不杀你,我誓不为人~~”曹操惊怒难当。破口大骂,一口钢牙几乎都要破碎。

左右文武士卒,皆默不作声,生恐惹恼了恨怒中的曹操。

怒极之下,曹操大叫道:“速去给元让传令,叫他带夷陵兵马前来会合,我要跟那小贼决一死战,为我昂儿报仇雪恨!”

袁方攻占了益州,从上游对荆州形成了威胁,曹操被逼无奈。生恐侧后有失。只得派夏侯惇率一万余兵,镇守上游夷陵,以防范诸葛亮。

今江陵已失,夏侯惇再不弃守夷陵。就要变成一支孤军。而曹操为子报仇心切。自是要调夏侯惇那一万兵马,会合两万水军,跟袁方决战。

此言一出。在场文武,无不大吃一惊。

所有人都知道,在如今形势下,曹操这么做,分明是意气用事,非再遭大败不可。

只是,曹操正处在气头上,谁都不敢劝说,生恐被曹操牵怒。

“主公,我军今遭大败,损兵折将,士气已跌落谷底。且江陵已失,袁方二十万大军兵临长江,我军只凭三万兵马,焉能与之再战,请主公冷静三思才是啊,万不可因怒而战。”

众人无人进言,庞统忍耐不住,只得站出来劝说。

“住口,昂儿之仇,焉能不报!”

庞统话才出口,曹操一声怒喝,以一种万般埋怨的眼神,狠狠的瞪着他。

今曹操被怒火所蒙蔽,要为儿子报仇,庞统不支持也就罢了,竟然还敢反对,如何能不激怒曹操。

曹操那怨恨的眼神,却如针一般,深深的扎在了庞统心头,令他身形一震,暗生一种委屈的心思。

无奈之下,庞统只能退下一边,默默的低头不语。

而曹操跟庞统发了脾气后,气也消了几分,怒火一减,头脑便冷静清醒了许多。

“主公,大公子之仇,当然是要报的,但士元所言,也不无道理,今敌强我弱,这个时候,确实不宜再决战。不如先退往南岸油江口,先整顿败军,安定人心,再做打算。”

荀彧不愧是最了解曹操的人,他看出曹操怒气已消,已萌生退意,方才抓住时机出言相劝。

果然,荀彧一席话,很快将就将曹操肃厉的情绪,给打消了下去。

曹操瞪过庞统一眼,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不甘道:“文若言之有理,传令下去,叫元让率军直接往油江口会合吧。”

荀彧等人,无不暗松了口气。

“昂儿,你的仇,为父必报不可,早晚有一天,为父必会斩下袁贼的狗头,祭奠于你!”

曹操却咬牙切齿,拳头打击着船壁,恨恨的发着重誓。

曹操发誓要给儿子报仇,左右的文臣武将们,却又都陷入了黯然神伤之中。

江陵城,这座荆州最后的重镇已失,袁方的铁蹄已直抵北岸,饮马长江,整个荆州的精华部分,都已被袁方所据。

而他们,只余下武陵和零陵两个贫瘠之郡,还有三万余残兵败将,以这样的实力,自保都难说,还谈什么报仇雪恨。

一片黯然沉寂中,荀彧眼眸一转,忽然深吸一口气,高声道:“袁方害了两位公子,又是篡夺大汉的逆贼,天下人的公敌,此人非诛不可,主公放心,彧这里已有一计,可为公子报仇雪恨。”

“文若有何妙计?”曹操悲愤的脸上,骤现几分振奋。

荀彧抬手遥指东面,冷笑道:“袁贼兵马虽众,却不习水战,为今之计,我们只要联合孙策,合荆扬二州的水军,将袁贼诱往赤壁,与之进行决战,必可一战回天,扭转乾坤。”

蓦然之间,曹操身形剧震,仿佛黑暗之中,陡然看到了一丝希望,黯淡的前途,突然间明亮了起来。

“联合孙策,决战赤壁……”

曹操喃喃自语,权衡着利弊,思绪飞转如潮,计算着形势。

沉吟许久,曹操的嘴角,终于扬起一抹杀机凛烈的冷笑。

“好,我们就联合孙策,跟袁贼决战赤壁!”

