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驹子,谁来找你”?
黄天大和林驹都出来了。
“不知道,我们出去看看”。
三人到了校门外,就见一个人站在那里,正焦急地东张西望。
“水桂,你怎么会来了”?
来人正是给他们供货的水桂。
这个家伙突然从南方来到这里,便是林驹,也感到意外。
“哎呀,总算是找到你们了。这里说话不方便,找个方便的地方,我再跟你们说”。
“好,跟我来吧”。
三人就带着水桂,到了林驹的住处。
林驰给水桂倒了一杯水。
“水阿哥,有什么话,你就慢慢说,这里没有外人,你到了这里,就当到了自己家一样”。
“我就不瞒你们了,这次来,是想到你们这里避难的”。
林驹不禁一愣,随即镇静下来。
“水阿哥不要着急,把详细情形说说”。
正如林驹预料的那样,随着《大西洋底来的人》的播出,麦克镜成了风靡一时的热潮。
此前就已经有一些人在倒腾电子表这类东西,麦克镜的热潮,也把电子表、收录机的热潮带动的更加火爆。
强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各地许多人,纷纷奔赴南头,去抢购电子表和麦克镜。
当地许多干水货的人,也纷纷大量进货,不断提价。
在最高峰的时候,在当地的交货价,电子表已经达到了20元一块,麦克镜也被炒到了18元一副。
即使这样,仍然供不应求。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抢货,南头当地连续发生了三起黑吃黑事件,其中一起还闹出了人命。
与此同时,在南头、羊州、以及当地的不少火车站,都出现了大量携带水货的人。
这种乱象,终于引起了官方的注意和重视,开始了清理整顿行动。
无论是本地供货的,还是外地来买货的,都有不少人被扣留起来,要不就是罚款。
其中的周玉贵,就是在这波浪潮中的倒霉蛋之一。
其实,这种情形,林驹在春节前就已经预料到了。
所以才有了黄天大和林驰宁愿不在家过年,也要提前把货发回来的举动。
如果他们跟其他人一样,也是年后再行动,现在他们也很可能倒霉。
目前,水木棉已经回到香港避风,姐弟两人研究之后,觉得林驹这里最为可靠,于是水桂就投奔到了这里。
“水阿哥,官方曾经找过你么”?
“那倒是没有。我做的比较隐秘,从来没有公开过,三里桥的人虽然有不少人知道,但是我从来没得罪过他们”。
“这回的黑吃黑事件,有你的份儿么”?
“没有,都是别人。这样的事儿我从不干”。
林驹之所以问的这么详细,就是要评估一下,水桂的事情到底有多严重。
如果他牵涉到了刑事案件,或者他是当地做这一行的龙头老大,或者在当地民间民愤极大,就有可能被官方盯上。
如果是那样的话,水桂即使到了这里,林驹也保不了他,很可能还把自己也搭进去。
在这种情况下,林驹就不能收留他。即使自己不把他交出去,也顶多给他几个钱,把他打发走。
林驹给黄天大使了个眼色。
黄天大一直跟林驹在一起,密切合作。两人几乎达到了心意相通的地步。
此时见林驹给他使眼色,立刻明白了林驹的意思。
就在此时,林驹突然出手,一把就扭住了水桂的一只胳膊。
与此同时,黄天大也扭住了水桂的另一只胳膊。
“好一个水桂,在家里犯了事儿,还敢到这里来诓骗我们。今天就把你送到派出所去,交给警察”。
林驹说着,就跟黄天大把水桂按在炕上,动弹不得。
“老四,你疯啦”。
林驰喊道。
第125章 土地和水
水桂极力挣扎,又哪里能挣扎得开?
他原本对林驹和黄天大印象还不错,千里迢迢投奔到这里来,以为两人能够热情相待,没想到竟然遭受了这样的对待。
心里既失望,又委屈,不仅破口大骂起来。
“林驹,黄天大,你们两个烂仔,我水桂瞎了眼,看错了人。也好,你们给送进去吧。老子自己做了什么事儿,自己清楚,大不了进去呆上几天,罚点钱出来了事,有什么大不了的,走”。
骂到最后,一着急,竟然把本地方言都说出来,林驹几人都听不懂他说了些什么。
“哈哈哈,水阿哥,说得好。我相信你了”。
林驹两人放开了水桂。
水桂站起来,摇摇胳膊。
“林驹,你说什么”?
