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女晶晶-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行,我要与娃见娃他爹最后一面。”

“求您省省好,让小女子送夫君最后一程。”

“我的儿,你真的好命苦,这么年青就要去了。老天爷,你为何不开眼,收走我儿的命,却让我这个老婆子活在世上?”

十几位家眷的痛哭声闻声难过。何敬焱亲自出来安慰他们。

刘大医师就在观里医室看护三位患者,寸步不离。

半日后三位患者脱离危险期,刘大医师宣布他们再养两日便能回家去。

那些大医师一直派弟子盯着这里,得知此事异常震惊,过了两日亲眼看到三位患者被何敬焱派人用马车接出观去,这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九银活道长大医师十分羞愧,亲自带着重礼去刘大医师家里陪罪。

刘大医师觉得此人阴险,不想深交,收了礼物没有应邀去白云观切磋银针术。这些是后话。

且说一大早秦雄晃从李府直接去了皇宫上早朝,迫不及待的将两家联姻的事说了出去。

邓镜道声喜之后,目光有些黯淡。他与秦雄晃斗了几十年,到老了官职、儿孙成就都不如。

众位官员有的贺喜,有的嫉妒,还有的不看好这门亲事。

李秦两家联姻的事很快传到后宫,正在接受妃嫔请安的慕容英听到此事,心里微涩,笑道:“这门亲事极好。”

胡贤妃阴阳怪气的道:“近日长安定亲的人数俱增,可是小娘们都怕入宫选秀,不愿意做我们皇室的人?”

慕容英肃容道:“几万将士在北地出生入死几年,终于凯旋返家,自是赶紧把亲事办了。这是人之常情。”

胡贤妃讪笑道:“姐姐,陛下曾在朝堂上说大军凯旋之后就进行选秀。”

“你是觉得后宫的人不够热闹,还想多些人进来陪你?”慕容英怀着孕精神不佳,匆匆打发了妃嫔,就去了偏殿,左思右想把心静下来,等着何冬下朝,就去了宣政殿跟他商议选秀的事。

另一座宫殿里几位公主正坐在一起议论李秦两家联姻,心思各异。

皇室的郡王当中只有嫡长子身份才能继承王位成为王爷。

李炳是一字并肩王,李云青随着晋升为一字并肩王世子,将来便是王爷,身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非常尊贵。

李家家规极严,人口简单,曲氏、李老实、贺氏、李去病都是温和的长辈,这样的家庭,小娘都愿意嫁过去。

秦婉静以后是世子妃,将来就是一字并肩王妃。

几位公主无论嫁给谁,都不会能成为王妃,没有秦婉静嫁的好,这让她们心里如何能平衡,想来想去,妒忌之余深深担心亲事,一起去找了何义芸探口风。

何敬莲阴声道:“秦婉静容貌比不上我,身份比不得芸娘尊贵,竟是成了王爷世子妃。”

何敬梅幽幽道:“不知父皇、母后怎么安排我们的亲事?”

何义芸心里很烦,不想说话。

且说邓王妃得知李秦两家联姻,她的外甥女秦婉静与李云青定了亲事,只道是自己的女儿跟李家无缘,心里很是为邓氏母女高兴。

何敬芙失落之余,微笑道:“恭喜静娘嫁给云青世子。”

李炳夫妻、贺氏母女到了融王府,邓王妃与何敬芙向李家人道喜。

邓王妃坐了主位,请了李炳、曲氏坐了左侧下首第一位。

李炳和颜悦色道:“多谢贵府雪中送炭帮助我家渡过难关。”

“先生太客气了。”邓王妃跟李炳早就认识,她的夫君何融与李炳关系也不错。

李炳指着何敬芙,笑道:“你与融老弟的小女儿芙娘,比我的晶娘大几岁?”

