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女晶晶-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比安哪能让粉沫落地,摊开粗糙似柴的手掌接出,而后放在嘴边用舌头去舔,没有酸甜苦辣的味道,口感比小麦差粗,比荞麦细,激动的胸膜起伏,瞪眼问道:“公主,乌龟草亩产量多少?”

李晶晶面无表情的道:“很低,大概一百五十斤左右,磨成草粉也就一百斤。”

玉玉原本想把乌龟草研究到亩产草粉三百斤才让李晶晶种在封地的沙漠里,可是治沙、种粮都是马上就要解决的大事,李晶晶等不急了。

林比安提高声音,急道:“公主,乌龟草在沙漠里也能成活,也能结出这样饱满的穗?”

李晶晶自信的道:“我用药水浸泡过的乌龟草种子可以成活,而且种上几年,就能把沙漠转变成土壤。”

何敬海与胡叶对视相望,内心都是巨大的欢喜。这一趟除去刚才得到的马铃薯荞麦大豆种子、树苗,就光是知道乌龟草能够治沙出粮食,就来得太对了。

林比安老眼扑通一下跪倒在地,重重的磕头,叫道:“公主,求您这就派下官去陇北的沙漠种植乌龟草,下官不把本朝陇北的沙漠都种出乌龟草,就不回金城!”

“您老快起来。”何敬焱连忙去扶热泪盈眶的林比安,可是老人家得不到李晶晶的同意就不肯起来。

李晶晶心里再一次被林比安对农事的这股执着劲震撼了,劝道:“林老,沙漠种草可是极苦的差事,你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是在金城呆着,让你的孙子去就是了。”

林比安急得都要哭了,道:“公主,这乌龟草可不是草,这是能出活人命的杂食。如此重大的农事,关乎陇北万计农民的口粮,下官一定要亲自去。”

李晶晶只有点头,道:“好。你去可以,但是你不能把自个的老命都搭进去,每天只能干四个时辰的活,余下的时间好好的休息。你要是不听话,那我就另派官员去。”

“多谢公主成全。”林比安竟是喜极而泣,双手去抚摸乌龟草,仿佛要去亲它们几下。

胡叶鞠躬行礼,央求道:“公主,我家的封地沙漠比草原还要大,求您多赠些乌龟草的种子。”

何敬海目光急切,道:“焱弟,你快帮哥哥我求求晶妹,让她赠些乌龟草种子。”

何敬焱低声道:“我夫人的种子都是经过药水浸泡,不是普通的种子。我的封地陇北沙漠可比你的封地沙漠大多了。我怕乌龟草的种子不够用。”

林比安听到这里,知道两位王爷之间接下来要商量乌龟草种子的价钱,便抱着宝贝似的乌龟草退下了。

何敬焱将早就与李晶晶商议过的条件说出来,道:“海哥,我们给你们种子、树苗,不要你们付一个铜钱,但是你们得保证不能将它们生出的粮食、果子卖到北地以外的城府。”

何敬海连忙点头应下。

李晶晶特意解释道:“海哥、胡嫂子,我们夫妻为陇北投进去了几百万两银钱,就指着回头卖粮食、果子收回一点成本。”

胡叶目光真诚,一本正经道:“公主,我们晓得您的意思。您放心,我们不是那没心肝的人,不会做损害陇北利益的事。”

何敬海跟着道:“谁敢走私粮食、果子到北地之外的城府卖,抓住了就重罚!”

何敬焱点头道:“好。”

有了何敬海夫妻的保证,日后李晶晶往外卖乌龟草黑粉、果子就不怕被商贩打压价钱。

李晶晶打趣道:“胡嫂子,你如今都嫁给海哥被封为王妃,还叫我做公主,快改口。”

何敬焱笑道:“胡嫂子也别叫我王爷。”

何敬海握住了胡叶的手,柔声道:“叶娘,他们是我弟弟、弟妹,都称你为嫂子,你跟我一样叫他们就是了。”

何敬焱待众人都走了,大白天的就催促李晶晶回百好院,等到了院子就把她打横抱到了卧房去。

“大白天的你要做这事,羞死了!”