“水阿哥,我相信你啦。我的意思是说,你就留在这里,愿意呆多久,就带多久,吃的,住的,都由我来安排。在这里,你不会有什么事儿”。
“你说的是真是假”?
“水阿哥,自然是真的啦”。
“那你们刚才……”?
“对不起,水阿哥,刚才是故意试探你的。就是想知道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实不相瞒,如果你身上有命案,我们也不会留你”。
“老弟啊,我真的没有命案啊。黑吃黑的事儿,我是从来不干的”。
“现在我相信你啦。水阿哥,就在这里住下。哟,快中午了,二姐,你去饭店买一些酒菜回来,今天中午,就在这里给水阿哥接风压惊”。
“好,我这就去”。
现在也没有塑料方便袋,更没有餐盒,林驰只好拿了两个饭盒和几个搪瓷钵,去了饭店。
“天大,你一会儿去绿江,买一些细粮票、肉票、糖票回来,再买一些罐头,准备今后给水阿哥用”。
“另外,买一些衣服、鞋,日用品,茶叶什么的,给水阿哥”。
“驹子,你准备把水阿哥安排到哪里住”?
“北大沟,我二姨家”。
“行,到那里安全”。
“水阿哥,你现在不方便露面,一会儿吃完饭,就在这里睡觉。我去我姨姨家,先安排一下。晚上的时候,我和天大送你过去”。
“你去的地方,叫做北大沟,是我的姨姨家。那里只有他们一家人,很少有人会到那里去,非常安全”。
“不过,那里比较偏僻,你恐怕要寂寞一些”。
“没关系啦,越偏僻越好。林阿弟,你们真的收留我”?
“水阿哥,你这点事儿,不算什么大事儿,等风头一过,你就可以回去,我估计,也就几个月的事儿。你就在这里安心住下”。
“对,水阿哥,你到这里来就对了,有我们兄弟在,包你没事儿”。
黄天大又开始大包大揽。
不过,他倒也没夸大。留下水桂在这里,也没什么问题。
黄天大去饭店,帮着林驰拿回菜,又去买了酒,四个人就喝了起来。
双方原本相处就很不错,水桂得到了安置,气氛就轻松起来。
林驹举起了酒杯。
“欢迎水阿哥到这里来。在这个时候,水阿哥能想到到这里来,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林阿弟客气了,这是来给你们找麻烦啦”。
“水阿哥千万不要这样说,人这一辈子,哪个能没有点儿麻烦事儿?阿哥和阿姐对我们都不错,我们不能忘了你们的情意,来,干了”。
“好,林阿弟,话都在酒里,干”。
一边喝酒,水桂一边说着南头和羊州那边,这场运动的情形,听得黄天大和林驰暗自惊心,庆幸自己年前去了,抢在这场运动前,把货发了回来。
不仅没事儿,还都卖了高价,及时把钱收了回来。
吃到一半,黄天大先走,赶火车去绿江买东西。
林驹和林驰陪着水桂喝了一个半小时,结束后林驰回学校。水桂留下睡觉,林驹骑上车去了二姨家。
林驹也不隐瞒,就一五一十地跟二姨和二姨夫说了水桂的事儿。
“就这事儿啊?没什么了不起的,就是一阵风,个把月就过去了,你把他送来吧,就在我这里住着。住多久都行,不过是加一双筷子的事儿”。
二姨夫是经历过风雨,见过世面的人,林驹一说情形,心里就有了尺度。
在他看来,这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儿。
林驹就跟着二姨和二姨夫一起动手,把西屋收拾出来。二姨又把行李拿出来晒上,然后就动手烧炕。
晚上六点来钟,黄天大从绿江回来,衣服,脸盆、毛巾等日用品和罐头买了一大堆。
林驰照例在饭店买了菜,几个人吃完,天也黑了,就一起上路,把水桂送到二姨家里。