第四百七十八章水上霸王又如何

北岸,江陵城。

这一役从夜中杀到天明,四起的烽烟和喊杀声方收渐渐收敛。

东方发白之时,齐军已控制了包括水门在内江陵各门,斩杀敌卒五千之众,余者逃的逃,降的降,所俘之卒近有四千之众。

袁方率军直抵江陵州府时,整个州府已空无一人,也不见曹操踪迹。

各处诸将回报,也未见曹操的尸体,袁方便料想,曹操果然是见势不妙,乘船由水门逃离江陵,逃往了长江与其水军会合。

于是袁方一面坐镇州府,安抚新取的江陵城,一面派兵继续四面出击,以尽可能的擒杀曹操,以绝后患。

只是袁方虽攻陷了江陵,但他的水军,尚处于连接汉水和长江的夏水水道中,来不及深入长江,无法对曹操水军发动进攻。

很快,追至江边诸军就发来回报,言是曹操会合了夏侯惇所部,乘船向下游逃去。

州府。

“江陵一失,曹操不退往武陵,却往下游退去?”

袁方听到这个消息后,遗憾之余,鹰目中又浮现几分疑色。。

郭嘉却道:“曹操失了江陵,大势已去,他这是自知凭武陵二郡,难与我军抗衡,所以想退往下游,跟孙策联手。”

荆南四郡乃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此四郡位于长江以南,地广千里,纯论面积的话,足抵荆州一半。

只是此四郡地广人稀。大部分地域尚未开发,经济较为落后,四郡中只长沙郡实力稍强,其余三郡加起来经济实力都没有江陵所在的南郡强。

况且,当年曹操和孙策第一次联手,共灭刘表,瓜分荆州时,荆南四郡中,他只分得了最贫瘠的武陵和零陵二郡。

战争拼的不光是智谋与武力,更拼的是武力。如果曹操能够凭着贫瘠的荆南二郡翻盘。那他简直就是神武雄略当世无双,又何至于被袁方夺了江陵。

“曹操,你果然要跟孙策联手,上演历史上那一幕么……”

袁方思绪飞转。很快就想起了。历史上。那何曾相似的一幕。

曾经历史中,曹操大军南下,横扫荆襄。刘备也是在无路可走之下,选择跟孙权联合,才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如今,曹操的处境,与刘备何其之相似,选择跟刘备相同的策略,也就不足为奇。

不同的却是,曹操尚握有荆南二郡,还有三万兵马和几百艘战船,实力比当年的刘备要强得多。

而如今的孙策,实力也要远胜于原本历史中,孙权的实力。

此二人联手,要合力跟袁方一战,还真不可小视。

“陛下,我军今已攻破了江陵,就没必要对曹操再穷追猛打,不如就此息兵,安抚荆襄,收取人心,训练水军,待把荆州稳底消化后,再举兵东进不迟。”

法正向袁方提出了息兵休整的建议。

袁方不得不承认,法正的提议,其实是相当有道理的。

历史中的曹操,就是挟着扫灭荆州之势,狂傲到目空一切,不等休整将士,坐稳荆襄,就大举东进。

结果,却因准备不足,在赤壁一役,为孙刘联军所败。

袁方熟知历史,他当然知道,法正提议,其实是最稳妥的办法。

只是,袁方却没有时间休整,他必须要尽可能快的平定南方,以抽出身来,全力应对来自北面的威胁。

他隐隐有种预感,那个威胁,甚至超出了曹孙二人。

“朕等不了那么久,朕意已决,大军于江陵休整半月,就顺江东进,直攻赤壁。”

