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女晶晶-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妇人手里有了私房银钱,做事都有底气。

特别是贺氏,要与贺慧淑一起给贺继业重建贺家,需要用银钱的地方多的很。

三岁看到老,她的四弟贺继业小时候就是书呆子,现在更是这样,没有李云霄经商的头脑。

以后贺继业成年大婚单独出去过,怕是没有李云霄过得滋润。到时贺氏肯定会拿银银贴补,这就会引起另外三个儿子的不满。

李晶晶不想看到这样的事发生。

何敬焱坦然道:“你就贴补他们这一回,以后个人过个人的日子,不用管了。”

“我听你的。”李晶晶心里想得跟李敬焱一样。她只是嫂嫂,不是爹娘,不能永远的给他们银钱花。

夫妻俩商议了一会儿,去了书房把单子写好,而后来个鸳鸯浴缠绵就歇息了。

次日早晨,何庆、孔叶拿着添嫁妆的单子,瞧着李晶晶感激得话都说不出来,便私下里跟何敬焱道:“你可不能做对不起闺女的事。”

“闺女对你可是掏心掏肺,你要是待她不好,俺跟你爹就再没脸见她。”

不一会儿,丁家的人来了,来得是丁柔棠的两个姐夫。

又过了一会儿,张湘奉兄弟也来了,仍是没有空着手。

三家坐在一起把亲事的整个过程及细节敲定下来,中午一起用的饭。

丁柔棠的两个姐夫回到丁家,便跟岳母冯氏道:“娘,焱王、公主都是极好说话的人,咱们家提的几件事都同意了。”

“娘,你就放心吧妹妹嫁过去不会受气。”

张湘奉坐在马车上琢磨刚才在王府何敬焱说的关于何敬淼嫁妆话里的含义。

他低头见弟弟张江亮双手在抚摸李晶晶赠的见面礼——印有鱼跃龙门图案的白色古玉佩,便道:“此物太贵重,你平时就不要带了。”

“好。”张江亮年龄虽小,也知道玉的好坏,手里的这块应该比他家所有的玉加起来都要贵重。

这样的宝贝要是天天都戴着出去,少不得被坏人想法子偷了去。

下午何庆、孔叶怕何冬向何敬焱要东西,就陪着何敬焱、李晶晶入宫。

李晶晶见过慕容英之后,就去了东宫。

邓芸早上就得了宫人的口信,望穿秋水等着李晶晶,见到她之后,也顾不了董敏就在旁边,抱着她就失声哭了起来。

李晶晶记忆里的邓芸泼辣大气乐观,如今在东宫呆了几年都变成了怨妇。心里感慨不已。

邓芸眼泪汪汪,哭道:“晶娘,我特别怀念咱们未出嫁时的岁月。”

小小的何慎跟何湘湘坐在一旁,看到邓芸哭得这么伤心,吓得都瘪着嘴。

“太子妃见到公主喜极而泣呢。”董敏急忙把两个小孩子带到了隔壁去。

李晶晶听得心酸,柔声道:“芸姐姐,你瘦了。”

“你也瘦了。”邓芸虽是在东宫,消息一点都不闭塞,知道李晶晶在陇北步步艰难,都快要把嫁妆银钱全搭进去了,朝堂上还有官员弹劾李晶晶。相比之下,她的嫁妆可是一点没动。

李晶晶给邓芸擦了泪,拉着她坐下来,很自然的给她把起脉,问道:“你可是小产时月子没做好?”

邓芸长叹一声,眼泪再次落下,身后的大宫女是从娘家带过来的贴身奴婢,替她答道:“公主,太子妃因着十九少爷的事气病了,七夫人入东宫说十九少爷的事,给太子妃心里填堵,太子下令禁止七夫人再来。”

之前李晶晶羡慕邓芸堂兄弟多帮手多,如今看来也是人多事多麻烦多,道:“你七婶生前找你说什么事?”

