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弹道导弹的体型非常大,发射的声势基本和火箭差不多,它是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的,基本上都是发射一枚,顶多就是带上分导式核弹头,而且准头非常好,一发入魂,一炸就是连带的炸一大片。
  火箭弹的体型普遍很小,最起码比弹道导弹小很多,但是它从来都不是单独发射的,发射基数都是按“车”,一车一车的发射,万箭齐发,虽然准头不是非常高,但是用来弹幕洗地再合适不过了。
  而“大力士”推进器点火,然后依靠反冲的力量来降低“图塔蒂斯”小行星的速度,它的前进方向上十几枚推进器同时喷出炙热的火焰,那场景相当的壮观。
  虽然观众们看不全,但是米国这边贴心的请光魔特效公司做了动画演示,那展示出来的效果异常的抢眼。
  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小行星上,岩体的一面突然冒出了十几簇火苗,加上搞气氛的背景音乐,足以让观众们看的心潮澎湃了。
  呃,这就是动画演示的好处,可以做成科幻大片。
  这十几枚推进器的推力相对于小行星本身的质量来说虽然不是很大,不可能让小行星来个急刹车,但是确实是让它的前进速度减慢了。
  由于携带的燃料有限,不能一直喷射个不停,所以对小行星的减速也会分成好几次来进行,每次还要计算不同的数据,以达到最好的减速效果,并不是一天就能完成了。
  知道人们没那个耐心,所以米国就让地球的大众们看了一个前奏和开头之后,差不多就关掉了直播,后来就是直接在官网上放视频了。
  后期动画演示加真实现场的视频让人们知道,米国成功了。
  他们让“图塔蒂斯”小行星成功减速,并且脱离了椭圆形的环太阳轨道,进入了环地球轨道,并且在不断的绕着圈向地球的人造卫星轨道靠近,甚至距离很快就超越了月球,成为了第一颗与地球这么近的,体型还在4公里以上的巨型近地小行星。
  在它越过了月球之后,人们就纷纷的在太空中开始寻找它的身影,不管是爱好者自己拿着天文望远镜寻找、还是私人天文台公布的照片、或者官方机构公布的信息,都能引起人们热烈的响应。
  而在这个时候,经过了一个月的长途旅行,“远航号”火星探测飞船也接近了火星,传回来的视频和图像也越来越多,正好和米国的最后阶段宣传撞在了一块。
  到了现在,米国好不容易在世界人民面前装一次比,怎么可能会让弧光集团在信息热度上比下去,所以就投入了巨量的资金进行舆论宣传。
  弧光集团这边看米国这么肯花钱,也就不打算和二愣子较劲了,毕竟弧光航天这边的重头戏是登陆火星,而到了那时候米国这边应该能把小行星给安稳的放到地球轨道上了,两边的时间冲突不是很大,完全没有必要去浪费那个钱。
  本来“远航号”飞往火星是用不了这么长时间,在最佳窗口期20天就到了,可惜他们错过了那个时间,所以现在要飞一个月多一点,正好和米国这边的计划有点时间重合。
  主要还是董晨给集团这边打了招呼,这个时候就没有必要去刺激米国了,最好让他们安安稳稳的把“图塔蒂斯”放到地球轨道上就算完事了,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
  毕竟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叫做“我打不过你,但是我可以拉着你一块玩完”的玩法,不管这个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还是小心点好。
  这也是为啥现在很多国家拥有了核武器之后,大家都冷静和克制了很多的原因,因为惹急了真拼命,那谁也好不了。
  飞船上,董晨的机器人再次上线,来看看这颗美丽的红色星球。
  虽然他自己开着他的“黑鹰号”去寻找那个空间隧道的时候路过过火星轨道,但是当时火星的位置不大好,看的也不怎么清楚,远没有这种直接以火星为目标,凑近了看的清楚。
  在这期间,他就和马斯克就聊到了米国这次的捕获小行星计划上。
  虽然飞船离地球已经越来越远,但是依然能够上网,只不过因为通过卫星转接再加上超远距离的原因,延迟那是肯定的了,不过信号还是蛮好的,上网了解一点信息问题不大。
  就是和董晨这机器人毫无延迟比起来,那还是有点扎心的。
  “……这次米国确实是出了很大的风头,并且把小行星运送到地球轨道上的实际意义也很大。”
  “毕竟它在太阳系中流浪了这么久,四年的轮回周期会穿过小行星带,然后绕过太阳再经过地球,它上边肯定能带上一些其他的东西,这对于人类探测宇宙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这种在家门口就能研究整个太阳系的感觉,应该是相当不错的,既省时又省力。”
  “而且上边的矿产资源种类很多,也能给目前的米国很大帮助,对于它的科技升级和产业发展很重要。”
  “当时咱们集团怎么就没有先下手呢?我们应该不存在任何技术限制才对,这样的话,这种只做一件事,却有很多个好处的事情就属于我们弧光集团了。”
  马斯克疑惑的问董晨,并且那语气相当的“自己人”。
  “这个……”董晨操纵着机器人摸摸下巴,“你也说了,咱们的技术先进,没有什么技术限制,所以开采小行星对于我们目前来说用处其实并不大。”
  “我们算过,在月球上采矿的成本并不比开采小行星的成本高。”
  “当然,这主要也是我们目前的产业覆盖仅仅在地月系统的原因,离的都不远,做什么都方便,等哪天我们要是去小行星带发展了,那肯定是要开采小行星的。”
  “而且说到研究太阳系、研究宇宙什么的,”董晨指指脚下的“远航号”飞船,“我们这不是正在做吗?”
