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红尘)-第4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你也一样,明年都有可能轮调去瀛洲战场,当然,如果中原有变化就另说了!”

“太好了!”

“先生,接着说!”徐晃向着臧霸笑了笑,转向徐庶追问。

“嗯,这事说起来,要从曹操发动这场战争的另一个目的说起,那就是他公布的所谓的军事同盟。”

“这个也很奇怪啊,他都已经跟主公讲和了,这边却又公布这个是什么意思啊?”

“是挑拨的意思,想要挑拨我军与袁绍的关系,同时也是为他下一步行动做铺垫。”

“下一步?莫非他要跟袁绍开战?”

“事实上,他们已经开战了啊!”

“先生是说沛国,可是。。。那不只是一个小冲突么?”

“不,本来是小冲突,现在就不是了,这就是一个火头,是曹操故意点起来的火头,很快就会将大火烧遍兖州。”

徐晃和臧霸对视了一眼,如今这个情况实在是相当的复杂,曹操真是走一步看三步,这一步还要走出两步三步的效果来,一场有限度的战争,居然要实现那么多的目的,由此可见政治的深度和广度,这东西,确实是人们智慧的巅峰啊!

“那么,我们就隔岸观火么?”

徐庶笑了,眼神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隔岸观火?主公的想法恐怕是要改天换地了吧!

“这个问题嘛,我们从另外一个方向来看看吧,这一次徐州之战,公明、宣高和子安,以及蔡瑁将军一起,掠走了约莫三十万民众,这三十万人都将北上幽州,这个月从瀛洲方面运送到幽州的俘虏和百姓,有四十多万,从江东北上的山越人三万,从北边草原上抓获的胡族,以及自动归化的胡族四万多,合计有近八十万人口的增量。如果放在城市里里面,那么要新开至少四个城市,这将是一笔巨大的投入,同时还有个问题,适合建城的地方,特别是建造大型城市的地方是受诸多条件限制的,水源、耕地、资源、交通等等。。。”

徐晃和臧霸听得是莫名其妙,这是什么啊?跟眼前探讨的问题有关系么?

看着一脸困惑的两人,徐庶戏虐的笑了笑,接着说道:“再算上我们原有人口基数的增量,每个月大概增长二十万左右,也就是一座大型城市的规模,每月一座啊!去年,幽州新增的城市一共四十五个,都已经达到了三级镇规模,主要分布在辽东、辽西、玄菟、朔方、雁北等地。”

徐晃忍不住了:“先生,您到底是想要说什么啊!”

“呵呵,我想说,我们现在需要一些能够快速安置百姓的土地了,新开发的土地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开发速度不可能太快,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减少建城开发支出,所以,我们需要熟地!”

“熟地?中原么?。。。不对,不对!”徐晃摇着头,皱眉将自己的猜测给否定了。

一千四百零一章曹操回军袁绍退兵

方志文从徐州和庐江撤军的消息是方志文直接让人通知袁绍的,袁绍虽然大骂方志文不义,但是他也知道,这时候该是赶紧的收手的时候了,再纠缠下去,真的要与曹操发生大战了,袁绍立刻级给颜良和高干下达了立刻撤军的命令。

只是,这撤退是想退就退的么?

袁绍其实应该感谢徐晃,如果不是徐晃歼灭了夏侯惇的骑兵,现在夏侯惇的骑兵肯定已经出现在沛县附近,牢牢的将颜良和高干困住了。

如今夏侯惇手里没有骑兵可用,许褚一时半会也不敢不顾自己正在从临沂撤退的步兵,方志文的人从来都不是什么善人,如果自己太大意,说不定就被慕容方给灭了自己的步兵也说不定。

沮授为了设置陷阱引诱高干,在沛国部署的兵力过少,能够及时赶到的只有梁兴一支骑兵,乐进虽然手里有数千重步兵,却是用来守沛县城的,沮授更是光杆司令一个,结果在颜良快速的救援下,高干不顾一切的强行撤退,梁兴也只是沾了些便宜,最后还是让高干与颜良汇合,然后头也不回的一路跑回了邹县。

