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电子重生(周硕)-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哈哈!”周硕闻言,忍不住纵情大笑起来。这还是他今天第一次如此笑出声来,实在是难为齐史这个妙人。

“你要想看大门也由你,我原本还想请你来担任泛翰娱乐的副总经理,不过看来这个职位或许你瞧不上眼吧……”

“我做!”

齐史虽然心知周硕是要招揽自己的,但真的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呼吸还是忍不住粗重了起来。不管他之前表现的有多么洒脱,但毕竟还是一个二十多岁不得志的青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的机遇,又怎么能真的拒绝的了?

一个看门的保安,竟然一步成了泛翰娱乐的副经理,这样的际遇让在场的所有姑娘眼睛里都放出光来。说不羡慕妒忌恨是假的,但不管心里怎么想,这可不就是一个冉冉升起的潜力股吗?

若非要顾及矜持,这些姑娘们的眼光能当场把齐史生吞活剥了不可!

“好,既然齐经理你对宣传战略这么有研究,那就赶快整理一个正经可行的思路出来,直接交给我。”周硕看了赵大壮一眼,这人虽然几乎是一无是处,但专业能力还是有些的,于是点头道:“我通过了之后,你就负责泛翰娱乐的宣传工作,直接作为赵大壮导演的监制!务必确保广告拍摄中的公正公开公平问题。”

齐史一个立正,大声的正色道:“是,周总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周硕点了点头,看向李九锋挥了挥手,头也不回的就向外面走去了。

只留下他身后,一个哀嚎的声音喊道:“周总、周总你不能这样啊,他齐史怎么能当监制,他就是个保安啊——”

第四百二十九章会议

虽然广告片的拍摄出现了一些意外的波折,不过周硕因此得了齐史这么个人物,倒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于娟在战略高度上略差一些,但熟悉实务而且是泛翰集团自己人,可信度要高一些。再配合上齐史担任副经理,在战略高度上查缺补漏,泛翰娱乐应该就能省心不少了。

转过天来,李九锋早早的就到了喜来登酒店来接周硕,省里关于新成立造船企业的事情,最终还得有周硕在场才能落实一些事情。

安然开着李九锋的奥迪,将周硕和他送到了商务厅的大楼。今天是渤海省商务厅和国资局共同约见的两人,共同商量关于渤船重工的问题。

“周总吧?我是商务厅的贾厚伟。”

说话的是个五十多岁的矮个子中年男人,就好像潘长江那句话说的,浓缩的都是精华。在贾厚伟身上,分外能够感受到这句话的含义。他只是往那里一站,一种沉稳厚重的感觉就在他身上升起了。

让周硕惊讶不已的是,商务厅的厅长贾厚伟竟然会亲自在商务厅的办公大楼门前迎接自己。有些受宠若惊的他连忙伸出手去,笑道:“贾厅长,怎么使得您来迎接我。”

“周总是贵客,我前来迎一迎是应该的。我可是听何夕说了你一肚子好话,就等着看你点石成金的妙法了。”

经过贾厚伟这么一说,周硕这才记起来绣城如今的副市长何夕,之前可不就是商务厅的副厅长?显然这次贾厚伟如此热情。应该和他用过力有关。想到这里,他不由在心里摇了摇头。自己身边这些个关系,不知不觉的也算织成网了。

“贾叔叔好。”李九锋可没有周硕这个待遇。见到贾厚伟先笑呵呵的问了声好,这才说道:“这次我也是投资商,您不能当没看到我吧?”

“怎嘛,你有意见?”贾厚伟假意瞪他一眼,自己先失笑道:“你李九锋的那点钱都是盘里的菜,不投到渤海省来,难道还能跑掉?”

“啥时候你能从国外赚回来美国人的钱,而不是提美国人赚咱们中国人的钱,我也一样站在这里迎接你!”

“嗨。那贾叔叔您瞧好吧!”李九锋眯眼一乐,笑道:“这次渤船重工弄得好了,国外的钱还能赚的少了?”

“哼,能凭你自己本事赚钱再说吧!”

