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养猪场的猪屎猪尿先要进行干湿分离,然后再对干粪进行发酵,沼液采取化学沉淀法,沼渣进行生物沥浸技术,高效地解决问题。
  苏木看她慌里慌张逃跑的背影,摇摇头,下去拿椰奶了。
  好在人一旦沉浸于事业当中,再大的尴尬也能消化于无形。
  林蕊欢欢地设计了几个小时的污染物处理系统,扭过头问苏木:“你说,咱们要不要加入蚯蚓啊?”
  秋宝叔叔也说以前用泔水喂猪,现在不让用泔水了,这么多泔水该怎么消耗呢?
  厨房垃圾养蚯蚓是个不错的选择。
  苏木敲了敲她抓着的笔,言简意赅:“咱们先处理这个再说。”
  其实蚯蚓并不是非常适合处理厨房垃圾,因为蚯蚓喜欢甜味。
  厨房垃圾口味太复杂了,现在他们饭店的垃圾都要混合大量的果皮,用来诱导蚯蚓吃下去。
  林蕊双手托腮,愁眉苦脸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连蚯蚓都要挑三拣四。”
  算了,估计蚯蚓最适合对付的还是污泥,经过发酵的那种。
  苏木抬头看了眼天,催促她道:“咱们下去吧,奶奶该喊吃饭了。”
  他话音刚落,下面就传来无苦有气无力的声音:“吃饭啦!”
  小二姐最讨厌了,每回吃饭都要三催四请。
  上了饭桌,这人还非要跟他抢饭吃。
  林蕊咚咚咚跑下楼,顺手在无苦的光葫芦脑袋上摸了一把:“哎哟,我们无苦饿坏了,脑袋都不发光了。”
  小和尚震惊,下意识地看向怀中的小元元。
  小丫头认真地点点头:“哥哥要多吃点,哥哥好辛苦。”
  无苦顿时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赶紧忙不迭的跟着跑下楼去。
  饭桌上,林蕊叼着筷子发呆。
  林鑫皱眉:“什么坏习惯?好好吃饭。”
  林蕊转头问王奶奶:“奶奶,有什么东西是不挑嘴,啥都吃的。”
  王奶奶下意识地看向了无苦。
  王大军笑出声来:“没错,我们无苦从来不挑嘴。”
  林蕊没开玩笑的意思:“馊的臭的也吃。”
  小和尚立刻要跳脚:“二姐你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苏木赶紧按下师弟:“你二姐说正经事呢。”
  林建明扒了口饭,笑着看小女儿:“你又想干什么啦?”
  “厨房垃圾。”林蕊端正了颜色,“以前泔水基本上都是用来喂猪,现在不让喂猪了,得想办法处理它们。”
  “直接拖去垃圾场进行发酵啊。”林鑫觉得妹妹有点傻,“港镇那儿不就是这么做的吗?”
  林蕊迟疑道:“可是沼液沼渣,只能用来种菜种稻子,要是再转化为食物的话,还需要经过一个循环。”
  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有大量的能量被消耗掉了。
  她总觉得能有更好的办法,就像养蚯蚓一样,养其它什么东西。
  猪的粪便可以养屎壳螂,他记得初中生物书上有一个趣味阅读,说的就是屎壳螂被进口去澳大利亚消除牛粪污染的问题。
  厨房垃圾养什么最好呢?
  王奶奶正帮忙想主意,店里头翻工回来了,拎着大包小包。
  她赶紧放下筷子,跟人家去对账。
  一样样东西得点了签好字,后面才能报账。
  林蕊的目光扫过去,落在杀虫剂上时,突然间眼前一亮:“对了,蟑螂!”
  科幻小说里头,什么蚯蚓饼干,蟑螂饼干都有,这意味着二者都富含高蛋白质。
  “奶奶,蟑螂挑嘴不?它们怕不怕辣?”
