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行大山压不住的你-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侧面也说明,拐子对他们温北镇非常熟悉,就连他们镇里的大多数人都没听过雁山村,而拐子却能把人卖到那里,很有可能是他们镇上走出去的人。
  这种问题吴琼也想到了,他表情严肃,觉得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连忙告别几人,把事情报告了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进城了!


第20章 留下来
  “来,快点进来,屋子有点小,等等我给你们兄弟俩拿床干净的被子。”老太婆非常热情,她看不得这么小的孩子就没了父母,还被遭天杀的人贩子卖到山沟里,这以后的日子那么长,也不知道该怎么过下去呢。
  于是老太婆决定,等儿子回来,得好好跟他说说,看看他们局里,能不能帮着找个好一点的人家。
  “谢谢奶奶。”姜杜白拉着段真向老太婆真心道谢,他刚到温北镇就遇见这对好心的母子,为此省去了不少麻烦。
  老太婆走出屋子,偷偷抹了抹眼角,这么听话的孩子,怎么命这么苦啊。
  她年轻的时候裹了脚,走路只能迈出很小的步子,一摇一晃,看起来极不平稳。她去别的屋给小孩抱了一床被,回来时,看见那个非常有礼貌的孩子从兜里摸出一颗糖,递给他的“弟弟”:“吃颗糖。”
  她眼眶有些湿润,这一对兄弟感情真好,也是,相依为命,以后可不就只有彼此了嘛。
  “暖瓶我给你们放在桌子边,喝点热水,然后早点儿睡觉,其他事情别想太多,等明儿让我那儿子去局里给你们问问。”
  “嗯,奶奶你也早点休息。”
  “好勒好勒。”
  老太婆把门带过来,留下“兄弟俩”睡前说点悄悄话。
  “没咬碎吧?”姜杜白递给段真一杯水,“漱口,多漱几次。”
  段真喝了一大口水,仰头咕噜咕噜了半天,然后吐到垃圾桶里:“漱完了,小叔叔。”
  “嗯,脱了衣服过来睡觉,你睡里面吧。”姜杜白把鞋子衣服一股脑脱掉,赶快钻进还没有捂热的被窝里。
  这种天气被窝自己怕是永远也捂不暖和。
  段真笑眼弯弯,小心跨过姜杜白,躺到了里面。
  想起昨天晚上,他和小叔叔还在雁山村,挤在一个小木板床,转眼今天就到了温北镇,还睡在了这么暖和的床上。
  “镇上真好。”
  临睡前,小段真小声对姜杜白说道。
  姜杜白睡不着,他静静躺在那里,也不翻身,就这样思考着今后的生活。首先是两个人的身份,等到温北镇的警察给他们办下户口,估计也得到两个月后,那时候身上的钱恐怕所剩无几,更何况这两个月内,他们也不能一直住在老太太家,所以本来打算直接去a市的想法看来不切实,姜杜白改变了主意,他觉得还是先租个房子住下,然后找个挣钱的工作。
  想着想着,思绪逐渐模糊起来,也是,他们走了整整一个白天的路,小胳膊小腿,走起来格外遥远,这身体到底是累了,姜杜白盖着暖和的新被子,不知不觉进入了梦想。
  窗外的月光轻飘飘撒到床头,照出两个孩子熟睡的面容,小只的包子脸缩到瘦削的少年怀里,明明差不多的高度,偏偏分外和谐,让人看得心都要化了。
  吴琼查完一条街的宾馆已经接近十二点,他打着手电筒往家赶,老太太留着门,人进屋的时候就醒了。
  里屋老太太小声问:“琼子回来了?”
