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隋行-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或敌方事先得到消息,及时收拢了主力,又该当如何应对呢?”杨勇身负统筹用兵西疆之重任,不能不思虑周全,犹放心不下地问道。

    “若一击无法攻下金山,擒斩阿波,则下官以为,朝廷则无需再动用大批人马,与阿波于西疆战场展开大规模对决,到时可差使臣知会东突厥摄图,以两面夹攻为由,请其发兵对西突厥发起进攻。如此,朝廷既应摄图所请,已出动兵力助其攻灭阿波部族,又可避免过于兴师动众,以使摄图坐收渔翁之利。”

    “恕小王直言,杨尚书所说,是否有使诈之嫌?”杨广率先不以为然地质问杨尚希道。

    杨尚希呵呵笑道:“晋王殿下,邦交之事,自古便须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方可立于不败之地。殿下请想,摄图既已向我大隋称臣,为何还要在昨日的沙苑围猎之中当着大隋天子的面儿炫耀其武力、箭法呢?彼既存心夸耀其实力尚存,朝廷何不将计就计,要彼显示一下其实力出来瞧瞧呢?更重要的是,下官方才所说,仅为补救之法,倘若一战攻下金山,擒斩阿波,摄图不就没话可说了吗?”


………………………………

第501章 你还在追查关自在?

    杨广听了杨尚希一番话,低头默不作声。

    杨勇情知杨广天将傍晚时分来东宫见自己,必有紧要的事要同自己提说,遂对杨尚希说道:“杨尚书,父皇还没明发诏旨答应摄图的请求,今日本宫约你来,是为提前征询一下你对用兵西疆的意见。虽然西疆现有达奚长儒、史万岁两员猛将,但出于稳妥考虑,本宫有意推荐你出任秦州总管长史,辅佐秦王统一指挥对西突厥发起的战事,还望你莫要推辞。今日就先议到此吧,回去你拟定出此次用兵西疆的具体方略,待两日后咱们详细议定后,再呈父皇御览吧。”

    杨尚希见杨勇主意已定,并没同自己商量的意思,只得挺身站起,抱拳答道:“既蒙殿下举荐,下官敢不从命?只是请殿下禀明皇上,尽快择定下官的继任人选,以便下官赴秦州就任前与他交割部务。”

    杨勇微笑着冲他摆了摆手,说道:“这就不必了吧。本宫举荐你出任秦州总管长史,专为辅佐秦王指挥对西突厥之战事,不必卸任本官,日后就以兵部尚书的职衔到秦州上任即可。”

    杨广陪坐在旁,听得杨勇如此说,不禁心中暗道:大哥举荐杨尚希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出任秦州总管长史,分明就是信不过秦王杨俊,要派杨尚希到秦州代行行军元帅之责,实际主持对西突厥的战事嘛。

    杨尚希张了张嘴,像是想再说些什么,却见杨勇已顺手端起了茶碗,把脸转向了杨广,显然不容自己对此提出异议,只得把话咽了回去,抱拳向杨勇、杨广告辞,离开了宜春宫。

    “阿纵,我听说你今天一早跑到万善尼寺去了?怎么样,在司马珞那里讨了个没趣吧?”待杨尚希一走出宜春宫,杨勇咂了口茶,含笑问杨广道。

    “大哥百忙之中,对万善尼寺和司马珞也如此关注?”杨广报之一笑,反问道。

    “万善尼寺可与长安城中寻常的寺庙大不相同,寺内有数百位前朝的宫嫔、命妇出家修行,为兄受父皇重托,辅掌朝政,又怎能对此掉以轻心哪?”杨勇将手中茶碗放回到几案上,加重了语气答道。

    “提起这万善尼寺来,小弟尚有一事要向大哥表示感谢:五年前大哥做主,送安若溪回小弟身边,此番恩情,小弟至今尚未得报答。大哥在上,请受小弟一拜。”杨广边说边撩衣站起,十分恭敬地面向杨勇拜了一拜。

    “你我自家兄弟,区区小事,何须挂齿?阿纵,快起来吧。”不知因为什么,杨勇听到杨广向他提起五年前自己送给他的那份大礼来,脸面上竟流露出一丝不自在的神情,忙起身双手扶起杨广道,“想当初,为兄是担心阿纵你孤身赶往并州,身边缺少个知冷知热的体已人儿,所以才背着母后擅自做了回主,强逼着安若溪还了俗,将她送回了你身边。好在事后母后得知此事后没有责怪我,否则我还要因为此事背负上一个越权行事的名声呢。”边说边盯着杨广问道:“阿纵,天到这般时候,你跑来见我,可是有什么紧要的事吗?”

