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电子重生(周硕)-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之,以崔兴国的经验和不低的情商来说——服务员肯定是不会发出这种声音的。
“茗市长,这位就是我们泛翰集团的周总了。”
崔兴国揉了揉眼睛,暂时还没有恢复视力。但他还是听了出来,现在说话的这个人是谁。之前的几次接触,他早就已经把司谷新的声音记住了,但他说的这个茗市长是谁?哪个地方的市长,是姓茗的呢?
随着鼻子上的酸麻感觉退去,崔兴国浆糊一样的脑袋总算恢复了一些思考的能力。姓茗的市长,这很耳熟啊,啊!
他心里惊叫一声,暗骂自己简直愚蠢到家——绣西市的市长茗夜雨,可不就是姓茗吗!
茗市长是绣西市升级之后的第二任市长,如今不过四十来岁的年纪。从绣西市最大的国企渤海重工的厂长位置上,直接一步登上了市长宝座。虽然只不过才上任一年多,但在绣西市里的根基却深厚的很。
自己敢在他面前骂人。就算骂的不是他,恐怕下场也好不了多少。
这时崔兴国的眼睛总算能看到东西了。抬眼看去门口站着的,可不就是经常能在电视里见到的茗夜雨、茗市长吗?
那身笔挺合体的条纹西装。和口…口同样款式的玳瑁眼镜,系到咯吱窝的泛黄老牛皮裤带……
没错,这不是绣西市的市长,还有哪个是?一想到自己竟然骂了市长,崔兴国就觉得自己的腿有点软。吃关系饭的,分外能够认识到体制森严的可怕。不管是自己吓自己也好,还是对规则和人情世态了解的深也好,总之他的脑海里仅仅只剩下了一句话。
完了!
然而崔兴国脑海里闪过了这么多心思,时间却没有过去多少。
茗市长进门之后连看都没有看他一眼。而是直直的向着周硕走了过去。
“周总你好!早就听说绣城市出了一个泛翰集团。”茗夜雨看起来精神抖擞、兴致盎然,竟然主动伸出双手去握住周硕激动的说道:“没想到啊、没想到,今天终于见到周总了!果然是一表人才,一时俊彦,一身是胆啊!”
得,茗夜雨激动的这时候甚至连话都说不会了。可见在他心中,对周硕是如何的高看一眼。
“茗市长太客气了,这么说我、我可要不好意思了!”周硕握着他的手,用力的晃了两下。俩人对视一眼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茗市长,您请坐。”司谷新临时客串起服务员的角色来,为茗夜雨拉开了座位,顺便从一旁拿过一套新的餐具来。
“哦。小谷啊,你也别忙了。”茗市长显然是对司谷新也爱屋及乌起来,拽着他把他按到了自己旁边的座位上。然后笑呵呵的向呆愣在一旁的崔兴国招了招手。和蔼的说道:“这个,小同志啊。你去再拿两双碗筷来。哦,对了。再拿一瓶好酒来,就要道光二十五!”
“我?”崔兴国伸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表情很是诧异。
“啊,快去、快去!”茗市长见崔兴国竟然没动地方,显得很是不满意的说道:“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一点眼力见儿都没有。周总千万别介意,我们绣西像这样不开眼的可不多……”
崔兴国心里“卧槽”一声,红着脸灰溜溜的就跑出去了。
他开始还以为是茗夜雨把自己当成了服务生,这才吩咐他去张罗这些事情。人家堂堂地市市长,哪有那么笨?就像那最后一句话说的,那是当众在骂他崔兴国不长眼啊!
这是什么意思?没听过这么一句话么,叫做不打馋、不打懒,就打不长眼!他崔兴国要是再没眼力价,呵呵,市长的大板子可就要打下来了。
当崔兴国小媳妇似的提溜着一瓶上好的道光二十五,施施然回到包间的时候,茗夜雨已经和周硕拉开架势摆交情了。
绣西虽然七年前就升级了地级市,但多少是托了核潜艇制造基地的福。全市gdp不是省里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毕竟是县级市的底子。
这手里没粮,茗夜雨多少就有点腰杆不硬。和绣城江大桥市长不一样,绣城虽然这几年没落了,但毕竟底子还在。作为出入东北的交通枢纽,它的经济再怎么差毕竟还能过得去。周硕在面对江大桥的时候,多少就要保持适当的敬意。
可绣西市要底蕴没底蕴,要未来没未来。茗夜雨这个市长,多少做的有点没滋没味。可要想发展经济,没人投资怎么行?可偏偏绣西靠着一个核潜艇基地,这招商引资工作多多少少要受些影响。如今泛翰集团这样条件的企业太少了,手里既有着大笔的外资,但身份却说得上是根正苗红。
这样符合绣西要求的投资方,平常上哪里找去?难得的是泛翰集团就在绣西市的旁边,绣城和绣西看名字就知道,一准是沾亲带故。这个投资要是都拉不过来,那他茗夜雨干脆回家烤地瓜去算啦!
