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路隋行-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需隐瞒,据实跟他讲。”杨广骑马立于队中,脑子一热,脱口向段达叫道。
按照杨广的料想,山中设有伏兵,正符合这是一场游戏的特征,据此,他才要段达如实告知对方官职、姓名,以期进一步观察对方对此的反应;退一步说,即便自己经历的是一场真正的穿越,一旦段达报出晋王骠骑营协领的官号,想必对方也会心生忌惮,不敢过于造次。
他想的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可是段达却哪儿会想到杨广正在拿自己以及数百名骠骑营将士的性命做一场试验呢。
“你先报出姓名、官职来,我再说与你听也不为迟。”段达本想随口报出幽州总管李祟的官衔、名号来支应对方,陡然被杨广从身后这一叫,只得改口要对方先报出姓名、官职来。
“我乃大可汗帐前驾设扎黑是也,今奉雍虞闾王子将令,率军驻扎于元尼那山中,请将军报出官职、名号来吧。”(书中暗表,立于山头上的这位将佐并不是如他自已所说,是什么驾设扎黑,而是于一年多前跟随家主宇文般若远赴突厥和亲的前朝赵王宇文招家的二管家,真名唤做宇文休烈)。
段达唯恐暴露了身后队列中杨广的真实身份,招惹来对方更加猛烈的进攻,正在苦思冥想着拖延时间,只听从身后由远及近传来声声喊杀之声。段达在马背扭项观瞧,但见鱼俱罗率领的先锋部队一百多人骑正在被从后山冲锋下来的大批突厥军士追赶着朝山口的方向败退了下来。
不好,再要在此逗留下去,骠骑营势必要陷入对方的前后夹击之中,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到了此时,段达也顾不得许多了,回身冲杨广叫道:“咱们不宜在此久留,张须陀、鲜于罗,你二人多加小心,随我向前冲出山口。”说毕,在马背上摘弓搭箭,瞄准立于山头上的宇文休烈,“嗖”地就是一箭,率先纵马向山口处冲了过去。
杨广也瞧出了骠骑营正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当中,只是尚不清楚鱼俱罗、虞孝仁率领的先锋部队是否在元尼那寺后的山洞中找到了前朝王子宇文阅,便吩咐李浑、裴虔通两位率军先行跟随段达突破山口的包围,而自己则带着张须陀、鲜于罗两名近卫驻马原地未动,等着鱼俱罗、虞孝仁所部赶到,打听明白是否捉到了宇文阅,再与他们一起杀出山口去。
危急关头,李浑怎敢撂下杨广不顾,自己率军先走,忙吩咐裴虔通率大队人马紧随段达先走一步,自己则带着一二十骑前后护持着杨广留在原地,等待鱼俱罗所部赶到。
然而,这么一来,立于前方山头上的宇文休烈却从隋军的行动中瞧出了杨广的身份似乎比段达更高,借着天边出现的第一抹晨曦,手搭凉棚,盯着杨广看罢多时,哈哈大笑着下令道:“众将士听我的号令,放过对方的先头部队,全部弓箭手给我瞄准隋军留在原地未动的一二十骑,务必要把他们留在山中。”
段达一马当先,带领着骠骑营的大队人马于天将拂晓前奋力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元尼那山口,待纵马跑出有四五里地,回身才猛然发现,身后不见了杨广,经向麾下军士打听才知道:原来杨广并没有跟随自己冲杀出山口,急得在马背上大叫一声,拔转马头,率军又杀了回来。
可是,当他带领人马返回元尼那山口时,远远地望见唯一的一条出山小道已被对方用擂石滚木给死死地封住了。
………………………………
第414章 迟走一步
