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电子重生(周硕)-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vcd市场的缔造者。爱多、步步高这些公司生产vcd用它的芯片,只是因为斯高柏一家有这个解码技术而已。
在姜万勐的算盘里,只要华晶能够对解码芯片进行逆向工程,自己开模生产解码芯片,成本必然能够甩开斯高柏一整条街那么远。而万燕如果能够用上这样的便宜解码芯片,也就不用担心在市场上竞争不过其他资本雄厚的vcd制造厂商。
“这么说,周总也看好这笔生意了?”方剑阁抖擞精神,兴奋的问道。
“当然,vcd未来的市场前景极为广阔,现在杀进去是正好的时机。而在多媒体解码方面,我们有mp3技术打底,也不愁做不来……”
所谓mp3,其实就是mpeg…1audiolayer3的意思,vcd解码使用的压缩技术就是mpeg…1,也就是说音频解码泛翰集团自家手里就有现成的技术。只要再解决了画面压缩的技术,解码芯片也就算大功告成了。别忘了,周硕早早就收购了日本db软件公司,它的手里可是有现成的视频压缩技术。
周硕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只是一点,目前vcd市场非常混乱,关键技术都捏在外国公司手里。如果我们贸贸然支持万燕重新杀回去,很可能就会导致价格大战。这样一来,我们最多不赚钱,可这个市场恐怕就要毁了。”
vcd早期售价并不便宜,一台vcd机少说两三千元人民币。这里面倒有一半,是花在解码芯片和激光头上面的。但要说这两样成本真的有多少,其实也未必然。如果万燕重整旗鼓杀回去,斯高柏是有能力支持爱多和步步高两家打价格战的。
而纵观中国市场上屡次出现的家电价格战,表面上似乎是国产品牌获胜——但实际上却总是国外厂商得了实惠。
不说别家,就说家电市场的大头彩电。及至1997年,中国彩电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台,是世界第一的产量。但是不是说中国的电视机产业就很强大了?可惜,只能说是个空心化的巨人。
整个中国,当时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产业规模庞大,却缺乏核心技术。
刚开始,大家祭出民族产业的大旗,在市场上和洋品牌打价格战。好,中国人齐心合力,先是把本土化不深的洋品牌给赶了出去。
但是接下来非常可悲的是,我们的彩电行业并没有继续在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而是彻底陷入了价格战的泥潭。打完了外国人,结果我们自己人仍然杀的天昏地暗。
从1996年开始,国内彩电行业有名目的大规模降价就来了6次。后来业内人士也发现了问题,却根本无力改变。在这个市场上,总有人会带头降价,都希望着把其他人先熬死,自己好独霸整个市场。
结果就是,中国彩电业在世纪末整体翻船。大家都变成了搬运工,没有核心技术,关键配件全都是从国外进口。而自己却要以成本价、甚至是亏本价往外卖,不仅要自己承担运输费用,还要外带赔本……
最后就是在技术升级换代的关口,中国曾经举起民族产业大旗的彩电业集体沉默。洋品牌不仅重新杀了回来,而且完成了深度本土化,一举就占领了国内30%的市场份额。及至新世纪,等离子、液晶这些新技术上,中国彩电业更是彻底出局,若没有京东方横空出世,整个中国彩电业就是个让人“呵呵”的大笑话了。
而这样的价格大战并不是孤例,后来还有冰箱大战、洗衣机大战和空调大战等等等等。
这些价格战助长了资本在国内商场上的话语权,却彻底赶跑了技术在行业里的地位。这对中国掌握各行各业核心技术造成的影响,不用多说有智商的人都能想得到。
制造业大国和制造业强国之间,中国二十年后也不敢说就已经走完了,甚至可以说是刚刚迈上通往制造业强国之路而已。
价格战,可以说是周硕绝不想去碰的东西。
“那,周总的意思是?”方剑阁疑惑的问道。
周硕轻轻的点了点桌面,沉吟了一下说道:“请你转告姜万勐先生,华晶可以向万燕投资,但我们不想在普通vcd市场上和人血拼。万燕作为vcd市场的缔造者,本身就应该是技术和标准的领导者。我们应该做的,是引领市场发展的方向,万燕如果想在市场上有所作为,我建议还是要从生产上退出来,重新作为一个技术公司存在……”
“啊!”方剑阁吃惊道:“这万燕目前至少还占有vcd市场6%的份额,多少是一笔收入。就这么放弃了,也不知道姜万勐会不会同意。”
“这个,就要看他的眼界究竟有多宽了。”周硕淡淡的说道。
第四百五十一章制度建设
“马博昌被气的住院了。”
“哦?这个我倒是真的没想到。”
周硕想了想,奇怪的说道:“按理说,马博昌风里浪里都过来了,没道理这么小的气量吧?”
