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养鸡场要是臭烘烘的,大家伙还怎么过日子?
  林蕊的目光落在养鸡场的地面上,污水顺着地势流淌进旁边的水沟。
  大约是因为水芹菜跟空心菜实在太能吃肥的原因,那水面除了污水流进去的那一小片区域外,其他地方看着还颇为清澈。
  “外公,蚯蚓是不是不喜欢吃鸡粪啊?”她突然间冒出声。
  养了一年多的蚯蚓,外公也积攒了一肚子的蚯蚓经,连连点头道:“那当然,蚯蚓最喜欢吃的,其实还是菜皮果皮这些。挑嘴的很哦。”
  林蕊走到污水下落的地方,外婆见了,赶紧喊她回来:“哎呀,你这丫头,也不晓得嫌臭。”
  苏木伸手拉她:“怎么了?”
  林蕊摇摇头,斩钉截铁:“既然不喜欢吃,那就别逼它们吃了。”
  外婆笑了起来,冲了冲自己的手,走近了两步:“那你打算让咱们怎么处理鸡粪啊?”
  现在就蛮好的,连县里头的领导过来参观他们的养鸡场,都说他们走在生态养殖的前沿。
  “靠这个。”林蕊伸手指着水沟,水面上的芹菜跟空心菜都生机勃勃。
  养鸡场的肥水为它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肥料,同时它们也清理了肥水污染。
  “这个不行。”外婆连连摇头,“水太肥的话,菜也会烧死的。”
  什么菜能在粪水里头活下来啊,更别说里头养着的鱼虾了。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施肥可是门大学问。
  直接下肥料稻田里头,什么庄家都会被烧死。
  “那是因为肥料发酵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植物根吃不消就烧死了。”林蕊指着水池道,“我们不怕,我们这有水。”
  从养鸡场冲进水坑里头的鸡粪残渣,也没有经过发酵处理,然而坑面上种着的蔬菜却长势喜人。
  这意味着其实它们不一定需要肥料先在陆地上完全腐熟好。
  除去这个步骤,养鸡场的卫生处理要省事好多。
  鸡粪一旦不及时拖走,就会臭味轰天,但是下了水以后,经过蔬菜的吸收处理,异味很快就被清除。
  外公摇摇头:“那水坑很快就会变成粪坑的。”
  他们的养鸡场可不小,每天的鸡粪能够清出两大板车。
  “这个水坑肯定不够。”林蕊指着马路对面的芦苇塘,“把这个也加进去,差不多就有四五亩水面了。”
  水面种菜,水下就养螺蛳跟黑鱼。前者吃沉淀下去的淤泥里头的腐化有机物,后者是肉食鱼,不会碰蔬菜根。
  林蕊蹲下。身,拿了根棍子搅水池底,示意苏木看:“这是水蚯蚓,黑鱼可以吃它,这样我们就省了一笔喂鱼的钱。”
  四月天的阳光下,林蕊眼睛闪闪发亮:“咱们将养鸡、养鱼、种菜全都真正结合在一起,就能够高效节能,全面解决问题了。”
  郭大炮听得目瞪口呆,始终疑惑,这样真的可以吗?
