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米老师,你怎么来啦”?
“这个房子的房产证上,是我的名字,难道我不能来么”?
米安娜话一出口,就后悔了。
我怎么说出这种话来了?我不想这么没风度啊。
“嘿嘿,当然能来,对了,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米老师。这是……”。
“停,林驹,你不用介绍,让我猜猜,这位就是罗雅吧?我听说过你,果然非常漂亮,欢迎罗雅到京城来”。
米安娜伸出手,跟罗雅握了一下
“米老师客气了,请坐”。
罗雅落落大方说道。
“米老师吃饭了么,要不一起吃点儿”?
林驹客气了一下。
他相信,这种场合下,米安娜不会跟他们一起吃饭。
米安娜也是这个心思。
你们俩在这里卿卿我我的,我留下当什么电灯泡,我怎么那么没眼色。
可是说出来的,却是另一番话。
“好啊,那就一块儿吃点儿”。
米安娜一愣。
我怎么说出这话了?
“米老师稍等一下,我去给你拿一副碗筷来”。
罗雅交代一声,就去厨房取来碗筷和杯子。
林驹见米安娜真的在这里吃饭,也就只好给她倒上一杯红酒,然后又给罗雅和自己倒上一杯。
“欢迎米老师光临,我跟林驹出去,顺便买了些回来,也没特意准备。还请米老师原谅,我敬米老师一杯”。
“好,那就打扰你们了。来,一口闷”。
两人举杯,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这个“一口闷”,也是米安娜去三道河的时候,学会的东北话。
两人也没邀请林驹,林驹此时还没想好措词,这一巡就轮空了。
“林驹,倒酒啊”。
罗雅催促道。
哦,倒酒。
林驹见两个人都比较平静,也没表现出什么敌意,心里平静下来。
我心虚什么呢?又没做什么亏心事儿。
罗雅又举起了酒杯。
“我曾经听林驹说过米老师,感谢米老师一直以来照顾林驹,我再敬米老师一杯”。
“罗雅不用客气,林驹是我的学生,那是我应该做的。来,再闷一个,林驹,你也来啊”。
“好,一起闷一个”。
“米老师,请多吃点儿菜”。
罗雅热情地劝道。
“嗯,不错,是六必居的东西吧”?
“米老师果然有见识,正是六必居的”。
接下来,米安娜就跟罗雅闲聊起来,两人笑语嫣嫣,就好像姐妹一样。
米安娜不时悄悄地观察着罗雅。
一张精致漂亮的脸,虽然还有些稚嫩之气,不过说话做事却很得体。
一开口,就强调她跟林驹的关系,把她定位成林驹的家属一样,把我定位成了客人。
这个房子明明是我的名字啊,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个小丫头,就成了这里的主妇。
这是不是有点儿荒谬啊?
米安娜都有点想笑出来了。
“对了,林驹,我来找你,是有件事儿要跟你商量一下”。
米安娜很快镇静下来。
她不想把今天的相遇,当做一场闹剧,决定给自己的到来,有个合理的解释。否则,很可能会让这个小丫头瞧不起。
她可不想给人留下个失意怨妇的印象。
“米老师,有什么事儿就说”。
“要我回避一下吗”?
罗雅说道。
“不用,这件事儿没有什么隐瞒别人的。是这样。原来你跟方春合给班里同学去电报,叫他们买电话号簿和抄写那些厂矿地址,同学们都到带回来了”。
“当初承诺给钱,你看看咱们是不是给钱?要是给,该给多少钱?这两天就尽快给办了,免得叫同学们心里着急”。
“电话号簿就给个本钱,再适当加上路费就行。这件事儿米老师就不用操心了,这两天我跟方春合找同学们统计一下就行”。
“那就好,也不能叫同学们赔钱,适当多给一点儿。罗雅,你吃啊,不用等我们”。
“米老师也多吃一些,边吃边谈”。
我自然要吃了,不吃白不吃。
米安娜狠狠夹了一块肘花,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塞进嘴里,狠狠地嚼了起来,连吃相都不顾了。
“罗雅,林驹,你们俩还小。谈恋爱固然重要,但还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顺利毕业才是目前的主要任务。不要舍本逐末”。
“谢谢米老师,我们会注意的”。
罗雅诚恳地说道。
小丫头,这么爽快就认了,到好像你跟林驹在一起就天经地义似的。
三个人喝了一瓶葡萄酒,也就不再喝了,吃了酥饼,米安娜就起身告辞。
“罗雅,有时间就经常过来玩儿。下回有机会,我请你吃饭”。
“那就谢谢米老师啦,我会经常过来的”。
我跟小丫头说这些干什么?这不是引狼入室吗?