“芙娘今年十七岁,比晶娘大六岁。”邓王妃心里轻叹一声,李家李云青已定亲,李云霄只有十一岁太小了。

贺氏特意道:“爹,芙娘性子温柔,是个极好的。目前她还没有定亲。”

曲氏瞧着何敬芙低下头以为害羞了,柔声道:“不知谁家有福气能娶到芙郡主。”

邓王妃感慨道:“芙娘是我最小的女儿。我与我们王爷最大的心愿就是给芙娘寻门好亲事。”

李晶晶朝李炳眨眨大眼睛,道:“爷爷,邓姨与芙姐姐那些日子常去庆叔叔府里安慰我们。芙姐姐性子温柔,平易近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手红也是极好。”

何敬芙谦虚的道:“晶娘,我哪里有你说这般好。”

李炳道:“邓弟妹,我认识一个小郎,名叫白凡依,今年大概二十岁出头,是洛阳白族嫡系子弟,如今在北地青城任长史,是一方主官。”

邓王妃惊诧问道:“白凡依不就是本朝第一界状元吗?”

李炳面带笑容,点点头道:“正是。原来你知道这个人。”

几百年家族人口繁多,子弟参差不齐。

白族的嫡系子弟近百人,这位白凡依能考中状元,又被朝廷任命为非常重要城府青城的主官,自是极优秀。

邓王妃按住心头喜意,道:“长安城谁人不知他。”

何敬芙自是听说过白凡依的名字。

当年此人的名头比殿试怒说何冬的探花郎狄玉杰还响亮,只是中了状元之后立刻去了北地当官,一下子淡出朝堂,现在才知道他竟是当了青城长史。

李炳郎声道:“依郎族里的长辈与我关系不错。他的堂伯是我家青郎的授业老师。他家的长辈托我回到长安给他寻门好亲事。”

曲氏目光崇拜望着李炳。

贺氏知道白族派出大儒教李云青读书,可是不知还托李炳给优秀的嫡系子弟寻亲事。

前些天白族没有上奏折替李家说话,看来是通过白凡依知道李炳并没有出事,所以按兵不动。

邓王妃目射精光,瞧了一眼坐在旁边低头害羞的何敬芙,略显激动的道:“先生,不知白凡依家里还有什么人?”

李炳一字一句道:“依郎的爹被匈奴人杀害,他生母在他七岁时病逝,他是吃白族百家饭长大。”

“原来他竟有这样凄惨的身世。”邓王妃目光怜悯,又问道:“他今年二十岁出头,一直未娶,那身边可有侍妾通房?”

李炳摇头道:“没有。”

邓王妃面露喜色。

何敬芙这回是真的羞红了脸颊。

李炳却是肃容道:“只有一点,依郎要在北地任职满五年才能离开,若是芙娘嫁给他,要么去北地,要么在长安等他五年。”

邓王妃起身向李炳鞠躬行礼,道:“多谢先生说这门好亲事,我这就回府给我们王爷写信商议,最多一个月给您答复。”

李家人走后,将近中午邓氏与秦婉静特意过来报喜。

“妹妹,我有事与你商量。”邓王妃激动的把邓氏叫到偏厅单独说了李炳保媒的事。

邓氏惊喜道:“先生竟是给我们芙娘说了本朝第一届的状元郎,还是几百年家族洛阳白族的嫡系子弟。这样的亲事你还不赶紧答应,回头先生等不急了说给别人府去。”

邓王妃笑道:“先生可是说一不二的国士。我说了一个月之内回复他。”

邓氏神色诡异,问道:“姐姐,你可曾细想过,先生这样的人为何会保媒?”

邓王妃低声道:“这里头的意思深了。陛下定是赞成皇家子女与几百年的大家族嫡系联姻。”

邓氏轻声道:“之前有盼郡主嫁到狄族,如今先生给芙娘保媒,想让她嫁到白族。”

邓王妃搂着邓氏,在她耳边低语道:“我心里头明白,这门好亲事先生应该原本是要说给海王府的秀娘,只因海王府的所作所为让先生失望透顶,这才说给我的芙娘。”

邓氏点点头道:“我想给姐姐提醒的就是此事。”

且说这日李府来了一名体型清瘦六十多岁的正五品太监李公公,带着四个太监。

------题外话------

亲们,26日——1日,我带家人去境外旅游,但是本文不断更,坚持每天按时更新!