袁方以皇帝的威严,有点“一意孤行”的强行做出用兵的决策。

法正等谋臣们,见袁方如此决然,知圣意不可逆转,遂也不再多劝,只全身心的为袁方思索东进之策。

当下,袁方便叫大军,尽屯于江陵一线暂作休整,尽取江陵库府之资,以犒劳有劳将士。

同一时间,袁方又发急诏于益州,命诸葛亮速发益州营造的战船,顺流而下前来江陵会合。

荆州最富庶一郡,无过于南郡,而荆州的政治中心襄阳,和经济中心江陵,又正位于南郡一北一南两端,坐控汉水与长江两条水系,北南呼应。

刘表和曹操先后经营荆州十余载,江陵作为他们屯集军资之地,内中所积的粮草和军械不计其数,曹操这么一败,江陵城中的物资便统统落入袁方之手。

而这些堆积如山的物资,现如今,却成了袁方犒赏将士们的赏赐,正好以战养战。

几天之后,下游处传来消息,曹操果然是集结最后的兵力,退于赤壁一线,与溯江西进的孙策结盟,并放出风声,要逆流而上,前来争夺江陵。

曹孙的结盟,本就在袁方的意料之下,也没什么好惊奇的。

一晃眼半月已过,诸葛亮从益州发来的,近三百余艘大小战舰,也运抵江陵。

有了这几百战舰,再加上从曹操襄阳水军缴获来的战舰,袁方正好武装起了一支三万余众的水军。

时年秋末,袁方便以吕蒙统帅三万水军,战舰六百余艘,于长江开路。

袁方自统二十余万步骑,沿北岸陆地而行,水陆大军顺流东下,浩浩荡荡的杀奔赤壁而去。

大军顺流而下,一路畅通无阻,在兵不血刃夺取重镇巴丘后,袁方的兵锋,进抵了赤壁一线。

此时,六万曹孙联军,已在南岸赤壁一线,构建起了连绵数里的坚固水营,一副以逸待劳之势。

袁方并没有轻视这支曹孙联军,没有急于发动进攻,大军于赤壁对岸的乌林一线,修筑起水旱大营,与南岸的曹孙联军,形成了对峙之势。

……

乌林,齐军大营,御营。

“赤壁赤壁,曹操和孙策,为何会把跟朕决战的地方,选择在赤壁?”

袁方盯着地图,思索飞转,凝思着其中利害关系。

荆州之重,在于襄阳、江陵和夏口,今前两城已为袁方所得,按理来说,曹孙联军当退至夏口,背靠夏口城进行决战,却为何要逆流而上,选在赤壁决战?

而且,历史上的曹操,也是跟周瑜在赤壁决战。

历史虽已被袁方改得天翻地覆,但赤壁这决战的地点,却惊人的一致,这让袁方觉得,赤壁这个地方,一定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

“其实,孙策之所以把决战地点选在赤壁,也是无可奈何,因为他要保住陆口这个地方啊。”身后的水军都督,吕蒙忽然道。

陆口?

袁方的目光,向着赤壁以东一移,移至了另外一个不起眼的地方。

吕蒙便上前比划道:“陆口一地,有陆水汇入长江,沿水陆河往上游,即可穿过南岸幕阜山,再走一段陆路,便可直抵柴桑,若以骑兵急行,仅数日时间而已,所以,孙策才不得不选在赤壁阻击我军。”

吕蒙一席话,在袁方心中掀起了一丝波澜,目光一凝,陡然间恍然。

“原来还有这么一条道路,可以由陆路抄袭柴桑,若是孙策退守柴桑的话,朕的步骑就可以不走长江,而经陆路直取柴桑,威胁他的后方,嗯,怪不得。”

赤壁一地,位于陆口以西,长江南岸,因赤壁山而得名。

而那赤壁山又十分险峻,正好可阻挡袁方大军,沿着南岸进兵,可充作敌军天然的屏障。

这样一来,孙策他们就迫使袁方,只能选择在江上跟他们决战,打通长江通道,方才能继续东进。

“子明,看来朕当年没有白白栽培你,朕选择你做水军都督,真是选择了。”

袁方将吕蒙大赞一番,却又欣然问道:“那朕倒要问问,子明你有几分胜算,可以为朕击败孙曹的水军。”

吕蒙沉默了下来。

沉吟半晌,吕蒙方拱手道:“臣不敢欺瞒陛下,孙策周瑜之流,皆乃水战绝顶好手,他们麾下将领,几乎是清一色善水战之士,至于曹操麾下,也有文聘这样的水战良才。况且,曹孙联军以水军为主,其数量胜于我方水军一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臣只能说,臣会竭尽全力,为陛下死战。”

吕蒙虽未明言,但意思已经说得很明白,他有拼死一战的决心,却无必胜的把握。

的确,江东的水军实在太强,在陆上,袁方可以任意蹂躏他们,但一到水里,谁虐谁就不一定了。

沉吟片刻,袁方眼眸一动,拂手道:“去把那曹昂,给朕带上来吧。”

片刻后,帐帘掀起,伤势未愈的曹昂,被押解了上来。

御帐内,袁方高坐于上,左右白马义从的武士,肃烈而立。

曹昂挺胸抬头入内,昂首正视着袁方,不卑不亢,没有丝毫畏意。

“曹昂,今你已做了朕的俘虏,见了朕还不下跪,难道就不怕朕杀了你吗?”袁方鹰目盯着他喝问道。

曹昂依旧未流露出丁点惧意,毅然道:“成王败寇,我被你俘虏,早做好了赴死的准备,袁方,你不用多说,动手吧。”