米安娜走出院子,在自己脸上拍了一下。
叫你嘴欠,连这种傻话都敢说,还装什么有风度?
第361章 西门塔尔牛
九月下旬,是秋收的日子。
在城里的经贸学院,也跟秋收有了关联。
经贸学院在郊区有个农场,农场有一百五十亩地,种了一些大白菜和萝卜、芥菜。
这些蔬菜收获之后,将运到学校去,用于补充学生的伙食。
因为农场人手有限,这两天,三、四年级的学生就到农场劳动,帮助收菜。
农场除了种菜,还养了几十头猪和十来条牛。
收菜虽然不是个轻巧活儿,但是从城里出来,不用上课,同学们也很兴奋。就当一边干活儿一边玩儿了。
中午吃完饭,林驹就出来溜达。
走到牛圈跟前,林驹停住了。
这是什么?我没看错吧?
牛圈里有十头黄白花牛,竟然是西门塔尔牛。
西门塔尔牛,是世界上最为知名的肉奶兼用牛品种之一。母牛年产奶量平均达到四吨以上,成年公牛体重可达一吨。
这种牛,肉质好,生长快,日增重可以达到3斤到4斤,是一般本地牛增重速度的两倍。
西门塔尔牛的适应性非常好,不仅能够适应多种气候条件,还适应平原、草原和丘陵等多种地形和海拔。
总之,这就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肉奶兼用牛品种。
更让林驹惊喜的,是牛圈旁边的一块已经倒在地上的牌子。
牌子上写着,这十头西门塔尔牛,是从澳洲空运过来的原种牛。
这种原种牛,谱系清晰,血统纯正,一般都是作为种群繁育用的。是不折不扣的原种种牛。
这样的种牛,对于养牛的人来说,可是真正的好宝贝。
不过,目前这些牛,状况似乎不太好,颇有些狼狈。
一个个的,瘦得皮包骨头,精神萎靡,没精打采的。
牛圈是露天的,前两天下了雨,目前地面是一片稀泥,差不多有半尺厚。
这样的名贵种牛,放在这个环境中,实在有些暴殄天物。
“小林,借个火”。
饲养员老黄过来了。
老黄爱吸烟,上午在一起干活儿,林驹总给他烟抽,老黄对林驹印象就好,跟林驹很亲热。
“老黄,抽我的”。
林驹给了老黄两根牡丹烟。
“哎哟,又抽你的,一根儿就够了”。
“烟酒不分家,什么你的我的,抽一个,耳朵上夹一根”。
“那我就不客气啦”。
“客气什么。老黄,这个是西门塔尔牛吧”?
“是啊,小林,没想到你还是识货之人啊”。
“看品相,这个牛品种比较纯正啊”。
“那是当然,去年刚刚从外国空运过来的,相当纯正”。
这就更加是宝贝了。
“咱们农场怎么会有这样的牛”?
“这说来话就长了”。
按照老黄的说法,这十头种牛,是三公七母。是去年澳洲的一所大学,赠送给农业学院的二十头种牛当中的十头。
农业学院也没拿这当回事儿,因为费人工,费饲料,去年农业学院杀了十头吃肉。
当时经贸学院农场打算养牛,所有就以每头二百元的价格,把这十头牛买了过来。
到了今年,农场又不准备养牛了,所以就把这十头牛暂时放在这里,也没把它们当回事儿儿,就叫老黄在干别的活儿的时候,顺便养一下。
养好养坏也没人管,只要不死就行。
按照林驹的记忆,象这样的原种牛,它们的后代,在几年之后,就至少值几千元钱一头。再过一些年,甚至可以达到上万块钱一头。
现在这十头牛,过上几年,就能繁殖上百头,价值至少几十万。
如果再繁殖下去,几百万都能达到。
这种牛,在绿江乃至整个安东省,都非常适合。
“老黄,咱们农场还准备养牛吗”?
“唉,还养什么?不养啦。就这些牛,寒假的时候也要宰了”?
