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路隋行-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谢诸君的订阅支持,今天仍会有四更,明天起每天两更,时间固定在早八点和晚六点)“少东主,咱们可以走了。”窗外传来鱼俱罗的声音。
“娘娘,得罪了。”杨广唯恐司马珞临时变卦,上前一把将司马珞背在身上,跑出了上房。
院子里一片宁静。鱼俱罗高大的身影在草地上拖出个长长的黑影,如同一座铁塔一般。
“你放我下来,我随你们走就是。”司马珞既羞且怒,用两只小拳头拍打着杨广的后背,嗔责道。
“嘿嘿,王爷,要背还是老儿来背吧。”鱼俱罗凑了过来,望着杨广背上的司马珞,一脸坏笑地说道,“甜水路入门处的两个后生已经被我放倒了,娘娘、王爷,随我来。”
杨广奈受不得司马珞在背上对自己一个劲儿地拳打脚踢,只好将她放了下来,却又担心她会随时跑掉,便要她走在自己身前,跟着鱼俱罗向上房后面跑去。
这间院子建造得十分隐秘,在一排上房后的一丛蒿草遮掩下,有一个圆拱型的小门通向另一处院落。门旁的地上倒卧着一个人,想必就是被鱼俱罗放倒的守门小厮。
杨广在后监押着司马珞,随鱼俱罗穿过圆拱型的小门,进入了另一进院落,却意外地发现,这座院子又与其它两进院子不同,倒像是一家商号堆放货物的仓库。院子里东南西北四面都摆放着如小山似的箩筐,里面不知装的什么货物。
待三个人相跟着进了这所院子,鱼俱罗才放慢脚步,提醒身后的杨广和司马珞道:“王爷,娘娘,我不敢保证这条甜水路上还会不会有埋伏,呆会儿咱们进了暗道,你们一定要跟紧我,别被落下。”
所谓的甜水路,原来是一条暗道!
“这甜水路通往哪里呀?”杨广张眼四下寻找,却找不到暗道的入口。
“这个,待咱们出了暗道,王爷就知道了。花姑这伙人能在长安城中建造起这么一座宅院,也着实不易。”鱼俱罗边说,边径直走向院子紧北面的一排房舍,推开最右边一间石屋的房门,回身招呼杨广和司马珞过去。
杨广带着司马珞走过去,一脚踏进这间石屋,不由得倒抽了口冷气。这间石屋从外面看,与同列的其它石屋并没什么差别,可是一跨进大门,脚下就是黑乎乎的一条暗道,不知通向何处。暗道入口处,和方才院门外一样,也趴伏着一个人,想是在此看守暗道入口的,已被鱼俱罗放倒晕了过去。
鱼俱罗俯身在地上那人身上摸索了一阵,从那人身上摸出个火褶,擦着点亮,举在手中,对杨广和司马珞说了声:“暗道很长,王爷,娘娘当心。”便率先走进了暗道。
这条暗道似是穿地而建,杨广但觉跟在鱼俱罗身后,先是下了几十阶台阶,才踏上了平地。暗道里阴风习习,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不爽的潮湿气息。
“这条路同咱们来的那条苦水路相比,也未见好过哪儿去,为何唤做是甜水路?”杨广忍不住向鱼俱罗问道。
“那是因为出了这条暗道,晚上来此寻欢作乐的胡商们便回到了他们在长安城中的居所,在白天又可以人模狗样地大赚钱帛了,所以叫它做甜水路。”
鱼俱罗的解释并不能令杨广感到满意,却令他灵机一动,又问鱼俱罗道:“你是说出了暗道,就是长安城中胡商聚集的西市?”
