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占几处地方,多吹填造几处岛,地方不就有了嘛。
孙泽语重心长:“咱们国家底子薄,凡事都应当从简。”
班长听得眼皮子直跳,默默看了眼巨无霸一样的挖泥船。
光这大家伙,他就没看出来究竟哪儿简单了。
南钥岛一战在国际社会上究竟掀起了怎样的轩然大波,海上的人一无所知。
他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后面的吹填造海工程进行得顺利多了。
原本不是菲律宾,就是马来西亚亦或是越南,甚至连文莱跟印尼都有船过来偷偷摸摸地跟个不停,现在海上一片平静。
孙泽冷笑:“就得好好打几场硬仗,不揍趴下他们,就跳个没完。”
他仰起头催促,“抓紧啊,都给我抓紧了,太平日子不知道能过几天呢。”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蕊蕊那位干爹一直号称苏联气数已尽,不日将分崩离析。
可只要苏联人的太平洋舰队一天没有撤离越南湾,那都是一颗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起来。
“我倒是觉得应当提防美国。”邹鹏身上学生气依旧浓厚,很愿意跟这位师兄好好讨论一下国际形势,“苏联现在自己情况不好,无暇顾及。”
美国不一样,美国当初主动向中国示好是为了联合中国一块而制衡苏联。
苏联现在日薄西山,那么联中抗苏就没有现实意义了,美国肯定不会坐视中国崛起。
前年那场没有闹腾起来的风波,就是美国想将中国和苏联一网打尽的最好证明。
孙泽眉开眼笑,拍了拍小师弟的肩膀:“小老弟,好好去看看二战史,看看二战究竟是怎样爆发的。”
当国内矛盾已经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时,统治者解决危机的出路往往是选择对外开战。
如此一来,矛盾焦点就会转移,战争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刺激国内经济发展。
因为一旦开战,政府就有大批的订单飞向企业呀。
孙泽眉毛眼睛集体跳舞:“苏联目前国内最大的矛盾是什么呀?不是意识形态,我的小老弟。他们最大的问题在于经济崩溃了。
顶尖的科学家相当于10美元的退休工资都发不出来。高层军官羡慕美国普通士兵的军饷收入。一个国家的精英阶层沦落到这地步,不乱才怪。”
最最要命的是,他们现在的领导人威信还是不足。
因为他从1985年上台到现在,对苏联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项领域体制改革,一项也没有成功。
老百姓心里头也是有杆秤的,日子过得好不好,他们最有数。
邹鹏的脊背立刻绷紧了,还带着点儿婴儿肥的面上肌肉也僵硬起来。
他不由自主地握紧了双手:“你是说,苏联会选择在南海打一仗?”
用外战来转移国内矛盾。
不,1988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长期陷在阿富汗战场已经拖垮了苏联经济。
理智点儿的领导人,这个时候不应当再贸然发动对外的战争。
“不知道。”孙泽盘腿坐在甲板上。
晒了一天的太阳,甲板都有些烫屁股。然而这种温热让他觉得熨帖极了。
他往嘴里头塞了一根棒棒糖。
孙教授找来的那位顶尖耳鼻喉科专家赵教授,非得说什么吸烟是刺激性因素,会让他的耳朵听力持续性恶化,愣是逼着他戒了烟。
孙泽本来想阴奉阳违的,哪有当兵不抽烟的道理。看看入伍一年以上的兵,哪个不是老烟枪?
可是他们归队前一天晚上,半夜爬起床上厕所,好巧不巧,看见客房里头外婆跟母亲抱头痛哭。
旁边孙将军压力山大,缩着脑袋,一句话都不敢吱声。
老太太一把鼻涕一把泪,就犯愁外孙年纪轻轻聋了,以后日子可怎么过。
孙泽原本想说老太太杞人忧天来着,可手摸到了香烟,刚好看到老人涕泪齐下的脸,他就无论如何也抽不出来了。
算了,古人还说父母在不远游。
他这样的不孝子,还是稍微意思意思吧。
孙少抿了口棒棒糖,漫不经心道:“他们动手也不稀奇,苏联人一向彪悍。”
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平原,不彪悍的民族估计也生存不下来。
班长咽了咽口水,语气迟疑:“他们真的会开炮?”