  林蕊还兴致勃勃地比划着:“咱们还可以在岸上种豇豆、丝瓜、黄瓜这些可以攀爬的蔬菜,充分利用土地。”
  外公外婆还在犹疑,鹏鹏先第一个叫起来:“奶奶,我们就按二姐说的做吧。”
  这么一来的话,可以省好多事啊。
  每次他看着奶奶清鸡粪,都觉得特别心疼。
  可是他要帮忙的话,爷爷奶奶都不准,说他年纪小,会做伤的,以后就不长个子了。
  苏木盯着水坑,态度要审慎很多:“要不这样吧,外公外婆,以后你们每天不用将粪便全清完,剩下的用水冲进坑里头。”
  如果污水的量增加了,水坑里头的蔬菜生长以及鱼虾生活都没大问题,那就意味着蕊蕊的方案可以试试。
  林蕊抱住了外婆的胳膊,开始撒娇:“外婆你就让我试试嘛。挖新池塘的事情我来负责,咱们合伙。以后水里头长的蔬菜,养的鱼虾归我。”
  外婆扑哧笑出了声,点了点小外孙女儿的脑门子:“瞧你这算盘珠子拨得多精明。”
  啥时候都不忘记挣钱。
  林蕊心知这事成了,喜出望外。
  她扬起嗓子喊招呼表弟:“鹏鹏,二姐聘你当鱼塘管理员,每天早中晚三趟负责巡视鱼塘,我给你开工资。”
  哎哟,这下子连管理鱼塘的人手都有了。
  至于到时候要进行鱼虾的捕捞以及蔬菜的采割,再临时雇用工人就好。
  只要不是农忙时节,乡亲们还是很愿意打点短工补贴家用的。


第319章 美丽葡萄园
  外公去了趟田里头; 拉起了笼套。
  里头的小龙虾挥舞着钳子; 一条大黑鱼活蹦乱跳; 林蕊还激动地看见了两只虎纹青蛙。
  然而外公并不满意,又去拎另外一个笼套。
  这回不仅收获了泥鳅,居然还有条大黄鳝。
  外婆看了都笑起来; 谁也不晓得是黄鳝是什么时候混进去的。
  鹏鹏高兴得不行,完全掩饰不住自豪:“咱家的稻田要成为水产乐园了。”
  外婆随手在坝上起了莴笋; 又剥了把蒜苔跟青菜苔。
  黄瓜秧子跟西红柿都开着小黄花; 在风中摇摆; 起码得到下个月才能吃。
  外婆喊了句外公,让他将水面上的蔬菜浮床拉到边上来; 又割了把水芹菜跟空心菜。
  今儿家里头人多,得给她的小孙孙小孙女们多做点好吃的。
  小欢急了,举起手来强调:“三太太,我也要吃。”
  嗯; 嬢嬢说小朋友要互相帮助,元元今天没空,欢欢帮元元吃饭。
  田边的大人跟大孩子们全都笑了起来。
  外婆擦擦手,摸了把小丫头的脑袋; 高兴道:“我们欢欢可要多吃; 长个子。”
  林蕊再抬头看,这才发现; 眼下四周改造过的水田,水面上漂浮着的都是蔬菜浮床。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 大家已经有样学样,在自家田的水面上种起了蔬菜。
  因为稻田与堤坝还有水面之间形成的高度差,几乎每一块水面上都清风荡漾。
  那一簇簇翠色欲滴的蔬菜,就在这四月的清风中轻轻摇摆。姿态说不出来的惬意舒爽。
  远远的,林蕊甚至闻到了水芹菜特有的清香。
  虎皮青蛙跃出水面,如闪电般的伸出舌头,一只小飞虫就这么被卷进了嘴巴。
  浮床旁边,黑鱼摇曳而去,只露出青黑色的鱼脊。
  王八趴在麦田边上晒太阳。
  大约是清楚人们还不至于这么快就要将它端上餐盘,大王八有恃无恐,模样儿懒洋洋,那龟壳简直一动不动。
  郭大炮看见了绿意盎然的水芹菜以及生机勃勃的空心菜,张了张嘴巴突然间冒出了句仿佛叹咏调一般的感慨:“啊,你是春天的播种者。你将春的希望播向大地,洒满人间。”
  也不知道他是从哪儿背来的作文范文。
  林蕊下意识地就脸红了,嘴里头嘟囔了一句,本能地往苏木身后躲。
  有点儿害臊,其实她根本就没有在郑家村好好推广水面蔬菜种植。
  那些漂躺在水面上的浮床,最初她还是出于跟魏镇长他们赌气的心态才是制作的。
  可是郑家村就像一位慈祥宽厚的母亲,包容着孩子的放纵胡闹,用它肥沃的水土哺育着蔬菜茁壮成长。
  林蕊张了张嘴巴,讪讪地冒出:“外婆,你要跟他们讲,水面上菜不能种的太多,不然下面的鱼虾就晒不到太阳了。”
  还有就是,她得好好研究下不同的水质环境下种植什么样的蔬菜最合适。
  比方说,像养鸡场养猪场旁边,因为大量的牲畜粪便作为天然肥料,所以适合种植养殖耐肥水的蔬菜跟鱼虾。
  可要是一般的水面以及沟渠,可能肥沃程度就比不上鱼塘,那最适应这种环境的可能就是其他蔬菜。
  林蕊忍不住在心中哀嚎,事情总是越做越多。
  就像一个圆,你在里头跑马圈之后,又惊恐地发现,外头有更广袤的土地。
  只要踏出去一脚,哇,好大一片辽阔的原野。
  能怎么办?要么拔腿就跑,要么只能埋头苦干。
  外婆却高兴的很:“咱蕊蕊以后肯定能跟郝教授一样,当个大专家。”
  林蕊吓得拔脚就跑,生怕突然间郝教授就从后面冒出来,非要收她当研究生。
  外婆哭笑不得:“你跑啥呀?又没狗撵着你。”
  林蕊头也不回,理直气壮:“马教授也要招我到他麾下呢。”
  说她是天生搞科研的料。
  哎呀呀,像她这么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好苗子,万一教授们为了抢夺人才而失了和气,影响该多不好啊。
  为了世界和平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她还是低调点儿,隐去一身荣光吧。
  小欢欢听不懂嬢嬢在说什么,只捕捉到和平两个字,立刻激动地强调:“和平鸽!”