    杨广不曾留意到杨勇神色间的变化,听他向自己寻问来意,遂将父皇杨坚已授权自己辅佐杨勇清查关自在,并要自己来东宫面见杨勇,问明近几年来朝廷清查“雁巢”的进展情况的来意一五一十告诉了杨勇。

    “怎么,这么多年了,你还在追查关自在吗?”杨勇显然没料到杨广是为了清查关自在一事来找自己,听杨广说明来意,惊讶地问道。

    “大哥有所不知,小弟时至今日,仍在为五年前放走袖红一事感到追悔莫急,在并州的这五年间,时刻都在盼望着能有一天返回长安,亲手将关自在捉拿归案,以了却心中的宿愿。今日临来东宫前,父皇因念及大哥朝务繁忙,故要我尽心辅佐大哥,从速清查南陈及其它外邦安插于长安的细作,消除肘腋之患,尚请大哥不吝赐教。”

    杨勇紧锁双眉,沉吟移时,轻叹了口气,说道:“你说的那个袖红,早在你出镇并州后不久,就被人发现,死在了大庄严寺附近的一间民宅之中,怎么,虞孝仁没跟你说起吗?”

    见杨广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得知了这一情况后,杨勇才接着说道:“自你将杀害会真大师的真凶冼花儿缉拿归案后,这几年来,一直由为兄接替你主持清查南陈细作一事,如今你既得父皇授命,为兄就和你说说这几年来此事的进展情况吧。近些时日,关内关外在推行大索貌阅,朝廷又行将用兵西疆,为兄实在难以分身主持其事,你不妨就多担待些,尽快替朝廷找到并铲除掉这一深藏不露的祸患吧。”

    杨广正色答道:“敬请大哥明示。”

    “三年前,如果不是为兄疏忽大意,叫人暗通消息,逼死了已被捉拿归案的‘雁巢’中两大护法之一的萧无垢,那关自在也决不至于能活到现在。那一次,也是最有希望揭露出关自在真实面目,将其捕获的大好良机,可惜还要叫他抢先了一步,给灭了口。所以,为兄今日要提醒你的头一件事便是,要严密提防朝中有人和关自在暗中勾连,共图不轨。”时至今日,杨勇一提起三年前萧无垢在天牢中吞金自尽的那件事,仍感到无比的惋惜。

    “萧无垢?他是什么人?”杨广还是头一回听人说到萧无垢这个名字,脱口问道。

    “据前不久从建康裴蕴处传回的消息,为兄才确切地掌握了萧无垢其人的出身、来历以及他在‘雁巢’中的身份、地位。萧无垢本是南陈宣帝一朝四大名将之一的萧摩诃的同胞兄弟,自幼离家,拜天台山独静头陀为师,习练武功,有飞花伤人之能为,后被接纳为‘雁巢’中人,与后梁宗室萧如水并列为‘雁巢’两大护法之一,化名为菩萨,其在‘雁巢’中的地位仅次于副首领,化名为大菩萨的关自在。”杨勇缓缓答道。


………………………………

第502章 半夜锣鼓声又响起

    “大哥,那裴蕴既能探听出如此机密的消息,他就没能打探出关自在在长安城中现居于何处,以何面目、身份示人来吗?”杨广暗暗惊讶于朝廷安插于南陈宫中的卧底裴蕴能将“雁巢”中几位首脑人物的姓名、来历打探得如此明白,不禁困惑地问杨勇道。