“乌龟草这么大的事,竟然不事先给为夫讲。今个为夫要振夫纲!”

“我明明前个晚上给你说了,你不知道想什么没有听进去!”

“娘子,以后在床上不许给为夫说正经事。”

“你天天忙到很晚才回来,我不在床上跟你说在哪里说?”

“娘子,为夫错了,保证以后亥时前回来陪你。”

“知错就改,这还差不多!”

三日后,何敬海、胡叶得到了三百斤乌龟草的种子,这已经超出预料数量的两倍,确保北地封地的每一块沙漠都能种到。

胡叶感慨道:“海哥,能让乌龟草种子抗寒抗旱抗沙的药水肯定非常昂贵。焱弟、晶妹对咱们真是大方。”

何敬海道:“日后咱们封地出了好东西,咱们也无偿的给焱弟、晶妹送过来。”

夫妻俩坐着马车带着几百车的种子、树苗离开金城。

这一日天降中雨,春雨贵如油,旱了半个月的金城终于迎来春天的第二场雨。

午时将至,金城南大门来了几辆华贵的马车,千名亲兵前后护送,浩浩荡荡进了城。

------题外话------

亲们,本月已过一半,月票还不到四百,离上榜前10还差100票,请把手里所有的票投下来。谢!

章节、27太子夫妻琴瑟和鸣 李炳提云霄离陇北

马车里坐的都是来自长安的贵人。

李炳、曲氏、何义扬、邓芸、董敏、何义珏、李老实、贺氏、李去病、狄玉蓉、贺继业、李云飞、何湘、何慎、李坤、曲快手、邓氏及小婴孩李曼曼。

李家人迁居到长安之后,第一次远行是去洛阳赏牡丹,这次远行至金城是为了看望李晶晶、李云霄。

李去病一家三口本来是要跟何敬焱夫妻一起到陇北,被李炳按住不让走,直到前些天才告知跟李家人同行。

何义扬、邓芸、董敏、何湘、何慎此次是头一回一起出东宫远游。

这是邓芸听了李晶晶的劝告想通了,觉得要常跟何义扬出宫走走,加深夫妻感情,就向慕容英请求,跟随何义扬去陇北走一圈,慕容英又去说服何冬、何义扬,才给了她这次机会。

董敏本份对邓芸的身份没有威胁,又是何湘的亲生母亲,就被邓芸一起带出来了。

何义珏来金城自是为了李云霄。她沾了邓芸的光,一起求了慕容英,这就如愿以偿。

何敬焱、李云霄骑马出府外五里迎得众人。

李云霄满脸笑容,却是高声道:“你们来之前怎么连个信也不给?”

李去病、何义扬未坐在马车里,都骑着清一色的白色千里马,一个赛一个的英俊,把金城的女子都瞧得眼睛直了。

何义扬哈哈大笑几声,道:“小胖子,我们就是想给你们一个大惊喜!”

李去病问道:“晶妹子呢?”

何敬焱答道:“叔叔,我娘子在府上望穿秋水等着你们。”这就去向李炳、曲氏、李老实、贺氏行礼问安。

曲氏掀开车帘,高声道:“快去你的王府,我要瞧晶妹子。”

李炳一路上已瞧到陇北翻天覆地的变化,忍不住赞道:“好小子,你与晶娘真是太能干了,刚一年就把陇北治理的这样好!”

何敬焱笑道:“多谢爷爷夸赞,我们也是瞎折腾。”

