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边喝,一边畅谈对未来的幻想,最后都喝得迷迷糊糊的。
  第二天,两人就到街上闲逛,身上钱还足够用,看上什么新鲜的好玩意儿,就买上一些。
  黄天大给他爸买了个电动剃须刀,林驹给林甲寅也买了一个。
  至于两个人自己,年纪还小,还没有什么胡须,就免了。
  林驹又给姐姐、妹妹、弟弟买了点东西,其中当然少不了罗雅的一份儿。
  三天以后,林驹和黄天大掐着点儿,来到火车站,等着大王他们那趟列车进站。
  列车晚点了二十分钟,不过大王他们那个乘务组还是排着队出来。
  他们今天晚上将在铁路公寓住上七个小时,明天早晨四点启程,返回京城。
  来的时候,两人在车上已经跟这些人混熟了,见了两人,就纷纷打招呼。
  见林驹给他使眼神儿,大王就停在了后面。
  黄天大给了大王一块电子表,一个蛤蟆镜。
  大王一见蛤蟆镜,就喊了起来。
  “麦克镜”!
  “王哥,你也知道这是麦克镜”?
  “靠,这几天一路上上车的旅客,总是说这个麦克镜,这是《大西洋底来的人》里面的麦克戴的镜子啊。两位兄弟,你们真是讲究人儿。这个镜子给我闺女,她得牛死了。这块表给我媳妇儿,她得浪死啦”。
  “王哥,你就不留下一样”?
  “我倒是想留,哪里还有啊。不对,你俩从哪里弄来的”?
  “嘿嘿,还能从哪里弄得,买的呗”。
  “喂,两位兄弟,是不是想回去?你们要是能再给我弄一个麦克镜,一块电子表,回去的时候,就跟来时候一样,只要买了普通客票,卧铺和吃饭就不要钱”。
  这样一来,就两个镜子,两块表,一共十六块钱,比来的时候便宜多了。
  “行,不过有一个包儿,你得帮我们带到车上去”。
  “包里什么东西”?
  “就是电子表和鞋”。
  “真的没别的东西”?
  “你可以跟我们去拿,顺便看一下”。
  “好,我就跟你们去”。
  于是,黄天大留下来买票,林驹带着大王去取包。
  第二天凌晨,林驹和黄天大登上火车,开始启程北上。


第81章 风靡一时

  五天之后,林驹和黄天大顺利抵达奉天。
  两人一下车,黄天大去买票,林驹就到了货运处。
  趁着人少的时候,找了里面一个似乎是管事的人,给他一个蛤蟆镜,这家伙立刻就高兴起来。
  “麦克镜?兄弟,有什么话就说,只要我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你贵姓”?
  “我姓王,你可以叫我王主任”。
  “王主任,是这样的。我从羊州那边发了一批劳保用品回来,到站是奉天,这是我的货单。麻烦你最近注意一下,货到了,马上通知我”。
  “没问题,你留下联系方式”。
  林驹把自己的地址写下来。
  “你可以往我们村里打电话,或者给我发个电报,我给你留下电报钱,接到信儿之后,我就来提货”。
  “小兄弟,我跟你说,你不用那么麻烦。你要是信得着我,货到了之后,我直接给你办个转运,发到三道河车站,当天就能到。到时候,三道河车站就通知你去取了”。
  “你也不用来,来来回回的,花那冤枉钱干什么”?
  对啊,这不更加省事儿了嘛。
  “哎呦,那就谢谢你啦”。
  “不客气,以后有事儿就来找我”。
  “好,我朋友去买票了,一会过来,叫他认识你一下,以后来找你”。
  没一会儿,黄天大找了过来,林驹把他介绍王主任,两人寒暄两句,就算认识了。
  两人往候车室里走的时候,林驹跟黄天大说了事情经过。
  “这个麦克镜,威力可真大啊。刚才买票的时候,还听人叨咕麦克镜,说什么电视里正演《大西洋底来的人》”。
  “天大,这就是我跟你说的,电视台给咱们宣传的事儿”。
  黄天大站住了。
  “驹子,你是怎么知道电视里会演的”?
