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隋行-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厥人撤退以后,我问过鲜于罗,好像听他提过一句,说统军偷袭灵石堡的是位突厥王子。”瑟瑟忙补充道。

    “哦,是位突厥王子?”杨广眼前登时一亮,当即吩咐萧萧、瑟瑟道,“去把鲜于罗传来,我要当面问他。”

    萧萧、瑟瑟领命转身刚要走,却被安若溪开口给拦住了。

    “王爷今日初到并州,连夜问事未免过于操劳了些,不如待明日一早再传鲜于罗来问话吧。”

    经她这一说,杨广抬头看看殿外,这才发觉殿外已是漆黑一片,不知不觉已至日暮时分了,精气神一懈,顿觉浑身上下软软的,再也提不起一丝气力来,遂冲安若溪点了点头。

    “你两个去准备些饭菜来,端至王爷寝殿去。王爷,我扶着你回寝殿先躺一躺,缓上一缓吧。”安若溪俨然恢复了先前在晋王府时的做派,回身向萧萧、瑟瑟两人吩咐道。

    萧萧、瑟瑟自从杨广悄悄溜出长乐驿,微服私行以来,一直在为杨广的安危牵肠挂肚,今天日间与杨广一行会合于灵石堡,又因见杨广气恼骠骑营惨败于突厥铁骑手下,不敢主动向前跟他嘘寒问暖,及至后来认出了杨广随行几人当中,竟然有光着头的安若溪,两个人更是感到莫名的惊诧,憋了一肚子的话想问又不敢问,此时听到安若溪吩咐两人为杨广准备饭菜,两人都知道安若溪和杨广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答应一声,转身先走了。

    “若溪,你只管在前面引着路就行,我还没有乏到要人扶着才能走路的地步。”杨广轻轻推开安若溪的手,迈步向殿外走去。

    走出正殿,接连穿过三进院落,才来到了寝殿座落的院内,杨广放眼四顾,不禁感叹道:“这晋阳宫比起长安的晋王府,可要大得多了。”

    安若溪引着杨广走进灯火通明的寝殿,屏退等候在殿内侍奉的几名侍女,服侍杨广在床上躺下,这才对他说道:“今晚也就罢了。我劝王爷明日一早就离开此宫,在并州城里另寻下住处吧。”

    杨广刚刚躺下,听安若溪一开口就劝自己明日搬离晋阳宫,不由得以手支颐,在床上半坐起来,问安若溪道:“这是为什么呢?莫非我住不得此宫。先前在长安时,曾听虞孝仁无意中说起过一回,他父亲虞庆则率军镇守并州时就住在这座晋阳宫中,他都住得,为何我就住不得呢?”

    “别人的事不是我这么个婢女该过问的。”安若溪一边递给杨广一把拧得半干的手巾,要他擦去脸上的灰尘,一边随口答道,“我只知道数年前,北齐后主高纬和他那位宠爱的淑妃冯小怜就是住在此,被前朝武帝给灭了国。王爷愿意住在他二人曾住过的宫里吗?”

    五百多年前,王莽篡汉失败,光武帝刘秀不也住进了王莽住过的未央宫吗,仅仅因为北齐后主和冯小怜在此宫中住过,安若溪就劝自己趁早挪往它处去住,不也太过牵强些了吗?

    杨广扑哧一笑,正想打趣安若溪两句,劝她不要过于迷信,又听安若溪接着说道:“王爷在长安时不过是一位寻常的亲王,但一到这并州城中,便是不折不扣、坐镇一方的藩王了,凡事还是小心些的好,莫要授人以把柄。”

    杨广闻言心中一动,暗自感到有些纳闷儿:他清楚地记得,安若溪被遣出晋王府前的那个夜晚,她来寝殿第一次向自己提到了夺宗之事,尔今短短数月过去,她为何态度大变,连一座前朝君皇遗留下的行宫都劝自己不要住了呢?
………………………………

