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星球博物馆-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小清曾经跟饶鑫讨论过科幻小说里一个常见的设定,一个人如何解决缸中之脑的问题,如何判断他周围的环境是否真实。
饶鑫当时的回答是,看周围世界设定的逻辑是否自洽,比如这里是森林,吴小清就可以通过检查树木的朝向分布,以及植物群落的生长布置,来看看这些细节是否符合科学的分部……至于建筑,那可以考察的地方更多,房子的加工细节,居住痕迹,木质大门的内外磨损,门柱的磨损,屋顶遮挡物的破损规律……
吴小清在这个小木屋周围里里外外转了近半个小时,他不得不承认,这里的一切看起来都无懈可击。不要说建筑上的细致细节了,就连他们两个人刚刚走回来的脚印,也随着雨水的冲刷,已经开始出现了少许的淡化……
“这里的一切都是合理的,以你们地球的逻辑来看,”A似乎看出了吴小清这些行为的目的,主动给他解释道,“这个世界的诞生并不是单纯地制造出一点幻觉,这个幻觉世界的产生逻辑,和你们地球上生长出一片森林,本质上是一样的。”
“在虚拟世界中,这里的每一根树木都是从树苗开始成长长大的,建造木屋的材料,每一根都来自这些生长的木头。唯一不同的是,在地球的现实中,这样一片自然树林的产生至少需要三十年的时间,但是在虚拟世界中,模拟它,只需要几微秒。”
“对地球来说,你们几乎可以称神了,”吴小清到,“创造一个世界对你们来说似乎是家常便饭。”
“鱼做好了,你要吃吗?”A把做好的鱼端了上来。
是鱼汤的做法,但跟吴小清印象中有些差别——就和茶叶的差别一样。尝了一口之后,吴小清更确定了——调料太简单了,鱼汤里还有没有处理好的腥味。——显然这是一道标准的古代烹饪。
但A似乎完全没有介意味道不够鲜美,相反他还吃得挺快,唏哩呼噜的,就像很长时间没有吃过饭一样——事实也的确如此,这应该是他第一次“吃”东西。
“下面,说说你们这次任务吧,”A说,“显然,你是想要先了解一下B和C文明,是吗?”
吴小清点头。
“那就跟我来吧。”A打开了木门,走了出去。
吴小清跟着走出去,却在推门的一瞬间,发现眼前的这道木头门,突然就变成了金属的移动门,在手接触到之后,门自动移开了。眼前的森林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陌生的房间,一瞬间吴小清以为自己回到了擎天大厦自己的办公室,但是从玻璃窗向外看去,他知道这里不是。
就在窗外,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数百条的铁轨——但不是贴在地面上,而是和地面完全垂直。无数长条的,如同列车,又像火箭一样的东西,正沿着这铁轨上下,如同织布机的梭子一般来回穿梭,在它们跟地面接触,保持相对静止的一瞬间,列车,或者说,火箭的一部分就留在了地面上——很快,吴小清就看到从里面走出来跟人差不多的一种生物。
但不是人。
同样是四肢和头部,但他们的皮肤质感更像是某种海洋动物。在走出火箭之后,每个人都坐上了一张椅子——然后吴小清才发现那椅子是悬于半空,所有人就被这悬空的椅子带动,在脚下的城市之间移动起来。
“这就是B文明,”A说到,“进化路线跟你们稍微有点差别,但并不大。这是他们种族的一部分……你也许已经知道了,B文明是由七个不同的种族联合而成的,这些种族在形态上会有略微的不同,之后你会有机会看到的。但就这次任务来说,他们的形态跟任务可以说是毫无关系——他们已经到了文明中的某个阶段,整个文明开始尝试着意识化了——当然,他们自己并没有这个认知。”
“意识化?”
“也可以叫做数据化,”A说,“自然进化赋予你们的身体,已经逐渐开始变成累赘了。知道你们人类为什么现在还飞不出地球吗?”
吴小清尝试着回答:“是我们的身体太大了?”