  “就是在绿江听那个香港人说的,香港已经演过了”。
  “那个香港人还在绿江么”?
  “不知道,其实我也不认识他,当时他跟别人说话,我在旁边儿听着,他也戴着一个麦克镜,我就记住了”
  哪里有什么香港人?你要是心血来潮,叫我领你去见他,我上哪里给你找去?
  “唉,驹子,咱们要是也能认识香港人就好了”。
  林驹站住,眼睛直勾勾地瞅着黄天大。
  “怎么了,驹子?哇擦,那个水木棉不就是香港人嘛,咱们早就认识了,还跟她做买卖呢。又把她的手下给揍了一顿,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嘛”。
  黄天大,你可真行,我服了你还不行嘛。
  两人进了候车室,就去了厕所,把包里的电子表拿出来,塞进衣服里面。
  反正现在是冬天,穿着棉袄鼓鼓囊囊的,也不容易看出来。
  剩下的东西,虽然比较时髦,倒也没有什么敏感的东西,不过都是日常用品。
  下午三点多种,两人在三道河车站下车。
  此次南头之行,历时半个来月,来回行程将近一万四千里。
  十四岁的林驹和十六岁的黄天大,就这样完成了他们这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次壮举。
  从出口里出来,黄天大回头看看车站。
  “驹子,这么大一件事儿,就叫咱们给干成了?这事儿是咱俩干的么”?
  靠,这点小事儿你就觉得了不起,真是少见多怪。
  “天大,你有点儿出息。这才是第一步,大事儿还在后头呢”。
  “驹子,这么大的事儿,你都不在乎,你的心到底有多大”?
  “也不大,有钱花,有好日子过,这就是我的心”。
  “靠,我还以为你有远大理想呢。走,可真沉啊,这么多东西,从南头背回来,可真不容易啊”。
  到了三道河中学的时候,林驹到学校去看了一下。
  学校已经放寒假,林驹也没停,就直接回家。
  今天已经是腊月初九,刚刚过了腊八,天气很冷。山上和大地满是积雪。
  路上只有两道车辙印,压开了积雪,走起来还很滑。
  好不容易到了林家堡,就见老五,老六,老七正跟一帮孩子们在打雪仗。
  一见到林驹回来,三个小家伙就跑了过来。
  “二哥,你去哪里了,这么长时间,我都想你了”。
  “老七,你是想二哥的好吃的吧”?
  “是啊,你给我带什么好吃的回来?是糖还是饼干”?
  “不是糖,也不是饼干,这回是更好吃的,都是你没见过的好东西”。
  “让我先尝尝呗”。
  老六也着急了。
  “不急,回家就给你们。老五,快点帮我拿这个包,累死我啦”。
  “你怎么不早说,到时候我好去接你”。
  “我怎么跟你说?又没有手机”。
  “二哥,什么是手机”?
  “哦,我是说收音机,过几天咱家买收音机”。
  “二哥,真的假的”?
  “二哥什么时候骗过你们”?
  “二哥回来啦”。
  “二哥回来啦”。
  老六和老七在前面先跑着,回家报信儿去了。
  等林驹到家的时候,林甲寅、赵杰英、林驰已经在院门口等着了。
  “你个死老四,这么长时间,跑哪里去了”?
  林驰迎上来,接过了林驹的包。
  “我去南方了”。
  “不是说去奉天吗,这么跑南方去了”?
  赵杰英上来,拉扯着林驹的棉袄。
  “走了半个多月,一点信儿没有,家里面天天着急”。
  “我不是告诉你们了嘛,不用担心我”。
  “行了,回来就好,怪冷的,回屋说去”。
  林甲寅接过了老五身上的包,一家人回了屋子。
  “看你冻成这样,快把鞋脱了,上炕暖和暖和”。
  赵杰英就给林驹拖鞋。
  林驹上了炕,林驰也上炕,拽下一个褥子,把林驹的脚盖上。
  “大哥呢,没在家”?
