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驹从包里掏出两瓶两瓶绿江大曲,两条牡丹烟,放到炕上。
  “叔叔,婶子,一点心意,还请你们收下”。
  “哎呀,你们是客人,大老远来的,哪里好意思收你们的东西”?
  “大过年的,哪里有空手上门的,你们是长辈,应该的。今天来,也没有别的事儿。就是想看看,袁玉生在我们那里学了手艺,还想不想做家具了”?
  “想想想,怎么不想呢?天天都想”。
  袁玉生忙不迭地说道。
  “袁叔,袁婶,玉生想做家具,你们支持他么”?
  “唉,要是不支持,还能叫他去学习么?可是家里实在没钱了,只好等到今年上秋再说”。
  “等到上秋又有什么用处?欠了人家好几百块钱,秋天打了粮食,能卖上几百块钱么?还债都不够,你们哪里还有钱给他买工具”?
  二叔又出来敲破锣。
  林驹看看这个二叔,眉头皱了一下,不再搭理他。
  袁玉生的家境,陈辅材曾经跟林驹说过,所以林驹也有所了解。
  “好了,我也不多说别的。袁玉生,现在我就问你一句话,你到底想不想干这个家具的营生”?
  林驹能在大年初五到这里来,袁玉生就有了预感,这是来扶持自己了。
  此时见林驹这么问,哪里还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林老师,我想”。
  “好,既然你想就好办。你不就是没有本钱呢?你们陈老师推荐,把你列为技术学校的扶持对象。我今天来,就是给你送钱的”。
  送钱?还真有人送钱来?
  天下还会有这样的好事儿?


第220章 干出个样儿来

  一屋子人你看看我,我瞅瞅你。没人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二叔干笑了两声。
  “我说这位林老师,我看你年纪不大,这位姑娘也是小孩儿。你们知道,置办一套家什儿,要多少钱吗”?
  “这么说,你知道多少钱喽,那你就说说,需要多少钱”?
  “哼,实话告诉你吧,我就是木匠,至少也要120块钱”。
  呵,你这个木匠也就这点出息了。挺大的口气,就说了个120块钱。
  林驹不再搭理他,转向袁玉生。
  “想必你自己也算过,你说需要多少钱?别紧巴巴的,往多了说”。
  “林老师,我算过了,把工具置办全了,再买点木料,需要200块钱”。
  “呵呵,袁玉生,我叫你往多了说,你还是这么小气。除了工具,亮油,油漆,玻璃什么的,哪样不需要买”?
  “你们这里是平原地区,不出产什么好木料,有的木料、板材,都得去城里买。再说了,你买一回,就做一件家具啊”。
  “你们陈老师都给你算好了,叫你宽裕点儿,一下子就能把活儿干起来。他叫我给你拿来五百元,这是五百元,你数数”。
  五百元?
  嗡嗡嗡……,一屋子人纷纷议论起来。
  咳咳咳……,二叔一口烟回呛进嗓子里,咳嗽起来。
  “林老师,这太多了,太多了……”。
  “别废话,赶紧数钱,我还等着走呢。钱是借给你的,将来要还的”。
  “好好好,我数”。
  袁玉生拿起钱开数,一般数着,手一边剧烈抖动。
  “林老师,数好了,五百元,一点儿不差”。
  “那就在借条上签字吧,看清楚日期,一年期限,要还的”。
  “林老师,谁签字?我签字还是我爸签字”?
  “袁玉生,你都二十岁了,还没断奶么?钱是借给你的,你不签字谁签字啊”?
  “好,我签”。
  袁玉生签完字,林驹收起借条。
  “事儿办完了,我就走了,还要赶火车呢”。
  “不行,林老师,大老远来了,哪能这么走呢。总得吃饭,在我家住上一宿再回去”。
  袁玉生就拦着林驹和罗雅。
  “是啊,大过年的来给送钱,哪能就这么走了。正好今天家里请客,没有什么好的,也要吃了饭再走啊”。
  袁玉生的父母和哥哥姐姐也拦着。
  “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不过我确实忙,还要到别人家给送钱呢。等你家玉生赚钱了,我再来喝酒,那个时候你们赶我走,我也不走”。
  不管一家人怎么拦着,林驹还是走了。
  一家人把林驹和罗雅送出去老远,林驹一再劝说,才不往前送了。
  “爸妈,你们就先回去,我把林老师送到车站”。
  “也好,玉生,就你去送吧”。
  袁家几乎都出去送客了,只有二叔留在屋内。
  姑父进了屋,就冲着二叔说道:“我记着刚才有人说,那个技术学校人都跑了。现在看来,人确实是跑了,不过是跑咱家给送钱来了”。
  “是谁说自个儿说话不准,就是王八来着”?