“呵呵,一半是真的,一半是装的罢了。汽车城几十家车行的业主,可是等着他给个说法呢。”
“啊!”周硕恍然大悟道:“他这是不死心,想等等看,会不会有什么转机?”
“不会再有转机了,阳光汽车城已经是完了。”坐在周硕对面的人摇了摇头,幸灾乐祸的说道:“马博昌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低估了泛翰集团对绣城高收入人群的庞大影响力……”
波光嶙峋的女儿河,夏季的降雨让河面上涨了不少。充沛的水量带来了庞大的流量,即使是在两百米远的岸边上,也一样能够听到水流湍急的声音。间或也有野鸭在水里自由的嬉戏着,倒是给这幅画面增添了不少的生气。
而在这女儿河岸边上,两年前还是一片荒地的地方,如今已经建成了一处高档的消费步行街。说起来,这也是泛翰集团崛起带来的福利,若非有泛翰集团总部在附近带来大量高消费人群,绣城人寻常都不会多看这里一眼。
在这处步行街上临河的一侧,像咖啡厅、酒吧、歌厅之类的休闲娱乐场所开了不少,都是为了取这难得的一片河景。带了水的景色里,自然就可以胡吹大气一番什么水榭丽舍之类的名词,顿时档次就上了不止一个台阶。
周硕坐在窗边望着不远处的女儿河。端起咖啡杯来喝了一口说道:“何市长主管的是绣城的工业建设,按理说环境保护是不归你管的。但我真心的希望。女儿河能够永远保持现在这个样子。女儿河是咱们绣城的母亲河,总不能让它有一天变成臭水沟。国内很多地方为了发展工业。不顾污染引进一些重工业。但绣城既然有我泛翰集团在,多少还是有发展绿色gdp的资本……”
何夕愣了一愣,不明白两人明明在说马氏兄弟的事情,怎么突然就拐到这上面去了。
不过他堂堂绣城副市长,这些官话还不是张口就来:“周总说的有道理,我们市府在规划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非常注重环保的问题……”
周硕点了点头,面无表情的说道:“希望何市长真正坐上市长位置的时候,还能记得今天这些话。也许何市长可能会觉得。我泛翰集团支持你是有着什么私心。但说句直言不讳的话,对泛翰集团来说最大的利益,就是绣城能够保持目前的良性发展势头。”
“这个我懂。”何夕没有因为周硕话里的自大而有所恼怒,相反这次对阳光汽车城的封杀,真是看得他心惊肉跳。
哪怕是行政命令的效果,恐怕也无法让人心甘情愿的做到这种程度。在不知不觉之间,泛翰集团在绣城的声望已经是如此之高。
再有个三五年这么发展下去,绣城换谁来做这个市长,都肯定要过泛翰集团这一关。这也是周硕为何说。目前绣城维持现在的势头就是对泛翰集团最好的结果。因为周硕已经不需要再去多做什么了,只等三五年后现在种下去的种子开花结果,自然就会有一份深厚的根基成长起来。
就好像世人流传,竹子三年扎根、一朝破土、一夜长成的故事。泛翰集团也是在等着一鸣惊人的时候呢。
俩人说了会儿话,咖啡厅大门口突然响起叮叮的风铃声。厚重的实木玻璃门被推开,一个靓丽的人影走了过来。
“周小姐。这里!”周硕招了招手,周佳佳迈着大步风姿飒爽的走了过来。
“这位是目前绣城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何夕。这是福林集团老总周鑫鑫的侄女周佳佳。”
周硕给两个人介绍了一下,指了指何夕说道:“周小姐关于城商行的事情。你可以和何副市长说说。”
周硕今天和何副市长出现在这里,当然不只是为了喝咖啡叙旧的。虽然如今泛翰集团势大,何夕在市长竞争方面又有求于周硕,但人家假假也是副厅级领导干部,堂堂绣城副市长。四十多岁的副厅级干部,怎么可能专门来听周硕的训导?