为了能拉来泛翰集团的投资,他茗夜雨这次是打定了主意,如果不要脸能拉来投资,那劳资就不要脸到底了!
就在崔兴国小心翼翼的为茗夜雨布置餐具的时候,他却正在拉着周硕的手欣喜的说道:“听闻周总决定投资绣西的通信产业,我真是欣喜万分啊!我代表绣西市府表个态,一定为泛翰集团的投资创造最优秀的条件,任何人敢阻挡这笔投资落地,我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谁叫你一时不好受,我就让他一辈子不好受!”
茗夜雨正说着,就听旁边当啷一声,崔兴国手里的杯子碟子碗筷稀里哗啦的掉了一地。他皱了皱眉,挥了挥手说道:“你这小同志,真是一点工作也做不好。好了,这里不需要你服务了,你先出去吧!”
在茗夜雨阴冷的目光注视下,崔兴国失魂落魄的落荒而去。浑浑噩噩的出了包间,一直走到了楼梯口这才反应过来——当即一屁股坐在楼梯台阶上,腿软的说什么也站不起来了!以他的眼界,又如何能够想的到泛翰集团对绣西市意味着什么?若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又如何能相信堂堂绣西市市长要这么折节下士?
不说半天没动地方的崔兴国,包间里周硕眼角瞥见他离开的背影,这才笑呵呵的向茗夜雨说道:“茗市长太客气了,绣西的通信市场是大有可为,我们泛翰集团能够来投资也是荣幸之至啊!”
说到这里,周硕指着身边的李九锋给崔兴国介绍道:“茗市长,这位就是泛翰电子销售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李九锋,李总。李总是奉天辰光集团的总裁,这次也是有意和我一道来咱们绣西市投资的。”
“哦!”茗夜雨能做到地市市长,那当然是熟背英雄谱的,看到李九锋当即就把人给对上了号,连忙用比对周硕更热情的态度上前紧紧握住了他的手,无比认真的点头道:“李总能来我们绣西市,实在是蓬荜生辉!”
“呵呵,茗市长太客气了,我就只是一个商人而已。以后要在绣西市做生意,还少不得要麻烦您。”李九锋换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态度,即不同于对周硕的平辈论交,也不同于和崔兴国的颐指气使,反而有些淡淡的疏离感。
“当然,当然。”茗夜雨也不把他的身份点透,只是呵呵笑道:“以后李总在绣西遇到什么麻烦,都可以随时找我。”
见到李九锋没有心思在这方面深谈,茗夜雨便转过头来看向周硕问道:“不知道周总打算在绣西投入多少?是怎么个章程?”
周硕给了司谷新一个眼神,然后对茗夜雨说道:“我打算向李总贷出一千万人民币的电信设备,由他和绣西联通成立合资公司。具体的情况,就要由李总和联通绣西分公司去谈了。”
司谷新收到周硕的眼神,连忙起身从包间的角落里拿出一台笔记本电脑来。正是他前年重生时候买的,可以用来做幻灯机的thinkpad755cdv。
经过一番设置,司谷新熟练的把幻灯机假设起来,并且把电脑的屏幕投射到了包间的屏幕上。
周硕这时才指着墙上的图像,胸有成竹的笑道:“不知道茗市长听没听说过,有一种叫做平地造船法的技术呢?”