  王奶□□也不抬:“我倒是希望它们挑嘴,省得天天得想办法别让它们进家门。”
  林蕊高兴起来,立刻打定主意:“对,养蟑螂,养好了蟑螂就磨成蛋□□,既可以喂猪也可以喂鱼。”
  “我们蕊蕊又有新想法了?”店门口响起洪亮的声音,魏镇长往屋里头来,见到饭桌就笑,“来得早不如赶得巧啊,瞧我多会挑时候。”
  林建明站起身来,往外走了几步,迎他进屋子:“今儿是什么风?把你这个大忙人给招来了。”
  魏镇长连连摆手:“这话可得我说,今儿是什么天?您这个大忙人居然在家里头吃饭了。”
  他到市里头来领取一个表彰,又跑着去跟几家定点供应有机蔬菜的饭店联络感情。
  到了这会儿,公交车早停了,这人一点儿也不认生,居然直接寻上饭店门。
  “我就是来混吃混喝混住的。”
  屋里头的人都笑了起来。
  林蕊看着他就眼睛发亮,积极做起了推销:“养蟑螂很有前途的。要是养的好,不仅能够供应港镇的养殖饲料,说不定还能出口呢。”
  她这张大饼画的可不谓不大,天地良心,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到现在为止,她除了知道蟑螂饼干之外,而且还是从科幻小说里头知晓的,其他的怎么养蟑螂,养好蟑螂以后又该怎么处理,她都毫无概念。
  魏镇长已经习惯于她想到哪说到哪的个性,纯粹当成集思广益,点点头道:“那我回头可得找专家好好打听一下,说不定还真能把养蟑螂搞成产业呢。”
  林建明不甚赞同地摇摇头:“这个事情你可得做好调研,不能贸然上马。”
  林蕊急了:“爸,我是说真的,养蟑螂真的很有前途。”
  上档次的科幻小说从来都不会胡说八道,而是非常严谨,都有科学依据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讲的比某些专家更加有道理。
  卢定安朝林蕊微笑:“不是说蟑螂养殖不好,而是一个安全问题非常重要。”
  蟑螂不同于蚯蚓,蚯蚓大面积逃逸,其实问题不大,反正它们钻进土壤当中,还能够起到肥沃土壤的作用。
  蟑螂完全不一样,蟑螂一旦逃逸的话,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
  “所以蟑螂的养殖要比蚯蚓复杂很多,如果真要搞起来,必须得有一套严密的控制系统。”
  林蕊泄气了,她本来还想自己养着试试看呢。
  饭店里头最不缺乏的就是厨房垃圾。
  刚好她还能试验一下蟑螂的口味,看它们到底是不是什么都吃。
  魏镇长反过来安慰林蕊:“这个既然人家能养,咱们肯定也能养。不会技术,学就是了,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情。”
  林建明不得不开口提醒魏镇长:“港镇哪里有地方给养蟑螂啊?你可不要被这丫头给带偏了。”
  现在的生态农业搞得就挺好,千万不能贸然扩大生产范围。
  魏镇长狡猾地笑了起来:“当然不是用咱们的地盘养,领导要给我塞地方,那总得拿出点诚意来。”
  桌上的人齐齐抬起头,惊讶地看着他。
  塞地方,啥意思啊?难道又要提拔他去县里头当干部了?
  魏镇长摇摇头:“我可不走,港镇是我的根基,我这还没有整理明白呢。”
  组织上见他态度坚决,开始灵活机动地退而求其次。
  不离开港镇是不是?那好办,山不过来我过去,就将跟港镇连着的水镇也并给港镇。
  林鑫惊得筷子差点儿掉下来,难以置信地看着魏镇长:“那水镇能同意?”
  魏镇长笑眯眯的:“他们不同意,我更加没负担啊。”
  林蕊扑哧笑出声来:“他们不同意才怪。”
  港镇率先搞生态农业,争取得全市政策扶持,投入成本小,收获的效益却高。
  周围的乡镇哪个不羡慕?