适当的展示一下自己的强硬没问题,但既然人家何夕给了面子,周硕总要拿出些里子的。
“说来还要谢谢周总,帮我解决了马兆民那个跟屁虫。”周佳佳刚一坐下来,就笑嘻嘻的向周硕道起谢来。
马兆民把他老爸马博昌生生气进了医院,这在绣城几乎就是一段传奇了。茶余饭后街头巷尾,这几天几乎就是有水的地方就有人谈论。
马家这唯一一根独苗,如今情况自然不会好过。马博彦亲自发下话来,他爹一天不从医院里出来,他就一天不能离了床前尽孝。
其他的人倒是影响不大,唯独周佳佳可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周硕轻轻的笑了一下,那种纨绔子弟他现在已经连谈论的兴趣也没有了。马兆民只是他发飙的一个引子,真正的杀手还是要着落在马博彦的身上。
“关于城商行的事情,何市长想听听你的意见。周小姐在筹备组也工作了一段时间,能不能给我们谈一谈?”
周佳佳捋了捋耳边的头发,眨了眨眼看向周硕笑道:“周总叫我佳佳吧,呵呵,现在小姐这个词含义可是有些丰富了。”
“至于说城商行的筹备,不知道周总和何市长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周硕看着周佳佳古灵精怪的样子,忍不住想笑。心情愉快的附和道:“真话如何,假话又如何?”
周佳佳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的说道:“这假话嘛,自然就是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筹委会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在广大筹委会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目前工作进展顺利……”
“哈哈哈哈,好了、好了,咱们还是说正经的吧。”周硕笑着摆了摆手,打断了周佳佳的活宝表演。明白指出是假话,还要把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之类的话放在嘴边上,旁边的何夕可是脸都绿了。
“以……佳佳、你的专业看法,目前筹委会的工作进展如何?”周硕有些犹豫,还是用了佳佳来称呼她,正色问道。
“这真话嘛——”周佳佳斜着看了何夕一眼,见他竟然一点也没有尴尬或者动怒的样子,心中倒是忍不住有些赞叹他的气度。
“说实话,在我看来城商行筹委会的工作简直就是乱来。首先就是专业人士极度缺乏,根本就还是合作社那一票人在做事,对现代化的银行制度根本一番两瞪眼。除此之外,筹委会的工作重心也没有放在新银行的筹建上,而是千方百计的在堵之前信用社留下来的窟窿。”
说到这里,周佳佳忍不住冷笑一声,愤愤的说道:“信用社改制城商行的立意是好的,可惜摊上了歪嘴的和尚,什么经也念不出好效果来。”
“周佳佳同志,那照你来说筹委会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哪里?”何夕忍不住问道。
他虽然是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但一来工业企业是银行贷款大户,另一方面他也正在积极谋求绣城市长的位置,对城商行改制关心一下也说得过去。不过最重要的原因,却是他和马博彦争夺市长位置的关键,现在已经落在了城商行改制这件事上面。
破掉了马博彦对城商行改制的操控,他也就失去了市府内部绝大多数的助力。到时候有学历、有资历、有政绩的何夕,才能把市长宝座稳稳攥在手里。
“当然是制度建设。”周佳佳理所当然的说道:“只要有成熟完善的制度和执行制度的人,银行是不用担心亏损的。我们国家银行和资本主义国家银行不同,只要国家信用不破产,银行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存款进来。目前信用社的亏空看着很大,但以绣城经济的发展速度,一个运行良好的银行两三年时间就能把窟窿补上。”
何夕微微点了点头,不得不承认周佳佳看问题还是很准的。他和马博彦在城商行改制上的区别,其实就是一个。马博彦希望在改制中捂盖子,而何夕则是要掀盖子。
掀盖子要干嘛?自然是要正视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真正的把信用社,改制成为一个商业银行。
周佳佳说需要“成熟完善的制度和执行制度的人”,潜台词就是说目前的信用社制度不成熟完善,更是所托非人。只有在承认这个问题的前提下,才有谈“改制”的必要。
不然就是马博彦现在的做法,暂时拆东墙补西墙。给信用社拍个黄瓜做个拉皮,套上一个商业银行的外衣,里面还是信用社那一套。
何夕向周硕微微点了点头,饶有兴趣的转过头看向周佳佳,沉声问道:“周佳佳同志,如果新组建的城商行聘请你做行长,你的意下如何?”
