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电弧中的高级玩家-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旅。
  这辆载人月球车为了减重也是造的相当简陋,不过它的技术含量可是一点也不低,功能也非常齐全,比当初米国登月时用的载人月球车先进多了。
  虽然这么说有点不道德,毕竟人家那是几十年前的东西了,而且华国也是落后了几十年才登月没什么好得意的。
  但是谁让这么多年只有米国一个国家完成了载人登月呢,不跟它比跟谁比。
  而且可观的说,这辆车确实是比米国的载人月球车先进,毕竟几十年的科技进步不是白搭的。
  当他们开始开采月岩的时候,滨海指挥中心说道,“荷载允许的话可以考虑多带点回来,我们到时候好送人,我们可不能小气的只送一克。”
第四百七十八章 任务完成(三更,为盟主Lee00700加更)
      月球上大多数时候都是平静的,除非有什么陨石砸上来,或者说人类又“扔”上来了什么东西,只有这些东西才会打破月球上的平静。
  就比如今天,有人飙车速度太快,秋名山都装不下,直接就飙到了月球上。
  阿里斯塔克斯陨石坑位于阿里斯塔克斯高原,在称为“风暴洋”的月海之中,这次嫦娥五号的降落地点就是这里,就在阿里斯塔克斯陨石坑旁边的一处空地上。
  之所以会选择这里,是因为阿里斯塔克斯陨石坑处在希罗多德陨石坑和施罗特里月谷的东边,北边是一系列曲折狭窄的阿里斯塔克斯月溪。
  这里具有月球上的典型地貌,包括台地、陨石坑,一条夏洛特利峡谷在台地上横贯160公里,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可以说在这块地方基本上就能搞清楚月球上所有的地质现象了。
  这对于现阶段航天技术较低、不能长时间停留在月球上,并且在月球上移动不便的华国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这里也是所有月球陨石坑中是极为年轻的存在,以至于太阳风尚未完全将撞击所凿出的物质给风化掉,所以在3。2千米深的阿里斯塔克斯陨石坑的坑底暴露出来的矿物质层,可以为科学家提供一个独特机会来研究月球岩石和地质过程的多样性。
  而嫦娥五号这次的任务之一就有坑底采样,如果实际条件允许的话,那么这次登月任务就可以带回月球3千米深处的月岩样本了。
  并且这座陨石坑的反照率接近月表其它地形特征的两倍,几乎能被肉眼看到,在大型望远镜下的反射光强度更是令人眼花,被认为是月球表面最显眼的大型地表标志之一。即使当月球大部分表面处于地照之中时,阿里斯塔克斯陨石坑也能够无困难地被辨认出来。
  这种极高的反照率和辨识度也会让它经常爆出一些ufo事件,所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华国既然有能力上来了,那么做科学研究的时候顺便也要把这个搞清楚不是嘛。
  而且……这里是米国制定的2020年重返月球计划的着陆地点。
  当然,当然,实际上这一带还是非常大的,米国人的登月飞船来了之后也完全不会和华国的探测地点重合。
  以地球现在的技术,就算是再派几十艘登月船来都探测不完,所以华国可不是不给米国面子,只是单纯的感觉在这里降落的性价比很高而已。
  而米国选择这里成为重返月球的着陆地点,肯定也是这样认为的,这就是典型的“鹰兔所见略同”。
  嗯,就是这样。
  此时一辆造型简陋的月球车正在叶鹏的驾驶下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高速前进着,被车轮带起的月壤灰尘飞出去之后迅速的落下来,在这遍地灰尘的地方并没有出现车后边烟尘滚滚的景象。
  顺着车驶来的方向看去,那长长的车辙印也是清晰可见。
  虽然时速20公里在地球上根本不值一提,就更别说什么高速了,但是考虑到月球上的地形复杂,就算是这样的速度已经算在月球上跑的非常快了。
  而且这还是在相对平坦的月面上才能达到这个速度,到了地形起伏较大或者地形复杂的地方,这速度还要再降低。
  “吸……呼……吸……呼……”
  这里非常安静,连他们开的月球车都是电动车,也是非常安静的存在,他们能听到的最大的声音反而是通话系统中传过来的彼此的呼吸声。
  车子前端的简陋支架上装配了仪表盘,叶鹏是司机,他这边显示着速度、方向、坡度、电力和温度等等数据。
