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驹自然明白老刘的心理,这是想跟林家和解,不想结下什么仇怨。
按说老刘能有这个姿态,已经很有诚意了。
别的不说,单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到老刘那里洗相,就比到绿江洗相合算。
不仅节省了路费,还可以节省时间。
老刘干这一行,已经是既成事实。能有这个结果,林驹已经满意,所以林驹就爽快都答应了老刘。
跟家里说了之后,家人也赞同林驹的观点。
老刘照了几张相,就回到桌上等着。
他计划等林骏和胡巧来敬酒的时候,当众说上几句道歉的话。
按照常理,林骏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也不会说出别的话。说几句客气话,这事儿就算过去,以后各干各的生意。
谁也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岔子。
到了老刘一桌的时候,林骏和胡巧给另外七个人都敬酒了,等到老刘端着酒杯站起来,两人瞅了老刘一样,没搭理老刘,把老刘晾在一边儿,到别的桌去敬酒了。
老刘就端着酒杯,尴尬地站着,看着众人都瞅着自己,很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唉,大哥怎么能这么做呢,大庭广众之下,这不是叫人家老刘下不来台吗?再说了,这是丢自己的人啊”。
连黄天大都看不下去。
“这个林骏,怎么能这么不讲礼数呢,这哪里是待客之道”。
二姨夫叹了口气。
“唉,叫外人看着,是老林家没有家教,这一回甲寅可要丢脸了”。
老裴也只能叹息一声。
这两个蠢货,就会耍小聪明。今天这种场合,玩儿这种伎俩有意思么?
林驹到了老刘的桌上。
“刘叔,今天事儿多,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你原谅,我代表老林家,向你道歉”。
“驹子,没事儿,没事儿”。
老刘和林驹碰了下杯,喝了下去。
“我大哥和大嫂刚才忙,等一会儿他们再来给你敬酒”。
“不用了,不用了”。
林骏和胡巧在院子里敬酒完毕,刚进屋里,林驹就追了进去
“大哥,刚才你俩为什么不给老刘敬酒”?
“他……”。
胡巧没等说完,就被林驹打断。
“大嫂,我没跟你说话,我在跟大哥说话。林骏,你们耍这些小把戏,有意思么?你们觉得自己挺聪明的,叫老刘出丑,你想没想过,别人看了会怎么想”?
“别人不觉得老刘丢丑,丢丑的是你们两个。人家会说,咱们老林家不懂礼数”。
“人家老刘毕竟是客人,不仅白给照相,也随礼了。咱们老林家就是这样对待客人的么?都像你们这样,咱家今后再办事儿,谁还敢来”?
“老二,你怎么能这么干?这要是传了出去,我和你爸以后还怎么见人”?
赵杰英也埋怨道。
“你们要是有本事,今后就好好照相,能把老刘的买卖给挤黄了,也算你们能耐。何必非要在今天做这种没有礼貌的事儿?现在,你们俩就出去,给老刘敬酒,给老刘道歉”。
“落下就落下了,就别道歉了。咱们也是要脸面的”。
胡大婶过来,又跟着瞎搀和。
“胡大婶,你是说不去给老刘敬酒”。
林驹盯着胡大婶。
“对,是我说的”。
“好,你们那些树码子,我一个我也不要了,留着烧火吧”。
林驹转身就走,却被胡大婶一把拉住。
“老四,你这孩子,脾气咋这么爆呢。胡巧,这事儿你做的不对,大喜的日子,哪能这样对待客人呢”。
“妈,不是你叫我俩这么干的嘛”?
