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闲女当嫁-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没等这些孩子的热乎劲过去,香雪姨娘就派马车来接大家去吃饭去了。香雪姨娘猛然见到秋冰月,就对秋冰月的容貌大加赞赏。她仔细看过秋冰月身上的皮肤,手指的粗细,悄悄对郁小闲说到:“这个小美人是个当花魁的底子,妹妹家可否还有这些漂亮的小姑娘。我替我儿子先定下一个媳妇吧。”

郁小闲说到:“姐姐不要打趣,这样的好孩子,我还想弄一个来定给我儿子。哪里轮得到姐姐先下手。”

听到这话,香雪姨娘笑得眼睛都成了弯月,秋冰月又在适当的时候给香雪姨娘送上了礼物,一款秘制的养颜润肤膏,郁小闲说到:“姐姐是个有钱的主,我们穷人家没有什么好孝敬的,这些养颜润肤膏是我妹妹按照秘方调制的。常常涂抹,今年二十,明年十八,保准让姐姐喜欢。”

香雪姨娘就喜欢找这些好膏方来保养皮肤,得到了秋冰月的礼物是格外高兴。她还不忘说上一句:“这位冰月妹妹,养颜润肤膏我收下了,要是好用,我可时常要问你要的,只是不知道妹妹可愿意劳心为我这个老姐姐做这些。”

秋冰月回答说到:“姐姐放心,只要您用的好,我就一直专门给您做。我还会教给十二娘做,我们现在是好朋友了。”

香雪姨娘看见自己的女儿也在一旁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一时间是母爱泛滥。把秋冰月拉到身边问长问短,还拿了不少好衣料,几件首饰给秋冰月添妆。郁小闲赶紧帮秋冰月推辞说到:“姐姐,同样是妹子,你不能厚此薄彼,我要吃醋了。你从来没有这样疼我。”

香雪姨娘说到:“你这模样就是不招人疼,成天跟男人一样野,老娘看不上,你哪有冰月这么乖巧可人,招人喜欢。要吃醋,后厨就有,喝多少,我管够。”

这玩笑开得有水平,也真是自己人才会这样肆无忌惮地这样说,郁小闲觉得这一趟来的正好,至少秋冰月和香雪姨娘的这根线是搭上了,将来要是秋冰月掌家,香雪姨娘能帮上忙,还是会帮的。

吃完酒席,香雪姨娘硬是把郁小闲主仆一行人都接到她的大宅子里去住着,十二娘更是直接拉上了秋冰月住在她的屋里。蛐蛐和小水不用说也是跟着了小九同住。郁小闲被安置在香雪姨娘住处的西苑里住下,她是正经的家主,不可能和主人家同住,这一点规矩香雪姨娘不会乱。

因为郁小闲和香雪姨娘都喝了一点酒,也难得因为气氛好,敞开心扉说了话,两人就干脆坐在暖炕上喝茶聊起天来。郁小闲先把话题引出来说到:“福王的事情已经出来,不知道慈云妹妹现在如何,还有慧云妹妹的安危,我都很挂记。”

香雪姨娘的脸色略微一遍,她捧着茶杯对郁小闲说到:“有些事情,我这个姐姐真的要好好谢谢你。不是你看事情看得透,也许我们母子三人都要陷进去。慈云保住了,走了门路在城破之前的一个月把她给弄出来了。不过现在福王的儿子要称帝了,我又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该把她送回去。”

郁小闲说到:“福王都被人变成福禄汤喝了,慈云一个弱女子会有什么下场,姐姐比我清楚。我觉得福王的那个儿子不依靠也罢。他爹在太平盛世都没当上皇帝,他一个靠文官扶起来的皇帝又能有什么用。我大胆说一句不该说的话,要是将来真是异族得了我们汉家的江山,我们的皇帝就是鞑子,姐姐该怎么办?”

