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药女晶晶-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医师,手术圆满成功,你辛苦了。”李晶晶不忘夸赞合作医师的医术。
刘道长医师激动道:“多亏了您的药。不然贫道哪能医到这个程度。”
李晶晶道:“患者再过两个时辰会自然醒来,伤口不会感觉到疼痛,你让医徒再给他吃了止烧药粉,三日后他就能下地行走了。”
刘道长连忙道:“是。”
何敬焱与吕道明当即进去瞧看,见洪老三身上盖着薄被打着呼噜沉睡着,若不是空气里飘散着血腥味,医徒手里的托盘放着半寸长带着倒刺已经生锈连着血肉的铁箭头,实难相信刚才做过手术。
以前虎奔军的军士在北地受了箭伤,哪个做手术时不是痛得惨叫就是出了一身臭汗咬牙落泪。
这回洪老三的手术,全程没有叫一声疼,睡得跟死猪一样,全然颠覆了两人的记忆。
李晶晶提着小篮子,后面紧跟着望莲,先后走出药室。
守在外面的亲兵连忙起身朝李晶晶鞠躬行礼。
“你们有什么隐疾,赶紧都说啊。”李晶晶跟众位亲兵摆摆手,吆喝道:“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
再过半月,李家人就回了曲家村,何敬焱跟去,不可能带这么多的亲兵。
她算是了解了何敬焱性格,不愿意开口求人,或者说是不愿意给别人带来丝毫的麻烦。
众位亲兵发自内心的感激,纷纷道:“小姐人真好。”“多谢小姐。”
洪老三醒来后,医徒立刻给他吃了止烧药粉,问道:“官爷,你的伤口痛不痛?”
“不痛。”洪老三揭开薄被,看到右腿被白布包扎着,忍不住坐起伸手去摸了一下,诧异道:“一点都不痛,还觉得清凉舒服。”
“清凉舒服就对了。”医徒笑着解释道:“李大药师制的止血粉药效极佳,患者用过无不夸赞。”
洪老三喃喃自语道:“铁箭头取掉了,我一点都不痛,也没大出血,我这是做梦吗?”
吕道明猛的揭开布帘,上前就拧了洪老三粗壮的右臂一下,粗声道:“你做屁的梦。疼不疼?疼了就是真事!”
洪老三伸手揉揉右臂,仰天大笑数声,喜悦的差点要下床,被医徒拦住了,让他必须躺够三天。
众位亲兵听到洪老三的笑声,都跑进来探望。
何敬焱露出笑容,终于开口道:“你们有什么疾病,这就都报给副将军。明个我一并说给师侄女。”
李炳躺在床上微眯着眼睛,脑袋已经生出头发,脸上的肌肤已经全然转变成暗红色,猛看上去十分吓人,可也比之前看着顺眼些。
他自幼习武,身体底子非常好,已经五十三岁,比大舅子曲快手还要大一岁,以前都不显老态。
此次他九死一生,迅速老了下来,吃了李晶晶制的补药,又得到亲人细致的侍奉,无论心理还是身体都很快的恢复。
李云霄刚跟贺氏背过书,进来瞧见曲氏给李炳喂秋梨膏,行了礼之后,得意的道:“爷爷,我妹妹可厉害了,今个又救了两条人命。”
李炳刚才已经听李云青简明扼要的说过了,仍是问道:“你妹妹救了什么人,你给爷爷说说。”
李云霄小脸蛋红扑扑,亲昵的趴在床边,跟李炳从头到尾讲起,说到激动处,两只小胖手在半空中比划着,眉飞色舞。
“你觉得你妹妹做的对吗?”李炳听几句问一句,当了一回好听众。
他已不止头一次听李云霄说事,每回都耐心听完,还让李云霄说说想法。
李云霄道:“对。妹妹救人救得好啊。”
李炳问道:“晶娘心地这般善良,会不会救匈奴?”
“不会的。我妹妹不会救匈奴。我妹妹说过,最讨厌匈奴了。”李云霄头摇得拨浪鼓。
李炳问道:“你讨厌匈奴吗?”