“死丫头,我什么时候叫你们这么干了?快去,给老刘敬酒,向他道歉。嘿嘿,亲家,这俩孩子不懂事儿,你们别见怪”。
“不是孩子不懂事儿,是我们大人没管教好林骏。老二,去给老刘敬酒”。
赵杰英推了林骏一把。
胡大婶显然听出赵杰英话里的意思,也推了胡巧一把。
“快点去敬酒,嘿嘿,老四,你别跟他们一样的”。
林驹也懒得跟她说话,只是在心里骂了一句。
还是经济制裁管用。
一说不收她家的货,她就老实了。
接下来的程序,就是打赏贽宾和厨子。
按照惯例,应该先由娘家客打赏,主家人也可以打赏,但是,为了给娘家人面子,打赏的钱数一般都要少于娘家客,免得让娘家人难堪。
胡家打赏贽宾和厨子每人十块钱,这个出手也不算少。
当贽宾当众宣布了打赏数目的时候,胡大叔和胡大婶就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老林家林驹打赏厨师50元,打赏贽宾50元”。
贽宾又高声宣布。
院子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胡大叔和胡大婶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叫你们也尝尝被人打脸的滋味儿。
林驹端起酒杯,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
第153章 没必要较真
林驹其实很不愿意玩儿这种游戏,这种游戏很无聊。
一没有技术含量,二显得很低俗,有的时候甚至缺乏逻辑性。让他有智商被人拉低的感觉。
但是,面对着胡家人,跟他们讲道理没有用。他们听不进去。
其实他们也不是不讲道理,只是他们讲的是他们的道理。他们做事,有自己的行为逻辑和价值观。
要想叫他们接受自己的道理,林驹不知道自己要花费多少口舌。
他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去跟他们慢慢讲道理。
只有采取这种简单快速的方法。
事实上,对于这种人,往往就是这种方法才起作用。
果然,胡大叔和胡大婶回到屋里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动静。
吃过饭之后,绝大多数宾客就走了。
下午两点,大客车把娘家客送回去,婚礼就算正式结束。
宾客们散去,剩下帮忙的人,开始把剩饭剩菜集中到一起,随着给各家送桌椅等餐具,把剩饭剩菜也给各家各户送去一些。
这里历来的传统就是这样。
新房刚刚盖好,房子还没干,不能住人。林骏和胡巧目前暂时住在西屋。
林驰和老五、老六、老七就暂时住在小厢房里面,等到林骏和胡巧搬进新房之后,再搬回西屋住。
林驹则打算跟韩奎到三道河,在自己的屋子里住,明天韩奎将从三道河回家。
从家里走的时候,林驹看看自家的房子。
有点儿小了,该考虑盖个大点儿的房子了。
林驹和韩奎正要走,老五追了上来。
“二哥,妈叫你先回,说有事儿商量”。
“韩哥,你到天大家呆着,我回去一下,走的时候我叫你”。
“也好”。
韩奎到黄天大家里去,林驹就回家。
进了院子,赵杰英在小厢房门口,把林驹叫了进去。
进去一看,林甲寅和林骓、林驰也在。
“妈,还有什么事儿”?
“今天收礼的事儿,看看怎么办好”?
“收礼怎么了”?
“是不是给你大哥点儿”?
“你们的意思呢”?
“我和你爸的意思,是给你大哥一半儿,你二姐和大姐不同意”。
这种礼钱的处理,没有一定之规。各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他们跟你们要了么”?
“那倒是没有”。
“一共多少钱”?
“四百二十块钱,倒是不少,这些年还没有谁家收这么多礼钱的”。
收多少也没用,也就在你们手里热乎几年而已,用不了几年,都得连本儿带利给人还回去。
“大姐,二姐,咱家也不差这几个钱。既然爸妈想给,就给了吧”。
“给也行,给多少钱,把礼账也给他们”。
林驰有条件地做出了妥协。
给钱的同时,也给礼账,意思就是将来这份人情,要林骏和胡巧还。
“既然都大方了,就彻底一点儿。把礼账给他们,又有什么用?人家随礼,是看着咱家的面子,将来人家有事儿,咱家还能不去随礼”?
“算了,你们爱怎么弄就怎么弄,我不管了”。
林驰起身走了。
“大姐,你的意思呢”?
“我也不管了”。
“你看,这两个丫头,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
林驹明白父母的心意。
大姐已经出嫁,目前日子过得还不错。
林驰和林驹都能赚钱,将来也不愁。
剩下几个小的,年纪还小,有他们自己和林驹,将来也不用太担心。
只有林骏能力比较差,胡家那边又总是去搜刮他们,所以就想尽量多给林骏一点,免得林骏将来受苦。
林驰和林驹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好恶,但是,在林甲寅和赵杰英的眼里,林骏和其他孩子一样,都是自己的孩子。
将来哪个过得不好,他们都着急。
二百来块钱而已,林驹觉得没必要那么较真。如果大哥觉得高兴,他给了胡家又能怎么样?他自己愿意的,因此受苦也是他自找的。
或许因为如此,大哥还能有成就感呢。
对于母亲赵杰英的性格,林驹还是比较了解的。
她既然有了把钱给林骏的想法,就一定会给。
即使现在不给,将来也会偷偷地给。
现在说是征求几个子女的意见,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
没等林驹过去,黄天大和韩奎过来了。
“驹子,反正你今天也没课,白天没喝透,不如晚上好好喝一顿怎么样”?