孙泽哈哈大笑,一个劲儿拍班长的肩膀:“你以为除了开枪开炮之外,人家就没别的招。我的同志哥,人家可以直接撞上来。”
1987年的“巴伦支海上空手术刀”事件知道不?挪威飞机偷偷摸摸跑到苏联海岸线上空,结果飞机被人家撞的直接在空中就差点开膛破肚。
觉得挪威小国家,苏联不怕对不对?
对着美国人,苏联硬起来也很牛掰的。
1988年2月份在黑海苏联领海上,苏联军舰差点儿直接撞沉了美国军舰。
虽然后来苏联外交部宣称是两艘军舰的舵机同时失效,所以不小心发生了碰擦事件。
这个碰擦的幅度可真够大的。
几个炮弹打下去都未必能有这效果。
此后直到现在,美国人都不敢再去黑海苏联人的地盘散步了。
邹鹏忍不住咽口水:“那苏联会派军舰出来撞咱们吗?”
孙泽似笑非笑:“现在知道当兵不威风了吧?小小年纪不好好上学,成天就想七想八的。我看啊,你还是回基地好好学习,准备考海军院校深造吧。”
邹鹏涨红了脸:“我不怕。”
他话音刚落,海面又风云突变,下起瓢泼大雨来。
孙泽立刻没心思管邹鹏了,一个劲儿冲着工兵嚷嚷:“快!雨水采集器准备好,今儿大家伙有没有干净水喝,就看这回了。”
得多收集点,一面盖房子一面种菜。
他一贯讲究统筹规划,绝对不浪费任何时间。
雨还没有停下来,侦察兵就发出嚷嚷声:“军舰,军舰来了。”
远远的开过来的,可不是苏联人的军舰。
班长立刻浑身的血都往脑袋里头涌,大声招呼众人立刻进入备战状态。
孙泽也眯起了眼睛。
从88年4月份开始,苏联就开始减少越南湾的驻军,不过还是留下了不少军舰与士兵。
这是觉得他们在海上动作太大,老大哥自觉,有必要出来好好震慑一下他们了?
邹鹏紧张得喉结上下不停滚动。
他的脑海中疯狂回荡着一句话,苏联人来了。
珍宝岛战役是多久以前的事了?他出生那年,江州城还在拼命挖防空洞呢,为的就是做好跟苏联干仗的准备。
没想到他父辈没有碰上的事情,今天终于要轮到他了。
苏联人的军舰越开越近,正在施工的所有人都进入戒备状态。
班长眼睁睁地看着苏联军舰,等待榆林基地发回的应对措施。
从蚂蚁变成了火柴盒,再从火柴盒变成了箱子,然后军舰一点点显现出清晰的轮廓。
苏联人的军舰在逼近,终于停在了他们肉眼都能看清楚的地方。
邹鹏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不由自主地看向孙泽。
后者面容肃然,目光一动不动注视着前方。
邹鹏嗓子发干,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他突然间想问孙泽,用海水种菜,是林蕊教他的吗?
其实自己也种过水面蔬菜,实验中学分配给他们班的蔬菜床,主要就是他在照应。
长得挺好。
原来人在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想的都是这些杂七杂八的问题呀。
果然不够英雄,实在有点可笑。
第375章 对峙的双方
雪亮的闪电撕破了漆黑的天空; “咔嚓”一声巨雷响; 暴雨几乎随着响雷一块儿落下。
倾盆大雨直接蔓延成瀑布; 劈头盖脸地往下倒。
整个世界仿佛都是汪洋大海。
苏联人的军舰就这么静静地停在前方,一动不动。漆黑的暗雨夜,仿佛一只漂浮在海上的幽灵船。
邹鹏捏紧了双手; 下意识地看向孙泽。
后者绷着脸,半晌没有反应。
突然间; 他手一挥:“走!吃晚饭去。”
既然岛上都盖起了房子; 他们为什么不能痛痛快快地吃上热汤饭?