算下来,这次高干不赚不亏勉强持平,但是糟糕的是给曹操那边落下一个口实,曹操虽然因为在沛国附近缺少机动兵力,没有抓住高干和颜良,形成有利的开战时机,但是,事情已经闹开了,曹操接下来主动出手的几率就相当大了。

袁绍这边一边加紧进行战争准备,一边痛斥了高干坏事。将高干连降几级,不过还是留在军中戴罪立功。

其实曹操这边也高兴不起来,本来说好的在徐州虚晃一枪。然后再来个回马枪,一举将袁绍给刺落马下,可谁也没有想到,夏侯渊先是一败再败,夏侯惇更是上演全军覆没,这一下就将曹操的精心布置给弄得一团糟。

损失了数万骑兵已经够心痛了,被抢走了数十万百姓更是让人气愤。更可恨的是原本漂亮的回马枪使了个不伦不类,将高干诱之沛县,本来若能将之黏住。还有可能将颜良也黏住,然后形成会战,将这两支生力军歼灭,则袁绍的东侧防线将会出现一个大窟窿。曹操就能顺着这个大口子突进。将兖州割裂城两块。

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战略构想啊,谁知道因为夏侯惇的失败,就完全走样了,高干跑回去了,颜良也撤回去了,战争的开端没打好,整个节奏全乱了。

谯县城内丞相府,曹操正召集幕僚开会。商讨眼前并不让人满意的局面。

曹操微微的仰头看着地图,戏志才、荀攸、程昱、阎象等人也都盯着巨大的地图默默思索着。

“哎!~真是可惜啊!”曹操摇头叹息了一声。有些难以掩饰心里的失望,以及对夏侯惇的一些埋怨,与闻者都不出声,夏侯惇的地位不同,还是不要掺乎进去为好。

“主公,现在多说无益,如今我们的节奏忽然断了,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步调显然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属下以为,应该重新调整战略。”

“重新调整战略?”曹操抚须深思了一会,抬头道:“公达是说调整战略,这意味着从新制定整个战事么?”

荀攸点头:“对,情况不同了,有必要根据现在的情况重新厘定战略,原本的战略无疑是非常精彩的,但是时移势易,主公何必抓着不放呢!”

“呵呵,就是有些可惜罢了,也罢,公达言之有理,各位不妨放开限制,不要再受原本的战略局限,设想一下如何才能用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击败袁绍全取兖州。。。呃,还有青州部分,将之彻底赶回河北。”

众人点了点头,这下就好多了,至少没有了原来战略的限制,能用的办法和策略也就多了起来。

“主公,所谓的争战,无疑是杀人的把戏,最终的目的是摧毁对方的军队,因此,属下以为不用局限于一城一地,而是想方设法的与袁绍会战,依靠我军的强大战力,消灭袁绍的有生力量,只要袁绍的军队没有了,地盘自然就是我们的了!”

程昱不大懂战争,但是他有足够高的战略眼光,这句话无疑是说到了要点上了。

“仲德所言甚是,主公,按照仲德的这个思路,我们只要攻其必救,就能形成一次会战,关键是这个地方要满足几个条件才行!”

荀攸笑眯眯的接上了程昱的话题,曹操嘴角翘了翘,很感兴趣的问道:“哦,那么公达所要求的条件是什么呢?”

荀攸伸出手,扳下一个手指道:“首先,这个地方足够重要,只要我们进攻这里,或者是企图进攻这里,就能让袁绍寝食难安不得不救!”

众人点头,这是应有之意,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又怎么能起到调动袁绍的作用呢。

荀攸扳下第二个条件:“这个地方不能是坚城,如果是坚城,一来袁绍未必会那么紧张的派出援兵,二来攻打的时候也会旷日持久,这对我军是不利的。”

“还有么?”