第四百五十二章百亿
“我?”周佳佳难以置信的指着自己的琼鼻,惊讶的问道。
她就算是去城商行的筹备委员会工作,也不过就是看在自家老爹、大伯的面子上,给马博彦一个面子罢了。
堂堂常务副市长,安排一个小女孩的工作,那绝对是一口唾沫一颗钉的。既不允许周家反悔,也不可能由马博彦反悔。
所以说,周佳佳一直以来,只是把自己当做是筹委会一个打酱油的。而自己这个打酱油的,怎么突然之间却要被人推上台去唱主角了?
“何市长没搞错吧?让我来做行长,可是我才工作多久、什么级别呀!”
是啊,她周佳佳不是自己轻视自己,但体制内终究是要讲一个论资排辈的。就算是商业化运作的城商行,毕竟还是要受到政府的影响。
在中国她就算有这个能力,但年龄、资历和级别,就是新的三个拦路虎、三座不可逾越的大山。
何夕呵呵一笑,轻松的说道:“这个周佳佳同志你可以放心,如果一切顺利城商行改组之后,很可能是国有资本只占有30%的股份。这样一来,行长的人选基本也就不会是体制内的人了。”
这个30%,实际上倒不是何夕有意给私人资本放水。在去年国家出台信用社改城商行的文件上,倒也明确指出了地方政府可以用财政预算入股,但这个比例就是卡死到了30%。当然,很多地方虽然政府的财政预算只有30%股份,但还有信用社本身的资本。还有可以拉来当地国企占股……
总之,政府想要掌握当地城商行。就一定会有这些办法来实现绝对控股。30%的指导股份,没有几个地方政府会当一回事儿。
但中央文件毕竟是中央文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绕过去,当然也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举起来。显然,何夕这里就是打算认真一下了。
“何市长的意思是,城商行改制准备引入私人资本了?”周佳佳对这些都是门清,何夕一句话她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不过恕我直言,目前筹委会里的风气可是一面倒的不支持引入私人投资。而信用社也完全可以通过出售固定资产给政府的方式,来套取大量的流动资金堵住之前的亏空。”
周佳佳说的正是马博彦想要实现的整合方式,托这两年绣城经济飞速发展的福,信用社好多固定资产实际增值不少。
何况马博彦本身常务副还兼管着城建规划。用点手段抬高地价不要太容易。用这些固定资产卖给政府的方式,可以筹集到大量的流动资金,然后弥补一下信用社这些年的亏空。
反正城商行成立之后,或者把固定资产重新卖给城商行,要不就是需要钱也可以从城商行贷款出来,倒是不虞这样做会导致财政紧张。
只要能够把帐做漂亮了,符合了商业银行改制的要求,上面的人未必就一定会抓着某些细节不放。
“也就是说,信用社这些年的亏空。并不能阻止筹委会实现改制验收?”何夕黑着脸,面色严肃的问道。
“信用社再怎么穷,终究还是银行啊!”周佳佳摊了摊手,无奈的说道:“还是那句话。在中国只要国家信用不破产,银行就不用担心会破产。而银行里只要有钱,不用管是银行自己的还是储户的。能够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所以说,何市长你真的是想多了。我就不可能坐上行长这个位置。何况就算我真的当上了行长,我也没有这个能力经营好一家银行啊!”