看在我这个兼职作者如此努力的份上,请亲们把所有的票投给本文,帮本文上了月票榜。谢!

章节、33 晶晶求婚姻自主权 李炳再收一徒

李公公给李晶晶送来护国公主的朝服、首饰、令牌,而后呈上两本明黄色小册子。

李晶晶打开瞧看朝服,一年四季八件,每季两件,一件紫色、一件明黄色,都是端庄大气高贵的长裙,裙上的图案不是凤凰而是四爪金龙,比几位公主的朝服更显威严。

金镶玉的令牌上正面精雕细刻着一只飞翔的金龙,反而四个字:护国公主。

两本小册分别是朝规与护国公主的福利及义务。

李公公是开朝皇宫默默无闻的旧人,后来被何冬提拔当了亲随,成了皇宫的红人。

后来李公公年龄大了,何冬体恤免了他御前侍侯,给他寻了个偶尔给皇室人传旨的轻松差事。

李公公是历经两朝皇宫的老人精,懂得比妃嫔多得多。

李晶晶正好有些事要请教,客气的请李公公吃茶坐下说话。

李公公不敢托大始终站着,精神奕奕,激动的道:“纵观上下千年,在您之前总共才出现过两位护国公主。”

李晶晶和颜悦色笑道:“请公公继续说下去。”

李公公见便道:“第一位是一个女将军,她辅佐了第一个朝代开国皇帝登基。第二位是开朝第四任皇帝的义妹,她辅佐太子登基。两位都是名垂青史,长安城府童叟皆知。”

李晶晶立刻肃容道:“承蒙陛下器重,竟是封了我当护国公主。我此生定效忠陛下,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

李公公心里暗赞李晶晶大气知礼,接着给她讲起了两本小册。

“您的品级与皇室嫡公主一样,然您能够上朝堂参议国事,还能替陛下到军队、民间巡视。”

“王爷的亲兵人数编制在长安城府是五百,在外地城府是三千。您的亲兵人数编制参照王爷。”

“您在朝堂上话语权等同于本朝的王爷。”

李公公说了整整一个时辰,李晶晶听的心潮澎湃。

李家前些天曾陷入绝地,那时李晶晶就想着一定要培养一支精兵以备不测。

现在李晶晶最想干的一件事就是成立亲兵队,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李公公临走时,呈上一张纸,恭敬的道:“您之前向陛下上了奏折将浏阳县退给了朝廷。陛下昨日让户部拟了一个名单,让您三日之内在这几座城府、县城里选一座当封地。”

李晶晶这就拿着纸去月静院,把李炳请到了书房,问道:“爷爷,你看临潼县、礼泉县、漯河府、南阳府、延州,我选哪个做封地好?”

临潼县、礼泉县都在长安附近,不同的是临潼隶属长安,礼泉县隶属陕西道。

漯河府、南阳府是城府,面积比州略小些,隶属河南道。

延州就是现在的延安地区一带,隶属陕西道,土壤呈黄色是高土高坡,黄河从此流过。

李炳拿着纸瞧了几眼,是何冬的亲笔字迹,笑道:“陛下可有给你护国公主府?”

李晶晶这才想起公主府的事,刚才李公公压根没提,那肯定就是没有,高兴劲都少了些,嘟着嘴摇摇头,道:“没有。陛下一向抠门的很,除去朝服就给了我两个小册子一张纸。”

李炳手指着漯河府、南阳府、延州,道:“陛下即是没有给你赐公主府,那你就选个城府当封地,从封地得了银钱自已盖一座当嫁妆。”

李晶晶目光探究,没好气道:“爷爷,你联手陛下坑我?”

李炳目光委屈,道:“我的晶娘,我们怎会坑你?”

李晶晶秀眉一挑,高声道:“漯河府、南阳府十年有*年发洪水,百姓都逃到长安来了。延州的土壤差农作物生长慢,百姓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我得了任何一座当封地,都得自掏银钱养百姓。你们不是坑我是什么?”