“宰了?为什么”?
“成天光吃草料,还得一个人伺候着,不如宰了,还能给大伙儿分点肉,卖点儿钱”。
败家啊,纯粹败家子儿。
这么名贵的东西们竟然要杀了吃肉。
你们知道这牛肉得多少钱一斤啊?
原种牛的价值先不说,光是从澳洲空运到这里的运输费用,空中飞行十几个小时,一架货机的运费就得多少钱?
你们吃得起这牛肉吗?这心可真是够大的。
到底不是自己的东西,不知道心疼啊。
好好好,你们不要我要。
你们不拿它们当宝贝,我拿当宝贝。
活该我运气好,这就是成全我啊。
“老黄,你家住在什么地方”?
“不远,就在那边儿,反正也没事儿,走,我领你到我家坐坐去”。
“好,就到你家认个门儿”。
老黄家距离农场也就一里来地,十来分钟就到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四合院,院子很大,前面有一个水塘,旁边有一小块儿草甸子,中间夹杂着十几个榆树。
到了老黄家,老黄媳妇就赶紧沏茶。
“小林,你总是问牛的事儿,是不是心里有什么想法”?
这个老黄,很机灵嘛。
“老黄,既然你这么问,我也就不瞒你。我想把这批牛买下来”。
“你还上学呢?买牛做什么”?
“咱明人不说暗话,这批牛质量不错。我老家在安东农村,想弄回去给我父母养着。这样杀了吃肉,我觉得太可惜”。
“是啊,就是一帮败家子儿。我都舍不得杀。不过没法子,我说了不算啊”。
“老黄,咱这么办。我出钱买下来,你说说,农场会要多少钱”?
“你出多少钱也没用”?
“不是要宰了么?难道卖了就不行”?
“也不是不卖,只是怕影响不好,不卖给外人,要卖也只卖给农场的人”。
这是什么狗屁逻辑。
“你买他们卖么”?
“我买倒是行,可是一头要一千五百块,除了这十头种牛,外加六头本地牛,都得一块买了。这不都张罗一个来月了,也没人能买得起”。
十六头牛加一起就是两万四,一般人也确实买不起,不过,对于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了。
两万四千元买十头澳洲纯种原种牛,就等于白捡的一样啊。
“老黄,你替我买下来,一头牛我给你一百元提成。牛买回来之后,在你家里放上三五天,应付一下,然后我就运回去”。
“提成一百?你没开玩笑吧”?
“这样,这两天我就叫人带着钱来,你见到了钱,再去农场谈这事儿。咱不见兔子不撒鹰”。
“好,这样我就不怕了”。
晚上回到学校,林驹就给林嘉胜去电报,叫他马上来京城。
第二天,林驹就去了第二运输公司,找到归不遇,研究出车运牛的事儿。
本身就是好哥们儿了,又是找上门儿的生意,公司没有理由不答应,就决定由归不遇出车。
回来之后,林驹到银行通知明天给准备三万块钱,到时候他来取。
现在,就等着林嘉胜来了。
第362章 农场那些事儿
林嘉胜接到电报,不敢怠慢,跟林驰商量了一下,当天晚上就启程,前往京城。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到了经贸学院,找到了林驹。
“老四,究竟什么事儿这么急”?
“三哥,这可是大事儿,我捡着宝贝了”。
两人正在西来顺吃火锅,林驹就把西门塔尔种牛的事儿,介绍了一遍。
“这个西门塔尔,我倒是听说过,是个好东西。可是能有这样的好事儿么”?
“千真万确,我已经弄明白了。明天咱俩就过去办这件事儿”。
“好,你说干就干。正好现在弄回去。牛圈沟那里还闲着。你不是说要把牛圈沟弄下来么,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包下来,把地方占了”。
“对,就放在牛圈沟里面。你回去安排一个可靠的人,负责饲养这些牛,渐渐繁殖,扩大种群”。
“行,技术上我再研究一下,叫刘承宇和何青山给指点一下”。
“他俩不是畜牧专业出身,不一定内行。不过你可以叫他们给你推荐一个人,到时候给点儿钱”。
两人研究已定,吃完饭,林嘉胜就到招待所睡觉,林驹则去找徐老师请假。
米安娜当了培训中心主任以后,就由徐老师接替米安娜,当了82?1班的辅导员。
徐老师是大学语文老师,四十来岁,是个很和蔼的女知识分子,一副知性模样。
“你又请假干什么?一天总是往外面跑,是不是又要去外语学院啊”?