收集的雨水经过过滤净化之后; 就是饮用水。
孙泽直接摆开了碳烤炉,开始现场操作海鲜烧烤。
旁边的固体酒精炉上汩汩烧着的是方便面; 散发出诱人的鸡汤香味。
可惜还没有来得及装上发电系统,否则他的电磁炉一拿出来,立马就能做出一桌满汉全席。
孙泽得意洋洋地炫耀:“我这烤鱼绝对不加盐的啊,你们睁大眼睛好好瞧着; 保证香死你们。”
邹鹏看了眼木炭,心中了然:“这是用大米草跟锯末屑压制成的吧?”
孙泽觉得这小孩实在是不上路子,一点儿都不配合:“你怎么知道啊?”
“学校美食节的时候,林蕊摆过烧烤摊; 推销过。”
每年12月底; 是实验中学例行的校园文化美食节,按照林蕊的个性; 怎么会放过如此好的打开市场机会。
孙泽放下鱿鱼,又开始往方便面里头加脆生生的蔬菜; 继续炫耀:“看看咱们这日子过的,有鱼有肉还有菜,一会儿你多尝尝啊,保准你没吃过。”
哪知道邹鹏这小子丁点都不配合,瞥了一眼就点头:“海芦笋吧,这个烧汤倒是挺好喝的。林蕊做过海鲜面。”
孙泽完全不想再搭理这小子了。
年纪轻轻的,怎么就这么讨人嫌呢?
班长心惊胆战:“孙……孙工,咱们就这么着?苏联人还在外头呢!”
孙泽姿态悠闲:“哎哟,你咸吃萝卜淡操心,他们这么大一艘军舰,又不是没地方避雨,你还怕他们被雨浇坏了不成?”
班长简直要跳脚:“万一苏联人一炮弹打过来呢?”
哦不,直接动手掀翻他们的工程船呢?
当初他们可是连美国人的军舰都直接撞得快沉了。
“你傻不傻呀?”孙泽将海芦笋下到锅里头,直接拿筷子捞了捞,“这又不是苏联的领海。你见过小弟打架,老大直接捋袖子上场的吗?”
不值得,为了大国风范,他们给小弟送武器倒是有可能。
就算真的要动手,苏联方面也会提前打声招呼,比方说勒令他们立刻离开岛礁附近,停止建筑作业。
班长手里端着面条,仍旧心不在焉:“那咱们就这么呆着?”
一想到苏联人的炮口对着自己这边,他连加了烤串跟海芦笋的方便面都吃不下去了。
“谁让你呆着了?我不是让你吃饭来着吗?”孙泽嗤笑,“忘了上头是怎么吩咐我们的,密切观察,不主动挑衅,但也别怕。”
邹鹏觉得领导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跟没事人一样。
他食不知味地吃着面条,孙泽居然有心思跟他讨论如何在岛礁附近的海水里头种菜。
孙少掰着手指头数自己手上有多少菜种,还兴致勃勃地打算种植红树林。
“要不种一圈椰子树吧,那个也能防风消浪。”
孙泽想的挺美,椰子树高大,下面还可以栽点其他作物。
吹填成岛不容易,这一船船的沙石也是从海底吸过来的呢。他可得充分利用所有的空间。
他且说且吃,呼呼啦啦干光了一大碗面条,这才抹抹嘴巴跟人换防,叫下一批人赶紧过来吃饭。
孙泽拍拍旗兵的肩膀,下巴示意苏联军舰的方向:“去,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邹鹏大吃一惊,脱口而出:“他们能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
照他来说,苏联人不吭声才是最好的。就算盯着他们干活,只要不干涉,自己这边就当苏联人不存在好了。
反正他们也没盖什么军事建筑,他们修筑的全是民用设施。
孙泽嘬着牙花子,似笑非笑:“你不觉得他们有点奇怪吗?”