    杨勇一脸苦笑地摇了摇头:“裴蕴之所以有机会打探出萧无垢和萧如水两人的出身、来历,最主要的起因还在于南陈宣帝驾崩之初,南陈宫中发生的那场宫变,自‘雁巢’组建以来就主掌其事的南陈太子陈叔宝意外地被其同胞兄弟始兴王陈叔陵砍成重伤,不能理政,遂将包括执掌‘雁巢’在内的朝中大权尽行暂时托付给了他的另一位同胞兄弟——南陈长沙王陈叔坚代掌,裴蕴身为直阁将军,于陈叔宝向陈叔坚交待朝务之时,恰巧在宫中当值,偷听到了两人的谈话,所以才获知了‘雁巢’的一些秘密。据裴蕴暗中传回的消息,当时陈叔宝不知为何,唯独没有将‘雁巢’副首领关自在的有关情况交待给陈叔坚,所以,除了陈叔宝本人外,即便在南陈朝中、宫中,也没有一人确切地知道关自在的真正面目。”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根据三年前萧无垢在长安天牢**述的情况,他是于南陈宣帝贺崩,南陈宫中发生宫变后不久,接到关自在的手令,在匆忙返回南陈帝都建康的途中,因意外地暴露了身份、形踪,被当时任东都留守长史的清河郡公杨素会同李渊一道擒获的。据此可做出推断,关自在在得知南陈宫变的消息后,急于同南陈朝廷取得联络,听候陈叔宝下达给他的后续行动指令,而由于萧无垢的意外被捉,很可能使得关自在没能如愿,及时和陈叔宝取得上联络。正是基于这种推断,自那以后,每逢南陈派使节来长安,我都会安排人手,对南陈使节在长安的一举一动严密监视,想趁关自在主动联络南陈使节的机会,一举将其捉拿归案。可是,三年里,南陈陆陆续续向长安派来过不下二三十回使节,却没发现关自在同其中的任何一位使节主动取得过联络,所以,我怀疑,在萧无垢被捉后不久,关自在极有可能已通过别的秘密渠道和远在建康的陈叔宝联系上了。由于陈叔宝继位以来,主动向我大隋示好,恢复了南北正常来往,他很可能暗中下令关自在率领‘雁巢’中人深藏不出,潜伏伺机,如此一来,也迫使朝廷清查关自在陷入了停滞。”

    杨广仔细听罢杨勇向他介绍的这几年来朝廷清查关自在的进展情况,在心里反复将杨勇的话推敲、琢磨了多时,才开口说道:“陈叔宝在自身受重伤之际,犹不肯向陈叔坚交待出关自在的真正面目,由此可见,在陈叔宝心目中,必是对关自在寄予了厚望,非到万不得已之时,决不向他人揭示出关自在的真正面目来。依我猜测,关自在在出任‘雁巢’副首领,被派来江北前,在南陈朝中必是位有头有脸,具有相当身份、地位,且颇受陈顼、陈叔宝父子信赖之人,咱们能不能循着这样的思路密令裴蕴去查上一查,说不准会有意外的收获也未可知。大哥,你说呢?”

    “你说的这些,我也曾考虑过,可是阿纵,你想过没有,要查遍南陈宣帝一朝江左衣冠之士,仅凭一人之力,又如何办得到?”杨勇不假思索地即否决了杨广的提议。

    见杨广面有不虞之色,杨勇旋即笑着说道:“虽然这两年关自在一伙蛰伏不出,但前不久发生的汾河驿行刺摄图一事,据我判断,很可能出自‘雁巢’和关自在之手。阿纵,你欲在长安清查关自在,不妨首先循着这条线索仔细地查上一查,或许能够查出些端倪出来。”

    其实,用不着杨勇提醒,早在汾河驿行刺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一早,杨广就敏锐地意识到刺客很可能来自于南陈。因为,摄图作为突厥大可汗,他南下长安朝见大隋天子,最不愿意看到这一结果的正是与隋朝划江而治的南陈,而若摄图一旦在隋境遇刺身亡,势必造成隋朝和突厥反睦成仇,隋朝的北境烽火重燃,从中获利最大的也正是南陈。

    但是,虽然据说那晚在汾河驿外参与行刺摄图的有上百号歹徒,可这伙人行动却异乎寻常地迅速,一经发现汾河驿中势头不对,立即抽身就逃,李诠带领的汾州府军和段达带领的晋王骠骑营竟是连一名歹徒都没能捉到。一场险些儿得手的刺杀行动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断了破案的线索。

    此时听到大哥指点自己从汾河驿行刺事件着手清查关自在,杨广有苦难言,只得转移话题,问杨勇道:“大哥,你说,万善尼寺会不会是关自在在长安城中的一处秘密窝点呢?五年前,冼花儿、袖红这两名‘雁巢’中人藏身的那座石屋院中,有一条秘道通往万善尼寺外的小树林外,关自在,或是‘雁巢’中的其他人会不会通过这条秘道和石屋院的冼花儿、袖红取得联络呢?”

