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红尘)-第3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自然,而且,我们也会趁机谋取整个东平郡和任城,从南边给袁绍找点麻烦。等到袁绍摆平了黄巾贼,我们也差不多摆平了正个兖州,到时鹿死谁手,正如将军所言,要打过才知道。”

“呵呵放心,到时候失败的一定是袁绍那小子。”

庞元抿嘴一笑,指了指地图道:“袁绍如今换文丑主持邯郸战线,又调新降的张颌从清河郡侧击相对空虚的安平,北边则以防御为主,想要先从南边彻底消灭黄巾军的jīng锐有生力量,加上异人的积极参与,他们之间定会有一场空前的大战。”

吕布点了点头:“我军就趁机全取东平和任城,然后向济北和泰山渗透?”

“不急,我们还是先拿下面前的濮阳再说,而且濮阳城里可是还有三个大才呢,莫非将军将来不想控制黄河航道么?赵浮可是难得的水军将领。高览xìng格与文远将军类似,乃是坐镇一方的大将,沮授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韩馥的手下有一半的实力体现在沮授身上,韩馥之败,就败在不信沮授之言啊!”

吕布一拍大腿,咧嘴道:“正是如此,这三人,还有濮阳城中的部队,某家都想要,复庆可有好办法?”

“呵呵,等!”

“等?”

“对,等他们的家人到来,到时一切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原来,庞元也没有错失邺城大乱的这个机会,在权力交接是产生的短暂混乱之中,立刻下手将沮授、赵浮和高览的家人都弄出了邺城,等荀谌和郭图从忙乱中想起这个事情时,这几家人早就不见了,事实上,这里面还有闵纯做的手脚,闵纯对沮授还是很有些情分的

濮阳城中,高览、赵浮和沮授是坐困愁城啊!

袁绍的书信和公文都已经到了,按照韩馥的命令,投降袁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问题在于现在将濮阳围住的可是吕布,而袁绍现在还不会公然与吕布开战,但是吕布会不会公然与袁绍开战可就不好说了。

“两位将军,决不可接受袁绍的招抚!”

沮授的话斩钉截铁,让高览和赵浮甚为不解。

“这是为何,若是我们易帜之后,就是袁绍的部下了,难道吕布还敢跟袁绍开战不成?”

“正是如此!如今袁绍得了韩馥的地盘和军队,看似实力大涨,但是这个结果却是黄巾贼绝对不能接受的结果,因此,张角与袁绍之战已经不可避免,袁绍这个时候是不愿与吕布两线开战的,何况吕布可不是韩馥,吕布兵威之强天下谁敢轻视?”

高览皱紧了眉头:“沮大人是说,若是我们易帜,濮阳的情况根本就不会变化,而且袁绍还不敢公然来支援我们?”

“对,最后的结果应该还是濮阳被攻破,对我们来说这个选择等于没有选择。”

“可是,可是我们的家人”

赵浮的担心不无道理,若是袁绍也用他们在邺城的家人来胁迫三人,这三人还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沮授叹了口气,他空有一肚子的智谋,但是现在却丝毫也用不上,原本沮授是打算回到邺城之后,再想办法脱离这个大漩涡,但是却想不到一直被吕布困在了濮阳,现在邺城剧变,事情已经完全的脱离了沮授的控制了,更糟糕的是,他给家人发出的信件如同泥牛入海,竟然没有了回音,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高览也无奈的苦笑摇头:“若是那样的话,我们也只好接受袁绍的招抚,至于濮阳会如何,那就只能是继续打下去了,若是最后濮阳城破,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赵浮重重的叹了口气,想起韩馥的下野以及自己未知的命运,不由得有些神伤:“罢了,也只能如此了,不过濮阳城高墙厚,倒是不用太过担心。”

“未必,等到黄河水涨,吕布可以围堰灌城,到时候,我们怕是都要做鱼鳖了!”

沮授很不识趣的打破了高览和赵浮的幻想,濮阳根本就不是一个能够死守的地方,所以一开始沮授就是主张放弃濮阳的,占据濮阳的初衷也不是为了占地盘,可惜,韩馥从始至终就没有明白这点,最后却是因为濮阳一城而葬送了整个冀州,可惜啊!

