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女晶晶-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和尚见李晶晶没有半点的怜悯之心,怏怏的站起来,用衣袖抹干眼泪鼻涕,摊开双手一脸光棍的模样,道:“那你处置我,把我关到大牢里去。”

“你这个小郎,瞧着表面老实,其实是个坏的,竟是帮着你的师兄讹游客的银钱。”李晶晶上下打量小和尚,把他的僧帽摘了,果然没有戒疤,是个假和尚,问道:“你到底是什么人?”

李欢低声道:“小姐,这小郎一肚子坏水,会不会是五泉寺主持的私生子?”

小和尚眼睛圆瞪,怒道:“我爹可不是和尚!”

李云霄上前来搜小和尚的身,从他身上搜出了几张面额十两银票、一封信,还有裤裆里藏着的一枚古玉扳指。

小和尚身上的银票就是刚才的游客给的,见被搜走了,顿时泄了气,无精打采的低着头。

李云霄觉得扳指恶心,就到泉边把它洗了洗,而后开始瞧信,目光越来越震惊,走至上下打量小和尚,仿佛要看穿他的灵魂。

------题外话------

本月最后一天,我可是拼老命更新了,亲们的票票再不全部投下来,马上就作废了。本文在月票榜的名次得第几,就全看亲们了。

评价票记得要打5分。

谢!

章节、12 木栎万里托孤 小童异国寻亲曲折

李晶晶就觉得这个小和尚有些古怪,问道:“二哥,怎么了?”

李云霄把信交给李晶晶,低声道:“你快瞧瞧信。”

众位随从已将五泉寺的武僧全部制伏打断左臂,并去寺里把吓得六神无主的主持及所有的僧人都赶至。

何敬焱冷声道:“本王今个就封了五泉寺,你们都滚出五泉山。”

两个随从叫五泉寺主持去半山腰的亭子把银钱还给游客。

五泉寺主持哪敢不遵命,连放在寺里的钱物都不敢要了,带着一百多名僧人如丧家之犬,灰溜溜的下了山。

李家兄妹把像蔫黄瓜似的小和尚带到一旁。

何敬焱走过来,李晶晶把信给他瞧看,而后问小和尚道:“这封信、扳指,你从哪里得来的?”

小和尚迎着李晶晶探究的目光,口气理直气壮,道:“我爹给我的。信是我爹写的,扳指是我爹的遗物。你不信我给你背信里的内容。”

李晶晶摇头道:“光是能背没有用。你得证实你就是信上说的小郎。”

小和尚急道:“我为什么要给你证实?”

李晶晶冷声道:“我是本朝护国公主,我夫君是焱王。你脚下的土地是我夫君的封地。我下令你证实自己的身份!”

小和尚眼睛一亮,道:“原来你就是护国公主。”

李晶晶杏眼圆瞪,喝道:“你拿的这封信及扳指信物事关我姥姥娘家唯一的血脉,你若是不说清楚,我便把你丢进山里喂狼!”

小和尚跪下双手抱住了李晶晶的大腿,眼泪汪汪的哭道:“公主,我真的是信里说的木思国。这封信真的是我爹木族的十九郎木栎写的。”

李晶晶、李云霄相视对望,均是深深吸了一口气。

贺氏姐妹生母娘家木族几十年前被开朝皇帝下旨,一夜之间全族毁灭,没有一个活口。

可这封信的落款人木栎就是贺氏姐妹生母的堂弟。

木栎在信里说,他此生只有一个儿子,就是木思国。

按照辈份,木思国是贺氏姐妹的表弟,也就是李晶晶、李云霄的小表舅。

先不说这封信的真假,就说这个假冒的小和尚,怎么看都不像是信里说的那个听话懂事乖孩子木思国。

小和尚仰着满脸泪水的小脸,双手摇着李晶晶的大腿,继续哭道:“公主,我爹已在天竺国逝世,我娘被大娘杀了。我爹的奴仆护着我来到定朝求云族老族长庇护。”

何敬焱、李云霄、李晶晶用目光交流,分辨小和尚说的话真假。

小和尚呜呜的哭道:“可是云族老族长刚看完我的信,就在地龙翻身那天逝世了。那封信丢了。地龙翻身时,我爹的奴仆为了救我,被落下的梁柱压死了。”

李云霄问道:“云族与木族曾经是姻亲。你去了云族,云族老族长虽是逝世,可是族里的人不至于不管你。你怎么流落到五泉寺?”

