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邻居就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也没隐瞒,就是实话实说。
“你们学校怎么能这样啊?还讲不讲理啊?明天我去找他们去”。
林驰愤愤道。
“二姐,不用去找,这回就是他们请我回去,我也不回去了”。
“老五,你去拿个杯子来,我跟你二哥喝点酒”。
林甲寅说道。
老五拿来杯子,林甲寅给林驹到了一杯。
“老四啊,你冷静点儿。你这一退学,大学可就白念了。没有毕业证,也不会给你分配工作,将来可就只能在农村呆一辈子了”。
林甲寅说道。
“爸,这不是在不在农村的事儿,这就是欺负人嘛。凭什么给老四处分”?
林驰还是愤愤不平。
“他们也说了,只要我认错,就撤销处分。但是我没错,凭什么认错?就是不念这个大学,我也不会向他们低头。我已经决定了,你们也不用劝我了”。
林驹举杯,跟林甲寅喝了一杯。
“不念就不念,省得在那里受气”。
老五倒是成了第一个支持者。
“好啊,二哥不念书,以后就天天送我和三姐上学”。
老七才不管那套呢。
赵杰英咳嗽一声,别人就都不说话了。
“老四,你跟妈说实话。你说的都是真的么”?
“妈,我还能跟你们撒谎吗?都是真的。就是不想念了。不想跟他们生气,没什么意思。反正我将来也不要他们什么工作,也是要做生意的。这回就在家做生意”。
“老四,你实在不愿意在经贸学院也行,要不你就转到别的大学去”。
林驰出了个主意。
“不去”。
“要不你就下个月再考一回,反正你岁数也小,今年也能考上,这回选一个好的”。
林驰还不死心。
“不去,再好的学校也不去,白白浪费时间”。
“你个死老四,还不服天朝管了呢”。
“二姐,你就别劝我了,这大学我是说死也不念了”。
“罗雅知道么”?
“知道,我临走的时候到她那里去了,她也劝我,不过也没用。你们谁也别劝了。爸,再喝一个”。
见到林驹的车回来,林嘉胜、二大娘、老叔、老婶儿也都来了。
林嘉胜已经吃过饭了,就又上来喝酒。
大伙儿也纷纷劝林驹回去,或者象林驰说的那样,或者转校,或者今年再考,但林驹就是不答应。
天黑了,见林驹就是不吐口,二大娘和老叔、老婶儿只好回家。剩下林嘉胜还在这里。
吃完饭,林驹和林嘉胜到了屋里。
“驹子,你真的不回去念书了”?
“三哥,我已经决定了,不回去。这回我要干大买卖了”。
“也好,你回来了,就领着我们大干一场。其实,念那个书也没多大意思。就算能分配个工作,一个月不到一百块钱,有什么意思?只要有钱,咱们什么买不到”?
“山楂树苗的事儿,你安排好了么”?
“跟老鹞子说了,他答应卖给咱们。不过,我跟他没把话说死,咱们要是买,他就卖。不买他就留着。沙山寨那里还有两家有,明天我就过去看看,买方那边,我琢磨好了两家,过两天就过去安排。这回,咱就把沙河他们几个那几个钱儿全给他们坑了,看他们还敢算计咱们不”?
“行,你就照计划去办吧,不用对他们客气。哼,想坑咱们兄弟,他们还嫩了点儿”。
哥俩唠了一会儿,林嘉胜就回家。
林驹回到屋里,一家人在一起喝茶说话。
赵杰英咳嗽一声,众人知道她有话要说,就停止说话。
“老四,你真的不打算念书了”?
“妈,我已经决定了,不念了”。
“你可想好了”。
“想好了”
“妈,他不念书干什么啊”?
林驰觉得母亲的口气不对劲儿。
“老三,老四念书,就是为了将来活得好点儿,过得开心点儿。既然现在念书觉得不顺心,何必憋屈自己?”
“我的二儿子有多大本事,我清楚。当初没念大学,不也干成了那么多大事儿?便是那些念了大学的,又有几个有我儿子的本事?”
“不念就不念。便是没有工作,又能怎么样?咱家人原来也没有工作,如今不也过得挺好?便是他们城里有工作的,又有几个比得上咱家的”?