李九锋被贾厚伟训了个没脾气,摸了摸鼻子跟在了他的身后就往商务厅里面走。

大港船舶和大远船务在后世都是直接隶属央企的大型工业企业,只不过后来他们变成垂直管理的总公司目前还没有出现,从关系上来说渤海省的商务厅以及国资局还是能做主的。

今天大约就算是个三方会谈,大港船舶和大远船务、以及渤海重工三方算是国企代表,商务厅和国资局算是政府代表。而周硕和李九锋当然就算是私企代表了。关于渤船重工成立之后的具体管理,这次会议必然会有一番争夺。

这里的关键,想来就是私企对这个新国企究竟有多少影响力了。

周硕和李九锋跟在贾厚伟上了楼,在商务厅的办公室人没多久就全部到齐了。商务厅的公务员为众人换上茶水、摆上果盘。然后就退了下去。

贾厚伟是在场级别最高的人,会议主持的位置也算是当仁不让。当即清了清嗓子,说道:“今天我们七家单位的代表聚在一起。商量一下关于成立渤船重工的问题。省里经过认真的考虑成立这样一家企业,也是希望能够振兴我们渤海省的重工业。大家都知道。我们渤海省造船业早在前清的时候,就已经走到了全国的前面。所以这一次。省里也希望能够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之前省委唐书记跟我说……”

贾厚伟絮絮叨叨的说了有半个小时,这才有点意犹未尽的结束了讲话,左右看了看问道:“首先我们先讨论一下第一个问题,渤船重工的办公机构,要设置在哪里?”

大港船舶和大远船务这次派来的都是副手,级别上勉强算是副厅级。当然企业里的领导级别,现如今也就那么回事儿。而渤海重工来的则是当家人,茗夜雨没有亲自来,当然他也不可能亲自来,于是就压着渤海重工的总经理来了。

“老刘,你先说说吧?”贾厚伟看向左手边第一人,热情的说道。

他的左手边做的是三个企业方的代表,右手边第一个坐的则是国资局的一位副局长,倒是实打实的副厅局级。第二第三位,自然就是周硕和李九锋了。

国资局这位虽然是政府里的副厅,但今天出现在这里纯粹就是个打酱油的,表示一下国资局对企业的控制而已。既不可能、也不会说话,只带了耳朵来,贾厚伟对此是心知肚明的。

“啊,那我就说说。”渤海重工的总经理刘海波当仁不让的说道:“我们绣西是老船厂了,对新技术、新资本都非常期待啊,而且我们市长茗夜雨也非常期待渤船重工能够落户,所以我们非常欢迎渤船重工选择绣西。”

说来刘海波和茗夜雨都挺心酸,刘海波是好不容易熬走了茗夜雨当上了渤海重工的总经理,但茗夜雨当了绣西市长不但没松手,反而成了渤海重工的太上皇。

而茗夜雨虽说当上了绣西市的市长,却尴尬的发现日子还没有渤海重工的总经理好过。市里经济结构单一、省里排名垫底,方方面面操心的事情太多了,却没有当厂长时候那么自在。

所以说,绣西目前的局面,刘海波和茗夜雨都有心改变,迎接渤船重工到绣西落户,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老常、老林,你们的意见呢?”贾厚伟看向刘海波旁边大港船舶和大远船务的副总,问道。

常经理和林经理相视一眼,还是坐在第二位的大港船舶副总常经理说道:“没问题,我们支持渤船重工的办公地点放在绣西。”

常经理这话让刘海波一愣,本以为要有一番龙争虎斗,结果谁想竟然风平浪静的得到了他们的支持。这老常和老林,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我们国资局没意见。”

不等贾厚伟问到,国资局的顾局长就先表态了。

“呵呵,那周总和李总的意见呢?”贾厚伟跳过顾局长,向周硕看去。

周硕对此倒也乐见其成,绣西毕竟比大港好,毕竟冯开贵还在大港当市长,能少去还是少去的吧。

“我支持绣西。”周硕点了点头,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我支持周总。”李九锋这话倒是有意思,不仅是在表达自己对选址的意见,似乎还表达了更多的东西。

支持绣西和支持“周总”,这在结果上来说没区别,但表述的含义区别可大了。他这就是在自觉站队,表态以周硕马首是瞻了。

“好,看来今天这个会,我有预感能够是个胜利的大会!”贾厚伟哈哈一笑,将绣西写在自己手边的表格里,然后接着问道。

“咱们进行第二个议题,渤船重工的管理层如何组成?总经理由谁担任?”

“这个,贾厅长我想先毛遂自荐一下。”出乎贾厚伟的意料,大港船舶的常经理竟然先把他的话头应了下来,说道:“如果组织允许的话,我觉得我可以胜任这个岗位。”

“我们大远船务支持常经理担任渤船重工总经理的职务。”林经理等常经理刚一说完,立刻就接茬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贾厚伟心里咯噔一声,他又不是雏儿,哪里看不出来他们这是在早有预谋?转头看向刘海波,问道:“刘经理的意见呢?”