“我刚才说了啊,我爹写给云族老族长的那封信丢了。云族的人不承认我的身份,但是也没有赶走我。”小和尚拉住了李晶晶柔软带着香气玉一般的右手放在了脸颊紧紧贴着。

何敬焱瞪眼要拉开小和尚,被李晶晶摇头禁止。

小和尚哽咽道:“我在云族呆了几天,发现特别的乱,有拐子拐族里的小郎,还有族人疯了拿刀乱砍人。”

李晶晶望向何敬焱,后者轻轻点头证实小和尚所说地震过后云族的情况是真实的。

小和尚哭声又大了,伤心的道:“我只是个小郎,没有大人保护,在那里呆下去不是死就是被拐,就跟着白塔寺的和尚来了金城。”

李云霄疑惑问道:“当时朝廷派了官兵赈灾,你为何不拿着这封信跟扳指去找官兵,而是跟着白塔寺和尚来到金城?”

小和尚急道:“你有没有听我说话啊,我刚才说的很清楚了,当时很乱的,我一个小郎连云族都走不出去,怎么去十几里外的城府找官兵。”

李晶晶摸摸小和尚光溜溜的脑袋,道:“你继续说。”

小和尚泪眼一下子亮了,哭声也小了,道:“我好不容易到了白塔寺,白塔寺的主持见我头上长了虱子,怕我有疫病,把带我来的和尚大骂一通,可我是从云族来的,他不敢把我丢到大街,就把我丢给了五泉寺。”

何敬焱招手叫来一个随从,让此人这就去白塔寺打听小和尚说的话是真是假。

小和尚难过的道:“我什么都不会,五泉寺的主持也没有嫌弃我,一直都给我吃穿。我为了报答他,就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把蒙泉占了,骗游客的银钱,时间久了五泉寺名声臭了,佛教就会把他调走,换别的主持过来。谁知碰到了你们。”

李晶晶扑哧娇笑出声,道:“原来这个坏主意是你出的!”

李云霄也笑道:“原来五泉寺主持就是准备滚蛋。妹夫,你这下如了他的意。”

何敬焱伸手扶起小和尚,不动声色的把他带到离李晶晶半丈远的地方,问道:“你在天竺国长大,定朝语说得却是长安话,这是怎么回事?”

“我爹、我娘、我爹的奴仆都说的是长安话。”小和尚离开了李晶晶,觉得心里不踏实,可是又很怕何敬焱,就眼巴巴的瞅着她。

何敬焱问道:“你是何时从天竺国出发,怎么到的我朝?”

小和尚脱口而出道:“我今年的一月从天竺国出发的。我爹的奴仆武功很高,不过年岁很大了,已快七十岁。他从天竺国赶着马车跟着大商队,一路护送我到的定朝,还经过了金城。”

何敬焱继续问道:“从天竺国到金城,途经几国,你可还有印象?”

小和尚对答如流,道:“我都记得,途经吐蕃、回屹部落,然后就是定朝的敦煌城府、玉门城府了。”

何敬焱问道:“你可会说天竺语?”

小和尚摸摸脑袋,道:“我会说,可是你们能听得懂吗?你们找一个天竺国人来跟我说话,这样就知道我到底会不会说了。”

李晶晶笑道:“这小郎可真是小人精,这才五岁就这般聪明,以后长大还得了。”

李云霄便道:“妹妹,你五岁都已经是大药师了呢。”

这句话提醒了李晶晶,走上前弯下腰,要在小和尚容貌普通满是眼泪鼻涕的脸上瞧出个花来,低声道:“巧克力、功夫熊猫?”