恰好米安娜也在这里,没等徐老师说话,米安娜就先来了一通。
这是怎么了?吃了枪药了?难道是吃醋了?
不至于吧。
“我堂兄来了,要到京城看病,他对京城也不熟,我就陪他去看看”。
林驹就顺口瞎编。
“既然是你亲戚来了,看病要紧,你就去吧。过后把课补上就行”。
“谢谢徐老师,我一定不会耽误成绩”。
林驹得了假,就赶紧溜出来。
“站住”。
米安娜追了出来。
“米老师,什么事儿”?
“真的是你堂兄来了?哪个堂兄”?
“西大甸子的林嘉胜,你见过的”。
“哦,是他啊。我记得他,还在一块儿喝过酒呢。既然他有病,到了这里来,我就要尽一下地主之谊,晚上我请他吃饭。走,带我去看看他”。
完喽,这不是要露馅儿么。
你说你这人怎么这么热心肠啊。
“米老师,他有传染病,你去不方便”。
“没事儿,我不怕,别废话,走。要不你就跟我说实话,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完了,这两年把她给教出来了,忽悠不了她了。这要是以前,她就是个天真的小女孩儿,怎么忽悠怎么是,现在不灵了。
“好吧,我就跟你实说了吧”。
于是林驹就把买牛的事情说了一遍。
“这回你能赚多少钱”?
“这回不多,也就两三万块钱吧”。
“哼,我才不信呢,光是牛就两万多,就凭你做生意,投了这么多本钱,就赚两三万块?你什么时候这么傻啦”?
“我说的是明年能赚这些,这是一项长期投资,过上几年之后,能赚上十几万”。
“这还差不多,你还想蒙我,我告诉你,现在我对做生意也明白的”。
随便蒙你一下就信了,你什么也不明白,还自以为是呢。
“那是当然,你现在也是企业家嘛”。
“你不用拍马屁,说,最近到外语学院去了吗”?
“去了”。
“罗雅来了吗”?
“来了”。
“来了怎么也不见见我,我还要请她吃饭呢”。
“她也很忙的”。
“一个新生有什么忙的,大学这点事儿,我比你清楚。告诉罗雅,这个星期天中午,我请她吃饭”。
“好啊,有人请吃饭,求之不得啊”。
“没有你,只请罗雅”。
没良心的米安娜,培训中心、火锅店、商店都走向正规,生意上路了,连顿饭都不请我。
“好好好,正好我还有事儿。你还去看林嘉胜么?不过他昨晚上坐了一宿车,这会儿正睡觉呢”。
“那就不去打扰他了,叫他好好休息吧。不过,买牛的事儿,真的可靠么?你可别赔钱了”。
这回米安娜说的一本正经。
“没事儿,我已经算计好了”。
“既然决定了,你就快点儿。昨天我听到议论,说是农场也可能要承包出去”。
农场也承包?这还真的要抓紧时间呢。
第二天一早,林驹就跟林嘉胜出发,先是坐公交车,然后又乘长途汽车,到了老黄家。
老黄一见到真的把钱拿来了,就带着林嘉胜到农场去。对外号称林嘉胜是他老家的外甥,是来帮他忙的。
留下林驹在老黄家,等待消息。
不到一个小时,两人就回来了。
“怎么样”?
“朱场长倒是同意了,不过他自己也做不了主,他明天去跟谭副院长请示之后,才能决定”。
“也好,那就等一下吧”。
“还有一个消息,朱场长说,农场可能要承包了,若是承包之前定不下来,就得等承包之后再说”。
“现在有人承包吗”?
“没有,就这个破地方,年年亏损,谁承包啊”?
“一年亏损多少”?