    “阿纵,为兄劝你一句,在如今这个当口,你要查万善尼寺,最好先征得母后的允准再着手进行吧。”杨勇向杨广详细介绍罢这几年来清查关自在的进展情况,像是卸下了肩头的一副沉重包袱,伸了个懒腰,说道,“这五年来,一直是屈突勇带着他麾下人马跟着我清查关自在,你在长安的这段日子,就还命他跟着你查案吧。”

    从东宫告辞出来,杨广本想赶到弘圣宫,将今日前往万善尼寺劝说司马珞的情况告知长姐杨丽华,但因天色已晚,只得作罢,打道回了自己的晋王府。

    操心费力,累了整整一天,杨广一回到萧厄和杨昭母子的宿房内,未和萧厄聊上一会儿家常,就沉沉进入了梦乡。

    杨广迷迷糊糊睡得正香,耳畔突然响起了一阵喧天的锣鼓之声。起初,杨广误以为自己是在做梦,这喧天的锣鼓声来自自己的梦境之中,及至被睡在身边的萧厄推醒,睁开双眼再听,这深更半夜突然响起的锣鼓之声分明就来自不远的地方,这才霍然惊醒,翻身从床上坐了起来。

  


………………………………

第503章 泼皮公子

    几乎与此同时,睡在旁边小榻上的杨昭也被锣鼓声惊醒,“哇哇”地哭了起来。萧厄急忙起身抱起儿子,紧紧地搂在怀里不住地安抚着。

    “鲜于罗,张须陀。”杨广火撞顶梁门,大声呼唤着两名近卫,走出了宿房。

    宿房门外,是侍女瑟瑟在值夜,见杨广穿着中衣就跑了出来,忙迎上前去说道:“王爷息怒,今晚我听得清清楚楚,这锣鼓声是从咱们东侧宅院里传来的。”

    听到杨广的呼唤,正在不远处值房中的鲜于罗和张须陀也跑了出来。

    “你二人速带护卫,到东隔壁宅院给我把半夜喧闹之人抓来。”杨广气吼吼地冲二人命令道。

    鲜于罗和张须陀二人面面相觑,最终还是张须陀壮着胆子提醒杨广道:“回禀王爷,王府东面是彭国公的府邸,这半夜三更的,没有皇上的圣旨就闯进彭国公府抓人,会不会。。。。。。”

    杨广气得发胀的头脑被深夜的凉风一吹,也清醒了下来,他倒不在乎半夜三更地命府中护卫闯进鼓国公府抓人,而是经张须陀提醒,陡地想起自己的这位邻居——鼓国公刘昶原是母后业已锁定的四条“大鱼”之首,如果自己今夜命人贸然闯到他府中抓人,会不会打草惊蛇,坏了母后的大事呢?

    这样想着,杨广放缓了语气,改向两名近卫吩咐道:“你们俩不必带人,现在就去东面府上叩门问一问,他们府中为何要半夜三更地敲锣打鼓,速报我知。”

    二人领命,转身刚要走,却被听到响动赶来的鱼赞给拦下了。

    “王爷,还是老儿去走上一趟吧。”鱼赞赔着笑对杨广解说道,“这鼓国公不比他人,乃是前朝的附马爷,平素颇受皇上娘娘敬重。。。。。。”

    “得了,得了,你快去快回,我就在府中正殿立等消息。”不等鱼赞把话说完,杨广就不耐烦地冲他挥了挥手,打断了他。

    鱼赞去了大约有一柱香的功夫,带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返回了晋王府正殿来见杨广。

    杨广怒气未消,瞪着眼睛上下打量着跟随鱼赞走进正殿来的这个孩子,只见他长得瘦小枯干,獐头鼠目,打眼一瞧,就不是个讨人喜的孩子,遂向鱼赞问道:“鱼府掾,你到鼓国公府上问明白了没有,他府中因何半夜喧闹啊?这孩子是谁呀?”