第三百七十七章平地造船法
“平地造船法?”茗夜雨莫名其妙的看着周硕,根本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他把头晃得像个拨浪鼓一样,犹豫的说道:“这个船怎么在平地造?难道不入船坞、不上船台,这不可能吧……”
茗夜雨在当上绣西市市长之前是渤海重工的厂长,这绣西市升级地级市有一半的功劳,倒是要算在他的身上。
渤海重工是中国核潜艇总装厂这就不说了,它同时还是中国最大的造船厂之一,是绣西效益最好的企业没有之一。若说它是撑起了绣西的半边天,倒也不算是错了太多。
从渤海重工的厂长位置上一步跨到绣西市长,茗夜雨的专业水准那是没话说的。他七十年代入厂工作,二十年来从一个基层质检员,一路升到了厂长。可以说整个渤海重工,没有一个部门是他不熟悉的。造船的业务流程,就是让他倒着背,他都能给你改成东北二人转风格的。
若非周硕是他渴望已久的投资商,换个毛头小子来跟他说造船不用修船坞,他能一脚把人踹出去。
“我想问一问茗市长,这个造船为什么非得要在船坞里或者船台上呢?”周硕对茗夜雨的态度不以为意,反而紧追着问道。
茗夜雨几乎是下意识的回答道:“这是因为船舶本身自重大建设过程复杂,需要足够的承载力和修建设施。没有船坞或者船台的设备支持,在平地上建设船舶的大型设备又怎么运行?”
“那么也就是说只要船舶的具体建设工作完成之后,就不需要船坞或者船台了。”周硕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向茗夜雨问道:“不知道我这个理解,茗市长看来对还是不对。”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船舶的具体建设不在船台上又在哪里?”茗夜雨今天第一次感觉自己的脑筋有些不够用,等着周硕的解答。
“在工厂里。”周硕接过司谷新递过来的鼠标。操作着投影到包间墙壁上的画面说的:“接下来我要为茗市长介绍的,是我们泛翰研究院开发的一种造船技术。”
“你们不是电子产业集团吗?还能研发造船技术?”茗夜雨好奇的看着周硕,不可置信的问道。
“这是我们将信息技术和传统造船技术相结合,然后研发出来的一种划时代的造船法。”周硕信誓旦旦的点了点头,切换着墙上的画面说道:“茗市长知道,现在的造船技术是离不开船坞和船台的,因为造船是个很精密的工作。必须配合现场的情况,不断调整具体的参数。”
周硕本身对计算机技术在重工业里的应用并不太了解,这个平地造船法还是他看过的一本小说里提了一下。这才略微有了些认识。在那本小说里,主角声称这种技术只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之后就毫无技术含量。
实际当然不可能这么轻松,因为那部小说里的主角是站在造船业来臆测的信息技术,拿二十年后的技术对比当然觉得毫无科技含量。但是别忘了在1996年哪怕是3d建模,都还是很高深的技术。软件满中国,1996年4月找不出10个人会用。
在这种背景下,实现虚拟建造技术可想而知有多么困难。
在周硕的操作下,墙上的画面显示出一幅传统造船法的图片。这种结合ppt进行介绍的方式。他在后世也算熟极而流了。但放在1996年的绣西来说,可就是很别开生面了。茗夜雨兴致高昂的看着周硕的介绍,不住的点着头。
然后他手里的鼠标一点,墙上的图片换成了一幅被切开很多片的轮船。在茗夜雨莫名的眼神中。周硕又开始介绍道。
“这就是我们平地造船法的基本原理了,和传统造船法不同,我们的平地造船法最基本的单位是‘分段’。”周硕将画面放大。具体的解释道:“船厂组装的并不是船的每一个小细节,而是船的段落。这些段落在其他的船段工厂里制造。然后运输到总装船厂进行安装。这样不仅大大缩短了造船的时间,而且也不再需要船坞和复杂的船台。”
“这样……可是你们如何保证精度呢?”茗夜雨的神色逐渐严肃起来。因为他已经感觉到这种设想并非完全不可能。站在一个造船工人的角度来讲,他完全理解这种技术革新如果真的成功,那对造船业将意味着什么。
船舶的价格高昂,除了纯粹的物料成本以外,船台和船坞的使用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家船企究竟有多少实力,这个时代里数数他的船坞、船台就行了。船坞、船台的建设本身,投资就非常巨大,造船企业不可能无休止的增加这些基础成本。
然而反过来说,造船业总是有波动的。有的时候订单多些、有的时候订单少些,少的也就罢了,多的时候订单就要排队等待船坞、船台空出来。仅此一点,就大大的增加了船舶建造的时间成本,限制了造船企业的盈利能力。
如果船企可以在平地上造船,那不仅可以节省了相当一部分订单的时间成本和基础建设成本,更重要的是再也不需要眼看着订单却因为没有工期而硬生生放弃了……
周硕按动了一下鼠标,胸有成竹的说道:“这就要依靠我们开发的虚拟建造技术了!”