  对老百姓而言,前面挂着什么牌子根本不重要,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才是重点。


第312章 自建发电厂(捉虫)
  晚上魏镇长真没去招待所; 也没打电话让镇上的车子过来接他; 而是老实不客气地蹭了林建明的床。
  林蕊囧囧有神地看着她家风采依旧的林建明同志; 真心非常担忧啊。
  林鑫莫名其妙:“干嘛呢?你在愁什么?”
  要是照实说的话,他们家林鑫同志估计会直接揍死她吧。
  林蕊煞有介事:“我在想县里头能同意啊?他上次还得罪了那个什么胡主任呢。”
  好像那人还有点儿分量,秋宝叔叔愁眉苦脸了好一阵子。
  林鑫意味深长地看着她:“你不知道吗?这不是你经过手的事情?”
  林蕊莫名其妙:“我知道什么呀?我经手什么事了?”
  “小欢欢那件事情; 李家的那个女的,不就是胡主任亲手放出来的吗?”
  林蕊瞠目结舌; 半晌才回过神来:“不对; 那个; 胡主任不是管招商引资那一块的吗?”
  这差的有点儿远,就算分管工作; 公安局跟招商引资扯不上关系呀。
  林鑫将被子摊开,叹了口气道:“说起来这也是自己找的,没事瞎得瑟。”
  胡主任这人特别好大喜功,尤其愿意显得自己能耐。
  他算是县委里头的老干部了; 在宁县方方面面都有关系,所以尤其爱在外头大包大揽 。
  当然,帮人办事总不可能免费。
  也不知道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两边就拉上话了。
  胡主任收了人家几瓶茅台酒; 又拿了个信封; 便接下了这笔生意。
  本来他根本没放在心上,些许小事而已。
  没想到上头竟然动了真格; 把他给拖出去了,刚好作为今年反腐败的典型。
  林蕊直接听傻了; 半晌才找回自己的舌头:“老魏可以呀,这一石三鸟的,借力打力。”
  要不是现在这么个节骨眼上,估计那位胡主任也就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而已。
  毕竟党和国家培养一位国家干部是不容易的,哪能轻易就把人家给废了?
  要允许干部犯错误,让他们在错误中进步成长。
  林鑫扬起手来作势要揍妹妹,这张嘴巴,真是什么话都敢乱说。
  林蕊本来还想犟嘴,一看姐姐的脸色,立刻识相地转移话题:“姐,你知道吗,我们狄老师男朋友移情别恋了。”
  林鑫哪里知道这些八卦,闻言好奇道:“你们老师不是开始挣钱了吗?”
  别的不说,《实验密卷》卖的挺好啊。
  没错,让林蕊悲伤的是,她提出的创意《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最终并没有被采用。
  出版社用的名字叫做《实验密卷》,顾名思义,就是省实验中学的秘密武器。
  林蕊知道这个名字的时候,瞬间有种《黄冈密卷》重现江湖之感。
  同志们,为什么不能前瞻一点儿看呢?明明将来一统江湖的绝对是五三啊!
  林鑫兀自奇怪:“既然没有经济矛盾,她男友又有什么意见?”
  “估计是嫌老师没有把时间精力放在她身上吧。”林蕊重重地叹了口气。
  看看,世道就是如此之残忍。
  她虽然怼郭大炮怼的很来劲,但她也清楚地明白,郭大炮说的并非毫无道理。
  社会现实就是这样,维系一个家庭,肯定要有人做出牺牲。
  舆论倾向于让女性充当那个牺牲者。
  林蕊忧心重重地抱住姐姐的胳膊:“姐,你要多关心卢哥啊。”
  就卢定安那条件摆在那儿,多少姑娘飞蛾扑火。
  要是她姐不留神的话,那他就肯定会被抢走了。
  这世道没有撬不动的墙角,只有不努力的小三啊。
  林鑫哭笑不得:“一天到晚想什么东西呢?”