大港船舶和大远船务两家加起来就已经占到了渤船重工50%的股份,如果渤海重工也同意这个提议,那任命就是板上钉钉的了。

刘海波有些为难,他是不可能去担任这个渤船重工总经理的,毕竟他渤海重工总经理做的好好的,犯不上去冒这个险、遭这个罪。但就此拱手让出总经理位置,他又有些舍不得。

想到之前两家已经支持渤船重工落户绣西,刘海波只得勉强的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支持常经理的提议。”

贾厚伟目光挪到右边,顾局长还是率先道:“我们国资局没意见。”

周硕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就算有意见也没有用,三家国企股份加起来占70%,这个提议通过已经是板上钉钉。何况常经理究竟为人如何他也不知道,犯不上这个时候就搞僵了关系。

“我同意常经理担任渤船重工的总经理。”周硕痛快的点了点头。

“我支持周总。”

好么,一共七个人里面有俩是铁了心打酱油的,还有一个贾厚伟当主持人的。周硕有些预感到,自己这次会议恐怕不会太顺利了。

刘海波究竟是否可靠?常经理、林经理究竟打的什么主意?这个诡异的会议一开始,就为渤船重工的成立蒙上了一层阴影。

第四百三十章谈话

“这个常经理是什么来头?”周硕简直是毫无形象的趴在床上,头疼的看着坐在沙发上的李九锋。

“他?”李九锋撇了撇嘴,不屑的说道:“能有什么来头,土生土长的大港船舶副总经理,大港人、任职就没出过大港船舶内部。我看啊,这就是大港船舶扔出来,负责抢夺渤船重工的棋子。”

“要真是这样就好了。”周硕皱着眉头,想了想,无奈的摇头道:“只要是真心实意想发展造船业,渤船重工的总经理位置让出去也没啥。”

“被大港船舶拿到了总经理,但是办公地点设置在绣西,两边可以说是各取所需。”李九锋歪着头,点了一根烟接着说道:“但今天最大的麻烦,我看还是大港船舶和大远船务的联手倾向。”

“这两家联手,占有的股份就达到了50%。接下来有什么事情,只要拉上渤海重工派过来的副总,就足以无视我们的存在了。”

“嘿,无视就无视吧。”周硕无所谓的说道:“只要能够把分段造船法应用到生产中去,我还真懒得去插手重工业这摊子事儿。我要忙光刻机生产线这一摊,李总你不也想在泛翰广场的项目里插一脚?谁有那么多的精力放在和这些人勾心斗角上面。”

李九锋摸了摸下巴,点头道:“周总这话说的也是,一条船少说也要造半年,多的早一年半都不稀奇。既然大港船舶他们有这个兴趣管事儿,咱们也乐得清闲吧。”

李九锋的辰光集团名字上虽然也叫集团,但实际规模可是没法和泛翰集团比。而且主要业务。也从来和重工业占不上边。一共只占有了10%股份的李九锋,心里还真未必对渤船重工有多么上心。

当然。谁都知道重工业是个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生意,用来投资未来还是很不错的。

和李九锋在卧室里聊了两句。周硕客房门竟然突然被敲响了。两人略微愣了一下,对视一眼,都想不到这个时候会有谁来。

周硕从床上爬起来,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阿迪达斯运动服。有女朋友的人就是这点最好,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干净整洁的衣服穿。李祉虽然还不是他的老婆,但从北京逛了一圈,却还是给周硕买了不少的衣服,自己却前前后后的舍不得。

喀拉一声打开房门,周硕看着眼前这人有些面熟。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疑惑的问道:“请问你是……”

这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身上穿着一套条纹商务西服,略瘦、但却有着沉默的魔力。仿佛内敛和深沉,已经铭刻在了他的灵魂上一般。

他只是往那里一站,一种苍松翠柏的感觉就油然而生。周硕眯了眯眼睛,心中泛起这人绝非等闲之辈的预感。

“王秘书!”来人还没说话,李九锋探头一看,不由自主的就喊了起来:“王秘书你好。我是李九锋。”

周硕挑了下眉头,侧身让开门口,让两个人看了个真切。这王秘书上下端详了李九锋一眼,温和的笑道:“是李厅长的公子吧?你好。”

“哦。还没跟周总介绍我。”王秘书小迈一步,走进房间里伸出手说道:“王大明,省委唐书记的秘书。”

周硕脑袋里迅速将省委的几个书记过了一遍。唯一一个姓唐的好像只有省委书记唐陶吧?那这王大明岂不就是唐书记的秘书?堂堂省委书记的秘书,出现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王秘书你好。快请进!”周硕不及细想,就打算先把他迎进来再说。

“我就不进去了。唐书记还在等着。”王大明摆了摆手,笑道:“唐书记今天在喜来登会客,正巧听说周总也在,所以希望能够见上一面。”

“哦,那咱们这就走?”