小和尚目光迷茫。

李晶晶站直了,又是抚摸小和尚的小光头,望了何敬焱、李云霄一眼,道:“我们把他带回府去。”

一个时辰之后,已经到了王府沐浴过后的小和尚换上了银灰色的绸缎衣衫,光头戴着一顶带着虎尾巴的虎头帽,非常的有喜感。

他很会察言观色,知道两个男主人都听仙女姐姐的话,就让奴仆带着去百好院找李晶晶,正好在大厅里碰到了去白塔寺查询回来的随从在给何敬焱禀报。

“王爷,属下连着问了三十名去了天水灾区云族的僧人,他们所说的与小和尚说的吻合。”

何敬焱望着小和尚的目光柔和多了,下令道:“你再带人去天水云族查询此事。”

小和尚小声问道:“王爷,仙女姐姐呢?”

何敬焱面无表情的道:“她在正院大厅会见两位天竺国小姐,你这就过去。”

小和尚被奴仆领着去了正院的大厅,他用天竺语跟天竺国大商人的两个女儿进行一番对话。

一旁的译官将三人的话翻译给李晶晶。

原来小和尚的生母是天竺国使者从定朝的长安买去的小妾,后来使者去世,小妾投奔了木栎,成了木栎的小妾,于五年前生下了小和尚。

木栎在天竺国改名叫做李栎,没有人知道他是木族幸存的嫡子。他在天竺国的国都做着贩卖香料、茶叶的生意,比较富有,但是非常的低调,知道他的人不多。

李欢给两个天竺国小姐呈上两瓶珍珠冰肌膏,道:“公主谢谢你们能来帮这个忙。这是送给你们的礼物,请收下。”

天竺国小姐非常高兴的收下礼物,朝小和尚挥手祝他好运。

李云霄从外面回来,激动的道:“妹妹,我去问过天竺国的大商队了,他们说的跟小和尚所说的完全一样。今年一月时有个武功高强的老人带着小和尚跟着大商队从天竺国一路到达我朝。”

小和尚就坐在李晶晶身旁的太师椅上,正大口啃着香甜的苹果,含糊不清的问道:“仙女姐姐,你们查清楚了,是不是就送我去长安?”

李晶晶见小和尚一脸的期盼,目光怜惜缓缓道:“此事关乎到木族的血统,不能出半点差错。你先在府里住下,有消息自是知会你。”

三日后,随从从天水云族带回来消息,确定小和尚所说是真。

李晶晶、李云霄、何敬焱经过商议,将事实前后经过写封信给贺氏姐妹禀报,等她们的回信再决定下一步。

没想到四日之后,秦敏业骑马由李家亲兵护送来到了金城,接了小和尚,当晚就返回长安。

几日后,李晶晶兄妹收到了贺氏、贺慧淑的来信。

------题外话------

非常感谢上个月亲们的大力支持,帮本文上了月票榜,鞠躬!

昨天更新的多了,这两天就少更一点,请亲们体谅一下。

月底了,工作繁多,我仍是保持不断更,以此回报亲们对我的肯定与支持。

祝亲们本月天天有个好心情!