  她心念一转,倒是劝起妹妹来,“你别老是欺负苏木,人家对你够可以的。”
  “哪有,明明都是他欺负我。”林蕊鼓着腮帮子,“他就是表面上看上去老实。”
  林鑫长姐如母,老母亲的心一发作,立刻紧张起来:“他怎么欺负你了?”
  说到底,还是女孩子容易吃亏。
  “没有,他就会在你们面前装乖,实际上一肚子坏水,跟无苦一个样。”
  林鑫看着妹妹气呼呼的样子,哭笑不得,只拍拍她的脑袋道:“你自己注意点啊。男女有别,以后别老是往苏木身上蹭。”
  林蕊立刻强调:“是他硬往我身边蹭的。”
  林鑫端正了颜色:“以后我每天都回家住。他要是有出格的举动,我来说他。”
  林蕊心花怒放,往姐姐怀里头一个劲儿蹭:“哎呦,姐,你太好了,我最爱你了。”
  林鑫没好气的拍了下妹妹:“睡你的觉吧,有口无心。”
  林蕊立刻哼哼唧唧,一个劲儿死命往姐姐的怀里头钻。
  才没有,她明明最爱的就是姐姐。
  斜对门,男生的屋子里头,苏木正在翻来覆去。
  无苦打着呵欠问师兄:“你干嘛不睡觉啊?要是睡不着,给我念会清心咒吧。”
  苏木声音闷闷的:“大姐以后每晚都回来住。”
  无苦立刻双眼放光:“太好了,我看小二姐还怎么抢元元!”
  小二姐坏死了,每天晚上都要搂着元元睡觉。
  现在元元张口闭口就是蕊蕊姨姨,他这个哥哥都要后退一射之地了。
  苏木想到鲁迅先生的那句话,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他一扭头,闷闷地背过身去。
  黑暗中,少年轻轻摩挲自己的嘴唇,仿佛陷入幻境当中。
  幻境里,他的嘴唇有温暖柔软的触觉。
  隔了一道墙,林建明跟魏镇长谈性甚浓,同样丝毫没有睡意。
  “老魏,你跟我兜个底,你到底是什么想法?”
  林建明躺上床,盖了被子,认真地问魏镇长。
  老魏一开始装死,后面被催的没办法,只得打着呵欠应答:“没想法,先守着我那一亩三分地把日子给过起来。”
  他心里头真正的想法是以港镇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开来。
  坐在办公室里头看文件不是他喜欢做的事。
  他就乐意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去走一走,转一转,看看真正的情况。
  眼下形势好,得趁机将水镇并过来。
  大规模生产都是这样,你的产量越高,单个支出的成本就越低。
  魏镇长心里头那本帐可是翻得哗啦啦响呢。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林建明字斟句酌,“你现在能够把摊子铺起来,是因为有免费的能源供应。”
  魏镇长笑出了声:“咱们港镇替城里人担着风险,总不能一点好处都没有吧。”
  他知道自己不像个正儿八经的国家干部,成天跟个生意人一样,总是打着小算盘,一分一厘的往家里头挪家当。
  “穷啊!”魏镇长叹了口气,“但凡咱们家底子厚一点,我愿意冒那风险。”
  自古都是富贵险中求,现在他也给水镇指条路,养蟑螂去。
  林建明哑然失笑:“你还真听那丫头胡说八道啊。我跟你说,你不搭理她这一茬,过一个月她就把这件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我倒是觉得有点儿道理。”魏镇长转过头来,“我这次上城里头,其实是想找专家询问黑水虻养殖问题。”
  林建明一时没反应过来:“那是个什么玩意头?”