第293章 另一位突厥王子

    虽然还不十分了解安若溪劝自己趁早搬离晋阳宫的真正用意,经她这么一提醒,杨广也觉得自己身边只带着寥寥数人住在偌大的一座宫苑之内,未免过于奢侈了些。

    回想起先前自己一时兴起,决定改变做派,在晋王府中大肆更换府中陈设,为府中执役人等添置新衣,以至短短数天内便几乎花光了府库中所有的钱帛,闹到要去东宫向太子杨勇借粮度日的地步,事后虽然没有受到父皇母后的严厉责罚,但之后自己每每进宫,看到父皇杨坚身上还穿着一件洗了又洗的袍服时,杨广都身不由已地感到一阵面红耳热,深深为自己过往的大手大脚而抱愧不已,暗下决心,自今以后,再不刻意改变历史而任性胡来了。

    “好吧,明日一早咱们就挪出晋阳宫去。日前我瞧着行台衙署院落也十分轩敞,咱们索性就搬到那里去住,你觉得怎样?”杨广不待安若溪再多说什么,爽快地答应了。

    “住到行台衙署去?王爷英明。”安若溪惊喜地看了杨广一眼,手捧着一盆用过的热水,翩然出殿去了。

    次日一早,杨广便命人带话给张威,说自己要挪到行台衙署去住。张威误以为杨广不愿住在亡国之君住过的宫苑之中,也没有多劝,遂命人在行台衙署为杨广等人收拾出一进干净整洁的院落,供杨广驻镇并州时居住。

    鲜于罗并没能给杨广带来他想要的信息,只说自己那晚隐约听到过突厥队中的通译曾称呼他们的头脑为王子,至于那王子的姓名、长相,则通通没看得清楚。

    倒是王韶派去临榆关送信的斥候,在十天后给杨广带来了份意外的惊喜:奉了杨爽之命,随他一同赶回并州城来见杨广的居然是长孙晟。

    早在自己获准离京出镇并州前,长孙晟就奉旨出使契丹、奚等东北诸部离开了长安,杨广万万没想到,时隔两个多月之后,他们师徒两人竟会重逢于并州城内。

    因此,杨广一见跟在斥候身后,走进议事厅来的是长孙晟本人,立马激动地迎上前去,抱拳冲长孙晟施了一礼,向他问候道:“长安一别,已有两月未曾聆听先生教诲,先生此番出使东北诸部,一切还都顺利吧?”

    长孙晟由于事先已得知了杨广抵达并州的消息,表现出的倒没有杨广这般激动,忙伸双手拦住杨广,躬身还了一礼,欣喜地答道:“禀王爷,某此次出使,一切还算顺利,契丹、奚等部族已纷纷表示,愿内附我大隋朝廷。如今有王爷代天子坐镇并州,河北道庶几更可确保无虞了。”

    两人在议事厅内分宾主落座,杨广问道:“先生出使东北诸部,怎会迁延至今日尚没有返回长安向父皇复命?”

    长孙晟在座中抱拳答道:“某奉旨抵达契丹部酋牙帐不久,突厥人就偷袭、占据了临榆关,切断了某的归路,待至后来,突厥人主动撤出临榆关,某才得以返回关内。其时正值卫王殿下亲统大军,兵临关下,某便暂时留在了卫王中军,以充谘议、参赞。今日到此来见王爷,一为的是顺道返回长安复命,二也给王爷带来了一封卫王的亲笔复信。”

    说到这儿,长孙晟伸手从怀中摸出个锦囊,交到杨广手中。

    杨广从锦囊中掏出杨爽写给自己的复信,从头至尾浏览了一遍,见六叔在信里除了回应自己先前的求援,已命李彻亲率五千兵马增援并州,加强杨广身边的警备外,就是叮嘱自己在并州要多听行台两位仆射及一干台僚的主张和建言,遇事要多问、多听,慎断之类长辈教导晚辈的话,只在信的末尾提到一句:倘若杨广想了解突厥人的最新动向,尽管问长孙晟就是。