  吴琼走到老太太的门口,从开着的门缝里跟他妈轻声说:“回来了,妈你赶快睡吧,时候不早了,我这也去我那屋睡觉。”
  “行,热水我给你提屋里去了。”
  “知道了。”
  吴琼关上老太婆那屋的门缝,又走到院子,去小孩睡得南屋看了一眼,一切没有问题,这才去自己屋睡觉。
  * * * *
  姜杜白做了一个梦。
  说是梦,其实是上辈子发生过的事情。
  他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创业。一开始没有本钱,学费和生活费都需要靠勤工俭学,还有每年的奖学金补充。满打满算,一年也能省下一笔钱,可尽管如此,也补不完创业这个巨大的黑洞。那时候他整天忙的像个陀螺,自己抽自己,恨不得一天分成两天来用。
  所以,姜杜白过得是真清简,他轻易不给自己买东西,衣柜里也只有几件可以用来换洗,每天吃的饭,是食堂最角落几块钱的便宜菜区。
  他倒没什么感觉,衣服能穿就行,而且食堂的菜虽然便宜,但是味道不错,还干净,大学几年他吃得挺开心。
  只不过他生日那天,居然收到了一个男生给他买的衣服。
  他还记得那时候的情景,大三下学期,整个专业换了新楼,学校大发仁慈,在新楼专门建了一间浴室,极大方便了男生们的洗漱。那天他从楼下洗漱回来,刚到楼梯口就被人给堵住了,他抬头看了一眼,来人并不熟悉,但印象里知道是隔壁宿舍的,他垂下眼睑,准备绕开人过去,却不想那男生也往旁边挪,等姜杜白抬头看他,男生才一脸臭屁地递过来一个袋子,嘴里还不耐烦地督促:“拿着。”
  姜杜白和男生不熟,根本不可能要对方的东西。
  看他不说话,也不接过袋子,男生有些着急: “给你的,生日礼物。”
  那时候他是有些诧异的,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会知道自己的生日。
  “小叔叔?”
  姜杜白感觉有人在推自己,睁开眼一看,天已经大亮。
  他没想到自己会睡到这个点,愣了愣,问道:“几点了?”
  段真看了一眼墙上的钟表,回过头来回答他:“九点半。”
  “你吃过饭了吗?”姜杜白一愣。
  小孩摇摇头: “我等小叔叔一起。”
  真是傻得可爱。
  姜杜白失笑,他批评道:“以后你饿了就先去吃饭,不要等我,要是我睡到中午,那你不是就饿到中午嘛。”
  “哦。”段真点点头,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
  梦被打断,姜杜白也不懒散,直接动身起床,他一边穿衣服,一边回想那时的事情,抿了抿唇,上辈子他最后还是收下了男生的衣服,只不过改天就请对方吃了一顿火锅。
  那顿火锅花了他好些钱,所以一直记着。
  不过再后来他的事业逐渐起步,日子更加忙碌,也就没再注意那个男生的情况。
  想来那人也是好心,恐怕看出了他的窘迫,所以才借着生日给自己买了一件衣服。
  这件事情很快就被姜杜白抛到了脑后,此刻,他正和段真忙着在外面找房子。
  不能太大、太贵,地方也不能太偏,两个小孩住在一起,安全必须有一定的保证。
  除此之外,姜杜白还想有个厨房,自己做饭吃,总比买着便宜。
  走了一下午,还真让他们找到了个地方,而且离老太婆家不远。是一处小平房,房主是个八十多岁的老头,因为要搬去和儿子住,所以打算把房子租出去。
  “一个月五百,里面的东西都能用,而且房子还很结实,不是什么危房。”
  租买房子一事由老头的儿子出面,四十出头的中年汉子,穿着一件军大衣,人看起来很老实。
  姜杜白有些犹豫,他手里还有一万,如果找不到工作,哪怕这些钱足够在温北镇生活两个月,但之后去a市,他们也会捉襟见肘,到时候就寸步难行。
  “能不能再便宜一点。”姜杜白不好意思地开口,这房子一个月五百已经很划算了,可惜他没有那么多钱,如果不能再便宜一些,他就只能放弃了。
  “哎,你们俩小孩也不容易,三百,算我做个好事吧。”中年汉子让步道。