开皇元年的长安城还是汉代的那座都城,城内已有东、西两市,其中东市大都是汉族商户聚集经商(也会有个别的域外客商落脚在此,譬如来自高句丽的高连升),而西市却是胡商云集的所在。自西魏定都长安以来,近四、五十年来,来自西域、南蛮各邦国的客商往来通商,逐渐在长安城中兴起了西市,论规模反而超过了东市。
“王爷果然聪慧过人。”鱼俱罗赞道,话音未落,突然像发现了什么似的,旋即惊呼道。“小心,前面有埋伏。”
杨广抬眼看时,只见前方黑压压的一片,像是一群蝙蝠冲着三个人直飞了过来,急忙用自己的身体挡在司马珞身前,防备着有蝙蝠冲撞到司马珞。
鱼俱罗将火褶回笼至胸前护好,伸单掌迎头劈向那群蝙蝠。借着微弱的一丝光线,杨广隐约看到,冲着他们飞来的这群蝙蝠中,至少也有一半被鱼俱罗的掌锋劈中,发出叽叽的惨叫,纷纷掉落在地。鱼俱罗紧接着挥动单掌,左劈右切,不多时,那群蝙蝠十之八、九已被他无比犀利的掌锋打落在地,剩下不到一成,扑扇着翅膀,四散逃命去了。
“这些蝙蝠昼伏夜出,如有客人趁夜溜走,单凭着它们,就足以拦下他们。”鱼俱罗弯腰从地上拾起一只被他劈得半死的蝙蝠,回头向杨广和司马珞解释道。
司马珞毕竟只是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儿,浑然没有了先前在上房同杨广交谈时的那种沉着和冷静,吓得脸色煞白,双手情不自禁地紧紧扯住杨广的衣袖,颤抖着声音问道:“前面还会不会有更多的蝙蝠?”
杨广自恃平日里最不怕这些个活物,正要好言安抚司马珞几句,突听前面的鱼俱罗发出一声低叱:“该死的畜牲,临死还咬了老子一口。”说着,抬起手,恶狠狠地把手中那只蝙蝠摔在了地上。
此时,鱼俱罗便是三人之中的顶梁柱,出不得半点差池。杨广一听说鱼俱罗被蝙蝠咬伤了,也顾不得再安慰身旁簌簌颤抖的司马珞,急忙跑到鱼俱罗身前,从他手中接过火褶,高高地举起,替他照着亮,焦急地问道:“咬在哪儿了,碍不碍事?”
“叫王爷惦记了,这小小的蝙蝠,如何伤着了我?不碍事的。”鱼俱罗若无其事地一边说着,一边把伤口亮给杨广看。
“咦?想不到身形如此瘦小的一个家伙,一被它给叮上,居然留下了这么明显的两个齿痕。”杨广见鱼俱罗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残存有两道锋利的齿痕,惊奇地叫道。
“王爷,你说什么?齿痕?”鱼俱罗像是得到了杨广的提醒,抬起手,盯着自己手上的那道锋利的齿痕,竟笑了出来。
………………………………
第132章 一点寒光
(求订阅)“老天开眼,居然叫我在这条暗道中发现了杀人的真相。”鱼俱罗喜出望外,迎面哈哈大笑道。
“杀人的真相?你是说会真大师是死在了这些蝙蝠的叮咬之下?这怎么可能!”杨广说着,也俯下身,拾起一只死蝙蝠,摊在手掌中细细地观察着,却始终不敢相信,这么个小小的家伙,却是杀死会真和尚的元凶。
“会真大师究竟是不是被这些个蝙蝠啮咬致死,眼下虽还不能下结论,但我决不会看错,我手上这两道锋利的齿痕同会真大师脖颈上的那两道齿痕几乎完全一样。”鱼俱罗从杨广手中拎起那只死蝙蝠,放至眼前打量移时,又从怀中掏出块大红的巾帕,小心翼翼地将死蝙蝠包裹起来,揣入怀中放好。
“待出去后,我找个行家瞧瞧,这蝙蝠究竟有什么蹊跷?”鱼俱罗说着,一眼瞅见不远处的司马珞浑身发抖,几乎在原地站立不住,遂走到她面前,抱拳央求道:“娘娘,如不嫌在下唐突的话,在下还是背着娘娘走完余下的路吧。”
司马珞见鱼俱罗人长得虽高大威猛,对自己还算是谦恭有礼,便点头答应了。
当下三人改作鱼俱罗背着司马珞,手中举着火褶在前带路,杨广独自一人紧随在后,继续向前走去。
又走了大约一刻钟的光景,杨广终于听到前面的鱼俱罗长舒了一口气,说道:“到了。上台阶出了前面这道门,就是西市大街了。”
杨广闻听此言,心头一喜,紧走几步,抢至鱼俱罗身前,冲他说道:“你背着娘娘多有不便,火褶交给我,由我走在头前为你们照亮吧。”
鱼俱罗见已到了暗道的尽头,也没在意,当下便把火褶递给了杨广,说道:“那就有劳王爷了。”
杨广接过火褶,接连纵上几道台阶,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回头笑着同鱼俱罗玩笑道:“方才你用来包裹死蝙蝠的那方巾帕,敢情是袖红姑娘送你的吧?你二次不辞而别,就不怕将来见了面,袖红姑娘不睬你?”