  “相对于研究一颗小行星,从侧面了解其他的星球和空间,我更希望我们能实地考察,因为这样的结果更加精确。”
  “我们正好也有这种实力,能去火星进行科学考察,为什么要去捕捉一颗仅仅是曾经在火星旁边经过过的小行星,然后来费劲的从侧面研究火星呢。”
  好吧,董晨的理由还真是让马斯克无法反驳。
  当他刚反应过来时,董晨又说了自己认为的一个原因,“而且地球现在有点危险,我可不想什么都往地球旁边拽,搞不好就是给自己找事做。”
第八百一十一章 慢动作漂移入库
      最后董晨也没告诉马斯克地球有什么危险,只是说等他们从火星回来之后,然后找一个合适的时间,他会向外界公布这件事。
  现在火星任务就在关键时刻,他也就不让他们分心了,并且让马斯克也别对其他人说,在飞船上谈这个确实不怎么合适。
  而且他也告诉马斯克,其实他已经开始做准备了,应外问题不大。
  当然,只要别有猪队友疯狂拖后腿就行,要不然怎么带也带不动。
  “……好吧,既然你这么说,那我也就不问了,你自己有准备就好。”
  马斯克无所谓的耸耸肩,他能出任第一次火星任务的队长,那就说明他不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反而是一个冒险精神极其旺盛家伙。
  “我就先带着队伍探索火星,这个时候确实不好跟他们说地球有危险的事情,容易影响火星任务的顺利进行。”
  “嗯,就是这个意思,”董晨赞同的说道,“其实我所有的事情都有准备了,问题应该不大。”
  “主要这次任务是人类首次登陆火星,也是我们集团的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没有必要因为这样的消息把这件事搞砸了。”
  马斯克闻言点点头,觉得董晨说的有道理,并且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扭头看向生活区窗外,那颗红色的星球其实已经算是近在眼前了,虽然飞船还要飞两天多时间才能到,不过两天时间都是在减速,其实已经非常近了,也已经是人类距离这颗星球最近的时刻了。
  而且三天之后,他就要带队登陆它了,也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批踏上这颗红色星球的人。
  想想就激动。
  这一切都来自身边这位……呃,身边这台机器人的操纵者,这个时候其实远在地球的董晨。
  马斯克这边在感慨人生,董晨知道没有什么维修任务之后,他也就下线了。
  星空总是寂静的,而地球却总是热闹的,尤其是现在的地球。
  米国的“图塔蒂斯”计划进行到了最后阶段,“大力士”们推着它已经来到了地球轨道。
  现在正让它进一步的减速,最后好稳稳的停在正在建设中的新国际空间站旁边,而不是一头扎进地球的怀里,和地球来个“热情似火”的拥抱。
  地球可能对这种拥抱没什么感觉,最多就是抖一抖,但是人类估计够够呛了。
  这种拥抱对于人类来说,那是真的太火热了,受不了。
  而且越接近完成,米国那边的宣传力度就越大,人们对这件事的关注度就越高,能不热闹吗?