这都不声不吭,在原地呆了足足有三个钟头了。
有事说事,苏联又不是那些小国家,压根没必要这么小心翼翼。
旗兵按照吩咐打出了旗语,对面的军舰也给出了回应,表示他们不需要任何帮助。
“这事儿邪门了。”孙泽笑出声,“你们说说,他们这是图什么呀?”
班长到底是老海军,下意识地就心里头咯噔一下:“那个,会不会是搁浅了?”
他们到南海报到的第一天,就听说过惨痛的案例教训。
几年前北海舰队有艘主力舰碰上台风天气,舰长没有予以重视,而离开舰艇吃饭休息去了。
结果慌乱中因为无人指挥,军舰触礁搁浅进水,后来被打捞出来,军舰也报废了。
今天海上暴雨,说不定干扰了苏联人的军舰雷达系统,直接导致他们方向判断失误,意外碰到了海底暗礁。
孙泽立刻眉开眼笑:“好事啊,这是。这说明海底有暗礁,可以省了我们多少吹填的沙石啊!”
班长要跳脚,感觉这位孙工关注的永远都不是重点。
“现在的关键是,咱们怎么办?”他眼巴巴瞅着孙泽,“万一苏联人跟菲律宾人一样,直接把军舰往这儿一杵,霸占了咱们的地盘怎么办?”
孙泽漫不经心:“那咱们就把他的军舰买过来就是了。”
班长吓了一跳,结结巴巴道:“苏联人怎么肯卖军舰给我们呀?”
别看两国已经关系和缓,可这种正儿八经的重要武器,苏联才不可能卖给中国呢。
邹鹏倒是想到了一桩轶事,前年百事可乐公司从苏联政府手中得到17艘潜艇、一艘巡洋舰、 一艘护卫舰和一艘驱逐舰。
这些东西是他们用的产品百事可乐换来的。
当然,这些军备早已超龄退役,已经不具备军事力量,可还是足以让人瞠目结舌。
班长跺脚:“咱们也能去换呀,就用咱们的茅台换。”
孙泽哈哈大笑:“这倒是个好主意。要不,你去问问他们愿不愿意换?说不定你还立了大功一件呢。”
班长脸上一红,立刻执勤站岗去了。
孙泽眯着眼睛看波涛汹涌的大海,慢慢吮吸口中的棒棒糖。
半晌过后,他才问邹鹏:“会说俄语吗?”
邹鹏面色一凛,挺直了脊背:“学过几个月。”
准确讲,他是参军之后才开始学俄语的。
除此以外,越南话,菲律宾话以及马来语他都会一些。
孙泽笑出了声,老气横秋道:“分明就是个秀才,好好学习吧,争取当个翻译。”
邹鹏涨红了脸,挺起胸膛强调:“我是一名士兵。”
“翻译就不是海军了?”孙少挠挠头,准备去洗澡,“老子还是工程师呢。”
天地良心,他什么时候考过工程师的职称了。
这简直就是典型的无证上岗,一点儿组织性纪律性都没有。
邹鹏听着哗啦啦的冲澡声发呆,完全没想到这人居然这样跟没事似的冲起澡来。
难怪他前面强调一定要做好雨水的蓄积工作,合着就是为了痛痛快快地洗澡啊。
少年人也觉得身体搔痒黏腻起来,真想好好的洗把澡呀。
孙少不仅洗澡,洗完澡后,他还直接钻进睡袋睡觉。
暴雨下了一整夜,他也美美地睡了一整夜,连半夜爬起床上厕所都没有。
邹鹏在边上辗转反侧,听着对方平稳的鼾声,简直嫉妒了。
第二天一早,他顶着熊猫眼爬起床,再看对方神清气爽的模样,郁闷与嫉妒的情绪在少年心中交织,几乎要膨胀到极点。
凭什么他就一点儿不担心?