    鱼赞指着那孩子为杨广介绍道:“王爷,这位是彭国公的小公子,名唤刘居士。刘公子,贵府中的情形还是由你亲自向王爷做出解释吧。”

    杨广隐约觉得刘居士这个名字似乎听谁说起过,可一时间又想不确切,便朝刘居士招手示意道:“原来是刘公子,你府中没有大人吗,为何是你一个小孩儿跟随鱼府掾前来回话?再则,今夜之事,你有什么要向本王做出解释的吗?”

    刘居士年纪虽不大,胆子却不小,见杨广冲自己招手示意,也不怯场,迈步走到杨广近前站定,有模有样地抱拳说道:“刘居士见过晋王殿下。只因家中二老昨日到兴善寺斋戒礼佛去了,家中只留下居士一人主事,故而特地跟随鱼府掾前来面见王爷,为今夜吵闹之事向王爷解释情由。不知王爷知晓不知晓,盂兰盆节将至,各路妖魔纷纷现身,昨日家父家母刚刚离府,府中就闹起了鬼怪,今夜我之所以命府中仆从半夜敲锣打鼓,原是为了驱赶鬼怪,不承想搅扰了王爷府中,还请王爷恕过。”

    刘居士的一番话虽说得彬彬有礼,但神态举止却流露出随意和轻佻,在杨广看来,他分明是在对自己说:“你明明知道我为何半夜三更地敲锣打鼓,还明知故问?”

    “那前几天在这条街上夤夜喧闹不休的是不是也是刘公子你府中的人哪?”杨广心恼刘居士有意诳哄自己,冷冷地问道。

    “前几天?不知王爷说的到底是哪一天哪?”刘居士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歪着脑袋反问道。

    “就是李靖闯宫,被本王命人押解回府监押的那天晚上!”杨广“啪”地一拍面前几案,厉声答道。他一下子想起来了,原是鲜于罗告诉他,李靖与这位刘居士一向交好。

    “原来不止是我们一家闹鬼,这整条街上都闹起鬼来了?”刘居士毫无惧色,反而嘻皮笑脸地跟杨广胡扯八道起来了。

    杨广自穿越以来,还是头一回遇到像刘居士这样的贵胄公子,无论长相言行举止,分明就是个泼皮无赖,哪有半点儿世家公子的样子,倒被他气得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了。

    鱼赞站在一旁,眼瞅着杨广面沉似水,随时都可能严厉地处置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一味装傻充楞的小子,忙迈步向前,满面含笑地劝说刘居士道:“刘公子,你有什么事要求我家王爷,尽管直说就是嘛,咱们街里街坊的,不要因为别人家的事伤了彼此的和气。”

    依通常来说,鱼赞既搬了把梯子过来,刘居士就理当顺梯子下来,诚心向杨广赔个不是,这件事说不准也就这么过去了。可他偏不,把个大脑袋往上一昂,理直气壮地答道:“我有什么事要求王爷?不过是府中闹鬼,半夜吵到了王爷,故而亲自随鱼府掾过府来面见王爷,解释一下个中情由。想必此时鬼怪尚未走远,请恕在下不能在王爷府上久留,告辞了。”说罢,转身迈步就向正殿外走去。

    “张须陀,请刘公子留步。鲜于罗,到值房中将李靖带来,本王倒要瞧瞧,刘公子口口声声说的鬼怪究竟长得什么模样。”杨广气极反笑,紧咬牙关吩咐道。

    “王爷不怕鬼怪上门,我又怕它何来?”刘居士眼见张须陀像座铁塔似地拦住了自己的去路,却不急不恼,慢悠悠地转过身,似笑非笑地冲杨广说道,“但是,据说这个妖魔鬼怪偏爱往女人房里钻,要是被我引到了王爷府上,冲撞惊吓了王妃,我可承担不起这个罪过。所以,还是请王爷及早放在下离开府上吧。”