香雪姨娘的眼睛里露出了母豹子一样的光芒,她咬着牙说到:“不管谁坐天下,老百姓都要吃饭,生意要做,赌场青楼一样要热闹。我还不信这塞外的鞑子不喜欢钱和女人。世道再乱,只要能守着两个孩子的平安,我也不用想别的。我就是一个青楼出生的老娘们,那些圣贤的道理说给我听也没用。不知道妹妹的心思是不是和我一样?粉蝶被你安排去了大漠,你的义兄跟着吴总兵,相比也是降贼了。你这样问我,是不是有了准主意。”

郁小闲见香雪姨娘把自己的底都摸透了,便坦言说到:“姐姐应该知道我不是纯粹的汉人,因此我也真的不介意是汉家主江山,还是异族的皇上。我也只要自己太平安乐,管它外面谁掌江山。前些年,我就觉得大明的气数要尽了。我的儿女婚事都没定下来,就是不想乱联姻,给自己添麻烦,我提醒姐姐也是这个道理。富贵这种东西在这乱世是朝不保夕,还不如守着自己的家当,等大局定了再下注。我们女人讨生活本来就不易,豁出去不要脸面,都必须把孩子们保住。”

这话是说到香雪姨娘心坎里了,她对郁小闲说到:“你这些话就是我心里的话,趁着世道乱,我还收了一批绝色的好孩子。我听那些跟鞑子打过交道的人说,有些鞑子也喜欢我们旱地的女子,我们的汉家美人去了那边还挺受宠,这些鞑子喜欢我们女子的小脚。只是我们汉家女子就是被收了去,都没有名分,连贱妾都当不上。我不担心生意,就担心十二娘的婚事,她今年十三了,最多托上三年,就必须嫁人,我想她一辈子安乐,就是不知道把她嫁到哪里合适。”

郁小闲说到:“文龙的姐姐和十二年同岁,我让她亲娘找一个合适能做事的招赘,孩子不用改姓,只要他们两口子一直跟着我们家,这样我就能保孩子一辈子都在自己眼皮底下不受气。要是十二娘没有裹小脚就好了,鞑子那边有汉军旗,姑娘都是汉家血统,找到门路把孩子拨到有家世的人家去,做一个中等门户人家的正房也不是问题。不然就干脆等,不过要想成为汉官的正房,多半不是原配,只能当续弦了。”

郁小闲说的都是实话,这下子香雪姨娘总算心里有数了,不然她还真会为这样的事情,晚上睡不着觉。郁小闲摸清楚了门道,便郑重向香雪姨娘行礼,香雪姨娘看郁小闲似乎是有事拜托她,便由着郁小闲行礼,看她想说什么。

郁小闲对香雪姨娘说到:“姐姐,将来要是我不在黄家了,秋冰月就是黄家真正的掌家人,请姐姐把她当成我一样对待。文龙小,很多事情我交待不了,等他成年之后是当家人,可真正的大事还要秋冰月把定。我把姐姐当自己人,才给姐姐交底。”

香雪姨娘对郁小闲这样的安排很是惊讶,不过郁小闲让她惊讶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对于这样的嘱托,香雪姨娘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也不便多问,就先答应了,不过她从此对秋冰月也是高看了一眼。

这次见面之后,郁小闲算是了却了一场心事。香雪姨娘的见识是让她对日后的盟友放了一百二十个心,兴亡都是男人的事情,既然已经知道将来的历史,好好和满洲人相处也就不算是汉奸了。郁小闲觉得自己就算一个为孩子谋划未来的母亲,只要在政治上没有野心,在商路上就无所谓了,凭着本事,打通关节,自己带出来的人可以吃饱穿暖,活下去,就是最大的福气。貌似这次当救生包是最有水平的一次,都赶上救生艇的功用了。可是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家了,凭着留学大明朝学会的本事,再回到现代,干很多事情都能游刃有余,郁小闲就是盼望着路云虎能早点把好消息带来。

77情缘难得

因为香雪姨娘的态度,郁小闲带着秋冰月和两个孩子在芜湖等地逗留了整整六个月才回到山里。外面兵荒马乱不错,哀鸿遍野不错,可在香雪姨娘的势力下,那些引人伤感的事情都没有太多显现在大家的眼中。反而是郁小闲带着秋冰月和两个孩子亲眼见了几次很可怕的事情,郁小闲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们知道世上的艰难,学会取舍,将来这三个人都会是掌握不少人生计的当家人。善良是美德,可真正存活于世的法则是物竞天择,一味行善就是死路一条。