这曹昂倒也是个不怕死的汉子,不像那些被袁方所杀的俘虏,要么是拜地求饶,要么就是大义凛然,对袁方多有不屑。

曹昂只那么一句“成王败寇”,倒也算是慷慨。

袁方冷笑一声:“曹操不愧是枭雄,能有你这样的儿子,你放心吧,朕不会杀你,朕要放你回去,带一封朕的亲笔信,给你父曹操。”

第四百七十九章谁才是长江的主人

南岸,赤壁。

曹孙联军大营。

宽阔的岸滩之上,孙策、曹操、周瑜三人,驻马并肩而立,远望着水营,望着那千余艘战舰,三人的眉宇间,尽是志在必得之色。

“伯符,孟德,你们看,袁方的兵马已龟缩在北岸乌林,不敢出战,他纵有几十万大军,到了长江之上也无用武之地,早晚被我们击败,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一鼓作气,把他赶出荆州。”

周瑜马鞭指点着前方,意气风发的构勒着不久之后的局面。

孙策微微点头,笑道:“我以为袁贼会有多少水军,原来不过区区三万人,还是吕蒙这等无名小卒统领,他不失败才怪。”

孙策和周瑜二人,纵横长江,所向无敌,连曹操都忌惮三分。

而袁方所提拔的吕蒙,却是默默无闻之辈,直到汉水一战时,才因率藤甲军偷袭蔡瑁水军得手,方才声名渐起。

以孙策和周瑜二人的实力,当然有资格,对吕蒙,对袁方的用人不屑。

周瑜更是一笑:“收复荆州后,北方的门户洞开,伯符你便能趁势北上,经略中原的日子指日可待了。”

孙策禁不住也哈哈大笑,豪情尽现。

他二人语气甚是傲慢,口口声声要收复荆州,好似荆州本就是他们的,跟曹操无关一般。

“袁贼的实力不可小视,那吕蒙也是员将才,我以为。我们还是不可太过乐观才是。”

二人身边,曹操终于忍耐不住,出言提醒。

周瑜瞟了曹操一眼,冷笑道:“孟德将军莫非是被袁贼打怕了,才会如此忌惮他?别忘了,这里可是长江,他袁贼就算再厉害,陆上逞凶便罢,难道还想来长江上撒野不成。”

周瑜的话不但傲气,言语之中。还有几分对曹操的讽刺。

“可……”曹操眉头立时一凝。眼中闪过一丝愠色,却又不知说什么。

孙策却已道:“孟德,你就不用再担心了,这长江之上。我荆扬二州水军联手。谁还是我们的对手。你就拿出信心来,准备狠狠的大败那袁贼,报仇雪恨吧。”

“伯符言之甚是。”曹操只得勉强一笑。点头附合。

没办法,谁让他曹操损兵失地,如今又逃到了孙策的地盘上,要依靠孙策的水军来挽回败局。

寄人篱下,当然要忍气吞声。

话音方落,一骑斥候飞奔而来,直抵曹操跟前。

“禀主公,大公子,大公子他活着回来啦。”

惊人的情报,当头轰落。

曹操瞬间骇然变色,先是震愣半晌,紧接着,焦黄的脸上,迸发出无尽的惊喜。

“昂儿竟然还活着?他竟然没死?”曹操声音沙哑,激动惊喜溢于言表。

而这时,曹昂已策马飞奔而来,滚鞍下马,拜倒在曹操脚下。

曹操眼见心爱的长子,竟然活着回到自己眼前,眼然是狂喜万分,忙也一跃下马,父子相见,相拥而泣。

身后处,孙策和周瑜二人,看着这一幕,却彼此相望一眼,二人脸上皆露疑色。

“我说曹公子,我可听说你被那袁方生擒,此贼生性残暴,不知你是怎么回来的?”周瑜不禁疑问道,语气有些阴阳怪气。

曹家父子相见的激动情绪,这才被周瑜番疑问打断。

“对呀,昂儿,你是怎么逃回来的?”曹操抹干净了泪容,也甚是狐疑,只以为自己的儿子,是自己逃出来的。

曹昂的脸上,闪过一丝惭色,却深吸一口气,叹道:“儿不敢欺瞒父亲,实不相瞒,儿是被那袁方主动放走的。”

袁方主动放走?