  二叔一声不吱,起身就往外走。
  “老二,你去哪里?一会儿就开饭了”。
  袁玉生父亲问道。
  “你们自己吃吧,我回家了”。
  咣当一声,二叔摔门走了。
  这边袁玉生把林驹和罗雅送到了火车站,一路上就把回家以后的情形说了,就连刚才二叔说的话,都没隐瞒。
  “林老师,我是真没想到,你们会来给我送钱啊,实在太谢谢你们啦。
  “袁玉生,你不用谢我们。是你自己在学校的表现,才征服了陈老师。要谢就谢谢你自己”。
  喇叭里喊着检票了,林驹站起身。
  “袁玉生,好好干,我们走了”。
  袁玉生眼里噙着泪水。
  “好,林老师,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林驹拍拍袁玉生肩膀。
  “袁玉生,你说你一个大男人,婆婆妈妈的干什么。你要是个男人,就干出个样来,给那些瞧不起你的人看看。这就是你对我们最好的报答,行了,回家好好喝酒吧”。
  袁玉生看着林驹和罗雅上车,直到火车开走了,抬手擦去眼角的泪水,才往家里走去。
  林老师、陈老师,我也要是要是不干出个样儿来,我就誓不为人!
  大娘初五,走亲戚的人已经多了起来。
  车上没有座位,林驹和罗雅只好站在车厢连接板处。
  “林驹,你今天做的事儿真好,我都感动了,差点哭了”。
  唉,傻丫头,我能告诉你,这是故意演戏,想要利用袁玉生给技术学校打广告么?
  算了,还是别污染你这纯洁的小心灵啦。
  “唉,这个袁玉生,学习非常刻苦,就是家里面太困难。我现在有这个能力,能帮他一把就尽量帮他一把”。
  “这就对了,我就希望你当个好人。他们老说你不好,我就不信,这回我回去跟他们说,看他们还有什么话说”。
  不用说,罗雅说的“他们”,就是马达、林嘉玲、周冰这三个小混蛋。
  什么林狠黑损,我是那样的人吗?
  敢在罗雅跟前抹黑我,真是欠收拾。等将来有工夫了,还得收拾收拾你们。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还要反天了你们。
  “罗雅,你别听他们胡说八道,我本来就是好人”。
  “你又骄傲啦,是不是好人,要别人来评价,不是自己说的”。
  倒也有些道理。
  不过,要是叫别人说自己是好人,我大概也就跟个傻子差不多了。
  我暗地里做的事儿,要是别人知道了,还能说我是好人?
  好人还是让别人去做。我就作个逍遥自在之人吧。
  “林驹,我们还去哪里送钱”?
  “不送了,回到奉天去,咱俩在那里玩儿两天”。
  “哎呀,我还以为你还送钱呢。给人送钱多好啊,能帮助别人,真是高兴啊”。
  你个傻丫头,钱都送给别人了,将来咱俩花什么?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不得从现在开始就攒钱?
  “别的地方有陈老师和丛老师送。刘老师跟何老师这几天给人免费上课,也在给人送钱”。
  “只是讲课,哪里送钱了”?
  “讲课就是传授知识和技术,有了知识技术,就能赚钱,这不就是送钱么”?
  “叫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个道理啊”。
  本来就是嘛。


第221章 今年考大学

  林驹和罗雅到达奉天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六点。
  在站前不远的招待所,定了两个房间之后,就出去吃饭。
  不少饭店都关门儿,只好又到了站前的坛肉一条街去。这里靠近车站,因为要给夜间的旅客提供服务,所以在过年期间才开门儿营业。
  林驹要了一份儿坛肉,一份酱骨头,两个小菜。
  本来想喝点儿啤酒,但是冬天没有卖啤酒的,白酒又不想喝,也就只好作罢。
  “林驹,你现在天天不上课,将来能考上大学么”?
  这一年来,也就罗雅才跟他说这个话。
  至于别人,无论是家里人,还是马家堡子学校,以及三道河中学的老师们,都没人跟他说这话。大概在他们眼里,林驹将来上大学,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
  “没问题,你还不知道我么,只要我想考,今年上大学都没问题”。
  “既然你今年能考上,为什么不考呢?何必还要多等一年”?