“还有一点,这个地方必须有合适的地形,最好是不大利于骑兵机动的地形,以利于我军以长击短!”

曹操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大家一起将目光转向地图,试图从地图上寻找这么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地方,不过很遗憾,像这样关键的战略节点,一般都是大城池,不符合不是坚城这一点,而且,现在袁绍还在恢复性的开发兖州,所以主要的战线集中在从东到西的三条纵向战线上,相对来说,这是有利于防守的。

这回大家都有些失望的摇头了,荀攸也微微的一叹,袁绍摆出的是三条长蛇阵,如果想要打七寸,那么自己伸过去的手也可能遭到对方的反咬,而且,从任何一个地方动手,都会遭到来自两个方向敌军的夹击,这个态势其实不好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也分成三路进攻,一个个的城池打过去,以堂堂正正的战力压倒对方,不过这个代价和时间,可就大了。

曹操皱了皱眉头,看向一直没有出声的戏志才道:“志才,有什么想法么?”

“有一些,不过不大成熟,既然主公问起,那么属下说出来,主公看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吧!”

“呵呵,志才尽管道来。”

戏志才清了清嗓子道:“主公,适才仲德和公达的话都很对,寻找一个敌所必救的位置,形成一个有利于我的战场,然后大量的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这都很对。但是这种想法有些想当然,这世上哪有这种好事,除非我们面对是一个笨蛋,或者我们拥有有压倒性的实力。”

曹操点了点头,荀攸有些尴尬,戏志才说的想当然,大概就是指自己吧。

“袁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肯定不是易与之辈,这种捡便宜的想法大概是很难实现的,事实上,我们现在也很难找到他的漏洞。”

“那么志才是说,只能正战了?”荀攸有些不甘的问道。

戏志才摇头:“不,正战糜费时日,消耗甚巨,非是上上之选。”

“哦?那志才可有什么省力的办法击败袁绍?”

“正如公达适才所说,我们在寻找这么一个省力的办法,那么袁绍是不是也在绞尽脑汁的寻找这种办法呢?如果我们不能从袁绍的防御上寻找到漏洞,那么我们能不能主动的给袁绍一个漏洞,想必他也不希望战争旷日持久吧!”

戏志才的话让大家的眼神都是一亮,这就是引蛇出洞吧!

“志才有具体的想法么?”

“这个。。。属下觉得,可以将公达的后两条反过来用!”

“反过来用?就是。。。寻找一个坚城,以及适合骑兵作战的地方,这。。。。”

说了一半,曹操抚须沉思,荀攸却是眼神一亮,兴奋的接道:“寻找一个坚城,但是不要强攻,只要围困,对,就用战壕战术围困起来;有利于骑兵的地形,我们也可以人为的将之变成不利于骑兵作战的地方,只要敌军出来了,那么就有了消灭敌军有生力量的机会。”

“对啊,引蛇出洞,那么这个地方最险的莫过于中路的定陶,兵力最多的,是西线陈留,从地形上看,陈留周边水系发达,定陶相对平坦开阔,城池又足够高大,而且是衔接东西的战略要点,属下觉得选择定陶为好。”

曹操眼角露出了一丝笑意,不过他不急着表态,而是任由思路被打开的大家讨论起来,只要思路对了,剩下的不过是利弊的权衡,曹操满意的看了戏志才一眼,却发现戏志才神情严肃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似乎对眼前的讨论并不感兴趣,曹操心里一动,但是却没有追问,想着下来再私下问问。

戏志才想的,其实是更远的问题,如果没有干扰,击溃袁绍其实是一个可能性很大的事件,问题是,兖州到手之后事情会怎么样呢?

袁绍败回河北有没有大伤元气?刘备会不会再次与袁绍联手?司马防会不会眼看着曹操拿下中原?方志文会不会任由曹操在中原做大。。。。。

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如果同时联动起来,那么接下来曹操将会面对一个相当复杂的局面,曹操做好了应对这种复杂局面的准备了么?