邓芸苦着脸道:“十九哥出家了,七舅娘说他最听我的话,让我去华山劝他还俗。”

“他都被你爷爷逐出家门,跟你没有亲戚关系了,再者他连他娘都不要了就去出家,也不会听你的话。”李晶晶摇头,道:“你七舅娘能在你生病时开口提出这件事,实是不对。你不能去。”

邓芸点点头,道:“我给十九哥写封信还行,亲自去华山,那得需要太子同意,可太子对十九哥非常厌恶,连信都不让我写。”

“这事已经过去,你不要多想。”李晶晶自是厌恶邓十九,这样的人活在世上都是浪费粮食。

邓芸低头无比自责的道:“可是七舅娘过世了。”

大宫女轻声道:“公主,太子妃一直认为七夫人去世跟她没有给十九少爷写信有关系。”

李晶晶定定瞧着邓芸,道:“这件事从头到尾都跟你没有半点关系,甚至你还为此失去了一个孩子,你还是受害者。”

邓芸想到那个孩子就委屈的哭出声来。她真的不是故意流产。她真的很想再给何慎添个小弟弟或是小妹妹。

李晶晶抬头迎上邓芸焦虑的泪眼,道:“你每天胡思乱想这些,弄得肝气郁结。”

邓芸哭道:“之前曾被太子给气着,后来有了身孕就消了气,谁知十九哥出了这样的丑事,七舅娘又过世了,我为娘家担心着急,不小心失足小产没了孩子,心里这个坎过不去。”

“不许哭了。”李晶晶心说以前的大气开朗的邓芸到哪里去了,摇头道:“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邓芸又伸手抱住了李晶晶,低声哽咽道:“我也不想哭,可是如今过的日子真是比当小娘时差得太多,不能常出宫去游玩打猎逛街,太子又对我若即若离……”

邓十九郎的事情发生之后,何义扬来邓芸这里的次数减少,随后邓镜将邓十郎逐出门外并派邓老大亲自去金城赔礼,何义扬又来得多了。

李晶晶劝道:“你现在有了慎郎,还有令人人尊敬的太子妃身份,这些都是你以前没有的。你得往好里想,不能总想着坏的方面。”

她听出来了,骄傲的邓芸爱上了何义扬,受不了跟别的女人分享他,又不屑的处理掉他的侧妃,再加上娘家出事自已小产委屈,所以日子过得苦。

邓芸哭了一通,得了李晶晶的劝,终于好些了。

李晶晶给邓芸留了些药,道:“太子心里若是没有你,岂会让你再次有身孕。眼下你刚小产一个多月,需过半年把身子养好了,心情舒畅才能再次怀孕。”

邓芸觉得净给李晶晶倒苦水,有些不好意思,便问起她在陇北过得怎么样。

李晶晶便道:“我在金城比你自由,可以带着亲兵去远郊看农民种田,沐休时可以与敬焱、我二哥去爬山,还宴请好友。”又道:“你也可以的。”

邓芸从未想过跟何义扬一起出宫去爬山,在东宫设宴请好友来用饭。不过宫规并没有禁止这些,她是不是可以尝试这样呢。

李晶晶略有些激动的道:“陇北穷极了,百姓都吃不饱穿不暖。以前像这样的大冬天,一个县就得饿死冻死几百人。敬焱与我为了能让百姓活下来,现在想尽办法让百姓有粮食吃有银钱买衣穿。说难听些,我们都要钻钱眼里去。”

邓芸轻声问道:“我听说你把嫁妆差不多都贴进去了?”

李晶晶坦诚的道:“我是拿一部分嫁妆银钱做了前期投资,今后慢慢都能收回来。”

“你可不能都投进去,你必须得为自个与子孙留着。”邓芸心里想着,若是换成她跟何义扬去陇北,她没有这么多的嫁妆银钱,就算是有,也做不到李晶晶这一步。

一个太监进来跪下,恭敬的磕头,禀报道:“太子妃、公主,刚才胡族长与胡大人向陛下求了一道圣旨。”

------题外话------

亲们,本文月票榜名次靠后,请把所有的票投下来,帮本文上月票榜。谢!

感谢订阅,送钻票花打赏及留言支持本文的亲们。

章节、21胡族求赐婚遮流言 庆王夫妻皇宫诉苦

邓芸问道:“圣旨的内容是什么?”