  并且米国的宣传手段也是层出不穷,每每都能直达本心。
  “我感觉的成绩悬了,那三百万米元是拿不到手了,最后顶多就是个第五名吧。”
  “大神,第五名也可以了,第五名也有一百万米元的奖金呢,仅仅是拍摄一张照片就有这么大的奖励,已经可以了。”
  “米国这次为了宣传也真是拼了,一个“图塔蒂斯”摄影比赛竟然就有一千万的奖金,我记得他们可是围绕着这个项目举行了好几个比赛的,这也太大手笔了吧?米国太有钱了!”
  “话说,有这钱直接拨给航天机构搞研发不行吗?为什么要当做摄影比赛的奖金,这有点太浪费了吧?”
  “这就看怎么比了,你可能感觉直接一千万拨给航天局好,或许人家米国感觉这个钱花在宣传上更有用,后期获得了收益可以更高也说不定。”
  “嗨,我说你们就是闲的,人家怎么花钱那是人家的事情,我们能拿到钱就好了,我反正怎么着也是个优秀奖,还能拿一千米元呢。”
  “据说米国那边已经开始计划着拍卖小行星碎片了,等“图塔蒂斯”小行星停在新国际空间站旁边之后他们会把从上边开采下来的前十块岩石进行拍卖,然后就再也不会出售从“图塔蒂斯”小行星上弄下来的岩石了。”
  “你看,人家花的钱马上就能回来了,说不定还能赚很多呢。”
  “不会吧?弧光航天那边的月球岩石都快要随便送了,这边的小行星岩石还能拍卖大价钱?开玩笑呢?”
  “估计价钱不重要吧,最终是个纪念意义,没看见说是前十块吗?现在最开始那次上月球的那些富豪们,他们手里的第一批月球岩石可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别说了,快去看直播吧,直播开始了,最后的归位时刻到了,可千万别错过了,这可是很有纪念意义的时候。”
  “这就开始了?我去看看……还真是,时间过的真快,溜了溜了,看直播去了!”
  最后一刻终于来临了,巨大的“图塔蒂斯”小行星被“大力士”们推着来到了和新国际空间站相同的轨道上,“大力士”们喷射这猛烈的火焰,让快速运动中的小行星慢下来,最终减缓到了环绕地球人造卫星轨道的速度。
  到了地球附近,这里的摄像头画面就多了,米国那边从空间站中派了一台小型的无人飞行器来协助拍摄,提供远离小行星本体的第三视角,这还是他们专门研制的用来拍摄视频的飞行器。
  毕竟他们的新国际空间站也算是一个大工程,偶尔也是要亮亮相,宣传一下的。
  当然,主要是弧光航天那边有这种设备,他们这边当然也不能少了。
  在“图塔蒂斯”小行星减速的这个过程中,它的飞行姿态也是在不断的调整的,而通过无人拍摄设备就记录下了这精彩的一幕。
  如果说之前弧光航天“远航号”飞船的离子引擎点火,拖出的长长光带是“弹道导弹”的动静的话,那么现在的“图塔蒂斯”小行星加几十枚“大力士”智能推进器就是“火箭弹”动静。
  由于它的姿态在不断的调整,各个方向的引擎都有需要点火的时候,所以从远处看过来,一时间整颗小行星上四处冒火。
  一会这边窜出几束火苗,一会那边窜出几束火苗,有时候全身一块窜出火苗,就像一块生姜四处发芽一样。
  这情形让观众们看的大呼过瘾,因为这是人类在操控这个接近五公里的庞然大物,还是想让它去哪就去哪,一点也不敢反驳。
  直到直播前的观众们能从小行星的视角里看见新国际空间站,也能从新国际空间站的视角中看见“发芽生姜”的时候,他们就知道重头戏来了。
  接近了新国际空间站的时候,“图塔蒂斯”小行星的速度已经相当的慢了,这个时候就到了“大力士”智能推进器秀操作的时候了。
  最后到了之前的预定位置,“大力士”智能推进器对小行星施加了大小适宜的力度,让“图塔蒂斯”小行星准确的、安稳的停到了新国际空间站旁边。
  至此,人类捕获的第一颗巨型近地小行星就安稳的定了下来。
第八百一十二章 我就得瑟
      米国这边的成功,董晨也算是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从这件事上能看出来,米国不愧是之前的霸主级国家,科技实力还是相当的有一套的。
  华国现在也应该能做到,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弧光集团和米国对上之后,华国就一直在全力的整合资源,提升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几乎全部的力量都在国内。