  “一种大苍蝇。”魏镇长来了精神,“别看这玩意儿不起眼,养鸡养鱼养王八据说可好了。从外国引进的。”
  林建明立刻警觉起来:“你可小心点儿,当初引进水花生水葫芦的时候,都说可好了。你看看,现在大家都愁应该怎么办。”
  魏镇长胆大包天:“不愁,我去秋宝的那个塘里头看了,种了水芹菜,水葫芦就不长了。”
  既然这样,那就先将塘清一遍,然后都种水芹菜跟空心菜。
  这长出来的东西,就算人不吃,直接给家禽家畜的饲料都是好的。
  “水花生呢?”林建明跟他杠了起来,“我告诉你,引进的东西只要没天敌,肯定都会泛滥成灾。”
  魏镇长笑了起来:“你还别说,我真听说了个好玩意儿,叫叶甲,专门吃水花生的。”
  林建明正色道:“别到时候把这叶甲引进来,你的水稻蔬菜瓜果全都遭殃。”
  魏镇长摇头:“我在他们的实验室看了,这玩意儿邪门,就吃水花生,其余的东西根本不碰。”
  哎哟,当时看到他叫一个目瞪口呆呀。
  他就不明白了,那水花生到底美味可口在什么地方?明明连鸡鸭鹅跟猪都嫌弃的东西。
  他准备弄个大棚做实验,专门看消灭水花生的效果。
  万一情况不好的话,最多也就是毁了一大棚的蔬菜。
  现在他们搞生态种植养殖,最头疼的就是水花生。
  这玩意儿实在太厉害了,不用农药,光靠人工处理,消耗的成本太高。
  “叶甲不用担心,麻雀吃呢。”魏镇长笑了起来,“真正不行的话,咱们就放麻雀。”
  别以为麻雀爱吃粮食,人家是到了冬天没东西吃,才会打粮食的主意,平常基本上是各种小虫子。
  魏镇长谈性甚浓:“就是有麻雀吃了咱们的庄稼,也只能证明一件事,就是我们的粮食吃了没有问题。”
  到其他地方去看看,现在哪还有那么多麻雀呀。
  林建明觉得这人真是胆大包天,想到了就要做,一点儿都不考虑后果。
  魏镇长意犹未尽,扭头看林建明:“你想说什么?”
  话头子还是他起的呢。
  林建明犹豫了一下:“水镇,老魏,我想在水镇建个发电厂。”
  水镇距离江州城其实很近,但因为路没修好,走水路又绕一个大弯子,所以才显得偏僻了。
  林建明之所以将主意打到水镇头上,是因为城里地实在批不下来。
  他只能退而求其次。
  乖乖隆地洞,魏镇长陡然一惊,这可不是小事儿。
  还说他异想天开,他倒觉得林建明想得太远。
  林建明苦笑:“还不是电不够用。”
  电老虎实在太难打交道了,几头猪都喂不饱。
  “厂里的机器又不能停,停下来损失太大了。”林建明叹了口气。
  他没有将话说完。
  他还想着有了发电厂,不仅能够供应红星纺织厂的日常生产,还能倒腾点其他什么的东西。
  “你打算怎么发电?”魏镇长来了兴趣,“跟蕊蕊似的,弄个风车发电?”
  哎哟,别说,那玩意儿看着不起眼,居然不仅供应了山上的果树灌溉需求,连秋宝新盖的猪舍都靠那发电机供应电。
  如果不是秋宝嫌弃将原本的养猪场电力系统再改造一下太麻烦,就那个发电机,供应养猪场绰绰有余。
  林建明笑着摇摇头:“他哪里是怕麻烦,是怕出事。”
  小规模的倒腾一下,就算有什么问题损失也不大。
  可要是搭上整个养猪场,那成本就太高了。
  魏镇长聪明地跳过了这一节,只追问:“你也打算用风力发电?”
