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闲女当嫁-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又一年,还算自在,想去的人可以去。我知道你们当中还有健壮的男子可以去县城里的纸坊做工赚一碗饭吃,这样的人也站出来,我让你们在我的道观里在留宿三五天,每天给一顿饭,你们可以自己去找事情做,养活自己和家人。”
听到郁小闲这么说,有十来个人果真移动了位置,坐到了一旁,郁小闲用眼睛扫了一眼,这些人都是壮年男子,有力气出去找事做,看来这里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城里讨饭吃。突然一个年轻女子拉着一个三岁的小男孩扑到了郁小闲面前,她哀求到:“仙姑,我想留在观里,求您收留我们母子,我们曹家就剩这么一根苗了,我要是没有把曹家的香火接上,如何对得起我死去的丈夫和公婆。”
看到那名女子这样,一些带着孩子的女人也纷纷爬过来哀求,郁小闲被她们这样一闹,险些镇不住场面。郁小闲不是一个心狠的人,可是为了邓家村的秘密不暴露,为了把这片诡异之地变成世外桃源,她必须有取舍,不能把所有的人都留在这里,不然更多的人都得不到安定的生活。
郁小闲把仁慈都狠狠地压了下来,威严地对所有的人说到:“要是实在没有地方去的人,我还是可以想办法让你们成为大官人家的苦力,从此能吃饱穿暖。只是要留下来的人以后的生活可能会很辛苦,有大量开荒盖房子的工作,整天都没有什么时间休息,还有可能要面对野兽的袭击,也许被留在某处荒凉不见集市的山里终生辛苦度日。大官人也是一个极为严厉的人,他的家规谁要是不服,就只有死路一条。要留下来的人,就要在投靠书上按下手印,永远成为大官人的家奴。你们只有一炷香的时间好想,想好了的人站在右边,不愿意跟着大官人的人,我们观里虽然不会长期帮着,也会帮忙找一条生路给你们。”
郁小闲的话刚说完,那个曹氏就果断站在了右边,可她还有话要说:“仙姑,我只要能带大孩子,吃什么苦都愿意,只是这个孩子将来想要有个前程就决不能当家奴,不然他哪里能继承香火。”
看到这个坚毅的女子,郁小闲点了点头说到:“大官人对于勤劳肯干,为他干出名堂的家奴是极好的,会废除了他们的奴籍,还让他们有自己的家产。这个孩子成年之后,能不能有这个机会,看你,也看这个孩子的本事。不过现在做家奴都要按手印,对着三清祖师立毒誓,永远听从主人的安排。”
条件都说明了,郁小闲让人在外面摆上一个香炉,燃上一炷香,等香尽了,她再看结果,此刻她只想饱餐一顿。在吃那些清汤寡水之前,她要先把带来的炖肉和黄鳝糊糊吃光,等一会儿再吃红枣和核桃粉,如今两地都要开发起来,没有一个好身子是不成的。
吃了一餐点心之后,郁小闲洗脸净手之后回到殿外,逃荒者已经分出了两个阵营。有二十多人站在了左边,剩余的人全部留在了右边,其中就有那两个回话的汉子。郁小闲露出了微笑,她拿出一张两百两的银票交给刘洪生对说到:“这两百两银票拿给你去办事,把这些人全部安排在给香客住的屋子里暂时住着,每天三顿饭管饱,让里面的女人开始给每个人做一身新的粗布衣服,男人们全部去后山修理树木道路,等三天之后,我再看每一个人吃饱穿暖是什么样子。”
郁小闲又对姚师爷说到:“你现在开始准备家奴契书,你是师爷出身,这一点不难吧。写好之后,让他们按手印,对着三清祖师爷发毒誓。三天之内也要办好,我是不养闲人的。”
郁小闲的雷厉风行让在场的人都觉得很意外,站在左边的人有一个人小声提问到:“仙姑,您要雇我们这些人干活吗?”紧接着又有人问到:“观主,您还能收留我们几天啊,每天还给不给一顿饭吃?”
