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生化狂人(堂燕)-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方大喜,当即跳下马来,将魏延亲手扶起,大加抚慰,并当场封魏延为扬武将军。
魏延又吃一惊,万不想袁方如此看重他,方自归顺,就直接封他为杂号将军。
要知杂号将军之下,还有偏将军、裨将军、中郎将数级,再往下才是他校尉之职。
今袁方封他做扬武将军,就等于给他连升三级,用平步青云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相对于曹操的轻视,袁方看重,简直让魏延有种天下地下的感觉。
别人不知魏延的实力,袁方却焉能不知,历史上的魏延,可堪称三国后期,蜀汉的顶梁之柱,不仅是武道不凡,用兵更是极有才华。
这样的人才,袁方本就会大用,更何况,方才他及时出手,助自己败了典韦,已是立下大功,袁方赏罚分明,封他做扬武将军,一点都不为过。
感激之下,魏延一抱拳,慨然道:“诚蒙主上如此器重,从今往后,延这条命就是主上的了,延必为主上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袁方甚感欣慰,只拍着魏延的肩膀,也没有过多华丽之词。
于是袁方便收得魏延,与赵云一众兵马,出了密林,停止追击,收拢大军,复归梁县而去。
这一场仗下来,袁方大败曹操,诛杀曹军近一万五千余众,可谓大获全胜。
而损兵折将的曹操,则收拢四万余败兵,退至梁县以南的郏城,军心未复,一时片刻不敢再战。
袁方便挟着大胜余威,还往梁县,将于禁和他的一万兵马,死死的围于梁县之中。
只要攻下梁县,袁方就彻底掌握了南面战场的主动权,逼迫曹操转守为攻。
梁县外围,齐军大营。
全军上下都士气高昂,杀鸡宰羊,庆贺这一场大胜。
中军大帐中,气氛更是热闹,袁方收复大将魏延,又大败曹操,意气风发,自要纵情豪饮,好好庆贺一场。
纵饮间,袁方又令诸文武,各抒己见,商讨如何攻破梁县。
正谈论得热闹时,一骑斥候直入帐中,拱手道:“禀主上,函谷关张徐两位将军,发来急报。”
袁方南下对付曹操,函谷关则由张飞和徐晃二将,率数万兵马据守关城,抵挡西凉十万铁骑。
此二人,一个是曾经历史中,蜀国的五虎上将,一个则是魏国的五子良将,袁方相信,有他二人在,足以守住函谷关天险。
听得“急报”二字,袁方的心中,却隐隐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他将那急报接过,展将开来一看,眉头不禁微微一凝。
北面战场,果然出事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破曹之计
北面战线,马超率四万西凉军,北渡黄河速破河东白波军,由箕关攻入河内郡,河内郡守张汪不敌,节节败退,发来十万火急的求救信。
“马超这一招,倒是很意外呢。”袁方剑眉微凝,将情报示于了众人。
河内位于洛阳北岸,河内若失,则西凉军就可以从北西两面夹击,洛阳防御的形势就将愈加不利,故得知这个消息,帐中众文武们,都颇为惊讶。
“马超竟这么快灭了河东白波军,看来现在这支西凉军,果然大不寻常。”郭嘉扫着那情报,不禁也叹道。
河东郡北连并州,南接司隶,西接关中,东连河内,乃是位于三州间的要害之地。
此前这河东一带,为黄巾余部的白波军控制,袁方一直没有派兵攻取,本想做为跟关中之间的缓冲地带。
却不想,西凉军竟出奇谋,不正面盲攻函谷关,而是先破河东,再入河内,改从北面威胁洛阳。
“白波军虽不强,但也不是乌合之众,马超能数日间击破,这其中必有陈宫和法正,甚至是贾诩的智谋在内。看来,我只留沮授在函谷关,凭他一人智谋,显然不是那三人的对手啊……”
袁方暗觉自己布局,稍有失策,却没有乱了分寸,当即传下军令,命离河内最近的朱灵,率本部五千兵马,急赴河内,助张汪死守温县,拖住西凉军。
“师父。河内要地,形势堪危,我们不全师回救吗?”诸葛亮担忧道。
袁方却平静道:“河内虽重要,但西凉军擅骑战而不擅攻城,有朱灵出马,足可坚守温县,拖住西凉军。眼下我们最大的敌人,还是曹操,不破曹操,我决不会回师。”
袁方思路清晰。意志决然。
众将的意志。很快也因袁方的态度,而统一起来。
这时,刘晔道:“河内有危的消息,曹操想必很快就会知道。他多半会趁此机会。重振士气。再度前来救梁县,主上不可不防。”
“曹操前番虽败,却未伤及根本。梁县乃要地,他岂能轻易放弃,我早等着跟他再战一场,他若还想再战,我就奉陪到底!”