倘若他确信自己正在经历的是一场真实的穿越,或许杨广会认为段达所说确有几分道理:不能排除宇文般若背着其夫沙钵略,暗中掳宇文阅至突厥境内,以图日后复辟的可能,但问题在于,杨广此刻一门心思地急于试探清楚自己倒底是被人带进了一场像《饥饿游戏》那样的游戏当中,还是真的实现了穿越,在他的头脑当中,自然首先会把眼前的一切都当做是游戏里的桥段来设想、考虑,以做出自己的判断。
“段将军,你说会不会有这种可能:突厥人在元尼那山中给咱们使了条空城计,有意引诱咱们进山找寻宇文阅,尔后将咱们团团围困于山中。。。。。。”
杨广话才说到一半儿,只见元尼那寺后的山林间突然腾燃起了冲天的火光,紧接着听到远处有隋军军士仓皇呼喊道:“不好了,后山藏有伏兵,兄弟们快撤呀。”
“大哥,你还真的给我来了个请君入瓮呀!”杨广脱口叫道,随即命令段达道,“集合全军人马,立即撤出山去。”
可是,山中的伏兵一旦现身,杨广再要下令全军从元尼那山中撤出,已经来不及了。
段达情知中了对方的埋伏,匆忙召集人马,欲从元尼那山口夺路而出时,本就不甚宽阔的山口已被突厥人密集的弓弩给封死了。山口处一座小山头上,火把照耀之下,一名突厥人装束的将佐操着杨广熟悉的长安口音向隋军阵营中喊话道:“我突厥与隋朝罢兵修好已有半年之久,尔等为何要出关夜袭元尼那山,叫你们的统军主将站出来答话。”
段达拍马从队列中跃出,用手中马鞭指着山头上的突厥将佐,朗声喝道:“我等接到线人密报称,有一名本朝的重要嫌犯被你方窝藏于元尼那寺之中,只要你方肯交出这名嫌犯,我等便从山中撤兵,免伤彼此和气。否则,只怕你我双方交起手来,待至天亮,被突厥人察知了这一切,尔等就难以向你们的主子交差了吧。”
他认定这伙突厥军队是受可贺敦宇文般若秘密差遣,驻扎于此处守护宇文阅的,所以并不称呼对方为突厥人,但以你我称呼之。
“哦?果然是隋朝军队前来夜袭元尼那山,但不知这位将军如何称呼呀?”立于山头上的那名突厥将佐语气缓和了下来,带着几分客气地问段达道。
“无需隐瞒,据实跟他讲。”杨广骑马立于队中,脑子一热,脱口向段达叫道。
按照杨广的料想,山中设有伏兵,正符合这是一场游戏的特征,据此,他才要段达如实告知对方官职、姓名,以期进一步观察对方对此的反应;退一步说,即便自己经历的是一场真正的穿越,一旦段达报出晋王骠骑营协领的官号,想必对方也会心生忌惮,不敢过于造次。
他想的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可是段达却哪儿会想到杨广正在拿自己以及数百名骠骑营将士的性命做一场试验呢。
“你先报出姓名、官职来,我再说与你听也不为迟。”段达本想随口报出幽州总管李祟的官衔、名号来支应对方,陡然被杨广从身后这一叫,只得改口要对方先报出姓名、官职来。
“我乃大可汗帐前驾设扎黑是也,今奉雍虞闾王子将令,率军驻扎于元尼那山中,请将军报出官职、名号来吧。”(书中暗表,立于山头上的这位将佐并不是如他自已所说,是什么驾设扎黑,而是于一年多前跟随家主宇文般若远赴突厥和亲的前朝赵王宇文招家的二管家,真名唤做宇文休烈)。
段达唯恐暴露了身后队列中杨广的真实身份,招惹来对方更加猛烈的进攻,正在苦思冥想着拖延时间,只听从身后由远及近传来声声喊杀之声。段达在马背扭项观瞧,但见鱼俱罗率领的先锋部队一百多人骑正在被从后山冲锋下来的大批突厥军士追赶着朝山口的方向败退了下来。
不好,再要在此逗留下去,骠骑营势必要陷入对方的前后夹击之中,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到了此时,段达也顾不得许多了,回身冲杨广叫道:“咱们不宜在此久留,张须陀、鲜于罗,你二人多加小心,随我向前冲出山口。”说毕,在马背上摘弓搭箭,瞄准立于山头上的宇文休烈,“嗖”地就是一箭,率先纵马向山口处冲了过去。