郁小闲对着左边的人说到:“你们这些人不愿意为奴,肯定能有更好的去处,我还能让你们在大殿边上再休息五天,每天晚上给一顿稀饭,除此之外,我不能给予更多的了。不劳作者不得食,你们自己去找地方安置吧。要是你们在附近帮助收割,碰上我观里雇佣短工,也可以过来找活干,其余的我就不管了。”
左边的人对于这个结果还算满意,不管怎么样,这个小小道观能把事情安排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易了。郁小闲对于这七十三个人的安排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她担心的是金世莱爱心泛滥,把成百上千的逃荒者都叫到金斗观,这样她可安置不了了。
101开发
郁小闲的决定让所有人的未来都有了明确的方向,决定离开的那些人三三两两出去找事情做了。其余的人按照郁小闲的安排,选了十几个男人们推着独轮车去集市上买布,买粮食去了,剩余的人整理观里给香客的屋子。七十三个人要挤在七间屋子里住下也不是很方便,姚夫人让曹龙氏带着那个小孩子去了自己儿子屋里住下。如今人多了,郁小闲自然要把姚夫人当个管事的使用,还给了姚夫人每月两贯钱的月例,这个曹龙氏似乎读过书,做事也像样子,郁小闲索性让她当了姚夫人的帮手。
开发邓家村的那一片地方之前,郁小闲必须摸清楚那片土地有多大,有多少可以开发的资源,这样才能推算到那些土地到底能养活多少人。未来的岁月让郁小闲很有危机感,她的山城在完全封闭的情况下最多能养活一百二十人,这片土地又能养多少人?当年的邓家村也就是二十几口,现在她收了七十三人,会不会超过了这片土地的容纳。好在山城只有不到五十人,实在不行,就选些好的移居到山城。
吃过简单的斋饭,郁小闲带着四个最强壮的北方汉子,还有刘洪生去了道观后面的山。这些人中午吃了整整五斤米饭,还有一大碗肥肉,心里是特别高兴,拿着柴刀开路很卖力,很快又有新的惊喜发现。这片林子里的野鸡和野兔,还有獐子什么的有很多,这些北方来的汉子多半有捕猎的技能,他们不到半个时辰就抓到了三只肥美的野兔,还有一只獐子。想到晚上有肉吃,这些人的脚步更快了。
走了一个时辰,郁小闲就站在了可要俯瞰邓家村的山头,邓家村的地形如同一片树叶。村口的地方是叶片的尖端,叶片的宽大部分就是他们从前开荒种地的地方。从那里再逐步缩小,最后形成一条不到一丈宽的山路蜿蜒接轨郁小闲脚下的山脉,顺着山势还能到更远的深山,包括金斗观的后山。那个让邓家村全体居民丧生的山坳经过近百年的地质变化。如今是变了不少,其中一座山峰已经坍塌了。郁小闲决定让再用一次炸药平了那座矮山,这样只要稳固另外两座相对远一些的山体就能避免泥石流的自然灾害。
郁小闲估算了一下,整个邓家村能变成梯田的地方能有十来亩,平地上的田地也大约能开出三十余亩,加上沿着山林能开发的区域,可能会有两三百亩山林。山林能出产的不过是竹木。还有些果木产出的果子,蘑菇等山产,要是不想破坏森林,就是这么大的区域,也只能养活二三十人。至于那些能套种耕种的土地,养活五十到六十人是不成问题的,要是土质可以种黄豆和红薯之类的东西,也许能养活平淡文学十人。郁小闲最终把这片林子和邓家村能收容的人数定位一百人。不过想要把这一片土地在冬天开发出来就至少要两三百人,辛苦干两三个月。现在已经快要到重阳节了,要想快。必须加大投入。这边没有合适的管事,估计要把王顺子调来管理工程,反正山里也正要盖沼气池,通过便道过来就可以把这里顺便管起来。
打定主意之后,郁小闲就带着人回去了,刘洪生和四个大汉今天收获颇为丰盛,一共抓到了五只兔子,三只野鸡,还有一只獐子。郁小闲说到:“这些都交给厨房,做菜给大家吃。皮子硝好给我留着,野鸡毛也要留给我。今日我还要去修炼,明天你们都给我忙起来,派人给我把从后山到那处悬崖处的所有土地都摸一边,大树,果木留着。其余的杂树,野草全部清理了。里面要是抓到了野味,就交给厨房,猎获的人记下功劳,到了冬天可以领更厚实的衣服。”