  而王萍这边则是一块十寸的显示屏,这是车上的车载地图,上边显示的是清晰的月球地图以及他们任务地点的标记。
  就这一点,就完爆阿波罗时期载人月球车上的导航系统。
  “叶鹏,在前面的那块大石头那里可以停了,那里是我们本次的任务地点。”王萍看这任务地图说道。
  “明白,指令长,”叶鹏回答了一声就慢慢的降低了车速。
  “孙伟,这里是嫦娥五号月球车,轨道上没问题吧?”王萍又问道。
  “没问题,一切正常,指令长。”在月球轨道上转圈的孙伟说道。
  他们这里在月面上忙着,孙伟在绕月轨道上也没闲着,虽然他不能参与月面的实地勘测,但是在绕月轨道上也有大量的实验要做。
  神舟十三号携带的很多科学仪器就是为他准备的,同时他还要保证飞船在月球轨道上的正常运转,保证嫦娥五号登月舱返回时能成功对接。
  “指令长,任务地点到了。”叶鹏缓缓的停下车道。
  “嗯,”王萍从车上下来说道,“你去把永久性探测器插上,我去采集月岩,我们有一小时时间。”
  “然后我们要到环形山那里去看看,实地考察一下月球探测器找到的那条路能不能用,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明天就执行坑底采样任务。”
  “好的,没问题,一小时足够了。”叶鹏答应道。
  叶鹏和王萍蹦跳着来到车尾,这里有个储备箱,他们需要用到的东西都在这里。
  叶鹏拿出要布置的探测设备就去了布置地点,而王萍则拿上采样设备去了那一大块露在月壤外的月岩那里。
  两人的动作都很快,虽然有宇航服的束缚,但是这些不是很难的事情还是难不倒他们的。
  相对来说王萍的工作还稍微多一点,月岩需要用电锯进行切割,要不然那么一大块可带不走,而且还要把切割下来的月岩装进相应的袋子里,然后还要放进专门的储存箱里才行。
  所以叶鹏在固定好设备,打开了它自带的太阳能板,并调试好运行数据之后就来帮助王萍了。
  “……好了,最后一块也装完了,我们去陨石坑那里。”
  “好的,我把石头放回车上……”
  …………
  此次嫦娥五号一共在月球上停留了五天时间,共采集了278公斤月岩,进行了各种科研活动,可以说是圆满完成了任务。
  并且刷新了之前阿波罗号登月期间创下的很多记录,并且把新记录提高了很多。
  米国要是想再反超的话,那就要努力了。
  当他们离开月球的时候,为了减重把月球车和降落支架被留在了月球,而在月球轨道上又抛弃了嫦娥五号登月返回舱,不出意外的话,这位“嫦娥”最终还是会回到月球上。
  又经过了六十多个小时飞行,他们顺利的返回了地球,降落到了预定的海面上,而早就守候在那里的“首都号”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迅速出动直升机把他们接回了船上。
  至此,华国的首次载人登月任务圆满成功。
第四百七十九章 阿三崛起(四更,为盟主Lee00700加更)
      在华国载人登月任务的十一天时间里,华国好像是成为了世界的中心,全世界也都在注意月球。
  从南极到北极,从东方到西方,人们不是从网络上就是从电视上收看这次华国登月任务。
  根据世界上很多权威数据统计机构的汇总结果,最高峰时观看网络与电视直播的观众大约有19亿人,几乎占2019年地球上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
  华国登月任务中三个人的名字也是纷纷被人传唱,虽然叶鹏在国际名单中连登月前十都算不上,孙伟更是没有登陆月球表面,但是在亚洲、在华国,他们确实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而王萍这位全球首位登上月球的女性那更是出名了,在之前她就因为多次进入太空而出名,现在登陆了月球,名气那就更一发不可收了。
  而且在关于对华国登月的报道中,即使在跟华国不怎么对付的国家,对于这次登月任务的新闻也基本是以赞赏的态度或者至少以公正的态度进行报道的。
  也就……米国会时不时的皮一下。
  毕竟米国是之前唯一成功实现了载人登陆月球的国家,并且在这一领域吊打了其他国家几十年。
  而且米国现在的民众正在闹航天领域的事,嫌弃米国不造大空间站,正好借此机会转移一下民众注意力。
  开始米国还是很得意的,米国的民众也算买账。
  他们的理论是,“就算华国现在能登月了又怎么样,还不是比我们米国晚了几十年!”