  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林驹突然灵光一现。
  对啊,我何必还要等呢?
  反正我上大学也就是混个学历,将来注定要回到三道河农村的,何不早些把学历混到手呢?
  对于我来说。燕京大学、青花大学什么的,也不过是混个学历而已,又不指望靠着名校的牌子找工作。
  只要有个绿江农学院的本科文凭,也就足够。
  在绿江农学院混文凭,还有两个好处。
  一是可以学到一些关于农业和农村的知识,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好处。
  二是离家里近,可以方便地照顾自己在家乡的生意。
  早一年把文凭混到手,就可以早点儿全身心的投入到家乡的事业中去。
  只是现在大学还没有实行学分制,这就必须混满四年。
  不过也没多大关系,到时候逃课就是了,只要考试通过,把毕业证混到手就行。
  况且,即使没有毕业证,又能怎么样?我现在还在乎那个小本子?
  “罗雅,你说的对,我今年就考大学”。
  到底罗雅是我的福星啊。
  “太好了,你打算考哪个大学”?
  “绿江农学院”。
  “唉呀,不好,太可惜啦,燕京大学你都能考上的”。
  “就考绿江农学院,这样就能经常见到你了。照顾我的生意也方便一些”。
  “你考绿江农学院,那我将来怎么办啊”?
  “你也考绿江农学院,就在家里上学,咱们也能经常在一起,这该多好啊”。
  “可是我妈想叫我考燕京大学”。
  “罗雅,这个事儿你不能听你妈的。为什么呢,你听我给你分析”。
  “第一,到燕京大学离家太远,只有寒假暑假才能回家,对不对”?
  “是啊”。
  “第二,不能经常回家,就见不到我,难道你就不想我?想见却见不到,非常难受的。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成绩也就不好,将来就可能毕业也通不过”。
  “那倒不一定,我虽然愿意跟你在一起,但一个学期见不到你,还不至于耽误学习”。
  完喽,这个小没良心的,我在你心里就这么不重要吗?
  正常的桥段,应该是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不过,我可以经常给你写信啊,你也可以到学校去看我啊。反正你上了大学,也不会好好上课的,对不对”?
  我怎么就不会好好上课?难道我就不能做个好学生?
  “第三……”。
  算了,现在没有第三了。
  不过也没关系,现在离那个时候还远。将来总有机会叫你待在我身边儿的。
  也许到了时候,叫你远离我,你都不愿意呢。
  现在晚上也没有什么娱乐的地方,吃过饭,两人就回到了招待所。
  林驹想在罗雅房间里多待一会儿,但是服务员一会儿过来一趟,敲门进来。
  不是问一些闲话,就是打水,看卫生什么的。
  林驹自然明白服务员的心理,这是怕他跟罗雅之间发生什么亲密关系。
  唉,一个个的,心理怎么就这么阴暗呢。
  林驹无奈,就回到自己房间。躺在床上,琢磨着今年上大学的事儿。
  考上大学,对于林驹来说,不是什么问题。
  不过,在上大学之前,得先把在南头特区那里卖技术资料的生意,先做起来,把钱先赚到手。
  至于将来跟水棉在三道河合资办服装厂的事儿,可以等等再说。
  目前政策还没有放开,个人还不允许办企业,雇工还是非法的。
  可以一边上学,一边等待政策的变化。
  对,就这么定了,今年上大学去。
  第二天吃完饭,林驹带着罗雅到了故宫。
  这个故宫,是清朝入关之前的皇宫。比京城的故宫要小了许多。
  因为是过年期间,这里的游人还不少。
  去年暑假期间,林驹曾经带着罗雅、罗浩和自己的弟妹去过京城的故宫。
  看过那个故宫,现在再看这个小故宫,就有些索然无味。转悠了一个来小时,照了一些相,就出来了。
  “罗雅,还想到哪里去玩儿”?
  “也没什么好地方,回家吧”。
  好,那就回家。
  两人正要走,传来一阵音乐声。
  原来是三个年轻人,在故宫门口放上了录音机,几个人正在那里跳舞。
  留着大鬓角,喇叭裤,正是所谓的问题青年。
  “小姑娘这么漂亮,过来跳一曲吧”。
  一个小个子青年过来,就要拉罗雅。
  “滚”!