林嘉胜和林嘉强正在收拾东西,听见黄天大这么说,也跟着起哄。
“白天忙忙活活的,也没喝好,正好晚上没事儿,现成的酒菜,就好好喝一顿儿”。
“也好,家里这边儿事儿多,就到天大家去,黄大爷不在家,那里清静”。
“你们先过去,我和嘉强把这边儿收拾差不多了,就把酒菜拿过去”。
林嘉胜手一挥,像个将军似的。
到了黄天大家,林驹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儿。
“天大,是不是给水桂送点儿酒菜去”?
水桂不方便现身,所以今天就没叫他来家里。
“驹子,等你想起来,黄瓜菜都凉了。我弄了些酒菜,叫二姨夫带回去了”。
“这就好,可不能把水桂给忘了。我估计,他那边风头也快过去了,用不了多久就能回去”。
“嗯,应该是。现在市面上又有不少电子表和麦克镜出来,估计南边也松劲儿了。不过价钱降了不少。要想像咱们那样赚钱,怕是没有那个时候了”。
“没事儿,这样不行,将来还可以干别的。现在不用着急,把花卉苗木先弄好就行”。
四点钟,一帮人开始喝上了。
喝了没多一会儿,罗雅来找林驹,黄天大叫罗雅上来一起吃,罗雅也不客气,就坐到了林驹身边儿。
“罗雅,你跟林驹这么好,将来就嫁给林驹吧”?
“不着急,我俩还小呢”。
“这么说,你是愿意嫁给林驹啦”。
“都跟你说了,我俩还小,不着急”。
罗雅就是不顺着黄天大的话去说。
“天大,你糊涂了,罗雅不是都说明白了么,等长大了再嫁给林驹”。
林嘉胜都听明白了。
“嘉胜哥,这可是你说的,我可没那么说”。
“好好好,我说的。照我说,也就罗雅才能配得上林驹,来,驹子,喝一杯”。
“你们别老是灌林驹,他比你们小,能喝过你们吗”?
“罗雅,你这么护着林驹,要不你替他喝一杯”?
“喝就喝,谁怕谁?不过,我是女的,我喝一杯,你们要喝两杯”。
“对对对,罗雅说得对,她喝一杯,你们喝两杯”。
林驹觉得罗雅这一招很高明。
“看看,到底还是人家小两口亲。好,罗雅发话了,咱就喝,谁不喝,谁是王八犊子”。
黄天大率先喝了下去。
第154章 并非一帆风顺
三道河中学的强项突破计划,进行的并不是一帆风顺。
经过两个来月的运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有一些学生受不了这种高强度,快节奏,严格管理的环境,有六个复课班的学生,转到了别的学校去。
其中的五个人,都去了铜羊中学。
铜羊中学的教学质量,在全县仅次于一中。这六个人,都是比较有前途,在老师们眼里,今年比较有希望考上。
这六个人走了,对于三道河中学是一个打击。
比较奇怪的是,这六个人几乎是同时转学的,这让人不得不怀疑,是铜羊中学的挖墙脚行为。
为了提高自己学校的升学率,各个学校其实都在想方设法招揽一些比较有希望的学苗。
必较好的学苗,基础比较好,经过强化训练之后,考上的希望更大一些。
这六个学生的转学,让曾校长和钱主任非常恼火。
自己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希望苗子,就这么被人摘了桃子,去帮助别人提高升学率。
临走的时候,曾校长亲自带着人,仔细地搜查了几个人的行李,把他们抄写下来的《新概念英语》课文和教辅资料,全都扣留下来。
尽管如此,记在脑子里东西,毕竟留不下来。
这就可能把三道河中学的秘密带出去。
一旦铜羊中学也采取了同样的方法,三道河中学的优势,就将荡然无存。
但事已至此,也只能顺其自然,徒唤奈何。
二是陆续有七个学生退学了。
这些学生,成绩比较差,即使经过强化训练,也几乎没有考上的希望。
更加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几乎无心向学。之所以来复课,不过是不想在家里干活,到学校里来混日子。
以前管理不严的时候,还好混,现在管理严格,想混日子就难。
家长那里,也算明白了帐。
以前在集体的时候,孩子可以不用到队里干活。
现在分了土地,再干活就是给自己家里干。既然没有升学希望,走不出农村,倒不如早些弃学,回到家里帮着干活,也当个劳动力用。
继续念书,不仅浪费时间,家里还要搭钱,何必还念书呢?
