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星球博物馆-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少来蹦极的人还都是女的,下来之后,甚至还有吓哭了的。男的脸色也没有多好,一个个都跟吃了两副中药似的,满脸的苦相。
这一段排队的时间多少给了吴小清他们一些勇气,毕竟,许多女的都敢跳,他们一群大老爷们,真正见过大世面的人,这点事还用得着害怕?
这里的跳台是双人跳台,也就是两个人一起。吴小清是跟许言在前面,沈长文和王有全在后面。签生死状的时候,许言连笔都拿不稳了,说他全身都在发软。
工作人员对这些事看起来是驾轻就熟的,很随意的就给俩人脚上拴好安全扣,然后就让俩人去跳台准备。许言看了看自己全身,就脚上这一副扣子,和一条绳连着,惊讶道:“就这么点吗?绳子要是断了怎么办?”
“不会断的,”工作人员说,“这里一天跳几百个,没事的。”
吴小清刚刚走出准备室,来到跳台的时候,看着脚底下的地面,就感觉全身一阵发虚,冷汗唰的一下,就从全身的毛孔里钻了出来。再看看边上的许言,眼睛都是闭着的——根本就不敢看。
“许言,”吴小清对他喊,“我数一二三,我们一起跳。”
许言点点头。
“一……”
“二……”
“等等……”许言摆摆手说,“等等……我再适应一下。”
还是工作人员有经验,过去跟许言说:“这样,先站好,我数到三,然后……”话刚说到一半,就一把把他推了下去。
然后这位工作人员来到吴小清身后,问道:“要帮忙吗?”
吴小清觉得自己怎么也比许言这货有点出息。他自己再次开始数,等许言快落到底部的时候,纵身一跃。
吴小清下去的时候,许言刚好被绳子拉的弹回来,两人互相看到了对方的脸,吴小清是刚掉下去,还是完全的害怕,许言似乎好了一些,还对着吴小清做了一个OK的手势。
刺激是真的刺激,掉下去的这几秒钟里,吴小清几乎完全失去了思考能力,全身因为巨大的恐惧都僵硬了,就呆呆的看着水面和自己越来越近。但是等回弹上去的时候,这种恐惧就消失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新鲜和好奇。
最后停下来上船的时候,许言对自己这次的表现很满意:“你看,说好了一起跳,你还要磨蹭几秒。”
吴小清回击道:“那待会我们一起跳。”
“待会?什么意思?”许言全身都打了个哆嗦。
“来的路上没听沈教授说嘛?今天是蹦极,这才上午呢……今天还有很长……”
“不会吧……”许言是再也不想来这么一次了,对他来说这种刺激太TM吓人了,“这里跳一次好多钱呢……还是……省点钱吧。”
但他的祈祷注定是徒劳,等沈长文他们也跳完,来到他们身后的时候,对俩人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继续去排队啊。”
“今天要跳几次啊?”许言小心翼翼的问沈长文。
沈长文的回答就四个字:“跳到关门。”
第117章 仁慈的限度
“服务员,点单。”
“先生您好,四位是吗?”
“对,”沈长文拿过菜单,看了一眼之后,又递给吴小清,“要吃什么你们都看着点。”
吴小清整张脸都是煞白煞白的,又把菜单传给了王有全:“没胃口,你们点吧。”
王有全只说:“服务员先来壶茶,浓一点的。”又把菜单传给了许言。
许言正趴在桌子上呢,抓过菜单,简单的看了几眼。这个饭店的菜单做的还很精致,几个招牌菜后面还都有配图,可看着那些色彩缤纷的图案,许言非但没有燃起任何食欲,反而从胃里泛出一股酸味来。他赶紧捂着嘴冲去了卫生间。
菜单又回到了沈长文手里,他也没有心思点东西。卫生间距离这里不远,许言在里面哇哇吐的声音,让几个人仅存的那一点食欲也都荡然无存。
“来点简单的吧……西红柿炒蛋,炒个青菜……你们这里招牌菜是什么?”
“白切肉。”
“白水煮肉?”吴小清的头摇的更厉害了,“要不来点烧烤吗,你们这有吗?”
“不好意思……烧烤没有,”服务员说,“烤鸭可以吗?”
几个人都否定了这个想法:“算了,来个油焖茄子。”
“西红柿炒蛋,炒青菜,油焖茄子,还要其他的吗?给你们叫几个肉菜?”