  虽然官方没有这么表态,还对华国做出了祝贺,但是很多米国媒体每次评论华国载人登月任务时最常说的一个基调就是这个。
  而虽说米国的媒体大多都是私人媒体,看起来很自由似的,但是如果没有政府的点头,他们不会这么统一的进行这样的报道的,那顶多就是一些日常黑华国的媒体会这样做。
  但是当华国的登月任务打破了一个又一个他们当初创下的记录,并且把新纪录推高了很多的时候,他们再这么说就不怎么能服众了。
  人家华国是比你米国晚了几十年,但是人家又不是没进步,这次登月人家直接把你的记录破了个遍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你还是想想怎么把这些记录给重新破回来吧。
  而且华国不仅打破了米国之前的记录,华国在这次任务中还创造了很多之前没有的记录,比如在登月任务中也使用了火箭回收技术,成功回收了助推火箭和巨大的一级火箭、二级火箭。
  第三级火箭那就没办法了,毕竟跑的太远了,并且燃料也全部用完了。
  但是这也已经是非常厉害的事情了,而且根据华国航天局发布出来消息称,回收的火箭经过检查之后没有任何问题,完全可以用于再次发射。
  这就是米国以后要努力超越的地方了。
  “哈哈,笑死了,皮一下很开心吗?”
  “皮一下是很开心,但是还没皮完就打脸那就不开心了。”
  “我个人感觉米国这次的作为没有大国风度,实在是对不起它“世界第一大国”的名声。”
  “不,它这么做是有原因的,本来是想转移一下国内的注意力,减轻一下政府的压力,以前也没少这么干过,这次……只是错估了华国的实力。”
  “没错,既没看清华国,也没看清自己,其实几十年的时间真的可以改变很多了。”
  “我怎么觉得这次的事情是米国私人媒体的原因,米国政府不是还祝贺了华国吗?”
  “呵呵,如果是那样的话,最多几家媒体在那里黑就行了,这都已经超过一半的媒体在做这种事了,这还用说吗?华国登月这件事可是全球直播的,答案就在所有人的眼中,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压力,我估计还真没几家媒体会干这种事情。”
  “我现在可不想管这个,在事实面前怎么说都没用,我只想知道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建立月球基地了?”
  “肯定要建的,只是不知道是月球基地计划先开始呢?还是火星计划先开始?”
  “肯定是先去火星,已经登陆过月球就没意思了,现在米国已经准备朝火星去了,我们必须超过他们!”
  “别逗了好么?去火星之前必须要建好月球基地,去火星的飞船要在那里进行补给才能顺利的往返火星。要不然直接从地球上发射根本就带不够燃料和生存物资,去了也只是单程票,你打算让宇航员死在火星啊!”
  “怎么可能,去火星大部分就是惯性飞行,用不了那么多……”
  嗯,基本操作。
  谈论的话题惯例的歪楼了,然后分成了两派“打”了起来,都觉得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虽然中途有人会默默的说,“都没人考虑一下弧光航天正在建设的大型空间站么?那也是一个补给点啊。”
  但是基本瞬间就被淹没在吵架的潮水中了。
  不过没事,吵上两天就好了。
  而且有智能系统看着,他们在吵的忘乎所以的时候自然会骂脏话,一骂脏话就会被封号。
  等他们发现对话已经不连贯,甚至变成了鸡同鸭讲的时候,连对话数量都变得极其稀疏的时候他们就会停了。
  他们不关心弧光航天的大型空间站,但是有人关心。
  在华国登月结束之后,米国的一个新成立的临时机构就全速运转了起来,因为阿三国可算是等到华国“装比”结束了。
  原先阿三国是打算10月1日出一把大风头的,他们要用国产的最大推力火箭发射一颗国产的新一代通讯卫星,替换掉一颗没到年限就突然罢工的通讯卫星。
  这颗要发射的卫星号称是阿三国最新的科技成果,并且是100%国产,绝对不会突然罢工的。
  但是还没等他们发射,华国人竟然登月了!