“这还叫瞎折腾?说你小子胖,你还喘起来了!”李炳忽地短叹一声,心道:可惜陛下不能出长安,不能亲眼目睹陇北的变化。

几人扬鞭打马奔向前方,后面的亲兵及御林军护送着马车队紧追其后。

街道两边的百姓见声势如此浩荡,比焱王、护国公主进城动静还要大,一打听才知道太子、一字并肩王、八公主到了金城,参加过几天的金城书院开院仪式。

几百年来金城从未来过朝廷的重要大人物,顶多就是个王爷,还是游山玩水只呆两、三天就走的那种。

如今定朝的皇帝何冬派焱王、护国公主长居金城,这次又派了太子、一字并肩王参加仪式,足以证明对金城及整个陇北的重视。

金城的百姓对此深感荣耀,更是期待金城书院正式成立。

众人到了焱王府见到了分别近一个月的李晶晶,仿佛多年没见面,均是激动的热泪盈眶。

“你奶奶年前说要来金城瞧你,可不是句玩笑话。”贺氏瞧着已经成为一府之主母的娇滴滴的女儿,这一路看过来,不用任何人说,都能想象的出,女儿为了帮女婿治理好封地,付出了太多太多。

这亏得李晶晶是大药师,不然换一个女子,才十四、五岁的年龄,这么劳神费心思,身体早就垮了。

贺氏更加认为当初给未来的外孙子向何庆、孔叶要到继承王位权是非常对的。

李晶晶满心欢喜,道:“奶奶来金城是早晚的事,我没料到爷爷、太子、太子妃这回都跟着过来了。”

曲氏笑道:“你爷爷要去津港长住个两、三年,我想着这么久见不着我的晶妹子,心里实是放不下,就让他跟着我一起来金城瞧瞧。”

何义扬抢在李炳前面高声道:“焱哥,晶娘,金城书院成立,父皇派我到金城替他参加仪式。”

李炳瞪了小徒弟一眼,刚要开口,又被小孙子李云飞大声抢了话,“姐姐,我要跟爷爷去津港,我要参军了!”

李晶晶惊诧道:“飞郎才八岁,就要参军?”她大哥李云青当时去北地军营已经十二、三岁了。

贺继业走至,拉着李晶晶的胳膊,央求道:“姐姐,我也想去,娘不让我去。你快帮我说服娘。”

李晶晶定定瞧着容貌清秀已显俊美少年模样的书呆子气的四弟,低声道:“我出嫁之前给你说过,你是贺家唯一的血脉,不能有半点闪失,参军是绝对不行的。”

贺继业早就想好了说辞,道:“姐姐,我从三岁开始习武,能以一敌三,还是三个大人。津港的军队不像姐夫的虎奔军要去草原跟敌军打仗,非常安全,我参军不会出事。”

李晶晶不容置疑的道:“不行。我不知道也罢了,即是知道了,就必须要阻止你参军。”

贺继业振振有词,道:“姐姐,若是人人的心思都跟你与娘一样,那还有谁来参军,保家卫国?”

这样的话若是传出去,是会有损贺氏与李晶晶的名声。

李晶晶喝道:“不是人人都只有一个继承者,本朝许多的家庭都有几个儿子,本朝的律法也是有规定,只要不是在战乱时期,征兵不征家中独子。”

“业郎,不许胡闹。”李炳板着脸道:“还有飞郎,你去津港只是长见识,可不是参军!”

孪生子低着脑袋无精打采的被何敬焱带到了一旁去哄。

何敬焱对何敬鑫、何敬淼没有多少耐心,对两个小舅子却是非常有的。以前在长安时他就常与李晶晶带着两个小舅子去打猎。

邓芸不想打扰李晶晶与亲人团聚,打了声招呼,就带着董敏、何湘、何慎在王府里四处走走,同时派人给六个堂兄带去口信,让他们到焱王府一聚。

“之前听说金城原陇地都督府的宅子破旧的很,连长安五品官员的府邸都比不上。”邓芸走到了漫天飘香姹紫嫣红的花园,眼前一亮,道:“晶娘真是去哪里,都能过得很惬意。”

董敏见何湘去摘花,忙过去握住了她的小手,摇头细声细气的道:“好端端的花儿是供人欣赏的,你摘了它,别人就瞧不到了。”

何湘睁大眼睛,声音软糯,道:“这花好美啊。我好喜欢。让我摘一朵吧。”