袁方意志如铁,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当天,袁方便下令三军,继续围攻梁县,一面派朱灵前去死守温县。
正如刘晔所料,几天后,退居郏城的曹操,果然又有了动静。
闻知袁方北面战线吃紧,曹操当即重整旗鼓,再度沿汝水北上,前来逼近梁县。
曹操明显吃了前番大败的教训,这次他没敢再大军急进,而是选择步步为营,缓缓推进,花了五天时间,才稳步的逼近于梁县东南十里。
袁方为了防御曹操,遂从围城之军中,抽出四万兵马,于城东南围营之后,再设一营以阻曹操,以保护围营的侧后。
曹操后虽少,但袁方部分兵马为梁县之敌所牵制,并不能抽出更多兵马,来击破曹操主力,双方的实力对比,相差并不多。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月当中,双方几度交锋,都不分胜负。
时入隆冬,袁方与曹操,在梁县一带,形成了僵持。
而在淮南一线,孙策在周瑜的煽动下,以六万大军包围了合肥城,进行疯狂的围攻。
所幸,合肥城在张辽和蒋干的联手之下,坚如磐石,孙策围城一月却不得下。
而在北线河内方面,正所袁方所料想的那样,陈宫和法正虽有奇谋,但西凉军不擅攻城的弱点却无法忽视,狂攻温县一月,均为朱灵所击退。
一时之间,在从北到南,从西到东的三路战线上,敌我双方都进入到了僵持不下的局势。
……
中军大帐,酒气熏熏,肉食弥漫。
当此天寒地冻之时,诸将们却齐集大帐,又受享起了袁方犒赏他们,特制的“火锅”大餐。
正吃得冒汗时,诸葛亮却带着风雪而入,脸色颇为凝重,拱手道:“师父,幽州也闹动静了,公孙度以吕布为先锋,率两万辽东铁骑,勾结乌桓人,大举入侵幽州了。”
听得这消息,众将热闹的气氛,顿时沉寂下来。
袁方却淡然自若,仿佛有早所料,只擦了擦手,不紧不慢的将情报接过。
“这个公孙度,果然又想捡便宜,幸亏我早有防范,留颜子正和田元皓镇守幽州,有他二人坐镇,就算击不退吕布和乌桓人,保得幽州不失应该不是问题。”
吕布对他恨意太深,公孙度又是贪心之徒,而乌桓人跟袁绍的关系素来密切,今他大军尽在中原,此三股力量趁机入侵幽州,也是事先早有所料的。
若不然,袁方也不会留颜良这样猛将,还有田丰这般智者坐镇幽州,为的就是对付吕布这个最棘手的敌人。
郭嘉灌了一口酒,自嘲道:“公孙度这么一出兵,可算凑齐了四路人马,咱们现在的处境,好像有那么点四成楚歌的味道呢。”
郭嘉一句自嘲的话,反令众人一笑,气氛又放松起来。
“我军虽强,但毕竟四面受敌,只要一面出了问题,全盘布局就会被打乱,还是得想方设法,尽快击退了曹操才是,以免夜长梦多啊……”袁方指尖敲击着额头,若有所思。
“主上尚有万余骑兵没有动用,而曹操最缺的就是骑兵,主上何不大发骑兵,抄袭曹操侧后,截断他的粮道,逼曹操退兵。”
帐前一将高声进言,这一番话,顿时令袁方眼前一亮。
蓦然抬头看去,却见进言之人,正是魏延。
“我倒险些忘了!我的骑兵对西凉军和公孙度。虽不占优势,但对曹操和孙策来说,却有绝对优势,怎能不好好利用起来呢。”袁方猛然省悟。
先前袁绍南下时,就是利用骑兵断他粮道,把他逼得险些步上绝路,今得魏延一提醒,袁方岂能不恍悟。