无忧无虑的孙少吹了记口哨,笑容满面地招呼邹鹏:“走,陪哥哥走一趟。”
海面旭日东升,抬头碧空如洗,苏联人的军舰还停在原地不得动弹。
照这架势,触礁搁浅基本上没跑了。不然一整夜这么大的风浪,他们起码得挪个位置呀。
孙泽吩咐旗兵再次打出旗语,询问对方是否需要饮用水与食物。
“告诉他们,我们有方便面以及新鲜蔬菜。”
旗兵回过头,表情有点懵。旗语毕竟不是一门常规交流语言,这方便面新鲜蔬菜什么的,实在是超纲了。
孙泽挥挥手,直接端出了炉子。报菜名艰难,那就直接做出来给他们看吧。
邹鹏满头雾水:“这样也行?”
孙泽朝他神秘地眨眼睛:“这你就不懂了吧,方便面对于苏联人来说就是美味佳肴。”
酒精炉子一点,海风带着方便面的香气肆意飘荡。
就连执勤的班长莫名其妙都觉得肚子饿起来。
“苏联人不喜欢吃辣。”孙泽小心翼翼地搅拌煮开了的方便面,“鲜虾鱼板面估计他们不稀罕鱼虾了,香菇炖鸡面,他们肯定抗拒不了。”
他指了指锅子,示意旗兵,“就问他们,要不要吃这个。”
方便面在苏联有多受欢迎?军方一般只有高层才能够吃到方便面。
班长忍不住叹气:“那也太惨了点儿。”
像他们这些常年驻扎海岛上的人,什么方便面啊罐头之类的食物,是最不缺的。
孙泽冲他笑:“可咱们没有他们的坦克和大炮啊。”
班长悻悻地挠挠头,小声嘟囔着:“这倒也是。”
方便面的香气终于引起了苏联人的注意,他们愿意接受中方的帮助,但是不劳驾中方给他们送过去 ,他们自己过来拿就好。
班长立刻皱起眉毛:“没见过这样的,这是要趁机窥探我们。”
孙泽眯起眼睛笑,示意旗兵:“我们就在中间交接,谁也不到对方的船上去。”
到了这一步,他基本上能够笃定苏联人的军舰的确是发生的问题,否则不至于如此神神秘秘。
邹鹏陪着孙泽一块儿乘坐救生筏,今天虽然风平浪静,可是小小的救生筏浮在海面上,还是让他忍不住心惊肉跳。
两边的船越靠越近,邹鹏已经能够看到对面苏联人的面孔。
他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赶紧回想应当如何用俄语打招呼。
结果真是她多虑了,因为苏联人根本没有跟他们进行交流的意思。
两条救生艇靠近,苏联人拿了方便面就想走。
孙泽突然间笑嘻嘻地说出了句俄语:“也许我们能够帮得上忙。”
邹鹏简直被这人吓到了。
早上吃饭的时候,他开玩笑似的让自己说了几句而已,没想到这么快就学会了,而且发音相当地道。
“你们的军舰——”孙泽一抬下巴,生意苏联军舰的方向,“快要掉进海里头去了。”
那苏联人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吭声,而是将救生艇划了回去。
邹鹏仔细看海上的军舰,无论如何观察都没有发现舰艇有丁点儿倾斜的意思。
孙泽一本正经:“叫你一眼看出来了,哥哥我白当了这小两年的兵啊。”
邹鹏瞅了他眼,没好意思当场戳穿自己的这位师兄好像当的还是陆军。
海上的风平浪静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又刮起了大风。
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大风一起,邹鹏似乎真看见苏联人的军舰往海里头倒。
军舰搁浅在海里头,是件很要命的事情,意味着必须得想办法打捞。
要是完全掉到海里头去,这打捞工程可就巨大了。
所以军舰一旦发生危险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想方设法抢滩登陆,这样即使趴窝了,后续也好处理。
“动了!”班长激动地喊出声,“苏联人说请我们帮忙。”
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他就说苏联人硬不到哪儿去。
唯一奇怪的是,怎么到现在苏联人的救援船还没有过来?