鱼俱罗知他即将走出甜水路,心里高兴,存心拿自己打趣,也奸笑着回道:“袖红挨了我一掌,只怕醒过来时,发现我已从一名胡商摇身一变,成了朝廷的将军,还不知要怎样欢喜,又岂会对我不理不睬?王爷,您多虑了。”
杨广虽猜想依鱼俱罗的性子,与袖红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已,将来未必会见她,但此时心情轻松愉悦,并不想当面说破,三蹦两跳地跃上几十道台阶,伸手去推暗道出口处的那道石门,推了两推,那道石门却纺丝未动,只得耐着性子求助于鱼俱罗了。
鱼俱罗上了台阶,将司马珞轻轻放下,伸手试了试石门的份量,叫杨广让开,自己退后两步,提气运力,大喝一声“开”,双掌笔直地推向石门。
“吱呀呀。”沉重的石门被鱼俱罗推开了一条一尺多宽的缝隙。
“鱼将军好神力!赶明儿我向父皇讨了你来,就跟着我一起出镇并州吧。”杨广发自心底地赞叹一声,不待鱼俱罗开口阻拦,“嗖”地一声,就从石门闪开的缝隙处窜了出去。
果真如鱼俱罗所说,石门外赫然就是一条宽敞、平坦的大街。杨广出了石门,心情愉悦,下意识地仰身张臂,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正要呼唤石门内的鱼俱罗和司马珞出来,只觉眼前陡然一闪,一点寒光直奔着自己面门飞了过来。
急切间,杨广来不及做出更多的反应,忙低头缩颈,堪堪躲过了对方刺向自己的这一剑,却不料随即感到脚下一轻,自己已被来人一把挟在了腋下,飞一般地奔着正东的方向跑了下去。
其时,鱼俱罗半个身子刚探出那道石门,骤然见到石门外还有埋伏,杨广转瞬间已被人挟持而去,登时急红了眼,冲尚在门内的司马珞叫了一声:“娘娘留在此处别动,我去救晋王。”抽身从门缝中强挤而出,撒开两条腿朝正东紧追了下去。
无奈鱼俱罗生得身高过丈,膀大腰圆,论硬功,虽无人匹敌,但和挟持杨广的那人比拚起轻功来,却要逊色了许多。眼瞅着自己和那人的距离越落越远,鱼俱罗心中起急,却是无计可施,找不出能够拦下那人,解救杨广的好办法。
杨广被那人挟在腋下,朝着正东的方向一路飞奔而去,他初时只听得耳畔呼呼生风,尚有些惊慌失措,待听到身后不时传来鱼俱罗的呼喝声,他渐渐稳住了心神,手脚并用,欲奋力挣脱那人的挟持。
那人发现腋下的杨广并不老实,脚下未停,只胳膊上用力一夹,杨广登时觉得自己的腰都要被那人用力夹断了似的,仰面发出一声惨呼。
恰恰在杨广仰面惨呼之际,那人脸上蒙着的纱巾被风一吹,掀起了一角。杨广负痛之余,无意间竟看到了那人颔下长着一圈连鬓的赤红胡须,不由得大声叫道:“赤髯小子,是你!”
那人腋下挟持着杨广,由西向东刚好经过一个十字街口,乍听杨广识破他的行藏,脚下为之一滞,在十字街口停了一停。
说来也巧,在两条相交的街道北边,自北向南,有十几名军士正手举火把,朝着十字街口走来。当杨广发出那声大叫时,这伙军士距离十字街口尚有一百多步远,骤然听到空旷的大街上有人在大喊大叫,为首的一人立即喝令身后的众军士停了下来,他则跨前几步,冲着十字街口厉声问道:“什么人,胆敢违反宵禁,在此大喊大叫?”