这时,魏延又接着道:“延对曹操的粮草运输,粮道分布都了如指掌。主上若袭其粮道。延可尽全力。”
思绪飞转,袁方瞬间便下决心,拍案兴奋道:“好啊,文长你提醒的正好。曹操不退兵。那我就仿效当年袁绍。让他尝尝粮道被断的苦恼。”
当下,袁方便发出号令,命赵云、张颌、高顺、文丑等骑将。率一万骑兵尽出,按着魏延所指,直奔曹操侧后,去断其粮道。
魏延的这一计,很快就起到了奇效。
半月之内,四路轻骑之军,于颍川、南阳、汝南一路,接连截毁曹操十余次的运粮队,烧毁粮草近四十余万斛。
而曹操方面,却不似袁方当年那般,尚拥有几千骑兵,可以跟袁绍抗衡。
如今几乎以纯步兵组成的曹军,却根本没有足够的骑兵,前去保护粮道,击退袁方的轻骑军。
此计一出,曹操前线的军粮供应,很快就陷入了短缺的境地,军心开始出现动摇。
梁县一带,原本僵持不下的局面,终于开始被打破。
……
梁县东南,曹军主营。
“报~~”斥候飞奔而入,大叫道:“禀主公,我军由南阳而来的粮队,又为敌军所毁,损失粮草五万余斛。”
曹操身形一震,方自端起到嘴边的酒杯,凝固在了半空中,焦黄的脸上,瞬间涌现怒色。
砰!
手中酒杯,狠狠的砸在了案几上。
“若非我无骑兵,焉能容那小子如此逞狂的断我粮道!”曹操又气又恨,咬牙怒骂。
左右诸文武,已无不黯然叹息。
这已是十天之内,第三次粮路被断,这消息若是传出去,军心不知又要跌落多少。
只可惜,他们和曹操一样,只能空憋有一腔怒火,却都束手无策。
没办法,谁让他们没有骑兵,只能眼睁睁的任由袁方的铁骑,在他们的后方驰骋,却无任何办法。
沉默中,程暗终于忍耐不住,拱手道:“主公,前番一战大败,损兵过万,又折了妙才这员大将,我军已是元气大伤。今粮道又被断,军心更加动荡,若再强撑下去,只怕会……”
程昱虽未言尽量,但劝他退兵的言下之意,却已明显。
诸将皆望向曹操,虽无人出言,但那般眼神表情,却都似附合程昱。
曹操脸色阴沉,深思了良久,眼眸中闪着丝丝复杂的神色,犹豫了多时,终还是一声无奈的长叹。
程昱等众,都暗暗松了一口气,他们知道,曹操这一声叹息,代表着他已决心退兵。
角落时,坐着轮椅的司马懿,却眉头深凝,似有不甘。
“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暂且退兵也无妨,只是,我大军若就此退去,岂不是把于禁和许攸二人,还有一万将士,弃于了梁县孤城不成?”曹操叹息不忍道。
大帐内,众人再度陷入了沉默。
于禁乃元从之将,许攸乃有功之臣,还有那一万将士,都是跟随曹操多年的老兵。
今若弃之不顾,岂非失尽人心,这道理谁不知道。
可是,他们却又无两全之策,所能做的,只有默然不语。
一片沉默中,司马懿却忽然眼前一亮,诡笑道:“主公莫忧,懿这里有条妙计,不但能救出于将军他们,还可在退兵之前,击败那袁方一次,让他吃点苦头。”
曹操忧虑的表情,骤现惊喜,忙问司马懿有何计。
司马懿便不紧不慢,面带诡笑的,将自己的计策,缓缓道将而出。
曹操听罢,不禁精神一振,拍案道:“仲达此计甚妙,袁方啊袁方,你想逼走我,我就成全你。不过,我走之前,也要你知道我曹操的厉害!”