“至于罗雅那里,她要是个有情有义的,便是老四在农村,她该跟老四还是跟。她要是个没情没义的,这样的人给咱家也不要。就凭我儿子的本事,想找什么样的好姑娘找不着”?
“再说了,老四的大学虽然念了半截,但咱家将来还有三个大学生呢,也不差这一个。只好老四开心就好”。
“不过,老四,这可是你自己决定的,将来可别后悔”。
“妈,我不后悔”。
“妈,你就知道惯着他”。
林驰愤愤道。
“我不是惯着他,就是不愿意让儿子受委屈。另外,你回来了,别人可能有些风言风语的,你自己可要有准备。你自己决定的,你就要受着”。
“妈,我不会在乎那些话的,谁爱说什么就说什么”。
“对,在外面混的不开心,就回家来。不念就不念”。
见赵杰英已经同意,林甲寅自然就拥护了。
“好好好,我不管了。回来也好,到技术学校当校长去”。
林驰也无奈屈服了。
“二哥,你到我们学校当校长去”。
老六又给安排了个差事。
“那太好啦”。
老七是最高兴的。
“二哥当三道河中学校长都绰绰有余”。
还是老五更有眼光。
“哪个校长我都不当,这回我要干一件大事儿”。
林驹说道。
第409章 干大事儿
听说林驹回来,歪脖林、胖嫂子和堡子里其他人也都来了。
赵杰英也没瞒着别人,就把林驹的事儿原原本本说了。
众人吃惊之余,未免就劝说一阵。见林家自己都认可了,也就不再说什么。惋惜一阵,就兴奋起来。
纷纷说起了林驹回来干什么的事儿,最后的观点,就是林驹回来之后,自己兴许跟着林驹沾光更多,跟着林驹发财。
第二天一早,林驹本打算送老五到三道河中学上学,当时就被老五拒绝了,自己骑着自行车去上学。
正好老六和老七要林驹开车送她们去上学,林驹也打算到马家堡子学校去看看,就拉着两人去了。
马家堡子学校的新校舍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只剩下安装门窗玻璃。
林驹一到,马二就迎了上来。
“老四,你怎么回来了”?
自从今年开始建设学校之后,马儿就一直在学校的工地上盯着。这一回,马二是真的上心了,每天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脸晒得黑黑的。
“我退学了,今后就在家里做生意了”。
“什么?退学?你疯啦?”
见林驹的车来了,陈二成和朱老师等人也过来,林驹就说了自己的退学经过。
几个人虽然劝说,惋惜,但事已至此,林驹决心已定,也就不再说什么。
“退就退了吧,现在也不像以前了,没有正式工作,也能换赚大钱。林驹是做生意的好材料,将来能赚更多的钱”。
陈二成说道。
“也是,如果你将来分配工作,到了城里上班,就要受人家的管束,一个月几十块钱,也没有多大意思,倒不如在家里自在”。
马二很快就转变了观点,成了支持派。
几个人一边在工地上查看,一边闲聊。
“这个学校的建设进度挺快啊,我以为还得等一段时间呢”。
林驹说道。
“还算顺利,主要是钱足了,缺什么东西就能买来。再一个就是人手够,各个组该出的人都能及时上来。这一回,马二表现还不错,值得表扬”。
陈二成笑呵呵说道,看来对马二的表现还比较满意。
“我要是再不积极点儿,二爷还不得叫我到雪地里罚站啊”。
“哼,小王八犊子,你知道就好”。
“再有二十来天就完工了,今年雨季之前,就能搬进来。如今总算是能松口气了”。
朱老师说道。
“这回咱这里是全县农村小学里最好的学校。头几天,左副县长还来,主动答应,给咱们一批体育和教学器材”。
“还当着大伙儿的面儿,代表县里对咱们马家堡子的村民表示感谢,感谢咱们出钱出力呢”。
陈二成说着,就带上了得意神色。
“这个就不用他感谢了,咱们也是为了自己家的孩子不是”?
马二嘴上谦虚,心里却是得意和自豪。
“中午在这里喝点儿”?