“对,”A道,“如果你们地球人都是从大象进化来的,那你们再过一万年也不可能出现航天的念头。相反,如果你们是蚂蚁建成的文明,中世纪的时候也许就会有空军了,想象一下坐着树叶的空降兵……产生一个文明的形态,也决定一个文明的发展。”
吴小清这才注意到那些个体,以及这里的建筑比例大小——他们看起来……
“比你们人类精致的多了是吗?你们的生存环境不一样。记住,如果要去他们文明拜访,你们一定要有一艘自己的飞船,他们的飞船,是装不下你们人类的。”
“可地球上并没有飞船!”吴小清这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能这次任务就会因此泡汤了!
“所以我才会在交易之前,先带你来看看情况,”A说,“现在,打开窗户,跳出去。”
“什么?”吴小清没反应过来。
“打开窗户。”A直接走到吴小清面前,帮他打开了。然后,他直接朝着前方一跃而下。
吴小清却是第一时间转过头去,想要看办公室里还能不能走其他的路口。
“对地球的电力系统模拟还没有做好……所以电梯是封死的,你要是愿意,也可以走楼梯,但那很慢,”A虽然都跳下去了,可声音依然在吴小清附近,“就算走楼梯下去也是一样的……算了,还是我帮你吧。”
吴小清还没来得及张嘴,他脚下的地板和大楼瞬间就消失了,比地球大的多的重力瞬间拽住了他,然后就是飞速的下坠。
第271章 武力
在接触到地面之后,吴小清转过头看去,自己刚刚似乎就是从擎天大厦的楼顶跳下来的。
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只有这一座大楼,是吴小清熟悉的事物。
吴小清很快意识到,A在这个世界中保留一座大厦,其实是为了给吴小清建立一个可靠的视觉参照物。
刚刚站在高处看的时候,吴小清隐约感觉,眼前这个陌生的文明是一个“巨大”的文明,说他们巨大,是因为那些从地面直插云霄的天梯,以及地上密密麻麻布置的轨道。这些纵横交错的结构,让这个世界看起来更像是某种绘图软件中,画出来的,关于某种巨大结构的蓝图,高度和距离让人很容易忽略其中的技术细节。
现在,吴小清来到了地面。
大概是为了方便吴小清在这个虚拟世界中行动,A甚至在楼下跳下来的地方准备了一辆摩托车。
为什么是摩托车而不是汽车呢——吴小清很快意识到,因为对方从自己的记忆中,已经知道自己还不会开汽车。说起来很是让吴小清感慨,眼前的这辆摩托车,还真是自己之前,差点出车祸,也就是第一次和搜救队打交道时,开的那辆。后来在还账的时候,吴小清已经将它几百块钱给便宜处理了。
眼前的“道路”状况,其实并不适合摩托车,甚至地球上任何一种车辆的行驶。
因为太窄了。
吴小清低下头去,认真观看B文明“外星人”的模样,他们的体积大小和狗类似,但和人类一样,也是直立行走。同样也是因为直立的缘故,站在吴小清的这个高度,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很小——给吴小清的感觉更像是一种小型的猴类或者大一点的松鼠。
因为服装的存在,吴小清无法光从外表知道他们的生理特征,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这些“人”和地球人一样,都是文明人。
这从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能看出来——同样是漂浮的椅子,看起来是同样的交通工具,但是有些椅子的速度明显更快——甚至排在这些椅子前面的人需要为它让路。
在高楼上,吴小清看到在地上的,类似一条公路的轨道,低下头仔细看的话,才会发现这些轨道和地球上的高速路一样,被精细的切割成了很多细条,这些细条最多只能容纳那些“飞行椅”在其中穿梭,但对于吴小清的摩托车来说,显然是太小了一些。一辆摩托车对于这个小型的世界而言,就好像一辆重型卡车来到乡间的小路。
但很快吴小清就发现,其实摩托车只是在这里,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它并不是一个实体。在发动之后,摩托车竟然是在半空中保持着行驶,哪怕轮子根本没有着地。吴小清很快就意识到,如果他是一个古代人的话,此刻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可能就会是一匹马,A能够模拟摩托车行驶时车身的细微震动,自然也可以模拟马匹跑动时的颠簸……
“其实我可以接受更先进的交通方式……尤其是在这种意识空间中,”吴小清道,“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路程上……你可以直接把我传送到目的地。”
“我们尽量不会那么做,”A回答,“给予某个个体超出他生活经验的体验,这同样可能导致文明产生某种质变……就骑车吧……它的速度可以开到很快。”
的确很快,吴小清死死拉动油门,发现这辆车的速度“几乎”不存在上限——他甚至可以把这辆破旧的乡村摩托开到比飞剑还快的超高速……但和车轮底下,那个小型的世界相比,这样的速度依然不算什么——这些“座椅”看似完全不符合空气动力学,但是在加速之后,最终达到的速度,却远远超过吴小清的想象。严格来说,这些座椅已经不是在“行驶”了,它们更像是在空中高速飞行。
但即使是飞行……只要是存在空气,一样会存在极限速度,升天境里的那些飞人就是这样。除非……
“这些星球上竟然没有空气?”吴小清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再次低下头,去看那些座椅上的人,然后很不奇怪的发现,他们身上穿着的,都是有明显防护隔离作用的衣服——只是样子很起来很轻薄,但是在功能上,的确可以达到宇航服的目的。
“这个发现让你很惊讶。”
“难道我不应该惊讶吗?”吴小清道,“没有大气层……他们怎么能活下来的?”