第三百五十章岂能叫你如愿!
数日后,齐军大营。
夜如泼墨,大营中一片安静,除值守将士外,大部分将士皆已入睡。
中军大帐内,却是烛火通明,袁方立于帐中,方天画戟平铺在双掌中,闭目静思。
他在回想着当日与典韦交手的过程,从中淬取精华,为我所用。
每一名练脏武道高手,都是当世凤毛麟角的存在,能与这些人交手,虽然凶险万分,却是一种难得的机会。
袁方的生化之躯,已从那场惊心动魄的交锋中,自行学习了许多经验,袁方现在要做的,就是领悟那些经验,提炼出精华,助他的武道,更进一层。
空荡荡的大帐中,袁方的气息悠远无声,呼吸间相隔的时间,已远超于常人。
他可以感觉得到,自己的内脏已经相当的强大,只要再突破最后一层桎梏,就可以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
那就是练脏的境界。
进入这种境界,他的内脏五腑,就将远超于锻骨境界,拥有绵长不绝的体力,战斗持续的时间,更将五倍于锻骨。
这就意味着,他可以毫不停歇的使出千招,然后体力才开始虚弱。
“只差一步,却如此困难,即使我有生化之躯也不容易,似关羽、赵云和典韦这样的人,能在壮年就达到练脏,甚至逼近易髓,看来这些人的体质和天赋,都是世间罕有的存在……”
正自感悟时,蓦觉身侧有空气扰动。耳中更传来轻碎的步声。
袁方猛然开眼,想也不想,方天画戟就斜刺而出。
“啊~~”一声女子的尖叫。
重戟至半路,袁方蓦然收招,那戟锋悬于女子跟前寸许,只消稍稍再进,就能一戟洞察她的喉咙。
甘梅,手端着一碗热汤,正惊慌的立在那里,吓得脸色都发白。
“阿梅。怎会是你?”袁方将长戟一收。放回了兵器架,笑问道。
甘梅这才回过神来,忙将汤碗放于案上,抚着心口。心魂未定的抱怨道:“我见你还没睡。就去炖了一碗滋养身体的汤药。巴巴给你送来,却给你吓了一跳。”
“这是武者的本能,吓到你了。”袁方歉我一笑。
说着。他将那碗汤拿起,一饮而尽,啧啧赞叹甘梅的手艺甚佳。
听得袁方的夸奖,甘梅如吃了甜似的,抿嘴浅笑,甚是开心。
忽然,她却又想起什么,奇道:“显正,我一直很好奇,你经常这般彻夜不睡,又时常暴饮暴食,就不怕伤了身体么?我却怎觉得,你精神一直都很好,好似完全都不受影响似的。”
甘梅师从华佗,医术高明,从一个医者的角度,方才看出点袁方的特殊之处。
她当然不会知道,袁方有生化之躯,哪怕十天十夜不睡,也不会感到疲惫。
当然,前提条件却是,他需要“暴饮暴食”,来提供足够的能量,以保持身体精力的旺盛不衰。
“这个嘛……”
袁方指尖敲打着额头,正琢磨着如何“敷衍”眼前这位女神医,这时,诸葛亮却带着一股寒风,步入了帐中。
“师父,适才营外的巡骑,抓到了几名俘虏,我审问之下,觉得有异常,就送了过来。”
诸葛亮有事前来,正好帮袁方解了围,他便绕过甘梅所问,命将那些俘虏带将上来。
片刻后,几名惶然的俘虏,便被押解了进来。
“这几人是从梁县偷出,想穿过我军防线,前往东南曹操主营,却被我巡骑所获,我从他们的身上,搜出了这道书信。”
说着,诸葛亮将一道书信,奉于了袁方。
袁方接过来一看,这书信表面看起来,乃是于禁写给曹操的恢复,信中内容,大抵是请曹操放心,他会依计行事。
别的内容没什么特殊,唯有这“依计行事”四字,却引起了袁方的怀疑。
目光扫向了那名俘虏,袁方眼睛一瞪,厉声道:“老实交待,于禁跟曹操有何约定,不然,我就将你们就地斩首!”