  “又去胡家堡了,天天黏在那里,家里倒成了他的旅店。老丈人家的柴禾弄完了,家里的柴火一捆也没动”。
  林驰没好气的说道。
  “老三,你别瞎说,过年正月弄柴禾也不晚”。
  赵杰英又是照例和稀泥。
  “现在不照相了”?
  “嫌天冷,说等开春暖和的时候再照”。
  “什么天冷?上山割柴禾天就不冷啦?分明是藏着小心眼儿。现在照了,钱归家里。留着不照,等分家出去之后,他们再照,挣钱就都归他们了”。
  “老三,你大哥不是那样的人”。
  “妈,大哥兴许不是那样的人,胡巧可是这样的人。现在我一听她说话就烦,就没有一句上道的”。
  “大哥也不是好饼,就是个怕老婆的命,就跟我爸似的,随根儿”。
  “老三,你胡说八道什么呢,我什么时候怕你妈啦”?
  林甲寅终于说话了。


第82章 礼物

  赵杰英急忙转移了话题。
  “老四,你买新鞋啦”。
  “哦,妈不说我还忘了,二姐,把包给我拽走来。还有你们的东西,趁着你们都在,给你们分了”。
  “来来来,这是皮鞋,一人一双。全家一人一份儿。爸,这个是你的”。
  “来,妈,这个是你的。二姐,这个是你的,最时髦的,高跟鞋,怎么样,漂亮吧,你们都先试试”。
  “来,老五,这个是你的,皮鞋,还有球鞋”。
  “哎呀,二哥,你真是太伟大啦,真是个讲究人儿”。
  “去去去,滚一边儿去,别在这里捣乱”。
  “老六,这个是你的,皮鞋,布鞋,一共三双,诺,还有袜子,等一会儿还有衣服”。
  “老七,你要不要啊”?
  “二哥,我要”。
  老七直接爬上炕来,就要动手抢。
  林驹拍了一下她的小手。
  “别乱动,一样一样给你拿。诺,皮鞋,布鞋,袜子,一会儿还有衣服,跟老六的一样”。
  “二哥,好吃的呢”?
  “哦,对了。这个是香蕉,来来来,一人一根,先尝尝”。
  安东的水果,主要有三种,一是苹果,二是梨,三是沙果。
  沙果不耐储存,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
  梨倒是有,不过到了冬天,都是冻梨,需要用凉水化开再吃。
  苹果可以冬储,不过果比较小,品种一般是红玉和国光,还有少量的黄元帅和红元帅。
  林家有三棵苹果树和四棵尖把酸梨树,冬天吃梨和苹果,倒是不太缺。
  至于香蕉这样的南方水果,在城市里都非常少见,更不用说农村。
  “老七,香蕉不是这样吃的,剥了皮吃”。
  林驹掰下来一根香蕉,剥了皮。
  “妈,你把嘴张开,看看甜不甜”。
  “甜,甜”。
  老五、老六喊了起来。
  “拿来,我自己吃,给你爸也剥一个”。
  “好,爸,这个是你的”。
  “别都吃了,给你大哥留点儿”。
  “诺,这些都是咱家的。这是芒果,这是菠萝。还有椰子和菠萝蜜,太大了,背不动,我就没买”。
  “没买你说什么,叫人白白高兴一场”。
  “林驰,你有没有良心,这么多东西,你背一下试试。行了,剩下这些,是二姨家的,还有二大娘的,和罗家的”。
  “老三,你一会就给你二大娘送去。罗家的,一会儿老四就给送去。你二姨家的,过两天杀猪,你二姨还捎信儿来了,叫老四也去,到时候你给带去”。
  “妈,我知道了。来,还有好东西。手表,全家一人一块”。
  “什么,一人一块?那得多少钱啊?一块一百二,全家八口人,老三,你算算多少钱?老四,你哪来这么多钱”?