    “先生,六叔在信中要我向您了解突厥各部的最新动向,不知先生何以教我?”杨广向长孙晟扬了扬杨爽那封回信,以受业弟子的口吻问长孙晟道。

    “嗯,只因某离开契丹牙帐时,彼部酋长亲口向我允诺,为表示归附我大隋的诚心,契丹愿充当朝廷在关外的耳目,随时向我传报关于突厥和高句丽的最新动向。所以卫王在信中才会有此一说。王爷,我此次来并州前,契丹酋长刚派人送来了一份关于突厥各可汗动向的最新消息,据称,沙钵略可汗摄图现已率大军西行,不知意欲何为。摄图率军西进前,留下其弟处罗喉率本部人马驻守白道州,随时准备南下,侵扰并州一带。不过据某对突厥各部的了解,处罗喉长期依附于其兄长摄图,其麾下的兵马总计当不超过一万人骑,当不致对并州构成大的威胁。这也是卫王在得知此讯后,没有立即改变部署,率主力回援并州的主要原因。”

    听到突厥大可汗摄图已统突厥主力西进,单留下处罗喉牵制河北一带隋军的消息,杨广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莫非十天前率军偷袭灵石堡的竟会是自己的那位师兄染干?

    “某想提醒王爷格外留意的是,经详细询问契丹派来的使节得知,摄图在留下处罗喉驻守白道州,正面对阵我军的同时,也将其子雍虞闾留了下来,名义上协助处罗喉,实则据我分析,很可能是监视处罗喉。关于雍虞闾其人,我被摄图滞留于突厥牙帐期间,虽从未与其谋面,但屡屡听突厥人提到他的名字,称他为摄图之后,突厥部族中第一勇士,力大绝伦,箭法超群,年仅十七岁就被摄图委以方面重任,率军驻扎于突厥北境,与北面的宿敌铁勒部对阵。处罗喉虽然性情温和,不喜征伐,但有雍虞闾在,王爷也须小心提防,他会随时率军来侵扰并州的。”

    “雍虞闾。。。。。。”杨广听了长孙晟的介绍,暗暗将这个名字反复在心里念叨了多次,心中揣测:大约十天前率军偷袭灵石堡,重挫骠骑营的就是这位突厥王子了。
………………………………

第294章 迷路太行陉

    议事厅内,长孙晟正在向杨广等人详细介绍着突厥人的最新动态,突见有军士来报,说南城门外来了一二十骑人马,为首一人自称是晋王骠骑营统领,姓段名达,要把守城门的军士打开城门,放他们进城。

    其时,王韶,张衡等人已分赴河北道治下各州催办粮草,游说当地世家豪族去了,只有行台左仆射张威一人陪在杨广身边。张威听罢军士禀报,心中感到奇怪:晋王明明和麾下的骠骑营已抵达并州十多天了,今天怎么又冒出个骠骑营的统领来?一边寻思着,张威率先问道:“来人可出示有凭据,证明他确是王爷身边的将佐?”

    军士摇了摇头,答道:“回仆射的话,这一行人马看身上的穿着,倒像是一伙拦路打劫的匪类,正因如此,城门上的兄弟们才不敢擅做主张,放他们进城。”

    张威还要再问,就听杨广说道:“放他们进城来吧。叫段达直接到议事厅来见我回话。”

    长孙晟坐在一旁,已听出了其中必有杨广不欲为旁人知道的隐情,忙站起向杨广提出告辞。

    “先生,你我师徒二人久别重逢,请先生先至馆驿歇息一时,今日晚间,我亲自设宴为先生接风洗尘。张仆射,就烦请你陪长孙先生一同到馆驿,先行安顿下来吧。”杨广的确不欲他微服私行的事被旁人听到,当下站起身,稍带着把张威也支使开了。

    长孙晟论官品不过是位正五品的车骑将军,杨广却命自己一个堂堂的行台左仆射亲送他至馆驿安歇,张威心中虽有不满,但因与杨广共事时间不长,不好当面违了他的令,只得勉强起身,引着长孙晟去了。

    过了约有小半个时辰的光景,就听议事厅外传来一个熟悉的报名求见声:“末将段达求见晋王殿下。”

    “进来吧。”杨广这些天颇为自己一行能成功摆脱段达的一路追赶,赶在他头里这么多天抵达并州感到自鸣得意,今日终于在并州城中等到了这位骠骑营的统将,遂有意装做什么也不知道,淡淡地向厅外吩咐道。