杨广也瞧出了骠骑营正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当中,只是尚不清楚鱼俱罗、虞孝仁率领的先锋部队是否在元尼那寺后的山洞中找到了前朝王子宇文阅,便吩咐李浑、裴虔通两位率军先行跟随段达突破山口的包围,而自己则带着张须陀、鲜于罗两名近卫驻马原地未动,等着鱼俱罗、虞孝仁所部赶到,打听明白是否捉到了宇文阅,再与他们一起杀出山口去。
危急关头,李浑怎敢撂下杨广不顾,自己率军先走,忙吩咐裴虔通率大队人马紧随段达先走一步,自己则带着一二十骑前后护持着杨广留在原地,等待鱼俱罗所部赶到。
然而,这么一来,立于前方山头上的宇文休烈却从隋军的行动中瞧出了杨广的身份似乎比段达更高,借着天边出现的第一抹晨曦,手搭凉棚,盯着杨广看罢多时,哈哈大笑着下令道:“众将士听我的号令,放过对方的先头部队,全部弓箭手给我瞄准隋军留在原地未动的一二十骑,务必要把他们留在山中。”
段达一马当先,带领着骠骑营的大队人马于天将拂晓前奋力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元尼那山口,待纵马跑出有四五里地,回身才猛然发现,身后不见了杨广,经向麾下军士打听才知道:原来杨广并没有跟随自己冲杀出山口,急得在马背上大叫一声,拔转马头,率军又杀了回来。
可是,当他带领人马返回元尼那山口时,远远地望见唯一的一条出山小道已被对方用擂石滚木给死死地封住了。
………………………………
第415章 痛失猛将
杨广与李浑带领的十几人骑一旦脱离了大队人马,旋即被立于前方山头上的宇文休烈看出,这一小队隋军必定有身份极为紧要之人,当即下令手下军士放过段达率领的大队人马,集中所有弓箭手,想要将包括杨广在内的这一小股隋军当场射杀。
突然发现护在杨广身前的两名军士中箭落马,李浑忙招呼张须陀、鲜于罗二人一左一右,紧紧护住杨广,自己带领十几名军士挡在杨广身前,掩护着杨广主动向鱼俱罗所部靠拢过去。
鱼俱罗率领的先锋部队起初冲进元尼那山,抵达元尼那寺时,并没遭遇大批敌军的抵抗,直至在元尼那寺后发现了那个内藏有人的山洞,鱼俱罗、虞孝仁二将和他们率领的一百多名骠骑营军士还满怀期望,能设法逼出藏在山洞里的人,从中找到宇文阅。待至寺后山林中火起,埋伏于后山的大批敌军突然杀出,鱼俱罗才恍然意识到今晚很可能中了对方的空城计,于是与虞孝仁一道紧急召集人马,赶到寺前欲与杨广、段达所带中军会合一处,设法退出山口。
待二人率军退至元尼那寺前时,才发现,杨广和段达率军已先撤向了山口处,而身后的追兵也已追了上来,双方就在元尼那寺山门前的一片空地上交上了手。
鱼俱罗牵挂着杨广的安危,无心与对方在寺门前恋战,遂身先士卒,舞动排云大刀,冲入敌方阵营之中,见人就砍,逢人便杀,未过片刻,已斩杀了二三十名敌方军士,逼退了对方的追击。
事先埋伏于后山之上的这批突厥军士人数虽远远多于隋军,但从未见识过有作战如此凶悍之隋军将领,被鱼俱罗挥刀斩杀的二三十人当中,倒有将近一半是先被鱼俱罗凶神恶刹似的面目给吓破了胆,来不及招架,即在排云刀下做了无名之鬼。而其他的军士一见鱼俱罗单人独骑冲入已方阵中,如砍瓜切菜般一气砍下了数十名同伴的脑袋,俱唬得掉头就跑。等到统军的敌将好容易将四散奔逃的军士收拢,集合列队,鱼俱罗已和虞孝仁率领一百人骑冲着山口的方向跑出去老远了。
“你们这些蠢材,公主平时养着你们,就是要你们临阵脱逃的吗?”那统军将领一气之下,挥刀砍杀了一名逃跑的军士,厉声下令道,“今天要是放跑了他们,你们一个也别想活,快追!”