  “嘿嘿,妈,你别着急,没几个钱”。
  “这是什么表啊”?
  林驰叫了起来。
  “这叫电子表,不用上弦,用电池的”。
  “这么小,哪来的电池”?
  “小电池,在里面呢,一块电池能用一年,到时候可以换电池,来来来。全家一人一块儿,别抢,人人有份儿”。
  “妈,这是大哥的,还有大姐的。对了,高跟鞋也有大姐的份儿。爸,妈,你们不是想看外孙子么,什么时候去看外孙子,正好给大姐送去”。
  这回就给你们个机会,到老卢家去显摆一下。
  “对了,大姐夫那个人还不错,电子表也给他一块”。
  “还有一件事儿,高跟皮鞋和电子表,我给胡巧也带份儿了,现在交给你们,你们给不给,我就不管了”。
  “哦,对了,爸,这个是电动刮胡刀。烧一号电池的。这是开关,往上面一推就开,往下面扒拉,就是关,你试一下”。
  “这个东西好,我试试”。
  林甲寅接过去,就到镜子前面刮胡子。
  “老五,这个皮球是你的,老六,老七,这俩小的,是你们的,拿去玩吧”。
  “哦,对了,这个电子表,给老叔、老婶一人一块”。
  老叔是长辈,又要过年了,就算是过年的礼物。
  老婶也是长辈,上回去骂街,出了不少力,二大娘那边有了礼物,也不好把老婶给落下。
  胖嫂子和另外几个老娘儿们,上回骂街也很卖力,一人一条纱巾,虽然是水木棉白给的,但在这里也绝对拿得出手,足够她们在人前显摆的。
  “妈,剩下的这些,我就都交给你和二姐,你们俩看着分,我就不管了”。
  “剩下这些电子表,我就不给你们了。有人跟你们要,你们也别答应。跟我要也不给。我要拿出去卖了,走这一趟,怎么也要把本钱弄回来”。
  “这个电子表,你们也不用省着,就天天带着,坏了,丢了,到时候我再去给你们弄,也不要你们出钱”。
  “至于这个表多少钱,你们也别问。问了我也不告诉你们。反正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多钱”。
  “要是有别人问你们,你们就说不知道,就说我弄回来的,问了也不说”。
  麦克镜的事儿,林驹现在还不打算跟家里说。
  这个属于他跟黄天大合伙儿做的买卖,你不想叫家里人参合进来。赚了钱,可以给家里人花。家人参与其中,利益格局就会变得复杂化。
  以前还好说。现在大哥那边遇上了个胡巧,看这个趋势,已经被胡巧给控制了,大哥要是参与了,将来就等于等胡巧搅合在一起。
  林驹虽然并不怕她,但没必要在这样一个女人身上浪费精力。
  给她电子表和鞋,这些都是小钱儿,不过是个礼数而已,面子上的事儿。
  大的利益,就不能让她平白无故地得到。
  林驹走了,几个小的跑了出去,向小伙伴儿们去显摆自己的电子表。
  屋里剩下了林甲寅,赵杰英、林驰。
  “哎呀妈呀,这十来块电子表,值一千好几百啊”。、
  林驰突然叫了起来。
  “不会那么多吧?老四不是说了么,不像咱们想的那么多”?
  “这个死老四,跟自个家里也不说实话”。
  林甲寅摆弄着剃须刀,慢条斯理的说话了。
  “我看老四不说也好。要不别人问,咱们怎么说?看样子老四是想做这个买卖,咱们若是把底细透露出去,别人还不跟老四抢生意”?
  “对了,是这个道理,那就别问老四。他不是说了么,剩下的表卖了,就能把本钱赚回来,不赔钱就行”。
  “哼,就咱家老四那个脑袋,他还能光是赚回本钱?他肯定赚钱,还不能少赚”。
  林驰对林驹可是知根知底的。
  “胡巧那个给不给”?