    及至段达奉命走进议事厅,杨广闪眼朝他身上观瞧,差点儿没当场笑出声来:只见这位官居正四品的青年禁军将领身上破烂溜丢地只披着两片破麻袋,光着头没戴帽子,脸上青一道、紫一道满是淤伤,令人乍一见,多半会误认做是一个当街乞讨的落魄之人。

    “你,你怎么成了这副模样?”提鼻闻到从段达身上散发出的阵阵臭气,杨广强忍着心头的嫌恶,掩鼻问道。

    “王爷哪。”段达看到议事厅内居中而坐的果真就是杨广本人,不由得悲喜交加,撕心裂肺地大叫了一声,翻身扑倒在地,一时间竟哽咽得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了。

    杨广没想到他见到自己,反应竟如此剧烈,连忙吩咐一旁侍立的军士先带段达下去,梳洗打扮,换过一套干净的袍服再回来见自己说话。

    “王爷,你可叫末将想得好苦啊。”段达奋力甩开前来扶他下去更衣梳洗的军士,跪着向前紧爬了两步,抬头直愣愣地盯着杨广,像是极不舍得他再从自己眼前消失。

    “且慢,尔等先退下吧。不得本王传唤,不得进厅。”杨广眼见得段达举止反常,与离京前大不相同,心知有异,忙屏退军士,单留下段达一人在议事厅内,低低的声音问道,“你怎会来得如此迟缓,一路之上可是出了什么意外?且坐在一旁,慢慢道来。”

    段达一双眼睛仍盯在杨广身上,舍不得挪开,挣扎着从地上爬起,却不敢依杨广的吩咐,躬身站在杨广面前,饱含委屈地向杨广讲述起了他自东都赶往并州这一路上的遭遇。

    原来,那日杨广一行人无意在洛阳街头看到的正是段达和他率领的二十名精骑。段达身为护送杨广至并州出镇的骠骑营头号统军将领,自然懂得如不能及时追赶上微服私行的杨广,一旦他半路上有什么闪失的话,无论对他本人,还是对骠骑营上上下下三百名将士而言,后果都不堪设想。因此,他亲率二十精骑,一路疾驰飞奔着,仅用了两天一夜,就追赶至了东都洛阳。

    然而,一进东都,段达就傻了眼,面对着一座偌大繁华的洛阳城,仅凭他率领的这二十名骑兵,要想在城中发现杨广一行的踪迹,简直如同大海里捞针一样艰难。

    于是,在带领着二十名精骑围着东都洛阳兜了一圈,仍是一无所获之后,段达无奈,只得带着二十名骑兵在洛阳城找了家客栈先住了下来。按他的推算,杨广之所以会绕道东都赶赴并州,大抵是心羡洛阳城的繁华,不会只穿城而过,多半会在城中多留上两天,好好逛一逛洛阳城,再继续北上的。因此,他便打定主意,要守在洛阳城中,堵住杨广一行。

    若不是杨广一行无意间在街头发现了身后有追兵赶到,慌忙改变行程,当天就出城西行,绕回原路北上渡河的话,段达的计划很可能不会落空。但是,当段达带着手下人在洛阳城中一连住了三天,每天早出晚归,几乎寻遍了洛阳城内的每条大街小巷,上百家客栈、酒楼,也没能找到杨广等人。

    终于,段达反复纠结后做出了改变,立即出城,将堵住杨广一行的地点向北推至了河北道治下的潞州。

    段达于第四天早晨率领二十名精骑出了洛阳的北门,一路北行,渡过大河,面前出现了两条通往潞州城的道路:一条是平坦的官道,但路程较长;另一条是则需穿山而过,走古时的运兵栈道――太行陉,路程相较官道而言要短几乎三分之一。两相权衡之后,段达决定,兵分两路:由随行的一名伙长带领十名骑兵赴官道继续向北追赶,他自己则率领其它十名骑兵取道太行陉,走山路赶往潞州城。他确信,在这两条道路当中,杨广一行必走其一。