董敏坚决不肯,把何湘抱到一边去。

邓芸对体型抵得上两个何义扬的董敏生不出嫉妒,更没有恨意,加上何湘漂亮又乖,是以喜欢何湘,就伸手把那朵蓝色的玫瑰摘了下来,走过去插在她的小包子头上。

几位大宫女都夸道:“小郡主更美了。”“侧妃娘娘,小郡主把蓝花戴着,到处走走,能让更多的人瞧到。”

何湘向邓芸做揖感谢。董敏更是对邓芸鞠躬行礼表示谢意。

邓芸伸手捏捏何湘的小脸蛋,笑道:“只是一朵花,瞧把你给喜的。你要是日后嫁给了坤郎,晶婶婶能把满园子的花都送给你。”

她现在也想通了,基本上夫唱妇随,大事上面都顺着何义扬,也得到了何义扬的回馈,小事就让她做主了。

这回来金城游玩,何义扬就是对她近期表现好的奖励。

她带了董敏、何湘同来,何义扬非常高兴。她不带出自吐蕃国的侧妃拉则,何义扬根本无所谓,甚至连问都不问。

经过这次试探,她发现何义扬心里根本没有拉则,这让她喜了好些天。

曲多、马氏及五个小孩子得了信急匆匆赶了过来,见到了曲快手、邓氏,均是特别的高兴。

曲多、马氏一家子今年过年没有回长安,曲快手、邓氏想念的很,就跟着曲氏来了。

曲多在陇北的这一年收获非常大,特别想跟曲快手好好说说,曲快手同样想得知曲多及曲家人的情况。

“爷爷、奶奶,今个去孙儿的府邸住,可好?”

曲快手哪有不同意的,笑道:“好。”用过午饭,他与邓氏就去了不远处的曲府。

曲族的曲定林、曲定山的官职已是正六品上,如今在几百里外的金昌、武威任长史。

曲雨妻凭夫贵,现在是正四品上的诰命夫人。

曲多建议道:“爷爷,族里的人不是都要当文官才有出路,可以参军当武官。”

曲快手点头,道:“以前朝堂都是轻武重文,当武官比文官风险大,地位还低,是以我没有向族长提议族里的人去当武官。如今不同了,陛下一心要开拓疆土,重视武官,我朝军队所配的兵器尖锐无敌,将士上了战场死亡减少。”

马氏看官报懂国事,在一旁连连点头。

邓氏见孙媳妇知书达理,连国事都懂,特别是在跟曲多成亲之后,给曲多出了许多的好主意,帮扶着曲多比以前出息多了,心里对马氏很满意。

曲快手道:“这次我离开长安时就向族长说,选几个身体康健的族人送到白云观学一年半载的功夫,再送到军队去。”

曲族的男子当中只有曲快手是学了祖传的刽子手刀法,其余的人,包括曲快手、曲多在内,没有学过武功。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曲族的人进军队想要当军官,只能学习武功,凭实力去当上,否则靠着关系当了,上了战场被派到前面跟敌军对杀,就是一个死字。

曲多点头,道:“爷爷,我听了晶妹子的话,给光耀、光宗找了一个王府亲兵教他们武功。”

至于他与马氏生的曲光显年龄太小,要等四、五岁以后才能学习武功。

曲快手听到重孙子学了武功大喜,这就要考验他们的武功。

一家人就去了后院平地,这里也是平时曲光耀、曲光宗练武的地方。

两个小少年打了一套拳、练了一套剑法,得到了曲快手的指点。

曲快手想了想,决定把刽子手刀法也传给两个重孙子。刽子手刀法十分霸道,最适合上战场杀敌。

他希望两个小重孙子当中能出一个武将,这样曲家就是文官、武官都齐了,威望更上一层楼,真正的光宗耀祖。

这边邓芸终于见到了六位堂兄,听到他们说着从离开长安到现在的大小事情,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心情更加的好。

邓芸不忘敲打六位堂兄,道:“大伯若是不来金城,你们几个还糊涂着跟焱王对着干!”