考虑到将来时满清的天下,郁小闲觉得应该给孩子们普及一下弓马知识,还有蒙满两族的文化,知己知彼才能在将来生活下去。郁小闲对黑哈丁留下的那些人不满意,便委托了香雪姨娘找了几个真正的异族师傅给自己和孩子们上课,半年时间,郁小闲的马上功夫是越发娴熟了,也能读写蒙古文,不过满文这是会说,到底没找到合适的师傅。秋冰月刻意模仿郁小闲,她是越发像郁小闲了。小九和十二娘也跟着郁小闲家的孩子学了些蒙满的语言,他们到底没有郁小闲家里这样热诚。

郁小闲授意秋冰月在十二娘身上多用些心思,经过相处秋冰月和十二娘的友谊是越发深厚了,蛐蛐和小九,小水三个男孩也是发小般的友好。靠着香雪姨娘的照顾,郁小闲用山里的物产换取了一万两黄金陆续运回山城,这些留给蛐蛐和秋冰月经营,足够他们在未来维持场面。

算计着离秋收不远了,郁小闲便要带着孩子们回山城,香雪姨娘便摆了酒,送郁小闲一家离开。李四子一家四口被接回了山里,郁小闲实在不想等到大祸临头的时候才让自己家的人马匆匆逃离那是非之地,便舍去些利益,让家奴们赶紧回家。李四子和徐香草在扬州待了几年。手艺和见识越发好了,带回去的原料也够他们加工十年以上,郁小闲有命令,这两夫妻只要带着一双儿女回山城了。这一次郁小闲不让李四子回李家了。直接让他们全家住进了山城的一处宿舍。

赵岐本来不想让栾氏和周氏两人那么早回泾…县,可架不住郁小闲用处的命令两字,他只好安排了栾氏和周氏一起回去。郁小闲知道赵岐担心翠柳和周氏之间见面不和,于是答应赵岐,把栾氏和周氏安排去邓家村,让两人不见面,这下子赵岐才算放心了。周氏丧子之后。今年又生下了一个女儿,才三个月大,赵岐有些闷闷不乐,中国的男人没生到儿子,总是不甘心的。

郁小闲接过锦娘的信,信上面锦娘恳求过郁小闲帮翠柳说几句好话,毕竟翠柳从前也是不幸沦落风尘的,跟了赵岐之后也没有任何妇德有亏的地方。还望赵岐看在女儿的份上和翠柳好好过日子。三妻四妾任由赵岐娶,只是看在结发的份上,多少给翠柳一些关心。这样几年不见面的事情如何做得出来。

郁小闲本来不想对赵岐说这些,可看在锦娘说情的份上,她还是开口了,她对赵岐说到:“当初翠柳没有逼着你娶她,是你自己要负责的。既然娶了妻,也要拿出一点男子汉的气度来。你的长女也是无辜的,从她出生你就没有看过她一眼。至于翠柳,粉蝶已经劝过她了,她即便是你如此薄待她,她都想留下来。可见对你是有情义的。这些年她也没有犯过一点错,你能不能看在女儿的份上,给她一点脸面。”

赵岐没想到郁小闲回为翠柳说情,这个脸面他总是要给的,虽说他现在可以独当一面了,可这一切毕竟全是郁小闲给的。好半天他才同意等回黄家宅院的时候看看自己的女儿去。那孩子已经两岁了,赵岐这个狠心的爹是一眼没看过,让郁小闲都觉得太狠了。好在赵岐跑商回到泾…县真的去看了翠柳母女,那孩子跟着赵岐身后叫了几声爹,这让赵岐这个爹撑不住了,抱起孩子都落泪了。从此之后赵岐也时常去看女儿,也没有给脸色给翠柳看,不过却从来没有留在翠柳房中住下,翠柳这个活寡的命运看来是无法摆脱了。