一千四百零二章刘备入蜀夺占成都

张松将蜀中的情况,以及成都正在发生的事情,详详细细的告诉了刘备,刘备与昨天自己才看过庞元收集的情报一对比,发现张松果然是毫无保留的将蜀中给卖了。

刘备大喜,当即承诺将重用张松为益州刺史,两人把臂而出,开怀畅饮,这时刘备再看张松果然是不再觉得他样貌丑陋了。

众臣见刘备与张松的亲密关系,顿时也都各有想法,最高兴的莫过于那几个聪明人,都猜到刘备定是得了天大的好处,一场欢迎宴竟然在大家的凑趣之下,办的热闹和谐,张松也不由得觉得自己的决定做对了,这下算是得投明主了!

第二天,刘备召开了秘密军事会议,也请张松到场,展示了张松提供的精细地图,又备说张松说动刘璋请刘备入益州的事情,众人都是大喜,顿时觉得昨天的热情果然是没有白费,平白就的了一个益州,这得是多大的好处啊,真是天神庇佑!

大家仔细的商量了一下,决定由魏延为大将、庞元为军师组成军团,刘备亲自带五万骑步兵入成都,名义上就打着为刘焉吊丧的旗号,一路上有张松引路陪伴,至于到了成都之后该怎么办,只有到了再说,无外乎是驱逐刘表取而代之,然后说服刘璋主动让权罢了,只要军队控制了成都,到时候还何愁那些人不低头呢!

刘备担心夜长梦多,这种好事岂能延误。第二天就点起兵马向着上庸急进。

几日后,六百大军经过上庸入巴东,正式的踏上了主掌益州的道路。

刘备忽然率军入蜀中。虽然他是打着来成都吊唁的旗号,但是没有人是傻子,这里面的门道谁都清楚。

异人们的热闹就不用说了,支持刘备的异人更是大张旗鼓的跟随着刘备的大军行动,并且人数越来越多,他们是来看热闹,也是期待能在成都事变中分一杯羹。庞大的异人数量甚至比刘备的部队还多,跟在刘备的后面,热闹的跟过年似的。

这种高调的样子。成都的各方势力没有理由不知道。

有心人纷纷前去劝说刘璋,千万不要引狼入室,可刘璋早就认定了这些人是跟刘表穿一条裤子的,又怎么会听这些人的话呢。于是刘璋干脆闭门谢客。专心的在家给父亲守灵,对成都的事情一副不闻不问的样子。

实际上,刘璋派心腹盯着这些人呢,这些人见刘璋一副烂泥扶不上墙的样子,都很是失望,自然而然的都靠向了振臂疾呼的刘表这边,这下子可好了,刘璋更是死心塌地的觉得这些家伙都不是好人。更加认为他们反对借兵是别有用心了。

刘璋的做法将成都内的臣属大部分都推向了刘表,还有些胆小的都闭上嘴巴看热闹。想要等着事情尘埃落定了再出来站边就是了,一时之间,成都城内的各个势力似乎都投向了刘表。

庞羲率军回到涪城便无法再进了,因为前面的关城都有军队驻守,庞羲自称不是张任的对手,又没有得到刘璋动手的命令,双方只能在涪城下对峙。

刘表虽然得到了严家、黄家的支持,但是这两家也不是笨蛋,刘表说到底也不过是他们益州世族暂时推举出来的一个代表,要说这些人有多么拜服刘表那是不可能的,刘表本身也没有那种王霸之气,更没有相应的名声。

因此,这些世族虽然暂时认可了刘表,但是不代表会为了刘表而行犯上作乱的举动,刘璋没有将他们怎么样,让他们主动动手的话,那可就是犯们上作乱了,如果刘备没来也就罢了,如今刘备已经进入了巴西郡,更多的大军正在向着巴东和涪陵方向集结,一旦现在被扣上造反的帽子,那可是很可能身死族灭的。