留下来的难民听到郁小闲这么说,又看见了野味,都激动起来,他们的选择没有错,跟着仙姑这样的人是福气。这天下午又有七个难民投奔到了这里,在忙碌的人们把规矩一说,这些人都选择了跟着郁小闲。郁小闲打量了来的七个人,这是一个家族的成员,河北过来的,都姓邓,四男两女,带着一个七岁的小孩,也许是因为为首的有些功夫,这些人的样子比另外的难民好多了,身上的衣服还算周全,还有简单的包袱。
为首的邓兴业对着郁小闲一抱拳说到:“观主,我是赵大爷和金大爷一起举荐过来的,赵大爷说您能给我一个管事做。这是他托金大爷写的信。”
“哪位赵大爷?”郁小闲一时不明白。
邓兴业说到:“赵岐赵大爷,是郁二爷的结拜兄弟,我们一家在北方偶然和方六爷的商队遇上了,出了一点小力,赵大爷就看中我了,说是让我们一家来投奔郁二爷的妹子。后来我们在路上又遇到了郁二爷妹子家的商队管事罗二爷,这样彼此招呼了,金大爷就跟赵大爷说了,让我来金斗观寻观主,说这里缺管事的位置,我们兄弟妯娌都能安排事情。”
郁小闲这才明白赵大爷就是赵岐,这个天下有钱就是爷,赵岐成了爷,小罗也成了爷,就是她一个女流之辈干事干得好,也被称为爷。乱世是要靠实力说话的,可眼前的六个成年人都能成为管事级的人物吗?赵岐这个老实人的眼力,郁小闲不敢相信,她向邓兴业把金世莱的信要过来,看完之后才知道这四个男子都是有本事的人。为首的邓兴业,是个木匠活,石匠,盖房子都拿手的人,还当过乡下的保长,其余的三个男子都是赶车,种地,手艺,都可以的人物,而且四个人都会拳脚功夫,金世莱觉得人才难得,让郁小闲先收留他们,将来商队就是要带这样的人出去行走,赵岐也是这个意思,要不是看在有两个妇人和一个孩子的拖累,赵岐就首先让方六爷招募了四人。那两个女人也不是只能留在家里干家务的人,分别是在布庄,油坊,染坊里当过管事的人物,要不是天灾加上闹起义军,家乡实在混不下去,这些人根本不愁生计。
人才难得,这些人真的个个都能当管事的,郁小闲当即决定让邓家七口人留在观里,把预备给上等香客的两间房子分给他们住下,那个孩子跟着姚师爷开蒙,让曹龙氏帮着照看,这样这六个人就可以全部提拔为管事。因为他们姓邓,郁小闲干脆在邓家村外围重修了当年的坟墓土包,顺便盖一个小庙,供奉各位投奔者的祖先神位。反正事隔一百年,那些没有棺木的尸骨应该早就腐朽了,建立祭祀制度是为了活着的人更加和自己一条心。
果然这些事情一布置下去,所有的人都感激起来,郁小闲还以实力论英雄,答应众人谁能尽快在开发邓家村上面积累更多的功劳,就让谁家的祖宗牌位放在前面最好的位置。这一下无疑是点燃了这些苦人儿们的斗志,等到郁小闲在山城里调来水牛,何远等人两边忙活的事情,邓家村一共就有了九十二个难民一起努力开发荒山荒地,在下雪前,这里一定能有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郁小闲在邓家村和山城两头忙碌着,唯一让她高兴的事就是金世莱带着小罗他们回来了,这趟跑商虽然有遇到了倒霉事,可最终能平安带着九辆车马回到家,这就是最好的事情。金世莱还因为和王三爷同生共死的一场经历和更多的商人成为了朋友,王三爷还和他约定十月初五带他一同去福建闯荡一番。金世莱本来就觉得跑商事业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这样的安排自然是让他兴奋。郁小闲看着金世莱的脸色却高兴不起来,金世莱的脸色发黑,分明是中毒,或者是内脏有问题的样子,不请一个大夫看看,恐怕要出大事了。