金世莱和金贤福的跑商之路很顺利,因为路上不太平,金世莱跑了一趟就把儿子留下了。金贤福住在黄家的客栈里管理着父亲跑商的货物,又在闲暇时读书,日子倒也安逸。锦娘看着金贤福是越看越喜欢,已经虚岁十八岁的金贤福算是半个大人。接近一米八的大个子,健硕的身材,清秀的长相,略黑的皮肤,怎么看都透着一种沉稳之气,不像这个年纪的人。经过这些年的磨砺,金贤福很有儒商的气质,在经商上也有了一些本事,十八岁的富家子弟很多都做爹了,金贤福在商队里听了不少荤话,心里也很想赶紧娶妻纳妾,将来儿女成群,完成母亲的心愿。到了秋天,秋冰月就十三岁满了,金贤福的孝期也快满了,办喜事的日子也近了。

锦娘留心到金贤福来自己家的宅院时,招娣总是找借口出来,眼神不经意地瞟了金贤福,脸上还带着红晕。锦娘是过来人,心里就有数了,可以暗自为难,这个金贤福可是郁小闲给秋冰月挑的女婿,就算用些心思帮女儿把这个好男人拿下,估摸着最多只能当金贤福的平妻,真正的大房还要是秋冰月,而且这些家业也要全交到金家去,这样一来郁小闲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这么好的男孩子,郁小闲怎么就给了秋冰月呢,锦娘是很郁闷。

金贤福也和招娣有几面之缘,他对这个未来的外甥女的印象很普通,相比秋冰月的美貌而言,招娣的秀丽之色不过是野花对月季,一比就失色了。唯一值得金贤福多看一眼的地方就是招娣的小脚了,对于金贤福而言,秋冰月唯一不完美的地方就是她的那双天足。不过还好秋冰月的那双脚用纱布缠裹过了,还算小,在金贤福眼中不算很刺目。锦娘留心到金贤福对自己女儿根本没有多看过一眼,便打消了一切帮女儿的心思,很多事情即便争回来了,有了人,也不见得能得到幸福,高攀金贤福的下场绝对是对女儿不利。

为了绝了女儿的念想,锦娘悄悄选了几个合适的男子,多半是商队接触过的,其中有一个锦娘还算满意,这个后生是芜湖一家大族的庶子,招赘之后应该会疼爱招娣。锦娘刚和那人的叔叔说好,就等着对方回话,谁知这人在回家的路上就染病不治,让锦娘大吃一惊。好在这件事还没有张扬不然招娣将来就会因为克夫的名声找不到合适的人,锦娘无奈之余就选了第二候选人,本地榔桥镇的一个父母双亡的世家子弟,嫡出是嫡出,可是老三,本来就没有多少家产,能娶到招娣也是他的福气。

媒人刚刚去牵线,那边就传出了那个世家子的通房丫头怀孕的事情,据说那位小爷要立刻把这个丫头开脸抬举为姨娘。这件事把锦娘气的够呛,总不能让女儿一进门就做便宜嫡母吧,先娶妾再娶妻,和这样的人家结了亲,都是丢了黄家大族的名声,也让招娣抬不起头。大家都知道招娣是庶女,可锦娘就是要让自己女儿的婚事比本地大户的嫡出长女还体面。锦娘手里有钱,就是要争口气。

招娣隐约知道了自己婚事的波折,心里极为郁闷,又不好跟母亲说,她也知道想让嫡母毁掉秋冰月和金家的婚约另外把她嫁给金贤福是不可能的,于是便悄悄按照金贤福的脚做了两双精美的鞋子,预备从此忘记这段感情。金贤福接过王小溪送来的鞋子十分纳闷,这黄家的姨娘好好打发丫头送自己两双鞋子做什么。王小溪跟着锦娘母女这么多年,却不算伶俐,她回答金贤福说到:“这两双鞋是我们小姐亲手做的,论起针线上的功夫,冰月小姐给我们小姐打下手都不够瞧。金少爷年初送了我们小姐一双鞋,这大约是我们小姐送您的回礼。这礼物送到了,我该回去了,金少爷您穿穿这鞋就知道了有多舒服,也不枉我家小姐为了量您的脚有多大费的功夫。去年她也做了一双送给冰月小姐,前两个月我看见您穿了。”

金贤福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明白了招娣的心思,只是金贤福把这件事情埋在了心里。他是个读过圣贤书的人,即便知道招娣对他有心,也只能埋在心里。娶自己正房太太的外甥女为妾室这样的紊**常的事情,金贤福不会做,招娣这点心思也不能说破,他只能打赏王小溪一点银子,对她说到:“难得你家小姐如此孝顺我这个未来的长辈,我就收下了这两双鞋子。将来你们小姐出阁的事情,红包我一定包大些。”