不仅是孙策和周瑜,就连曹操本人,也是一脸惊奇色。

要知道,此前袁方已连杀曹洪、曹休、曹纯、曹仁、曹彰,杀了他曹操五名亲人,几乎是要把他曹家赶尽杀绝。

如今,袁方生擒了他曹操的长子,如此重要的曹家人物,不杀也就罢了,怎么还可能活着放回来?

曹彰遂将袁方如何诛杀张任,又如何一招败他,将他生擒,关押解于军中,再到昨天,如何将他放归之事,如实的道了出来。

“那袁方说了,他之所以放归儿,是为了让儿给父亲带一封他的亲笔信?”

亲笔信?

曹昂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封,奉于了曹操。

曹操想也没多想,下意识的就接过来,面带带着狐疑,展将开来看去。

一目数行,看不多久,曹操眉头已暗暗凝起。

“不知这袁贼,都给孟德你写了点什么,让咱们也瞧一瞧。”周瑜心怀猜忌,伸手就顺势将曹操手中信夺过。

“你——”曹操欲待夺时已来不及,信已落在周瑜手中。

周瑜看了几眼,嘴角挤出一丝冷笑:“怪不得袁贼会放过令公子,原来是向孟德你展示诚意,想要招降孟德你呢。”

周瑜阴阳怪气的冷嘲热讽,顺势又把那书信,递给了孙策。

孙策接过来一看,剑眉不由也是皱起,眉宇之间,悄然浮现丝丝愠色。

袁方的那封亲笔信,的确是对曹操的一封亲笔信。

不过,袁方却在信中,表达了对曹操的欣赏,希望曹操能以天下大计为重,归顺于他,助他成就大业。

除了对曹操的欣赏,袁方顺道还在信中,表明了对孙策的不屑,明确的指出,孙策是他们曹孙联军的软肋,曹操与其联手,必败无疑。

而那一句“天下英雄,唯朕与孟德,孙策周瑜之流,皆跳梁小丑”,尤为显眼。

“好个袁方。竟然敢把我孙策,视为跳梁小丑,可恨!”

孙策的脾气,本就暴躁,被袁方那一句话,深深的刺激到了自尊心,几下将那一封信,撕成了粉碎。

周瑜也瞟视着曹操,冷笑道:“只可惜啊,我江东虽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好歹支撑到了现在。孟德你可是那袁贼眼中的英雄,却反落魄到这般地步。”

同样心高气傲的周瑜,显然也被袁方的信所刺激,竟然公然讽刺起了曹操。

曹操的心中。一股怒火。骤然而起。眼看着就要发作。

但在最后一刻,曹操还是压下了火,厉声道:“伯符。你们还没看明白吗,这是那袁方的离间之计,尔等皆是智谋之士,焉能中了那袁贼的诡计!”

一语,将孙策和周瑜喝醒。

两人对视一眼,目光中皆露尴尬之色,似是惭愧于自己,竟然中了袁方的离间之计。

虽被曹操喝醒,他二人又岂愿承认。

周瑜当即一声狂笑,傲然道:“袁贼在陆上逞凶便罢,还敢瞧不起你我二人,伯符,不如就向那袁贼发下战书,明天跟他大战一场,让他知道我们的厉害。”

“好,袁贼视我为土鸡瓦狗,我孙策就让他尝一尝,轻视我会是什么代价。”

孙策也是傲气狂生,当即回帐,写下战书一封,派人当天过江,去向袁方发出挑战。

……

北岸乌林,齐军大营。

当天傍晚,孙策的那道狂傲的挑战书,就送到了大营,送到了袁方的手中。

中军大帐之中,肃杀的气氛在疯狂的流转。

袁方端坐在那里,双目深凝,脸色冷绝如冰,以一种讽刺的目光,盯着手中的战书。

“看来朕的离间之计是奏效了,孙策和周瑜二人,为了向曹操展现实力,果然向朕主动发起了挑战。”

袁方冷笑着,将那道战书,示于了帐中众臣。

那是一道简单干脆的战书,一笔一画都仿佛透射着一股子狂傲之气,袁方仿佛看到了孙策那张充满了挑衅的脸。

“陛下,孙策既然是自己找死,想跟咱们决战,那还等什么,打他个狗娘养的!”