李云霄摇头坚定的道:“讨厌。我原先不知道匈奴是干什么的,这几天听军士叔叔说匈奴杀了好多的老百姓,占了土地,特别的坏。”
李炳目光射放仇恨光芒,一字一句道:“但使青城飞将在,不叫胡马过阴山。”(改编自古诗)
李云霄跟着念了一遍,问道:“爷爷,这是你写的诗?”
李炳低声道:“爷爷的一个朋友写的。”
李云霄轻声道:“我听娘说过,青城在北地,被匈奴夺走了。”
李炳激动的道:“霄郎,青城已被我朝夺回来了。”
“是吗。”李云霄拍着小胖手,兴奋的道:“爷爷,我去告诉我娘。”
曲氏长年在曲家村,只因曲长久、曲多在县城书院读书,多少知道些朝廷大事。
不久前,她去了潭州,在国公府别院住了一个多月,曾听秦敏业说起过,定朝已经连攻青城三次失败,死了几万将士。
“炳哥,青城又归了我们?”
李炳心情亢奋,高声道:“不错。我在北地做生意,出事前几天,听街里的百姓说朝廷打下青城,把匈奴赶跑了。”
曲氏喜道:“那可好了。我听国公府的老老夫人说,亲家姐夫的大哥世子就在攻打青城,匈奴跑了,他就能平安回长安。”
李炳问道:“你说的可是秦敏业的大伯秦楠?”
曲氏点头道:“对。世子就是叫这个名字。怎么,你在北地认识他?”
李炳忙掩饰的干咳一声,道:“我只是做生意,哪会认识秦世子。我听街上的百姓说,秦世子带着秦家军跟着太子去了西北,要把匈奴彻底赶回草原。”
曲氏疑惑问道:“朝廷不是已经打下青城了吗,怎么还要打?”
李炳不容置疑的道:“西北有几个城府一直是我们的,开朝末代狗皇帝割给了匈奴,我们这回要趁匈奴兵败夺回来。”
曲氏对政事不是很感冒,只是因为跟秦慧淑做了亲戚,顺便就关心起秦国公府的人,听李炳说的这么复杂,就不再问了。
那边贺氏听了李云霄的话,喜出往外。
当年开朝末代皇帝在长安时,她爹爹就是在早朝主张联合义军攻打匈奴,被奸臣污蔑勾结义军,落得诛九族男子、女子为奴成官伎的凄惨下场。
她去找李老实,让他去前山弄些烛纸给她爹爹烧香,告诉她爹爹匈奴已被赶出青城。
李老实与李云青晚上轮流值夜,白天去前山当帐房。
两人自小习武,身体强过常人,前山后山两边跑,有些辛苦,但不觉疲惫。
李晶晶从药室制药出来,听到家人议论此事,等到用过晚饭,特意把何敬焱叫到树林外,问道:“何叔叔,青城已经打下了,我爷爷是不是不用再去北地做生意了?”
她特意在“做生意”三字上加重语气。
何敬焱装作没听出来,缓缓道:“我师父病好之后,要做什么事,我不知道。”
李晶晶继续问道:“那你给我讲讲朝廷打下青城,我爷爷参与了吗?”
何敬焱低头不语。
“我就知从你嘴里问不出来。”李晶晶气呼呼走了,“我去问李立。他要再不说,我就直接去问我爷爷。”
“晶娘,你别去问了。”何敬焱将李晶晶拦住,俯身抱起她,无奈道:“你是个聪慧的小娘,我师父现在病得这般重,你莫再逼问他。算叔叔求你,好不好?”