  爸爸上次带她去看和平鸽,她还捡到了鸽子毛。
  奶奶帮她做成了书签,她准备送给小元元。
  林蕊直捂眼睛,现在的娃娃儿,成天在老阿姨面前秀恩爱。
  道真嬢嬢背着医药箱迎头走过来,见了芬妮,她笑着招呼:“今儿放假来家啦?”
  那轻描淡写的语气仿佛对面的少女之所以久久不曾归乡,仅仅是因为在外头上学一样。
  一股暖流流淌在芬妮心间,她喉头哽咽:“嗯,今儿放假。”
  道真嬢嬢从口袋里摸了一把宝塔糖出来,笑着分给几个孩子:“你们趁着放假吃了打虫,省得在学校里头不好意思。”
  小欢欢立刻强调:“打虫,好大的虫。”
  特别长的一条,白花花的,她都吓到了。
  道真嬢嬢点着自家孙女儿的脑门子,趁机教育:“那你以后还讲卫生不?不讲卫生的话,肚子里头全是虫。”
  日头已经升得老高,她拉着小孙女儿的手,准备带人回家做饭。
  外婆拎着鱼虾从后面追上来,现状立刻拦住人:“走啥,看到你三婶婶就跑,怕我拉你干活啊?哎,表想走,赶紧帮我烧饭。”
  道真嬢嬢要摆手,已经耽误鹏鹏帮她看了一上午欢欢了,哪里能再赖饭吃。
  小欢欢跳脚,急得小脸通红:“我给舅舅干活,我种菜菜的。”
  外婆立刻接腔:“就是我们欢欢可能干了。今儿给我们欢欢做好吃的。”
  说着她拿空着的手牵小丫头的胳膊。
  民兵队长扛着铁锹从村里头出来,见状立刻乐了:“哟,这是带走了小的,就不怕大的不跟着。”
  外婆笑了起来,跟人拉家常:“这葡萄栽下去了?我看着已经发芽了。”
  “栽下去了,都活了。”民兵队长语气自豪得很,目光落在芬妮脸上时,笑容不变,“要不要去叔叔的葡萄园看一看啊?等到结果子了,你们来吃,想吃多少摘多少。”
  芬妮有点儿拘束,下意识地抬眼看外婆。
  外婆朝着姑娘点点头,语带鼓励:“去吧,带蕊蕊他们一块过去逛逛。”
  她转过脑袋,朝道真嬢嬢笑,“今儿你可跑不掉。这一大家人的饭呢,你必须得帮我一块儿烧。”
  道真嬢嬢只好松开小孙女儿的手。
  这丫头听到葡萄园三个字,就双眼放光。
  当奶奶的人叹了口气道:“哎,反正地主请客,我这个贫下中农不吃白不吃。”
  几个大孩子立刻跟阵风似的,先冲回家,推老太出门,跟他们一块儿去看葡萄园。
  民兵队长家里头有几亩沙壤土,种水稻肥力不够,既往一直用来种山芋跟土豆的。
  村里头开始稻田养殖。
  他琢磨着这块田位置比较偏,跟其他的田地连不到一块儿,是不是可以想办法种点其他什么的?。
  “郝教授带着人过来看了,说可以种葡萄。”民兵队长一路走,一路跟人打招呼,随口介绍着自己的葡萄园。
  村里头的人看到芬妮,谁也没露出多惊讶的神色,只笑着招呼一句:“来家啦。”
  好像她就是出去上了几天学而已。
  坐在轮椅上的老太笑眯眯的:“来家了,放假就回来了。”
  芬妮跟着点头,鼓足了勇气:“嗯,来家了。”
  大嬢嬢笑眯眯的:“那来我家找琴琴玩啊,她今天也放假了。”
  琴琴跟芬妮同岁,初中毕业后没考上学。
  经过培训考核后,她进了镇上的天骄食品厂,专门负责用汤圆机包汤圆。
  大嬢嬢笑着摸了摸芬妮的脑袋:“听讲你现在跟着好厉害的大师傅学手艺,你也教教琴琴,她手没的你巧。”