  姜杜白不可置信,他接连说了三句谢谢,从兜里钱拿出一个布巾,打开后,里面有几张红票子,数出六张来递给中年汉子:“我们先租两个月,谢谢叔。”
  “我没想到你们是小孩,”中年汉子拿着手里的合同有些为难,他虽然不会占俩小孩便宜,但保不准对方觉得不太安全。
  “您跟我来,我让邻居家的叔叔帮我签。”在温北镇,姜杜白就认识吴琼一家,而且因为对方警察的身份,让他觉得可以相信。
  本来警察局商量着把他们先送到镇南边的一个福利院,不过姜杜白不想让段真觉得自己是被抛弃的孤儿,就拒绝了吴琼的好意。
  签完合同,中年汉子把钥匙留给姜杜白,然后骑着大梁车离开。
  “叔不知道你身上有多少钱,不过杜白,你心里得有点数。”
  见面的第一天,姜杜白告诉老太婆母子俩,他的名字叫作姜杜白。
  段大宝实在有些不雅,小名可以,作为大名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像那些电视明星,不还总是给自己起个艺名。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的完美,伴随一生的名字自然也包括在内。
  而段真只当这是他之前的名字,并没有多问,怕激起小叔叔不好的记忆。其实也不算错,姜杜白是他上辈子的名,这辈子接着用,自始至终都是做他自己。
  街头有个修鞋的摊子,也可以配钥匙,姜杜白直接在他那买了把新锁,给自己暂时的家换上,至此,两个孩子总算是在温北镇安定下来。


第21章 生计
  这是条老街,入眼都是矮小的白墙红瓦的平房,规规矩矩排列在一起,数年来毗邻而居。而邻里邻外也都互相认识,搬来的第一天,姜杜白就收到了好几家送来的礼。
  可在日益以高楼大厦为美,越高越代表身份的时代,这里显然不是什么好地段。
  走出街口,路对面有一所学校,学校旁边有一条长长的巷子,零星有几个卖小玩意的货郎,卖零食小吃的商贩。姜杜白看段真看得新奇,从兜里拿出一块钱给卖糖葫芦的老头:“给我一串糖葫芦。”
  “好勒,小娃自己挑一个,我这冰糖葫芦各个都裹满了糖,里面的山楂也是新鲜的,绝不坑骗顾客哟。”
  姜杜白挑了一根,让老板从糖墩儿上面拔下来,虽然他不爱吃甜,但好像小家伙特别喜欢。
  在新家里舒舒服服住了几天,今天带着段真出来,也是看看能有什么活可以干。
  不远处有个中学,铁门有两米高,上部做成尖锐的模样,极为便利阻挡了想要爬门的“一部分人”。
  正常人哪里会去爬门?
  现在正是上课时间,隔着铁门往里看,只有空旷旷的一片。操场上野草杂生,两个破烂的篮球架相对而立,像一对佝偻的老人,不远处还有一高一矮的双杠,学生们在上课,门口小屋里坐着一个看门的老大爷。”
  真是……穷啊。
  “这是镇上的学校,段大柱的媳妇就是在这里上学。”
  段真跟着段林来过几次温北镇,对于一些地方比姜杜白熟悉。
  “等有了钱,我就送你来上学。”摸摸段真的头顶,小家伙应该是喜欢上学的,看他平时在家里学字的热情劲就知道。对于上学,上辈子考上a大的姜杜白没有太多执念,不过现在这个社会,想要走得顺利一点还是要看文凭,否则,即使你以后成功了,也会被别人添上一个标签:看,那个人是草根出身。
  他上辈子靠做网站起家,后来渐渐也做房地产的投资,其实在看到温北镇情况的时候,心里就有了一个想法。
  逛完街回去,姜杜白到小卖铺门口买了一份报纸。
  这是地方报纸,内容无非报道一些镇上鸡毛蒜皮的小事。
  什么好人好事、见义勇为,还有养猪场的广告,各种农药化肥广告,最后稍微有点用处的,就是一些商业信息。
  终于,在第二页的最下面,姜杜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贵裕?这名字起得真是随便。”姜杜白撇撇嘴,想上辈子他的公司叫“天辉”,取天降大任,蓬荜生辉之意,哪里像这个,富贵、富裕?