李晶晶已不是第一次被何敬焱抱了,伸手打了他肩膀一下,瞪眼道:“我爷爷这回病了,我奶奶伤心的都快没命去。我不想我奶奶再来一回。”
何敬焱面色温和,道:“我师父向来说一不二,他已跟你承诺过,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
李晶晶担忧的道:“我爷爷胆子那么大,对自己又那般狠。我就怕他再来一出。”
何敬焱柔声道:“不会的。你要信我师父。”
不远处传来吕道明的呼唤声,“将军,湖南道都督在前山观里迎客厅候着,要见您一面。”
何敬焱面色微变,抱着李晶晶走过去,跟吕道明道:“之前我求他做了件事,让他用都督令调了两个大医师。我去见见他。你跟我一起去。”
他在这里呆了半个月,知情的人并不多,湖南道都督是其中之一。他若不是欠着都督的人情,才懒得去见。
李晶晶一直有望莲守护,何敬焱仍是把她送回竹楼,特意嘱咐道:“湖南道都督来了观里见我的事,很快就会传开,会有更多人到此地,这里头说不定就有坏人。你每天早晨采药草,莫离了树林去山里。”
李晶晶点头,带着望莲回去看望李炳,跟李家人道:“何叔叔说,从今个起,观里会来许多陌生人,没什么事就不要出树林了。”
贺氏低声道:“爹,湖南道都督特意到此拜访敬焱。”又将数月前胜郡王到了湖南道到处结识权贵的事说了。
李炳冷哼一声,“一个郡王离了长安就打着王府的旗号,四处挥霍金银结交权贵人才,是他还是他背后的王府有所图谋?”
当年何冬将子侄陆续送到北地,让他从中选徒弟。
他共收了三个弟子,太子何义轩、郡王何敬海、郡王何敬焱。
他没有收何立王爷的两个嫡子何敬群及何敬胜为弟子,除去对何立有看法外,瞧不上两个郡王。
何敬胜到处拉拢权贵的事,他在青城时就得知了。
他的身份是细作头子,定朝大小官员的事都瞒不过他。
他知晓了,就等于何冬知晓。
“爹所言及是。”贺氏点头,接着说了胜郡王拉拢秦国公府几个庶子庶女的事。
李炳缓缓道:“怡娘,我现在手不能动。你让你姐姐给秦雄晃写信,就说是我说的,国公府是靠上战场杀敌得了富贵,不是靠跟各王府搞裙带关系,再不好好管管庶子庶女,哪天惹出大祸,等着摘匾吧。”
摘匾轻则降品级取消爵位,重则抄家满门斩首。
贺氏自是听出李炳话外音,不由得心惊肉跳,语气慎重道:“爹爹看得透彻。我想国公爷能听得进爹爹的劝。”
曲氏与李家子孙个个听得一头雾水,没有一个开口。
李晶晶是听明白了,可是只有五岁,也不能说话。
李炳听不到儿孙议论政事的声音,心里略发打定了主意。
当晚贺氏就写了一封信,仍是让李晶晶派望莲送到潭州国公府。
这回贺慧淑收到家后,往长安写了信后,就立刻与秦敏业乘着马车来到太清观后山竹楼。
贺慧淑身子又丰盈了些,穿着一袭九成新的紫裙,梳着简单却显得庄重的双髻,只戴着一根蓝宝石金凤钗,不施粉黛,带着秦敏业,跪下磕头道:“侄媳拜见叔叔。”
李炳斜眼瞧着贺慧淑,和颜悦色道:“你快起来。”
李晶晶上前双手扶起贺慧淑,笑问:“姨,姨父舍得让你来了?”
贺慧淑羞得脸微红,道:“你姨父骨伤未痊愈,我就让他在府里守着老老夫人。”
李去病刚才已瞧见秦府奴仆带的木箱,知道里面装的是书,欢喜的扶起了秦敏业。
李炳只留下贺氏姐妹、秦敏业、曲氏、李晶晶,让其余人都出去。
贺慧淑不敢坐着,站着感激的低声道:“侄媳多谢叔叔示警我们秦家。”
李炳缓缓道:“你是个聪明的,肯定劝过你爹,可惜他没听进去,是以我刚让你写信,你就来了。”
贺慧淑点头,蹙眉道:“叔叔料事如神。侄媳以前劝过爹,可惜爹听不进去。”
她以前给秦国公写信,都是开口念,由秦跃写,后来就变成由秦敏业写,如今又是秦跃写了。
如果她的身份是女儿不是儿媳,那肯定在信里要说得直白严厉的多。
李炳问了贺慧淑关于秦跃、潭州国公府的事,夸赞道:“你在潭州为国公府赢了不少好名声。”