………………………………

第504章 捉鬼弄神

    若不是瞧出刘居士半夜三更地一通闹腾,是为了解救李靖出难,单凭他在自己面前如此肆无忌惮地信口雌黄,杨广说不准立马就下令处置了这个泼皮公子。

    然而,毕竟刘居士要救的是日后将成为一代军神的李靖,而李靖又是自己一心要将其收入麾下,助自己建功立业的极其重要之人,念及于此,杨广强自按捺下心中的怒火,对刘居士不理不睬,只沉着脸静候鲜于罗带李靖前来,与他当面对质。

    约摸过了一刻钟的光景,李靖在鲜于罗和两名王府护卫押解下走进了王府正殿。

    “大半夜的,王爷不睡觉,怎么想起提审我来了?”李靖一副沉睡初醒的样子,打着哈欠,看都不看殿内站着的刘居士一眼,径直向杨广问道。

    “李靖,你的小伙伴或许是在外面等得不耐烦了,今夜故伎重施,来救你了,怎么,你们见了面,连个招呼都不打吗?”看到李靖有意装做和刘居士互不相识的样子,杨广一时感到好笑,语带揶揄地说道。

    “请恕小儿愚钝,我听不明白王爷说的什么。”李靖目不斜视地望着杨广,冷冷答道。

    “刘公子,你的这位大哥在本王面前尚知以小儿自称,怎么你比他还小着几岁,反倒不如他谦逊有礼呢?”杨广转向刘居士,存心挖苦他道。

    “王爷再不放在下走,鬼怪可就真的要来了啊!”刘居士煞有介事地继续吓唬杨广道。

    “哈哈哈,刘公子,是不是本王即刻命人赶往大理寺大牢,放出拘押在那里的前汾州刺史李诠来,你说的那个鬼怪从此以后就不会再来了呢?”杨广被刘居士滑稽天真的言语、表情逗得前仰后合,大笑不止。

    “家父本无罪,却被王爷下令关进大理寺待勘问罪,请问王爷,您如此冤枉好人,就不怕半夜三更恶鬼上门讨债吗?”李靖忽然间勃然大怒,厉声质问杨广道。

    “你终于肯承认了,这个恶鬼是被你俩引来的啦?”杨广身体前倾,两手据案,带着几分杀气逼问李靖道。

    “除非晋王殿下向皇上请旨,抄了我的家,否则,只怕这条恶鬼还真驱它不走呢。”或许是见李靖态度变得强硬了起来,刘居士把小腰板一挺,毫不客气地回敬杨广道。

    被李靖、刘居士拿话逼到这个份儿上,连陪站在一旁的鱼赞都瞧不下去了,板着脸吩咐殿外的护卫道:“来人,将这两个浑小子拖下殿去,每人先狠狠地打上十大板,再拖他们回来见王爷,好好回话!”

    守候在殿外的王府护卫应声而入,作势就要拖李靖、张居士二人到殿外大板子侍候。

    “慢着。你们还不给本王退下?”居中端坐的杨广瞪着眼呵斥众护卫道。

    护卫听王爷发了话,迟疑地望了一眼鱼赞,见他再无别的吩咐,遂唯唯诺诺地退到殿外去了。

    “李靖,今夜你的这位小伙伴跑来向本王报称,说是有条恶鬼潜入了他府中,这倒提醒了本王一件事。”杨广挺身站起,绕过面前的几案,走到李靖身前,盯视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汾河驿遇刺那晚,若不是有内鬼暗中策应,那伙刺客怎能如此顺利地接连突破驿站外的数道防线,一路杀进驿站,险些儿就得了手。现据本王断定,你父亲李诠就是那条与奸人暗中勾结的内鬼!本王原还只想治李诠的失职之罪,多承你的这位小伙伴提醒,明日本王就传命有司,以谋反大罪从重处置李诠!”

    “哈哈哈。。。。。。”李靖并没像杨广预料的那样,被他这番话气得暴跳如雷,反而仰面哈哈大笑起来,“王爷要怎样才肯赦免家父,不妨开列出条件来吧。只要是李靖能做到的事,愿为王爷效力就是。大可不必以如此谎言相欺!”