挟持杨广的那人眼尖,识得对方是官军,也不答话,挟持着杨广,撒开腿就跑。
为首的军官见此情形,一边拔脚追来,一边摘弓搭箭,瞅准前面跑的那人,不由分说,“嗖”地就是一箭。
前面跑着的那人听到身后弓弦声响,暗道声不妙,忙向旁边一闪身,却还是避得稍稍慢了一点,这枝羽箭紧擦着他的鬓边划过,他抬手一摸,但觉触手处粘乎乎的,都是血。
………………………………
第133章 飞石伤人
那人自出道以来,还从未吃过这么大的亏,当即发出一声怒吼,竟掉头、挺剑,奔着那军官冲了过来,直欲将那军官一剑刺个透心凉。
那军官见来者不善,急忙撤弓抽刀,上前迎敌。两个人就在街心,战作了一团。
堪堪只打了不到五个回合,军官明显就招架不住了,被那人逼得连连倒退,眼瞅着随时都可能命丧那人之手。军官带着的那十几名军士将那人和军官团团围住,却碍于自己的上司和那人缠斗在一起,不敢贸然出手相助。千钧一发之际,鱼俱罗赶到了。
因杨广仍被那人挟持着,鱼俱罗救人心切,也顾不得和那伙官军打声招呼,亮明身份,来到人群之外,伸双手一分,把两名军士推得“噔噔噔”接连退出有十几步远,站立不稳,一腚坐到了地上。
鱼俱罗闯进包围圈儿,对那军官大喝一声:“闪开,把他交给我了。”跨步向前,竟徒手来捉那人的剑锋。
那人一只胳膊下夹着杨广,单手使剑,眼看就要将军官砍翻在地,不料想鱼俱罗突然闯了过来,对自己的剑锋不避不让,直接抓向剑锋,当下心中一凛,急忙变刺为撩,掌中宝剑泛着寒光,朝着鱼俱罗伸出的那只胳膊就撩了过来。
鱼俱罗依旧不避不闪,在对方剑刃尚未触及自己的一刹那,以雷霆闪电之式,一把揪住了那人的衣领,用力向外一扔,嘴里说声:“小子,你给我趴下吧。”
那人从来不曾遇到过像鱼俱罗这样的对手,什么招式也不用,就这么伸手一抓,自己便毫无还手之力。
饶是鱼俱罗如此惊世骇俗的高手,也万万没想到今晚碰到的这个对手乃是一位练武的奇才。他人虽被鱼俱罗一把揪住,扔了出去,急切间为求自保,不得不撒手将杨广撂下,可是他本人却在半空中接连翻了几翻,稳稳地落在十几步开外站定,没伤着分毫。
“好小子,身手倒还不差。来来来,与你鱼爷爷大战一百回合。”鱼俱罗扶起杨广,见他并没伤着,遂放下心来,转身大笑着冲那人逼了过来。
“鱼将军,他就是‘江南岸’酒楼里的那个赤髯少年,莫叫他跑了。”杨广一手扶着腰,伸出另一只手指着那人冲鱼俱罗叫道。
“阿纵,原来是你!”那名军官一眼认出了杨广,拎着刀朝着杨广便跑了过来。
几乎同时,杨广从说话的声音也认出了,这军官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表兄,唐国公李渊。
就在李渊即将跑到杨广近前时,被杨广认出的赤髯少年冷不丁冲着杨广一抬手,打出了一枚暗器。这枚暗器不偏不倚,正打在李渊的后背上,众人就听到李渊痛叫一声,向前扑倒在地。趁众人一分神之机,赤髯少年接连向鱼俱罗又打出数枚暗器,随即腾身跃出包围圈,垫步拧腰,“噌”地一声窜上了临街的房顶,三纵两嘣,不多时已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鱼俱罗照旧不躲不闪,将赤髯少年冲他打来的几枚暗器如数接下,握在手中,发现对方打来的并不是什么独门暗器,而是极为寻常的几颗石子。