    然而,待他带领着十名骑兵走进莽莽太行山脉之中,未及找寻到那条古栈道太行陉,就在山间迷失了方向,并且越走越迷,以至在深山密林中一连晕头转向地走了六七天,也没能找到向北出山的路。

    就在段达等人迷路于太行陉旁的深山老林,每天靠着射几只山鸡野兔来裹腹度日的危难关头,却突然在山间遇到了一位不期而至的中年汉子,带他们取道太行陉走出了深山。
………………………………

第295章 鱼俱罗的猎物

    “原来只是在深山之中迷失了方向,所以才走得如此迟缓。”杨广听段达讲述到此,也未听出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略觉奇怪:这段达也是亲临沙场,建立有功勋的军中将领,怎会无缘无故地在山中迷了路呢。

    他正低头想着心事,只听段达接着说道:“如今回想起来,几天前在太行山中的一切,竟像是有人在故布迷局,只为诓骗末将等人随身携带的钱财的。”

    杨广猛然间抬手,盯着段达问道:“何出此言哪?”

    “若依末将行军临阵,辩识方向的能为,绝不至在山间迷路如此之久,尚找不到出山的路来。当时末将等在山间邂逅的这名中年汉子虽然答应带我们出山,却向我们索要十吊钱的引路费。待末将出得山来,发觉已到了潞州城以北,遂不及返回潞州,便匆匆忙忙赶来并州,寄希望于王爷您已先行抵达了并州。不承想果然如此。。。。。。”

    见段达说着,又要落下泪来,杨广忙摆手止住他,向他追问道:“你方才说到有人在山间故布迷局,为的是诓骗你们的钱财,此话从何说起啊?”

    段达伸手抹了把眼泪,继续说道:“不敢欺瞒王爷,末将出得山来,在赶往并州的一路上,反复思忖,才恍然察觉出当末将等人进入太行山中不久,就恍惚间走入了一座事先有人摆设好的石阵当中,几天时间里,不论末将等人怎么走,都没能走出这座布设于山中的石阵。末将早年曾跟随先师习学过几年兵法、阵法,识得此阵为昔日三国时夷陵大战蜀兵败后,诸葛亮为东吴设下的八阵图。。。。。。”

    山野草莽间,居然有人能在深山之中布下八阵图,引诱行人于山间迷路,借以诓骗其钱财!

    杨广登时来了兴致,两眼紧盯着衣衫不整的段达,问道:“带你们出山的这位中年汉子,言行举止间可有何特别之处?”

    “我等因急于追赶王爷,离营前走得仓猝,身边未带更多的钱帛。”段达抬头看杨广一眼,抿了一下嘴唇,方吞吞吐吐地答道,“那汉子开口就向我等索要十吊钱的引路费,我等实在拿不出,于是便。。。。。。”

    见段达突然打住,不往下说了,杨广略一思忖,便明白了,沉着脸问道:“可是欲跟人动粗,又没讨得半点便宜?”

    段达年纪虽轻,可也是块滚刀肉,二皮脸,听杨广一语道破了其中隐情,倒也并不脸红,反而嘻嘻笑道:“王爷英明过人,然则那汉子若论真动起手来,只怕还真不是末将的对手,他不过是凭借着地形熟些,身法快些,才侥幸从末将刀下逃得了一条性命。”

    杨广见段达身为自己身边近卫统领,落到如此地步,还能笑得出来,当下又是生气又觉好笑,也不知段达的爹娘如何会生出这么一个大活宝来,紧板着脸喝问他道:“快说,后来倒底如何了?”

    段达脸色刹那间由晴转阴,换上了一副苦脸,无可奈何地答道:“末将只砍了他一刀,还没砍得上,那汉子躲过一刀后,立马将带路钱涨至了二十吊钱。末将无奈,只得将掌中那口西域宝刀押给了他,才算央得他带末将等出了山。最可气的是,临别时,那汉子还口口声声说这口宝刀他决非为了自己才索要的,而是为了换得什么供佛钱,才向我等张口的。”

    “你说什么?那汉子真是这么说的?”杨广身子前倾着,向段达追问道。

    段达听杨广问得郑重,低头想了想,才肯定地点了点头。

    “他可曾向你们提起过,在佛门当中,他是什么身份?”