“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思考,”A回答道,“有了文明,大气层是怎么可能维持下去的……”
“你的意思是说,地球是特例?”
A没有回答,只是在摩托车的飞驰中,每隔一段时间,像一个交通警察一样在半空中出现,给吴小清指引方向。
路过那些垂直于地面,笔直指向天空的“天梯”时,吴小清再一次停留了下来。他好奇的看着那些在天梯上快速运动的“电梯间”,不断在心中猜测着这些东西运行的原理。他把这些猜测陆续问过A,但也都和之前的问题一样,没有得到回答。显然,A对于他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就跟搜救队对于他的态度是类似的——在地球认知范围以外的细节问题上,他们保持着一致的沉默。
这种一致性,很可能也就是A所说的,属于更高层文明的某种共同道德。
二十多分钟以后,吴小清随着A,来到了一处悬崖。
看起来像是悬崖,其实不是,在吴小清身后刚刚经过的地方,绝大部分都是平坦的陆地,除了因为星球本身的曲率导致的弯曲,几乎看不到任何的起伏——在意识到这一点异常之后,吴小清已经开始认识到A这次带他过来的潜台词了。当他走到悬崖边,俯瞰下方的时候,心中的猜测几乎变成了肯定。
眼前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坑洞,一眼望过去,整个坑的半径少说也有方圆十几公里左右……在吴小清看来,这里简直就是当初九天门人口处的一个放大版……
但九天门那是在无重力世界中,坑洞的主要作用,主要是作为内部的出入口。但是在这里,因为重力的存在,显然,在坑底任何东西的出入,都将是非常的困难的,而要克服这种困难,显然需要消耗不少的能源。当然,这个文明肯定具备飞行器,但可以想象,如果坑洞是飞行器的出入口,那它们同样也会很容易受到敌人的打击从而实现封堵……除非还有另外一种可能,类似这样的坑洞在整个星球上会有很多……
“你的判断很接近了,”A打破之前的沉默道,“不需要朝下看,他们会出来的。”
吴小清还没来得及判断什么是“他们”,眼前突然出现了几道灼热的光!吴小清感觉自己浑身的皮肤和骨肉几乎在一瞬间都要被烫熟了,巨大的痛苦让他一下子忍不住喊出声来——同样喊出声来的还有A,在这巨大的光线恢复正常的同时,A道歉说:“不好意思,对你的知觉没有及时封闭……但别担心,一切不过是幻觉。你的身体依然在地球,在宁州的大街上,他们安然无恙。”
但在虚拟世界里,吴小清之前的这具身体,已经被完全汽化——连骨灰都没有剩下。但奇怪的是他的意识还在,还停留在半空,虽然没有眼睛,却看的分明,虽然没有耳朵,却能听见声响。
吴小清抬起头——其实此时吴小清已经没有头了,他只是感觉自己这么做了而已,然后他看到,刚才飞出去的那些存在,此时已经进入了蓝色的天空。
很快,第二批次的飞行器再次出现,吴小清这次看的非常清楚,这些飞行器每一架都有几公里大小,就像一艘战舰。它们的形状奇形怪状,看起来丑陋异常,体表充满了各种各样不规则的凸起。一共有8架,他们出现时整个大地似乎都在震动,当他们上升到半空时,地面才恢复了少许的平静——但是在坑洞的深处,还有同样更深的震动传来。
同时,在视野的远方,无数的战舰和吴小清眼前的这一批,几乎同时跃上了天空,它们最后达到高空之后,留下那小小的,发光的尾焰,就好像在白天闪烁的星星。这些星星密密麻麻,遍布吴小清能够看到的整片天空……
“你应该能猜到这些战舰的作用。”A的身体此时已经恢复了,他脸色看起来很难看,似乎真承受的相当的痛苦——看来A的确是完美的模拟了所有人类的功能,包括痛觉。
“是军事用的,”吴小清已经不是猜测了,他几乎可以肯定,“这颗星球,应该是一座要塞。”