贺慧淑谦虚的道:“那是侄媳该为秦家做的。侄媳年青,有时也会做错事。”
李炳道:“谁能无错。你已经做的很不错。”
贺慧淑得了这么高的评价,内心十分高兴,望了一眼贺氏,轻声道:“将来侄媳妹妹会为叔叔家做的更好。”
李炳笑道:“我与你爹此生做了几件对的大事。其中一件就是把你跟怡娘变成儿媳妇。”
曲氏点头道:“你跟怡妹子都极好。”后面她想说只是李家亏待了怡妹子。
贺氏得了李炳夫妻当面称赞,面带微笑。
当晚贺慧淑母子就在竹楼歇息。贺慧淑自是与贺氏一屋。两人早早躺下吹了油灯说话。
贺慧淑轻声道:“此次不适易说过继的事,等李叔叔病好了,我再跟你一起求他。”
贺氏应了一声,突然间笑道:“晶娘今个可是给你准信了,你身子养好了,可以怀孕了。”
贺慧淑羞道:“你姐夫病还没好呢,我想怀也得等他病好了。”
她倒是没打趣贺氏。家里老人重病卧床,贺氏与李老实这时若是要了孩子,会被人指着脊梁骨骂。
贺氏道:“怎么不能怀。别以为我不知道,姐夫还在别院养病,就没放过你。”
贺慧淑恨不得钻进地洞里去,忙转了话题,道:“焱郡王是叔叔的弟子,真是英才俊杰,如今业郎最崇拜他了。”
贺氏用极低的声音道:“我爹说三个弟子当中最得他真传的就是敬焱,其次是海郡王。”后面的话就不能说出来了。
贺慧淑点头道:“可惜叔叔没有女儿,若是有的话,定会许配给焱郡王。”
贺氏没有接话。
她公公没有女儿,却是有个孙女,就是她的女儿呢。不过何敬焱比她女儿大十岁,又跟她同辈。
她公公应该不会把她女儿许配给何敬焱。
转眼过了一个月,九月十八,吉日。
深秋天气晴朗,秋风瑟瑟,太清观后山山上的枫树叶子已红透了。
两辆马车停在树林外头,亲兵将李炳抬上了马车,何敬焱只带着洪老三及一个叫陈老七的亲兵,跟着李家人去了曲家村。
------题外话------
明天再发重要的一章,第一卷结束,后天进入第二卷。
亲们,本文在本月的月票榜名次就靠你们了。
再次感谢订阅、送票钻花打赏留言,以各种方式支持本文的亲们!
周末愉快!
章节、87 众人看望李炳 何冬骂文臣赞卧虎
望月独自在李家守了一个多月,整日无事,天天将院子房屋打扫的干净整洁。
望莲又是提前两日来报信。
望月趁着昨个天晴太阳大,将被褥都拿到外面晒了半日,又收拾出两间客房来,一间给何敬焱,一间给洪老三与陈老七住。
李家回到的当天,曲快手头一个来探望,知晓了李炳在北地被强盗劫了货丢到悬崖下重伤。
曲氏嘤嘤哭着。
曲快手听了无比痛心,瞧着李炳戴着帽子,脸上暗红色的肌肤恐怖渗人,劝道:“妹夫,你这生意做的太危险。以后绝对不能再往青城那边去了。”
“哥哥,抢我货的人是匈奴兵装扮的强盗。如今朝廷已把青城夺回来赶走匈奴。青城已经太平。”李炳年龄比曲快手大一岁,爱乌及乌,对曲快手很尊敬。
他长年不在家,曲氏独守空门,后来又带着儿子,无论在县里还是在曲家村居住,未受到过欺侮,也没有宵小敢窥视,都是依仗着有个当过刽子手的大哥的曲快手。
他始终对曲快手心存感激。
曲快手摇头,肃容道:“我昨个去镇里,是听说青城又归了朝廷,只是匈奴那么骁勇凶悍,说不定过些天又打过来,把青城抢走了。”
李炳眼睛闪放异光,道:“哥哥说的是,青城是北地的重城,也是朝廷在北地的门户。青城太平,北地才能稳了。”
曲快手素来知道妹夫是有学问远见,也是喜欢听这些事,就未插话。
李炳道:“青城要想真正太平,朝廷至少下五年功夫治理,把周边的流兵强盗歼灭,将城内外的细作除了。”
他又细细的说了青城及北地的局势。
曲快手听得热血沸腾,猛的拍大腿啪的一声,道:“我如今有儿有孙,连曾孙都有了,也对得起曲家祖宗。妹夫,你要是还想去北地做生意,带着我吧,我保护你。”
李炳心里暗喜。他就知道大舅哥总有一天会走出曲家村,去外面闯荡。
曲氏停止哭泣,蹙眉道:“哥哥,你刚才还劝炳哥不去北地,怎么这就改变主意还要跟他一起去?我去告诉嫂子!”