“妹妹,我们那会子都被气昏了头,才做出了蠢事。”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人在此山中。我们就是当事者,没有以外人的身份去想此事,这就想极端了。”

邓家六位少年对邓芸的流产有着很深的歉意。

当初邓十九郎跟军官妻子偷情的事,他们是知晓的,若是有一个去阻止,或是把此事禀报家族,让家族的长辈出面把邓十九郎带走,就不会引发后面一系列的事,邓芸不生气,也就不会失去胎儿。

“人生在世谁无错,知错就改,善莫大焉。”邓芸嘱咐道:“你们在陇北一天,就得听焱王、护国公主一天的话。切记!”

“妹妹,你放心就是。”

“妹妹,我们不会再给你丢脸。”

“我们定当听从王爷、公主的命令。”

邓家六位少年在陇北待了一年,将整个陇北的一点一滴的变化全部看在眼里,对何敬焱、李晶晶佩服的五体投地,再不会跟他们对着干,这使得他们日后渐渐得到了陇北官府的重用。

傍晚,众人用过晚饭,在大厅里热闹的说着话,仿佛就在长安李王府一样温馨。

李炳将李云霄单独叫到了书房,打量已经长成了让八公主心怡无比翩翩美少年的二孙子,用前所未有的严肃口气低声道:“此次我去津港监督大海船试航,最多两年后就带兵攻打倭国,这一战只会胜不会败。你想清楚,跟我同去还是留在陇北?”

定朝与倭国之战势在必行,就是早晚的事。

李炳的话说得非常清楚,此战定朝肯定会赢,那么赢了就会有大军功,只要李云霄去了,就会跟几年前李云青去北地打匈奴一样立下显赫战功。

李家子孙个个能文能武。第二代的李老实、李去病都当了文官。第三代文官、武官都要有。

李云霄已经是状元郎、开国侯世子兼准驸马,李炳想让他凭着自己的实力立下军功,得到比开国侯更高的爵位。

这样将来李云霄这一脉就不止是开国侯,而是县公、郡公,甚至有可能是国公。

李炳不怕外面的流言,说李家会造反,至少在何冬、何义扬、何慎当皇帝的时候不怕。

李家一门出了王爷、侯爷,再出一个县公或是国公也未尝不可。

这就是为何李炳去年一开始不同意李云霄跟着李晶晶到陇北的原因。

李云霄知道这次是决定他命运的选择,如果他去了,八成能立下大战功,功成名就,以高于开国侯世子的身份迎娶何义珏。

但是李云霄心里放不下同胞的妹妹李晶晶,在他心里,妹妹永远是需要他保护的。

李晶晶已有了夫君何敬焱,且有五百亲兵,可是保不齐哪天有大事发生。

太远的不说,就说近的,何敬焱每年都要去封地的城府巡视军队及地方官府,一走至少半个月。

去年何敬焱就走了近二十天,临走时特意嘱咐李云霄要好好守护李晶晶。

如今李去病夫妻来到了金城,要在这里至少呆九年,可是一家三口不在焱王府里住,再说李云霄知道李去病的性格懦弱胆小,真要发生什么紧急的大事,李晶晶跟李去病不定谁保护谁呢。

“爷爷,我留在陇北。”

李炳就知道李云霄会这样答复,可是怕多年过后李云霄会后悔,便缓缓道:“飞郎年龄太小,当不得大用,上了战场更是连自己也无法保护。飞郎跟我去打倭国,只会让你奶奶跟你母亲担忧。”

“爷爷,孙儿只想留在陇北。”李云霄想了想,道:“您若是想让五弟到军队锻炼吃苦,不如让他加入虎奔军,这样能让妹夫盯着,不会出什么事。”

“我过几日才离开金城,走之前再来问你。”李炳手指在桌上轻敲,打倭国这样的大战事岂能不让儿孙参加,这样大的战功让已是一字并肩王的他立了没用,一定要分给儿孙,李云霄是最好的人选。

------题外话------

亲们,有票票吗,全部投下来,帮本文上月票榜。谢!