    “你凭什么认为本王是在欺哄你呢?”杨广心中暗自吃惊,口头上却不肯落一丝下风,眯起双眼,问李靖道。

    “李靖虽然年幼,可也对王爷这几年来在并州的所作所为有所耳闻,请问王爷,连一名身上背负有两条人命的军士都不肯轻易冤杀的贤明藩王,又怎会视《开皇律》于不顾,有意捏造罪名,枉杀朝廷大臣呢?”李靖不卑不亢地回应道。

    杨广听出李靖指的是自己有意放罗艺一条生路那件事,冷冷笑道:“那么依你说来,你能为本王做些什么呢?”

    “如果王爷能答应李靖,对今夜之事既往不咎的话,李靖不才,愿助王爷尽快查出汾河驿行刺突厥大可汗的真凶,以证明家父的清白。”

    “你,你真的助本王查出汾河驿行刺的真凶?”杨广万没想到李靖会口出狂言,主动要求帮自己清查汾河驿行刺一案,喜形于色地问道。

    “倘若李靖所料不差,汾河驿行刺之事定是南陈所为,而其幕后主使眼下不在南陈建康,很可能就潜藏在长安城中,因此,对李靖来说,要找到这个幕后主使之人也决非办不到之事。”李靖显得很有信心。

    “大哥,你。。。。。。”

    杨广犹在对李靖当面夸下海口,要以助自己彻查汾河驿行刺一案来交换得自己赦免其父李诠的罪责感到将信将疑,一旁站着的刘居士却已沉不住气,冲口欲劝阻李靖收回方才所说的话了。

    “刘公子,现在承认李靖是你的大哥啦?”

    杨广暗笑刘居士毕竟是还是个孩子,紧要关头还是先露了怯,吐出真言来了,略一思索,即转向李靖说道:“你既肯主动提出愿替本王效力,本王被你方才谬赞为贤王,也不欲过份为难于你,只要你和你的小伙伴们能助本王找到任何一条长安城中奸党谋逆的线索出来,帮朝廷清除掉隐藏在眼皮底下的祸患,本王就答应你的所有条件,同时,还可举荐你到宫中担任禁卫,你觉得怎样?”

    对像李靖、刘居士这样的王公、官宦子弟来说,心中最大的愿望便是能入宫担任皇上的近卫,借以向同辈夸耀自己的荣宠和本领了,一听到杨广要举荐李靖入宫担任禁卫,刘居士头一个就沉不住气了,冲口叫道:“王爷金口玉言,到时可不能反悔呀!”


………………………………

第505章 拔草寻蛇

    才与李靖、刘居士小哥俩达成了以帮助自己清查汾河驿行刺摄图的刺客交换赦免李诠,以及举荐二人入宫担任禁卫的君子协定,杨广就有些后悔了:甭说刘居士还是名列母后要钓的四条“大鱼”之一的彭国公的儿子,即便将清查刺客这样的大事交给李靖、刘居士这样的小孩儿来做,自己是不是太过草率了呢?

    但是,既然话已说出口,当着李靖和刘居士的面儿再要反悔就更为不妥了。无奈之下,杨广只得答应待天亮后即释放李靖出府,打发走了刘居士之后,独自一人回到殿中,凝神思考起下一步如何清查关自在来了。

    回想起昨日傍晚大哥杨勇当面提醒他的,要查万善尼寺,须得事先禀明母后的话来,杨广脑中灵光一闪,旋即想到:既然心意师太是自己首当其冲的怀疑对象,而母后又正在利用司马珞这枚鱼饵在万善尼寺设局钓鱼,那么母后所要钓的这条大鱼和自己欲清查的关自在会不会在万善尼寺这个地方有交集呢?

    反复想了多时,杨广依然无法把这种可能完全排除在外,遂兴奋地顺着这个思路进一步缩小了下一步重点清查的范围:自己的邻居,刘居士的父亲、前朝附马彭国公刘昶,前朝名将,盛国公梁士彦,父皇的故交好友,小妹兰陵公主的公公,郢国公王谊,还有曾单骑入华州,平息尔朱绩叛乱的清河郡公杨素,这四位是昨日在正阳宫中母后列出的四条“大鱼”,无论心意师太是受关自在暗中指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