说着,袁方眼神一示意,诸葛亮便召呼左右亲军,作势要动手。
几名俘虏大骇,匆忙伏跪于地,恐慌的向袁方求饶。
其中一名俘虏颤声道:“回齐公,一天前,我家曹公派人秘密潜入梁县,命我家于将军在两日后从东面突围,曹公将率大军前去接应。小的们乃是奉于将军之命,想穿过围兵,回去给曹公回复,怎料却给齐公捉获,请齐公开恩饶命啊……”
这些俘虏们甚是惶恐,被袁方一威胁,便统统都交待。
袁方为免他们说谎,当即开启读心瞳,侵入到他们的思想之中,很快就辨明,这些俘虏并没有撒谎。
曹操要撤兵?于禁要突围?
袁方精神一振,当即喝令,将俘虏们押解出去,又命速传郭嘉和刘晔前来议事。
未久,郭嘉和刘晔二人,相继前来。
“主上啊,这深更半夜,天寒地冻的,你把我们召业,莫非是有什么紧要之事吗?”郭嘉打着冷战问道。
袁方一笑,便将先前之事,都告诉了他二人。
“看来主上断其粮道的计策,终于收到了成效,曹操粮草不济,总算是要退兵了。”刘晔甚是欣喜。
袁方却不语,只笑看向郭嘉:“奉孝,你怎么看?”
“这个嘛,曹操粮道被断,退兵是意料之中的事。”郭嘉话锋一转,“不过,嘉却觉着,这其中存有几分可疑。”
郭嘉到底是胜刘晔级别的谋士,他和袁方一样,都觉察出了其中蹊跷。
“于禁既得到了曹操突围之命,只需依计行事便是,又何苦多此一举,派人出城回复?此疑点之一。”
“其二,曹操既有这个本事,派人偷越我军防线,将他的密令送入梁县,那于禁所回复之人,却怎反而会被我军抓住?主上不觉得,这很可疑吗?”
袁方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郭嘉便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有这两处疑点,我猜想,曹操是故意想让我们知道两桩事,其一就是他准备退兵,这第二件事,就是他将在梁县东面,接应于禁突围。”
话音方落,一旁的诸葛亮,猛似恍悟:“奉孝你的意思,莫非是曹操想告诉我们,两日后他大营将兵力空虚,我们可以趁机去劫营。而且,他还想告诉我们,两天后,他的大军会尽在梁县东面,好让我们增兵去防范于禁突围?”
“但事实却完全相反,介时曹军主营定会严阵以待,强弓硬弩架好,等着我们去踢铁板。而梁县方面,于禁的突围方向,也不会是东面,而是我兵力最薄弱的西面。这样一来,曹操不但能救了于禁突围,还能让我们两处失利,他就算退兵,也是挟着得胜之威,风风光光的退回。”
刘晔亦省悟,跟着诸葛亮之后,道破了玄机。
三员绝顶谋士,你一言来我一语,将曹操的意图给揭穿。
而三人所说,跟袁方的猜测,一般无二。
一声冷笑,袁方那英武的脸庞上,冷绝如冰的杀机,悄然升起。
“曹操,你倒是打得如意算盘,哼,我岂能叫你所愿!”
……
两天后,深夜。
月黑风高,天寒地冻。
冬寒的寒风,凛烈刺骨,呼啸着扑向梁县城头。
寒风穿透了厚厚的衣甲,让于禁感到后背一阵的发凉,他下意识的束紧衣甲,抬头向着黑漆漆的城外望去。
除了黑暗,还是黑暗。
“时间差不多,该动手了吧。”于禁心中暗道。
“文则,时机已到,突围出城吧。”身后,许攸气喘吁吁,爬上了城头。
于禁沉默了一下,脸色凝重道:“此计若是失败,你我还有一万兄弟的性命,可就危险之极,许子远,难道你就一点都不担心吗?”