  开始他们并没有推迟发射计划,想着万一华国人的计划要是出了意外,那就不用推迟了,正好也可以展示一下真正的技术。
  但是等了三天没等来意外,却等来了华国人成功登月的消息,那真是全球人都欢呼雀跃。
  阿三国这才不得不宣布临时推迟发射,因为他们知道现在发射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力的,所以干脆说出了一点技术小问题给推迟了。
  然后等到华国的登月计划结束,阿三国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都闪开,我要开始装比了。”
  他们宣布了他们的发射计划,就是等一个星期之后,也就是到了10月15号,他们将用国产的最大推力火箭发射一颗国产的新一代通讯卫星。
  绝对不会突然罢工的那种。
  ps:保底四更发完,五更不能保证肯定有,因为我现在已经和同事出去浪了……
第四百八十章 中途杀出个大弧光(五更)
      阿三国这次是志在必得,必须要狠狠的秀一把。
  借着华国刚登月成功的东风……呸,不对,不能借华国的东风。
  华国的东风系列对于他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借着华国登月带起来的航天热潮,他们的发射任务成功引起了世界的注意,在华国的登月任务结束之后他们是第一个有航天发射计划的国家,所以顺便就被关注了。
  就在阿三国在积极准备火箭发射的时候,他们突然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那就是弧光航天竟然又要直播了。
  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消息,他们专门开了一个会议进行讨论。
  “怎么办,局长?我们还要延后吗?”一位参加会议的工作人员问阿三国航天局的局长道。
  而航天局的局长看看坐在首位上的国防部长问道,“部长,您觉得呢?”
  阿三国的国防部长有一脸茂密的胡子,一副阿三国的典型长相,听见航天局局长问自己,他放下资料道,“不能再等了,我们可以让一让华国,毕竟华国的载人登月任务太出风头了,但是我们不能对他们的一家私企都避让,这是我们的尊严绝不允许的。”
  “好的,那我们就按计划进行,这一点自信我们航天局还是有的,毕竟我们的实力也是非常强的,甚至我们国产的火星探测器都比华国的先到火星。”航天局局长点点头道。
  “嗯,宣传的时候还要显示出我们航天大国的气度来,”国防部长补充道。
  阿三国的某些实力确实是不错,这一点是要承认的,但是他们的缺点就是产业体系不完整,还偏偏又迷之自信,并且非要和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华国比。
  而且阿三国有个好习惯,那就是“这东西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东西”,他们心里还真是没有b数。
  他们花钱租了毛熊国一艘核潜艇,但是竟然请米国的军官来参观这艘核潜艇,而他们自己号称的国产航母的各种子系统竟然是在其他国家买的,所以他们理解中的“国产化”听听就好。
  “我凭本事花钱买的,为什么就不是自己的!”
  对于阿三国的秀,弧光航天毫不在意,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
  这次之所以要进行直播,还是孙浩的意思,他的打算也是正好借一借华国登月的东风。
  而华国的宣传部门也是投桃报李,之前借用了弧光的全球直播平台,这次也会全力配合弧光航天的宣传工作。
  不仅会进行全媒体平台的宣传,还派了非常专业的记者和摄像师配合拍摄,他们不是做直播的,是拍摄宣传部门需要的镜头。
  宣传部门要的东西,可不是简陋的直播画面那么简单,镜头、色彩,还有后期剪辑都要做。
  现在弧光的技术已经允许普通人进行简单的训练之后就进入太空了,所以在对华国第一电视台的记者和摄像师进行了短暂的训练之后,弧光航天就用空天运输机把他们送上了太空。
  感受着自己变得轻飘飘的身体,记者李丹文惊喜的道,“我的天啊,没想到我竟然有机会来到太空,这真是太神奇了。”
  “呵呵,不用太惊奇,这对于我们弧光航天来说不算什么的,甚至过不了几年你们就能自己买票进行太空游了。”坐在驾驶位上的李晓宁笑着说道。
  看着李晓宁娴熟的操作着飞机,并且还有空回答她的问题,李丹文赞叹道,“真是太了不起了,我记得刚开始还要三位驾驶员才能驾驶这架空天运输机,现在竟然一个人就能驾驶它了。”