  林驹把罗雅拉到身后。
  “嘿,小子,你从哪里冒出来的,敢这么跟我说话”。
  “林驹,咱们走吧”。
  罗雅拉着林驹就要走。
  “想走?不陪我们跳舞就想走?哪有这等好事儿”?
  另外两个人也过来,拦住两人的去路。
  “罗雅,你说该怎么办”?
  “都这样了,还能怎么办?只好打喽”。
  “罗雅公主,遵命”。
  林驹话音未落,已经跃起,连环脚就踢了出去,不到一分钟,三个家伙就倒在地上。
  “叫你耍流氓,叫你耍流氓”。
  只见那个小个子倒在地上,罗雅不停地踢着,专门朝着裆部要害部位落脚。
  小个子趴了过去,罗雅就朝他的脑袋上踢。
  “叫你耍流氓,看你还敢不敢了,今天就为民除害”。
  罗雅一边踢着,一边愤愤地说道。
  我的天啊,罗雅原来这么暴力,以前真没看出来啊。
  “行了,罗雅,别踢了,走吧”。
  林驹拉开罗雅,罗雅走了两步,又回去补了两脚,这才作罢。
  “好了,这回出气了,可以走啦”。
  罗雅拉起林驹的手,边走边蹦蹦跳跳的,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看着罗雅若无其事的样子,林驹不禁在心里嘀咕。
  罗雅的心理素质这么强大,将来我要是有个出轨之类的事儿,她兴许都能把我的小弟给毁了。


第222章 汇票

  正月初八,技术学校开始上班,虽然学员们还没来,但工作人员都已经到位。
  陈辅材、丛丽到外地去送钱,树立学员典型的事儿已经办完,昨天回来了。
  跟林驹到袁玉生家一样,照相、果树和蔬菜大棚一样一个,每家都是五百块钱。
  为此,技术学校一共借出去两千块钱。
  春节后,无线电维修班也将开课,年前就已经把广告信发了出去,就等着学员报名,然后安排入学。
  这次广告的效果,很快就反馈回来。
  尽管是过年期间,报名信还是来了一百多封。
  林驹安排好学校的事情,正月初九,就跟黄天大一人扛着一大袋子现金,前往绿江市。
  三道河火车站的人,早就跟林驹熟悉了,也不检查,两人顺利上车,到了绿江,就直奔土特产公司,找到了葛昌盛。
  葛昌盛一见是林驹,立刻满脸笑容,站了起来。
  “老弟,你可是稀客啊,欢迎欢迎”。
  “葛哥,这回有点儿事儿要来求你”。
  “老弟,你这么说话就见外了。我家小子到三道河念书,这么大事儿,你都办成了。我还没感谢您呢。说,什么事儿”?
  林驹打开两个皮包,露出里面一沓沓现金”。
  “哇擦,老弟,你带这么钱干什么”?
  “葛哥,我俩要到南方去,这么多钱,一路上没法带,想用你们公司的名义,开个汇票带过去”。
  现在金融业很不发达,邮局汇款或者用技术学校的账户汇款,将来都会留下痕迹,在三道河也会暴露。
  路上带着两大包现金,就跟两个大炸弹差不多。别说不安全,就是一路上的检查,就是一道道关口。
  所以林驹才想出借用葛昌盛土特产公司的账户,办理一个汇票。
  汇票带到南头特区的水头乡以后,在当地银行开立一个特户,就可以取出现金来。
  听林驹说了缘由,葛昌盛不假思索答应。
  “行,不就这点事儿么,我给你办”。
  葛昌盛说着就要出去。
  “葛大哥慢着”。
  黄天大拿出两块最新式样电子表,递给葛昌盛。
  “兄弟,这是干什么,我可不能要你的东西”。
  “葛大哥,你误会了。这个不给你。是给会计和出纳的,找他们办事儿痛快些”。
  “好,老弟想得果然周到”。
  葛昌盛出去,不一会儿会计和出纳过来,热情地跟林驹和黄天大打过招呼,就一起去银行。
  到了银行,就开始清点现金。
  现在也没有点钞机,银行两个人点了一个来小时,才清点完毕,给开了汇票。
  “走,到我家吃饭去”。
  一出银行,葛昌盛就要拽林驹走。
  “葛大哥,改日吧。我俩车票都买好了,今晚上到京城的特快,还要尽快赶到南头去”。
  “唉,晚一天去又能怎么着?到了这里,连一顿饭都不吃,叫我怎么安心”?