她在东宫这几年,也不是白呆的,到处都有眼线,朝堂及后宫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就能知晓。

每个月她都要给邓镜写信,说说朝堂上的局势。

邓镜看她的信,不止一次感慨,若她是个孙子就好了。

太监答道:“旨意是给胡烟然小姐与田郡公的嫡长孙田业丰大人赐婚。”

胡烟然就是胡凯的堂弟的嫡女,容貌绝色,比其堂姐胡雪岚、胡冰月都漂亮,当初在胡雪岚成了残疾时,胡族就要把她送进东宫,她差点做了何义扬的侧妃。

田业丰是田素素的大堂哥,如今是田家军的正五品上将军。

此人今年二十七岁,元配妻子于三年前去世,膝下已有两儿一女,嫡长子田松已经十二岁,只比胡烟然小一岁。

按照朝规必须元配妻子娘家同意,田业丰才能续弦,胡烟然嫁过去之后,得了何冬同意才能册封诰命夫人。

李晶晶疑惑道:“田家怎么跟胡家联姻了?”

邓芸表情像吃了个苍蝇一样,挥手让太监退下,道:“素素前几天来我这里,气得流泪跟我说,田业丰原本要娶的是另有其人,谁知去吃酒时着了胡家的道,跟胡烟然有了夫妻之实,只能把那边的亲事退了娶了胡烟然。”

田素素是邓十七郎的妻子,也就是邓芸的堂嫂。她跟着邓十七郎在河北道,赶回长安就是为了参加大堂哥田业丰的大婚。

李晶晶非常震惊,摇头道:“堂堂的嫡女未出阁之前做出这样的事,胡族其余的小娘还嫁不嫁了?”心说:胡族已经沦落至此了吗?

邓芸没好气道:“这不胡族为了堵住大家的嘴,来向父皇求圣旨赐婚。”

“他以为有了圣旨就能堵住所有人的嘴?不要脸。”李晶晶心里想不通何冬为何要给这样的亲事赐婚。

她转念想到曾经无意中听李云青说过田家的儿孙暗地去外地逛过青楼,并且还跟当地的官员争夺妓子打过架。

这个田业丰说不定瞧上了胡烟然绝色,不然他是武将,功夫还不低,怎么会着了道,还心甘情愿的娶她为正妻。

总之苍蝇不盯无缝的蛋。田业丰与胡族都不是好东西。

她与邓芸都很有默契的没有提起在东宫角落几个月前就变成活死人的胡雪岚。

邓芸问道:“你这回在长安待多久?”

李晶晶道:“鑫郎大婚、淼娘大婚回门之后,我就回金城了。”

邓芸真诚的道:“你走之前,我在东宫设宴把武官派的姐妹们请来聚聚给你送行。”

“好。”李晶晶也想见见昔日武官派的众位小姐,宴会请的小姐多,一次就能都见到了。

邓芸笑道:“那就说定了,我明个就向太子、母后禀报,而后定日子发帖子,有儿女的可以带儿女一起来。”

李晶晶握住邓芸的手,道:“这才是你。以后你就得这样。”

邓芸目光感激,又特意嘱咐道:“你得抓紧给焱王生个儿女。”

宣政殿的偏殿,何冬、慕容英听着何庆、孔叶说两个儿女大婚的事。

“敬焱打仗挣来得银钱除去养虎奔军,余下的都贴补了封地。”何庆道:“闺女添了两万两银钱给鑫郎、淼娘办大婚。”

孔叶说到激动处,热泪盈眶,道:“闺女给淼娘添了嫁妆,光是银钱就整整十万两银票,还有两套头面首饰、长安金城的四个商铺、全套的紫檀木家具,把我当年给李家的聘礼当中的一件很珍贵的古董也添上了。”

何庆摇头道:“大哥,我去李王府见亲家都觉得臊得慌。”

慕容英想想还未适应东宫生活的儿媳邓芸,实是羡慕何庆夫妻,这真是憨人有憨福,道:“你们家娶到晶娘可真是太有福了。”

何敬焱板着脸始终没有吭声。

何冬面带歉意,道:“之前我想着敬焱跟晶娘两口子能干,能者多劳,就把七座城府都划给他们当了封地。”

孔叶睁大麋鹿般的眼睛,高声道:“大哥,能者多劳,那多劳是不是能多得呢?”