  “我们的技术一直在进步,能做到这一点是应该的,”对于这一点李晓宁还是很骄傲的,然后看了看飞机的窗外说道,“你们看窗外,我们快到了,而且景色不错。”
  听到李晓宁的话,李丹文和那位摄影师都往外看去。
  透过飞机有过滤功能的窗户,他们看见了在浩瀚的漆黑太空中剧烈颤抖的火球,它肆无忌惮的在远方释放着灼热的能量,那就是太阳。
  远处还有一颗灰白色的球体,那是华国刚刚登陆成功的月球。
  近处就是一颗蓝色的星球,它遮住了大半的窗户,这就是地球。
  而在前方的漆黑虚空中就是他们这次的目的地,空间站的维修车间和一部分生活区域已经建设完成,现在一些智能工程机器人在做一些外部设备的安装,还有一些机器人已经开始建设新的空间站舱段了。
  李晓宁告诉他们现在完成部分的长度已经接近两百米了,最宽处也有几十米的直径了,这么大的人造物体在地面上会是一个庞然大物。然而,在太空中它依然显得是那么渺小。
  但是当他们靠近之后,却发现这个东西跟他们对比就是一个庞然大物。
  在飞机和空间站进行自动对接的时候,李晓宁又给他们简单讲解了一下要注意的事情。
  等讲解完毕,飞机也就对接完成了,李晓宁去卸货,而他们就进了空间站的生活舱段。
  “欢迎两位,我们这里还是第一次迎来客人,这里还这在建设,所以有点乱、有点吵,请不要介意。”
  他们刚进来就看见了迎接他们的杨念明,以及听到了各种噪音。
  李丹文开启电磁鞋在空间站中别扭的走了两步握住杨念明的手道,“哪里,杨班长,这里已经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了,我感觉自己是来到了未来。”
  李丹文刚进来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她见过新天宫空间站的模型图,但是真实的来到这里之后还是被内部的宽阔规模给震撼到了。
  现在空间站的外部建设基本被智能工程机器人包了,而太空工人们则包了内部的组建安装,毕竟在这个已经外壳完整的空间中,工人们穿着单薄的工作服就可以工作了。
  而他们进来的这个完整的生活区域里,李丹文不仅看到了完善的生活设施,还看见了一点小惊喜,那就是看见了绿色植被。
  有数据表示,在太空中能看见绿色植被,对于人的各种状态是非常有帮助的。
  稍做准备,在生活区域的公共空间里,他们找了一个桌子坐好,然后架好机器就开始了视频录制,而弧光航天的专用直播飞行器给了李丹文和杨念明一个镜头就开始了直播。
  李丹文上来就是直接了当的问道,“杨念明班长,有的国家认为你们现在所建设的这座太空设施根本就不是商业设施,其实就是一艘太空战舰,请问您对这种看法有什么要说的吗?”
  听到这个问题,杨念明笑着微微摇头,“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不用解释了,因为在某种人的心里,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和他是一样的。”
  ps:赶上了,今天五更完毕,最后一章,在最后的时间里自己生日快乐~
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一般的太空大撞车
      阿三国这次的发射是命运多舛的,他们觉得自己可以成为主角,但是老天偏偏要和他们开玩笑。
  他们觉得要不是自己心态好,早特么的心态爆炸了。
  就在他们重新宣布了自己卫星发射计划之后,弧光航天就放出了要进行直播的消息,这次直播旨在展示新天宫空间站的建设进度。
  新天宫空间站在进行了开工仪式的直播之后就再也没有直播过了,一般都是放出一些小的视频片段来介绍进度,而这次将是一个全面的介绍。
  而且这次直播中还会有专业的记者采访环节,因为弧光航天得到了华国宣传部门的顶力支持,要为他们专门制作一期华国私人航天发展的纪录片。
  弧光航天发布消息的时候虽然比他们晚几个小时,但是开直播的时候却比他们的发射时间要早那么一会。
  真的,要不是看着弧光航天是私企,他们阿三国不想和它一般见识,弧光航天早躺了。
  但是没等多久,第二件事就来了。
  在他们阿三国宣布了发射任务之后第二天,美国的马斯克航天公司也发布了公告说要进行发射任务,那就是再次测试载人龙飞船的性能,并且如果这次空载测试成功话,他们马上就会启动真正的载人任务。
  并且马斯克航天公司的发射时间竟然比他们要早一天。
  这特么的……现在的私人航天公司都这样吗?