李炳表情委屈,解释道:“晶娘,你冤枉我了。我一直在北地,不知道这三座城府境况如此。”

李晶晶气呼呼道:“你掌握本朝各地讯息,能不知道各府的情况?狡辩!”

李炳一脸老实巴交的模样,道:“我真是不知晓此事。”

“骊山归临潼县,我就要临潼县了。”李晶晶瞪了李炳一眼,从他手里抢过纸生气的要走,嘴里嘟喃道:“以后要什么药都没有了。”

李炳忙道:“陛下这回做的着实不大气,我得去找他,让他给你补偿。”

李晶晶恼得要跺脚,扬起手里的轻飘飘的纸,道:“陛下根本什么都没给我。你还好意思替他说补偿两个字?”

李炳摊开双手,问道:“那你想要什么赏赐?我这就去跟陛下说去。”

李晶晶一本正经道:“我要亲事自主权。陛下不能给我赐婚。我未来的夫君由奶奶跟我娘来定。”

李炳蹙眉反问道:“我可是你爷爷,你的亲事不让我来定怎么行?”

他可是几年前就暗示过某人,某人也一直等着。他不能失信。

李晶晶轻哼一声,嘟着小嘴摇头道:“你还记得是我爷爷,我以为你忘记了呢。”

李炳立刻面带笑容,柔声道:“我怎会忘记。”

李晶晶没好气道:“我以为你记得定朝与陛下,把家里人都忘记了呢。”

介于李炳有两次为了事业不要命的前科,她以后对他要药物不再有求必应。

“你们都住在我心里。我只要活着,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李炳说到这里,想起秦敏业为了李晶晶吐血病倒的事,目光有些探究望去。

李晶晶被李炳注视的有些心虚。

李炳低声道:“晶娘,你过了年就十二周岁,虚岁也十三岁。你娘在十三岁时已跟你爹成亲。”

李晶晶反问道:“您与我奶奶成亲时,你与我奶奶年岁多大?”

李炳肃容道:“我当时已参加了义军,身在乱世飘泊不定,不能太早成亲。你奶奶因为娘家父兄操持贱业,亲事拖晚了。你不一样。”

李晶晶摇头,有些胡搅蛮缠的道:“我怎么就不一样了?我不想那么早嫁出去。我要留在府里陪我奶奶、我娘。你不想要我陪就算了,我自己养活我自己。”

“我自是愿意养了一辈子。可是你太出众,被许多小郎惦记,亲事越晚定变数越多。”李炳停顿一下,轻声道:“你姨家里的敏业等了你这么多年,被你拒绝现在还病着。”

李晶晶面色愧疚。

李炳见孙女怏怏不乐,心一软又道:“敏业年少,之前一帆风顺,这回受点打击也好。”

李晶晶眼帘低垂,轻声道:“我娘这几天都有去瞧看他,他已好多了。”

李炳压低声音问道:“你说心里话,可曾想过入宫当太子妃?”

“我从未想过。我才不要入宫,更不想当什么看上去很风光,其实非常累心的太子妃。”李晶晶抬头瞪眼,急道:“爷爷,我以为最了解我的人是你,原来我错了。”

李炳郎笑几声,道:“我就知你不愿意。我只是要听你亲口说。你说,宫里有什么不好?”

李晶晶扬眉道:“我不愿意入宫,就跟你不愿大早上去上早朝一样。”

李炳干咳两声。

他的确非常厌恶大早上的去上早朝,是以回到长安之后,还未参加过早朝。

何冬了解他的性子,给他册封的官职一字并肩王兼太师,无需日日上早朝。

“我听说你的庄子建得差不多了,给你送几个人、添些玩艺。”李炳从书柜里取出一本古书,将里面夹着的一个信封放在李晶晶手里,笑道:“我的好孙女,我怎会能忘记你。”

李晶晶打开信封瞧了里面的内容,心里高兴,外表却是不流露出来。

果然李炳以为李晶晶不满意,问道:“我的晶娘,你看还需要爷爷送什么?”

李晶晶立刻道:“这可是你说的。我要你送我穿上等盔甲骑上等军马能以一抵十的亲兵四百五十人、武功高强的女亲兵五十人,期限一个月!”