对于这样的家长,学校也只能劝说一阵后,让人家退学。
学校收获的唯一好处,就是总人数减少了,将来在升学比例上或许能多少占点便宜。
关于让家长出钱,补充学生营养的事情,第一个月进行还顺利一些。
第二个月,就有家长不交钱。即使把伙食账目印成了表格,寄给家长,也没能感动所有的家长。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家长,不再交钱。
没办法,学校只好取消了大多数的伙食改善,愿意交钱的,也不收了。
只能隔三差五地,学校投钱,给学生们买一头猪,改善一下。
学生们的伙食问题,校方也很头疼。
学生们没有粮食指标,也没有伙食经费。伙食的问题,只能靠学生自己带上粮食来解决。
学校偶尔花点钱,改善一顿还行,全靠学校解决,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看到学生们一个个吃饭时候的狼狈相,林驹也感到挺可怜。
有的时候甚至有些冲动,想自己花钱买点东西,给学生改善一下。
但是,随即心就狠了起来。
他们自己家的孩子,他们都不可怜,一个月舍不得几块钱,我又何必当滥好人?
再说了,好几百个学生,我又哪里供得起?
其实,叫一个学生家里一个月拿出八块钱来改善生活的事情,还是林驹显得比较简单。
此时多数家庭还都很穷,一个月八块钱的支出,确实是个很大的负担。拿不出这笔钱的家庭,其实大有人在。
教师队伍方面,也有些变化。
宋银山和孙同回城的事儿,已经有了消息。
宋银山是奉天人,回城之后也在学校。因为他带着美术班,县里跟奉天那里协商,等宋银山把这届学生送走了,再回去。
宋银山也同意了这个方案。
孙同跟宋银山相似,他家里已经决定回去。
至于他自己的去留,目前还在犹豫当中。
“林驹,你说我到底是回去还是留下”?
办公室里,就林驹和孙同两个人。这个问题,这两天以来,孙同问了林驹不下十回。
“孙老师,我还是那句话,这个问题,别人不可能替你做决定,只能你自己决定”。
“如果我替你决定,万一你后悔了,还不得恨我一辈子”?
“不能,咱俩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曾经一致对外,共同对付郭存刚,不管你说什么,我都不会怪你”。
孙同你个王八蛋,我跟你是战友不假,但我什么时候跟你共同对付郭存刚啦?
当初我给你出主意,可是你也没按照我的套路来啊?自己擅自把斗争扩大化,最后逼走了人家,现在你还拉我帮你垫背,你缺德不缺德?
“孙老师,我只是个小孩儿,这种事情,你要找有经验的人帮你参谋一下”。
“你虽然是小孩儿?但是斗争经验比很多几十岁的人都丰富,你能干出来的事儿,他们有几个人能干出来?十来岁的狐狸,就是老狐狸了,你都十五岁了,也是当之无愧的老狐狸,你就帮我参谋一下”。
王八蛋孙同,你才是老狐狸呢。
“孙老师,这就看你想要什么了?也就是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你要是想回城过舒服日子,那就回城”。
“你要是觉得留在这里能实现你的理想,能实现你的价值,你就留下来”。
“是啊,我的价值是什么呢?我的理想是什么呢?我这一辈子,活了四十来年,从来没干成一件像样的事儿,总是碌碌无为,平平庸庸地混吃等死”。
“现在有了你的《新概念英语》,我的八年级英语成绩,蹭蹭往上涨。要是一直带到十年级高考,我相信,至少有七八十个能上外语学院的,那个时候,我可真就能横着走,还有谁敢瞧不起我”?