系统赠了票,就赶紧投下来哦。

章节、13木小郎入宫封郡王 陇北学堂震惊朝堂

信里的内容证实小和尚的身份,他就是木栎的儿子木思国,也就是木族唯一的血脉。

木栎在木族的同辈当中排行第十九,是贺氏姐妹生母的堂弟,也就是开朝末代皇后木皇后嫡亲的弟弟。

木皇后出嫁时,木栎才几岁。木栎是木皇后爹娘最小的儿子,又是老来得子,特别的娇惯。

这一惯就把木栎惯成了纨绔子弟,才十二、三岁,就经常跟着狐朋狗友去胡混,整夜的不着家。

谁知他这样竟是保住了一条命。

木族全族人被杀的那夜,他在外地的花船,事后得知了消息,吓得马上从当地云族的商铺里拿走了所有的银钱,而后由奴仆保护着如同丧家之犬逃到了境外。

他到了天竺国,从开朝的大商队那里陆续的打听到一些消息,他嫡亲的姐姐木皇后死了,开朝末代皇帝还把跟木族联姻的几个家族也给铲除了,只有大家族云族完好无损。

木族曾经家大业大,结交的朋友好,仇人也很多。

他打死都不敢回开朝,就算在天竺国,也怕仇人寻来杀了他断了木族的血脉,就改了姓名。

木栎经过家族巨变,性子也大变,再也不胡混。他拿着一万多两银钱起家,做起了茶叶、香料的生意。

后来他娶了开朝一个大富商的女儿当妻子,可是一直都没有子嗣,让天竺国的大医师瞧病,说他年少时那事太多伤了根本,很难有子嗣。

开朝灭亡,定朝建立。

木栎派人悄悄的来定朝打听过家族的情况,得知没有一个人活下了,伤心之下因着没有子嗣,回来也只会让仇人嘲笑,就一直呆在天竺国。

五年前,木栎好不容易得了儿子木思国,准备好好培养木思国,让儿子长大了带着所有的财富返回定朝。

三年前,秦敏业在定朝的殿试上求何冬给姥爷贺大学士正名,何冬当殿还了贺大学士清白,这件事情广为流传,被定朝的商队传到天竺国。

木栎这才知道堂姐的两个女儿贺氏姐妹都活下来了,而且都过着富贵生活。

木栎身体每况愈下,正妻的族人为了夺了木栋的家财,开始计划等木栋死了之后,就将木思国杀死。

木栎发现之后,故意做了两次亏本生意,赔了一大笔钱,正妻的族人这才息了狠毒的心思。

去年年底,木栎病逝之前,把所有的事说给了木思国听,而后写了两封信,一封信给云族老族长,一封信写给秦敏业,让木思国把两封信的内容都背会。

木栎病逝的当天,木思国的生母就被木栎的正妻杀死。

木栎忠诚的奴仆带着木思国出了天竺国跟着大商队来到了定朝,因着先到天水,再到长安,是以就先去求见了云老族长。

岂料天水发生地震,云老族长、木栎的奴仆死亡,木思国人小言微,在云族陷入乱境的情况下活下来都很难,不可能到达长安。

木思国就跟着白塔寺的百名武僧来到了金城,最后流落到五泉寺,老天开眼,让他巧遇到李晶晶兄妹。

“妹妹,小和尚真的是小表舅。”

“这个小表舅可真是个人精。娘与姨这下可有事做了。”

就在李晶晶兄妹认为贺氏姐妹要收养木思国的时候,何义珏、何义扬都给李云霄写来信。

木思国被慕容英认做了义子并养在皇宫,何冬册封木思国为从一品的郡王。

李云霄拿着两封信,笑道:“国郎这个小人精入了陛下、皇后的眼,竟是成了太子的义弟。”

李晶晶自语道:“当年陛下揭竿起义,并没有得到木族的支持,怎么就封了国郎当郡王?”

李云霄心里也是有疑惑,道:“陛下、皇后为何要庇护木族的后人?”

没过几天,李晶晶收到了木思国字迹工整的信,若不是之前见过他,还以为这是个少年写的,哪能想到出自五岁孩童之手。

木思国在信里谢谢李晶晶帮助他找到了亲人过上了安稳的富贵日子,以后等他长大了报答她的大恩。

何敬焱看了木思国的信,面无表情的道:“这个国郎厉害的很,请陛下、皇后出面,把他嫡母整个家族赶出了本朝,又把五泉寺的主持调到了长安寺去当长老,让白塔寺的百名武僧还俗变成他的侍卫。”

李晶晶轻声道:“这个小人精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可真是不得了,希望他以后别长偏了。”

在木思国去长安寻亲入宫的这些天,陇北官府又做了一件大事,李晶晶派出自天水城府来的灾民沿着金城二十里黄河两岸边种上了桃、梨树。

定朝的人都知道种树最好的季节是在春季,河岸边最好植柳树。

李晶晶偏偏在秋季种树,还在河岸边种的是桃、梨树。

“陇北马上要到冬天,雪后土地结冰,刚种下地的树苗能活才怪。”

“为何不像长安灞河那样种柳树,偏偏种着桃、梨树,真是俗不可耐!”