“司马懿那小子虽然有点自以为是,不过他这道计策倒也精妙,袁方那小贼是决计识破不了的,你就放心突围吧。”
许攸甚是自信,却又恨恨道:“你可不知道,那袁方心狠手辣,连自己父兄都不放过,我们若落到他手上,不知要死得如何凄惨,只有突围才有活路。”
身为袁绍旧部,许攸深知自己是袁方必诛的仇人,当然一刻也不敢逗留于梁县,只恐重蹈袁绍和袁谭的覆辙。
于禁身形一震,不敢再有犹豫,当即下令打开城门,率不到一万的兵马,向着梁县西面而去。
这一支满怀期望的曹军,借着黑夜的掩护,向着西面齐军围营一线,小心翼翼的奔去。
策马奔行中,于禁抬头看一眼天空,依旧是乌云密布,不见星月。
这般天色,正适合突围。
“主公智谋多端,这条计策又天衣无缝,袁方啊袁方,你想围住我于禁,休想……”于禁凝重的脸上,不觉扬起一抹自信。
身边处,那许攸也暗自得意,心道:“到现在也没半点动静,想来那小贼是全无防备。袁方,你能杀袁绍父子,想杀我许攸,却是作梦,只要有我活着,我必叫你不得安宁,嘿嘿~~”
于禁和许攸,各自得意,一万曹军也渐渐放松了紧绷的神经,以为突围在即。
他们却浑然不觉,黑夜的那一头,一双冷绝的目光,正撕碎空间的阻隔,穿透黑暗,如死神的眼神,悄无声息的注视着他们。
第三百五十一章傲对万军
(今日四更,头更先奉上)
漆漆夜色中,袁方坐胯赤兔马,身披银甲,斜执方天画戟,屹立于大营门前。
人如龙,马似火,浑若一座巍巍的战神雕像,巍然耸立。
大营的两侧,各树着一支巨大的火把,噼剥作响的火光照耀下,袁方浑身上下,散发着慑人的杀机。
右眼中,远望瞳和夜视瞳,已然全开,从梁县到此间,空间中所有的一切,都逃不出他的监视。
寒风呼啸,风的那头,隐隐传来沙沙的枯草作响声。
袁方的嘴角,微微斜扬,浮现一抹冷笑。
于禁,终于来了。
夜色的那头,于禁和许攸,正率领着一万曹军,偷偷摸摸,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向着这边摸黑而来。
于禁牢记着曹操的叮嘱,根据那计策,此刻袁方的齐军,应该已分成两路,一路前去进攻西南面,曹操的主营,而另一路,则当尽在东面,防范着他从梁县的突围。
此刻,这西面围营中,最多也只有一两万的齐军。
这点兵马,又焉能挡得住他一万兵马,还有曹操数万雄兵的内外夹击。
今夜,他们不但能突出重围,而且还能大杀齐军一场,以报前番一败,还有夏侯渊被诛之仇。
于禁的心头,复仇之火渐起,他已迫不及待,想要杀入齐营中,大杀一番。
一万曹军,随着齐营的接近。开始加快步迈。
前方昏黄渐起,齐营已越来越近,于禁和曹军士卒的心情,已愈加兴奋,脸上皆凝起狰狞的杀机。
三百步……两百步……一百步……
齐营,几乎已近在眼前,营门一线,已是看得清清楚楚。
蓦然间,成千上万的曹军士卒,却无不脸色一变。仿佛同一时间。看到了何等不可思议之事。
一双双惊异的眸中,但见齐营营门大开,营门之下,一员敌将巍巍如铁塔一般。傲然驻立在那里。
仿佛。那一将。竟要一人一骑,挡住万千曹军的进攻。
于禁一时惊异,急收马步。
万余曹军也跟着收住步迈。一众汹汹扑上之士,却止步于齐营几十步外,愣怔错愕,齐望着那一员孤骑傲立之将。
许攸也是一愣怔,蓦然惊悟,急道:“于将军,我们中计了,快快撤回梁县。”
中计?