猛将太史慈一腔愤怒,大吼着叫战。

“陛下,我军水军只有三万,且没有经过水上实战,而曹孙联军水军,却至少有五万,都是精锐之士,臣以为,孙策的这挑战,是想故意激怒陛下,陛下不可中了他的计。”

法正却保持着冷静,清楚的认识到敌多双方,水军实力上的差距。

袁方却将手中战书,缓缓的撕成了粉碎,冷冷道:“孙策他们如此猖狂,无非是自恃朕的水军,不如他们,朕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无论是水上还是陆上,谁也别想阻挡朕一统天下。”

要战,便战!

……

次日,天明,乌林水营。。

身着重甲,腰悬长剑,背披赤色披风,巍巍如战神一般的袁方,手提着长戟,坐胯着赤兔,徐徐的走向岸边栈桥。

三万水军将士,皆已全副武装,森森如林的刀戟,几欲将苍天映寒,浩荡凛烈的军势,令天地变色。

那一张张钢铁身躯,坚如磐石般列阵,当袁方的身影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时,无数双眼睛,霎时间迸射出了激动万分的神情。

百战百胜,神一般的大齐天子,就在眼前,如何能不叫这些年轻的战士,心为激荡。

吕蒙、太中慈、徐盛、蒋钦等水将,见得袁方策马而过,纷纷低头致意,毫不掩饰他们对袁方的敬意。

驻马岸边,袁方环视着林列的将士,心中,一股豪情油然而生。

深吸一口气,他高声道:“大齐的将士们,那些猖狂的敌人,瞧不起我们,以为我们不敢跟他们水战,今天,是时候狠狠教训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大齐之军,在长江之上,也是无敌的存在!”

洪钟般的声响,遍传全营,盖过了那滚滚江水声,回荡在众将士的耳边。

鸦雀无声的他们,血脉中的战意,正在迅速的被点燃。

“今日,朕命你们将心底的怒火尽情释放,追随朕,痛痛快快的大杀一场,我们要让自以为是的敌人知道,谁才是这滚滚长江真正的主人——“

金属般的厉呼,冲天而起。

全军将士的热血,霎时间达到了沸腾的顶峰。

三万将士挥舞着手中的兵器,狂声怒吼,心底的闸门已然被打开,积聚已久的怒气,正汹涌如洪流一般倾泄而出。

袁方如刃的目光向着东南面望去,方天画戟一扬,厉喝一声:“全军出发——”

第四百八十章水军第一战!

号令传下,三万大齐将士怀着激荡的心情,井然有序的开始登上各自所在的战舰。

太史慈策马而去,奔往了停泊在水营最内侧,那一支特殊的斗舰舰队。

而那些登上普通战船的将士,则对那一艘艘看起来,有点怪异的斗舰,产生了浓厚的不解。

“子明,你看太史子义的战船,前甲板上好像安放着什么东西,都以黑布覆盖,会藏着什么?”徐盛满脸狐疑问道。

这一百余艘斗舰,乃是诸葛亮在益州所造,连士卒都是益州兵,自从送往江陵会合以来,就一直是这副模样。

吕蒙摇了摇头,同样狐疑道:“陛下只是说过,这五千水军和一百艘特殊的斗舰,乃是留着破敌之用,就连我,也不知这些益州造的船,有什么特异之处。”

吕蒙同满腔狐疑,尽管他热血澎湃,对此战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神,但对那一艘艘的新型战舰,究竟有何强大之处,却尚未能想明白。

令旗摇动,嘹亮悠长的号角声吹响。

吕蒙和徐盛所率的前部舰队,率先驶离水寨,四百余艘斗舰和艨冲为主力的普通舰队,迅速的在江面上结成了攻击的阵势,接着,太史慈所率的神秘斗舰队,也开出了水营。

此时的袁方,也登上了一艘巨大的斗舰,随行于后军之中。

尽管袁方不习水战,但此战关系重大。就算不会亲自驱船上阵,袁方也必须身在水军将士们中间。

只有他的存在,才能给这些将要浴血的将士,以最大的鼓舞,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天子,正在和他们并肩而战。

击水声此起彼伏,五百余艘大小战舰,三万名水军战士,袁方所拥有的全部水军家当。倾巢而出。向着斜对岸的赤壁方向而去。

今日天高云淡,风势不紧不缓,正是水上用兵,大战的绝佳时节。

如今虽已深秋时节。江上天气已寒。但将士们却浑然不觉寒意。那涌动的热血,足以让他们感受到灼烈。

“齐”字的皇旗,在江风的吹抚下。猎猎作响。

袁方扶戟而立,远望瞳开启,一双冷峻的鹰目直射前方,法正作为随船谋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