从这里,就能看出世族的墙头草本质,他们根本的诉求其实是利益,当外部的危机危及到他们的利益时,他们首先会想到要用武力对抗,但是当他们觉得武力不能对抗的时候,他们又会迅速的转变方向,这种投机的心态造成他们现在左摇右摆的行为,一边他们与刘表商量着如何控制成都,另一边,却有不敢对刘璋下手,然后直接与刘备开战。

刘表现在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是,刘表在成都就是光杆司令一个,说起来倒是还有汉中杨家一帮子人,不过这些人又能顶什么事呢,要兵没兵要权没权的,刘表只能每天召集黄权、张任等等,摇动着三寸不烂之舌,试图说服他们狠下心来,一举拿下刘璋,然后向刘备宣战。

不过,一个新的消息传来却让他们如坠冰窟。

这个消息据说是从异人那边先传出来的,说是巴郡太守孟达,在刘备路经巴东时与刘备言谈甚欢,私下透露有另投明主的意思。

当然了,这个只是小道消息,当不得真,可是接着巴东郡忽然下令征集民夫,同时也向异人发布任务,修葺从巴东永安城到上庸的道路,说是为了方便商旅往来。

这两条消息放在一起,孟达想要做什么已经是秃子头上的虱子,再明显不过了!

稍微再想多一点,巴郡的庞羲是刘璋的儿女亲家,这么一来,刘备从上庸直入蜀中的道路就完全打通了,想要再依靠地利与刘备作战的人,都得自己回家去打脸了,一时之间,来刘表这里商议的人都少了许多。

刘表自己也有些害怕了,说到底,刘表就是一个投机分子,想要凭着一张嘴巴,一点小聪明空手套白狼的主,碰到刘备这种穷凶极恶、满手鲜血,从战场上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牛人,天生就心虚啊!

时间就在成都城中的人们摇摇摆摆、犹犹豫豫中过去了,刘备的行军速度快得惊人,原本刘表等人都预料刘备没有一个月是到不了成都的,到时候刘焉的出殡时间可是等不得的,大义名分一失,刘备就不大好办了,到时候刘表胁迫刘璋让位,然后名正言顺的跟刘备玩大义也还有得玩。

谁知道刘备行军速度快得惊人,两千多里的路刘备用了二十天走完,当刘备军忽然出现在涪城之下,守城的张任大惊失色。

刘备与张松亲自到关下,让张任前来答话。

张任带着副将吴懿上城与张松应对。

“张任,我奉少主之命,引刘皇叔入成都,为何你却不肯开关,还将庞太守也堵在关外,不让其入成都吊丧,你居心何在?莫非你也想跟严颜黄权一起造反了么?”

张任不屑的撇了撇嘴,故意不看张松身边的刘备,大声道:“我张任是军人,只知道听命行事,如今我接到的命令就是谨守涪城,不得让任何军队进入,如果庞太守想要简从往成都,末将绝不敢拦阻。”

“你奉的是谁的命令,难道你不应该奉少主之命么?”

“少主并无命令于我,我自然只听将军府黄大人之命了!”

“好,你果然是想要勾结刘表蹿逆背主了,关上的众位将士,如今张任悖逆妄行,将少主亲族,还有族叔都挡在成都以外,好让成都城中的宵小之徒趁机挟制少主,你们也打算跟着这个不忠不义之人一起造反么?造反可是要株连九族的,大家可要想清楚了!”

“胡说,你才是勾结外人呢,刘备雄踞荆州,觊觎我益州已经非只一日,你如今引狼入室作何居心!”

“哈哈哈。。。。真是笑话,这话你自己信么?如果你真是忠于少主,为何将庞太守的兵将挡住,莫非庞太守也是去成都造反的?刘皇叔身为当今皇叔,又是少主的叔父,难道还会害了少主不成?说来说去,你们这些鬼魅魍魉,反倒成了忠臣不成?你当大家都是傻子么!?”

张任打仗厉害,论到口舌之争,那肯定不是张松的对手,说不过了张任直接一挥手:“放箭!”