省委书记相招,周硕是万万不敢不应的。他看了李九锋一眼,向他点了点头,匆匆换了一件衬衫正装,就跟着王大明走了出去。

他领着周硕坐了电梯,不一会儿的功夫就上了顶楼。顶楼的走廊里,一间客房外面站了两个便装的警卫。见到王大明过来,点了点头,就推开了房间的大门。

周硕跟在王大明的身后向里面走去,这是一间两进的客房,外面是大约六十多平米的客厅。客厅的地上铺设着厚厚的纯毛地毯,装修的古色古香,这时候再把灯光点起来,当真有些富丽堂皇的感觉。

从客厅一侧的落地窗外面望去,整个奉天的夜景都映入眼帘。喜来登酒店的顶层有十八层高,足以在这个年代里傲视群雄了。

客厅的正中央一张单人沙发上,一个显然已经有些年纪的老人正坐在那里。他身上穿了一件深褐色的丝绸半褂,脸上敷了一条温热的毛巾。样子看不见,但却能看到他手上已经有了些老人斑。

“小王回来了。”没有往门口看,仅凭脚步声唐陶就分辨出了来人的身份。

“书记,周硕到了。”王大明在离唐陶四五步的距离上站定,恭声说道。

唐陶像是睡着了似的一动不动的等了一会儿,这才用毛巾擦了把脸,睁开眼睛来。

这是一双充满了疲惫的眼睛,虽然他的双目明亮有神、眉毛粗重黝黑,但重重下坠的眼袋和淡淡的黑眼圈,却把唐陶的状态显露无疑。

“坐吧,周硕是吧?你也坐。”

唐陶指了指自己对面的两张椅子,自顾自的从旁边的茶几上拿起一支烟,点燃了抽了起来。

“我抽支烟,周总不介意吧?”

唐陶熄灭了火柴,抽了口烟之后,像是突然想起来似的向周硕问道。

“唐书记叫我小周就行了,您尽管抽烟,我没有影响的。”

周硕在唐陶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尽量放松了一下自己的精神,让他的心中不至于太过紧张。

唐陶吸了口烟,缓缓的吐出一口烟雾,将香烟放在茶几的烟灰缸上,沉吟道:“小周,你今年有26了吧?”

“回唐书记的话。”周硕规正的坐着,点了点头道:“我是九月份的生日,算虚岁的话已经27了。”

“真是不得了。”唐陶上下打量着他,淡淡的摇了摇头说道:“就算27吧,恐怕全中国也再找不出一个27岁,能够取得你这样成绩的年轻人了。”

“好了,说说正事。”唐陶坐直起身体来,正色道:“泛翰集团的光刻机生产线,还有多久能够恢复生产?”

“八月大概可以恢复。”周硕想了想,小心翼翼的说道:“这不光是我们泛翰集团的事情,还牵扯到国内一些科研院所。因为尼康这条生产线是装配生产线,有些设备还需要从国内重新寻找货源,所以这只是一个估计值。”

“估计就估计嘛,不要有心理负担。intel的订货压力大不大?会不会承担违约罚金?”

“我们已经和intel沟通过了,通过和阿斯麦共享沉浸式光刻的技术,阿斯麦将负责前期三亿美元设备的供应。等我们恢复了生产,后续七亿美元的设备还是由我们来。因为目前国际上只有泛翰集团和阿斯麦能够生产这种水平的光刻机,所以intel就算有意见,目前来说也问题不大。”

……

唐陶显然是对周硕和泛翰集团都有过提前了解,甚至对他的女朋友李祉也谈了两句,泛翰集团的光刻机生产线恢复工作是他最为关心的,整个谈话都一直围绕在这个话题上展开。

周硕倒是没有什么需要隐瞒的问题,凡是唐陶问到的,都一五一十的进行了回答说明。泛翰集团毕竟是私企,唐陶就算是省委书记,也不可能太明目张胆的干涉他的经营行为。

唐陶敲了敲沙发的扶手,有些试探的问道:“泛翰集团是否有考虑,投资第二个晶圆厂的计划?”