  芬妮赶紧“哎”了一声,点头应下,又觉得不对,立刻摇头:“琴琴很聪明的。”
  小欢欢也点头表示肯定,琴琴嬢嬢会用柳条给她编花环的,怎么会不聪明。
  她认真地强调:“大奶奶不能说琴琴嬢嬢不聪明,我会告诉她的。”
  大人们都笑了起来,小丫头不好意思地将脑袋扎到了老大腿上。
  老太笑呵呵地摸她的脑袋 ,给小家伙撑腰:“就是,我们小人儿耳朵尖的呢。”
  芬妮在一片笑声中,终于放松了肩膀。
  她回过头,冲轻抚自己后背的林蕊露出了后如释重负的笑容。
  这一路走下来,她碰到的人不计其数。
  一开始还有点儿拘束,到后来,少女自己都恍惚觉得自己从未离开。
  其实现在村里头的模样已经变了很多,就连进村的这条路都整修过。
  可是无论它如何花团锦簇,天地换新颜,却依然是她最熟悉最挂念的家乡。
  走到葡萄园前,林蕊可以肯定民兵队长是故意兜了个大圈子。
  看新栽下去的葡萄苗不过是幌子,真正目的还是在无声地宣告,陈家人回来了。
  家庭与家乡的狭隙,如同个人与家庭,最终都会在时间流逝下达成无声的和解。
  民兵队长的葡萄园开过春来才种下,现在天暖和,枝条已经抽出了嫩生生的绿芽。
  连着三四亩沙壤土被修得平平整整,一架架葡萄简直宛如笔挺的树苗。
  民兵队长语气自豪:“我这种的可是乒乓葡萄,刚引进的新品种。”
  还是郝教授帮他联系的种苗,整个江州城都没什么地方种。
  老太笑容满面,夸奖道:“郝教授是我们的大恩人,你也是个做事有魄力的。”
  她摇着轮椅在葡萄园里头转来转去,连连点头,“我可得好好活,怎么也要吃上这国外引进的新品种葡萄。”
  民兵队长哈哈大笑:“您老可得加油。咱们镇上瞅着呀,您最有希望当百岁老人。”
  “好!要不怎么说港镇人最有眼光呢?”林蕊笑着搂住了老太的肩膀,“我老太就是老寿星。”
  她看见葡萄园边上挖了一半的水塘,随口笑道:“哎呀,叔叔,你这么一来浇葡萄可方便了。”
  弄个虹吸滴漏管子,连自己拎水过来浇都不用。
  民兵队长笑得直摇头:“我可不是单为了浇水方便,我还要好好养你说的青蛙呢。”
  林蕊愣了一下,突然间反应过来。对呀,她是说过葡萄园里头养青蛙,连打虫的钱都省了。
  少女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自己说的事情,大人们会真的放在心上,而且正儿八经地去做了。
  苏木不得不伸手拽一把快要上天的人,跟她咬耳朵:“人家肯定已经问过郝教授了。”
  没有专家发话,哪里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可惜他拉人拉得太迟,林蕊已经兴奋起来。
  少女的目光在葡萄园里头扫来扫去,一会儿看刚长出小欢欢巴掌大小的葡萄叶,一会儿又落在挖了一半的水塘上。
  眼下四月份,还不到农忙时候,民兵队长就趁着有空自己过来继续挖土。
  葡萄园围了一圈篱笆,到时候青蛙养好了,不怕它们跑出去。
  “叔叔,你别挖了。”林蕊突兀地开了口,“你挖错地方了。”
  民兵队长愣了下,好笑道:“怎么坐错地方啦?”