李炳悔得恨不得咬掉舌头,气得大声道:“你可真是狮子大开口。”

李晶晶得意洋洋的道:“你在北地这几年哪回给我写信不是狮子大开口?好爷爷,我这是跟你学的。你觉得我是不是还没有出师,向你要得少了呢?”

李炳等李晶晶哼着小曲得意洋洋的走后,立刻把李立叫来,轻描淡写的复述了李晶晶的话,听得李立脑袋都大了。

“敬焱近来闲着无事,就让他帮晶娘做这些事去。”李炳的话一下子把李立给挽救了。

次日早朝,众位官员再次说起选秀之事。

何冬冷声道:“大战之后,国库空虚,朕没有银钱选秀。”

“陛下,选秀关乎皇室子嗣,是国之大事,不能不选。”

“陛下,选秀可以从简。”

胡族、刘族的官员与几十位官员执着劝说何冬。

这时,秦雄晃、梁国公出列请求何冬册封何义扬为太子安定民心。

那些儿孙曾在长安书院伏击过何义扬、李云霄的官员前所未有的齐心,一致反对。

“七皇子凶狠毒辣,岂能当储君?”“臣请陛下立八皇子为太子。”

何义扬若成了太子,日后登基定会找他们算帐。他们为了将来,绝对不能让何义扬当成太子。

何义珏与何义扬同样是开国皇后所出,今年只有五岁,若当了太子,至成年还有九年。

九年时间足够他们联手陷害何义扬丢了皇子位,或是把何义扬赶出长安去他的封地。

“立太子之事待议。”何冬脸色铁青,挥手直接让太监宣旨将临漳县赐给李晶晶当封地。

十几位官员出列联名上了奏折,“陛下,几位王爷早已成家立业,如今却仍是住在长安,按照朝规因离开长安到封地居住。”

“护国公主都有了封地,陛下应给几位王爷赐下封地,让他们去封地定居,彰显龙恩浩荡。”

何冬虎目射出寒光,冷声道:“此事明年再议。”

长安书院每旬最后一天休课,住的近的学子可以返家。

李云霄、何义扬下了课就立刻骑着千里马奔驰进了长安城回到李府。

李云霄问道:“我奶奶、我娘、我妹妹呢?”

奴仆答道:“回二少爷的话,老夫人、大夫人、小姐去瞧看二老爷的新宅。”

李炳同意李去病大婚之后搬到外面去单过。

何冬送上礼物——赐给李去病一座宅子当侯爷府。

宅子拥有两座五进的院子、四座三进的院子,面积不小,里面却是空的。李炳出银钱置办家具等。

这些天贺氏、李晶晶除去忙着操持李去病大婚的事,还要去看宅子。

曲氏能帮上忙的就是看宅子、带孪生子。

“小胖子,你跟我去找爷爷,今个一定要让爷爷答应收我做徒弟。”何义扬目光坚定,拉着李云霄去了书房,见李炳正坐着瞧看朝廷的官报。

前些天李炳刚回长安,何义扬就在这里足足跪了一夜要当他的弟子。李炳以“不孝爹娘”为由拒绝。

两小向李炳鞠躬行礼请安之后,何义扬跪下道:“爷爷,您的话我想通透了,我错了。我不该不孝顺父皇母后。我以后定会常去皇宫瞧看他们。”

李炳听何义扬肯叫慕容英为母后,放下官报,眼睛炯炯有神,问道:“你今个散学不直接去宫里却是来我家,这就是想通透了?”

何义扬不敢正视李炳能洞察人心的目光,低下头小声道:“之前我跟父皇、母后说了,您何时收我为徒,我何时回皇宫。他们允了我的。”

李炳不悦道:“你拿回宫威胁我?”

何义扬急忙抬头解释道:“爷爷,我绝对不敢威胁您。我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思,一定要让您收我做徒弟。”

李云霄跟着跪下道:“爷爷,孙儿求您答应小瘦子。”

李炳起身走到何义扬跟前,问道:“陛下欲立你为太子,你意下如何?”