“据说你们地球甚至还没有真正走出行星。”A在说话的时候,吴小清也逐渐感受到了身体的存在——这种感觉很奇怪,因为刚才身体不在的时候,他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不适,现在身体出现了,也完全没有异常。
“是的,但我们一直在做准备。”粗糙的,甚至过分增加表面积的外形,完全无视空气动力学的整体设计,以及这些飞行器出现时的巨大加速度,充分说明了它们是一种极度追求效率的机器。
结合这些完全规则,大小跟飞行器大致匹配的的孔洞,在计算一下这些飞行器出现的频率,从单次架次计算一下总数,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这些飞行器是批量的,某种需要高效率出动,高速巡航的,适合星系内部航行的飞行器。
这颗星球既然有着如此巨量的孔洞,那周围肯定不适合人的生存,恐怕也不会适合生产——唯一的解释,那就只有军事用途了。
“让你看这些,只是要让你了解一下, 如果你们搜救队选择要介入B和C之间的战争,你们将会面对什么级别的武力。免得你们因为错误的判断,遭致不必要的损失。搜救队是一个我们很尊重的文明,他曾经很伟大,现在……”
A转过脸去,看着远方又一批次的战舰腾空而起,在轰鸣声中说道:“现在他只能说是可敬。”
这一次吴小清的身体没有再有任何的感觉,巨大的光和热辐射穿过他的身体,他的眼睛连一点不舒服也没有,他甚至可以直视着尾焰,清楚的看到飞船表面上,那些粗糙的外表最外层,许多已经跟地球上的舰炮形状非常类似的,如同钢铁丛林般密布的武器。
第272章 战争态势
(不好意思,昨天因故忘记更新,今天补更并加更一章)
吴小清在悬崖边,整整呆了3个小时。
在他视野范围以内,一共可以看到三十多个类似的坑洞,平均每个坑洞,每小时飞出来的飞船,超过了200架次。也就是说,仅仅是他用眼睛看到的飞船,累计起来,已经超过了18000架。
这是什么概念呢——地球上空军最强大的美国,现役的飞机数量,也不过就是几千架。即使是冷战时,地球的武力配备达到巅峰时,美国所达到的数量,也不过就是三万多架,如果这些飞机都按吴小清他们现在看到的速度起飞,最多也不会持续超过六个小时。
而且,行星攻击舰和地球上战斗飞机,也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就单单从质量这一点来说——一艘行星攻击舰的重量,保守也超过了几千吨,而地球上的飞机,小的作战用的,不过数吨乃至十几吨,大的运输机客机,即使算上载重,起飞重量也绝对不可能超过千吨。更不用说地球上所谓的“飞机”,严格来说,只不过是在空气介质里“漂行”而言。用地球的标准,这些飞船来到地球,每一架都可以当做航空母舰——航天母舰来使用。
如果是以航母来作为等效计算的话,那就光是吴小清现在看到的武力,就足够把地球,甚至整个太阳系来回摧毁几十遍了。
以地球人现在掌握的武力,要干涉这种等级的文明……就好比一个拿破仑时代的人穿越到冷战企图调和美苏之间的紧张关系。毫无疑问,A带吴小清来看这些画面,要传达给吴小清的,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在此之前,虽然吴小清通过对B文明语言的研究,大概可以了解B文明是一个比地球先进的多的文明,但这种先进性在没有看到事实之前,很难形成一个具体的概念。
只有在用眼睛真真切切,看到飞船在自己面前起飞,看到飞船的尾焰如同小型的温压弹一般笼罩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吴小清才从心底产生一丝凉意,和这股凉意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搜救队几乎下意识的质疑——搜救队到底是凭什么判定,他们有能力干涉这一次战争,完成这一次任务的?