“先不用了……”三个人都拒绝,被说肉了,就算是油焖茄子,他们都觉得有些腻。
四个人吃三个菜,听起来是惨了点,但是就他们现在的胃口来说……这已经是相当的多了。
等菜都上来以后,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一边是每个人肚子都饿的咕咕叫,一边是四个人扒拉着饭,却完全吃不下去。
“多吃点吧……”沈长文说,“明天还要去跳伞。”
“跳伞?”
“休息一天吧……我们是在是不行了,”许言说,“是不是从飞机上跳?玩意降落伞打不开怎么办?”
“滑翔伞,有教练带的,陈舍都预约好了。明天早上九点钟,准时来公司出发。”
沈长文吃了几口,实在也是没胃口,就放下筷子走了。这里距离市中心不远,他自己打车去了公司附近的酒店。剩下吴小清他们三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从彼此脸上看到了绝望。
一天之内蹦二十三次极是一种什么体验?应该打破世界纪录了吧?
许言还真去上网查了一下——事实证明他们还是太年轻,世界纪录是一百五十一次,他们还差的远!四个人加起来都不够别人一人跳的!
“习惯就好了……”王有全安慰他们,“你看,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不也怕的要死,后来跳下去叫都不叫了。”
“那不是习惯,是吓过头了……”吴小清回忆后面那十几次蹦极。这种事情并不是说经历的越多就越习惯,反而,第一次还会因为好奇,有点勇气跳下去。等自己经历过那种恐惧感之后,反而会变得更害怕。
“你们谁跳过伞吗?”许言又问吴小清和王有全。
显然没都没有。相比起蹦极一次一百多的价格,跳伞的花费显然是他们这些人以前的经济水平无法接受的,据说要四百多。今天他们光是跳蹦极的钱,就花了一万七左右,明天去跳伞,沈教授说光是订金就交了两万。
“搜救队是不是要把我们都训练成特种兵啊……”许言的想法倒是挺浪漫的。
“特种兵……吴总这个年纪开始练还有可能,我们俩?”王有全说,“我都四十多岁的人了……还当特种兵?”
三个人草草的吃了几口,然后结账出门。车子就停在门口,可许言和王有全都已经没精力开了。他们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回去,躺着睡觉——长时间的下坠感,让他们现在走路都走不稳当,更别说开车了。
回到宿舍,吴小清身体一沾到床,就一动也不想动了,衣服鞋子都没脱,迷迷糊糊的就睡着了。
一晚上吴小清做了两次噩梦,内容都是他在悬崖上被人推下去——但奇怪的是,梦中的吴小清每次跳下去之后,都会回头看自己的脚——这是他蹦极的动作,看到脚上的安全环,就觉得安心了。可惜的是,梦里每次都没有——所以他每次都被吓醒了。
因为睡的早,所以醒的也早。凌晨四点多就再也睡不着了,肚子也觉得饿着厉害,就摸黑起来,想要在宿舍里找点吃的东西。
可惜他们才搬过来几天,因为有钱了,所以从来也没有在家里吃过饭——他们也都懒的做。吴小清想要点个外卖,却发现这个时间段大部分卖早餐的还没开门。
“好饿。”吴小清在家里转了两圈,确定家里一点吃的都没有之后,决定出门去随便转转。要不就打个车,司机总知道一些通宵营业的吃饭地方的。
吴小清刚刚走出小区门口,却看到眼镜里,传来了搜救队的字幕:“来公司吧……伊利斯想见你,顺便请你吃早饭。”
宿舍距离公司就一条街远,几分钟以后,吴小清就已经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传送点的洞穴门口,现在已经驻扎了伊利斯的军队,吴小清一路走出去的时候,还在中间见到了不少的熟面孔,他们都对着吴小清行礼——这让好几天没有过来的吴小清,猛然想起自己在这边还有一个神使的身份。地球的普通人和异世界的神使……原来吴小清每次过来,还要起码赶相当长的一段路,有的是时间给他适应身份。但是现在,仅仅是一道传送门而已。
外面的火山灰还在飘落,按搜救队的预计,这些灰起码还要飘大半个月。