  “等我们回来,再到你家吃饭”。
  “那可说好了啊,到时候一定来”。
  “好了,葛大哥,你回去忙吧,我们哥俩走了”。
  望着林驹和黄天大远去的背影,葛昌盛想起了自己的儿子。
  岁数跟林驹差不多吧?可人家林驹已经到南方做大买卖了。一出手就是二十多万,他究竟是从什么地方赚了这么多钱?
  又想起了林驹第一次到他这里卖蛤蟆的事情。
  这才不到两年,手里就有这么多钱,将来年纪大了,那还了得?
  唉,自己这一辈子,白活了。
  林驹和黄天大找地方吃了饭,晚上五点十分进站。
  黄天大找车长办了特殊卧铺,两人登上了开往京城的火车。
  大约17个小时后,两人将抵达京城,再转往羊州。
  在车上坐定,黄天大再也憋不住了。
  “驹子,咱带这么多钱去南头,到底要干什么?发电子元件,也不用这么多钱啊”。
  黄天大早就想问了,一直等到现在,也足够有耐心的了。
  “这一回,咱们要去干一件儿更大的买卖”。
  “更大有多大”?
  “开始一百万,以后一个亿以上”。
  黄天大直勾勾地瞅着林驹。
  大过年的,今天也没喝酒啊,这么又说上胡话了呢?
  “驹子,你别吓唬我,自从跟你在一起之后,我胆儿也来越小啦”。
  “天大,事情是这样的……”。
  林驹这才跟黄天大详细地说了自己的计划,包括买地、卖资料的事儿。
  “驹子,就你叫老师们整理的那些资料,能卖上一百万?打死我都不愿意相信”。
  “天大,原来我说培训学员能赚钱,你跟二姐不是也怀疑?现在怎么样,不是也赚钱了么”?
  “可是,就那么几张纸,就卖上几块钱,十几块钱,是不是黑了点儿”?
  “几张纸是不值钱,但纸上的字值钱啊。那就是技术啊,谁学会了,那就是钱啊。比如说,你花5块钱,买了做豆腐的资料,学会做豆腐了,能赚多少钱”?
  “你要是不买资料,出去找师傅学,那得花多少钱?人家教不教你,还两说着呢”。
  道理倒是这么个道理,可几张纸就卖好几块钱,终究黑了点儿。
  给人算命也没象这么赚钱的。
  “那你说的一个亿的事儿,有谱么?几十年之后的事儿,谁知道会怎么样”?
  “天大,咱们活到了老了那一天,最后会怎么样”?
  “都会死啊”。
  “明明知道老了那一天会死,咱们现在为什么还要活着”?
  “活着有意思啊,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那不就得了,就是为了咱们的儿女着想啊,你知道么,将来什么东西都会涨价,等到有一天,房子都会都会达到五六万一平米”。
  “驹子,我宁愿相信世上有鬼,也不相信房子会有五六万一平米那一天。五六万能买多少房子啊?照你这么说,咱这二十来万,能买个厕所就不错了。咱们费了这么大劲儿,难道就买个厕所”?
  唉,到了那一天,能买个厕所就不错了。
  有多少人,干了一辈子,连个厕所都买不起呢。
  “那个时候赚钱也多了,象二姐这样的老师,一个月工资都好几千块钱”。
  “行了,驹子,你就别蒙了。说点儿正经的,你还要念书,水头那里的生意谁来张罗”?
  “你说呢”?
  “哼,我就知道跑不了我”。
  “天大,那里跟你去年去的时候不一样了。去了好多外地人。有不少漂亮姑娘”。
  “真的假的”?
  黄天大立刻精神起来。
  “我还能骗你么?还有不少人是大学生呢”。
  这个家伙,还得跟他使美人儿计。
  不过,他已经十八岁了,也可以谈恋爱了。
  只是我才十六岁,罗雅十五岁,还得三年,才能光明正大地谈恋爱。
  多么漫长的三年啊,现在连个手都不能拉一下,也不讲个理了。
  “驹子,你还别说,我给自己算过命,我今年还真的就有桃花运”。
  好吧,你说有就有吧。


第223章 东高地

  六天之后,林驹和黄天大到了水头村。下车之后,两人直接到了东高地。
  “天大,这里就是咱们买下来的地方,跟咱们西大甸子那里的土地差不多,也是38亩”。
  “哇擦,这么大一块地,这可能干大事儿了。只可惜,都是荒地”。
  “荒地不要紧,平一平,就能盖房子”。
  “这块地方,风水倒是不错。后面有靠山,前面明堂宽敞,那条水渠,就是玉带水,欲走不走,环抱有情。从这片水田的角度来看,东高地就是个点将台,明堂宽敞,可容千军万马。不错,是个风水宝地,将来叫我爸来,好好规划一下”。
  “好,等将来开发的时候,就叫黄大爷来给好好调理一下”。
  两人在这里逗留了二十来分钟,才到了水头村村委会。
  村里没人,问了旁边人家,那人很热情,很快就把黄佃发找来。
  “哎呀,林阿弟,你可真讲信用啊,说来就来了”。
  废话,我这有这么一大块地,我能不来吗?