看到墙上的画面转换成一副相当复杂的设备图片,周硕这才接着说道:“这就是我们泛翰研究院研制的光电3d测量辅助虚拟建造系统了,它结合了当今信息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光电3d测量将船段扫描到计算机里。然后通过虚拟建造技术……”
周硕嘴里各种名词如同天花乱坠一般,噼里啪啦的往外蹦个不停。茗夜雨的学历虽然不低,但对计算机也就是一知半懂而已,这一下干脆就是“你说的每一个字我都了解,但为何连在一起完全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周总、周总,你……能不能说的简单一点?我这个,呵呵——”茗夜雨仿佛对自己理解不了这种高深技术,赶到有些惭愧的样子。
实际上哪有什么必要表现的好些很高深,说白了不过就是个激光测量扫描,再加上计算机模拟建模而已。绣城六十四所原本就是光电研究所,周硕将其彻底合并到泛翰研究院之后在技术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难题。
若非周硕本身对工业信息化方面不怎么了解,亲自操刀一个月就能完成设计。即使是他给出一个方向,让下面的研究员自行发挥,整个系统也不过才花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开发。
虽然技术本身都是现成的,但毕竟确定方案、系统集成这些工作也不是动动嘴就能完成。何况涉及到一些工业控制方面的工作,还得和重工业研究所打打交道,这就更是大大的拖延了技术研发完成的进度。
之所以要把茗夜雨侃的晕头转向,不过是为了后续讲价方便而已。周硕又不是周大善人,肯定不会把这种改变一整个行业的技术,白白送出去的想法。就算不赚取相当的暴利,起码也要在这个行业里收获相当分量的话语权。
是的,站在周硕今天这个位置,钱财实在不是什么太需要操心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个人和集团的影响力,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话语权。这就好像中国的金融行业里哪怕流动十几、几十亿的资金,影响力却不及一个投资几亿的制造业企业。
周硕如今说出去数十亿美元的身价好像很唬人,但这些钱如果不能转变成切实的影响力,在中国也不过就是一个数字而已。
“这个简单的说呢,就是这套系统能够将在其他船段工厂制造的分段,丝毫不差的扫描到计算机里。然后通过虚拟建模,我们能够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实时的调整各个分段建设不准确的地方。”
周硕切换了一张表现互联网技术的图片,示意道:“这样我们就能把各分段的建造误差,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当这些分段建设完成之后,再运输到总装厂进行焊接组装。因为复杂的工作都在分段工厂里完成了,总装厂只需要焊接和吊装就可以了。所以船坞和船台也就不是必备的了。”
“等船舶焊接结束,我们只需要把船装入浮动船坞船,然后运输到指定海域下海。整艘船的船厂建设,到此也就算是全部完成了。”
周硕结束整个介绍过程,关闭了幻灯机然后转身来看茗夜雨,挑了挑眉头问道:“茗市长,以您的专业知识来评判一下,我们这套技术是否有实用的价值?”
周硕不看还好,一看几乎是吓了一跳!茗夜雨的脸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变得脸红脖子粗,一副马上就要爆炸了的样子!
周硕的话还没问完,他就猛的站起身来,一拍桌子兴奋的喊道:“有!怎么没有!”
第三百七十八章阻击韩国
茗夜雨不敢说自己完全看懂了周硕的讲解,但即使以他浅薄的信息技术知识,也知道3d技术是可以实现这种效果的。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惜工本费用和劳动效率,凭借人工测量以及电话沟通,在七八十年代都可以按照这种思路来改革造船技术。
平地造船法可以说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广的现实写照,之前是没人做这个工作,一旦把信息技术和造船技术结合起来,顿时就产生出奇迹一样的效果。
实际上信息技术和传统行业的结合,很多都有这样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不说数控技术这种明显的,信息技术对物流业的改造,又何尝不是彻底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结构?电子商务的普及,不知道砸了多少采购员的饭碗。农业信息化,又不知道帮多少农民避免了投资的盲目性。甚至是失足妇女现在也懂得要上网,远隔千里就把生意给做了。
但如果要说造船技术,他茗夜雨不敢说比得上宗师、教授,但做个合格的总工还是没有问题的。单纯站在造船业的角度来讲,如果信息技术真的有周硕宣称的这种效果,那这项技术的前景可就是太广阔了!这个项目做好了,可不仅仅是有钱途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他茗夜雨的前途问题啊!