见二姨和二姨夫非常热情,水桂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眼泪不禁流了下来。
“年轻人,人这一辈子,难免遇到一些坎坎坷坷,想开点儿,过些日子就好了。你就拿我这里当做自己家”。
二姨夫拍拍水桂肩膀,水桂更加感动,过了一会儿才止住哭泣。
林驹几人聊了一会儿,就告辞回家。
第二天,林驹和黄天大特意骑着自行车,到铜羊镇去买了五十斤大米,五十斤白面,又到肉联厂去买了些肉和下货,给二姨家送去。
水桂本就是农村人,虽然有钱,但也没什么架子,人又勤快,一天就帮着二姨夫干活,晚上就陪着二姨夫喝点酒。
二姨夫和二姨本就是爽快豁达之人,见水桂如此,又得了一个免费劳动力,倒也非常喜欢。
安顿好了水桂,这几天林驹和黄天大就忙着土地的事儿。
此时,两人正在西大甸子这里。
西大甸子,顾名思义,就在林家堡的西边,这里是一片草甸子,长有三百多米,宽有二百来米。
这里现在还是一片草甸子,原来生产队的时候,这里是主要的放牛场。
现在牲口都分到各家各户了,这里也闲了下来。
这块地方,就是林驹前世的时候,造纸厂的厂址。
现在,林驹以黄天大的名义,把这里承包了下来,期限是三十年,到期后,仍然有优先续约权。
紧挨着西大甸子的土地,就是林驹家里的。
这两天,黄天大和林驰找了歪脖林和堡子里其他四户村民,通过换地的形式,把这片土地承包了下来,期限也是三十年。
这一片土地,一共有二十三亩,挨着这些地的,还有十五亩机动地。
因为这些地比较瘠薄,谁也不愿意承包,所以就以林驰的名义,承包了下来。
这样一番运作,挨着西大甸子的这片土地,就全都到了林驹的控制下。
这里虽然距离主路比较远,但是地势平坦,稍微平整一下,就可以通车。
西大甸子的北边,紧挨着二道河。把水泵放进河里,拉上管子,就能抽水,水源问题也解决了。
第126章 实在是高
西大甸子加上三十七亩土地,整个面积有一百二十亩左右。这么大的地盘,足够林驹建成一个花卉苗木基地和蔬菜大棚基地。
这个时候,承包费是非常便宜的。
自家的土地不交钱,只交一点农业税和提留。机动地和草甸子,平均起来,一年不到五十块钱。
等到今后再想也用这么便宜的价格,拿下这么多土地,可就不是这个价钱了。
两人走到河边站住,面向着这片土地。
“驹子,你打算怎么利用这些地”?
“草甸子今年就先这么放着。明年再说。剩下的熟地,就做苗圃和种菜用”。
“种菜?种什么菜”?
“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这些菜”。
“堡子里家家户户都种菜,咱们种菜卖给谁”?
“卖给城里人”。
“郊区蔬菜队种菜,卖给城里人就够了,哪里能轮到咱们卖”?
“咱们夏天不卖,冬天卖”。
“冬天怎么种菜,咱这里又不是水桂他们家那样的南方”?
“南方冬天能长蔬菜,不过是因为热,叫菜地里热乎了,不就能长蔬菜”?
冰天雪地的,大地都封冻,怎么热乎?
黄天大又蒙圈了。
“驹子,我没明白你的意思”。
“你见过玻璃花窖么”?
这个倒是见过。
“驹子,你的意思是是在花窖里种菜?那得花多少钱”?
“就是这个意思。不过不是用玻璃盖的,使用塑料薄膜盖的”。
“就像培育烟苗那样”?
“对,意思是一个意思,不过比较大而已。到时候我画个图,你就明白了。不过,花窖也要建,咱们就先种银杏树、天女木兰和杜鹃花”。
“种这么多花,到时候卖给谁啊”?