    “没有。”

    杨广脑海中立马浮现出了孟津渡口那位老船夫的影子:段达等人在太行山中邂逅的这名中年汉子开口向人索要钱帛的口气和那老船夫初见自己一行时一模一样,难道纯属巧合?

    见段达再也答不出自己感兴趣的事来,杨广带着气吩咐他道:“你睁开眼瞧瞧,你现在成了什么样子?还不赶紧下去好好到饬到干净了,回到营中有何面目去见你手下的那些军士?切记,关于之前发生的一切,今后再莫要跟旁人提起。”

    段达在半路山中的离奇遭遇再次印证了孟津渡口老船夫的话都是真的:在关东、中原一带民间,的确有人在暗中搞什么三十六揭缔腊月初八齐聚长安,借庆贺佛祖成道日的名义生事作乱。也不知虞孝仁是否将自己写的那封信交到了大哥手中,大哥得知此事后又会采取怎样的防备措施?

    杨广呆坐议事厅内,久思无果,信步走出议事厅,迈步回到自己所住的那进院落,抬头望见安若溪正在房外廊下给“黑将军”喂食,不由得由段达又想到了十天前刚进并州城,就被自己发落出城,只身匹马去寻突厥人报仇的鱼俱罗,直到此时,他打心底里才升起一股悔意:在灵石堡战败,其中虽有鱼俱罗临阵指挥不当的原因,但究其根源,和自己微服私行也不无关系。鱼俱罗被自己打发出城时身上还多处带着伤,也不知他这些天在关外都是如何度日的,能不能如自己所愿,有所斩获,好替自己一解胸中的怨怒之气。

    长孙晟由于要赶回长安向杨坚复命,当晚在行台衙署内与杨广师徒二人一番抵足长谈之后,于次日一早就向杨广、张威等人告辞,策马离开并州,南行回长安去了。

    杨广亲临并州南门外,送走长孙晟,尚未转身回城,就听身后有军士来报称:北门外有一位自称鱼俱罗的将军押解着两大一小三名俘虏求见晋王殿下。

    杨广闻讯大喜过望,当即命军士将鱼俱罗并他擒获的三名俘虏统统带至行台衙署见他。

    鱼俱罗不愧是我大隋朝数一数二的一员猛将,居然真就单身独骑地出城捉拿了三名俘虏回来!

    杨广心里发着感慨,兴冲冲地回到行台衙署,刚走至门外,和迎面走来的鱼俱罗一行撞了个正着,杨广想都没想,亲自跑至鱼俱罗马前,伸手要扶他下马。

    鱼俱罗与杨广不期相遇在行台衙署门外,陡然一惊,心里多少还带着些忐忑不安,及至眼见着杨广满面笑容地跑到自己马前,竟要亲自扶自己下马,不由得更是受宠若惊,忙翻身下了坐骑,冲杨广纳头便拜,口中谢罪道:“末将无能,奉王爷军令,出城十多天,只捉到了两名突厥军士和一个胡人小娃娃回营复命,还请王爷治末将无功而返之罪。”
………………………………

第296章 皇家供应商

    杨广侧目向鱼俱罗马后望去,果然见有四名隋军军士押着两名身着皮甲的突厥军士和一个年约十一二岁的金发小男孩儿站在距自己不远的地方,遂边弯腰拉起鱼俱罗,边冲他问道:“这个小男孩儿是什么人哪?”

    “回禀王爷,末将听不懂他们的话,所以不知。但末将是在突厥头领驻扎之白道州城外将他们几个捉拿回来的,当时,这两名突厥骑兵正护从着小娃娃在城郊打猎,举手投足间对这小娃娃十分恭敬,末将便猜想,这小娃娃必是突厥国中极尊贵人家的孩子,便把他们主仆三人都捉了回来,交由王爷亲自处置。”

    “嗯。”杨广答应一声,走向那两名被五花大绑着的突厥军士,操着娴熟的突厥话问二人道:“你们是哪位突厥可汗的部下?这个胡人小男孩儿在你们国中是什么身份?”