  对于太空中的事情,虽然一直在储备科技实力,但是却没有做出什么太出风头的事情。
  也就之前那次登陆月球,算是出了一次大风头。
  之后说什么有月球基地计划、有空天飞机的计划、有各种高精尖科技的计划等等,也知道他们那边一直有实验。
  并且有董晨提供的“破解版”亚特兰蒂斯科技,进展应该会很快,但是却没有什么太大的风声传出来。
  航天活动倒是不少,但是也就是发射一些更高技术的民用或军用卫星,或者是一些其他的深空探测器等等,另外就是每次有火箭执行任务的时候都能发现一些技术升级。
  除了这些,感觉也就没什么了。
  倒是一号得到的一些数据对比,让董晨知道华国这边在迅速的变强大,国内的整体科技实力在飞快的提升着。
  现在看起来没什么大变化,但是一旦有什么大行动,那是直接就能跟上来的,甚至比米国那边还要快。
  就比如,如果米国打算建设月球基地,然后华国也紧跟着宣布要建设月球基地,那么等米国先开始建设了十平方米基地的时候,后边跟上来的华国可能已经建设了二十平方米了。
  这就是闷声发大财的好处。
  尤其是暂时没有想着要争什么“天下第一”的名头,而只想着要实惠的时候,这种方法最好不过了。
  大概之前也是觉得领导层或许能继续忍着,但是民众们快要忍不住的时候,所以才来了一次登月行动,振奋了一下民心,展现了一下实力。
  然后,就又继续闷声发自己的大财,挣小钱钱,提升国力。
  不过现在已经好多了,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国内起到的变化作用还是不小的,没有以前那么憋屈了。
  该说,不愧是兔子吗?
  董晨不为华国那边操心,他们大概是不会做什么猪队友才会干的事情,米国这边能成功,他也就放心了。
  而米国这一成功,那可真是不得了。
  虽然内部很多人知道这仅仅是钻空子,但是对外宣传的时候可是宣传的米国硬实力,搞的之前知道自己是钻空子的人,也以为自己很厉害。
  被弧光航天在技术上压制了这么久,原来自己这么厉害!
  可把自己牛比坏了。
  看着越来越多这样的言论,董晨没也管他们,反正是没出意外,地球暂时没事就好。
  他还是要继续关心火星登陆的事情。
  还有两天时间,他们就要登陆火星了。
  而这两天时间都在减速,对船员们平时的生活影响比较大,所以就没有什么新的视频拿来宣传了,实质的有料宣传比较少,所以也就给了米国那边机会。
  弧光航天的宣传少了,而且是两天时间,他米国正好已经把小行星放到了空间站旁边,正好可以利用这两天的时间进行疯狂的宣传,进一步的强化人们心中“米国很强大”的印象。
  最好是让人们连登陆火星的事情都不关注了,那样才最好呢。
  可惜,这似乎不大可能。
  但是竞争就是这样,自己这边多一点关注,那么竞争对手那边就少一点关注。
  “好壮观,竟然直接用肉眼能看见那颗小行星,晚上可真亮啊!”
  “对呀,不像其他的星星那样只有一个小亮点,它竟然还能看见一个大体的轮廓,而且反光真厉害,真是一颗“大明星”,厉害厉害!”
  “这次再找新国际空间站的位置就好找了,因为它就在“大明星”旁边,看见夜晚的天空中哪有一个大亮点,那肯定在哪没错了,不得不说,米国这波操作还是挺好的。”
  “是啊,宣传嘛,肯定是要让人先看见自己,哪怕是自己的产品差点,但是别人先看见自己,只要产品差不多,肯定就买了。”
  “没错,第一眼还是很重要的,现在米国这边做到了,我感觉弧光航天也应该学写人家米国,也可以在空间站旁边放一颗小行星,这样在天空中也就很亮了,很显眼。”
  “我感觉不用吧,要说第一眼或者先入为主的观念,弧光航天的天宫空间站可是已经宣传甚至使用了很久了,没有必要再争这个了吧?要我选择,我肯定还是要去天宫空间站的,因为新国际空间站还没有建造好……”
  “有点这么个意思,不过听说米国那边的太空熔炼设备也已经组装完毕了,现在小行星又停在了旁边,是不是获取材料就更方便了?直接家门口就是。”
  “不行,就是它有熔炼设备,规模肯定也小的多,而且光有熔炼设备,没有制造设备,那也是不行的,估计还是要依靠地面工业的支持,这颗小行星的价值,在前期大概还是以研究它为主吧?”