原本需要一年建设周期的船舶,在使用了平地造船法之后,成本恐怕能降低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时间的节约就更夸张了,按照茗夜雨的估计增加一倍的建设速度不成问题!这还是以目前渤海重工的工人队伍和设备规模计算。
如果能够以这项技术大肆扩张船厂,扩大一倍工厂的效果就能再减少到现在造船周期的四分之一!当然。这种增加肯定是尤其极限,也就是船舶分段的建造速度和组装速度。
茗夜雨私下里计算了一下。使用平地造船法之后最快三个月出一条船完全没有问题。这个记录别说国内了,就是国际上都没有听说过哪家船厂有过这个记录!
他火热的眼神看着周硕。咽了口唾沫说道:“如果能够把公差控制住,那么这项技术确实是有着极大实用价值的!”
周硕的表情逐渐严肃起来,他用力的点了点头说道:“茗市长不愧是从基层走出来的,看问题切中要害啊!减小公差的一大难题就是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这对分段制造厂的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想请问,咱们渤海重工有没有做总装厂的条件,合作企业里有没有能做分段制造厂的水平?”
茗夜雨脸色也渐渐的沉了下去,他思索了一下说道:“我们渤海重工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核潜艇都造得了。普通船舶的精度要求就更不用说了。但要是说能调控合作企业的生产水平,可就是力有不逮了。”
“那是技术原因,还是管理问题?”周硕追问道。
“都有。”茗夜雨黑着脸,艰难的回答道。
周硕摸着下巴,看向他问道:“渤海重工作为中国最大的造船企业之一,本身资本就非常雄厚,有没有可能帮助其他船企改造生产的条件?”
茗夜雨苦笑一声,摇了摇头说道:“这些年渤海重工的效益还算可以,却也不过攒下几个亿的家当而已。造船业作为重工业。对基础设施投资要求很高,走的是高投资、低回报的路线。想要帮助其他合作厂商改造生产环境,非得有大笔的投资不可……”
他说到这里,突然灵光一闪。惊讶的指着周硕。恍然大悟道:“莫非,周总你有意在这方面进行投入?”
周硕似笑非笑的点了点头,指着李九锋说道:“实际上不只是我。李总也非常有意愿投资这个项目。”
李九锋点了点头,默认了周硕的话。然而还是补充道:“当然,究竟是否真的要进入造船业这个市场。我们还需要看看情况。”
“好好,周总、李总,你们想要看什么情况,只要我们绣西能够做到的,一定尽力而为!”茗夜雨搓着手,期待的看着两人。仿佛是要把自己洗干抹净,然后心甘情愿亲手送上床的小媳妇一样。
“这个嘛,首先是渤海重工是否有这个技术实力,能够将这套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周硕叠着腿,笑眯眯的说道:“毕竟将信息技术整合到传统重工业行业,这还是中国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谁也说不好结果如何。”
“这是当然,我们渤海重工、乃至整个绣西市,一定为消化这项技术全力提供支持!”茗夜雨拍着胸脯保证道。
周硕点了点头,对茗夜雨的态度表示肯定。
别看茗夜雨和江大桥名义上是同级别的领导干部,都是地级市的堂堂市长大人。但是周硕对两人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对江大桥他就要始终保持着相当的尊重,处处要维护他在绣城的权威和身份地位。
但是茗夜雨作为绣西市的市长,周硕更多的却是以平等的态度进行交往。这是因为首先绣西的经济体量和绣城没法比,两者差距实在太大了。茗夜雨这个市长,手里能够动用的资源却远远不如江大桥。
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再怎么说人家茗夜雨也是厅级领导干部,真不拿豆包不当干粮也是不行的。
更多的原因,其实就是一句话:人不求人一般高。
周硕的泛翰集团根基在绣城,不在绣西。茗夜雨要是敢抖市长的威风,他和李九锋分分钟敢掉头就走。手里拿着平地造船法这种神器,渤海湾一字排开有一家算一家,哪个船厂不是要扫榻相迎?