“一年一万多,连续两三年了”。
农场一共十来个职工,一年亏损一万多,也确实是个大数。
不过,老黄说农场是个破地方,则是他的短见了。
背靠京城这个庞大的市场,一百五十多亩地,还有房屋等设施,赚不着钱,纯粹就是人为的原因。
只要稍微利用好了,光是种菜,就能赚钱。
朱场长叫老黄等他消息,林驹和林嘉胜就只好先回城里。
在路边等车的时候,林嘉胜突然一拍大腿。
“老四,咱们把农场承包下来得了”。
“三哥,农场的人,都是铁饭碗儿,这帮人当大爷惯了,没有咱们的人跟着,不好管”。
林驹也曾经想过承包农场的事儿,但是后来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并不是农场不赚钱,而是他实在没有那么多精力。
家里有二姐林驰和林嘉胜管着,两人是自己人,能力也有,基本上不用林驹操心。
南头那边有黄天大和关馨,也没什么问题。
经贸学院这边,已经走上正轨,有米安娜支撑着,林驹也放心。
承包了农场,没有可靠的人,还是象以前一样,结果就是个亏损。没有必要往这里面填钱。
第363章 沙河的方案
“哦,那就算了。我还寻思着把这地方承包下来,将来把这里当做咱们的一个基地,花卉树苗什么的,从家里弄到这里来,一是能打进京城,二是从京城往各地卖,也能方便不少。毕竟咱们那里在地理位置上,多少要偏僻一些”。
“行啊,三哥,现在都能看这么远啦”。
“还不是跟你学的,这两年自己也琢磨出一些道道出来”。
“三哥说的有道理,虽然不能承包,但是今后也许可以跟他们合作。能赚钱,他们总是愿意干的。不过要看将来是谁承包”。
“也好,就先把牛弄回去再说。即使不能承包,有这批牛也赚大了”。
两人回到学校,林驹就去通知林嘉玲,三个人是堂兄妹,小的时候关系就很好,自然要聚一下。就到西来顺去吃饭。
三人正在吃饭的时候,一个人直奔过来。
“林驹,你小子跑哪里去了,今天我到处找你”。
来者正是沙河。
林驹跟沙河现在没有多少来往,只是在校园里遇见的时候,打个招呼或者说一会儿话。
沙河去过三道河,跟林嘉胜也见过面。
“正好嘉胜来了,今晚这顿我请了”。
沙河难得大方了一回。
“沙老师,不用了,我来结账”。
沙河也只是挣工资,林驹也不想叫他破费。
“没事儿,我很快就要赚大钱了,不在乎这几个钱,况且我正要找你们帮忙呢。嘉胜来了,简直就是天意啊”。
这个家伙什么意思,胡说八道什么呢?
“沙老师,你究竟要说什么”?
林驹可不打算跟他兜圈子。
“林驹,我正要跟你说这件事儿。你听说农场要承包的事儿了么”?
林驹立刻意识到,沙河可能有意承包农场。
“倒是听说了,可这跟你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实话告诉你”。
沙河看看四周,压低了声音。
“我想要承包农场”。
林驹吓得筷子差点儿掉下来。
就你这样的吗,还想承包农场,你家里有矿啊?有多少钱够你赔的。
“这个啊,沙老师,咱们也算是老朋友了。你当老师,是个好老师,但是做生意,就……,啊,那个,你自己明白的”。
“错,林驹,你大错特错了。我不是个好老师。但是我将来会是个合格的生意人。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因为有你啊”。
“跟我有什么关系”?
“好吧,我就跟你详细说说。首先,必须是本校的职工,才能承包农场”。
“第二,米安娜有多大本事,我是清楚的。就凭她那两下子,什么培训中心,火锅饭庄,学姐商店这一套,她根本就鼓捣不出来,全都是你在背后张罗”。
“第三,我家里还多少有几个钱,能拿出钱来做本钱”。
“最后,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跟你合作。一切都听你的,你叫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我已经想好了,你就把西大甸子那里的大棚和花卉苗木弄到这里来”。
“一切都是现成的,你们来了就敢,最主要的,我听话啊,全都听你们的”。
“沙老师,你就这么相信我”?
“你做的那些事儿和赚钱的本事,我都是亲眼所见。我这一辈子,也追不上你,但是可以背靠你这棵大树乘凉啊。你吃肉,我喝汤,我就发财了”。
林驹不得不承认,沙河其实很聪明。
他做生意外行,但知道找林驹这个内行来合作。
提出大棚和花卉苗木这个项目,也很恰当。证明他其实也比较有眼光。
如果承包农场,这确实是正确的经营方向。
林嘉胜瞅瞅林驹,点了点头,意思是赞同沙河的想法。
沙河他这个方案的最大亮点,就在于他说什么都听林驹的。
这就意味着,合作之后,就可以完全按照林驹的想法经营农场。
如果这样的话,就可以考虑一下了。
“沙老师,你家里既然不缺钱,为什么还要承包农场”?