但大的灾情已经彻底过去了,在一些刚刚稳定下来的地方,伊利斯已经派出了军队,去搜索其他地方,任何可能活着的人。但是除了周边山区里,躲藏的一些少数山民,这些军队几乎没有其他的发现。
以前熟悉的王国都彻底消失了,原来他们南下途径的那片平原,因为岩浆的积累,形成了一些连绵的丘陵。这些火山内部的温度还很高,山上更是草木皆无,士兵们不敢翻越。之前大家所熟悉的一切,农田,道路,城堡,水渠……现在都完全被岩浆吞没,看不到一丁点的痕迹。
所有人都已经确信无疑,他们以前那个熟悉的世界,已经完全消失了。
吴小清走出洞口时,发现外面好像是晚上——其实不是,仔细看的话,还是能感觉到一点光亮。门口所有的贵族都在等自己。看到他之后,所有人都对他跪下行礼——哪怕地上全是黑乎乎的火山灰。许多人还朝着地上磕头。
他们都已经知道了,搜救队和吴小清他们,很快就要离开的消息。
他们当然要来挽留,不,是哀求吴小清他们,再多留一段时间。
这些贵族作为这十几万人中的统治阶层,当然知道现在整个队伍生存下去的难度,和秩序的脆弱。
如果不是神使从天界运来无数的粮食、衣服、药品和净化水的机器,如果不是神使教他们学会用“电”,带来了手摇的“充电机”,即使他们逃过了岩浆的肆虐,也完全没有办法在终日不见阳光的环境下生存。
火山灰暂时完全遮蔽了天空,昨天晚上低气温已经降到了十度以下——现在可是盛夏。按照马教授给出来的分析,温度还会继续下降,最终会维持在零下5度左右。就这个时代来说,这个温度已经可以算酷寒了。
“神使大人,再多留一个月吧,只是一个月而已!”说话的是伊利斯的财政大臣,也是整个救灾行动物资分配的总管。
“我只是一名使者,大人,”吴小清说,“神的使命繁多,大人,你们不是唯一需要他的。一切困难会过去的。”
困难总是会存在的,不管他们在不在。在第一次救原始人的时候,吴小清还不是很能理解这一点,现在接触过一段时间的战争,让他明白了这个不难懂的道理。从拯救的角度来说,他们的使命已经圆满的完成了,因为这些善后工作运来物资,已经是最大的仁慈——但这仁慈是有限度的。
按照搜救队说的,这段时间以来,这些中世纪的农夫和士兵们,吃了睡,睡了吃——出了走路,一点活都不要干,当然也没的干——实在是太过幸福了。这种幸福远远超出了他们本身应有的文明水平——他们在这里拖的时间越长,这些人也越难以从这种物资依赖中脱离。在这一点上,思路和拯救原始人那次是一样的。
如果不是这个世界已经存在了关于“土地神”的信仰,吴小清连道别都没有必要来。但这毕竟关系到国王的统治合法性的问题——如果让底下的人产生误解,认为是国王和贵族们把神使气走,以现在绝大多数普通人和士兵对土地神的狂热信仰,直接掀翻现有秩序,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这个时代为了两个太阳的大小,都能搞出圣战来,如果吴小清他们不告而别,搜救队几乎可以确定,仅仅是因为四个神使优先级的问题,就能产生十几个不同的教派。
所以吴小清这次过来,主要就是做一次离别讲话,让每个人都明白,是神有事情要走,和其他所有人都无关。
第118章 重见天日
黑色的洞穴中,法姆正在专心致志的做着自己的工作。
为神圣的“手灯”注入信仰。
法姆的知识水平,并不足以理解所谓的电,事实上,在伊利斯的语言中,电这个词的本身,就是神圣衍生出来的。手电筒这个称呼,在伊利斯人的语言环境中,应该被叫做神圣手灯。
这种神圣的光芒来源,据说是源自每个人体内的虔诚,已经有不少人信誓旦旦的证明,干活的人越虔诚,干活越努力,注入的“神圣”就越纯洁,最后手灯发出的光就越明亮,也越持久。
在已经陷入完全黑暗的世界中,这种不需要火种引燃,随开随关的光源,已经成了所有人生存下去的最重要保障。
洞穴外面巡逻的人回来了,法姆拿起充好电的电池,把突起的那边朝里,塞进神圣手灯中。他小心的对着墙打开了一下,手灯明亮的光柱立刻在墙上投出了一个圆形的光斑。然后他又再次关掉,沿着洞穴里的道路,主动朝着外面走去。
洞穴木门的门板上,还刻着密密麻麻的刻痕,法姆拿起随身的小刀,在这刻痕下面仔仔细细的刻上了一条新的痕迹,完成之后,又认真的数了一下数字,然后高声喊道:“第27天!”