何夕沉闷的大大的喝了口咖啡。类似星巴克大杯这样分量的一杯,他敦敦敦——的一口气就喝了个精光。随即深深的叹了口气,看向周硕道。
“这次,看来我是真的要为周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周硕连忙摆手,郑重的说道:“何市长可别这么说,我泛翰集团没有向你有什么非分的要求,也没有向你行贿。绣城政局的稳定和有序发展,本身就是泛翰集团的利益所在。所以说,您完全不必有什么心理负担,我们也不会做什么让您为难的要求。”
“好吧,你的那个提议,我同意了。”何夕看起来有些失落的点了点头,扭头看向窗外的河景。
周硕见何夕一时没有说话的兴致,只好自己亲自上阵道:“佳佳,我们还是希望你能考虑一下,同意担任绣城城商行未来行长的职务。”
“我不行,我没有这个职位的工作经验,自问也没有这个能力做这么重要的岗位……”
不等周佳佳说完,周硕就摆手打断了她的话:“佳佳你这么说,就未免有些妄自菲薄了。其实,让你担任这个行长的职务,也是福林集团周总向我们举荐的。也许你没有全面的负责过一家银行的运作,但你的工作能力却未必像你说的那么差……”
周硕说着,拿出一张简历摆在桌子上,笑道:“伦敦商学院可是世界顶级的商科学府,一年毕业人数不到三百人。能够从这样的大学毕业,本身就说明了你的优秀。何况我们仔细研究了你在伦敦金融城的几个案例,发现你在企业并购案以及高新技术投资上,有非常高的成功率。”
“而在何市长对绣城未来的规划中,绣城城商行将肩负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支持绣城目前的国有企业重组兼并。目前绣城划归地方上管理的国企一千万资产以上的有七十三家,如果想将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捏合起来,没有一个专业的商业银行支持是很难实现的。”
“这样一个集团重组之后,资产要在十亿以上了吧?”周佳佳晃着脑袋说道:“不是我看不起绣城城商行,以他们现在的核心资本以及业务能力,根本无力支撑这样大的并购案。就算勉强组建起来了,也会陷入剧烈的内耗之中,最后不是抱团取暖而是一起跳海。”
“所以,我们需要你的专业能力。”周硕摊着手,诚恳的看着周佳佳。
周佳佳在周硕的目视下,脑子里几乎就想冲动的答应下来。但她毕竟是一个骄傲的女人,是在国外见过世面的女人,早就不是花季雨季里那些容易发花痴的小姑娘。
她也同样是摊着手,无奈道:“就算我答应也没用,城商行的核心资本和储蓄额,根本撑不起来这样的大项目。”
“想要运作十亿级别的资产重组、兼并项目,起码得要有三十亿的资本存量不可。这笔钱我认为三年内,重组的城商行根本拿不出来。”
周硕双眼目光炯炯有神,自信的微笑道:“呵呵,如果我说能为城商行拉来100亿的存款呢?”
周佳佳瞪大了眼睛,想了想,瞬间领悟到:“周总难道是,要出售你在网景的股份?”
国内的信息比较闭塞,很多人不知道周硕在美国的成就。但这些人里,肯定不包括有周佳佳。她对周硕的了解,除了来自自己父亲、大伯和大哥的描述,更有很多是早就在工作中接触过这个名字。
英国人如今虽然没落了,但毕竟是曾经的世界霸主——日不落帝国。虎死不倒架,该有的谱那是一点也不会省。而英国人对曾经的殖民地有色人种的傲慢,也是在全世界出了名的。
伦敦金融城里,这里有白人,白人里也要分诺曼底人、央格鲁人或者是日耳曼人。还有黑人,当然黑人也会区分开来,比如说印度裔、印尼裔或者非洲裔。这里也有很多黄种人,中东人、日本人、韩国人,甚至是印第安人。但不论是白人、黑人、黄种人,中国大陆人却始终是一个另类。
一方面中国人收回了香港,这让英国人觉得老大自尊有些受伤。但另一方面,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在国际上,真的是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大商人。
英国人脆弱的自尊受到了伤害,偏偏伤害还来自于一个貌似没什么优秀商业人才的国度。这就不能不让英国人心里不平衡了,这个不平衡的结果,就是周佳佳不论在上学、还是工作之中,都要始终与种族偏见进行抗争。
直到有一天,她的老板亲自打电话将她叫道了办公室,并且亲自为她冲了一杯正宗的牙买加蓝山咖啡。然后将一份报纸摆在了她的面前,亲切的问道:“jia,你认识这个叫做shuozhou的中国人吗?他在你们中国是否很出名?或者来自神秘的红色家族?你知道他的任何消息,我都会非常感兴趣。”
也就是在那一天,周佳佳第一次看到周硕的名字。一个中国人,在1996年拥有超过4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别说是在中国了,在亚洲这个成绩能排到前十,在世界范围上,这个成绩能排到前五十。
而这样辉煌的成绩,只是这个人两年时间创造出来的而已。
第四百五十三章出售网景
所以,周硕一说要为城商行提供100亿人民币的存款,她立刻就想到了他在美国那庞大的个人资产。
就算是100亿人民币,也不过才11。7亿左右的美元而已。微软如今势头正盛,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抛弃它的股票。