  林蕊一本正经,指着葡萄珠之间的间隔:“你应当挖在这儿。”
  青蛙是两栖类动物,即使不待在水里头,也喜欢潮湿的地方。
  “你养青蛙,有个重要的目的是让他们吃葡萄吸引来的小飞虫,减少葡萄虫害。”她伸手点着葡萄园尽头的水塘,“结果水源那么远,青蛙怎么肯跑到这边来?”
  都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稻花飘香的时节,正是水田里头灌着水的时候,如此青蛙才愿意呆着呀。
  等到稻田干涸了,青蛙就愿意往潮湿的地方去。
  民兵队长愣了下,看他自己的葡萄园,语气犹豫不决:“我本来还指望在葡萄架下面套种点儿菜的。”
  毕竟葡萄不是当年种当年就肯定能挂果的,就是结了果子,那中间还有大量的时间空着。
  民兵队长脑袋瓜子活,想在葡萄树底下再种几茬菜。
  这要是挖出了一条条水沟,那他的大豆还怎么种?
  林蕊笑眯眯的:“叔叔,不一定要种毛豆啊,你完全可以种水芹菜。”
  她指着葡萄苗之间的空距,“转而挖出了沟,里头就种水面芹菜。”
  乒乓葡萄她知道,不仅果子长得大,而且叶子也特别大。
  茂盛的葡萄植株就是天然的遮阳伞,可以为不耐热的水芹菜提供遮阴效果。
  如此一来,头上打着伞,根又泡在凉水里头,即使到了三伏天,说不定水芹菜也能生长旺盛。
  就算水芹菜长不好,还有空心菜作为备选对象啊。
  葡萄园里头的底肥打得特别旺,这多余的肥料渗透进水里头,完全可以被蔬菜吸收。
  林蕊积极地帮忙出主意:“到时候你连额外的肥料都不用撒,直接在水沟里头插管子搭着葡萄根,咱们还来滴漏,水肥不都全浇进去了吗?”
  葡萄成熟之前,园子里头的小虫数目有限。
  可是加了蔬菜之后,就会大不一样,这也是变相地为刚放养的青蛙提供食料。
  林蕊再接再厉:“在葡萄之间挖排水沟,还可以防止雨水过多,导致葡萄烂根以及糖分不足的问题。”
  至于那个挖了一半的水塘,就充当蓄水池,连着排水沟。
  不仅旱时供水,雨时排涝,平常里头也可以种菜养鱼。
  要是嫌弃光种水芹菜跟空心菜什么的太单调,完全可以栽荷花。
  莲子跟藕带都好吃的很,荷叶鸡也不错啊。
  队长,别犹豫了,眼下水芹菜在市场上可走俏的很。
  大爷爷今早上县城菜市场,个把小时就卖完了一筐。


第320章 有朋远方来
  民兵队长被林蕊说得心神摇曳; 眼睛一个劲儿往葡萄珠之间的空隙看。
  旁边的鹏鹏笑逐颜开:“那咱们肯定是头一茬子。”
  谁会在葡萄园里头挖鱼池啊。
  小欢欢也跟着起哄; 不停地喊:“葡萄下面养鱼咯。”
  可不是; 这狭长的水坑坑养鱼也许困难,但养些螺蛳还有泥鳅什么的,的确不成问题。
  民兵队长真怕自己再这么看下去; 立刻就要动手挖排水沟。
  他抬头看看天,立马招呼几个孩子:“先回家吃饭吧。”
  林蕊哪里会轻易放过他; 还在边上一个劲儿撺掇; “前头这一块砂石地; 还可以建个养鸡场养鸭场什么的,到时候冲洗的水直接流进排水沟里头; 你连施肥都省了。”
  苏木觉得民兵队长的脚步明显加快了,好像很害怕再留在蕊蕊身边。
  老太笑眯眯地接过从外孙女儿的话:“得养鸡,种葡萄都是下鸡粪的。那个种出来的葡萄甜。”
  民兵队长的步伐更快了。
  鹏鹏却有不同的意见:“养猪,猪每天都要清圈呢。”
  那肥料来的多; 肯定够这一片葡萄园生长了。
  民兵队长那步伐快得简直要飞起。
  后面的老人跟孩子都笑出了声。
  他也不回头,只大踏步往前走。
  行到村口,民兵队长才长长地吁出口气,又一鼓作气; 将老人跟孩子安稳送回家。
  经过厨房窗户的时候; 正在炒菜的郑大夫抬眼看到人,立刻招呼:“赶紧的; 快进去坐,就等你们开席了。”
  民兵队长还想谢绝郑家人的好意; 结果人没进院子,就先听见村委书记那洪钟般的声音:“那你说说,我们郑家村要打造个什么特色来?”