曲快手道:“妹妹,妹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随妹夫去北地,不去青城就是。”
曲氏气道:“你们都不许去!”
李晶晶从外头快步走进屋,叉腰瞪眼,气呼呼道:“爷爷又惹奶奶生气了?”
李炳连忙道:“没有的事。我与你舅外公跟你奶奶说件趣事,你奶奶当真了。”
李晶晶走到曲氏跟前,道:“奶奶,爷爷要是惹你,你就来告诉我。我停了他的药,让他的脸变成丑八怪。”
李炳连着干咳几声,生怕李晶晶不守信用说了他的秘密。
曲氏搂着李晶晶,失声道:“你爷爷要去北地,还要带着你舅外公。你说我能不气吗?”
“不气才怪呢!”李晶晶望着曲快手,刚才她在堂屋里听邓氏与贺氏的口气,曲多没有进潭州书院读书心情抑郁,都生了病,吃了两付药才好。
曲家这些天发愁两年后曲多进潭州书院的开销。
曲快手要跟李炳去北地做生意,除去想保护李炳,还有想赚银钱供曾孙去潭州书院读书。一举两得的事。
她有些心疼曲快手一把年纪,还要为儿孙读书的事愁心,终究是曲氏唯一的亲哥,对李家一直很照顾。
她也不兜圈子,道:“舅外公,我跟潭州书院的王大医师关系不错。我给他写封信,让多哥哥去潭州书院读书,就在药局吃住,免了学杂费用。”
曲快手大喜,连忙道谢。
曲氏一时欢喜,也忘记生气了,倒让李炳松了一口气,看来想要妻子同意他再去北地,还得徐徐图之。
李晶晶拿了纸笔,在信上写道:王爷爷,我的表哥曲多很爱读书,家里没有银钱,可是非常仰慕贵书院,想在贵书院免费一直读到考中举人为止。谢谢你!
贺氏、邓氏在堂屋里得知此事,都过来了。
李云霄拿着纸念了两遍。
曲快手与邓氏喜不自禁,内心感激已不能用语言表达。
潭州书院的院规是成年学子只能参加科考一次,失败了就得离开书院不能再读。
贺氏目光宠溺,伸手指轻戳小女儿的额头,在她耳边轻声道:“你倒是省事,一封信能管许多年。”
李晶晶摊开双手,无奈的道:“要是多哥哥一次能考中,我也不这么费心写了。”
她在潭州书院能找的还有洪博士,只是此事找洪博士不如找王大医师。
潭州书院有几十个博士,大医师就只有一个。
王大医师急起来连院长都敢骂,可想而知在潭州书院的地位。
前世她是药师专家搞技术的,但不是往死里钻研,不问世事不通人情。她也会利用人脉为亲戚朋友帮忙。
贺氏搂着小女儿,道:“只是一封信几十个字,你费什么心。你就这么笃定王大医师会帮你?”