在郁小闲的催促下,金世莱去看病了。小罗除了带回大量胭脂水粉和阿胶之类的药材,车子的载重量很低,他提心吊胆地把一个木盒子交到了郁小闲手中,说到:“太太,这是您大哥赵岐和方六爷给您的,他们交代了,万一遇到了什么事情,就是抛掉了车上的货物也要把盒子交给您。我想这里可能是很值钱的东西,所以我不敢在扬州多买重货,就带来些轻巧的东西过来。”
郁小闲接过盒子道了谢,却不急着打开,只是拿出了二十两的银锭子打赏小罗,并且说到:“这些日子多亏你了,要是你和大罗愿意留在我身边继续帮忙,以后我会给你们足够的分红。”
小罗接过银子,躬身谢过,说到:“经过这一次的事情,我们再也不想去外面跑了,等到了腊月,我们兄弟就要回徽州买田盖屋,过小地主的日子。要是将来我们还想跟着太太赚钱,到时候还请太太帮我们。”
人各有志,郁小闲知道不嫩强求,等小罗离开了,她打开了盒子,清点一番,不禁吃惊了一场,盒子里居然是整整两千两的银票,才九月,商队就有了如此所获?
102查问
看到如此数目的银票,郁小闲的心就更加安宁了,改造邓家村,把山城彻底修建好,还要囤积尽量多一些的生活物资,都需要大把的银子。要是都做到她满意,估计一万两银子都不是底线,所以赵岐能跟着方六爷能赚回更多的银子,郁小闲才高兴呢。银票底下还有一封信,是赵岐托人写的。信上说,这些银票都是那些石头画和小玩意赚来的,现在他和鲁贵入股的两辆车已经赚到了一百两银子的纯利,拿去做了本钱,等到秋天再带一些像样的东西回来,也许能赚到更多的银子。
两辆车,半年能赚到二百银子就算很不错了,郁小闲知道这就是一个商队的正常收入,其中的艰辛不是常人能够体会的。让郁小闲更为感动的事情是赵岐的孝心和对自己的真诚,赵岐在跑商之余还特意接了他的母亲,此刻老太太真被人护送到县城来,连带着老太太来的,还有黄有才父母的残骨。
赵岐一心孝顺的娘其实是他的后娘,这样半途结缘的母子能相依为命,彼此关爱,只能说明这母子两人都说极好的人品。赵岐就不用说了,郁小闲更加想见到这位老太太,毕竟她也要喊一声“娘”的。至于黄有才父母的骨殖,郁小闲也赶紧跟锦娘说了,对于这样的事情,锦娘比她还想操办,郁小闲到底对蛐蛐的爷爷奶奶没有什么印象。
锦娘听到公婆的骸骨被捡了回来,着实痛哭了一场,然后带着两个婆子找了地仙在县城附近的山里寻了一处风水好地建造了墓园。郁小闲看那处墓园地方挺大,就知道锦娘的心思,这一处也是她为自己和黄有才将来预留的,以锦娘的身体,似乎不能支撑十几年的光景,能留在公婆墓地边上,就等于确认了她在黄家的地位。郁小闲看着明白。也不点破,锦娘越发在心里感激郁小闲。
金世莱的病情经过大夫的诊断,确定是中了慢性毒,而且那种毒也不是那么容易解,最后还是郁小闲拿出了梁大夫送给她的解毒丸才让金世莱解毒,恢复了正常。可金世莱的身体经过这一次损伤也变得很虚弱,不好好调理会折损元气。郁小闲,金世莱两人对这件事很震惊。他一个小商人,居然值得别人下药,还是慢性毒药,谋利还是寻仇,两人一时还不能确定。
事情没有搞清楚之前,郁小闲决定把金世莱留在自己这里,无论如何要把下毒的人找出来。金世莱从扬州带来的货物主要是绫罗绸缎和一些胭脂香粉,这些都是跟郁小闲学的。因为郁小闲发觉金世莱脸色有异常,跟梁大夫给她的那本手抄本里形容的中毒症状很像,所以才让金世莱连同手下都在她的地盘上休息了再回宣城。此时所有跟着去的人都还在。郁小闲以要接上次受伤的人员回来为理由,再控制金世莱底下的五辆车和八个人。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郁小闲问过金世莱,这一路上金世莱和整个商队的人都吃住在一起,到了扬州跟着王三爷拜访别的商人才出去吃了几顿饭。郁小闲对金世莱说到:“要是你中毒是因为那几顿饭,我倒不是很担心,也许是有人想暗害王三爷或者是其他人,误伤到了你。可要是你的毒是那八个人里面的人干的,你就要提防自己身边的敌人了。这八个人里面。阿旺是一直跟着你的,我估计他的嫌疑少,其余的人是什么样的来历。你知道吗?”