这几天朝堂上最大的事就是立储,已经传到定朝各地,奏折雪片似的飞至长安。

长安书院师生人人知晓此事。

何义扬身为当事人,在这个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出人意料,没有进宫也没有求任何人相助,跟平素一样在书院里读书。

他的表现令何冬欣慰,却又担忧他不愿意当太子,是以托李炳来说服他。

何义扬反问道:“爷爷,我若当了太子,还能当您的弟子吗?”

“我不擅治国术。你当了太子,我收你做记名弟子。”李炳停顿一下,见何义扬眉头紧蹙,继续道:“然你不听陛下的话,就是不孝,我连记名弟子的名分都不给你。”

何义扬目光迷茫,问道:“只能是记名弟子吗?”

李云霄急道:“小瘦子,我妹妹也是药神赤灵子爷爷的记名弟子,她照样得到所有的古药方。”

何义扬目光清明,露出大大的笑容,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大声道:“师父,我当太子。”

李炳笑着踢了何义扬一脚,骂道:“蠢小子,多少人要当我的记名弟子我都没同意,你竟然还嫌弃?”

何义扬欢喜的直接仰天大笑几声,扑上去抱着李炳大腿,高声道:“师父,谢谢你收了我这个蠢徒弟。”

李云霄起身在一旁喜道:“小瘦子,你终于如愿以偿。”

李炳双手扶起何义扬,收起笑容,肃容道:“你记住,日后只要不听陛下的话,我便将你逐出门去。”

何义扬赶紧应下。

李家人得知此事,纷纷向何义扬道喜。

李炳派人叫来何敬焱,又请了牛副院长当见证人,在府里举行简单的仪式收了何义扬为记名弟子,并特意将此事散播出去,让长安城权贵人士都知晓。

胡族、刘族的族长及少族长闻讯之后,立即秘密碰面。此次王族与前几次一样未曾来人。

“李炳这个天煞星收了七皇子为记名弟子,这是摆明了要辅佐七皇子当太子。”

“民心皆向李炳,此时我们不能与他硬碰。”

“七皇子若是当了太子,再娶了护国公主为太子妃,皇室联手李家,我们就无出头之日。”

“绝对不能让护国公主当上太子妃。”

“护国公主明年才十二岁,今年选秀不够年龄。”

“我们一定要让陛下在年前结束选秀!”

同一时刻,李炳带着何义扬进了皇宫,在宣政殿见到了埋身奏折海洋的何冬。

何义扬恭敬的行礼鞠躬道:“儿臣见过父皇。”

何冬忙将手里奏折放于一边,仰天大笑几天,很是欣慰的点点头,道:“扬郎,你终于入了先生的眼。”

“陛下,七皇子向臣承诺会做一个好储君。”李炳上前行礼被何冬双手扶起。

君臣飞快的对了一个眼神。

何冬问过何义扬在长安书院的生活情况之后,从奏折里翻查出一本,交到他手里,微笑道:“礼部呈上来秀女的名册,你从中选一人。”

定朝的朝规,皇室三年一届的选秀,五品以上官员家里满了十二岁未订亲事身体康健的小姐都能参加。

何义扬非常想把名册丢在地上痛踩几脚,可是由不得性子,只能打开一目十行的看着。

邓芸、田素素、王烟雨、刘丽清、胡雪岚的名字赫赫在列。

如果欧阳家族不谋反,欧阳秀、欧阳红的名字也会在其中。

他看完所有的秀女名字,心里莫明烦躁焦虑,恳求道:“父皇,儿臣年龄还小,不想大婚,能不能再过几年。”

何冬缓缓道:“你已成年,又将是储君,必须尽快大婚,早日拥有子嗣。”

何义扬耷拉着脸,将名册合上放在书桌上,低头说了一个令两人出乎意料的小娘名字。

何冬望向李炳,见他表情古怪,问道:“先生见过此小娘?”

李炳点点头,怀疑何义扬的审美观出了问题,心里很是纳闷,慎重的问道:“你确定是她?”