陈二成问道。
“不喝了,我还要到三道河去一趟,回来就到处露露面儿,告诉大伙儿一声”。
马二眼睛转了几下,心里就有了主意。
“晚上到我家去喝点儿,我叫人弄点儿河鱼,陈校长和朱老师都去,正好再研究一下学校的事儿”。
“行,我替林驹答应你,到时候我们一块儿去,正好给林驹接风。林驹,就这么定了”。
陈二成就做出了决定。
“也好,到时候我回来”。
离开学校,林驹就去了三道河。先到了二姨家的饭店,说了自己的情况。
二姨埋怨林驹太冲动,倒是二姨夫很看得开,说既然退学了,就在家做生意。又叫林驹中午过去吃饭。
随后林驹到了技术学校,说了事情经过,丛丽等人不外乎跟别人的态度一样,也是那些话。
林驰已经接受了林驹退学的既成事实,也就不再说什么,于是就给林驹介绍技术学校的事情。
林嘉胜回来之后,重新接掌了西大甸子基地的事情,赵平也就回到了技术学校。
“二姐,技术学校这里,离开了赵平大哥没事儿吧”?
“老四,你又打什么鬼主意?我的人可不准你动”。
“我想要干一件大事儿,需要人手,你这里有陈辅材和韩蝶,我估计也够用了,就把赵平大哥给我”。
“你又要干什么”?
“我想办个服装厂,大型的,一千人左右。水木棉和水桂那里早就想办了,就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才拖到今天。现在我回来了,就把这件事儿张罗起来”。
“一千多人?能行吗、这可是大型企业啊,跟铜羊铁矿差不多了”。
“没问题,至少可以干上几十年,产品直接出口。不过,咱们的效益要比铜羊铁矿好得多”。
“上哪里招那么多人去”?
“有的是人,周围几个乡镇的农村,大姑娘、小媳妇儿有的是人啊”。
“有那么多钱吗”?
“咱们的存款,加上天大那里的存款,水木棉再投一些设备和资金,如果别人愿意,也可以入股。我算过了,没有多大问题。”
“你可要想好了,这可不是小事儿”。
“二姐,我的本事你还不知道吗”?
“哼,我当然知道,叫人家学校给开除了,你多有本事啊”。
“二姐,我不是被开除,是自己退学的”。
“那不一样嘛”。
“那可不一样,我是不愿意念书了,不是他们赶出来的”。
“行行行,是你自己不愿意念的。到中学去一趟吧,丑媳妇早晚见公婆”。
你个林老三,这跟丑媳妇有关系吗?
林驹从车上把这个学期从胡千山和归老爷子那里弄来的书画送到了左庆芳那里,看了一会儿自己的那些宝贝,跟左庆芳聊了一会儿,就去了三道河中学。
他的目的,就是尽快把自己退学的消息,传达给相关的人,叫他们第一时间接受这个事实,免得时间一长,各种猜测和谣言满天飞。
至于今后别人如何反应,他也懒得去关注。
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没有人会永远去关注他林驹退学这件事儿。顶多议论一阵也就罢了。
当他开始筹建一个一千人左右的服装厂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这件事情上来。
到了那个时候,人们对林驹的观感就会重新定位。
关于他退学的事情,人们就会重新进行解读。
那个时候,退学的这个举动,就会成为一个舍弃读大学,回乡创业的传奇故事。
第410章 放出风声去
到了三道河中学,见到了曾校长、郑组长、卓老师、孙老师、苏老师等人以后,林驹说了自己退学的事情。
反应跟其他人差不多,不过是劝说和惋惜之类的。
“唉,既然你实在不想回去,也就罢了。要不你就今年参加高考?反正你岁数也小”。
曾校长又提出了建议。
“不考了,没意思”。
“实在不愿意考,就到三道河来当老师。他们不给你分配工作,咱们将来给你转正,你放心,今年就给你转”。
曾校长又抛出了诱饵。
“不干,当老师才挣几个钱,还得受你们管制,累的像个孙子似的”。
“你们看看,正规的师范毕业生想到咱们学校来,我还得选来选去的呢。你大学都没念完,还挑挑拣拣的”。
“我有大事儿要干”。
“呵,你干的大事儿还少吗?还能有什么大事儿”?
卓老师问道。
“以前都是小打小闹,这回我要办个大型服装厂”。
“大型的?有多大”?
“一千人规模的”。
一千人?