  “看新闻了吗?米国那边已经有行星专家乘坐载人火箭去新天宫空间站了,肯定是要展开对那颗小行星的研究了,动作还真是迅速呢。”
  “感觉挺好的,现在的一切可都要抓紧时间,等研究了这颗小行星,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估计又要上一个台阶了。”
  自从“图塔蒂斯”小行星正式的加入了地球大家庭,加入了米国人的太空豪华套餐之后,这样的讨论话题就没有停过。
  毕竟,这颗名副其实的“大”、“明”、“星”在夜晚的天空中太显眼了,当位置合适的阳光照到它时,从地球上看起,那还真是夜空中最闪亮的星。
  尤其是在这两天,弧光集团那边没有什么太大的新闻,世界上全都是米国这边的新闻,全是围绕着这颗史无前例的小行星展开的。
  就是要告诉全世界,我们又做了一件世界第一的事情,米国的张扬个性显露无疑。
  就差站在船头大喊“我是世界之王”了。
  当然,曾经有艘船上就有人这么喊过,直到这艘船遇到了冰山。
  才知道,原来“世界之王”是个坑货。
  指不定那艘船在海底喊了多少句“mmp”了,第一次处女航就沉了。
  不过这种无限的得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他们的竞争对手来了。
  两天之后,“远航号”飞船终于进入了火星轨道,人类的第一次远征顺利的达到了终点,剩下的就是考虑登陆火星的事情了。
第八百一十三章 在火星轨道上歇会
      火星是地球最近的邻居之一,就好比你的纸片人老婆一样,你想去亲近,但是你却做不到,所以在你的眼里,她们一直保持着神秘感和新鲜感。
  对于火星,也是给我们这样一种感觉。
  火星确实是一个迷人的地方,神秘而又充满了诱惑,让世界各国一直在努力的探索着这颗红色的星球。
  但是一直到今天之前,我们对于火星的认知,还是少之又少。
  而今天,火星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一批访客,不同于呆头呆脑的机器,这是一批真正的智慧生物访客。
  “终于到了,火星!”
  在“远航号”飞船稳稳的停在火星轨道上,并且关掉了主推进器之后,它就依靠的惯性开始围着火星做环绕飞行,而那些成员们,全都聚集到了离自己最近的窗边,出神的看着这颗人类向往已久的红色星球。
  “看见了吗,董事长,”马斯克站在窗边,指着那座巨大的山脉给董晨操纵的机器人看,“那就是奥林匹斯山,是火星上的盾状火山,也是太阳系中已知最高的山峰。”
  “它高于基准面21229米,是地球上珠穆朗玛峰的两倍多,是目前当之无愧的“太阳系屋脊”,以前的人根本就难以想象,一个星球上会有这么高大的山。”
  “是啊,”董晨看着那座高大的山脉也感叹道,“太高了,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且以前这样的景色也只能是在科幻电影中看看,而今天你们就站在它的星球轨道上看了。”
  说着董晨的机器人就看看马斯克,又看看其他窗边的那些队员们,羡慕道,“虽然我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我的情况却依然和看电影差不多,真是羡慕你们。”
  “董事长,您不用羡慕,说不定等下次来火星的时候,您就能跟着队伍一块来了,而且到时候的飞船速度应该会更快,设计更加先进,集团那边应该也就不会担心你的安危了。”马斯克笑着说道。
  对此董晨只能表示随缘了,到时候谁知道呢。
  他只想等地球升级成功,等人类变成了跨行星物种的时候,他应该就能随便出去浪去了,那个时候估计那什么玄乎的“大过滤器”阶段应该就能过去了。
  以地球现在的进度,因为有了“亚特兰蒂斯文明”的助攻,等可控核聚变完成了之后应该就可以了,也就十年内吧,应该可以了。
  飞船到了火星轨道,他们也就该考虑登陆的问题了,所以在让船员们欣赏了一会美景,放松了一下因为长时间的太空旅行造成的或紧张或疲惫的心情之后,马斯克就召集大家开会去了。
  而董晨呢,则在智能系统的辅助之下,带着其他的几台机器人开始检修飞船,让飞船能保持最佳状态。