那么,周硕能够动员的力量,就只剩下网景的股票了。
网景公司这一年多以来,经过多次融资和发行股票,周硕手里的股份比例已经下降到了25%左右。但这些股票的价值,没有因为持股比例的减少而降低,反而比照刚上市的时候又上升了不少。
微软在windows系统捆绑发行的ie系列浏览器,在技术上完全无法与网景相提并论。何况在有了六耳浏览器的技术支持之后,网景浏览器在性能和易用方面更是远远的抛开了ie。
除了避免了历史上网景最大的错误——对浏览器标准支持度不佳,现在的网景浏览器,更提供了许多优秀的便捷设计。比如页面预读取,或者下载管理器这些功能,大大的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但即使如此,周硕仍然决定要尽快出售手中的网景股份。高卖低买,现如今网景已经走上了它最辉煌的时候,接下来恐怕就是只能走下坡路;呃、
毕竟六耳浏览器或许能够改变网景公司一时的命运,但即使暂时获得了战术上的成功,网景在战略上却已经是死地。
首先,ie浏览器虽然接连推出两代都没有起色。但比尔并没有放弃这方面的努力。他不仅没有惩罚ie项目的负责人,相反却扩建了整个浏览器项目组。ie3的开发团队。直接膨胀到了500人的规模。
这说明微软并没有知难而退,而是在坚定的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说实话。在网景和微软的对抗中,周硕绝对不看好网景。这既是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微软的强大,也是因为另一个原因——马克安德森和吉姆克拉克,并不是比尔那样优秀的经营者。
网景太过于傲慢,对于自认开创了互联网潮流的这两个人来说,似乎整个互联网行业都是在吃着他们的饭一般。
对美国在线的好意他们不屑一顾,对微软的竞争他们不屑一顾,对技术进步和标准的指定他们仍然不屑一顾。
若非没有周硕的迎头一击,他们甚至会自大的认为。整个互联网行业都可以任他们予取予求。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网景现在的红火,却无法掩盖它在经营和技术上的弱势缺点。
基于这样的判断,周硕觉得现在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是网景最辉煌的阶段。出售它的股份,应该是最合适的时机。
而对周硕手里股份感兴趣的收购方也是现成的,美国在线作为目前美国最大的互联网接入商以及内容提供商,有非常大的**希望能够进入浏览器市场里来。
史蒂芬凯斯这人虽然对技术没有什么悟性,但市场眼光却是极其不凡。他的着眼点不在于一、两个业务的盈亏。而是要在互联网产业链上进行布局。对于周硕手里的网景股份,甚至是六耳软件公司都非常的有兴趣。
可别小看了六耳软件公司,微软的windows捆绑了六耳im,现在是世界上用户最多的互联网通信软件。而六耳浏览器拥有的诸多独创专利。不论是网景还是微软,都要低下头来使用。
不用也不行啊,比如说技术就被收入了w3c标准之中。网景和ie浏览器若不支持css技术。那互联网个人网站的80%看起来就都是一堆堆的乱码。因为现在普通人想制作网站,甚至是好多专业人士。都在使用所见即所得的六耳编辑器。
在编辑器这个空白市场上,六耳编辑器的市场占有率甚至达到了80%。说是一统天下也毫不为过。
国内的泛翰研究院专门有一个项目组,足足三百人的程序员团队负责编辑器的开发。六耳编辑器2。0准备开发两个版本,一个是类似于word界面的普通版本,还有一个则是professional版本。六耳软件公司的计划,是在1997年之前通过这两个新版本,彻底垄断编辑器市场。
在这方面,美国人无法和泛翰集团竞争。一是六耳编辑器不仅完全免费,而且还提供上传空间。二是没有上下游产业链的支持,就算做了这个项目也无法得利。可以说,泛翰集团在这上面的优势得天独厚!
只要编辑器市场握在手里,周硕相信六耳浏览器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试问这样一家公司,哪个投资人会没有兴趣?不过在马克安德森和比尔盖茨这两大股东的虎视眈眈之下,美国在线的史蒂芬凯斯也只好铩羽而归。退而求其次,选择收购周硕手中的网景股份。
对网景25%股份的出售价格,经过庞舟和史蒂芬凯斯的密集接触,史蒂芬凯斯直接报出了20亿美元,以及美国在线300万股股票的报价。
说实话这个价格在周硕心中已经很满意了,不过庞舟的意见是应该还可以再抠出一些股票来。在这方面,周硕还是选择了相信庞舟的判断,完全的将谈判的最终决定权力交给了他。
但是不论如何,20亿美元现金的收购价格,这是一个肯定能上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这类报纸头版头条的消息。
从这笔钱里拿出十多个亿美元,周硕只要把这笔钱放在中国银行的外币账户上,然后从国内贷款出相同金额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