杨广眼见李渊在自已身前被暗器打中,一头扑倒在地,忙俯身去查看李渊的伤势。众军士也一哄而上,将李渊从地上搀扶了起来。只见李渊脸色煞白,紧闭双眼,像是被打晕了过去。
“王爷,王爷,你没事吧。刚才可吓死我了。”
杨广循声望去,只见鲜于罗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一把抓住了自己的胳膊,带着哭声问道。
“你怎么也来了?”杨广伸手在李渊鼻下探了探,试出他呼吸还算平稳,料无大碍,回头向鲜于罗问道。
“有人在王府附近的街边发现了被人打晕在地的张须陀,禀报给了唐国公,唐国公命人将张须陀唤醒一问,才知道王爷跟着鱼将军不知到哪儿去了。唐国公担心王爷的安危,便命张须陀在府留守,保护公主,带着我们几个一路向西来找王爷。。。。。。”鲜于罗见杨广没有伤着,喜极而泣,哽咽着说道。
“仅仅用一枚普通的石子,就能击倒一条壮汉,京城之中我还没见过如此的高手。”鱼俱罗手中握着几颗石子,走到杨广和李渊面前,脸色凝重地摊开手掌,向杨广展示着赤髯少年打出的所谓暗器。
“此人非但手上的力道过人,而且步法敏捷、轻功了得,鲜于罗,你看他方才上房逃走那身形,像不像几个月前藏在安若溪宿房上的那道黑影?”杨广也着实惊骇于赤髯少年高超的武功,沉思着向鲜于罗问道。
“不太像。”鲜于罗十分肯定地摇了摇头,“这人比那道黑影的身法可快得多了,否则咱们也不会眼睁睁地瞧着他从眼皮底下溜走。”
“不好,他会不会跑回去向花姑通风报信去了?”杨广突然想起了还留在暗道出口处的司马珞,焦急地问鱼俱罗道。
鱼俱罗抬眼扫视着跟随李渊前来寻找杨广的军士,大声命令道:“我是内殿值长鱼俱罗,奉旨随同晋王殿下前来查案。唐国公现遭歹人暗算,神志不清,尔等须听我指挥,立即随我去查抄石屋院,擒拿真凶,如有敢违抗军令者,立斩不赦。”他知这些军士都是皇帝身边的千牛卫,以自己的官位很难指挥得动,便有意打出奉旨查案的旗号,期望能以此震摄住他们。
“本王在此,哪个胆敢不听从鱼将军的将令?”杨广也正色对众军士说道。
“有哪个去过大庄严寺的?”鱼俱罗面向众军士,厉声问道。
“我去过。”一名军士应声答道。
“你拿着我这面腰牌,现在就赶往大庄严寺,面见屈突通屈将军,请他速速带人赶来西市增援,捉拿凶手。”
那军士答应一声,从鱼俱罗手中接过腰牌,又向杨广抱拳行了一礼,转身赶往大庄严寺搬请援兵去了。
………………………………
第134章 夜查石屋院
“鲜于罗。”鱼俱罗毫不客气地转向杨广身边的鲜于罗,命令道,“你立刻保护王爷,照料唐国公回王府,静候佳音,不得有误。”
鱼俱罗煞有介事地,竟是要命鲜于罗陪着自己和李渊回府休息?杨广听到这话,可不干了。
“留下一名军士照料唐国公。鲜于罗,随我来。”杨广从未亲临行伍,全然不懂得军队中的规矩,竟代替鱼俱罗发号施令起来了。
“王爷,对方人数多寡,尚且不明,以咱们这区区十几个人,要是万一伤着王爷,我可吃罪不起呀。”无论杨广对他多么地不敬,鱼俱罗在杨广面前,始终不敢说一句硬话。
“你别忘了,本王才是牵总查察此案的钦差,休得啰嗦,一切听我号令行事。出发。”杨广随手点了一名军士,要他留下看护昏迷未醒的李渊,带着鲜于罗返身就走。