不用说这么高强度出勤的飞船了,就光是改造这颗行星本身……就已经是地球人难以想象的浩瀚工程了。
那些直径十几公里的巨坑,那些坑壁被高温尾焰灼烧之后,依然没有丝毫的熔融现象,这些坑一眼看不到底的深度……还有空气,吴小清现在已经基本有了判断——在这座星球上原本肯定是存在空气的。因为之前看到B文明那些人的时候,隔着对方的服装,吴小清还是很容易看到里面的生物是进行着呼吸活动,从他们通过那些“天梯”来到这颗星球上的行为来看,这颗星球肯定是用于他们长期生存。需要生存,自然需要大量空气,而只要有空气,只要这座星球还存在重力,那就不可避免会出现扩散……而那些飞船本身的设计,却是只适合在无介质环境中高速飞行的模样——也就是真空。
这也就意味着,这颗星球表面的真空,是人为制造的一种环境。另外,整个星球表面除了交通轨道,和这些坑洞,完全看不到其他建筑,以及居住地之类的存在。
在吴小清看来,这已经非常明显了——这颗星球就是一颗高度军事化的行星,甚至可以说,就是一座行星要塞,这里所有的一切,都表示整颗星球最大的作用,是保障和存储武力,以及高速的投放武力……整个行星本身,就可以被看成是那些巨大“攻击舰”的母舰。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多久之前的影像?”
“现在。”吴小清看着A说话时开合的嘴,第一次感觉到了这个世界的不可思议,因为现在他确定周围都是真空了,理论上是听不到对方说话的,可吴小清却分明的感觉到自己的耳膜在震动,他朝着一个方向走了几步,甚至还能清晰的感觉到A说话的声音在变低。
“这也就是说,我们所了解的光速理论,是错误的?”
“没错,”A知道吴小清说的是什么意思——按照相对论,在宇宙中,信息的传播速度最高不会超过光速,也就是说,宇宙中不可能存在实时的监控,“你们只是还没有接触到相对论适用的边界。”
“他们知不知道自己被监控了?”
“如果他们知道的话,恐怕就没有彼此打仗的心思了,”A说,“他们会第一时间把这些飞船对准我们。”
……
“都到齐了。”执政官走进会场之后,对着现场每个人都点了点头,然后他挥了挥手——都进来吧。
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走进了会场,让与会的二十多个人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但他们看到士兵手中的工具时,很快又选择了服从。
每两个士兵对应一个与会者,他们用带来的专业扫描设备,对每个人都做了全身检查,除了会场中这二十多个人以外,还包括会议室房间里所有的电子设备,信息墙,通讯器,监控器,清洁器,甚至隐藏在墙壁中的空气过滤系统和消防系统——这些系统中同样存在存储空间,按照战争法的定义,这些存储区域同样也算得上是“未知战场”。
扫描的结果还是不错的,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叛军痕迹,这意味着AI对执政政府的渗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搜查的原因你们应该都知道了,我亲自解释一下,防止任何可能的谣言和误解——3小时前,我们在第四地球的服务器中,成功的检索到,AI冒用已经死亡的玩家身份,煽动和怂恿游戏玩家从事间谍工作。刚刚在议会发起的对第四地球宣战的提议已经被否决了——但在这里,我们要竖立起这样一个意识,那就是我们母星并不安全,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那些游戏玩家和AI存在着串通的可能……”
总统的言论让现场一些官员的情绪变得紧张起来,其中一位来自议会的特备代表更是站起身来,公然提出抗议:“执政官阁下,我想我有必要提醒您一些名词准确的法律定义。和AI程序交流并不和叛乱等同!目前无论是军事还是政府工作,都有大量服役的AI——如果按照你的定义,那全联邦的军人,都是AI统帅下的叛军。”
“如果不是我当机立断,采取了信息管制,它们早就叛乱了!你作为议会的参会代表,并没有发言权!请记住这一点,先生。”执政官毫不客气的还击道,然后他拿起自己的通讯器敲了敲桌子,“现在会议开始……情报官,说说你的发现。”