这就是有自己根基的好处了,做金融业的就没有这种便利。金融业的根基如同流水,财富在哪里它就流到哪。但是同样,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一块肥肉,谁都想上去咬一口。反正你是要走的,我又何必费心思讨好你?正经是趁着资本流动的时候,大捞特捞才是真本事。
但投资实业就不一样了,到了一地办起工厂。少的几十上百,多了几千数万人,这些本地人都要吃工厂的喝工厂的,指着人家为生。
所以说中国股市极度封闭,牛市熊市莫名其妙,政策市神出鬼没未必没有好的一面。最起码的,就是把游资都赶到了制造业上来。
周硕来到绣西是要投资实业的,尤其是造船业这种资金、技术、人力密集型产业,当地市府哪有不供着的道理。
说远了,书归正传。周硕对这样平等的和茗夜雨讨价还价那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他伸出两根手指,接着说道:“第二个情况就是我和李总的投资,除了平地造船法的专利授权以外,希望能再拿出十亿人民币作为资本投入到渤海重工里面来。不过您也知道,渤海重工本身还负担着咱们国家的核潜艇建造工作,所以这里面恐怕就要有些麻烦……”
周硕这话倒也不错,渤海重工作为中国的骨干船企,即使是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也没有私人股份参与,就更别提国外资本了。在这样敏感的企业里搞股权改革,就算是李九锋也没有信心不被上面叫停。
这个问题确实难住了茗夜雨,若非是因为绣西和绣城的关系,他深知只要这一条存在,泛翰集团本来就应该首选大港船务集团才对。
大港船务也是国家骨干的造船企业,本身资金充裕,大港能够提供的支持还要更多……
只要这么一想,茗夜雨就觉得如果自己站在周硕的角度,实在是没有选择绣西的必要——除了绣西和绣城沾亲带故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距离。周硕选择渤海重工最大的原因,应该就是它易于掌握。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啊!茗夜雨咬了咬牙,重重的点头道:“这个也没问题,等我回去和渤海重工的现任领导层研究一下。周总和李总方心,我们一定拿出一个切实的解决办法来!”
周硕和李九锋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出了一丝兴奋的神色。造船业作为重工业,当然有其投资大、见效慢的特点,但同样也有稳定、回报率高这些优势。如果能够以平地造船法为契机,成功的帮助中国造船业崛起,那这里面能够获得的利润足以让渤海省一步迈入发达国家水平!
以现在泛翰集团为渤海省带来的改变来看,完全有可能取代二十一世纪韩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韩国二十一世纪的人口是五千万有多,而渤海省的人口则是四千三百万。只要能够取代韩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维持一省的发达国家水平是没有问题的。
韩国经济的主要支柱是钢铁、造船、汽车和电子业。电子业不用说,周硕有十足的信心将韩国人挤垮。钢铁就更不用提了,当鞍钢是假的不成?至于说汽车业,未来也完全也可以依托丰田的技术,扶植起自己的汽车工业来。
只要这次能够帮助中国造船业,将韩国造船业振兴的苗头掐死,那未来的大宇宙国就等着用韩剧和整容称霸宇宙吧!
第三百七十九章卸磨杀驴
改开早年的时候,国人在效率方面确实是不及日本人的高效。一方面是普遍的过敏教育程度限制了中国企业的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则是整个大环境还没有从计划经济大锅饭时代脱离出来。
私企在效率上尚且不及日企,那就更别说需要走公文流转的国企了。周硕和茗夜雨沟通完之后,见他信誓旦旦的要解决投资渠道的问题,刚开始还兴致勃勃的一天一个电话,然后就是两三天一次电话,接着就是一星期一个电话。最后等的实在不耐烦,只好把联络的事情推给了秘书。至于说绣西市堂堂市长厅级领导的尊严,那也实在是顾不得了。
时间眼看着从化冻的四月,步入了春意盎然的五月。1996年的绣城春天,显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活力。整个城市和过往的死气沉沉相比,如同突然活了过来一般。
拜投资热度的上升,绣城市民的消费能力也大幅提高起来。街上的私家车多了,人们的打扮也新潮起来。就连路边的霓虹灯,也颜色丰富多彩起来。围绕着电子产业和软件业,整个绣城的经济同样在寒冬之中开始复苏起来。
而与此同时,一道关系中国未来电子产业发展的电文,也跨洋过海传到了泛翰集团的传真机上来。尼康在完成了与intel的谈判之后,希望能够与泛翰集团的高层举行一次会晤。
就这样在渤海重工这边没有动静之前,尼康却已经和intel达成了新一代光刻机的供货协议。
鹤田几乎是迫不及待的,乘坐飞机来到了绣城。对他来说。这将是最后的一场战役,从此以后尼康将彻底称霸光刻机市场——只要能完全掌握住周硕手里的49%股份即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