“其实,你回城里用现在这一套教学方法,也能创造奇迹”。
“林驹,你什么意思?瞧不起我咋地”?
孙老师把书摔在桌子上。
这是怎么了?我没说什么啊?怎么跟冯刚一个调子?
“林驹,我拿你当朋友,我是那种忘恩负义的小人吗?这套《新概念英语》是你的,又在三道河中学实验,便是我回城了,也绝不会用在城里。况且,回城之后我还不一定当老师呢”。
原来如此啊。
这个孙老师,还是个很有原则的人。
我不怀疑你现在的想法。不过,等回城之后,面对名利的诱惑,是否还能保持初心,可就是一场考验了。
“孙老师的节操,令人敬佩。不过,你的去留问题,我真的不能给你具体的建议。我要上课去了,你自己好好考虑一下,再做决定”。
第155章 直接无视
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时间,风城县备考工作会议,在小会议室举行。
参加会议的有,左局长等几个局长,各个学科的教研员,各股的股长,以及各个高中的校长和教导主任。
会议的前几项议程已经结束,现在进入讨论阶段。
“都说说,你们今年的目标是什么?目前还有什么困难”?
“左局长,要说困难,那可就多了。经费上的,师资上的,教学设施上的,尤其是实验室设备仪器,目前缺了很多啊”。
一中的刘校长第一个开始诉苦。
“刘校长,你们一中的困难,我们都清楚。明年县里会进一批实验室设备,到时候优先满足你们一中”。
“左局长,我有意见”。
说话的是铜羊中学的杨校长。
“哦,杨校长,有什么话就说,说在当面”。
“我们铜羊中学的实验室,现在根本就没有几样东西,除了烧杯、酒精灯、滴定管、试管这些最简单的仪器,就没什么东西。连课本上最基本的实验都做不了”。
“不是我攀比别人,一中的实验室里面,东西已经够多了,再进仪器设备,轮也该轮到我们了吧?一中是亲娘养的,难道我们就是后娘养的不成”?
“对,我们二中那里也什么都没有。轮也该轮到我们了”。
二中的毕校长,也是愤愤不平。
“哎呀,我们石门中学是农村中学,有什么好事儿,就更轮不到我们啦”。
石门中学的关校长,酸溜溜地说道。
“停停停,你们不要老是抱怨,你们看看三道河的曾校长,人家就从来不提什么困难”。
“左局长,我不提困难,不是因为没有困难。而是提了也没用。如果说他们几家是后娘养的,我们三道河就是小妾养的,连他们几家都不如”。
“曾校长,你不要有怨言嘛。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不要老是想着索取,要讲贡献嘛。你们要是能像我们一中一样,每年送走几十个大学生,我什么都不要,好东西都先给你们”。
刘校长抱着肩膀,得意地看着另外几位校长,一副能奈我何的样子。
“刘小鬼儿,你别得意,我要是有你一中的条件,我一年送走的学生至少比你多十个”。
“杨大牙,就凭你们那些人,就是把我的条件给你,你也没用。你们铜羊中学也就会干点儿偷鸡摸狗的事儿”。
“刘小鬼儿,你说谁偷鸡摸狗呢”?
“谁偷鸡摸狗自己知道,从别的学校策反,把人家的尖子生给挖走了。也不知道是谁干的。不过,你挖走也没用,那个地方还不如你们呢,你上那里挖学苗,岂不是南辕北辙”?
“刘小鬼儿……”。
“杨大牙……”。
“喂喂喂,停停停。一口一个外号叫着,泼妇骂街啊,你们好歹也都是校长,有点素质好么?简直斯文扫地”。
左局长急忙出来劝架。
“说到挖墙脚的事儿,杨大牙,哦,不,杨校长,我怎么听说你们铜羊中学从曾校长那里挖走了五个尖子生,有这事儿没有啊”?