于禁身形一震,一时不没反应过来,心道对面只有一将,有何可惧,一涌而上将之砍成肉泥,再破营而入便是。
就在于禁还在犹豫之时,齐营门下,那员敌将,已将手中画戟,高高的扬起。
下一个瞬间,齐营中,蓦然现出冲天的白光,刺眼的光亮在无尽的夜色中爆开,顷刻间将天地照成耀如白昼。
这突如其来的强光,把于禁许攸,还有万余曹军都刺得睁不开眼睛来,惊叫之声响成一片,所有人都不得不抬起手臂来,遮挡迎面刺来的强光。
稍许后,曹军的眼睛才勉强的适应,当他们放下手臂,再次望向齐营时,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就在片刻前还看似空虚的齐营,此刻在沟壕边,营墙边,已如神兵天降般,现出了密密麻麻,数之不清的齐卒。
无数的火把高举,耀如白昼,几将这黑夜填平。
耀眼的火光下,所有曹军的目光,都聚向了营门前,那一员巍然而立的敌将。
如火的神驹,银色的战袍,黑色的重戟,不怒自威的英容。
袁方,那敌将,竟是袁方!
惊恐,畏惧,诸般消积的情绪,转眼间就如瘟疫一般,袭卷了曹军。
于禁更是脸色惊变,瞬息间,思维陷入了困顿茫然,脑子里是又惊又疑,一片的混乱。
“袁方这小贼,不是应该中了主公的调虎离山之计,该当率主力攻打早有防备的大营,或者身在东面,等着阻挡我们突围吗?却怎会出现在这里?”于禁脱口惊道。
许攸已是惊得脸色扭曲,尖声叫道:“这还不明白吗,孟德的计策给那小贼识破了,咱们中埋伏了,快撤回梁县啊。”
于禁猛然被喝醒,所有的狐疑都烟销云散,他终于明白,如今所看到的一切,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曹操的所谓妙计,已被袁方所识破。
而且,袁方还来了个将计就计!
“那小子,竟又识破了主公的计谋,他到底是……”
于禁惊恐错愕,所有的希望都被摧毁,当场就想拨马回撤。
这时,营门外,袁方却高声道:“于禁,你们的计策已被我识破,降者生,战者死,识时务者,归顺于我吧。”
于禁也算曹操一员宿将,袁方颇欣赏其才能,若能收为己用,自然不错。
更何况,于禁是曹操元从之将,早在曹操讨董之时,就已经追随。
这样一员将领,若是背叛曹操,归降于他袁方,将对曹操的军心士气,造成何等沉重的打击。
于禁脸色微微一变,仿佛在一瞬间,心中的信念有所动摇。
许攸见状,急大喝道:“于禁,孟德待你不薄,你焉能背叛孟德!”
于禁若降,他许攸就要落到袁方手中,只有死路一条,他岂能容于禁被说动。
被许攸这么一喝,于禁猛然警醒,冲着袁方怒骂道:“袁方小贼,我于禁乃当世豪杰,岂能降你这种大逆不道的奸贼!”
袁方剑眉一凝,怒意骤燃。
方天画戟向前狠狠一划,袁方厉声喝道:“全军尽出,给我辗平曹军——”
咚咚咚~~
隆隆的战鼓声冲天而起,耀如白昼的火光映照下,埋伏已久的诸路兵马,如潮水般汹出大营。
赵云、诸葛亮、魏延三员大将,催动三万余步骑大军,向着惊慌的曹军,狂辗而去。
三倍的优势兵力,昂扬如火的斗志,突袭的威力,顷刻间,就将敌军杀得人仰马翻,鬼哭狼嚎。
许攸见势,二话不说,拨马就逃。
于禁也是斗志全无,哪里还敢抵抗,拨马转身,仓促而逃。
袁方杀意大作,催动赤兔马如流火般射出,身后五千精锐的步骑,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向着那惶恐的敌骑,狂扑而去。
袁方手中方天画戟,挟着凛烈的杀机,无情的斩向曹军士卒,每一戟荡出,都掀起漫空血雨。
锻骨后期,即将冲击练脏的武道,施展开来,谁人能挡!
袁方就如一柄锋利难当的利箭,破出一条血路,劈波斩浪一般辗杀向前,一路所过,只将飞溅的人头和鲜血,留在身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