何冬唯有开口道:“表妹,你放心,我不会亏待敬焱与晶娘。”

何庆一大家子以跟牛老王妃约好了为由,连饭都不吃就出了皇宫。

何冬心里挺不是滋味,当日就去了李王府,跟李炳商议之后准备在正月初一的国宴下一道关于封地的圣旨。

藩王封地的使用权是十年,十年结束交还朝廷,之后二十年的税收减去当初接手时年税收,盈余的部分仍是归藩王。

举个例子,去年陇北的商税加上丝绸之路的全年税收大概是二十二万两银钱。

十年后何敬焱夫妻离开陇北,如果税收上涨到四十万两银,朝廷只要二十二万两,多余的十八万两归何敬焱夫妻,一直持续二十年。

这道圣旨将会激励藩王建设封地的积极性,让他们前期给封地投入大量银钱不会有怨气。

夏王府的大厅里牛老王妃跟何庆一大家人说着就有些激动起来。

“北地的雪大的不得了,我们家的封地饿死冻死的百姓达到三百多人,这还不算冻死饿死的牲口。青郎夫妻原本年前赶回来,怕封地百姓缺粮暴动,不敢动了,就在封地呆着。”

牛老王妃说的北地封地境况何敬焱、李晶晶能想象的出来。

农民连饭都吃不饱,没有银钱修建房屋,更没有银钱买衣服避寒,暴雪来了把房屋压塌,人跟牲口就饿死冻死。

“今年的雪是大,俺们家陇北的封地也有百姓冻死。”何庆语气十分感慨,望了何敬焱一眼,问道:“冻死饿死多少人来着?”

何敬焱答道:“截止到前天是十四人。”

“焱郎的封地是七座城府,我们家才一座呢。”牛老王妃听到这个数字,简直不到自家封地死亡人数的零头,心情更加沉重。

何全失声道:“我叔叔与我婶婶为了封地没少费心思下功夫,回头再被官员弹劾毁了名声,这也太冤枉了。”

何敬青为了搞好封地,一去就玩命似的带军队剿灭匈奴马匪,把匈奴马匪逼到出重金请刺客杀他。

何敬青的媳妇邓飞燕是邓族的嫡女,组织官员家眷捐银钱办学堂、救济灾民。

夫妻俩为封地做了不少好事,可是仍然没有解决粮食、贫穷两个大难题。

何敬焱道:“北地比陇北要冷,且粮食缺口更大,今年冬天不止是你们家的封地,三伯的封地及其他的城府也冻死饿死了许多人。”

李晶晶这一年为了陇北出钱出力,文官弹劾她的折子有几十道,最讨厌这些站着说话腰不痛光会玩嘴皮子的御史。

她冷声道:“哪位官员弹劾你们家,你们家每个人都上折子让他去北地城府当长史,看他去了之后能干出什么样来。”

牛老王妃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信,跟何敬焱、李晶晶道:“这是青郎给我写的,说是让我跟你们两口子说说,能不能派农官去北地,帮帮那里的百姓种马铃薯、大豆?”

何敬焱来之前就猜到牛老王妃有事,瞧了李晶晶一眼,见她点头,跟他想法一样,便道:“二伯娘,我可以给你们封地派去农官。”

牛老王妃、何全均是面露喜色。

何敬焱接着道:“不过,你们家的封地我去过,城府外的田地少,拥有大片的草原、沙漠。地少种不了多少马铃薯、大豆。”

他的意思是农官去了,也没有多大作用。

牛老王妃收了笑容,笑容满面,喃喃道:“那可怎么办?”

何全摇头道:“朝廷拨的银钱、粮食根本不够,我们家已经往封地贴了九万两银钱,就这样还冻死饿死那么多人跟牲口。”

孔叶长叹一声,道:“唉,我们家闺女拿着嫁妆银钱往敬焱封地贴了几百万两银钱,这不还有百姓饿死冻死。”

“我这就往金城写信,派农官去你们家的封地。”何敬焱去了书房,何全陪着过去了。

李晶晶见牛老王妃有话要跟孔叶、何庆说,就把何敬鑫、何敬淼叫到偏厅去。

“我一想到封地那些百姓饿着冻着就闹心。”牛老王妃停顿一下,低声道:“全郎马上就要大婚,你们说我该给他大办还是小办?”