  “黄村长,介绍一下,这是我兄弟黄天大。天大,这位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黄村长。他的叔叔就是水阿哥的舅舅”。
  “黄天大?哎呀,咱们是一家人呢?都是一个老祖宗。咱们的老祖宗可了不得”。
  “黄村长,你们是一个祖宗”?
  这攀亲攀的,似乎有点儿勉强啊,有家谱么?
  “当然是一个祖宗啦,黄帝嘛”。
  哦,还真是一个老祖宗。
  不对啊,黄帝似乎姓轩辕吧?
  坐下喝了杯茶,林驹问道:“黄阿哥,征地手续办得如何”?
  “我正要跟你说这事儿呢。已经办完了。就等着你来交钱了”。
  这么快?这效率可是够高的,还真不愧为是特区啊。有点儿新气象。
  “手续在哪里?能不能拿出来,我看一下”。
  “不在我这里,在乡里。你的钱”?
  这个家伙,还不见兔子不撒鹰呢。
  “走,我们去银行落款”。
  林驹掏出汇票递给黄佃发。
  黄佃发翻来覆去地看着,一看他那迷惘的样子,林驹就知道,他也不懂汇票是什么东西。
  “这个就能当钱用”?
  “走吧,黄阿哥,到了银行就知道了”。
  黄佃发带着两人到了银行,林驹把汇票交给柜台。
  营业员看看,检查了一下,问了林驹几句,然后又开始仔细地看,又翻了本子。
  林驹知道,这是例行程序,应该是在核对密押。
  “背书吧”。
  营业员把汇票递出来,黄天大在汇票后面签了字,就算完事儿。
  汇票上写的是黄天大的名字,就由持票人在汇票背面签字,这就叫做背书。
  然后营业员就给办了立户手续,林驹检查了一遍票据,见没什么问题,就跟黄天大出了银行。
  到现在为此,林驹他们带来的钱,就算是存在了水头银行。以后黄天大就可以支配这笔钱,或者提取现金,或者转账给别人。
  黄佃发没跟着一起出来,林驹估计,他是留下打听银行,钱到底准不准的事情。
  果然,没一会儿,黄佃发满脸笑容地出来。
  “走,去乡里”。
  水头乡也不大,乡政府就在银行斜对面,一分多钟,就到了覃乡长办公室。
  覃乡长正在跟人谈话,见林驹来了,立刻停止谈话,把几个人让进屋里。
  “小林同志辛苦,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了”。
  “覃乡长,形势喜人,形势逼人。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不得不抓紧啊”。
  “时间就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好,精辟,这句话,正体现了我们特区的精神啊。对了,我得记下来”。
  唉,把别人的话偷来,提前给用上了。也不知道前世发明这句话的人知道了,会不会气的吐血。
  互相引荐之后,就坐下喝茶。
  黄佃发跟覃乡长用本地话说了几句,就见覃乡长频频点头,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应该是黄佃发告诉了他林驹的钱已经到位的事情。
  “小林同志,小黄同志,征地手续已经办下来了,剩下的款项,你们看……”。
  “覃乡长,似乎该把批文、图纸、使用证这些手续给我看看吧”?
  “对了,你看我这记性,黄村长,去叫人把手续拿来”。
  很快,一个人就送来了两个档案袋。
  林驹仔细地看了有二十多分钟,暗自舒了口气。
  还行,办事还算实在,没什么问题。
  “覃乡长,现在可以交钱了,你派人去银行,跟我们黄经理去转账”。
  黄经理?
  黄天大四下看看,随即明白林驹指的是自己。
  这么一会儿,我就成了经理。这官儿当的可真容易。
  只是就我光杆儿一个人,还不如技术学校的办公室主任,还能管几个人呢。
  林驹拿了一张纸,在上面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