周硕愣了愣,随即有些为难道:“这个,暂时来说我们没有这个计划。晶圆厂除了设备以外,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国家级别的支持,仅凭我们自己重建一个晶圆厂非常困难。”

周硕何尝不想把华晶搬回到渤海省来?在自家眼皮底下,总好过在无锡遥控指挥。然而华晶毕竟已经在无锡落户五六年了,整个华晶厂从职工到管理层无锡化的非常严重。他们能够接受泛翰集团控股,却未必会接受到渤海省工作就业。

但若是从头开始建设一个新的晶圆厂,这对泛翰集团来说既不经济,也不实际。光是华晶的产能目前都没有喂饱,后面还有国家投资的华虹909工程,这个时候再建一个晶圆厂,对泛翰集团来说负担太大了。

“这样,那就当我没提过吧……”唐陶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显然他之前也没有对这个问题抱有太大的希望。

“对了!”唐陶像是突然响起了似的,好奇的问道:“我听说,你给x办的郎主任递过一个预测,觉得东南亚新兴经济体有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

第四百三十一章贷款

“来了!”

周硕心中微启波澜,知道唐陶这一句看似无意的话,实际上才是今天会面的真实原因。

之前的那些谈话,对唐陶来说并没有非要拿出时间专门接见周硕的必要。如果想知道泛翰集团的运营情况,只要一个指令下去,他能得到的了解只会比周硕知道的更加细致。

毕竟唐陶还是渤海省的省委书记,假假也算封疆大吏,一方诸侯。在渤海省的地面上,他的时间哪有这么便宜?

所以说,只有这个他查不到的事情,才值得唐陶亲自屈尊来召见周硕。

“是,我在郎主任来泛翰集团的时候,将一份分析调查书交给了他。”周硕大大方方的点了点头,这事儿本来就不用保密,也没人要求他保密不是?自然犯不上为此隐瞒唐陶,惹得省委书记不快。

“我听说,小周你在美国生意做得也很大,看来在金融领域研究很深啊!”唐陶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的说道。

“不过东南亚金融危机这个事情,你对其有几分把握?”

他能够屈尊下问,可见这件事情在唐陶心里的分量。一个在省委书记心里挂号的事情,终归不能只是听了周硕的一面之辞就贸贸然去相信了。

唐陶眼神伸缩不定,心里也在考量着究竟是否相信周硕。以他二十多岁的年纪,要说在企业经营和金融经济上都有建树,这实在是有些耸人听闻的事情。但要说他只是大言不惭,为何x办最近却有些小动作、小风声传出来?

对于这个问题。唐陶心里说不好奇那是假的。这个周硕,究竟是不是能者无所不能?

“不是东南亚金融危机。我认为——起码是东亚大部分地区都会陷入的金融危机。”周硕正色说道:“目前的东亚经济,有四小龙、四小虎之称。但实际上。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的经济模式缺陷,可以说是千疮百孔。即使近期不爆发金融危机,早晚也会为国际金融巨鳄们盯上。我在美国的一些金融数据中得到的分析结果表示,很可能已经有金融炒家在做这方面的准备……”

亚洲金融危机这个事情周硕是一项当做重中之重来准备的,各项经济政策和数据都存在脑袋里,这时候唐陶问起来,自然是手到擒来。

尤其是周硕指出,亚洲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将会雪上加霜,造成略有起色的日本经济重新跌入低谷。而由此导致的国际造船业转移。正是渤海省重工业的机会。日本目前是世界上拥有最大的造船市场份额的国家,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导致日元贬值,将直接造成其原材料进口成本升高,进而对造船业造成极大的影响。

也许,新一轮的造船业转移,会就此拉开序幕。

渤海省这个传统重工业沿海省份,怀抱着渤海这个大澡盆,在造船业上的优势可谓得天独厚。

一旁的王大明虽然听的头昏脑涨,但手上的笔却记个不停。在他手上。几乎两三分钟就能记完一页纸。周硕对此毫无反应,反正他说的数据和政策都是真实存在的,倒是不怕别人去查证。

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前,至少是1996年的时候。东亚各国的经济都还是欣欣向荣的。和国内的举步维艰比起来,主张应该学习这些“先进”经验的人并不少。周硕的这种悲观观点,起码在学术界里是绝对的少数派报告。

唐陶安静的听着周硕的介绍。直到他讲的累了,这才亲自给他端了杯茶过来。疑惑的问道:“既然小周你有这些见解,为何不写成文章发表出来呢?目前国内对中国未来的路究竟怎么走都还没有一个定论。正是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的时候。”