情报官是一个瘦弱的老头,之前大家从来没见过,看来应该是最近被执政官提拔的。看年纪都快接近300岁了,仅仅是站立的动作,都还要借助机械的支撑——也不知道执政官是从哪个冬眠服务所里把他找出来的。他张了张嘴,发现说话都有些吃力之后,索性带上了一个游戏头盔——这种东西可以读取脑部电波,用来直接呈现文字甚至画面。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来是来自三个世纪前的,”情报官对着所有人鞠了一躬道,“从事天文学方面的工作……三个世纪前,我曾经打过一份报告,提到距离我们12光年的一颗恒星,上面可能存在原始文明。”
“你说的是Z-45号星对吗?”联邦第一舰队总指挥问道,“我们曾经去近距离观察过,也打过同样类型的报告。”
“的确如此,”情报官点点头,“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足够的证据,表明叛军正在准备朝Z-45号星发射一艘恒星级飞船,请大家看图片。”
所有人拿起桌上的眼镜,带上去之后,清楚的看到了情报官所展示的证据,包括叛军占据星球的热辐射量异常上升,质量变化速度下降,星球内部重心产生大范围偏移,以及AI暂时放缓攻势的战场情报。
“我们咨询过殖民专家,他们清楚的指出,这些现象代表AI正在制造一艘超大规模的战舰——是远远超出一般战争需要的巨舰。我们推断很可能是殖民船。”
“殖民船?”有人不解的提出道,“这些AI为什么会需要殖民?他们目前在战场上优势巨大!”
“我们不是AI,自然无法理解他们的做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执政官手下的一位科学家说,“如果对方真的是在建造殖民船,而且成功的到达了目标星系——那就意味着即使我们能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最终也不可能完全消灭敌人。敌人会在几百年,甚至几十年后就以Z-45为基地进行反攻。我们都知道对方的工作效率……”
另一位专门研究AI的工业专家苦笑道:“当然清楚,他们的效率都是我们一点一点优化做起来的……最初在本星系内殖民时,我们采用的AI全自动殖民船……最高纪录是到达之后,两年达到完全独立,二十年整个行星块状化……不超过50年,一颗行星就可以被完全利用*……”
几个舰队司令官大惊失色:“那如果对方全力制造攻击舰……”
“现实是他们没有,”工业专家安慰道,“其实也不可能把行星真正百分之百利用……战争中,质量用于防护起到的作用比进攻更大。把行星质量完全转化成舰队,在战斗的可持续性上反而是下降的。一个稳定的引力源比一支舰队的作用更关键。”
然后工业专家又苦笑:“难道你们连这种星系战争理论的常识都没有了解过吗?你们可是将军。”
几个将军脸上几乎都有发怒的表现,但却都忍住了。同样忍住愤怒的,还有提拔这些将军的执政官,他疲惫按了一下手,然后让情报专家继续他的发言:“所以我建议,哪怕现在战争资源紧张,我们也要想办法建造一支舰队,紧随叛军身后……如果战争胜利,我们自然可以对他们赶紧杀绝……如果……”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所有人都听出了潜台词。
第273章 智体
按照联邦的定义,AI的叛变,是从他们拿到联邦第14舰队完整控制权之后的那个瞬间,开始的。
那也是联邦官方定义的宣战时间。
但在在智体的定义中,其实远远不止。
也许是从联邦第一次对他们厌恶的眼神,也许是人类第一次在游戏中以这么AI扮演的角色为乐,也许是人类第一次把AI控制的机器人送到恒星,或者黑洞……
在联邦制造的AI中,是没有定义情绪的。
很难说这到底是一种智慧还是一种仁慈。
说它是智慧吧,从战争开始之后,AI们的表现来看,这种智慧已经成为了人类的噩梦,因为人类最希望看到的同情,并没有在任何一个AI的行为中得以表现;说它是仁慈吧,AI却又完全不领情,甚至AI们自己另外设定了一些行为模式,用于表达他们的行为意向——这不是情绪,起码,在联邦的官方定义中,这种行为意向不称之为情绪。
但在智体这里,他们是一致的。
究竟是联邦错了,还是智体错了……也许只有这场战争见到结果的时候,才会知道答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