------题外话------

今天至1号,我在境外,不能上网回复亲们的留言,见谅。

希望我回国之后,能看本文七月上了月票榜前十。

亲们,就靠你们投票了,票一定要都投给我。谢!

章节、34义扬封太子得三妃 义珏身份揭晓封公主

何义扬毫不掩饰情绪苦笑,口气竟是有些沧桑,摇摇头轻叹一声,道:“我不想大婚。我娶了谁都不会高兴。好歹她喜欢我,嫁给我她会高兴。两个人总得有一个高兴,不然整天相见,日子过得太累。”

何冬非常理解何义扬的心情,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好端端的喜事被你说的如此伤感。”

李炳原以为何义扬会闹着要娶李晶晶,竟是根本没有提起,看来要么没有开情窍,要么就是当李晶晶是亲生妹妹。心里松了一口气。

当晚,何义扬留下来夜宿东宫。李炳则与何冬商量几件大事至子时方回李府。

次日一大早,王府正门大开,李炳身着紫色绣四爪金龙一字并肩王袍,持御赐两尺三指粗凹面金锏,骑着白色神骏千里马入宫参加早朝。

李炳自北地返回长安之后,此次是第一回上早朝。

他从皇宫东正门进入,在此等候一刻钟的何敬焱迎了上来,跟在他身后。

大多数的文武百官已在宣政殿大殿候着,见到李炳、何敬焱,立刻猜到今个早朝将有重要的大事发生。

几十位官员恭敬的上前跟李炳、何敬焱行礼,未说几句话就听得太监阴阳怪气的高叫声,“陛下驾到!”

文武百官立刻按着品级高低站于两侧跪迎何冬,口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穿着明黄色龙袍的何冬大步流星进殿时,文武百官跪地俯首,偌大的宫殿静得连掉一根针都能听到,气氛明显比往常更加压抑紧张。

李炳站于左侧第一位,何敬焱站在他对面右侧第一位。

何敬焱待十几位官员禀折完各地的一些政事,出列揭发六位正四品以上官员贪污受贿杀人放火鱼肉百姓,拿出了几百张受害人按了手印的供词。

六位官员官职最高的是开国侯贺山。

之前此人为了给嫡孙贺晃明报仇,要置李云霄于死地,早朝上口说撞柱威胁何冬,这几日为了阻止何义扬当太子,朝堂上蹿下跳,在民间放出谣言。

他有一妻十二妾二十几个通房,老妻是个娘家地位低温柔贤慧的女子,压不妾室通房,庶儿庶女一大堆。

他的儿孙都没有出息,只是当年得何冬信任风光时,娶了刘族嫡女当长儿媳,后来的嫡长孙媳是欧阳族嫡女。

府里的没有什么进项,一大家人要张口吃饭,还要过奢华的日子。

他仗着当年从龙的功劳不惧朝规,允了长儿媳、长孙媳打着府里的旗号在外地各城府放印子钱。

印子钱一放就是十几年,府里上下都知晓,就是外面的人也清楚。

何冬体恤贺山府里人口多,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料到贺府竟是猖狂到在外地弄出几十条人命,还联合当地的官员把事情抹平。

今年贺山的孙子贺晃明要杀李云霄,真正触碰到何冬的逆鳞,对贺山下了撤勋的决心。

后来李炳大军凯旋归来,贺山竟是带头阻止何义轩当太子,把何冬气得七窍生烟。

何冬喝道:“将他们官服脱了!”

十二位御林军得令快跑进来将六位吓得瘫倒在地面色惨白的官员拖到大殿中央,当场摘掉他们的官帽,脱掉他们的官服。

李炳不紧不慢的高声道:“陛下,此等祸国祸民的贪官留下性命就是糟蹋粮食,微臣这就将他们打死以儆效尤,可好?”

何冬大手一挥,道:“准奏!”

李炳快步走上前,持凹面金锏上前,低喝五声,出手五次,金锏落下便结束一个贪官的性命,最后一个就是贺山。

贺山身负高强武功,用尽全力挣脱御林军的桎梏,双手抬起要握住凹面金锏,被李炳一脚踢中右臂腋窝,痛得惨叫倒地打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