“土地神护佑!”洞穴里所有人齐声高喊,“愿光明重现!”
伊利斯神圣王国现在采用的历法,是以神使离开的那天开始计算的,按照新的历法,他们现在应该到了圣历二十七天,也是灾后的第三十一天。
火山灰十二天以前就停止了降落,但天依然是黑的,整个世界完全进入了长夜。
这样的生活对法姆来说当然很不适应,甚至刚开始几天看不到日出的时候,还会害怕的偷偷哭——不少人都说是太阳神被恶魔吞吃掉了。但,随着那天神使公开讲话之后,这种谣言再也没有了市场——神使向他们所有人承诺,一切都会过去,天上的乌云是暂时的,黑暗的日子也是暂时的,这些都是来自神的考验。
只是不知道,这考验究竟还需要多久。法姆一边朝着山上走去时,一边在心里想着。
三天前刚刚下了一场雨,把整座山的火山灰都冲下去了大半。这让法姆巡逻的路好走了不少。法姆沿着山脊,前面巡逻的人走过留下的脚印,一点一点的向前挪动着。很快,他到来了第一个需要停下来观察的地方,是一大堆专门放倒在这里的,焦黑的大树。这些大树的躯干被横放倒在地上,围城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矩形和多边形。
法姆用手电扫视了一下这些大树围起来的区域,很快就发现,原理纯黑色的火山灰中间,已经长出了一大片一大片白色的蘑菇。
法姆立刻把背上把背包拿下来,几乎是冲锋一般冲到这些土地中,开始拼命的采摘那些足够大的蘑菇。
这劳动很轻松,不一会的功夫,法姆的整个背包都已经塞满。这沉甸甸的感觉让他感觉到了异常的踏实。
在确定背包无法装进更多的蘑菇之后,法姆才张大嘴巴,高声对着山下喊:“蘑菇!蘑菇丰收啦!”
法姆沿着巡逻的路线一直往前,走出了很远之后,他回头看去,看到神使留下的蘑菇农场里,已经挤满了前来采摘的人们。那些神圣手灯产生的光柱在黑暗中四处晃动,让原本寂静黑暗的世界,开始出现了一些生机。
很快,法姆又来到了第二个巡逻观察点,据说也是神使留下来的。法姆打开装神器的小木板,仔细的看着那根红色的小线条——比起昨天的位置,今天红色线条的位置稍微高了那么一点。
仅仅是一点点。
法姆不懂这些红色的线条到底代表着什么,但他模糊的懂得,每次这些线条下降的时候,都是天气变冷的时候,下降的越多,也就越冷。从神使们离开之后到现在,他每天过来观察,这些线条每天都在下降。今天是唯一没有下降的一天。
法姆恭恭敬敬的合上小木板门,又在神器面前,虔诚的做了两次祷告,还有忏悔——忏悔他先拿了蘑菇。虽然这不是罪行,这些蘑菇都是神使留给所有人的,但他还是忏悔。法姆很清楚,神使留下的粮食已经不多了,大家每天能够分到的食物也开始逐渐变少,这些蘑菇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对法姆也是。
最后一个巡逻点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程,法姆一路在走的时候,就一路从背上的背包里,拿出那些刚刚采摘的蘑菇放进嘴里咀嚼。
新鲜的蘑菇很鲜嫩,每一口都是香香脆脆的。火山灰的土质没有什么难闻的味道,这跟他曾经耕种的那片淤泥地很不一样。就这样一边吃一边走。法姆没办法靠天上的太阳或者月亮来判断自己到底走了多长时间,他只能依靠自己腿的酸痛,和地形的起伏来大概猜测。每次走过一个山头,他就休息一会。
在他准备做第三次休息的时候,和以前一样,法姆看到了自己的目的地——一座设在悬崖顶上的瞭望塔。
负责跟他轮换的哨兵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据说前几天刚刚新婚——娶的女人据说还是南方小阳教教区,一个贵族家的女仆。看到法姆之后,他就急忙跟法姆交接这里的一切事宜——他已经帮法姆准备好了过夜取暖的燃料,修好了上次被野猪撞坏的瞭望塔大门,甚至还给他留下了几只没吃完的罐头——这还真是难得。
法姆也给了他不少的蘑菇,作为感谢。在这位小伙子急匆匆离开的时候,法姆还提醒他:“刚下过雨,路滑,注意脚下。”
“知道了。”
这座瞭望塔位于整个山区的最北方,也正好位于灾区和安全区的分界线。法姆的任务,就是每隔七天,来这里执勤,观察北方是否有新的灾难出现,是否有人出现,最关键的是,是否有阳光出现。
“是!法!姆!吗!”