  又仔细看了一遍报纸内容,姜杜白把重要的点用笔记下。
  哦,在进城后,姜杜白没有省下给段真买纸笔的钱,正是学习的好年纪,尽管上不了学,他也不想让小孩做个文盲。
  “我这也算是学习古人的投名状了,虽然这公司经营得一般。”
  毕竟急着用钱,而温北镇上也找不到更好的企业。
  不过他已经经历过一次创业,多多少少也算是有了经验吧。
  温北镇唯一一所小学初中合并的学校,旁边有一条小巷,今天的糖葫芦就是从那买的,一般来说,除了商业街,学校附近是人流量比较大的一个地段,在这个什么也没有开发的落后乡镇,如果抓住这个机会,肯定能大赚一笔。
  他今天明面上是带着段真吃吃逛逛,其实还想借机了解一下周围的经济水平,人口流动等问题。
  难得又一次熬到凌晨,段真三个小时前就被他打发去睡觉了,计划书写好后,姜杜白伸伸懒腰,脸上终于露出放松的神态,心里的大石算是暂且放下了,之后的日子可以轻松一点咯。
  第二天,姜杜白去网吧把东西发到贵裕公司的邮箱,不过他没有全部发过去,而是保留根本,若是对方想反悔,自己也不至于竹篮打水一场空。
  只是到最后填写联系方式的时候,姜杜白才想起来,他现在根本没有手机!
  看来兜里的钱又要少一部分了。
  手机店不在这一片,姜杜白从吴琼那里得知,对方认识一个朋友,就是在手机店干活,这样一来,他和段真怎么也能省下两百块钱。
  “想要什么样式的?看一下这一款,最新的智能手机,屏大而且拍照特别清晰。”
  吴琼和他们一起来的,见面跟老朋友说了下带熟人过来买手机,对方也爽快,同意按原价给他们,他拿的那一部手机姜杜白上辈子用过同款,只是没想到四年过去,已经又出了新的系列。
  “不要智能手机,最便宜的按键手机就可以。”
  姜杜白“腼腆”地笑了笑,现在能打电话就行,不需要其他的功能。
  “哈哈哈哈也行,反正你们还小,这手机屏太大拿起来也不方便,过来看看这个,华威的,一百块钱,还送一张电话卡。”
  这么便宜?
  姜杜白打开看了一下,打电话发短信都没有问题,桌面上还有几个小游戏,摄像头……
  “小真,看我这里。”
  段真没见过手机,不知道他家小叔叔拿着黑黝的小砖头对着他干什么,只不过还是听话乖乖站直身子,傻乎乎地盯着姜杜白的方向。
  “咔嚓——”
  手机闪出一阵强光,把段真吓了一跳,连忙慌张地走上前去,想要看一下姜杜白的手有没有受伤,不过等他到了人跟前,并没有看到姜杜白痛苦的表情,对方颇为高兴地把手机递到他面前:“看看这是谁?”
  段真朝手机看去,下一秒直接楞在了原地——好神奇!