“左局长,是有五个学生从三道河转学到我们那里去了。但不是我们挖的。是人家学生和家长强烈要求,我们才收下的。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与其在某处耽误前程,不如到我们那里拼搏一下,或许还有希望”。
杨校长毫不掩饰对三道河中学的蔑视。
“哼,也就你们还去垃圾堆里捡破烂,就那些学生,白给我们一中都不要”。
“刘校长,话不要说的那么难听嘛。三道河也是有优点的嘛,最起码,从来就不争不要,这点高风亮节,还是值得你们学习的”。
“对对对,左局长批评的对,我虚心接受”。
“对,我也虚心接受。曾校长,我向你道歉”。
“我也向你道歉”。
转眼之间,刘校长和杨校长又成了战友。
“没关系,反正那几个学生,在我们三道河也只是中等水平,没什么希望,谁愿意挖,就挖去吧。只是别误人子弟就行”。
“嘿嘿,曾校长,到了我们铜羊中学,自然不会误人子弟。我们的老师,怎么也都是科班出身,可没有拿一个十五岁的八年级学生,糊弄学生的”。
杨校长笑嘻嘻的,一边说着,一边向另外几个校长挤眼睛,惹得几个人哈哈大笑。
“对了,曾校长,你们那个十五岁的孩子,教复课班英语,靠谱么”?
“靠谱,我和钱主任一致认为,他是全县最好的英语老师,是最好的,没有之一”。
哈哈哈……。
众人大笑起来。
“好好好,你说最好就最好,对了,刘校长,我听说,你们一中现在对三道河进行封锁,这可不好啊。你们一中是老大哥,带头羊,三道河是小老弟,要发扬兄弟友爱精神,该帮助还是要帮助。全县一盘棋,反正三道河也不会对你们构成什么威胁”。
“左局长,谢谢你的好意。我们三道河不需要一中的帮助,现在是我们对他们进行反封锁。我们不用向他们学习,他们将来也别想跟我们学一点儿东西”。
哼,不构成威胁?老子现在就威胁他一中,将来一定把他打翻在地,再踏上几万之脚,把他的脸踹个稀巴烂。
“左局长,这可是曾校长自己说的,不怪我哦”。
“行了,闲话少说,都报一下你们今年的升学人数和升学率吧。刘校长,你先来”。
“升学率8%,上线人数40人,比去年增加5人”。
左局长满面笑容,频频点头。
“好好好,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啦。铜羊中学杨校长”。
“3%,18人,比去年增加2人”。
“好,有志气,不错,这就58人了,二中毕校长”。
“1%,6人,比去年增加1人”。
“嗯,也不错,现在有64人了。石门中学关校长,今年全县能不能突破70人大关,就看你们了”。
“这个,你们也都知道,我们石门中学是最差的,也就比三道河强那么一点儿。我们去年是大鸭蛋,今年争取实现零的突破。1个人,0。2%”。
“也好,实现了零的突破,就是个好的开始。行了,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记住你们的目标,回去好好准备。散会”。
左局长拿起笔记本,就要站起来。其他人也纷纷站起来。
众人直接无视了三道河。
“慢着”。
曾校长喊了一声。
第156章 你没开玩笑吧
听得曾校长喊,众人纷纷停住。
“曾校长,还有事儿么”?
“左局长,你似乎把我们三道河给忘了吧”?
“曾校长,你想说什么事儿”?
“升学率和升学人数的事儿啊”。
“你是说,你也想报一下升学率和人数”?
“他们都报了,我们也不能落后啊”?
“呵,你们听听,三道河也要报。曾校长,我不想给你们什么压力。你们三道河即使一个也没有,也没人怪你们”。
“我们要是有呢”?
“好,有志气。大家都坐好,就让我们听听三道河今年的升学率是多少”。
众人重新坐好了。
“唉,曾校长,你又何必浪费大伙儿的时间呢”。
杨校长戏谑道,引得众人又是一阵笑声。
左局长挥挥手,止住众人的笑声。
“好了,曾校长,你就说说,你们三道河今年的目标吧”。
“升学率10%,升学人数30人”。
哈哈哈……。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就像听到了最好笑的笑话一样。
左局长正拿着杯子喝水,一下子笑的连水都喷了出来。
只有曾校长和钱主任平静地坐着,微微笑着看着众人。
等到众人笑完,曾校长才又慢条斯理的开口。
“你们笑什么?什么事儿这么好笑”?
“哈哈,曾校长,你确定你说的升学率是10%,升学人数30人”?
刘校长一边说着,一边向众人笑着。
“对,我确定。这是我们的最低目标”。
“呵,还最低目标。你们的最高目标是什么”?
“争取在升学人数上,超过你们一中”。
哈哈哈……,又是哄堂大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