“会有人买的”。
绿江地区,除了有不少银杏树之外,还盛产杜鹃花。
野生的杜鹃花,漫山遍野,每到春天开放的时候,山上一片粉红。
杜鹃花的颜色,除了粉色,还有红色、白色、黄色等颜色,是绿江地区著名的花卉品种。
在林驹前世的时候,非常畅销。
天女木兰,原来也是山中野生的品种,比杜鹃花更加珍稀名贵。
即使在林驹的前世,数量也不多,价钱比银杏还要高。
不过,这些花卉苗木,周期都比较长,产生效益比较慢,所以还需要一些见效比较快的苗木,来收回投资。
这个品种,林驹选择了山楂树苗。
从后年开始,在整个东北乃至于河东省,兴起了种植山楂热。那个时候,山楂树苗供不应求,不少人因此发财。
也正是因此,山楂的种植面积急剧扩张,市场上容纳不了那么多的山楂,最后山楂滞销,不少人把已经结果的山楂树忍痛砍掉。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培育一批山楂树苗,正好能赶上高峰,赚上一笔好钱。
林驹说了先栽山楂树苗了的事儿,黄天大也没多问。
反正林驹说的总是有道理,他叫怎么干,就怎么干吧。
“公社的刘承宇懂得果树技术,明天你到他家串个门,把他请来,到时手在堡子里找几个老娘们儿,叫刘承宇教教他们嫁接山楂”。
“行,不过是送点儿礼的事儿,给他一块电子表,他就乐不得来。但是老娘们儿也不能白干啊。直接给钱,可就是雇工,这是剥削啊”。
“直接给钱是不行,就说请帮忙的,倒时候问问她们要什么,或者给吃的,或者给穿的,这就不是雇工,是人情”。
“也就只好怎么办”。
“你办完刘承宇的事儿,咱俩就去绿江一趟,看看人家的花窖怎么建的,再学习一下是怎么管理的”。
“行,这个学完了,等山上化冻,就去抠山里红树码子”。
“树码子需要很多,自己抠不过来,到时候就只好花钱收一些”。
所谓的树码子,其实就是砧木。把山楂的枝条,嫁接在山里红的砧木上,就能使得山楂快速结果,尽早见到效益。
山上有大量的山里红树,到时候叫村民们上山去挖,再收购来进行嫁接移栽。
“那就花钱收吧,至于收多少,你问问刘承宇,看看株距、行距,叫他帮着算一下”。
“多少钱一棵收”?
“一棵五毛钱就差不多吧?一人一天挖二十棵,就是十块钱,这个收入也不错了”。
两人正在这边核计着,马二和歪脖林过来。
“老四,弄这么多地,打算干点什么”?
马二这回从京城卖飞碟回来,赚着了钱,非常高兴。
“二哥,到时候你们就看见了”。
“老四,你有什么好的来钱道儿,可别忘了大伙儿啊”?
“二哥,你这么说话可就没良心了啊。飞碟的来钱道儿,是谁的”?
“哈哈哈,老四,光有飞碟还不行啊,还得有别的道儿啊”。
“行,二哥,将来你就看着吧,等看我赚钱了,你们就干,我就是给大伙儿开路的,赔了算我在自己的,成了大伙儿就跟我学”。
“嘿嘿嘿,老四,你那些本事。大伙儿可学不会啊”。
“二哥。现在不用多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这回飞碟卖的怎么样?听说你直接干到京城去了”。
“哈哈哈,这还不是托你的福嘛,既卖了飞碟,又到京城溜达了一趟。别说,京城人就是有钱,买起飞碟来,眼睛都不眨一下。你二嫂又去了。对了,上回的钱,给你二姐了,你可别找我再要”。
“这回还有丢钱的么”?
“老四,你什么意思?你二哥就这点儿把柄,你就不能忘了,给你二哥留点脸面?这回一个也没有了,老沈家那两个鳖犊子,今天早晨还来找我,想要去卖飞碟”。
“哦?你怎么答复他的”?
“还能怎么答复?叫我给骂回去了呗。老四,二哥求求你,这事儿就算过去,咱今后别提了好么?一会儿我请你和天大到我家喝酒去”。
“好了,以后不提了。喝酒就免了,我俩还有事儿,先走一步”。
林驹和黄天大骑着自行车走了,一直没说话的歪脖林,这个时候说话了。
“老二,林驹弄下了这么多地,他一定又想鼓捣什么大名堂吧”。
“老四口风紧,做什么事儿,没有成功的把握,他不会说。不过这也是好事儿”。
“好事儿?什么意思”?
“你没听他说么,他先开路,等他成功了,咱们不就看见了”?
“就怕他干成了,咱们再干就晚了”。
“你要想不晚也行,我教你一招。你觉得赚钱的事儿,你能比林驹强么”?
“干别的事儿,我不服他。论起赚钱的事儿,不服不行”。
“那就简单了,咱们再聪明,也赶不上林驹。又何必去费那些脑筋?咱们只管跟在林驹的屁股后面走,他干什么,咱们跟着干什么不就行了”?