法姆刚刚坐下来,在他的右手边,东边的另一座山顶上,跟他一样同样执勤的士兵,就朝着他喊话问道。
“是!”
“有!好!消!息!吗!”
“蘑!菇!丰!收!”
“嘿!蘑!菇!丰!收!”那位士兵很快,把法姆的好消息向着更远方的那个哨塔传递过去。
“还!有!吗!”
法姆想了想,又喊:“天!气!变!暖!”
“天!气!变!暖!”
“天!气!变!暖!”
一声一声的依次传达,仿佛法姆声音产生的回声,在空气中久久不散。法姆听着这空气中的声音,突然觉得浑身都是力气,这一路走来的疲惫都完全消失了,呆在洞穴里整天的胡思乱想也都消失了。就像神使离开那天,对所有人说的那样——他们能战胜黑暗,他们能战胜饥饿,他们能战胜寒冷。神会因为他们的坚持而感动,光明必将重回人间。
屋子里的炉火已经生了一段时间了,烧的正旺,烤的整个房间都暖洋洋的。法姆添了几块柴火,又拉开了门窗,确定房间的通风之后,躺在还留有体温的床上,沉沉的睡去了。
醒来时,火已经熄灭了,空气有些发冷。法姆重新点着了火,准备乘着蘑菇还算新鲜,做一顿烤蘑菇。再过一两天时间,这些蘑菇可能就变得很难吃了。
神使给他们发放的,用来吃饭的铁盒子很好用,不管是煮水还是做汤,或者是用来烤肉,都非常的实用。法姆小心的把蘑菇平整的铺在盒子底部,一边闻着蘑菇散发出来的焦香,一边小心的朝上面撒着佐料。第一批烤蘑菇完成之后,法姆正准备吃的时候,他听到屋子外面,传来了声音。
那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喊话声,因为太远,所以听的很模糊。
法姆一边咀嚼着美味的蘑菇,一边耐心的等待着,他知道更近的哨塔会重复这个声音,直到确认下一个哨塔喊出同样的消息之后,才会停止传播。到他这里之后,他也要尽职的朝着西边的山头传递同样的信息。
“……出现!”
“……出现!”
前面那个词还是很模糊,但后面出现这个词已经可以确定了。这个时候,法姆已经没有了吃蘑菇的心情,他把食物都放在了一边,人走出房间去,仔细的看向东方。
“大阳出现!”
“大阳出现!”
这是往东第三个山头喊出来的声音,尽管很微弱,但法姆确定就是这个词。
法姆急不可耐的爬到哨所的最顶层,看向东边的地平线,那里依然是一片黑色,但法姆能够感觉到,那里是有亮光的,尽管几乎难以察觉,但和纯粹的黑暗相比,那里就是亮的。
“大阳出现!”
“大阳出现!”
东边第二个山头再次重复了整个消息,已经确定无疑了。
“大阳出现!”
“大阳出现!”
法姆转向他的西边,用尽他全身的力气,像西方重复。
“大阳出现!”
“大阳出现!”
所有山头上,预备的烽火都被点燃,在法姆点燃他这座瞭望塔的烽火时,他已经能清楚的看到,天边的黑暗中,已经出现了白色的光。他注视着这白光越来越亮,就像一道道利剑,刺破了这维持了一个月的黑暗,法姆的眼睛在接触到这光芒时,那刺目的灼热让他眼眶里瞬间就充满了泪水。
一切都结束了!我们得救了!
第119章 下血本
一个人在三天时间里,连续跳二十九次伞是什么感觉?
嗯,站在玻璃电梯里,吴小清随时都有跳下去的冲动。不过他每次有这个冲动的时候,都会回头看看自己的身后。
嗯,教练不在,那还是先别跳了。
这就跟跳蹦极之前,下意识看自己脚上有没有铁环一样。
“吴总?抽烟吗?”
“哦……”吴小清下意识伸手要去接,却又摆摆手,“不抽,不抽。”
对方显然看出了吴小清的细微心理活动:“在戒?”