  他们的会议董晨是不会参与的,因为这本来就不是他要管的项目,他之所以来这里,就是为了能从正常途径看看火星的景色,毕竟他对火星的某些情况也很好奇。
  要不是因为现在地球情况复杂,他不想离开地球,说不定早就跟着队伍一块来了,他要真心想来,别人可拦不住他。
  所以就在他们开会的时候,董晨直接就控制着机器人进行太空行走去了,美其名曰:检查飞船的外部结构情况。
  就那么把一根细绳子扣在腰部的挂钩上,然后启动足部的电磁装置,就在飞船的外壳上溜达了起来。
  脚下是两百多米长的飞船,头顶就是因为太近而显得巨大无比的火星,然后身周就是浩瀚无垠且深邃黑暗的宇宙空间。
  没有熟悉的多彩地球,没有熟悉的灰色月球,它们也只是你能看见的一个亮点,这样陌生又空洞的环境,要是让那些有深海恐惧症、宇宙恐惧症或者巨物恐惧症的人看见,估计都要休克过去了。
  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它的体积在太阳系中居第七位。
  由于火星上的岩石、砂土和天空是红色或粉红色的,因此这颗行星又常被称作“红色的星球”。
  火星的南半球是类似月球的布满陨石坑的古老高原,而北半球大多由年轻的平原组成。
  它上边高24公里的“奥林匹斯”山可称为是太阳系中最高的山脉,就是董晨之前看到的那座。
  在距火星大约几万公里的地方,有两颗非常小的星体,它们是火星的卫星。
  在华语中,火星的名字会让人联想到“火”和炎热,但事实上,这颗红色的星球却异常寒冷和干燥。
  尽管如此,火星仍然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行星。只不过它的体积比地球小,大气也比地球稀薄的多。
  火星的大气压只有地球的千分之七,它的大气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其他成份还有氮、氩、氧等。水在火星大气中的比重只有百分之零点零三,因而火星表面异常干燥。
  虽然火星大气中的水少得可怜,但是它的本身还是有很多水的,虽然现在都是以固态水的形式存在着。
  科学家们很早之前就发现,火星上的许多地区有被侵蚀的迹象,而且那纵横交错的河床似乎在告诉我们,火星上曾经有过液态的水,而且水还很多,它们聚集成大大小小的湖泊,甚至海洋。
  科学家们作出的解释是,在火星的形成初期,这个星球被厚厚的二氧化碳云层所包裹,导致了强大的“温室效应”,受太阳辐射后,火星表面的热量被云层阻隔,无法散发到外层空间,使得气温升高,使水能以液态存在。
  那时的火星温暖湿润,可能孕育过生命,因此人类一直对火星情有独钟,想着总有一天会像登月一样登上火星表面,进行实地的考察。
  而现在,飞船中马斯克他们正在开会讨论的事情,就是关于登陆火星的事情。
  火星的平均气温为零下五十五摄氏度,而且温差较大。在它的夏季白天,气温最高为二十摄氏度,而在它的冬季,气温则会低达零下一百多摄氏度。
  火星上经常有强风,因而常导致大范围的尘暴,甚至是可以席卷整个星球的大尘暴。
  这也是那些科幻片的导演们非常喜欢的,因为只有这样,登陆火星的宇航员们才会倒霉,宇航员们倒霉了,剧情才能发展。
  不过火星的实际情况就“好”多了,它的强风也是火星意义上的“强风”,其实只是看起了声势浩大,实际上对也就能吹起一些沙土,就这还是因为火星引力小的原因。
  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
  不过对于登陆火星的设备影响还是不小的,如果这些尘土飞起来附着到了太阳能电池板上了,或者钻进了哪些缝隙中,对于设备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第八百一十四章 在火星降落
      “……这次登陆活动,我们按照之前的分组,由我带领一部分人下去。 ”
  “徐清风副队长,你和剩下的队员留守飞船,继续进行空间实验,并且作为母船,当我们在太空中的眼睛和耳朵,给我们汇报周边环境,你感觉怎么样?”
  马斯克笑着问徐清风道。
  “当然,没问题,这是我们早就确定好的任务,预警工作交给我们就好了。”徐清风认真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