孔叶目光同情,道:“是啊。你给全郎的亲事大办了,会被人说不顾封地百姓死活铺张浪费,若是小办了,又被长安的人笑话。”

牛老王妃问道:“你们家鑫郎、淼娘的亲事准备大办还是小办?”

何庆、孔叶忍不住露出笑容。

孔叶道:“二嫂,俺们原本是要凑合办的,昨个闺女得知之后,立刻拿出一笔银钱贴补,说是要办得像模像样不丢皇室的脸才行。”

牛老王妃一听,因着跟何庆家关系一直不错,就直接问道:“贴补了多少?”等听了何庆夫妻的答复,连声夸赞李晶晶。

何庆夫妻相视对望,何庆道:“二嫂,不瞒你说,闺女还给淼娘添了一大笔的嫁妆。”

牛老王妃好奇打听都添了什么嫁妆,何庆夫妻如实说了。

这下牛老王妃的心情就跟慕容英一样的羡慕何庆夫妻,心里还把长孙何武骂了几遍。

当初何敬海要替何武向李炳求娶李晶晶,谁知何武爱慕王烟雨,最后何敬焱娶了李晶晶。

这要是何武娶了李晶晶,该有多好。

何庆摇头道:“闺女对俺们家付出太多,俺们都没脸去见李亲家了。”

“你们命好有福气,得了这么好的长媳,哪像我这么命苦,被陛下给海郎赐婚赐了那样的坏女人,闹得海郎到现在还孤身一人。”牛老王妃心酸难过的热泪盈眶。

何庆一本正经的道:“二嫂,你放心,这回俺们都劝劝海郎,让他一定要把亲成了。”

两家人用过晚饭,何庆一大家子便离开了,何敬焱与李晶晶回了焱王府。

夫妻俩刚进府门,屁股都没坐稳,府门外就有官员拜访,竟是陕西道、河北道、东北等地的官员。

李晶晶就不见他们,回了院子歇息。回到长安这两天,购物见亲戚商议弟弟妹妹的亲事,除去睡觉,一刻都没闲着,实是有些累了。

何敬焱令管家把这些官员都带到了正院大厅,得知都是为了请教冬季种马铃薯、植树的事,便道:“林老爷子就在金城,你们派农官去请教他就是。”

“多谢王爷。”

“下官替保定府的百姓谢过王爷。”

“王爷仁义,不把封地农事成果捂着不说,这是本朝百姓之福。”

众位官员猛拍了一阵马屁,被何敬焱不耐烦的挥手赶走了。

李晶晶坐在浴桶里面舒服的泡着澡,听完何敬焱的复述,笑道:“你把他们都支到了林老头那里去,你省事了,林老头该头大了。”

何敬焱缓缓道:“娘子,他们想空手套白狼,一个铜子不出得到咱们封地马铃薯块茎种、树苗,门都没有。你等着瞧吧,他们去了,就被林老爷子狠狠的骂着滚出金城。”

“那是。”李晶晶点头,道:“我才不会平白无故的给他们茎种、树苗呢。”

“青郎实是不聪明,宁可写信给二伯娘,也不写信给我。”何敬焱拿帕子给李晶晶擦着背,顺便揩油。

“敬青带兵剿马匪还行,政事上面到底差些。”

何敬焱点头,道:“是。朝廷拨了银钱、粮食,二伯娘又添了那么多银钱,敬青还能让封地的百姓、牲口饿死病死那么多,执政能力确实不行。”

“我不放心把马铃薯茎种、树苗交给他。若换成海哥,我就给了。”李晶晶打开探到胸前何敬焱的爪子,昨晚都喂饱他了,今晚又想要,真是欠打。

转眼便至年二十九,几队人马先后进入了长安。

------题外话------

亲们,今天是本月上旬的最后一天,明天我就从外地回到北京了,希望能看到本文上了月票榜,请把票都投下来。谢!

章节、22晶晶婆家过年三十 公主嫌驸马穷和离

融王、海王回到长安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当日,两位王爷先是去了皇宫,而后去了李王府,最后请了李炳一起去了焱王府。

何敬焱见到何融、何敬海,很是高兴,跟李炳笑道:“爷爷,您看今晚咱们多喝几杯?”