  林驰又问道。
  “唉,老四都给带份儿了,就给了吧。要不她看咱家人都有,又找你大哥要,你大哥那个性子,唉”。
  “你瞅我干什么,他可不随我,老四才随我。对了,明天看看大外孙子去,顺便把电子表和鞋送去”。
  林甲寅说完,又去刮胡子。
  赵杰英笑了笑,林驰则直撇嘴。
  这是要去老卢家显摆了。


第83章 火盆

  林驹先到了老叔家。
  老叔和老婶两人正在吵架。
  “你一天就‘哎、哎、哎’的,我是姓‘哎’,还是名字叫‘哎’,愿意叫,你叫别人去,谁愿意答应你去叫谁去”。
  老婶一边气哼哼地说着,一边在灶坑前面烧火。
  “你个死老娘们儿,这一辈子不就是这么叫你的么,你要是不愿意听,早干什么了?当初我就不娶你”。
  “现在后悔了?后悔也晚了。告诉你,林乙卯,我还后悔呢。哦,驹子来了,你先进里屋去坐,里屋暖和。等我跟这个死鬼掰扯完,咱娘俩儿再慢慢说话”。
  “对,驹子,你先进去,等我收拾完这个死老娘儿们儿,咱爷俩再慢慢说话”。
  “林乙卯,你这么大人了,有点脸好不?自个儿没文化,就不要说话。我说什么,你学什么,有点儿出息行不”?
  “老叔,老婶,你俩慢慢吵,我先进屋去”。
  林驹懒得再听,更懒得打听两人为什么吵架。
  老叔和老婶,这一辈子就是这样,几乎天天吵架,为一点儿小事儿,都能争执不休。
  吵完了就好,好完了就吵,似乎吵架已经成了两人之间的沟通方式。
  林驹进了里屋,就见林嘉玲正在炕上,摆了个桌子,旁边一个火盆,里面火炭正红,似乎正在学习。
  “林嘉玲同学,我给你布置的作业,做得这么样了”?
  “林老四你个缺德玩艺儿,弄了这么多作业,你要累我啊”?
  “林嘉玲,你就这么跟老师说话么”?
  “我呸,在学校里没办法,我叫你一声老师。现在是在家里,我是你姐姐,你没大没小的,竟敢弄一大堆罪作业折腾我,看我将来怎么收拾你”。
  “林嘉玲,就你这小样的,我二姐怎么样?比你厉害不?我都不怕她,我还会怕你”?
  “哼,你二姐是亲的,她舍不得下手。我又不是你亲姐姐,我可不会客气”。
  “死丫头,说什么呢,敢对老师这么说话”。
  老婶进来了,老叔也跟着进来,两人一脸笑容,就好像更本没有吵架这回事儿似的。
  “老叔,老婶,我出了趟远门儿,要过年了,给你俩带点儿东西”。
  “驹子,你出门赚点钱也不容易,就不用给什么东西了。你教嘉玲的事儿,还没谢谢你呢。嘉玲在你手下怎么样?还听话吧”。
  “这个嘛……”。
  林驹看看林嘉玲,就看到她刀子一样的眼神儿。
  “还算行吧,开始的时候有些小毛病,以后还不错”。
  “嘉玲,以后好好听驹子的话。驹子,他要是不听你的话,你就回来告诉老婶,我到你们学校去骂她,叫她在那里混不下去”。
  我的我天啊,老婶,你连自己闺女也不放过啊。
  “林嘉玲,你听见了吗?这可是老婶自己说的,来,老婶,老叔,你们看看这个东西”。
  林驹把电子表给了两人。
  “哎呦,驹子,这是什么东西”?
  “手表,电子表,你看看上面的时间,是不是跟你们家的钟一样”。
  “哎呦,还真的一样啊。驹子,这得不少钱吧,要是钱太多,我就不要了,还是你自个儿留着”。
  “不用,我自个儿有了。我家人也都有了”。
  “老四,我的呢”?