  正站在门口跟林建明说话的魏镇长眼尖,瞥见门外的身影,立刻招呼:“赶紧的吧,都上桌吃饭,一边吃一边聊。”
  林蕊跟苏木对视一眼,魏镇长可真不拿自己当外人,每回上郑家村招待客人,都直接选到他们家来。
  魏镇长什么眼神啊,立刻强调:“我可是严格遵守四菜一汤的规定,带着粮票过来的啊。”
  林蕊冲他做了个鬼脸,目光落在廊下郝教授身上。
  旁边大水缸上的小青菜长得茂盛,水润润的看着叫人蠢蠢欲动,缸里头养着的几尾鲫鱼正摇头甩尾,荡起一圈圈涟漪。
  郝教授朝林蕊点点头,没有开口,只侧着耳朵倾听旁边一位头发花白身材瘦小的男人说话。
  ““你们必须得充分发挥现有的优势,打造拳头产品。这个产品必须得市场潜力大、地域特色明显并且附加经济效应好。”
  站在他对面的村委书记搓着手,眼巴巴地看着老人:“哎呀,金教授,您给我们指条明路啊。咱们郑家村养鱼养虾种菜种蘑菇,您说的那个木耳我们也想种。大家伙儿不怕吃苦,就想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老人却非常审慎地摇摇头:“这并不是我研究的专业,我知之甚少。但有两点原则,一个是立足本地放眼全球市场;另一点就是要自主自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村委书记还想再榨出话来,站在郝教授与金教授中间的三十岁上下的男人却摆摆手:“选择和种植什么作为一村一品,是由当地自己决定的。其他方面只能给予技术指导。”
  林蕊在边上听着,突然间冒出了一句日语。
  郝教授一愣,哈哈笑出声:“可算是有人看出来了。老魏,这把你可赌输了。赶紧的,愿赌服输,彩头拿来。”
  魏镇长笑得直摇头,从口袋里摸出个木头雕刻的小兔子。
  本来他是拿来送小元元玩的。
  魏镇长好奇地问:“你是怎么知道金教授来自日本?”