几个人又都面面相觑。
林驹之所以把这件事儿说出来,就是要放出风声去。
目的就是引起官方的注意,等着官方主动来找他。
这是个出口服装厂,市场全部在海外,赚的是外汇。
现在全国各地外汇非常紧张。能够出口创汇,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事情。
相应的,在用地、税收等方面,都有一些优惠政策。
整个风城县,目前还没有一家合资企业。
如果林驹的服装厂创办成功,就首开记录。不仅为解决地方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做出贡献,也是政府的一个政绩。
林驹相信,只要自己放出风声,官员们了解了自己的实力之后,就会主动地找上门儿来。
那个时候,自己再跟他们摊牌,就占据了主动位置。
沉默了一会儿,曾校长哈哈大笑起来。
“好小子,我就琢磨这里面不对劲儿嘛。你小子猴儿精猴儿精的,哪里会轻易就退学了。原来是要干这件大事儿啊”。
“是啊,这才是林驹的做事风格嘛”。
“对啊,林小鬼儿人小鬼大,老奸巨猾,没有便宜的事儿,他能干?”
苏小霜就是这么夸人的。
“林驹,我也告诉你个好消息。咱们三道河中学跨市跨省招生的事情,上面已经批准了。目前正在规划建设新校舍,计划明年秋天招生。我估计,你的服装厂明年也能投产,到时候咱俩就一块儿开张,怎么样”?
“好啊,曾校长,那就说定了”。
“一言为定”。
“对,三道河中学招个一两千人,你的服装厂再招个一千来人,到时候三道河双喜临门,人气儿可就旺起来了”。
郑组长现在似乎就看到了那一天。
“曾校长,林驹回来了,打算干这么大的事儿,中午给林驹接风,整点儿”?
卓老师出了一个主意。
卓老师好酒,今天正好有了借口。
“那就整点儿,告诉食堂,准备点好菜,跟林驹好好喝点儿。林驹,你说我怎么就愿意看到你呢,一见面儿,你总是能给我带来好消息”。
“曾校长,你也别高兴的太早。我这件事儿刚刚有个想法,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没事儿,我相信你。只要你想做的事儿,总是能做成。无数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原来人们对我有这么高的评价?
“对了,你打算在哪里办厂”?
卓老师突然问了一句。
“这个还没有最后决定。要看具体的条件。土地,交通、人口啊,各种因素都要考虑到。马家堡子、林家堡、三道河、铜羊镇、县城、甚至绿江,都是选项”。
“别的地方都不用考虑,就在三道河。这里地皮有的是,公路、铁路交通方便,绿江还有机场、港口,再说了,本乡本土的,人头也熟,还能到别的地方去”?
曾校长就先给决定了。
“到时候再考虑吧,我还得考虑外方的意见,到时候他们还得来考察”。
林驹的计划,厂址就选在三道河。不过他现在还不能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中午就在学校跟曾校长、郑组长、卓老师吃饭。
借口要开车,喝了一杯酒,林驹就告辞,来到了自己的房子那里。
随着自己的服装厂和三道河中学扩大招生规模,将会有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三道河。
这些人将在这里吃住消费,必将带来大量商机。
是时候把这处房子推倒重建了。
将来盖成一栋六层的公寓式楼房出租,光是租金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回到技术学校,林驹就跟林驰说了自己的想法。
“二姐,还有什么地方的房子有卖的?最好是临街的地方”。
“原来我倒是买了一处房子,准备给爸妈将来住的。不过地方不算太大。”
“粮管所的房子,我听说要卖,一共十二间房,不过它的后院挺大”。
“多少钱”?
“一万八,估计一万五六就能买下来”。
“买下来,就以爸妈的名义买下来,越快越好”。
“买那么多地方,有什么用处”?
“将来开商店、旅店,都能用上”。
“真的买下来”?
“买,白捡的一样,此时不买,更待何时”。
“行,一会儿我就过去找他们说说。赵平大哥的事儿,我刚才跟他说了,他问你究竟要他干什么”?
“我打算叫他到南头那里学习一下”。
“到那里学习什么”?
“一千多人的服装厂,不是个小事儿。必须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叫他到南头去,找个合资的工厂去实习一段时间,把人家的经验学回来”。
“就他一个人去”?