鱼俱罗、虞孝仁带领的虽然是骑军,但一来于元尼那山中的道路情况远不如对方熟悉,二来从元尼那寺山门到山口处统共不过二三里地的距离,加之敌方又堵住了山口,因此未过多时,他们便又被对方从后面追上了。
此时,杨广已在张须陀、鲜于罗等人的护持下靠近了鱼俱罗所部,杨广骑在“铁蹄龙”马背上,冲着与他相距不过百步的鱼俱罗高声叫道:“鱼将军,可曾捉到了宇文阅?前面山口已被对方给封死了,须得另寻退路才行。”
鱼俱罗听出是杨广在同自己喊话,先是一喜,继而听到杨广说前方山口已被对方封死了,遂吆喝着众人闪开一条道路,纵马来至杨广马前,打量着杨广身后寥寥无几的十几名将士,惊讶地问杨广道:“王爷,怎么就只剩下了这几个人,山口处的敌军到底有多少人?”
杨广正要向鱼俱罗解释说段达等人已冲出了山口,自己是特地留下来等候于他的,突见从鱼俱罗身后飞来一支冷箭,直射向他的后心处,忙惊呼出声道:“小心冷箭。”
鱼俱罗闻言陡地一惊,急切间连忙一侧身,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杨广。“噗”地一声,从身后射来的那枝冷箭不偏不倚,正扎进了鱼俱罗的左肩头。
鱼俱罗皱眉咬牙抬手,“呯”地一声抓住箭杆,竟生生地自己把箭从肩头拔了下来,呲牙咧嘴地回答杨广道:“王爷,咱们这趟算是白来了,压根儿也没找见宇文阅。”
杨广一面命令军士上前帮鱼俱罗包扎伤口,一面点头冲他说道:“这山中埋伏有如此众多的突厥军士,恰恰说明宇文阅很可能就在这座山里。不过,眼下最紧要的事还是要及早设法退到山外,鱼将军,你们没有在山后发现有另外的出山道路吗?”
鱼俱罗抬眼望了望山口处两座山头上的敌军,大致估算了一下对方的人数,摇了摇头,答道:“王爷,据我目测,后面山上的伏兵人数大约是前方山口处敌军人数的两倍不止,于今之计,恐怕只要拚命向前,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山口这一条路可走了。”随即又扫视了一眼已方的几员统军将领,抱拳向杨广建议道,“鉴于后面的追兵要多于前方山口的伏兵,且别无它路可退,请王爷听从老儿的安排,由虞孝仁、李浑二位将军即刻带领老儿所部人马护持王爷奋力冲杀出山口,这里就交由老儿来断后吧。”
这时,天光已然放亮,杨广向鱼俱罗身后看去,但见足足有上千名突厥装束的敌军正与虞孝仁带领的骠骑营将士刀剑交错,战至正酣,不由得倒吸了口凉气,劝鱼俱罗道:“身后的敌军太多,将军纵有万夫不挡之勇,单凭一已之力也断断难以挡住如此众多的敌军,莫不如咱们还是一道全力向前,拚死冲出山口去吧。”
“王爷,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李浑将军,速带王爷冲出山口。”鱼俱罗一反常态,不顾杨广的极力反对,厉声下令李浑护持杨广向前冲出山口,而他自己则掉转马头,一头扎进了身后敌方阵营当中,为虞孝仁率军回护杨广挡住了后面的追兵。
眼看着鱼俱罗那有如天神下凡似的高大身躯在敌军阵营中来往冲突,以一人之力独战上千敌军,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突围时间,直至此时,杨广才全然忘记了要探寻出这究竟是否是一场游戏的事,拔转马头,紧随着李浑向山口处冲杀过去。
前方山头上,宇文休烈既已认定仍留在山口内的小股隋军中有身份紧要之人,哪儿肯轻易放走他们,集中左右两座山头上所有的弓箭手,冲着杨广这支人马就是接二连三地轮番箭射,想用密集的箭阵阻住对方出山的道路,同时,传命手下军士向两座山头间唯一的一条通路上抛掷擂石滚木,将出山道路封死。