  半个手掌大的屏幕里,俨然装着一个“他”,只不过实际比他小,像是在照镜子一样。
  这实在不能怪段真少见多怪,雁山村里可没有人照过相,段林之前带他来温北镇也是为了卖野物,至于照相,有那个闲钱还不如多买点粮食,一家人也能吃得更好一些。
  “哈哈哈哈……”看小家伙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姜杜白觉得有趣极了,他朝老板点点头:“那我就买两个这款手机,谢谢三哥。”
  “嗨,没事,琼子领过来的人,我不得照顾一下啊。”那人摆摆手,一脸不放在心上,“我给你们拿手机号,挑挑要哪两个。”
  最后,姜杜白挑了两个比较容易记住的号码,给了钱,拿着新手机离开了。
  到岔路口,姜杜白提出请帮忙的吴琼吃饭,对方拒绝了小孩的请客:“别跟叔客气了,你们兄弟俩也没有多少钱,留着自己好好过日子,户口的事情,我也在替你们积极争取,差不多半个月上面就会给你们批下来,而且考虑到以后,你们还要去a市,是和那边的人直接联系的,到时候就能拿到a市的户口了。”
  “谢谢琼叔。”这样一来,的确省了大功夫。
  回到家,姜杜白把米饭蒸上,坐到沙发上喊段真:“小真,把我们买的手机拿过来,让我教教你怎么用。”
  小孩一回来就跑到卧室里,也不知道在干什么神秘的事。
  “给,小叔叔。”段真很快就从里间出来,把桌子上放着的手机给姜杜白。
  “不用,那个你拿着。”姜杜白只接过了一个手机,开机后,便开始指着手机的部位向他解释,“这是开机键,也可以开锁屏幕;这个是音量键,往上是增大,往下是减小;还有这个,按它是打电话,你知道别人的手机号码,就可以随时联系对方了,来,我给你打一个……”
  姜杜白把段真的手机号码存到通讯录,按下拨通键等了十几秒钟。
  “叮铃叮铃——叮铃叮铃——”
  手里的东西突然发出怪叫,段真吓得身体一哆嗦,直接把手机扔了出去。
  “哈哈哈哈……别怕,是我给你打电话了。”
  姜杜白憋着笑把手机捡回来,幸好是在沙发上,要不然刚买回来的手机就要见阎王了。
  “你站在这,我到门外。”
  说着,姜杜白起身走到门外边。
  “小真,听得到吗?”
  “小叔叔?”段真一脸惊奇,他看不到人,居然能听见说话声。
  “呵呵是我。”姜杜白见段真已经听到,就从外面走了进来,“如果以后我不在家,有事情你就可以通过手机找我。”
  “嗯。”
  “过来,我把手机号给你存进去。”
  “这样就可以了吗?”段真认识的字不多,姜杜白给他输入的字里只有一个“白”他曾经学过。
  “姜杜白,我现在的名字,等等我把我的号码设置成紧急联系人,也就是说你找我直接按1就可以了。”
  段真点点头,“1”他知道,在雁山村姜杜白有教过阿拉伯数字。
  两人摆弄着手机,一个教得认真,另一个也学得认真,正忙着的时候,外面传进来一个声音:“小姜在家么?”
  作者有话要说:
  【已经替换】
  前几天申签居然通过了……感觉自己写得好差哈哈,这一本就当做是练手吧。
  然后谢谢还在看的可爱们,虽然点击个位数,不过我会加油的ヾ(◍;°∇;°◍;)ノ;゙;


第22章 新朋友
  “你是?”
  姜杜白从屋里走出来,就看见了站在大门口的女人和孩子。
  “我是你们旁边那家的,叫我婶子就行了。”女人看见他们出来,也不客套,“家里弄了点八宝粥,端过来给你们兄弟俩尝尝。”
  或许是段真从来没有在人前叫过他小叔叔,以至于这里每个人都自动把他们俩当成了表兄弟。
  “谢谢婶子。”姜杜白赶紧把碗接过来:“这是……弟弟吧?”