  林建明迟疑了一下:“其实要说稳当,还是火力发电最稳当。”
  只要煤炭源源不断地烧着就好。
  魏镇长摇摇头:“那水镇不适合,污染真的太大了。”
  这冒出来的烟,到时候被风一吹,连港镇也要受牵连。
  “你要是搞个风力太阳能发电什么的,我举双手赞成。可你要搞这个的话,我点不了头。”
  林建明有点儿想抽烟,搞那些听着是挺好,但实际应用起来困难啊。
  水镇虽然有山有河,但真算起来,不是风力多发达的地区,到时候是满足不了需要的。
  他跟魏镇长打商量:“污染肯定是会控制的,你就考虑一下。”
  魏镇长的算盘珠子拨得比谁都清,立马开始喊价:“我平白无故弄个发电厂回去,水镇人还不骂死我。”
  “工作岗位,我给提供工作岗位。”林建明端正颜色,“发电厂的工人,我给留40个名额出来。纺织厂这块儿,我也给30个名额。”
  走70个工人,对于乡镇企业而言,已经是不小的规模了。
  魏镇长精明得很,对着老熟人也一点儿也不客气:“水镇人口可不少啊,你这大老板可得大方点。”
  林建明无奈:“大不了到时候你们要用电,我这儿优先供应,保准比国家电网的便宜。”
  在成本控制这一块,林建明是有信心的。
  国家发电承担的社会责任更重,那成本自然降不下来。
  他之所以打算自己发电,就是为了想要控制生产成本。
  在商言商,他一个做生意的,更多的要从企业发展角度去考虑问题。
  魏镇长心里头一惊,直接坐起身来:“老林,咱们兜个底,你这是不是要扩大生产规模了?”
  林建明面色平静,没说是,但也没摇头。
  魏镇长赶紧摆手:“这个你可得考虑市场。现在棉纺市场已经饱和了。”
  否则怎么都那么多大纺织厂开不下去,仓库里头的货都积压着呢。
  林建明笑了起来,慢条斯理道:“你知道去年咱们国家进口了多少纺织品?出口了多少吗?”
  他报了两个数字。
  魏镇长一时反应不过来:“什么意思?”
  “到现在为止,棉纱出口还小于进口。”
  魏镇长在心里头拨了一阵算盘珠子,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其实咱们自产的棉纱根本不够用?”
  林建明点了点头:“对,这空缺的分量叫外国货给占了。”
  他野心勃勃,他要将这部分市场给挤出来。
  人家能做的,他们也能做,而且价廉物美。
  魏镇长大骇,旋即失笑:“你呀,咱们江州纺织厂的厂长应当你来干。”
  林建明笑着摇摇头,感慨万千:“要是江州纺织厂的话,我这事情就干不起来了。”
  厂子在发展,他又租用了车间,可他并不想接手纺织厂的工人。
  随手进入红星纺织厂板块的,原国有纺织厂工人数目越多,里头涉及到千丝万缕的关系,就越复杂。
  这不是正常的雇佣关系,他动不得,也打不了。
  既然如此,这种老爷宫人他用不起,索性不用。
  用发电厂的名义招工,然后再让他们慢慢往纺织厂里头引,这样工人就能够服从他的管理了。
  魏镇长来了兴趣:“怎么的?轻工业局没找你谈过话?”
  就林建明这工作成绩,轻工业局怎么着也应该考虑提拔一下他。
  江州纺织厂可大的很,好几个分厂呢,起码也让林建明当个分厂厂长啊。
  他那促狭的话语,引得林建明苦笑连连:“算了,我也就想呆在我的一亩三分地上。”
  要他接管二分厂可以,那必须得给他人事任免权。
  要是他动不了人,这厂子他就管不了。
  魏镇长意味深长:“还是得接手啊,不然你怎么要贷款?”