邹鹏顾不上担心这个,只疑惑地看着孙泽,不明白对方究竟要如何救助苏联人的军舰。
孙泽笑嘻嘻的,嘴巴一努,示意他们挖泥船的方向。
邹鹏大吃一惊:“这个恐怕不行吧。”
对,他们的巨无霸上面的确安装了吊机,可根本不可能将苏联人的军舰也吊起来呀。
“瞧瞧你这脑袋瓜子多不好使。”孙泽啧啧感慨,“大耗子生小耗子,小耗子生小小耗子,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呀。”
邹鹏下意识地转过头看班长,指望宅心仁厚的班长能够帮他答疑解惑。
可惜的是班长有心无力,他也猜不到孙工究竟是什么主意。
“乌鸦喝水的故事听说过没有?”孙泽漫不经心,“咱们的挖泥船是干什么用的?”
班长满头雾水:“吹沙填海呀。”
邹鹏大吃一惊:“你是要在军舰底下填沙石,把船撑起来?”
天啦,还可以这样吗?有这样的救援方式吗?
他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还可以这样。
“废话,凡事都有第一次啊。”孙泽还是那副懒洋洋的惫懒模样,“看过车子掉在坑里头吗?还不是往水坑里垫上大石头,好让车子开出去。”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试试怎么会知道肯定不成功,反正那一块暗礁,他们是填定了。
刚好沿着这处岛礁,直接能够造出一座小岛来。
“军舰!”侦察兵跑过来汇报,神色难以掩饰紧张,“苏联人又有军舰过来了。”
孙泽笑容满面:“那正好,让这艘军舰上的人全都转移到那上面去,减轻点儿分量,也好让我们干活。”
说不定他经此一举,就创造了海上救援军舰的新模式呢。
第376章 运河显神威
进入7月份; 江州城的雨水更多了。
天上豁出了个大口子; 海龙王完全忘掉了要留点儿存粮等着过年; 将所有的储备全都一股脑的齐齐倒下来。
海上挖泥船忙碌不休的时候,港镇人民也奔波不停。
眼看水位一天比一天高,县里跟市里还有省里头天天吵架; 一个说要炸,一个说不许炸; 桌子都拍散了好几张。
可惜饶是他们吵得日月无光; 炸掉港镇保江州城的计划; 还是排上了日程。
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进入抗洪救灾的阶段,政府不停地动员帮助低洼地区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去。人民子弟兵也奋斗在洪水第一线。
6月底; 中国政府首次向国际社会呼吁,请求各方为灾民提供援助。
港澳台地区都动了起来,短短数10天的功夫,光香港地区就为灾区募集了近5亿的港币捐款。
让大陆人民感到欣慰的是; 这一回台湾同胞也没有袖手旁观,同样募集了好几千万的新台币。
听说大陆同胞需要废旧的集装箱改建房屋,他们还用船拖过来不少。
其他国家的人也为中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加在一起也有好几千万。
可这样的消息越多; 港镇人民越心惶惶。
尽管水镇让出的荒地荒山地带已经建起了一排集装箱房子; 还有好多3层小楼,但是谁又愿意真的离开自己的家园呢。
最早主动搬迁的是工厂; 越早稳定下来越有利于恢复生产。
林蕊也成功地拿到了批准下来的生产线,全天机器运转不休; 工人毫无怨言地三班倒。
因为他们必须得用最快的时间,将从自家鱼塘水田里头打捞出来的水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尽可能减少损失。
外头那些贩子是靠不住的,这些人就想着等港镇自己吃不消了,主动开口倾销大甩卖。
他们才不蠢呢。
商品价格一旦掉下去,就在后面恢复生产,短时间内都别想把价格再抬上来。
如此这般,后遗症影响恐怕得持续好几年。
他们咬紧牙关自己干,绝对不让人家占了便宜。
活鱼活虾活王八泡在水里头不安全,他们加工成鱼干,鱼骨头,鱼皮,龙虾
林蕊这个暑假过得极为不太平。
即使工厂里头的机器轰隆隆直转,她仍旧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只要洪水一天不退,她心里头就踏实不下来。
“老大!”