王小溪接过足足二两银子的赏钱是欣喜万分,回去把这话对招娣说了,招娣苦笑着,等夜深人静的时候使劲哭了一场。

78风波

因为两次的不顺,锦娘也就暂时把招娣的婚事给搁置了一下,反正招娣离十六岁这个剩女年龄线还要两年,锦娘还有时间为女儿挑选好男人,再不然她也可以求郁小闲出头的。郁小闲现在还是招娣的嫡母,这件事最终还是要得到郁小闲的首肯。

郁小闲带着秋冰月和两个孩子回来了,这一下子山城就热闹了,连身体一直不好的锦娘都一下子打起精神了。这些日子没有了这个大掌柜,好多事情都像和稀泥一样没有个说法,如今这个世道艰难,拍板的事情难做。郁小闲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一件家奴犯错的大事,宣城邓家村出来跟着跑商的一个家奴在货物的结算银两上玩花样,贪污了一千多两银子,在商路的小驿站里养了一个小寡妇和寡妇的两个小孩子。因为这个人平日里还算勤勉能干,赵岐向锦娘说情,想把这件事大事化了,不对郁小闲报告,反正银子追回了大半,小寡妇和两个孩子都接去了邓家村,这个人还会安心在商队里干。

锦娘对这样的事情不敢做主,郁小闲回来之后,锦娘就立刻跟郁小闲这个当家太太报告了。郁小闲看着日益像自己的秋冰月,立刻说到:“这件事交给你做主,乱世当用重典,家风比人情还要重要,将来你在蛐蛐的身后当影子家长,辈分和权利都摆在那里。你按照你的本心处理,不管如何我都会担当,你就拿出你的主意来。”

秋冰月在这半年里跟着香雪姨娘和郁小闲学了不少决断的本事。于是她立刻拿出了当家小姐的款,把那个家奴招来了。那个家奴和赵岐交好,在三四年间深得赵岐的喜爱,即便是这件事发生之后。赵岐也没有把他从商队里赶出去,只是把他降为赶车人。秋冰月为了整治家风,决定下重手了。等那个家奴一到黄家宅子,她就立刻让人捆了那人,立刻执行家法,打了一顿板子,给扔到大街上要饭去了,等赵岐知道了,那个人在外面已经因为伤重天寒活活冻饿而死了。秋冰月没有为难跟着过来的寡妇母子三人。把寡妇一家当做普通家奴依旧住在村里,还让寡妇在邓家村看着合适的人可以改嫁。

这个寡妇在村里一直很巴结赵岐娶的周氏,本来平日里就指望着丈夫的银子好逸恶劳,这下子突然失去了依靠,没少向周氏哭诉。周氏心软。看着寡妇带着两个小孩还要干活,便对赵岐说了这些事。赵岐因为这件事发了脾气,听说这件事是秋冰月做的,立刻前去问罪,郁小闲知道了那个家奴的下场,对秋冰月的处置还不算满意,她在一旁静观秋冰月如何收场。

秋冰月看见赵岐怒气冲冲来到郁小闲在宣城的家,立刻派人上茶点,郁小闲根本不出来。就等在帘子后面看秋冰月的决断。只见秋冰月很客气地说到:“大哥路上辛苦了,不知道找小妹有什么事情。”

赵岐看着秋冰月眼睛都冒火,他对秋冰月说到:“这声大哥当不起,你还是让我妹子来见我,有些事情我要找她说个道理。”

秋冰月说到:“这声大哥,赵大爷如何当不起。我表姐既然认了你当干哥哥,又认了栾大妈当干娘,我这一声大哥是应当的礼数。蒙姐姐看得起,这些日子都是我再打点家里的大事,赵大爷要有什么事情可以跟我说,我做不了主的事情,自然会请姐姐决断。”