正当三人愁眉不展的时候,忽然三只信鸽几乎同时出现在窗台上,三人惊讶不已!(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濮阳易手广川战起

上前细看时,却是三人的家人的来信,沮授急忙拆开来阅读,随即脸上神sè急剧的变化,原本的愁苦也顿时消失不见了,虽然神情中颇多无奈,但是嘴角却也上已经挂上了释然的笑意。

再看其他两人,也是差不多的表情,三人互相看着,同时失笑。

第二天,庞元单人独马进了濮阳,庞元作为一个玩家,扔在玩家堆里就找不着了,但是作为吕布的代表,不管他什么打扮,走到哪里,高览的人都盯得紧紧的。

庞元稍微在略显萧条的濮阳城里转了一圈,就直奔濮阳的府衙,正式递帖请见了。

沮授迎了出来,现在沮授的身份最微妙,由他出面接待庞元最是合适,而且高览和赵浮都信得过沮授,因此将谈判的事宜全权委托给沮授了。

“庞元庞复庆,吕布大人的智囊,一手轻轻的挑起了冀州大变,想不到却是如此年轻、如此普通的一个人,幸会,幸会啊!”。。

沮授矜持的笑着,其实他也明白,自己的家人都在这年轻人的手里攥着,自己能谈的东西也不多,只不过,高览和赵浮都希望能够争取点更好的条件和地位罢了,毕竟自己的是降将,被排斥是肯定的,但是不要被送去做炮灰就好。

“过奖了,别人不知,公与也不知么?在下之所成,盖因韩文节之所失,说起来,还要请公与兄多多包涵啊。”

“不敢,各为其主罢了。再说此事无论如何也怪不到复庆头上,说起来,还是在下无能。不能让韩大人采信。此事多说无益,请入内奉茶吧!”

沮授请庞元在偏厅坐了,奉上热茶,庞元四处打量了一下,对于高览和赵浮没有出现似乎也不奇怪,或许这俩个家伙正躲在隔壁偷听也说不定,庞元此来。谈的就是他们三人的未来,他们又岂能视若等闲。

“公与兄,咱们是明人不说暗话。如今形势如何公与比在下还清楚,想必公与也收到了家人的来信了,想不到这其中还有闵大人的关照,闵大人将公与等人的亲人送出城外。其中含义公与可能理解?”

“自然。闵大人不yù我等为袁绍所挟持罢了。”沮授的言下之意,其实是有些指责庞元挟持自己的家人,不过庞元不以为意。

“呵呵,在下倒是以为,闵大人乃是不yù公与等人投向袁绍,盖因袁绍此人并非明主,公与大才,袁绍虽然如今气势汹汹。但是能否最终成事,怕是还不好说。闵大人慧独具,或者已经看出了袁绍的虚实,因此才有如此作为。”

“哦?既然如此,闵大人为何不到陈留去呢?”

庞元愣了一下,面sè不动的说道:“或者闵大人已经没有了世俗之念,想要过些安宁的rì子吧。”

沮授笑了笑不置可否:“袁绍固然不足为持,吕将军可否?”

“自然,就算在下不是将军属下,也一样会有此回答,吕将军秉承大义、刚烈忠贞,乃是大汉的忠臣,以扫灭豪强一统汉室为己任,将军上得天子信重,下有我们这些从属的衷心拥戴,将军本人勇武异常、坚韧不拔,何愁大业不成?”

沮授默默的喝着茶水,听着庞元侃侃而谈,沮授是聪明人,如何会看不出眼前的局势呢?庞元发动濮阳之战的目的就在于挑动冀州局势,但是他却没有想到韩馥如此不堪,居然主动下野,将大好的局面都白白的送给了袁绍,如此一来,袁绍实力大涨,就算濮阳成功易帜,吕布所得,与袁绍所得仍然相差甚远。

不过,这个庞元看起来却是很有信心,这点沮授倒是十分赞赏的,至于说吕布如何勇武,朝廷如何支持这些,沮授反而不大看重。

“此次在下错算,想不到韩文节如此不堪,不过,韩文节手下若有十分实力,其中五分便在公与身上,若得公与,在下的一番筹划也就物有所值了。”

沮授一愣,诧异的看向庞元,想不到这个庞元对自己的评价如此之高。

“复庆谬赞了,在下愧不敢当啊!”