前方箭如雨下,道路眼看着就要被从两侧山头上不断抛下的擂石滚木给完全封死,紧随其后,贴身护从杨广的张须陀见此情形,嗔目大喝一声,从自己的马背上纵身一跃,跃至“铁蹄龙”马背之上,冲着李浑大叫一声:“将军掩护我,保王爷杀出山口。”说罢,挥拳重重地砸在“铁蹄龙”的后胯之上,“铁蹄龙”忍痛不禁,撒开四蹄,不顾一切地奋力冲向了山口。
………………………………
第416章 打仗不是游戏
李浑听得张须陀的呼叫,又见他与杨广共乘一骑,拚命向山口外奔去,忙传命集中所有火力,专一朝往山下道路上抛掷擂石滚木的军士身上射箭进攻,同时自己带着十几名军士纵马跟随在杨广左右,替他遮挡着从道路两侧山头上不时抛下的擂石滚木。
杨广被张须陀紧紧地抱在怀中,耳边、身后不时传来有隋军军士身中滚木擂石,翻身落马发出的声声惨叫,内心充满了悔意:早知如此,真不该一意孤行,异想天开地想要亲自率军出关,来试探这究竟是否一场游戏了。
所幸率先率军冲出山口的段达及时率军返回山口接应,杨广在张须陀的舍命保护下总算冲出了山口,与段达所部实现了会合。
待段达亲自搀扶杨广下马,杨广回过身欲找张须陀,只见他已身中数箭,倒在血泊之中,昏死了过去,再往身后看,鱼俱罗带领的整整一营骠骑营军士,跟随自己冲出元尼那山口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十几人骑了。虞孝仁、李浑、鲜于罗等人身上俱都挂了彩,淌着血。
“鱼俱罗,鱼俱罗将军在哪里?”杨广一把扯住段达,嘶声吼着问他道。
“王爷。。。。。。”段达手指元尼那山的方向,示意杨广去看。
顺着段达手指的方向,杨广放眼望去:元尼那山口内隐约可见有冲天的火光燃起,喊杀声已渐渐减弱了下来。。。。。。
“鱼俱罗将军还在山中,段达,本王命你速带全部人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救他出山!”
“王爷,进山的道路已被完全封死,单凭咱们这一二百人手,是万难解救鱼将军脱困的呀。”段达见杨广已完全失去了理智,苦苦哀求他道,“眼下末将等虽护持王爷出了元尼那山,却仍身处关外,一旦突厥人派援兵赶来,后果不堪设想啊,末将请求王爷从速随末将等返回关内,确保无虞。”
虞孝仁、李浑等人也纷纷上前解劝杨广尽快返回关内,以免滞留关外太长时间,再发生意外。
杨广盯着元尼那山的方向,脑海中抑制不住地浮现出鱼俱罗魁梧的身躯,憨厚中略带一丝狡黠的面容,不知不觉泪水便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滚淌了下来:但愿这真的是场穿越,而不是一场由什么人于场外操控着的战争游戏吧,至少这样,或许鱼俱罗还会有一线生机,将来再度出山,挥刀斩杀了李元霸(杨广此时已分不清历史和演义中的情节了)。
幽州总管李祟得到砂城守将的禀报,得知晋王杨广亲率骠骑营全部人马夤夜出关,奔袭元尼那山的消息后,一点儿也不敢大意,急忙于定州城中点齐两千人马,由自己亲自率领着赶到砂城来接应杨广所部。
待李祟将杨广带领的残兵败将接进砂城,当面向杨广问起此次出关的缘由时,杨广羞愧交加,竟然忘记了自己坚持率军出关,是为了奉太子之命,为朝廷清除后患,反倒歇斯底里地命令李祟即刻带领所有人马,前往元尼那山解救鱼俱罗。