  女人背后跟着一个小孩,从进门后就一直躲在后面探头瞅他们。
  “嗐,是你弟弟,今年十岁,叫孙永旭。旭子,赶快出来打个招呼。”女人说着,想要把身后的小孩给拽到前面。
  “不要,不要!”孙永旭拍开女人的手,撅着嘴巴嘟哝,“我回家了!”说完,朝姜杜白和段真做了个鬼脸,转身扑哧扑哧跑走了。
  “这孩子!”女人有些不好意思,“他就这样,以后熟悉点就行了。”
  “嗯,都这样,我们家小真也是。”姜杜白不忘拉出段真来躺枪。
  “婶子你等等,我把碗给你空出来,先进屋里坐会儿。”
  “不了,我锅里还有饭,先回去吧,碗就放在这儿,等你们用完了再送去,出门左边第二家,红色大门。”
  “行,婶子,你慢点走。”
  送走了女人,姜杜白把碗里的八宝粥掺到自己做的米饭里,就着番茄炒蛋,两个小孩简单解决了晚饭。
  日子一天天过着,姜杜白有空就去外面走走,了解一些镇上的情况,只是那份寄托着一家两口的投名状,就像投进了大海,迟迟没有回应。
  姜杜白也不急,他最近长了不少个子,一下子就和段真拉开了距离,这让他非常满意,而且一个冬天没有下地干活,让他晒得黢黑的皮肤也捂白了点,加上稍微有肉的脸,看上去总算像是那么回事了。
  这天他像往常一样准备去小卖铺蹭报纸,刚出门,就碰到了迎面跑过来的王嫂家的小孩。
  这孩子就是上次朝他们做鬼脸的那位,长得虎头虎脑,看见他后笑嘻嘻地问:“小姜哥,段真在家吗?”
  原来是找段真玩的?姜杜白恍然大悟,离开雁山村后,他整天忙的厉害,虽然有时候也会把段真拉出去逛逛,不过到底因为自己是成年人,忽略了小孩喜欢玩乐的心情,这样一想,一直“无聊”地在家里练字的段真,真的好可怜。
  “在家呢,小旭去找他玩吧,我出去一会儿,回来给你们带好吃的。”
  他想得挺好,让年纪差不多大的孙永旭和小家伙玩,也能让段真对新环境更好适应。
  只是他不知道,原来小孩的友谊建立得如此之快。
  那天过后,孙永旭小朋友几乎是每天放学后都来他们家玩,不过可能是父母跟他说过什么,每次都是吃完饭再来,如果没有吃饭,也绝不会留下来吃,几次之后,姜杜白也明白了,怕是隔壁的夫妻在照顾自己。
  这不是奇怪的事情,姜杜白也挺喜欢段真,只是一向冷漠的小家伙居然也没有排斥对方!
  段真俨然和那天来的小男孩成了朋友。
  这天周五,姜杜白出门还没有回来,孙永旭一放学回家,就把书包咻地一声扔到沙发上,然后从他妈刚炸出来的藕荷中挑了两个块大肉足的,大喊一声:“我去找段真啦!”
  “哎,吃完饭再去!”王婶在厨房里喊道,只不过她儿子压根没有听见,此刻,他已经以麋鹿的速度冲进了姜杜白家的院子。
  “段真,我放学了!”
  拿着手机在纠结要不要给姜杜白打电话的段真,听见这个声音后,立马从卧室里跑出来:“小旭子,你帮我买了吗?”
  “买了买了。”孙永旭像地下党会面一样看了一眼四周,仔细打探好环境,然后小声说:“咱们进去说。”
  “……”
  他捂着鼓鼓的口袋,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段真极有眼力神地去给他……倒了杯水。
  “啥呀。”孙永旭喝了一口有些不高兴,“我帮了你你就请我喝白开水?我不管,我要喝汽水。”
  段真眼角抽抽,他心里想,要不是有求于你,白开水也不给你喝,谁让你整天来我们家,小叔叔是我一个人的!
  可是对方的手里攥着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段真只能低下头,小声说了句:“我们家没有汽水。”
  可怜巴巴。
  孙永旭脑海中开始播放他老妈的魔音,什么俩孩子不容易,自己千万不要占人家便宜,吓得小孩屁股装了弹簧,一下子从沙发上跳起来:“给你,给你,我不喝汽水了!”
  他从捂着的兜里掏出一副绿色的手套:“你干嘛买这个啊,本来就没有钱,还让我帮你捡了好几天破烂……”
  后面一句话他是小声嘟囔的,段真听见了,他本来可以装作没听到,可是孙永旭的确帮了他很大的忙,于是段真郑重其事地向这个委屈的大孩子道谢:“小旭子,谢谢你!”
  “嘿嘿嘿,不用谢。”听到段真这样说,孙永旭瞬间把之前心里的不满丢到天际,不过,“你买手套干什么,给你哥哥?”而且还是小女孩才用的大绿色!