  想要扩张企业的话,单凭自筹资金,那是不现实的。
  想要获得银行的支持,那应当付出的代价绝对不能马虎。
  红星纺织厂说起来也就是合资企业,眼下是状况,想从银行倒腾出钱来,真心不容易。
  林建明叹了口气,看着天花板发呆:“我倒是希望咱们这儿风大浪大,可以有个风车,一年到头源源不断地发电呢。”
  可惜事不遂人愿,越是要用电的地方,电力资源越是紧缺。
  林建明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贾校长就找上门来,主动提供了风大浪大的地方。


第313章 风从海上来
  贾校长只在江州大学挂了一年的名字; 就又接到了新的调令。
  这回他自幕后移到台前; 要从学术界正儿八经地进军政界; 主政南省沿海地区城市东海市。
  临行前,他来跟林建明等人道别,顺便拉一波投资。
  说来也有意思; 南省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都不靠海,而是临着江。
  靠海的好几个地方; 因为偏近西北方向加上种种历史因素; 反而经济状况比较糟糕。
  贾校长既然要去当父母官; 自然少不了多方奔走,好给自己治下的子民带点儿见面礼。
  这人向来自来熟; 而且很擅长杀熟,二话不说,就杀到了串串香店来。
  林建明天听他开门见山的一番话,下意识地就要苦笑:“贾校长; 您可真是不见外。”
  “咱们老哥老弟的,有什么外好见?”贾校长语气热情,“怎么样?步子要迈大一点,你可不能光守着江州城的这一亩三分地。我可看好你成为咱们南省的一块招牌。”
  条件都是最优惠的; 对着林建民的红星纺织厂; 他肯定想办法争取最有利的政策。
  林建明还是摆手,表示自己有心无力。
  红星厂现在合并进来的厂子实在太多; 贪多嚼不烂,他起码有一半以上的精力; 花在如何消化这些厂子以及工人上头。
  “东海有点儿远。”他说了实话,“我这儿实在分。身不开来,冒冒然过去,说不定不仅帮不上忙,反而给你添麻烦。”
  毕竟贾校长本身是江州出生,再从江州带了人过去,搞不好东海本地的班子会有意见的。
  别看县太爷掌着大印,叫县丞联合着本地乡绅一块儿架空,甚至赶出去的父母官也不少。
  地方政治有地方政治的特点。
  贾校长挑挑眉毛,没有接他的话茬,只笑呵呵的:“旁的我管不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是我现在的重点。”
  什么都是虚的,只有叫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正经实在的。
  林建明只笑着点头赞同他的话,却坚决不接去东海投资的话茬。
  看看贾校长说的是什么话,他算哪门子老板,红星厂可是集体企业。
  贾校长也不捅破这层窗户纸,见说不动林建明,他也不生气,只笑着打听:“叶小姐呢?有一阵子没见她了。东海风景不错,我想请她去看看,论起海滩来,说不定不比香港差。”
  这位叶小姐背景可神秘的很,坊间一直盛传,她其实是香江豪门在内地的代理人。
  别看这人不显山不露水,可拿出来的都是真金白银,向来不玩虚的。
  眼下江州城里头,她投资的产业可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
  林建明摇摇头:“这我可说不清楚。你知道的,她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也不跟我们任何人打招呼。”
  算起来,她也就是何半仙的师侄女,勉强能卖师叔几分面子。
  可何半仙自己就是一个行踪不定的人,哪里还能拘束得了叶珍珍。
  到了林建明这一层,更加是没机会说嘴。
  贾校长点点头,笑容可掬:“这大能耐的人都闲不住。她忙也是应该的。对了,我就请你帮忙捎句话,见到她的话,就说我们东海敞开门欢迎投资。我保准,全省她都找不到有更优惠的地方。”
  林建明站起身,笑着点头应下,准备送人出店门:“一定,这句话我还是能做到的。”
  两人行到店门口时,恰好碰着林蕊揪着无苦的耳朵进来。
  不学好的东西,居然带着弟弟妹妹在巷子里头跟人家翻三角。
  所谓的三角就是用就收废报纸之类的叠成三角形。
  玩的时候拿一个拍另一个,将三角翻过来的话,那三角就属于自己了。
  小和尚疼得嗷嗷叫,兀自强行辩解:“我又没赌钱,凭什么不让我玩?”
  小元元跟小宝生被苏木一手一个牵着,看见哥哥雪雪呼痛的模样,全都伸手捂起了眼睛。
  哎呀,哥哥好可怜,他们还是不看好了。
  “拍三角多大的灰?”林蕊冷笑,“你自个儿想净化空气也就算了,不要祸害弟弟妹妹。”
  她一抬眼,瞅见了贾校长,立刻笑得跟朵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