段达当时陪在一旁,因见李祟对杨广所下命令感到无所适从,忙命人将杨广搀至净室安歇,会同李祟的同胞兄弟李浑一起,向他详细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劝他不要对杨广在神智不清状态下所下军令过于当真。
“段将军,金才,你们昨晚随晋王殿下奔袭元尼那山,可曾于山中捉到宇文阅,抑或确定他就在元尼那寺中?”李祟三十几岁的年纪,生得面似淡金,蚕眉凤目,为人行事相较李浑要稳重得多,听了段达、李浑向他介绍罢事情的来龙去脉,双眉紧锁,沉吟着问道。
段达和李浑对视了一眼,摇了摇头。
“不过,依末将推料,埋伏于元尼那山中的并不是沙钵略,或雍虞闾所派之突厥军士,而更像是前朝千金公主,当今突厥可贺敦宇文般若私自派去守护宇文阅的汉人军士,据此可做出判断,宇文阅很可能就在元尼那山中。”段达见李祟沉吟不语,隐隐察觉出了什么,忙补充道。
“段将军,目下王爷神志未明,难以决断军政事务,但你我二人须得虑事于前,小心提防突厥人借此生事,与我朝重开战火。于今之际,我以为,必须将昨晚元尼那山之战的前后经过如实向并州城中的两位行台仆射做出禀报,以王爷的名义通令河北道全军加强警戒,谨防突厥人南犯。同时,可由段将军出面,直接到白道州面见突厥王子雍虞闾,向他当面解释清楚昨晚之事的前因后果,努力争取他对此事的谅解,顺便也可向其索回我军阵亡将士的骸骨,令其归葬故土。不知你意下如何?”李祟目光炯炯地盯着段达,说道。
“事情落到这般地步,再要隐瞒下去,也怕是瞒不住了。就依李总管所言行事吧。”段达明知此事一旦禀明张威、王韶、李彻等人,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骠骑营将领都难辞其咎,少不得日后要吃些瓜落,但事情紧急,已不容他再有半点儿私心马虎,只得耷拉着脑袋接受了李祟提出的善后方案。
暂时撂下李祟差人赶去并州向两位行台仆射报信,段达再次出关赶往白道州面见率军镇守白道州的突厥王子雍虞闾不提,单说杨广。
杨广被人搀扶着在砂城一间净室中一通蒙头昏睡,直至次日天亮方才悠悠醒转了过来。他昏头昏脑地睁开双眼,打量了一下四周,恍惚间一丝也想不起自己倒底身在何处,只觉得两侧脸颊上俱隐隐作痛。
杨广重新闭上眼,努力回想了一番,这才逐渐回忆起昨日入睡前的种种事情来:自己因在春耕大典上听到一个神秘的声音,捡到了一块从天而降的玻璃,进而对自己是否真正穿越回了一千多年前的隋朝产生了怀疑,执意要违背常理行事,亲自率军出关奔袭元尼那山,没想到误中了对方的圈套,丢兵损将,折损了猛将鱼俱罗。。。。。。
“打仗真的不是游戏啊!”杨广抚摸着自己脸颊上被火灼伤之处,禁不住长叹一声,不知为了什么,他突然想起了当初在长安晋王府时,他恶作剧地要为萧萧、瑟瑟两名侍女更名的事。长姐杨丽华得知那件事后,曾专门把他叫至面前,异常严厉地申斥了一番,长姐谆谆教诲之言犹在耳边,怎么自己竟如此不知悔改,以至于又铸成了大错,白白折损了大将鱼俱罗和上百名的骠骑军士,一念至此,杨广悄悄地拉过被子,痛苦地蒙上了自己的脸。
………………………………
第417章 真的要当爹了
尽管杨广因自己的轻率、卤莽而感到后悔不迭,甚至觉得无脸见人,但需要他去面对的一切事情还得去面对。
在砂城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杨广便带着骠骑营全部不到二百人马返回了并州。
元尼那山之战,也是晋王骠骑营自组建以来,继初至并州时灵石一战之后,受到的又一次沉重挫败,并且与灵石之战更有甚者的是,元尼那山一战不仅折损了骠骑营协领鱼俱罗,而且所有参战将领身上不同程度地都带了伤。