城上的士兵都有些愣住了,放箭?尼玛下面的是益州别驾,是荆州牧刘皇叔好不好,放箭?!谁敢啊!

张任抢过身边一个士兵的弓箭,张弓就射了出去,弓箭准确的落在刘备和张松马前,张松吓了一跳,反观刘备倒是淡定的很。

“张任,我看你也是个军人,当知道忠义二字,既然你坚持我刘备是来觊觎益州的,那么我不来也罢,只是这里有我那侄儿的亲笔书信,你总要让我那侄儿亲自来解释一下吧,难道你也可以代为谢客不成?这不是僭越了么?”

刘备的话说得客气,但是却话里话外都在暗示张任将庞羲和刘备挡住是别有居心的,这种软刀子配合上张松刚才痛快淋漓的一番痛骂,正好将张任的皮给拔得干干净净。

“哼!我没时间与你等废话,有本事就打上来,否则就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此路不通!若是在纠缠,莫怪我箭下无情!”

说罢,张任一甩手,转身走了,吴懿看着张任转身而去,又向城外的张松和刘备看看,一脸为难的叹了口气,转身走了。

刘备摇了摇头道:“这下该如何是好?”

“主公勿忧,属下今夜就为主公拿下涪城!”张松倒是一脸的笑意,样子轻松的很。

庞元眯着眼睛不出声,慢慢的摇着手里的羽扇,这是张松表现的机会,他是不会抢镜的。

一千四百零三章庞元入城游说吴懿

张松为何这么有把握夸下海口,并非是因为张松有什么秘技能攻陷涪城,也不是张松知道什么密道能直入涪城,实则是因为张松了解吴懿,吴懿这个人是个很聪明的人,不是智商很高的那种聪明,而是善于审时度势的那种聪明,这与张任的一根筋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张松认为,聪明的吴懿肯定知道该如何选择。

刘备与庞羲退回了自己的营地,庞羲对刘备的感觉很复杂,一方面,作为刘璋的儿女亲家,庞羲会担心刘备的目的,同时刘璋却又告诉庞羲,这一切都是预定的计划,最终的目的不过是驱逐刘表压服黄权、严颜。

可庞羲有不是笨蛋,自然对刘璋这个相当的天真的想法感到不可思议,可他在刘璋往来的书信中感觉到,刘璋的想法相当坚定,而且看成都如今的局面,似乎也是别无选择的,刘备不来,估计就是刘表得了便宜,如果比较一下刘表和刘备,显然刘备更让人放心。

这不但是因为刘备的名声更好一点,关键是刘备的雄心更大,就算万一刘璋被逼着让出益州,一个心胸更广的刘备肯定比善于耍阴谋的刘表更容易包容刘璋的存在,庞羲想得还真是长远啊!

回到营地,张松就到书记官那里发布了一个送信的任务,张松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在信里将道理和利益说得清清楚楚,想必聪明的吴懿自然能明白张松很隐晦的想要表达的意思。

张松的这个任务可不容易接。任务要求执行者至少要舌辩50级,当然了,奖励也十分的丰厚。跟随刘备前来的玩家数量非常多,其中的能人异士自然是不少,但是有谁能够比庞元更能胜任呢!

因此,这个任务一发出,就被庞元拿去了,此事张松并不知道,庞元悄悄的告诉了刘备。但是却让刘备要保密,千万别被张松知道,不然他面上可能会有些不好过。张松性格偏狭,要是钻了牛角尖可就不好了。

接了任务的庞元直接就从异人出入的小门入城,门口的守卫看到庞元的名帖,顿时就有些傻眼了。这家伙是刘备的手下。进城肯定没有什么好事,可是他也是异人,而且他明说了是要去拜见吴懿将军的,这算是离间计么?

见到守卫为难,庞元露出一脸蛊惑的笑容道:“各位兵大哥,我是异人,同样由这里出入的异人每天都多不胜数,你们可知道其中目的与我一样的人有多少?你们除非将异人都拦住。否则这城里我们要见谁你们是挡不住的,除非我们要拜见的人不肯见我们。这么说你们明白么?”