金世莱说到:“这里面的三个人是从前你雇佣的五人中的三个,其余四个是我通过关系找来的,有罗家送来的,陈家送来的,还有两个是其他商队的。你是仙姑,难道不能算出来。”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呀,我是个仙姑,等我出手,没人敢能骗过我。”郁小闲安慰金世莱安心在这里休息,自己转身就去安排了。夜里,那七个跟着金世莱的车夫和护队全部陆续被下药屋里。门被锁了之后,屋子里被郁小闲动过手脚的灯也突然熄灭了,屋里开始弥漫着一股古怪的香味,七个大男人都觉得手脚没有什么力气了。徐妈妈帮忙收来的药粉还真管用,从前用在不从安排的姑娘身上,现在用在七个大汉身上,效果都是一样的。
在众人吓得发抖的情况下,屋里的一处突然冒出了金光。在众人把目光投向发光处的时候,郁小闲却穿着道袍,带着一张古怪的面具从屋子的另一个角落出现了。七个人中的两个胆小的人立刻瞪大的眼睛,然后从容的晕到了,有一个人立刻失禁,害怕地说到:“我招了,是大有商行的人让我往金大爷的茶水里下毒的。”
没想到鬼神之说这么有效,郁小闲还没有开始审问,就有人招认了。郁小闲没有就此罢休,她装出一种悠然的声音对屋子里的人说到:“还有同谋吧?”
这句话一落,立刻又有人站不稳了,为自己辩护到:“陈松让我谋害金大爷,可我没有动手,我是冤枉的。”
郁小闲呵呵笑了起来,说到:“你是看见别人动了手,就省了这道手脚吧。”
那个人听到郁小闲这么说就低下了头,显然这就是事实。在隔壁屋子里听着审问的金世莱心里咯噔一下,这个大有商号的老板和他一样都是小本经营,一步一步做起来的,两家一直关系不错,要不是有人招供,他实在想不出那个蒋老板为什么要对自己用这个手段。他这边狐疑,那边郁小闲已经借着仙门的身份恐吓了所有人,以后谁要是帮着别人害金世莱,那就不是一个人倒霉了,她一定用鬼神之力祸害他全家。
在场的人立刻分成了两派,那五个没干坏事都退到了一边,郁小闲看了看那个害金世莱的人,然后又看看那个跟陈松有关的人,立刻说到:“陈松的胆子再大也不可能这么容易指使你,看来陈家有人默许这件事情了。她大约不是想要金世莱的命,是想让他吃点苦头吧。”
那个护队再次表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刚才他确实是在演戏。他是个老江湖,已经闻出了所谓的香气不过是江湖中惯用的迷香。他演戏无非是想等一下一步揭穿这个假扮仙姑的人。没想到在他在扮猪吃老虎的时候居然再次被揭穿。那件事是罗家少奶奶的母亲和哥哥的默许了的,希望找一个机会帮金世莱一把,施恩之后再和金世莱合作,所以当金世莱被人下毒之后,他一直想等到金世莱到了宣城再把大有商行的下毒者揪出来,这样不但给了金世莱信任他和陈家的理由,还能借机打压大有商行。这样的计策都能被仙姑看穿,看来鬼神之说,他要再度考虑了。这个护队的沉默让郁小闲更加明白,自己是猜对了,从金世莱一举成功运回赚钱的海货开始,他就被人惦记上了,有人希望他消失,有人希望利用他。