“一个人不行,至少要去三个。再加上宋林富”。
“那还缺一个人呢,要不叫赵安去吧”。
“不行,将来这三个人要在服装厂当主管,他跟赵平是亲兄弟,有些事情不方便”。
“倒也是,可咱家也没人了?原来愁着没事儿干,现在有事儿干了,人倒是不够用了。林嘉强怎么样”?
“他也不行,他那个性格不适应。等等再说吧,到时候我再物色一个人”。
第411章 有人要入股
找来了赵平,林驹把自己要办服装厂的事情和叫他去学习的事情说了。
赵平自然满口答应。
关于赵安的安排,就先让他负责林驹那两处房子的建设,积累一些经验之后,将来再负责服装厂的基建工作。
“厂址现在什么地方”?
林驰问道。
“肯定在三道河,不过我对外面放了一些烟雾弹,没透露这一点。至于具体的地点,还没有最后决定”。
“道东那里怎么样”?
林驰说道。
经过三道河的铁路和公路,都是南北方向的,从三道河中间穿过,把三道河分成两个部分。
在三道河人的俗称中,铁路东面的部分就叫做道东,西边的部分,就叫道西。
不过,目前三道河的重心在道西。包括乡政府等机关、三道河中学、技术学校、三道河小学等,都在道西。
道东基本上没有什么机关企事业单位,只是有一些住户,地方很宽敞。
道西和道东之间的交通,就通过南北的两座铁路桥洞下面来往。
“道东不行,铁路桥洞太矮,将来厂里有大型车辆,连桥洞都过不了”。
“怎么过不了?现在的东风,解放不都能走么”。
现在还没有大型卡车,东风解放就算是大卡车了。载重也不过十来吨。
这样的车,在前世只能算是小型卡车。
等到将来遍地都是几十吨,上百吨的大型卡车的时候,那两座铁路桥洞根本就走不了。
况且服装是轻载货物,体积庞大,装车高度高,即使小型卡车,想通过都难。
林驰和赵平自然想不到将来会有这一天,林驹也就不跟他们多说这事儿。
在技术学校呆了一下午,下班的时候,把林驰送回家,林驹就去了马家堡子学校,拉上陈二成和朱老师到了马二家。
六个村民组长已经来了,没多久,酒菜齐备,就喝上了。
“今天把大伙儿找来,一是很久没有到一块儿聚了,另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老四回来了。现在,就让我们举起杯来,欢迎老四回家”。
马二说完,就率先喝了一杯。
众人跟着呼喊着,大伙儿一块就喝了一杯。
林驹退学的事情,今天已经在整个马家堡子传开了。包括三道河的很多人,也已经都知道了。
让林驹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关于他退学的事情,并没有引起多大轰动。他见到的人,除了有些替他惋惜驻外,并没有表现出多大惊奇。似乎他退学回来是一件好事儿一样。
“林老师,回来也好。在外面呆的不顺心,咱就回家来。外面人不要你,咱们马家堡子永远欢迎你。这是你的家,不回这里还回哪里”?
陈二成说道。
“是啊,在外面混的不顺心,咱就回家。在家里也一样有的是事儿干”。
歪脖林也劝解道。
“对了,老四,我记得你前年在这里喝酒的时候,曾经说过要干一件大事儿,究竟是什么大事儿”?
马二突然提起了往事。
前年喝酒的时候?
林驹想了半天,才回忆起来。
原来是那个时候就想着要办服装厂,但是因为政策不明朗,所以没有进行。
此后就因为上学,这件事儿就一直拖延下来。
“驹子,你想做什么大事儿,可要跟我们说啊。有赚钱的生意,我们还跟你干”。
老高说道。
“老高,这事儿我可得好好想想。以前教你们赚钱,你们连学校都不管了,现在……”。
“喂喂喂,驹子,打住,打住。这丢人的事儿,咱就别提了好不好?你问问二叔,我们这回表现怎么样?建学校的事儿,我们这些人可是上心了啊”。
“嗯,他们表现都还不错。林老师,你要是有什么好路子,就告诉他们一下。能赚钱也是好事儿么,没有钱,咱们学校也不能建得这么好是不是”?