“对啊,老二,你这招高,实在是高”。
第127章 给你们一个惊喜
林驹和黄天大离开了西大甸子,就到了牛圈沟。
牛圈沟,是生产队原来牛圈的所在地,现在牲口都分了,牛圈也就废弃了。
这里,就是林驹前世化工厂的厂址。
看着眼前这一片平地,林驹似乎又看到了前世化工厂烟囱里排出的滚滚黄烟。
就是这个化工厂,造成了马家堡子和三道河以及周边地区的空气污染。
虽然后来化工厂因为不符合环保标准,被勒令关闭。但是污染造成的损失,已经难以挽回。山上的许多树木已经枯死,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
尤其是造纸厂对于河流和水源的污染,后果更加严重。不仅水里的各种水族几乎灭绝,连饮水安全都难以保证。许多人不得不离开家乡。
“天大,等过两年,咱把牛圈沟这一片,也给包下来”。
“包这里有什么用”?
“这里不还有几十亩地么?将来可以做苗圃。银杏树和天女木兰到时候可以移栽到这里。整个牛圈沟,到时候还可以养蛤蟆”。
“蛤蟆也能人工养殖”?
“半人工养殖,那个时候蛤蟆就值钱了”。
“好,你说干,咱就干”。
西大甸子和牛圈沟这两个地方,是最适合办工厂的地方。
林驹把这两个地方拿了下来,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可以有力地阻挡将来造纸厂和化工厂的进入。为保护这里的环境,筑起第一道防线。
“驹子,马二和歪脖林两个,刚才到西大甸子去,我觉得是想看看咱们想干什么。你说是不是这个意思”?
“没事儿,他们想看就看。以后也是,谁愿意看就看,再说了,咱们要干的事儿,也瞒不住别人。以后谁再问你干什么,你就实话实说”。
“驹子,都告诉他们了,他们不就也跟着干了么”?
“天大,这回干的事儿,不怕别人知道。将来要是有人想跟着咱们学,他们不会的,咱们还教他们”。
“那他们不就跟咱们抢生意了么”?
“天大,咱们为什么到南头去拿货”?
“因为电子表和麦克镜就那里最多啊。哦,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咱们这里跟着咱们干的人越多,这里的花卉苗木就名气越大,到时候各地的人就都到这来拿货,对不”?
“对,就是这个意思。小打小闹,咱们怕别人抢生意,要想干大的,就得大伙儿往一块儿凑合,人多力量大嘛”。
“再说了,有的事儿,叫他们干,他们也未必敢干。不过,等咱们把路子闯出来,他们看咱们赚着钱,自然就跟着干了”。
“到了那个时候,有些种子、树苗、技术、销路什么的,他们不都得跟着咱们学?技术咱们可以不要钱,但树苗、种子什么的,赚他几个钱,不过分吧”?
“驹子,都是乡里乡亲的,是不是有点儿太黑了”?
“升米恩,斗米仇,花钱得来的东西,人们才会珍惜”。
两人从牛圈沟出来,到大北沟去看了一下水桂,见这个家伙情绪不错,跟二姨和二姨夫处的也挺好,也不缺什么东西,就回到了三道河。
黄天大直接去公社找刘承宇,研究山楂树苗的事儿。
林驹则回到了学校。
现在在三道河中学,跟在马家堡子学校一样,基本上也没人管他。
林驹的学习成绩本来就很好,现在又是学校的财神爷,连曾校长和钱主任,见了他都热情相待,别人谁会出头找不自在?
在校门口,林驹遇见一群人从里面出来。其中几个人没见过,似乎是上面的领导。
曾校长和钱主任把几个人送走,就把林驹找到了教导处。
“曾校长,钱主任,有事儿么”?
“哦,没什么事儿。飞碟的事儿,幸亏有你的主意,这才没事儿”。
“怎么啦,有人对勤工俭学说三道四啦”?
“那倒不是,咱这回是跟着周玉贵吃挂落了。周玉贵带回来了,不过铜羊中学也不要他了,开除了。周玉贵还赔了一千多块钱。这回他可赔大发了”。
也是,就他那样做生意,赔钱是正常的,赚钱反倒不正常。
原来是因为周玉贵的事件,上面对各学校进行检查,禁止老师出去做生意。
三道河中学勤工俭学的事情,也引起了上面的注意,于是今天就来检查,还查了账。
结果没发现什么问题,三道河中学反而因为赚着钱,把钱花在正道上,受到了表扬。
林驹心里不禁乐了。
他们要是知道,我一个飞碟能赚六毛多钱,而你们学校只得到一毛钱,不知道还会不会表扬你们?