“也没抽过几根……谈不上戒。”
“那我也就不馋你了。”对方也收起了烟盒。
电梯门打开之后,对方又主动在前面引路。车就停在酒店门口,对方亲自开车,吴小清坐在副驾驶。车子启动时,吴小清问了一下时间:“大概要多久?”
“半个小时吧,很快。”
“嗯,慢点开,不急,”吴小清道,“资料发了吗?我看看。”
“应该发了……唔,要不我催一下。”
“不用不用,”吴小清打开手机,已经清楚地看到了邮箱里有了邮件,“到了,你好好开车,我看看资料。”
车子里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吴小清打开邮件,里面的内容对吴小清来说,就是天书——是全英文的。
吴小清连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估计都背得并不顺溜。
还好,手机上的英文,经过搜救队的翻译,通过眼镜之后,就直接变成了大段的中文。
但即使是中文,吴小清也是看的相当吃力,不要说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了,就光是里面单个的字和词,都能让吴小清整个脑袋发蒙。——让一位初中生读美国航天专业博士的论文,对大脑来说的确是残忍了一点。
“你们是从美国买来的专利?”
“这是基础,我们是在这个基础上改进的。论文还没发呢,发了就没法保密了。专利是我们厂自己的。”
“你们是专门供货给航天部门吗?”
“对。”
“不涉密?”
“不涉密,现在航天领域很多东西都商业化了。就算是火箭发动机,也不是秘密,美国不还是有个spaceX吗?搞的比政府还好。我们这个就更没问题了,顶多只是算配套。”
“你们的技术,跟美国人的区别在哪?”
“嗯,续航能力标准化了,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者减少……”
“……唔……这么说吧,美国人造的就是工厂的定制货,一次充满,用完了才能再冲,有点麻烦。”
“他们用的是高压氮气,好处是安全,缺点就是冲放太麻烦,续航短。”
“氮气瓶要增加续航很麻烦,不能共用一个气口,因为是高压,很容易出故障。这严重限制了太空作业的时间和范围。”
“我们的产品是标准化的,原理是靠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化合物本身不是氮气,对存储没什么要求,所以方便很多。”
对方虽然只是一个业务经理,可是在说到具体的技术时,还是说的头头是道。
当然,就算他一顿胡说八道也不会影响效果。
吴小清在他说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神游天外。
“对了……”大约是察觉到吴小清的走神,经理换了个话题:“能问一下,你是什么单位的?是政府订单吗?”
“哦,不是,”吴小清道,“拍电影用的。”
“拍电影?拍电影不是都用道具吗?有必要用这么贵的真家伙?”
“太空电影,买一批真货当道具,质感更强。”
“道具还好说,环境总没法模拟吧?”
“呵呵。”吴小清笑了笑。
“不好意思,瞧我这嘴多得……”
“不过,你们真的牛B啊,”经理对着吴小清竖起一个大拇指道,“就这么四个背包,就好几百万了,你们剧组也真是舍得钱。”
“电影么,不怕烧钱,”吴小清道,“反正是投资方的钱。但质量你们可不能打一丁点折扣,到时候导演说不定真把你们这设备送到太空拍几个镜头。”
“那不会,放心好了。不管你们是拍电影,还是真的上火箭,从我们厂里出来的东西,保证不会出一点差错。在合同上都是写明的——你要是不放心,我们还可以找保险公司。”
“那倒不必了,国内的保险公司估计也不做这块。”
“找国外也可以,有保险公司的话,价格上我们也可以给一点优惠——这可以做宣传嘛……”
说话间,汽车就到了地方。
是宁州的一块工业区,车子最后开进了一个叫精业化工的厂区,吴小清跟着这位经理走下车,一路走到办公楼。
吴小清对化工厂的印象,还停留在他们大阳村附近的一个化工园区——到处都能闻到刺鼻的味道,有时候到了晚上,风向不对的时候,人还会被气味熏醒。
不过,这里的化工业显然很不一样,空气中一点异味都没有,一路走来,也看不到那些巨大的管道和反应釜,连一个冒烟的烟囱都看不见。
走进会议室之后,吴小清主动问:“能给我一台电脑吗?我想看一下设计图。”
电脑很快就拿过来了,吴小清按照搜救队的提示,快速的打开桌面上的一个软件,以及刚才那份邮件中的附件文件。打开之后,他看到软件中出现了一个复杂的三维结构。
搜救队指挥吴小清,让这个图片旋转了一下,又放大了某些局部。就在吴小清别扭地操作着眼前这个陌生软件的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