  要不是看着马斯克航天是米国的公司,他们阿三国不想跟它一般见识,马斯克航天早躺了。
  不过谁让他们最早宣布了准确的发射时间呢,现在改又不好改了,毕竟航天发射这种事情牵扯了很多部门的,必须提前做好精确的准备,想改时间就要再把这些部门捋一遍。
  而且各国的媒体和观礼的人都通知了,要改时间还要通知他们一下,这就有点……难为人了,所以他们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10月15号,阿三国航天发射中心内,这里正在准备即将发射的火箭,而请来的记者和观众们也全部到位了。
  这次发射的东西都是他们的最新技术,并且都是国产化的完美体现,不好好的宣传一下可不行。
  国防部长和航天局长都在指挥中心里坐着,还有几十分钟就要发射了,可以说现在是最紧张和忙碌的时刻了,所以这里的工作人员在做着最后的检查和准备。
  不过作为顶级的大佬,他们是不用管这些的,他们来这里只是为了发射成功之后进行致辞的,所以现在他们是最清闲的,正好可以关注一下弧光航天的直播。
  听到李丹文和杨念明的对话,国防部长笑着摸摸胡子道,“华国人还真有意思,这问题最早就是米国人提出来,他们竟然只是说“某国”,他们是有多怕米国。”
  “而且米国质疑的也没错,这东西只要装上武器就是一座太空战舰,华国人还想掩饰,真是一个虚伪的国家。”
  “相对来说,我们国家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大国,我们就从来不否认自己的强大。”
  航天局的局长也在旁边附和道,“没错,他们就是一个虚伪的国家,信仰**的国家总是这样。而且他们这个拍摄地总是能听见各种噪音,显然是空间站还没有造完,他们竟然拿还没造完的东西出来宣传。”
  这也就是他们自己在这里聊天,要是让别人知道了他们的对话,肯定会纳闷他们哪来的自信说别人用没造完的东西做宣传。
  没等多久,他们的这颗蕴含了他们最高科技的卫星就被送上了太空。
  还别说,升级了几次的“大锅炉”火箭顺利的把这颗重达4吨的卫星送进了太空,但是在阿三国的人欢呼之后想要把卫星送入转移轨道时,他们发现卫星竟然不受控制了,而且卫星的轨道已经开始发生偏移。
  当然,这种事他们经常发生,摔架飞机、撞艘潜艇、原地翻个战舰什么的都是常事,这次有可能是某些小毛病,只要仔细检查检查可能就可以找到问题了。
  但是这次他们可是要失望了,还没等他们重新控制卫星,情况就已经恶化。
  虽然他们不能控制卫星了,但是卫星的情况还是可以监控的,在失去控制能力的3分钟后,卫星的引擎就跟着出了毛病。
  引擎自动点火成功,各个引擎喷口都被激活,并开始断断续续的喷射进行无规则移动。
  这下子阿三国就慌了,大话都吹出去了,这就开始打脸了,但是他们还是第一时间就把情况散布了出去。
  阿三国这里一出毛病,其他国家也慌了,他们可不在乎阿三国的面子,他们只在乎自己卫星和航天器。
  现在的国家想要发射卫星都会向联合国进行汇报,一般的发射时间、运行轨道数据和卫星功能等等都会汇报,这样一来其他国家也会知道新发射卫星的轨道会不会和自己国家的卫星轨道重合,所以基本上在轨道上的卫星每个国家都是知道的。
  所以每次有国家要发射卫星时,基本上最关注的就是那些有卫星在附近轨道上运行的国家了,被发射卫星的位置他们都会进行追踪,因为他们离的最近,要是万一发生什么意外事件,最先出事的就是他们。
  除了报废的航天器和卫星,正在运行的航天器材都拥有变轨能力,当预测到威胁时可以进行避让,但是碰上这无规则运动的“威胁”,他们可不敢随意变轨。
  好在卫星之间的轨道距离相当远,而且这颗卫星的移动速度也不快,他们可以等,等到阿三国的卫星相对稳定之后,他们才会错处应对。
  时间不长,他们还没做出选择,卫星就替他们做出了选择。
  卫星在进行了几次间歇喷射,随机移动了几次位置之后,就突然加速直直的朝着一颗卫星撞了过去。
  虽然卫星进行了加速,但是它们相对的距离还是相当远的,在卫星的轨道确认了之后,要想闪避还是可以做到的。
  然而那颗卫星还没法躲,因为数据显示那是一颗属于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