“为了米安娜啊”。
“你还没死心”?
“现在不是死心不死心的事儿,这是一个男人尊严的事情”。
提到这个高度上啦?
“米安娜现在越来越强大,不仅有钱了,还能破格晋升职称和提职。我跟她的距离越来越大”。
“整个学院都知道,我一直在追她,但是她始终拒绝我。拒绝了也没关系,没有那个缘分,我也不强求”。
“但是,我不能容忍一个失败者的角色,所以我要在赚钱上成功,证明我不是一个没有本事的人,我也会在事业上成功”。
“等到我成功的那一天,就可以挺起头来向全世界宣布,不是因为我差,米安娜才踹了我,而是因为没有缘分,才没有走到一起”。
“我的想法就是,走自己的路,让米安娜后悔去吧”。
这个家伙,这乱七八糟的,都想些什么呢?
从来就没在一起,何来踹你一说?
不过,看来他现在是放弃米安娜了。只是还有些耿耿于怀,不太服气,想要证明自己一下。
当然,沙河的这个动机,在林驹看来很单纯。
只是想赚钱证明自己一下,这样反倒不错。
“沙老师,这件事儿比较突然,你给我点时间,让我考虑一下”。
“就这点儿事儿,有什么好考虑的?你答应了不就完了”。
林嘉玲出来凑热闹了。
“嘉玲姐,这也不是一件小事儿”。
“哼,米安娜那样的大事儿,你都答应了,这件事还能比那事儿还大”?
“对啊,嘉玲同学说得对,就这点小事儿,有什么为难的”?
沙河着急了。
“沙老师,你要是只想干小事儿,也就没必要跟你合作。我也不缺这几个小钱儿。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值得我投入精力”。
“哦,我明白了,你是想干大事儿?好,越大越好。你好好考虑,明天早晨给我答复”。
“一会儿我回去核计一下,将来上什么项目,投资多少钱,用多少人,利润多少,如何分成,都要有个草案出来,才能决定干与不干”。
“好,我就耐心等待。不过也尽量快点儿。还有别人也要承包呢,我怕叫别人抢去了”。
“你明天还是把承包条件先弄清楚吧”。
唉,这家伙虽然听话,但是能力也实在太差了一点儿。
第364章 布局
第二天中午,沙河带来了消息。
农场承包费每年两万,原来的厂长和六名住在城里的员工调回学校,住在农场附近的五名职工留用。
十六头牛,按照每头1500元的价格卖给老黄。
林驹原来预计,农场的承包费在两万五到三万元之间,现在看来,还便宜了一些。
林驹和林嘉胜已经研究好了方案,就把花卉苗木和蔬菜大棚作为重点来发展。
现在还不到十月份,如果抓紧时间建设大棚,春节前还能赶上一批蔬菜上市。
至于花卉和苗木,西大甸子那里现在还处于繁育阶段,没有什么可以提供到这里来的。
不过,绿江和风城有一些苗圃,三道河林场的苗圃,也有一些苗木。可以从这些地方把苗木低价买来,运到这路来倒卖,赚一些快钱。
与此同时,可以在这里慢慢地培育苗木花卉。
关于这个农场,林驹的定位有三个。
一是本身的经营项目赚钱。
二是作为西大甸子基地将来在京城的一个中转站和办事机构,面向全国市场。
三是在将来适当的时候,把这里的土地使用权买下来。
随着城里的发展和扩张,这里将来也会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那个时候即使是占地补偿,就是一笔巨款。
在占地之前,这里可以一直作为苗木基地来使用。
一百五十来亩的苗木基地,规模已经不小了,比西大甸子还要大上将近两倍。
之所以跟沙河合作,除了沙河是外行,一切都听林驹操纵外,还因为沙河没有什么野心。
他只想赚一笔钱,并不想钻研生意,也没有什么权力欲。这样的人,是合作的理想伙伴儿。
林驹跟沙河商定,一共投入五万元流动资金。
沙河投一万,林驹投入四万。双方利润三七分成。
沙河三,林驹七。
林驹给沙河的预期目标,是一年分成三万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