秋冰月这个谱摆的大了,可赵岐也不是当年的老实人,他对秋冰月说到:“就凭你一个坐在山里管几亩地的小丫头片子就想做整个黄家的主,你配吗?你和我妹子就是拐弯抹角的远亲,我跟着妹子置办这份家业的时候,你还在白吃白喝,现在家业大了,也轮不到你当家。要当家等你到了金家去,你这个狠毒的女人,将来生了儿子也没屁眼。”

赵岐这话够难听了,秋冰月的脸上臊得通红,不过她还是坚持下来了,她对赵岐说到:“赵大爷,这就是你说的不讲理了。你是姐姐的干哥哥,我也是姐姐找回来的妹妹,我尊敬你,喊你一声大哥,要是你看不起我,我也不用喊你一声大哥。这里是黄家的地方,姐姐的家,我们都是客人,只不过我蒙姐姐教诲,在这里暂时当家理事,即便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自然有姐姐教诲,轮不到赵大爷你管黄家的事情。那个家奴贪墨黄家的家财,赵大爷却对他轻罚枉纵,显然是胳膊肘往外扭,对不起姐姐对你的高看。若是赵大爷用这件事找我的麻烦,那就只能说赵大爷坏了良心,姐姐错信了你。”

赵岐被秋冰月的话噎着了,他一时没有道理反驳秋冰月,毕竟他现在还在帮黄家打工,并没有独自把商队拉出来,而且他只是基本负责跑商,货物也几乎是郁小闲和锦娘等人配好的。那个死了的手下也确实是邓家村出来的难民,郁小闲的死契家奴,他的命确实是黄家的。赵岐哼了一声,对秋冰月说到:“这件事确实是刘老七做的不对,可你也不能把他往死路上推,他一死,他的老婆和两个孩子就可怜了。冰月呀,你本来是个好姑娘,怎么能下手这么狠呢。”

看见赵岐的怒气比刚才消了不少,秋冰月的语气也缓和了一下,她对赵岐说到:“刘老七做的事情是天理难容,当年他逃荒来到金斗观,是姐姐收留了他,让他过上了衣食丰足的好日子,让他跟着商队,更是一份看重。他不思报恩,还偷姐姐家的钱养女人,若不是被人揭发了,他势必还要偷货偷钱,继续作恶。赵大爷知道了,不但不严惩刘老七,还把他当做兄弟和人才,帮他善后,还想包庇,这让姐姐都寒了心。她没想到你会这样对她,帮着外人算计她。她把这件事交给我,就是不想和你撕破脸,赵大爷你想不通吗?那个寡妇也不是省油的灯,刘老七不是遇到了她,说不定不会这样忘恩负义。我留着那寡妇没赶她走,就是一份仁慈,这年月饿死多少人,一路上你见得太多了,就不用我说。要是那个寡妇还不消停,我会卖了她,留下两个小孩子在家里养着。即便是被亲娘教坏了,家里也容不得这样的奴才。”

从这番话里,赵岐分明见到了另一个决断的郁小闲,赵岐也无话好说,他气势汹汹而来,是垂头丧气走的,特别是秋冰月说到了郁小闲的态度,赵岐更是心里发虚。刘老七是个人才,谁都想手底下留些能干的,赵岐之所以帮他,也就是想给商队留下一个人才,他真的没想那么多。

送走了赵岐,秋冰月的身子就软了,等到郁小闲出来,她捂着胸口说到:“姐姐,我心慌的厉害,生怕赵大哥翻脸,不讲道理。好在锦姨娘和翠柳嫂子都给我出了些主意,把赵大哥说的哑口无言。”

郁小闲对秋冰月的表现很满意,她对秋冰月说到:“这件事处理地不错,不过那个寡妇不能留了,我问过了村子里的人,她是个好逸恶劳,爱挑拨是非的人,你周嫂子,人不精明,身边有这样的人,将来有是非了。我看菊花两口子想孩子却没得生,不如就卖了那寡妇,把两个小孩子留给菊花夫妻带。那两个小孩子,最大的不过五岁,学好也容易。”

秋冰月听到要拆散人家母子三人,于心不忍,郁小闲握着她的手说到:“山里要清静就要弄走这样的人,我们收留了那两个孩子,就算上天有好生之德了。那样的人只能留在外面,其实她知道我们这边的事情太多了,应该杀了才好,只是我下不了手,不如把她卖得远远的。”