  这一口地道的普通话比他说的可标准多了。
  林蕊下意识地又抱住了苏木的胳膊,笑嘻嘻道:“我猜的。”
  郭大炮与芬妮都叹为观止,这也太厉害了,他们完全没有发现有任何不一样的地方。
  魏镇长连连摇头,叹了口气:“你干爹教叫你猜这个呀。”
  林蕊的目光落在郝教授与金教授之间的男子身上,笑容满面地跟人家打招呼:“张师兄,你好啊。”
  其实她是认出了郝教授的这位大弟子。
  张师兄出国之前,跟路博士他们一起合过一张影,就压在办公室的玻璃板下面。
  林蕊见的次数多了,自然记住了张师兄的脸。
  既然张师兄是去日本留学的,那林蕊自然就要往日本方向猜。
  人只要起了疑心,再仔细观察,肯定能够发现细微不一样的地方。
  金教授点了点头,还是用流利的中国话回答了她:“你的观察很仔细。”
  旁边被鹏鹏抱着看水缸里头鲫鱼的小欢欢突然间冒出一句:“打倒日本鬼子。”
  院子里头的气氛一时间陷入了尴尬,道真嬢嬢擦着手,出来招呼大家落座吃饭。
  闻声,她立刻皱起了眉头,训斥小孙女儿:“不许乱讲话,叫爷爷。”
  小欢欢委屈的很,日本鬼子的确是坏人啊。
  上次她掉进去的那个矿井里,妈妈就说,日本鬼子在里头害死了好多中国人。
  道真嬢嬢赶紧一把抱起孙女儿,讪笑道:“娃娃不懂事,就会乱讲话。”
  “她说的很对。”金教授丝毫没有生气的意思,反而冲小欢欢深深鞠了一躬,“日本的确对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我们必须得时刻反省曾经的罪恶与残暴。”
  林建明冲他微微欠了下。身:“能够正视历史,是我们交往下去的前提。”
  外婆从厨房里头出来,满脸茫然:“吃饭啊,赶紧坐下来吃饭。”
  郑家的饭桌上,从来没有食不言的道理。
  即使有外客在场,大家照样时不时就说上两句话。
  林蕊下意识地偷偷打量金教授,结果不小心对上老人的视线。
  金教授微微冲她点了下头,居然主动说起了前因后果:“其实我是开拓团的孩子。”
  日本战败之后,他的父母作为战俘被苏联方面强行带去西伯利亚垦荒,当时的东北老乡收留了他。
  “金这个姓氏其实源自于我的养父母。”
  通化事件之后,遗留在东北的战俘都被遣送回国,他也离开了养父母家。
  “中国人救了我的命,即使他们知道我是日本孩子。”金教授叹了口气,“今年我退休了。我希望能够在人生剩下的时光,能够留在这里做点事。”
  魏镇长毫不犹豫:“欢迎您,我们港镇非常欢迎您这样的专家。”
  林蕊心中一阵无语,魏镇长还真是实用主义者。
  但凡有可能对港镇产生经济效应的,他都要想方设法拉进来。
  村委书记冒了句:“教授,您就给我们兜个底,你看着我们郑家村搞什么特色比较好?”
  张师兄都无奈了:“老叔,这事儿只有你们自己最清楚,旁人都不适合插手的。”
  外婆赶紧劝菜:“来,吃菜,都趁热吃菜啊。”
  她看小外孙女儿发呆,立刻给她夹了只小龙虾,“来,尝尝看,现在虾肉是不是比前面更好吃?”
  林蕊赶紧咬下虾尾,开始品尝虾肉。
  外公突然间冒出句:“以前这玩意儿是灾害,还是你们日本人带进来的。现在我们把它养出来,好多人都喜欢吃。”
  金教授语气恭敬:“中国人非常聪明,而且适应能力很强。”
  老太慢慢地咀嚼着米饭,咽下去之后才开口:“犯了错肯承认肯悔改,那就好。”
  餐桌上年纪最大的人开了口,气氛顿时缓和下来。
  林蕊剥了只虾尾肉,送到老太的饭碗里头,笑嘻嘻道:“还是您老人家真知灼见。”
  吃过了饭,大人们在清理干净的餐桌上继续闲聊。
  林蕊端着碗碟往井水边去,突然间扭过头,郑重其事地看着郭大炮:“你劝劝你堂哥吧,现在回国,肯定有他施展的空间。”
  别的不说,眼下浦东不是搞开发吗?拿卖了日本房子的钱,直接在浦东置办两套房产。
  不用30年,20年后,堂哥肯定会跪在他面前喊他爸爸。
  简直就是拯救他人生的大神,生活从此走上高峰。
  郭大炮有点儿犹豫:“我要是说的话,我大伯母会不会恨我呀?”
  乖乖,一个在国外混的风生水起的儿子,是多么大的荣耀,完全足够大伯母行走江湖各路横扫。
  林蕊一摊手:“是她吹牛重要还是儿子的未来重要?让她自个掂量去吧。”
  她这真是诚心实意地拯救技术人才。
  别的不说,经济一崩溃,肯定有大量的人失业。
  人家傻了吧唧,优先考虑裁员本国人?当然是第一个将外来人口先踢出局了。
  郭大炮犹犹豫豫,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我看到我大伯母说一声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