“王爷,您总得让我知道,您这是去哪儿吧?”鱼俱罗见难以拦下杨广,急得用近乎哀求的语气问道。
“我和鲜于罗去接司马娘娘,把守住甜水路暗道的出口,怎样?”杨广看鱼俱罗着实为难,心一软,改用商量的口吻说道。
“这样吧,”鱼俱罗怎肯放杨广离开自己身边,眼盯着鲜于罗,同杨广商量道,“由我陪着王爷去接娘娘,把守出口,鲜于罗带人从苦水路进去查抄石屋院。”
“鲜于罗哪儿知道什么苦水路?再者,如果在石屋院撞上方才那个赤髯小子,鲜于罗怎么会是他的对手?依本王之见,还是鱼将军你带人进院去拿人吧。”
杨广说得并不是没有道理,可由于他执意不肯回府,无形之中给鱼俱罗带来了莫大的压力,使得鱼俱罗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计划,采用能确保杨广安全的办法来安排行动。
“据我所知,这座石屋院只有苦水和甜水路两条路可以出去。王爷既身先士卒,愿去把守甜水路暗道出口,就由老儿我和鲜于罗一同陪王爷前往。其余人等只需把守住苦水路的出口,静候援兵到达后,再一同进院去拿人,方能保得万全。”
“行行行,就按你说的办,快走吧,去迟一步,只怕一个人都拿不到了。”杨广不耐烦地甩手就走。
“要不是你非要去把守什么出口,这会儿我带人已进了石屋院了。”鱼俱罗在心里抱怨着杨广,却不敢显出一丝不快来,痛快地答应一声,顺手指定一名看着老成的军士,要他带领军士们赶往苦水路出口处把守,自己则屁颠儿屁颠儿地跟在杨广身后,往甜水路暗道的出口处跑去了。
杨广带着鱼俱罗和鲜于罗二人沿原路返回到了甜水路暗道的出口处,却寻不见司马珞的人影。
就在他满面焦急地正要催促着鱼俱罗和鲜于罗二人从石门进入暗道去寻找司马珞时,却听到不远处的暗影里有个童声低低地问道:“来的是阿纵吗?”
杨广立时由忧转喜,忙答应一声,迈步向前,将躲在暗影里的司马珞迎了出来。
司马珞一旦和人打起交道来,又恢复了惯常的矜持,手指着石门对杨广说道:“你们要抓的人方才从这道门进暗道了,我想,他可能是去向花姑报信去了吧?”
杨广听了,立马便要冲入石门紧追不舍,反被鱼俱罗拦在身前挡住了去路。
“王爷,暗道内十分凶险,我断不会要王爷亲历险境的。据我所知,这座石屋院只有甜水和苦水两条出路,尔今两条路的出口都已被看死,即使那小子窜回去向花姑报了信,一时半会儿他们也无路可逃,还请王爷在此稍等片刻,只要屈将军率大队人马一到,我便护着王爷回去连夜查抄了石屋院。”
这一回鱼俱罗算是铁了心,无论杨广怎样严辞斥责,他都决不后退一步。
杨广无奈,只得耐着性子,陪着司马珞留在了石门外。
约摸过了大半个时辰,自东向西,影影绰绰可见有上百号人组成的一支人马高举着火把,朝他们所在的位置跑了过来——屈突通到了。
杨广与屈突通相见已毕,要屈突通留下几名军士在石门外保护司马珞,自己则执意跟随大队人马一道返回石屋院,亲自捉拿花姑和赤髯少年。
然而,令在场所有人感到吃惊的是,小小年纪的司马珞竟然也要求跟着屈突通带领的大队禁军返回石屋院。
“娘娘,那赤髯少年身手非凡,倘若到了石屋院内,两下交起手来,他出手伤着了娘娘,我回去可没法向长姐交待呀!”