“公主胡闹,阎罗王宠得她也不管。等着瞧陇北这次闹大笑话吧。”

陇北冬季黄河岸边植果树的事在朝堂上又掀起了不小的风波。不过这也没能阻止何冬履行诺言,南地的新米刚到了,就派官员往陇北送去了十万斤大米。

何敬焱让朝廷官员将米直接河南道慕容家族,而后从慕容家族换来了十二万斤面。

朝廷的面被陇北官府发给了天水来的二万多灾民,平均一人分到的面不到六斤,就算是吃面糊糊,一天只喝一顿,也只够吃一个月。

灾民自来到陇北金城,每个月都按人头从官府救济粮食,一连领了三个月,这是第四个月。

灾民原以为能领到陇北刚刚大获丰收的马铃薯,每人至少能领二十斤,谁知是面粉,每人不到六斤。

这还没到冬天呢,看情景陇北官府没有银钱买粮食给灾民吃了。

灾民不知道怎么捱过漫漫冬季活到明年开春,刚得了面的喜悦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为生存发愁的痛苦。

一些灾民壮着胆子去问来回巡逻的官兵,他们提出的问题在第一时间报到了焱王府。

几位官员忧心忡忡的来到了正院的大厅,相继禀报灾民的心声,“王爷,灾民已经有了房、地、衣物,可是给的粮食不够吃,怕过不了冬天。”

“王爷,灾民感激陇北官府收留他们,给了他们一切,想着冬天能不能干点活谢恩。”

陇北官府给灾民盖的房子,用的材料是黄河泥沙、石头、茅草混合而成,能够防大雪压也能防雨水。

地就是挨着黄河边及山边的荒地,按人头来分,一人一亩。

衣物包括每人四季的衣裤两身、睡得被褥一套、简单的厨具碗筷。

何敬焱自是能够理解,道:“告诉他们,之前给官府盖学堂、书院、种果树、修路的工钱,马上就下发。”

几位官员面面相觑。

马大问道:“王爷,之前让灾民干活时,说好的是不给银钱,怎么又给了?”

王浩然缓缓道:“咱们陇北官府给灾民盖了房、送了地衣物及粮食,花了近五十万两银钱,灾民就算干十年的活也不够还帐。”

地是灾民现开出来的不用花银钱,可是建房、衣物及粮食是实打实的花银钱。

何敬焱望向秦二,微笑道:“公主之前让你派人给灾民做的出工名册,那就是为了按工时给灾民发工钱。勤快能干的就多得银钱,偷懒以生病为名不出工的就少得银钱。”

“公主真是英明。”

“公主的这个法子一回就把偷懒的灾民给治了。”

几位官员笑着走出焱王府,去将这个好消息传达给灾民。

焱王府速来雷厉风行,灾民睡了一晚起来,早上就有十几个官员带着几百名抬着银钱箱子的虎奔军来到了灾民居住区。

“王爷、公主有令,给出工的百姓按日、量发银钱,成年男子出工一日出工量上等二十个铜钱、中等十八个铜钱、低等十六个铜钱,成年女子出工一日出工量上等十八个铜钱、中等十六个铜钱、低等十四个铜钱。”

“十岁至十四岁男女,出工一日十二个铜钱。”

“出工率达到十成者且出工量上等者另奖励白银三两!”

十几名官员站在高处朗声读着焱王手令书,直把站在下面的灾民听得激动高兴的热泪盈眶,都不敢相信这是真事。

按照手令书所说,一个成年男灾民出满工,哪怕是低等,也能得二两银钱。

金城的面粉现在是四个铜板一斤,二两银钱能买五百斤,这都够一家四口吃十个月了。

直到灾民排队一个个的把银钱领到手里,感激的当场跪下往王府的方向重重的磕头。

三千六百七十个老实巴交干活不惜力的灾民拿到了陇北官府奖励的白银三两,均是喜极而泣。

当时他们出工就是觉得要回报陇北官府,没有一点偷懒的心思,谁知这就得了足足五两的银钱,这是做梦也梦不到的事。

整个灾民居住区沸腾了,许多人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目光里已有着过好日子的希望。