得到了答案的郁小闲匆匆离开,那七个人陷入了昏睡中,大约三四个时辰才会醒来,郁小闲伪造了现场,等他们醒来,就会发现各自躺在自己的炕上,大多数人都会以为自己做了一个梦。金世莱在另外一个屋子冒出了一身冷汗,这样的阴谋诡计,他根本没有见过,自然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他盯着郁小闲看,希望能有一个对策。
郁小闲说到:“这件事表面上就当做不知道好了,你带着这批人立刻让他们回宣城去,货物也全部留在我这里卖掉,在这之前,我们再演一场戏给这些人看。回城之后,你就立刻闭门养病,表面上让徐忠义带着刘家的人好好准备着喜铺的事情。我也会经常去宣城看看,先摸清楚宣城有多少人想压制你。等到十月初二,你再来我这里,准备着去福建跑商,我倒要看看这件事到底能坏成什么样子。”
金世莱被郁小闲救了这一回,心里也很是苍凉了一番,从小生意人锐变成真正的商人,还需要时间的磨练,这时候,他只能全听郁小闲的了。次日,果然好戏开演了,郁小闲带着车夫们整理绫罗绸缎的时候,意外发现表面光鲜的绫罗绸缎里面包裹着不少碎片,旧衣服之类的东西,剩下的胭脂香粉里也出现了问题,一整包上料下面居然装的都是空盒子,金世莱当场就晕了过去。从宣城过来的人都知道了,金世莱这趟受骗了,损失惨重。
在郁小闲的帮助下,金世莱上路了,他带回去极少的绫罗绸缎和上等胭脂香粉,整个宣城一下子都知道了金世莱这次的悲惨遭遇。不但路上被打劫,伤了伙计,还上当受骗,货物被调包了,这让很多妒忌的眼睛开始幸灾乐祸了,那个下毒的人抹着冷汗回到了大有商行,也终究没有把那个“梦”说出去。
103隐藏实力
金罗氏看见丈夫跑商失败,身体又虚弱了很多,真是心痛如麻,她张罗着各种补品给金世莱滋补,劝说丈夫从此安分地在本地经营生意,现在金家的家产有三千两银子那么多,何必要出门去冒险。。金罗氏这样的劝说,金世莱现在根本听不进了,他骨子里爱上了这种踏遍天涯海角做生意的跑商生活。郁小闲说的不错,只要他在宣城低调些,依旧可以继续这种生活。他过来的时候,郁小闲跟他商量好了,以金世莱的名义开发山神市场前面的土地,盖一个大客栈,这样他可以以经营客栈为名,悄悄去跑商,避开宣城里的红眼睛。
郁小闲比金世莱想得更远,既然她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也知道人的努力改变不了历史的轨迹,所以她更要选择顺从,以柔克刚。未来的十年要面对的是朝代的倾覆,饥馑,兵荒马乱,还有接受一个狼性民族的统治,哪怕最终的结果是汉民族同化了这个民族的狼性。
郁小闲计算过了,真正的盛世初现要等到康熙平定三番之乱,那时候她的身体也到了老年,真正能享福的是蛐蛐的后代们。这些孩子的青年岁月可能要彻底忘记世俗的荣华富贵,要隐藏好实力,等着未来的太平。基于这样的原因,郁小闲最终的策略只有稳稳守住山城,保留窥探外界的眼睛,在黑道,白道上留下辅助黄家的种子,希望能平安等到太平时节。生活物资比金银重要,当条件允许的时候,收集天下值钱的古董和珍宝,留到太平时节赚大钱,为黄家打下最好的基础。那位黄家的二爷真的会算天机吗?郁小闲的选择也许就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她既然喜欢蛐蛐这个孩子,用了黄家的名义,所有带不走的积累只能留给黄家。