司马珞人虽小,可一摆出前朝皇后的派头来,无论杨广如何劝说,都改变不了她的主意。无奈之下,杨广只得搬出长姐杨丽华,也就是司马珞的嫡亲婆婆来阻止司马珞去冒险。
“不行,我担心你们一哄而入,花姑狗急跳墙,说不准立时就会杀了阿猫。如果她见了我,也许会有所顾忌,不至于向阿猫下毒手。”司马珞尚显稚嫩的面庞凝结成了霜,用不容置疑的口吻拒绝道。
“娘娘,得罪了。”鱼俱罗唯恐迟则生变,令自己眼看就要到手的功劳再飞了,陡起一掌,切在了司马珞后颈之上。司马珞嘤咛一声,身子软软地倒了下去。
“屈将军,你带大队人马先进去捉拿真凶,我护着王爷断后。”鱼俱罗一掌打昏司马珞,也顾不得彼此尊卑,径直冲屈突通发号施令起来。
好在有杨广在场,屈突通并没和鱼俱罗计较,匆匆答应一声,留下几名军士在石门外看护司马珞,自己则率领着大队的军士冲进了甜水路的暗道。
鱼俱罗和鲜于罗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将杨广妥妥地护在当中,不紧不慢地尾随在大队人马之后,也进了暗道。
由于有大队人马高举火把在前面照亮引着路,这条暗道并没有杨广和鱼俱罗、司马珞三人从石屋院逃出时那么阴森、可怖,那群作为暗道中埋伏的蝙蝠也不见了踪影。因此,不消一刻钟的功夫,杨广便随着大队人马穿过了暗道,从堆满货物的前院重新回到了石屋院。
………………………………
第135章 尉迟芳林
石屋院中已乱作了一团:从美梦中惊醒的胡商们与石屋院中依靠卖笑、卖身谋生的女子们惊叫着、呼号着,像一只只没头的苍蝇在院中横冲直撞,争先恐后地想要夺路而逃。
屈突通一马当先冲进院中,急令军士们手擎火把在院内四周站定,朗声叫道:“我乃虎贲郎将屈突通,率军前来捉拿杀人真凶,尔等莫要惊慌,统统到上房中去集合,等候检视。如有擅自出逃者,立斩无赦。”
院内众人不知是听到原来是官军前来捉拿杀人真凶,与自己无干的缘故,还是被屈突通最末吼出的“立斩无赦”给唬住了。在经过短暂的骚动之后,由几位见多识广的胡商带头,纷纷向上房内走去。
“请王爷先到厢房内暂歇一时,就由鱼将军和末将一道率领军士一一核查问明院内众人的姓名、来历、身份后,再将杀人真凶押来见王爷,如何?”屈突通见杨广走进院来,忙返身向他请示道。
鱼俱罗因对赤髯少年颇为忌惮,却是一步也不肯离开杨广左右,又不便违抗屈突通的将令,便悄悄地叮嘱鲜于罗到上房内将袖红唤来厢房见他,自己则用手势向屈突通示意,先将杨广护送至厢房坐定,再出来和他会合。
杨广嫌弃这院内各间厢房俱是嫖宿之所,不肯进房落座,直奔着头进院子走了过去。
屈突通见状,急忙带着几名军士和鱼俱罗前后脚也跟了过去。
在灯光照耀下,杨广打量头进院里的那排上房,果然是一座庙宇。花姑等人倒也会选地方,这座专供胡商寻欢作乐的石屋院通往甜水路的是一处堆满了货物的杂院,而从苦水路进来,却是一座寺庙。即便有人贸然闯将进来,也断不至发现其中的真相。
杨广一边寻思着,一边抬脚进了上房,这才发现,这一排上房也是打通了的,俨然是寺庙的正殿,正当中有一尊二丈多高的观音大士造像,造像两边则分站四位凶神恶煞似的罗汉。
屈突通命随行的军士在菩萨殿内四处搜寻,确认殿内空无一人,只在观音造像背后发现了一个隔间,似乎是照看香烛灯火的值宿房,房内还算洁净,屈突通于是便请杨广到隔间内落座歇息,等候清查结果。
鱼俱罗仍不放心别人守护在杨广身边,同时又因只有自己认得花姑,遂不待屈突通开口,抢先冲一名军士命令道:“你到后面院子,将一个叫袖红的姑娘押来此处见我。”
那名军士遵命离去,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就把被人从床上唤起,吓得体如筛糠的袖红押了过来。
“袖红,本将军现在给你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鱼俱罗当着杨广和屈突通的面儿,俨然端起一副作官的派头,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