  林嘉玲把手伸到林驹跟前儿。
  “没有你的份儿”。
  “你家里人都有了,就差我一个,你那包里是什么,里面是不是还有”?
  “我家里是亲的,你又不是亲的,能跟他们比吗”?
  “我不是比亲的还亲么?不行,你必须给我一个,爸,妈”。
  “丫头,这个挺贵的,你别要了,爸的这个给你,你上课的时候好好看点儿,别耽误了上课”。
  林乙卯把自己的电子表给了林嘉玲。
  “还是我爸对我好,林老四,你给我等着”。
  “林嘉玲,这话可是你说的啊,这样东西,你可别跟我要”。
  林驹拿出来一条黄色纱巾,在林嘉玲面前晃悠。
  “给我,妈,帮我抢下来”。
  林嘉玲一下子跳起来,简直比兔子还快,一把抢了过去。
  林驹和林嘉玲从小就在一块儿玩儿,整天打打闹闹的。
  两人斗嘴打闹,老叔和老婶早就习以为常,也不干预,只在一旁笑着。
  “老四,你那包里还有什么宝贝”?
  林嘉玲又惦记着林驹的包。
  “老叔,老婶我先走了”。
  林驹赶紧逃了出来,奔罗雅家去了。
  再待下去,怕是连给罗雅的东西都保不住,那可没法跟罗雅交待。
  罗家院子里的积雪,清扫的干干净净,大门外有两大堆雪,就是从院子里面清扫出来的。
  林驹推开木栅栏大门,进了院子。
  这里人家的大门,都是木制的,很少有后来那样的铁大门,更不用说什么不锈钢的。
  因为治安情况很好,家家户户的大门,甚至房门,都几乎不上锁。即使家里没人,也大多如此。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即使有些夸张,却也相去不远。
  房门照例没锁,林驹敲敲门,稍等了一会儿,正想推门进去,门开了。
  “林驹,你回来啦。什么时候回来的”?
  来人正是罗雅,虽然脚上趿拉着鞋,身上却穿的齐齐整整。
  一张笑脸,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刚刚回来不久”。
  “雅雅,叫林驹进来坐”。
  传来了罗雅妈妈的声音。
  “对啦,快进来,你冷了吧”。
  罗雅阿里这林驹的衣袖,两人进了屋里。
  “林驹来了,快过来烤烤火”。
  罗叔和罗婶正坐在炕上,在火盆边上烤火。
  这里的农村,冬天除了靠烧炕取暖,家家户户还要用火盆。
  也不用专门烧木炭,因为烧的都是木柴,烧完后的火炭就扒出来,放进火盆里面,火盆或者放炕上,或者放地下,用来取暖。
  冬天农闲季节,没有什么事儿的时候,人就呆在炕上,或坐或卧,抽烟聊天喝酒。
  除了取暖之外,火盆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可以用来热饭热菜。
  炖上一锅酸菜,上顿吃不了,下顿在火盆上一热,一家人围着火盆吃饭,饭菜热乎乎的,人也暖暖和和的。
  东北的招牌菜,酸菜白肉血肠,或者肉炖酸菜粉条,正宗的就是在火盆上炖这种吃法。
  至于后来各地饭店里的吃法,不过是一种变通做法,跟原来的吃法已经有了较大的不用。


第84章 冰雪世界

  林驹也不客气,把包往炕上一放,坐在炕檐上,罗雅则又上炕,坐到林驹的身边。
  炕檐是一块长长的木料,用刨子刨的非常光滑,天长日久,已经发出亮光。
  多数炕檐是梨木的,也有一些是桦木的。
  “驹子,这回又去哪里了”?
  罗叔问道。
  “羊州”。
  “呵,走这么远,六七千里地呢,十来年前,我去过一回,怎么样,羊州有什么变化么”?