那些偷懒耍滑的灾民后悔莫及,恨不得大哭一场,下回给陇北官府干活再不会这样。

灾民领银钱进行了半天,家家户户都拿着新得的银钱去割了肉、买的蛋改善一下伙食,打打牙祭。

到了下午,灾民区传来了喧闹的锣声,二百个灾民的里正每人提着锣边敲边大声喊道:“王爷、王妃有令,金城的十七所学堂已经建好了。

离此处最近的两所学堂,金城第十四学堂、第十五学堂、十六学堂、第十七学堂,能容纳一千五百个学生。

学堂三天之后开始收学生,五岁至未成年的孩子,不论男女都能去,不收任何束修费,还管一餐中饭。”

不止是金城,整个陇北七座城府的八十座免费学堂都将在三日后收学生传知识。

修建免费学堂的费用由李晶晶出了,共计三十二万两银钱。

每座学堂聘请六位师长,其中有两位是女师长,她们专门教女学生。

一百六十位女师长就是虎奔军及当地驻军军官的妻子。每人配两名军士保护。

学堂的男师长由陇北的秀才、举人担任。

他们与女师长都是通过了王府的考核才被聘用。

所有的师长每个月发饷银三十两,逢年过节发吃食、布匹、药品等福利。

学生的中饭费用标准是六个铜板,要求是一荤一素一汤,主食是白面。

陇北八十座免费学堂,这样利民强国的大事,千年来这是头一次。

何敬焱、李晶晶的名声一下子压过了陇北的云族,需知云族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而小夫妻在陇北还不到半年。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对此事只有好评,没有人蠢到说反对免费学堂的意见。

不过一些人想着,八十座免费学堂,每年的开销至少二十万两银钱,倒要看何敬焱、李晶晶能坚持开几年。

------题外话------

感谢亲们的订阅、送钻票花打赏及留言支持!

亲们有票请投下来,谢!

章节、14 晶晶施计垄断豆油 敬焱难舍小娇妻

陇北封地学堂就这样风风火火的开课了。

学生顶着一张张可爱单纯的脸坐在宽阔明亮的学堂教室,用极为恭敬的目光望着认真授课的师长。

在不远处的厨房,两个指甲剪得干干净净的厨子正在灶边忙前忙后的准备学生的饭食。

学堂的院子新植着桃、苹果、杏树树苗,后院还有一个花园,土里刚撒下花种子还没有发芽。

何敬焱、李晶晶在不提前给学堂打招呼的情况去了金城三座学堂巡视,看到的就是这样的画面。

他们不忍打搅到学子读书,悄然无息的离开。

夫妻回到了王府,何敬焱特意牵着李晶晶的手去了书房。

“娘子,封地八十座学堂几乎收满了学生,每天光是纸、笔、墨、午饭的开销就是几百两银钱,积少成多,再加上师长的月饷,一年下来的开销可是一笔巨银。”

“我知道。”

何敬焱拿出了一张纸,写下了记忆当中今年几个大的项目所花出去的银钱,又写下明年的几个大项目预计花的银钱,算了总共的数目,意是高达三百二十万两银钱。

“娘子,明年你还要建长安书院,书院的开销前期已花去三十万两银钱,建成之后每年投进去的银钱至少十万两银钱。为夫想着今年你的银钱只出不入,这可不行。”

李晶晶浅笑,道:“你可知我卖马铃薯赚了多少银钱?”

何敬焱答道:“至多十万两银钱。”

“错。”李晶晶摇头,笑道:“我赚了六十四万两银钱,这还不算未卖到国外去的。”

何敬焱想到那生在沙土地里黄色不起眼马铃薯,味道虽是好吃,可必竟是普通的农作物,不是救人命的药材,震惊道:“怎么赚了这么多?”