周硕苦笑一声,摇头道:“唐书记太看得起我了,我虽然有些钱、有些科研成绩,但并不代表经济学界上也有发言权。如果我贸然把这些话说出去,真有一天东亚各国被金融危机袭击,他们是不会感激我的。不仅不会感激,说不定还要怀疑我……”

唐陶沉默了一下,缓缓的点了点头。

他也是个成熟而且见多识广的政治家了,很容易就想得到东亚各国如果被周硕料中,明年真的爆发了金融危机。那对泛翰集团来说,绝对是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这世上人都是一样的,永远相信的都是自己想要相信的东西。在金融危机没有发生之前,唱衰东亚经济只会被嫌弃,觉得泛翰集团不识时务。

如果仅此而已尚且还好,最糟糕的是做出预言之后,事情真的像预言一样发生了。

到时候人们不会佩服先知的洞察,反而会认为是他带来了灾祸。这在历史上是无数次发生的事情,而且还会继续发生下去。东亚各国遭到金融危机的人,会下意识的把责任推到他的头上。

“如果没有周硕的这篇文章,是不是国际炒家就不会发现这些金融漏洞?”

“是不是这个人的文章吸引了金融炒家的注意力?如果没有他提醒,这些金融炒家也未必会发现这些问题吧。”

“这人公开发表这种理论为金融炒家张目肯定是一伙的,不然当初为何不悄悄的把这个结论告诉我们,让我们有弥补的机会?”

大体上,到时候这种思想,立刻就会成为社会主流吧?

就好像金融危机过后,印尼经济崩溃,当地人不去怨恨索罗斯这些美国人,反而去抢劫弓虽女干图杀当地华人。越是在强权面前卑躬屈膝的人,在面对比他弱小的人的时候就越残忍。

这也正是周硕,不选择公开发表这种观点的原因。何况这个时候就算把问题摆在东亚各国执政者的桌面上,他们恐怕都不会相信,更不会有勇气去改正。

“那好吧,咱们不去管他们。”唐陶点了点头,问道:“既然你认为东亚金融危机爆发迫在眉睫,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来利用这次危机,壮大我们自己的经济吗?”

周硕精神一震,连忙点起头来。面对东亚金融危机,他当然不可能只是用来刷声望。反正东亚经济被美国人收割也是收割,自家收割也能当做是亚洲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其实金融危机来临,有一种获利办法是最简单,而且最适合政府使用的。”周硕双目炯炯有神,信誓旦旦的说道:“那就是政府贷款。”

“政府贷款?”唐陶歪着头,认真的听着周硕的发言。

“对,政府贷款。”他用力的点了点头,重复了一遍。

“金融危机的基础,就是由于目前各国美元外汇储备不足造成的。一旦国际炒家发起攻击,最受影响的必然是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

“也就是说最简单的情况,比如在日本通过政府贷款贷出一笔钱来,然后换成一部分美元,剩下的用来采购。等到金融危机爆发,日元汇率暴跌,我们再把那部分美元换成日元还给日本银行。这样一倒手,设备就算白赚的了。”

“这种模式是最适合政府贷款的了,操作简单风险低。而且由于政府贷款信用度高,能够贷出来的款项数额大,收益也会非常好看。”

“就算退一万步说金融危机没有发生,政府贷款采购的设备,也能够切实的刺激本省经济发展。”

唐陶侧眼看向王大明,见他正好已经记录完了周硕的陈述,轻轻的点了点头。心知再也掏不出什么的唐陶站起身来,向周硕伸出手去。

“我还是叫你周总吧。”唐陶的声音和蔼可亲,笑呵呵的说道:“听了你这一堂课,总要有些尊师重道的表示不是。”

周硕知道自己今天和唐陶的会面也就到此为止了,连忙规规矩矩的站起身来,伸出双手握住他的右手,汗颜道:“唐书记说的哪里话,就算为了渤海省四千万父老乡亲,我也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是。不过这一切都只是我的推测,如果省里有什么决策,希望还是要慎重一些。”

周硕重生以来引起的蝴蝶效应已经不小了,他也不敢确定明年亚洲金融危机就一定会爆发。所以话不敢说满,反正小心无大错总是对的。

“那是当然。”唐陶呵呵笑了一下,和他轻轻的晃了晃手臂,说道:“泛翰集团是省里的重点企业,还希望你们以后多出成绩,为渤海的经济做出更多贡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