李炳挑眉道:“不在这里喝,这就去我家晶娘的四季庄园,那里有温泉池子,还有好酒、烤鹿肉、卤牦牛肉、海鲜汤锅子。”指着一脸期盼的何融、何敬海,笑道:“他们一路被寒气袭身,去泡温泉最好不过。”

何融面上笑着,心里却道:这个先生,还说你家的晶娘,明明是我们敬焱家的晶娘。

何敬焱见李晶晶微微点头,便道:“爷爷,那咱们这就骑马过去。”

李晶晶嘱咐道:“爷爷,明个年三十,你今个别弄得太晚睡,明天早点离开。”

她这话其实也是说给何敬焱听的,明晚的团圆饭要在庆王府吃,不能太晚过去。

四人笑哈哈前脚去了四季庄园,李晶晶后脚就回了娘家李王府。

曲氏、贺氏见李晶晶回来了,喜上眉梢,赶紧让厨房晚上做她爱吃的菜。

李晶晶在娘家呆到了次日年三十用过午饭,这才回的焱王府,等了一个时辰见何敬焱还没回来,怕庆王府那边等急了,就独自过去了。

庆王府张灯结彩,灯笼都用的红色,贴着双喜,窗户上贴着用红纸剪成的吉祥图案,过年嫁娶,喜上加喜,哪里瞧着都是喜气洋洋的红色。

何敬鑫跟何敬淼在院子外面的空地上放炮。

兄妹大概以前总被关在院子里不见人,在安静的环境呆怕了,对于放炮有着执着的爱好,就喜欢听砰叭的炸响声。

何庆、孔叶呆在暖烘烘的屋子里不出来,也不知道忙些什么。

李晶晶就把三位管家叫来询问大婚的事准备的如何,得到已经都准备妥当的答复,便去散步。

她说是散步,其实是去巡视一番。

原来的马厩恢复成花园,只在角落留下一分的地给何庆、孔叶种菜。

李晶晶去金城之前,在整个王府种了许多的树,在这花园里面种了奇花异草,让王府四季都有奇花绽放,到处生机勃勃。

花园的花奴正在收拾花草,不敢惊了李晶晶,忙退了出去,站到花园边上。

李晶晶派了李欢去跟花奴道:“郡王妃即将过门,日后这花园里的花,她要是想移植出去也是行的。”

整座王府将来都归何敬鑫,花园里的花自然也是他的。李晶晶就把这些花送给何敬鑫的夫人。

花奴忙点头,想想方道:“王爷、王妃前些天在地里种了马铃薯,可是不见活。”

李晶晶得知了此事,便让李欢给了花奴用逢春灵水浸泡过的两斤马铃薯做种,“这是公主孝敬王爷、王妃的,你不能种,需留着给她们种。”

将近黄昏,何敬焱才匆匆赶回来,李晶晶嗅到他身上只有淡淡的酒气,问道:“今个没吃酒?”

何敬焱点头,面色不变,道:“昨晚吃酒了,今个白天就谈国事滴酒未沾。”

李晶晶问道:“有没有能说给我听的国事?”

何敬焱缓缓道:“前几年,皇帝大伯就想攻打倭国,爷爷认为时机未到,去年皇帝大伯再次提出攻打倭国,爷爷将此事一直拖到了现在。”

李晶晶知道李炳最恨的就是匈奴,其次是倭人,他不是不想打倭国,而是定朝的国力不允许,问道:“津港的大海船建好了?”

何敬焱道:“上个月就建好了,只是天太冷,还没有入海试航。”

李晶晶便道:“从津港至倭国,海上行程几千里,大海船未经试航,陛下就让军队坐着大海船去打倭国,这分明行不通,爷爷坚决不同意才就对了!”

她记得前世天津港到倭国的福冈港口,能载客五千多人的国际大游轮也得航行两天一夜。

今世的定朝的大海船远比不上国际大游轮,连海都没下过,何冬就要军队乘着它去打倭国,只怕还没到倭国就船沉丧生大海。

何敬焱长叹一声,道:“皇帝大伯认为北地、南地战事已平,就想趁着全军士气如虹一举拿下倭国。爷爷昨个跟我们商量,准备这几天轮流去劝他,把攻打倭国的事往后拖一拖。”

李晶晶问道:“陛下准备派龙腾军、狮啸军去打倭国?”