章节、28 李老实为妻参军 金城书院震百官

李云霄从书房里出来便被李晶晶叫到了偏厅,而后他与李炳的谈话就由李晶晶传给了贺氏。

夜深人静,焱王府的空气里飘荡着淡淡的花香,贺氏与李老实在院子里轻语时仿佛身置江南。

儿女们都渐渐大了,长子、三女已经大婚,长子已有了三个儿子,再过几年二儿子大婚,三儿子、四儿子也近成年可以定亲事。

遥想十几年前,潭州曲家村的岁月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天。

贺氏摇头道:“长生,飞郎今年刚八岁,他到底是个小童,去津港的军队太危险,我不放心。”

津港属于河北道。几年前李炳与何敬焱在河北道杀贪官歼灭盐枭,树下无数的仇敌,这些人都隐藏在民间深处,若是知道李云飞进了津港军营,定会潜伏进去杀害他。

贺氏不得不防。

李老实有些激动的道:“怡妹子,我带着飞郎跟爹娘去津港,我们父子都参军,你看如何?”

贺氏美目圆瞪,惊诧道:“你在户部当官好好的,怎么想着要当武官?”

李老实低头,缓缓道:“我自幼习武,武功还算过得去,如今正值壮年,想跟着爹爹去打倭国立军功。”

他心道:你与姐姐并称贺氏双姝,你才貌无双,我这般的平庸,配不上你。我想给你挣个县公夫人,让你也以我为荣一次。

他在长安听得夸赞太多了,不过也有恶言嘲讽,说他是个容貌举止都像个农夫,浑身透着俗气,比李炳差万倍,就是比李去病也差十倍。

他心里总想着有一天妻凭夫贵,能让贺氏得到更高的诰命。

贺氏眼珠一转,道:“你若是去津港,一来可以在爹娘跟前孝顺,二来可以看着咱们的飞郎。”停顿一下,柔声道:“我倒不期盼你立什么军功,只想你平安无事的回来与我白头偕老。”

她少女时期经历了家破人亡的大变,那时就把荣华富贵看通透了,对于现在已经拥有富贵生活的她来说,最重要的是夫君平安康健。

夫妻携手进了卧房,看到木床里的大孙子李坤睡着非常酣甜,红扑扑的小脸蛋,粉嘟嘟的小嘴微抿,可爱得让人心疼,忍不住都伸手去摸摸了他的头发。

这次夫妻把李坤带出来远游,就是想让他长世面多见人,儿媳秦婉静虽是有点不舍,但是为了李坤好,也就同意让他跟着到陇北。

贺氏见李老实有些蠢蠢欲动,微笑道:“长生,这几天赶路累了,歇息吧。”

李老实却是抱着贺氏不松手,声音带着磁性,低声道:“怡娘,我去津港,至少三年不回长安……”

他今年三十六岁正当年,常年习武,吃食精贵,又有女儿的药滋养,身体比普通的同龄男子强许多,如同二十几岁的青年。

贺氏与李老实已是老夫老妻,这方便的事仍是乐此不疲,每旬都有一、两回,比长安许多只能眼睁睁瞧着夫君跟妾室亲热的已显老态的贵妇强太多了。

她对这份姻缘一直珍惜并好好经营着,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次日,金城众位官员纷纷来到焱王府拜见李炳、何义扬。何敬焱在府里设宴,为太子及李家人接风,邀请众位心腹参加。