  “不是哥哥,是小叔叔。”
  “哦,那你为什么买手套送给我的小姜哥哥?”孙永旭换了个叫法,自觉没有毛病。
  段真听到对方说“我的”时,就忍不住黑了脸,他撇开头闷声闷气道:“不用你管!”
  “哎,你不能用完我就踢开啊,哪有你这么黑心的商人哦,明明答应帮我做作业呀!”
  “作业会帮你做。”段真把手套小心翼翼放到一个纸盒里,里面还有几张红红绿绿的糖纸,和卖矿泉水瓶换来的零票。
  “那就好。”
  得了准确回复的孙永旭赶紧屁颠屁颠跑回家拿作业本,另一边,段真从卧室的抽屉里拿出自己写字的本子,翻到最后一页,在数字“7”上面划了一道线。
  “7”的后面,还有“8”“9”两个数字,其中“9”被红笔圈了一个大圈,段真看了好几眼,才恋恋不舍地合上本子。
  还有一天。
  也不知道小叔叔会不会喜欢。
  “段真你帮我做完这本数学试卷,还有,这是今天上课学的部分。”孙永旭从他们家被“赶着”出来,火急火燎把页面一翻,“你先看着,我妈让我回去吃饭,明天早上再过来找你!”
  话音还没落,人就已经跑到大门外了。
  “怎么了?”姜杜白回来正好碰见火烧屁股的孙永旭,只不过对方没看见他,像一阵风一样,唰地一声就没了踪影。
  “王婶叫他吃饭。”段真接过姜杜白手上的袋子,“这是什么,小叔叔?”
  姜杜白了然,王婶的暴脾气几天下来他们早就了然于胸,猛如虎的女人,说的就是她。
  “给你买的衣服,我看见你那棉袄不能穿了,不好洗。”
  哪里是不好洗,段真身上穿的棉袄一个冬天没有换,加上之前父子俩在山上,段林一个大老爷们,也不会拆棉袄、洗棉袄,所以不知道小家伙的衣服已经穿了几年,袖子口都黑得发亮。
  段真脸瞬间红了起来,他手忙脚乱把黑油油的袖口背到身后,又发现胸口有一大片污渍,伸出手想要遮住,无奈脏兮兮的袖口又露了出来,最后急得都要哭了出来,姜杜白连忙上前抱住小孩:“没事,我不嫌弃,这不是给你买了新衣服了嘛。”
  小孩不应该嘲笑,那样会伤到他们的自尊心。
  姜杜白默默在心里记了一笔。
  “来,过来试试。”他站起来把袋子拿过来,然后从里面拿出一件蓝色的棉袄。
  衣服不贵,可能穿不了几年,但是他现在也只能买这种便宜的地摊货。
  地摊货穿的将就一点,也不是那么容易坏。
  段真眼里的姜杜白,一直干干净净。在雁山村,他不会和山下的男孩一起爬树挖泥巴,也不会和下地的大人们似的,满身的泥点就往床上躺,做饭还会在身前系一块布,不让锅里的油溅到身上。
  总之,姜杜白是个爱干净的人。
  自己怎么能这么脏呢?
  段真懊恼不已,他把身上的破棉袄脱下来,换上姜杜白新买的衣服,里面的棉花又轻又软,穿在身上轻飘飘的,感觉整个人都热得不行!
  “感冒了吗,脸怎么这么红?”
  姜杜白吓了一跳,伸手去摸段真的额头,这一摸不要紧,烫的他脸色都变了。
  “先喝点水。”姜杜白起身倒了一杯热水,有些着急,听说小孩感冒都不容易好,“你在家等着,我出去买药。”
  “不用,小叔叔。”段真哪里有感冒,他赶紧拉住姜杜白,结结巴巴道,“我…我没有感冒,要不…你再摸摸!”
  姜杜白半信半疑伸出手又摸了摸小孩的额头,果然不热了。
  “……”
  这还能控制温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