“可是,可是你是刘备的属下!”

“呵呵,你们看后面。”庞元指着身后远处的刘备营地,可以看见,不甘寂寞的玩家们正在向着周围的山区进发,寻找野怪什么的打发时间,又能煅炼技能以及顺便弄点小钱,不时的有人进入涪城中进行补给。

说到底,双方只是对峙,并没有开战,所以双方的异人还是一个阵营的,在门卫看来,这些异人除了注籍的城市是不一样的之外,在他们眼里这些个异人是没有区别的,而且支持刘备的异人,可不一定都是注籍在荆州的,还有不少是幽州的呢!

庞元的话让守城的卫士们有些凌乱了,这话听着就是有道理啊,怎么想似乎都是这么回事,自己挡不住但是他们要见的人如果自己内心坚定,不想见这些人,他们的目的自然也就达不到了,因此,自己拦不拦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不过。。。

“我们需要请示一下张将军才行!”

“好啊,那快去啊,就说我有重要的事情想要见吴将军,事关重大,涉及涪城的安危甚至是益州的未来,快去,我赶时间呢,呵呵。”

庞元这么一说,以及脸上露出的诡异笑容,忽然让这些卫兵有些迷茫了,这不是真的就是个离间计吧,自己这样朝上面一报,张将军与吴将军会不会因此就生了嫌隙呢?而且正如这个异人所说,自己能挡住一个,可挡不住更多的去见吴将军的人,这人反而大摇大摆的来这里声称要去见吴将军,肯定有古怪,如果刘备真的是有什么重要目的,肯定是悄悄的进行,哪有这样大鸣大放的说是要去跟吴将军密谋的。

“这。。。还是算了,你进去吧,吴将军忠义无双,谅你也不能得逞。”

说着还得意的斜了庞元一眼,庞元暗乐,自己的蛊惑技能果然是厉害,两下子就将这两个卫兵忽悠的找不着北了,还洋洋自得以为自己看穿了庞元的阴谋。

“呃。。。真的让我进去了,你们不去汇报了?这样不好吧!”

“快进去,废话这么多!”

“呃,好吧,好吧,那我就进去吧!”

庞元说着慢腾腾的向着城内走去,很快就融入了灯火阑珊中的人群中消失不见了,两个守卫互相看了看,总觉得有些怪怪的,不过现在人都不见了,想要后悔也来不及了,这事最好还是赶紧的忘掉为好。

庞元入了城,稍微一打听,就找到了吴懿的门前,直接将名帖递上去,守门的卫兵见了大吃一惊,不过还是赶紧的向内通传。

吴懿从城上回来,心里其实也是非常不安的,张松的话他是真的听进去了,如今成都的局势非常诡异,这里面的是是非非也不是吴懿一个地位不是很高的武将能够弄的清楚的,若是真如张松所说,黄权、张任等人在勾结刘表作乱,这个前景似乎是不大看好啊!

刘表是什么人,刘备又是什么人?这其中的高下一看便知,将宝压在刘表的身上显然是有些不大靠谱的。

吴懿心头烦乱,回到家里连饭都没怎么吃,正在书房里苦思,门外就递来一张名帖,吴懿一看之下也是大惊失色,这庞元是谁下面的人可能还不大清楚,可吴懿又怎么会不清楚呢,这家伙是名满天下的谋士啊!以前的名字可是总是跟战神吕布放在一起的。

吴懿赶紧大开中门,让人将庞元郑重其事的请了进来,可是当他看到庞元施施然走来,那脸上的促狭笑容顿时让吴懿大呼不妙,自己一个不小心竟然干了傻事!这事要是传到张任的耳中,自己这勾连外人的罪名怕是洗不掉了。

不过事已至此,再做什么都已经迟了,吴懿苦笑着迎了上去,当先拱手施礼:“吴懿见过庞先生,久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