秋冰月摇摇头,对郁小闲说到:“把她交给翠柳嫂子吧,翠柳嫂子留着她有用。”

郁小闲惊讶地看着秋冰月,她想翠柳不是想留着这个寡妇做坏事,害了周氏吧?不过很快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把寡妇发落给了翠柳。翠柳没有把那个寡妇怎么样,帮着寡妇找了一个合适的人家再嫁,那对儿女也随着寡妇走了,往后就再没有消息。到底翠柳把她们母子送去了哪里,郁小闲也没有过问。栾氏知道了实情之后,让赵岐和周氏都跪了祖宗牌位,好好教训了一顿。郁小闲把赵岐手中的商队也收回了,全部交给金世莱管着。如果郁小闲没记错,明年是不能出门的,满洲入关之后的大屠杀就要开始了。商队的业务必须全面停止,就连客栈的某些房间都开始挖地洞和地窖了,万一出事,东西不要也要保住人。

香雪姨娘相信了郁小闲的话,把很多处的买卖都停下或者卖掉了,把金银分几处藏好,连儿女都托人送到山沟里藏起来,一时间山城和各处的屋子都住满了。

79锦娘之死

赵岐为了刘老七的事情跟郁小闲赔礼道歉了,就安心留在邓家村和周氏务农好好过日子,一个月里也去县城的黄家宅子看看大女儿和翠柳,这样的日子对于赵岐来说也很好,心里没什么怨言。郁小闲认可了秋冰月的能力,便把更多的事情交给她处理,在山城和宣城帮她立威,在开春的时候,大家俨然把秋冰月看成了第二个当家人,只是秋冰月在做事上很有郁小闲的气势。

锦娘和翠柳成了最好的朋友,她们以为郁小闲培养秋冰月是为了掌握金家的势力,于是对秋冰月也多有指点,秋冰月因此在掌管家务和应酬上面也有了一些本事。秋冰月的变化让郁小闲高兴,却让金贤福心里不快,他喜欢的是那个见到人会略显羞涩的小女孩,而不是如今这个一脸掌家太太气势的未来少奶奶。锦娘发觉到了这个微妙的变化,提醒了秋冰月,可秋冰月岂会为金贤福做出任何改变。

姚红叶成婚一年多,一直在喝汤药避孕,眼看她能够独自照顾一个宅门了,锦娘只能停了她的汤药,由着她去怀孕生子。郁小闲见到这个情形也就只能安慰锦娘,锦娘就借机要求郁小闲给招娣定下好亲事,隐约提出金家的势力太大,会影响黄家的家势,一定要给招娣找一个好的才能控制局面。

郁小闲从来没想到要管招娣的婚事,见锦娘说的诚恳便答应了,不过她没有答应一定让招娣满意她的夫婿,在这个乱世,要活下去等待春天,就必须有人要牺牲。招娣的婚姻便是留住人才的一个办法,假如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郁小闲会考虑把招娣嫁给邓家老四。邓家老四已经二十三岁了,前年娶的妻子难产死了,还没有续弦。他没有读过书。可头脑精明,能把握大局,是可以帮着蛐蛐守卫黄家的人。只要招娣嫁给了邓老四,邓家村也就全部被控制住了。

开春之后。郁小闲就让所有的生意停止了,客栈也关闭了大门,留下的客房就是由自己家的从商路上撤回来的家奴住着了,每日派这些人做些手工就可以了。客栈后面秘密挖了密道,随时都可以舍弃了屋子通过黄家宅子的密道跑去山里躲起来。宣城那边,郁小闲让金世莱结束了客栈的生意,只留下高墙围住的酒肆。继续做些熟客的饭菜。郁小闲还让人在落霞村周围挖了壕沟,一旦有事,就让所有人带了家当撤回山里。金斗观那边都用山石修成了堡垒,金家父子就在堡垒里住着,郁小闲不准他们去任何地方,来往于两地的密道,郁小闲不到最后关头不会告诉任何人,包括秋冰月。因为觉得两处隔绝才安全。郁小闲特意把蛐蛐留在黄家大宅里住上几天,自己则带着秋冰月去宣城把事情安顿好了,再回山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