何敬焱点头,道:“这两支军队为主,邓家军为辅。皇帝大伯请爷爷当大元帅。”

“不当。”李晶晶摇头,道:“大海船都没有试航,一下海就是几千里,还得打海仗,那就是去送死,我不会让他去。”

“大过年的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何敬焱见李晶晶一脸凝重,伸手揽着她的香肩,柔声道:“我们去吃年夜饭。”

李晶晶握住何敬焱的大手,道:“夫君,明个初一入宫,我会当面跟陛下说此事。他若是不同意,你跟我就不要回封地,天天守着爷爷,不让他去津港。”

何敬焱目光宠溺,笑道:“好。”这个威胁的法子虽然任性儿戏,但是最是管用。

何庆夫妻与何敬鑫兄妹都到正院正厅,厅里中间已设了香案供桌,桌上置着香烛、水果、点心、卤熟食还有八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等着何敬焱夫妻一到就开始祭祖。

李晶晶在娘家时,吃年夜饭之前没有祭祖,她从未听李炳说过李家的先人。

如今她嫁到了何家,成了何家媳妇,也就是何家的人,要祭拜何家祖宗。

何庆、孔叶脸不倒是没有显出悲伤,嘴里念念有词,“爷爷、奶奶、爹、娘,您们在天之灵保佑俺们全家康健平安有福。”

“这是您们最爱吃的饺子,大葱猪肉、肉三鲜馅的,肉放得多,俺跟表哥亲手包的,您们多吃点。”

李晶晶心说:原来公公、婆婆下午在包饺子。

若非亲眼所见,谁能想到堂堂的王爷、王妃亲自包祭祖的饺子。

简单的祭祖仪式结束之后,何庆夫妻令人把八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到饭厅里趁热吃。

庆王府的人少,年夜饭菜式自是没有李王府的多,何庆、孔叶体贴李晶晶,特意让厨子做了六道放了辣椒的湘菜。

年夜饭之后就是守岁。何敬鑫、何敬淼吃多了,就去院子里散步消食,而后接着放炮。

何敬焱、李晶晶陪着何庆夫妻坐在正院大厅里茶说话。

相比起李家的热闹,庆王府要安静的多。

李晶晶想着过了年,庆王府就会添人口,以后还会有小孩子,用不了几年也会像娘家一样的热闹。

突然间,门奴激动的小跑进来禀报,“李王府的霄世子、贺大人、云飞大人、李冠军大将军来了,抬了十几大筐潭州出的烟花,说是来给公主放烟花。”

李家的儿孙不是世子就是武官,便连不会说话的李文、李武都有官职,到了哪里都得被人尊敬着。

李晶晶喜由心生,跟何敬焱笑道:“今个直到中午用饭他们都不曾给我说要过来。”

“这是要给你一个惊喜。”何敬焱赶紧去迎,把李云霄、贺继业、李云飞、李坤请到了大厅里头,道:“娘子,咱们这就到外面去放烟花。”

何庆、孔叶拦着不让他们出去,先让他们吃热茶,而后叫奴仆去把红包取来,给了四人每人两个。

何庆笑眯眯道:“压岁银钱不多,就是俺跟你们婶子的一点心意。”

三个小家伙鞠躬行礼笑道:“谢谢叔叔、婶婶。”“谢谢叔爷爷、叔奶奶。”

李云霄已经成年有了官身,还得压岁银钱,摸摸脑袋,有些不好意思。

孔叶道:“未成亲之前就都是小郎。”

何敬鑫、何敬淼闻讯过来,把李家人带来的烟花都翻一遍,惊喜道:“有好些以前没放过的烟花。”“这么多能放一个时辰了。”

李晶晶豪气的道:“今晚星月争辉天气好,你们把这些都放了,让潭州的烟花在长安的夜空灿烂绽放!”

于是这一晚庆王府的烟花成为长安城府夜景的一大亮点,许多小孩子多少年后还记得,这就为潭州烟花免费做了宣传。

正月初一,何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