李炳与何义扬见金城文官、武官在何敬焱的统领下团结一致清廉刚正,蔚然成风,比长安的官场强上许多,对他的评价再次提高。

二公主何敬蓉带着何然浩求见,李炳受何冬所托,与曲氏一起见了她们母子,何义扬因对其生母在世时向慕容英下过毒,仍是不愿意理会。

何然浩在何敬蓉的教导下,可以打手势跟人交流,还能写下简单的字表达心里的想法,这比以前在长安时强太多了。

小家伙长得非常漂亮,又是雌雄难辨的年龄,穿上男童装就像金童,换了女童装就宛如小玉女下凡,连李炳都夸赞了他几句。

贺氏见何敬蓉脸上只是涂了淡淡的脂粉,发上戴着一支名贵而又不张扬的玉钗,少了成亲之前清傲浮躁,多了几分母性的慈爱,反而更加有魅力,心里替她婉惜。

这一天天气晴朗,金城西郊突然间锣鼓、鞭炮、乐器声齐响,惊天动地,百姓纷纷出动去瞧看金城书院开院仪式。

何义扬替天子给金城书院掀开正门门匾,在众人雷声般的掌声里宣布书院正式成立。

门匾上面的金城书院四个字就是李晶晶用左右手所题。她往书院投了一百多万两银钱,这还不算是里面的奇花异草。她来题字无可厚非。

李炳手持圣旨,诵读书院首届官员、博士、学长的姓名。

原潭州书院的洪博士被册封为正二品的金城书院院长。

原长安书院的师长王浩然被册封为正四品上的金城书院博士,兼任陇北财政主官。

李去病被册封为正五品上的金城书院博士,兼任金城学堂监理(财政主官)。

曲多被册封为从五品上的金城书院书馆馆长,兼金城书院监理。

狄玉敏被册封为从五品下的金城书院师长兼金城城府财政主官。

来自洪、牛、白、狄、邓族的众位大儒均被册封为正四品上的博士。

洪院长率众位官员接旨谢恩,日后将此道圣旨珍藏于书院书馆,并将圣旨拓印于石碑立于正院门内左侧,以供历代学生瞻仰。

陇地官员跟在何义扬、李炳、洪院长身后涌入金城书院参观,目光被随处可见的奇花异草深深吸引,这是长安书院都没有的美景,想不到出现在这里。

“金城书院有两个潭州书院那么大,依着黄河而建,从北门出去步行百丈便可瞧见黄河。”

“金城书院书馆内藏海量书籍,包括了长安、潭州书院及白、洪、狄族的藏书手抄本。”

“金城书院将于三日后招考第一批学生。”

“书院分为东、南、西、北院,如今全部建成的是东、南两院,西、北两院还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建成。”

洪院长全程参与建设金城书院东、南院,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走到一处便跟众人介绍。

有那想看李晶晶笑话的官员,特意伸手到处去摸教室、书馆的桌椅,看看用的什么木材,结果大失所望。

原来李晶晶让洪院长建设书院用的都是结实的红木,价格不菲,但是能够使用期久,不易生虫,就因如此透支过多,西、北两院晚一年建成。

何义扬在潭州书院、长安书院都读过书,对那里的情况非常了解,低声道:“师父,金城书院比两大书院差的就是没有历史的厚重沧桑感、苍天的古树。”这已经是很高的评价。

李炳笑道:“两大书院已建立千年,金城书院自是比不得。不过金城书院花草奇异,处处风景如画,这也是两大书院不如的地方。”

洪院长听到师徒的对话,自豪的道:“书院的花草是公主去年就派人栽下的,这才刚看到一部分,往后走还有两个大园子,风景极佳,任谁去了都不想离开。”

李炳、何义扬兴致勃勃跟着洪院长大步往前走,去了正在建设中的东、南院,在那里看到了花朵绽放的桃花园、玫瑰园。

桃花园在别的城府也有,不足为奇,只是长安书院、潭州书院都没有这么大面积的园子。

特别是玫瑰园,面积约有三顷,红、黄、蓝、白、粉甚至还有黑色的玫瑰,几万株全部绽放,美得让人窒息,香得令人飘飘欲仙,便是这群大老爷们都瞧得挪不开眼。

洪院长瞧着一群男子目光里的惊艳,道:“这花名叫玫瑰,是从异国传过来的,我朝种植的不多。公主为了让学子有个休息游玩吟诗的好去处,派人种植了九个花色、二十三个品种。”

李晶晶在四季庄园的花多达几百种,玫瑰花只是其中之一,没有大片的种植。

李炳、何义扬在四季庄园见过玫瑰,没有眼前的玫瑰园面积之巨,数量之多,心里小小的震憾。

李炳得意的道:“我的晶娘处处为学子着想,在金城书院弄出本朝最大的玫瑰园。”

众人离开玫瑰园,瞧到正在修建的一处地方像是军队的校场,均是疑惑。

洪院长指着那里,高声道:“这是书院的习武健身场,供学子学武骑马长跑健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