李晶晶笑道:“王爷爷给我说过好多回,他官职虽低,可是认识的人多,让我有事一定要找他。”
“哎呀,我忘记一件事。”邓氏突然间拍拍额头,道:“妹妹,你们一个月不在家,有好几波人给你家送礼,都放在我家。”
曲快手笑道:“县城的刘喜娘送来半扇猪肉,你嫂子不在家不知道,回来以为是我买的,就割了两斤多肉吃了,后来知道是你家的,余下连骨带肉近百斤都给你家做成了腊肉、熏肉。”
曲氏大方的道:“半扇猪,只吃两斤算什么,我家分你家二十斤腊肉、熏肉。”
她知道曲家为了让曲长久上潭州书院卖了山、地,日子一下子紧了起来,伙食比不得以前每日都有荤腥。
“除去刘喜娘,另有一对老夫妻送了一大筐蜜桔、两只腊野兔,还有县城旁边的秦秀才家送了好些东西。”邓氏一口气说了七家,道:“妹妹,你叫长生几个都来我家取吧。一趟怕是取不完,得两趟呢。”
曲氏叫李老实、李去病、李云青跟着邓氏去取。洪老三、陈老七很有眼色的跟过去帮忙拿。
五人真的是取了两趟,拿回来的东西把堂屋都摆满了。
李云霄特意解释道:“洪叔叔、陈叔叔,这些都是患者病好了,送我妹妹感谢她。”
洪老三心里若有所思。
“妹妹是我的。”李云霄要强调的是这个。
陈老七故作郁闷的长叹一声,摇头道:“唉,我可没有这么好的妹妹。”
李云霄得意的咯咯笑了。
曲氏、贺氏兴致很高的去厨房准备午饭,邓氏非要过来帮忙,让曲氏去陪着李炳。
卧室光线明亮,窗户半开,桌上放着一个不值钱的圆肚陶瓷瓶,瓶里插着一把黄白粉色的野菊花、蔷薇。
花是村里的小孩子采的,特意送给李晶晶。她把花分成两把,另一把放在贺氏房里。
李炳正笑着跟最心爱的弟子说了李晶晶帮着表哥入学的事,道:“晶娘的古怪精灵随了我,热心是随了你师母。”
曲氏在门口听到李炳赞自已热心,脸上浮出笑容。
何敬焱起身请了曲氏坐下。
曲氏看着柳木床,想到了国公府的红木、檀木家具,道:“敬焱,我家简陋,你莫嫌弃。”
何敬焱连忙道:“师母,徒儿岂会嫌弃。不瞒您说,徒儿家人曾在深山里,住的是窑洞,就是山洞,连个窗子都没有,洞口用树杆做成门,夜里若是不在洞外生火,就会有野兽闻着人味过来。”
曲氏一脸诧异,问道:“你家曾经那般贫穷?”
何敬焱神色坦然,点头缓缓道:“当年我家四个伯伯起义,开朝官兵找不到他们,就把我家给围住了放了一把大火,我家人躲在地窖才幸免遇难。”
“那会子潭州也乱得很。浏阳县城城头天天挂着义军人头,吓人得很。”曲氏一脸同情,问道:“你老家的房子都烧了,后来就到了深山?”
何敬焱点头,道:“我爹只能带着长辈逃到深山,寻了两个山洞住下。”
“你听他说的。”李炳干笑几声,道:“他那会还没出生。”
何敬焱被师父拆穿了,也不脸红,缓缓道:“师母,我爹娘跟着长辈在深山里住了许多年。我刚才所说远不能描述他们当时吃过的苦。”
曲氏感慨道:“你爹娘跟你长辈实是不容易。”这才不再纠结怠慢了堂堂郡王。
李家人用过午饭都去午休。
从中午至黄昏,老族长、新族长曲顺、曲正爷爷、曲义爷爷、曲冬外公等人,带着礼物陆续来瞧看李炳。
傍晚,镇里的曲郎中送来一根五十年的人参,说是给李炳补身子。
以前李炳回李家村,见过曲族的人,但是都是在村里路上遇到,或是吃红白酒宴上瞧见,从未有人主动上门瞧看他还送礼物。
不用曲氏点明,他心里也明白这是沾了李晶晶的光。
次日,附近几十里的十几位村民提着礼物来了李家,都说是探望李炳的病情。
他们带的礼物没有贵重的,一只雪白的大活鹅、两只肥鸡、一篮子鸡蛋、四条鲤鱼、一袋干菇、十斤白面,竟然还有女人做月子吃的红糖。
众位村民见过李炳,都道:“李家爷爷的病瞧着蛮重,不过有李大药师呢,好好休养很快就痊愈。”
李炳两天见了几十波人,好在以前的日子每天见的人更多,丝毫没觉得烦。