杨广为此感到深深的自责的同时,也暗暗发誓,日后定要查清在元尼那山设伏的幕后主使,用他(她)的项上人头来祭奠骠骑营阵亡将士。
张威、王韶两位行台仆射,以及闻讯匆匆从西线长城返回并州的李彻出城十里,迎接杨广一行战败归来。众人相见,俱都沉默无语,待将杨广迎至晋阳宫正殿落座,分掌行台兵部的右仆射王韶才向杨广禀报了已传命河北道沿长城一线诸州府驻扎之府军严阵以待,加紧防范突厥随时可能发起的进攻。
“段达前往白道州索要阵亡将士的尸身,还没有音讯吗?”杨广强打精神,问王韶道。
“禀王爷,还没有。因段达将军是于两日前从定州治下的砂城直接出关前往的白道州,下官也是昨日才得到的消息,所以尚未来得及派出斥候打探消息。不过据这两日从马邑互市上的情况观察,似乎突厥方面对元尼那山一战的反应并不十分强烈,进关来互市上贸易的突厥客商丝毫未见减少,请王爷耐心等候一两天,说不定就会有结果了。”王韶自在城外接到杨广,就开始暗中观察杨广的反应,已瞧出杨广因元尼那山一战惨败而颇有悔意,故而尽量把事情往好里说,想要借此略加安慰杨广。
“元尼那山一战后,段达曾跟我提起过,在元尼那山设伏的有可能是宇文般若豢养的一支私兵,沙钵略父子对宇文阅被掳至突厥境内,安置于元尼那山中一事并不知情。我以为,段达所说并非全无可能。段达两天前动身前往白道州向雍虞闾索要我方阵亡将士尸身,势必要告知其此事的前因后果,现在的关键就在于沙钵略父子从我方获知宇文般若藏匿前朝王子于突厥境内,以待来日举兵复辟的消息后,会做何反应,对此,诸位有什么要说的吗?”杨广恢复神志以后,想到的头一件事就是突厥会不会以自己亲率人马,出关奔袭元尼那山一事做为借口,悍然举兵南侵,因此在返回并州的一路上,已反复考虑过沙钵略父子对于此事可能做出的各种反应,回到并州后与诸行台大僚举行的会议上,他再一次将这一问题提出,征询与会诸位的意见,也是为和自己先前所想做一印证。
李彻身为总领晋王府军事兼晋王骠骑营统领,先后错过了两次统率骠骑营与突厥交战的机会,内心甚觉窝火,听此一问,当即挺身站起,向杨广抱拳说道:“沙钵略与宇文氏既已结为夫妻,便很可能受其花言巧语蛊惑,认为我军此次出关奔袭元尼那山,是对其的入侵行为,而再次举兵来犯。据末将前些时日巡视长城沿线得到的消息,沙钵略本人现并不在都斤山,而是亲率大军西征,刚刚击溃阿波所部,因此,末将认为,至少在沙钵略大军东返前的这段时间里,雍虞闾尚不至对我大隋用兵,但王爷也须提前做好应战的各种准备。末将身兼统领骠骑营之重任,却屡屡跟随王爷率军与突厥作战,内心羞愧难当,恳请王爷允准末将亲统一支兵马,出镇砂城,俟机再袭元尼那山,全歼驻守山中之敌军,为阵亡将士雪耻、报仇。”
“齐安公欲率军再袭元尼那山,岂不是会给突厥人又一与我大隋重新开战的口实?王爷,下官以为,此举万万不可。”左仆射张威一听说李彻向杨广请令,欲率军出镇砂城,俟机再袭元尼那山,忙连连摆手劝阻道。
杨广内心深处巴不得由自己统率大军,现在就出关踏平元尼那山,全歼其守军,为骠骑营雪耻、报仇,可是有鉴于自己已犯错在先,不但给骠骑营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很有可能授突厥人以口实,损害两国间罢兵修好的大局,故而他不得格外小心,加以应对。
“广达将军只是说俟机率军再袭元尼那山,并没说立即率军出关,张仆射过虑了。”未等杨广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