  这个问题就不太好回答,十来年之前的羊州什么样,林驹也不知道。
  “看起来没有多大变化,新的建筑不多”。
  “快了,就会有大变化了。对了,你去做什么生意”?
  “你问这些干什么,有你这么问话的么”?
  罗婶在一边埋怨道。
  “林驹又不是外人,我问问又能怎么的”?
  “我去那边买了一些电子表,准备回来卖一下。我还给你们带来几块,你们试着带一下,都是新鲜玩意儿”。
  林驹拿过包,先拿出电子表,一人给了一块。时间都已经调好了。
  “呵,真是电子表啊,今年秋天回绿江的时候,看见有人戴过,没想到如今我就有了”。
  罗叔就摘下自己的手表,把电子表往手上戴。
  “林驹,这得多少钱”?
  “香港那边带过来的,在咱们这里价钱挺高,我是从一个香港人手里拿来的,在他们手里其实没几个钱”。
  “这个东西太贵重,我们不能要”。
  “罗婶,我家里一人一块,连老六、老七都有,刚才还送给老叔和老婶一人一块,你说能有多贵重”?
  “你不用想那么多,驹子给的,咱就收下,雅雅,戴上看看”。
  罗雅其实早就想戴上,只是因为在父母跟前,才不好意思。
  如今爸爸一说,立刻就戴上。
  “这里还有几双鞋,都是香港那边的时兴款式,是给罗雅的,也没花什么钱,是那个香港人送的,我家里老六、老七他们都有,就给罗雅带了一份儿”。
  “还有这些发卡,头箍,头花,都是些小玩意儿。水果就剩这么多了,买多了也扛不动,回来一分就没了。就剩下这一点儿。咱们这边有钱也买不着,给你们尝个鲜儿”。
  林驹就把包里的东西,一下子都拿出来,放到炕上。
  “哎呦,林驹,这么多东西啊,叫你破费了”。
  “罗婶客气了,咱两家是邻居,不分里外的”。
  “驹子有心啦,过年正月的时候,到家里来吃饭”。
  “林驹,你可一定要来哟”。
  罗雅抓着林驹的胳膊,神情亲热。
  “雅雅,既然是林驹给的,你就都收下。试试鞋,看看合适不合适”。
  罗婶见了这几双鞋,也非常喜欢。
  其实林驹本来也想给罗叔和罗婶一人带一双鞋,只是觉得礼物太重了,未免有些唐突。
  他们又不是那种贪财之人,东西多了肯定要给钱。那样的话,反而叫他们为难。
  罗雅穿上新鞋,美滋滋地在炕上走来走去,把三双鞋都试了。
  “林驹,穿着都合适。这鞋太漂亮话啦,谢谢你”。
  然后又戴上发箍,下地在镜子前面左照右照地臭美。
  “驹子,你什么时候还去绿江么”?
  罗婶问道。
  “这几天就去,罗婶,有事儿么”?
  “倒是没有别的事儿,雅雅要到她爷爷家待几天,就等着你回来送她去。你要是去的时候,就跟雅雅一块儿走,我和你罗叔也放心”。
  “好,我这两天去的时候,提前告诉你们一声”。
  “雅雅这几天,总是嚷着到大河去玩儿,现在你回来了,就带着她去玩一会儿,别人带着我们不放心”。
  “好,罗雅,走,我带你去”。
  这个罗婶,很识趣嘛,我正想带罗雅出去,你就说了。
  林驹和罗雅出去,罗叔冲着罗婶笑了。
  “你笑什么,神神道道的”。
  “我笑你现在怎么这么上心,他们还小呢”。
  “现在是小点儿,过年几年就长大了。林驹这孩子,学习好,将来一定能上大学。又能挣钱,雅雅跟着他不会吃苦。还顾家,将来不能委屈了雅雅”。
  “嗯,林驹是咱们从小看着长大的,知根知底,这孩子心性好,人品正,是个稳当人,将来有前途”。
  “你没看雅雅成天把林驹挂在嘴边儿么?林驹又救了她一命,这就是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