黄昏,曲多从县城书院赶回来了,抱着儿子,带着腼着肚子的小邓氏来到李家。
“多谢姑奶奶、姑爷爷一家人提携。我跟夫君感激不尽。”小邓氏压抑着喜意朝曲氏、李炳跪下,硬是磕了三个响头,起来时气喘吁吁。
曲多抱着儿子磕了头,欢喜激动的语无伦次。
亏得李炳此时病好多了,不然曲多这般高兴,简直太失礼了。
曲家三个成年男子,何敬焱已见过曲快手、曲多,结合李家人所说,认为心性最稳的是曲快手,曲长久与曲多都差矣。
李炳叫过李去病,肃容道:“去病,你已休学一个多月,明个就带着多侄儿去潭州书院。”
“爹,您的病未好,儿子不能离开。”李去病今个已经听曲氏、贺氏透了口风。决定留下来侍疾。
李炳瞧着容貌几分像自己的二儿子,目光慈爱柔声道:“我的病已无大碍。我知道你孝顺,但是你的学业不能耽误。”
这些天李炳已了解二儿子性子,他是懦弱,不过孝顺正直善良勤奋读书,以后家里不需要他挣富贵,只需不惹祸便可,他肯定能做到。
曲氏道:“去病,潭州书院离家里不远,你一个月回来一次瞧看你爹。”
贺氏劝道:“弟弟,你好好读书,后年考个功名,就是对爹跟娘最大的孝顺。”
李去病这才点头同意。
李晶晶在屋外听到李去病的话,等他出来,就上前抱住他,仰头笑道:“小叔叔,我等着你考上功名,当秀才的侄女哦。”
李云霄跑过来叫道:“妹妹,我跟爷爷说了,明年我也去书院读书,你等着后年当秀才的妹妹!”
他都当了一年多的大药师哥哥,总得让李晶晶沾他一回光吧。
李晶晶笑问道:“霄伢子,你会写策论吗?”
李云霄胖呼呼的脸羞得通红,小声道:“我会学着写。”
“你莫吹牛了。”李晶晶摇头,道:“你回来这些天,总想着玩,等明年你去了书院,叫那些细伢子哥哥吧。”
这些天在竹楼时,李云霄迷上了学武,只要有空就让李立、何敬焱教功夫。
他这回子想起来,还真是把读书放到了学武的后面。
李云霄怏怏道:“好了。我明个起好好读书,只在早晨练武。”
次日李去病与曲多辞别亲人,去了潭州书院。
两人直接去了医楼,碰巧王大医师在,看了李晶晶的留言似的短信,面带微笑派医徒安排曲多入学,又亲自去给新任的赵院长说了此事。
“湖南道府试,每界都给书院几个推荐举人名额,去年牛院长给了下官一个,下官没用。后年下官就推荐曲多。”
王大医师一句话就给曲多定了前程。
赵院长多年前就认识王大医师,自是会卖他这个面子,笑道:“王老哥,只要后年我还在书院任着院长,就算只有一个推荐名额,也只会给曲多。”
王大医师办成了这事,也没给曲多透口风,就让他好好读书。
没几天,他派医徒去曲家村取药时,给李晶晶的信里说了。
李晶晶把信收好了,谁也没给瞧。
她感激王大医师,特意送他三分之一的小瓷瓶生肌粉,让医徒带给他。
曲族的人得知曲多走的李家的门子入了书院,对曲家羡慕无比。
这一日,曲族的一个长舌妇趁着曲长久夫妻抱着曾孙子去了李家,敲开了曲家的大门,开门的是小邓氏。
长舌妇故意高声道:“曲多家的,你可真是好命,原来是深山里的妹子,饭都吃不饱,嫁到曲家来,没几年就当了秀才娘子,后年你就要当举人娘子!”
小邓氏生怕林氏听着又要闹,赶紧道:“我是前几世修来的福。”
长舌妇喋喋不休说了好一通,见林氏没有动静,小邓氏像个木头不吭声,觉得无趣便走了。
族里的人都不知道林氏被毒哑了,长舌妇自是也不知道。
小邓氏回到卧房,担心林氏妒忌得自尽,可又不敢去瞧看,左思右想,便去了李家把邓氏给叫了回来。
邓氏站在铁窗外,瞧着林氏披头散发跟个鬼一样坐在床边,心里真心怕她死,高声道:“林氏,你要死了,多伢子三年守孝,考不了科举,你也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