“林驹,学校经济上现在宽裕了,这里面有你很大的功劳。当然了,也是我和钱主任领导有方”。
靠,你们办学上倒是还行,论起赚钱,你们领导什么了,不就是我白送你们的钱嘛。
“鉴于你对学校的贡献,你有什么困难,就尽管提出来。只要是合理的,学校一定给你解决”。
这么热情,是不是又想给我下套啊?这两个家伙比较狡猾,还是小心为好。
“曾校长、钱主任,我作为学校的学生,为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应该的。谁叫我是三道河人呢,三道河是我的家乡啊”。
“好,林驹,你不愧是家乡的好儿郎。将来还要指望你为家乡争光呢”。
“我可做不了什么”。
“能,你太能了。你将来从三道河中学考入大学,不就是为家乡争光嘛”。
哦,明白了,原来是害怕我到别的学校念高中啊。就是你叫我去,我也不去啊。
“校长,主任,其实我也不愿意离开三道河中学,只是我还要照顾生意,有的时候……”。
“你该做生意做生意,上课嘛,你愿意就上,不愿意上就不上。只要不耽误学习,将来能考上大学就行”。
曾校长显得很大方。
不过心里想的却是:你要是不做生意,学校上哪里赚钱去?
“我跟你说啊,别看一中和铜羊中学牛皮哄哄的,真要论教学质量,他们还未必赶上咱们三道河呢”。
靠,这个你俩就是吹牛了。除非按照我的计划,在外语上杀出一支奇兵,否则,你们提着裤子也撵不上人家。
“既然领导对我这么重视,那我就留在三道河中学读高中。过几天,我再给两位领导一个惊喜”。
两人的眼睛立刻亮了。
“什么惊喜”?
“我还没有考虑成熟,到时候就知道了”。
“好,你就慢慢考虑,我们耐心等待”。
第128章 机会似乎来了
林驹从教导处出来,就直接去了供销社,买回来一捆八开纸。
这一梱纸,是一千张。然后又去饭店,买了八个菜。
林驹早就是三道河的名人,对于他花钱大方,人们已经见怪不怪。
回到学校的时候,林驹先去找英语孙老师。
“孙老师,今晚儿没事儿吧”?
“没什么事儿,林驹,你有事儿么?有事儿就说”。
“没别的事儿,我想请你喝酒”。
“不不不,你总是帮我讲课,喝酒也该我请你”。
还行,还算有点儿良心。
“酒菜我已经准备好了,我找你商量点事儿”。
“什么事儿”?
“好事儿,到时候一边喝酒一边唠,就在我屋里,也没有别人,就咱俩”。
“好,那我就喝你一顿,下回我请你”。
放学了,林驹把马达、林嘉玲、周冰三人直接叫回出租屋里。
“你们这段时间学习挺辛苦,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今天特意给你们改善一下伙食,吃吧”。
林驹拿出饭盒,里面是从饭店买回来的四个菜和馒头。
几个小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儿游移不定。
“这个啊,林老师,这里面没有巴豆吧”?
林嘉玲冒出了一句。
她对这个冒牌老师林老四的为人,很没有信心。
其实不仅仅是林嘉玲,马达和周冰也是同样的心思。
“有啊,你们不吃就算了,我自己吃”。
“别别别,林老师,我开玩笑的”。
几个人立刻夺过饭盒,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慢点吃,都是你们的。你瞧瞧你们那样儿,有那么饿嘛?尤其是马达和林嘉玲,你们是女生,有点儿淑女风度好嘛”。
“好好好,淑女,淑女”。
马达嘴上连连说着,筷子却不停。
做什么淑女,先吃饱了再说吧。
“周冰,跟你说过多少回了,女士优先,你有点儿绅士风度好嘛”。
“好好好,马达,嘉玲,你们俩吃菜,这个菜汤给我”。
小王八犊子,总算有点儿出息。
三人很快吃完,又瞅着林驹。
“林老师,今天突然好心请我们吃饭,没什么说道吧”?
马达此时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了。
“嘿嘿嘿,你们说呢”?
“天啊,我就知道这饭没那么好吃,林老师,你忙着,我们就不耽误你吃饭,先走了”。
“都给我站住,考试”。
林驹拿出《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寒假的时候,我叫你们背完第一册,你们背的还不错。开学的时候,我叫你们背第二册前五十课。现在就考考你们这一部分。林嘉玲,你先来,背诵第四十七课”。
“林老师,我背得还不太熟练”。
“没事儿,背背看”。
于是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