郭大炮跳下船,一路奔进厂房里,气喘吁吁地招呼林蕊,“出事了,我们跟苏联杠起来了。”
林蕊吓得心惊肉跳,舌头都打起哆嗦:“你,你开什么玩笑啊?”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个时候,南海那边怎么着也不会跟苏联硬碰硬啊。
再说苏联是疯了吗,这种状况下,难不成还想在南海干一架,好转移国内人民的注意力?
没道理呀,这完全不符合苏联当家人的个性。
杂志塞到了她面前,果不其然,又是外文。
谢天谢地,这回郭大炮家回国的亲戚人在澳大利亚,总算杂志上印的是英文。
林蕊迫不及待的翻看起上面的社评文章。
“目前,苏联军舰与中国军舰在南海对峙……”
林蕊才刚看了一句,就差点直接吓晕过去。
她手抖脚抖,简直抓不住杂志。
亏得苏木在边上扶住了人,自己继续往下看。
看到后面,他才长吁一口气:“没有打起来,好像是苏联军舰搁浅了。”
那本杂志上不止一篇关于南海风云的文章,后面介绍得更详尽。
为了减少争端,苏联太平洋舰队按照原定计划陆续撤出越南湾,结果碰到某处海底暗礁不幸搁浅。
刚好在附近作业的中国船只主动为苏联军舰提供帮助。
当然澳大利亚人的口吻绝对没有如此和缓,按照他们的说法,这就是北京方面一次有预谋的行动。
“中国海军出动了大型挖泥船,正在南海进行吹沙填海作业。我们有理由相信,中方从198。9年夏天开始的疏通运河以及加强长江河道建设工作其实是在掩盖他们发展海军的事实。”
林蕊被苏木扶着,看着一长串的军舰名称,突然间觉得祖国爸爸好像是大佬,家底子不薄啊。
澳大利亚人将这件事情于198。9年苏联领导人访华联系到一起,认为就是在这个时候中苏双方加强的合作,苏联方面为中国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
林蕊龇牙咧嘴,觉得这人实在是扯淡。
从8。9年开始,中苏双方的确实现了外交正常化,可要说苏联为中国提供军事技术援助,该把苏联想的多没大脑啊。
今时不同往日,眼下苏联人就是再狂妄,也不可能将中国当成50年代为苏联马首是瞻的小弟呀。
她抱怨了一通,抬头看见郭大炮才想起来要骂人:“你听话就听一句呀,吓死我了!”
郭大炮委屈的很:“我能认出来这么多就不错了。”
妈呀,那一长串的专业名词,看着他眼皮子直跳。
一看到苏联军舰跟中国军舰面对面,他立刻想到珍宝岛,腿都软了。
能够全须全尾地坐着船出现在小伙伴面前,郭大炮同学都觉得自己坚强聪慧又勇敢。
“你也不瞅瞅,现在河水都涨到什么份上了?”郭大炮委委屈屈,“我坐着船都心惊胆战。”
林蕊双手托腮,突然间嘀咕了一句:“好像没有我想象中的厉害呀。”
从5月份就暴雨不止,一直下到了现在。
江州是典型的江边城市,位处长江下游,其实按照常规来说,这都两个月的降水量了,应该要淹起来了。
可相当诡异的事情是,虽然水位在一天天往上抬,电视每天都在报警戒线,可终究没有暴涨。
就连江州城的老城区,今年到现在也没怎么淹。
难道雨污分流工程这么牛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