犹太人把一切当成货物。即使是呕心沥血打造的企业也会在巅峰的时候,以合适的价钱出售。生意就是生意,钱财等物是不能束缚人生的,把山神市场交出去也是基于这个理由。郁小闲不介意合适的时候,把客栈商铺等一切兴隆的生意在最赚钱的时候卖出去。天下大乱,这些经济实体肯定不能长久赢利,黄家也没有合适的大才在外面左右逢源,不如得到合适的利润,然后离开。
金世莱是郁小闲选中的合作伙伴,他的人品中的某些东西让郁小闲大为欣赏。特别是这次王三爷和帮助灾民的事情。既然金世莱是个讲义气,不怕吃苦的好人,郁小闲下定决心要把金世莱绑在黄家的兴亡上,全力让金家也和黄家一样等待辉煌。黄金组合,是天意。
郁小闲把大计定下来之后就匆匆来到宣城的金家宅院,金世莱每天喝着补药补汤,一边指点着徐忠义带着刘珍珠和刘家的两个兄弟做这做那。徐忠义这种人要是有了明确的指示,干起活来还是蛮像样的。刘珍珠这个未来的老板娘在一旁帮衬一下,这事情就更好办了。
王小七从这场竞争中败出,王婆婆就立刻给他找了一个小商贾的女儿为妻。虽然终身有了着落。可王家却因为这件事对罗七娘和金世莱都有了意见,王婆婆在罗七娘身边时常会冒出几句不好听的话,可对于罗七娘这样以丈夫为天的人来说,连亲身父亲和娘家,嫁妆都能舍弃,王婆婆的几句话,她也不会觉得自己错了。徐忠义是丈夫好不容易找来的亲表弟,就冲这一点,就比她的乳娘和奶兄弟重要。
金世莱也受不了王家三口的冷嘲热讽和有意无意间的疏远,于是他干脆咬牙将杂货铺送给了王家。说是为妻子罗七娘报答王婆婆的养育之恩。那间杂货铺的铺子价值一百两银子,要是一家人守着打理,每月有近十两银子的收入,这样的大恩惠是王家不敢想的,加上王婆婆历年积攒的近百两银子,王家就能一举变成隐世的小商人之家了。王婆婆得了这样的好处。就让丈夫带着儿子搬出了金家,另外选了地方买宅子,置办起王小七的婚事来。
罗七娘对于金世莱这样的做法大感意外,从前要是别人想在金世莱身上捞这样的好处,简直比拿刀割金世莱的肉还痛,可金世莱现在能体会自己的难处,舍下这么一大笔银子来安抚自己的乳娘,真是不易呀。王婆婆自从得到了金家的馈赠之后,对于金世莱夫妇是没有半点怨言,像以前一样一心照顾起金世莱一家。
郁小闲到达了金家宅院的时候,从王婆婆接待自己,去通报的样子,已经看出了王婆婆对自己的少许不满,心知是因为徐忠义和刘珍珠的婚事引起的。听到郁小闲过来,金世莱立刻从矮榻上跳下来,鞋子都没穿好就冲出去迎接,这一幕让罗七娘也是一愣,然后心里也有些不好受。不过很快,罗七娘就淡然了,郁小闲是仙姑,很久都没有到府上,也许丈夫只是想让仙姑帮自己祛除疾病和厄运吧。
金世莱七八天都没有见到忙得天昏地暗的郁小闲,心里着实是思念,和男女私情无关,不过这猛然一见,他还是脸皮红了一下。金世莱很快就镇定下来,对着郁小闲就是一个稽首礼,说到:“仙姑呀,我现在有大事情想不明白,您来的正好,替我指点一下。”
跟过来的罗七娘正好听到了这句话,于是立刻舒展了眉头,对着郁小闲也是一礼,口中说到:“金罗氏给仙姑见礼,仙姑真是很久都没有到我们家来了。我立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