    两名被俘的突厥军士相互对视了一眼,又上下打量了面前这位身着锦袍,相貌俊朗且会说一口流利突厥话的少年两眼,没有回答杨广的问话,而是粗声粗气地反问杨广道:“你这小男孩儿在蛮邦之中又是什么身份?”

    杨广见两名普通的突厥军士做了已方的俘虏,说起话来却一点也不服软,心中暗自赞叹突厥人有血性,不怕死,遂淡淡一笑,傲然答道:“本王乃大隋朝天子驾前左武卫大将军、河北道行台尚书令,晋王杨广是也。怎么样,该报出你们的姓名、来历了吧。”

    两名被俘的突厥军士尽管已从鱼俱罗对杨广十分恭敬的态度中隐约猜到了杨广身份高贵,却也没想到他就是大隋天子的次子晋王杨广本人,当时就愣在当地,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你不用问他俩,我来告诉你。我叫安遂迦,我父亲是专为沙钵略可汗采办日常所需之物的西胡商人。”站在两名突厥军士的那名胡人小男孩儿忽然操着一口清脆、流利的汉话开口答道。

    “你小小年纪,汉话说得却如此流利,之前是否随父母到过长安?”杨广转身见这自称叫做安遂迦的小男孩儿金发金眸,鹰鼻深目,肤如凝脂,且说起话来天然透着股机灵劲儿,不禁对他大感兴趣,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问他道。

    “你比我大不了几岁,也说得一口流利的突厥话,而且名字前头有那么一长串的头衔,是否也曾随你父母到过都斤山呢?”安遂迦扑闪着一双大眼睛,天真地反问杨广道。

    “放肆。”鱼俱罗在杨广身后冲安遂迦大喝一声。

    “你这大个子好没礼貌,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把我们三个带到了这里,要是让可汗和王子知道了,你可就活不成了。所以呀,我劝你,在可汗和王子发现我失踪之前,赶紧送我们回白道州去吧。”安遂迦似乎浑然不知自己是被鱼俱罗捉拿回并州城的,两只小手叉着腰,理直气壮地对鱼俱罗叫道。

    “哈哈哈。”杨广被安遂迦有趣的神态和话语逗得哈哈大笑,指着他对鱼俱罗吩咐道,“把他一人带进议事厅,我还有话要问他。”说毕,冲安遂迦笑了笑,率先迈步走进了行台衙署。

    为避免给安遂迦造成森严恐怖的感觉,杨广特地屏退议事厅内两厢侍立的一班军士,只留下自己和鱼俱罗两人在场,继续讯问安遂迦。

    及至跟随鱼俱罗走进行台衙署内的议事厅,小安遂迦似乎才发觉出苗头不对,一进得厅内,便向居中而坐的杨广开门见山地问道:“我听说突厥正和你们朝廷打仗,我是不是做了你们的俘虏啊?”

    杨广咯咯一笑,有意逗他道:“你不是俘虏,而是本王请来的客人。来,这里坐。”

    安遂迦将信将疑地在下首坐下,摇摇头说道:“不对,要是你说的是真的话,为什么还要将我的两名亲兵绑起来,押到这座城池里来?”

    杨广压根儿也不相信如此机灵聪明的一个少年,会不了解自己目前的处境,听到安遂迦这话,冷不丁把脸一撂,沉声问道:“甭跟我继续装了。老实回话,白道州里现在住着突厥哪位可汗和王子,他们麾下带有多少兵马?”

    安遂迦虽然自幼就跟随父亲多次出入突厥可汗牙帐,但从未亲临过沙场,当真不明白两国交战是个什么状况,见杨广突然板起了脸,改用严厉的语气向自己问话,一时间也不免有些害怕起来,忙站起身来,冲杨广躬身施了一礼,方答道:“大哥请息怒,我说就是。”

    “谁是你的大哥?!要叫王爷。”鱼俱罗拍了一下安遂迦的小脑袋,立即纠正他道。

    “是是是,王爷请息怒,小的老实回话就是。”安遂迦出身于西域胡商之家,天生透着股俏皮机灵,忙把头一缩,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