“对,还是二叔说的有理”。
林驹喝了口酒,放下了酒杯。
“我是琢磨了一件大事儿,打算办一家服装厂,工人一千左右”。
“什么,一千人左右”?
马二立刻放下酒杯。
“这可是大工厂啊,在哪里干”?
“能行吗,会不会赔了”?
众人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
待得众人惊诧之后,林驹才说出了自己的大致计划。
“这个,啊,老四,你有那么多钱么”?
马二问道。
“对方可以投资,我自己手里也有些钱,实在不够,还可以去贷款”。
“欸,哪里用贷款啊,你的钱不够,咱们可以凑钱啊”。
马二说着,就给另外几个组长使眼色。
“不用,我自己可以解决”。
“老四啊,你这么做就不对了啊。明明咱们自己家人有钱,何必去找外人呢?咱们可以入股嘛,你们说,是不是啊”。
马二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意思。
“是啊,我们入股啊。钱闲着也是闲着,银行那里也没有多少利息,不如就放到你那里”。
就连朱老师都动心了。
“到我那里入股,你们就不怕赔了”?
“老四,你这话就远了。跟着你一块儿干,痛快。就是赔了也不怕。再说了,你好意思赔钱吗”?
“是啊,跟你干,我们放心,你干的买卖,就没有赔钱的时候”。
“是啊,你好几百万都不怕赔,我们这一万两万的,还怕什么”?
众人就纷纷说出自己的理由。
不得不说,他们说得还真都有些道理。
起初,林驹还没有让他们入股的打算,以为他们愿意出钱,是借给自己用。
没想到这帮家伙的算盘打得挺精明,都想入股,可见也都不是傻瓜,能算得开帐。
如果将来服装厂效益好,入股的收益,自然远远好于借钱给林驹和银行存款。
对于林驹来说,能够吸收一些人入股,也有好处。这可以降低自己的资金投入。
他现在虽然可以调动不少钱,但是创办一个大型服装厂,资金仍然不够。
原来的计划是分成两步走,一期工程完工投产后,缓上一两年时间,再上二期工程。
如果吸收一些社会资金,就可能一步到位,不用再上二期工程。
“好,这件事儿我考虑考虑再说”。
“还考虑什么,咱们就到你那里入股,你吃肉,咱们跟你喝汤,就这么定了”。
马二自己就做主了。
还有人抢着送钱,看来我的品牌美誉度还不错啊。
第412章 老朋友
绿江照相馆的外貌,没有什么变化。就连橱窗里面当做样品的那些照片,还是几年前的。
进了照相馆,里面的格局跟以前也没有什么两样。
现在再看这个照相馆,林驹颇有些感慨。
当初就是在这里,认识了丛丽和刘全河,开始了自家的照相生意。
几年时间过去,自己的照相生意不做了,丛丽也成了技术学校的老师。
“同志,要照相吗”?
前台接待的人,还是当年那个。
“哦,我不照相。是来找人的,请问刘全河还在这里吗”?
林驹已经将近三年没见到刘全河了。
“刘经理啊,他在楼上呢,你上去找他吧,对了,我怎么觉得你有点儿面熟呢”。
“面熟就对了,我前几年总来这里”。
楼上还是原来的样子,甚至门上挂着的“经理室”的牌子,还是几年前的那个。
林驹敲敲门,停了一会儿,一个女人出来,头发有些散乱,脸色潮红,神色有些慌张。瞅了林驹一眼就走了。
当年林驹第一次到这里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情形。
所不同的是,当年那个从屋里出来的女人是丛丽而已。
这个老刘,还是那个德行。
门又开了,刘全河站在面前。
“你是?啊,林驹,是林驹吧”。
“刘哥眼力不错,还记得我啊”。
“你小子,化成灰我也记得你,快进来,你怎么来了,哎呦,这一晃好几年没见面了,长高了,快坐,坐”。
刘全河拉着林驹的手,把林驹送到沙发上。
“刘哥风采不减当年啊。”
“去去去,有谁说我,还有你小子说我的么?今儿个怎么想起来看我了,我还以为你把我给忘了呢”。
“我忘了谁也不会忘了刘哥啊。今天来办点事儿,顺便请刘哥吃饭”。
“这叫什么话,到了这里,就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