李晶晶表情得意洋洋,道:“南地的人高价买马铃薯用来做种明年种在地里。他们怕从小商贩那里买到的马铃薯不好,就专门从我指定的秦家商铺买。我定的价钱是一斤一百文。”

猪肉一斤十二文。在沙土地亩产量二千五百斤以上的马铃薯竟是一斤卖到一百文。实在是没有比这更稀奇的事了。

何敬焱瞠目结舌,半晌笑道:“娘子这是去抢银钱。”

李晶晶解释道:“南地的人只买这一回马铃薯作种子,明年南地也有马铃薯了,就不会有人再买,我这也是一锤子买卖,自是要卖高价。”

“娘子,这才有六十万两银钱,还差二百六十万两。这个缺口太大了。”何敬焱望向西方,杀光一闪而过,道:“为夫准备过几天带虎奔军去匈奴王朝走一遭,抢些财宝回来换成银钱。”

他是个男人,总不能让李晶晶去筹银钱建设封地。

这个冬天他要带兵在匈奴王朝呆两个月干掉几个部落。

“马上入冬了,匈奴王朝比陇北要冷得早,这会子都已经下雪了,天寒地冻,马都受不了,何况是人,我舍不得你去。”李晶晶上前抱住了何敬焱。

这个男人是她的,她要跟他过一辈子的,不能再让他大雪天的在能冻得长毛牲畜都会死的草原拼命杀人。

何敬焱听得心里暖烘烘,柔声哄道:“无妨。为夫以前也是这样过来的。”

“不许你去。”李晶晶语气娇柔,听得何敬焱心都要酥了。

她接着道:“马铃薯在国外也卖了几十万两银钱。马上封里的大豆能收了,我听下面的官员禀报,产量不会少的,我的人已建好了油坊,就等着大豆熟了开榨豆油。”

何敬焱伸手抚摸爱妻的头发,道:“豆油卖了至多赚个几万两银钱。你莫愁,为夫去一趟匈奴王朝,最多两个月,一定在腊月之前回来。”

“我的豆油至少卖二十万两银钱。你得信我。”李晶晶抬起头来,迎上了何敬焱宠溺的目光,脑海里浮现他身上肌肤交错的旧伤疤,含着泪光摇头道:“不行。我不让你去。你得在陇北陪着我。”

“娘子莫哭,你这个样子,为夫如何放得下心出远门?”何敬焱俯身吻了爱妻的额头,把她温暖带着淡淡药香柔软身子紧紧拥抱着,想让她融合到他的身体里去。

李晶晶把眼泪胡乱的擦在何敬焱的肩膀上,道:“夫君,我在金城买了两个商铺,每月只售卖一次药品,专门卖给大药商。”

何敬焱问道:“爷爷同意了?”

“别提爷爷了,他跟陛下一起害我们,把七座破城府赐给我们当封地。”李晶晶摇头,气呼呼的道:“我都嫁给你了,不归他管。他的话我不听了。”

陇北的豆子熟了,平均亩产量达到六百斤,这比在南地肥沃的田地产量高出近三倍,数据出来后让所有种植的农民都狂喜了几天。

农民按照之前陇北官府的命令,将一半的豆子卖给了官府,余下的一半留做口粮或是到集市去卖。

李晶晶设下七座城府的榨油大作坊全部开张,作坊用的压榨机是改进过的,出油率竟是比旧式的多出一倍。

几百万斤的大豆运到了榨油大作坊,作坊里所有的人忙得脚不着地。

印有陇北特等醇香豆油字样的十斤量红木小木桶,装满了豆油,用油蜡封了口,通过一辆辆的驴车运到了金城,而后走黄河水路、官道运到了长安、洛阳及富裕的南地。

市面上茶油一斤售卖四十铜钱,芝麻油一斤售卖八十铜钱,陇北的豆油一斤竟要卖到二百六十铜钱。

一桶十斤就是二两六分银钱,普通人家根本买不起,只有前阵子能买得起马铃薯吃的富贵人家才买。

若说豆油也不是没吃过,可陇北官府产的豆油炒出来的菜就是要可口些,而且吃了几天,患有便秘的人不便秘了。

陇北的豆油有治便秘的功效,这个消息传开了,第一批十万斤一下子卖脱销了。

国外的商人闻讯到金城买陇北豆油,苦于没有门路见到李晶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