“在下并非信口开河,公与更无需妄自菲薄,吕将军如今有若大的地盘,但是周围却也有群雄环伺,吕将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非是没有兵将,乃是没有帅才,不能独当一方啊!若是公与肯出山效力,将来在下在北,主导冀州大事,公与在南,对抗豪强曹cāo,公台于西,抗衡袁术,则中原虽无险要,却可大安,吕将军后路既定,当可奋发图进,大事可期矣。男儿保家乃是本分,扬名于世乃是志向,公与岂无志向?”

沮授笑着点了点头:“复庆如此推重,在下也并非不知道好歹,只是不知道吕将军如何安排高览与赵浮将军?”

“这个大可放心,吕将军知人善任,而且此时用人之际,两位将军都是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吕将军yù委任赵将军为水军都尉,筹建黄河水军与袁绍争夺河道控制,高览将军坐镇陈留,担当陈留都尉,协助公台对抗袁术。”

庞元话音才落,隔壁传来一声异响,沮授看着庞元抿嘴笑了笑,拱手答道:“如此就有劳复庆转告吕将军,吾等愿意归顺将军,为国效力!”

庞元大喜!

“几位如何看待濮阳易帜归顺吕布之事?”

袁绍的脸上虽然在笑,不过那笑容总是让人看得有些发虚,逄纪最是了解袁绍,只是低着头不出声。

袁绍的眼神慢慢的在审配、耿包、辛评、荀谌、郭图、陈琳、徐邈和许攸的脸上划过,将众人的表情一一收于眼底。

“主公,此事虽然无奈,但是也不会影响大局,为了保证与黄巾贼的战事不受干扰,此事略作谴责就是。”

耿包的回答中规中矩,也代表着大家的主流看法,耿包说完,其他人大都点头赞同,只有审配和许攸面sè略有不同。

“正南以为如何?”

“主公,正如耿大人所言,如今我军的当务之急,乃是平灭黄巾,至于吕布确实暂时不宜闹翻,只不过,这濮阳事小,濮阳是数万守军乃至于高览、赵浮都不重要,但是沮授沮公与此人却是大才,未能使之为主公效力,实在是遗憾,主公当小心此人!”

袁绍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又看向许攸,许攸捻着山羊胡子慢悠悠的说道:“濮阳之失,盖因高览、沮授、赵浮的家人被人从邺城劫走,你让他们有如何选择,这事应该引以为戒。”

袁绍的眼神扫了郭图和荀谌一眼,郭图和荀谌顿时紧张起来,眼神也有些怨毒的看向许攸,心里不由得腹诽不已,你自己出风头也就罢了,何必用我们来做垫脚石!

“那时邺城人心惶惶,公则和友若难免会有照顾不周的地方,何况,根据调查,似乎当时是闵纯下的命令,闵纯此贼着实可恶,如今可有他的踪迹?”

逄纪应声道:“不曾有,此人早有安排,所以形迹很难察知,倒是韩馥的踪迹已经找到,其与其家人正浮于海上,在北上蓟县的船上。”

“此人居然还有脸皮去见天子,无耻之尤!”

“确实无耻”

看着众人小意的附和着,袁绍满意的点了点头,只不过,许攸那不以为然的眼神让袁绍有些无趣,好好的气氛就被这个家户给破坏了。

“如今文丑已经到位,张颌的部队也在向广川方向挺进,与黄巾的大战一触即发,暂时就不跟吕布计较此事了,至于东平郡和任城郡方面,还是要争一争的,不过不宜闹大,这事让颜良和大兄自行把握吧。”

“本初,你这个态度基本上就是将东平郡与任城郡拱手相让了,而且,张角遭到我军猛攻,必然会勾结张宝,在泰山和济南动手,因此颜良和袁遗将军哪里还有jīng力顾得身后的吕布?”

“那依子远的看法,有该当如何呢?”

许攸毫不在意袁绍的怒气,淡淡的说道:“此事易也,只需鼓动袁术攻打陈留,鼓动公孙瓒攻打太原,鼓动曹cāo攻打张宝,另外下令颜良与袁遗将军寸土不让,吕布见我军坚决,便不会得寸进尺。”

袁绍哼了一声,视线转向众人:“各位可有建言。”

“许大人所言有理,或可行之!”

“属下也赞同。”

袁绍心下叹了口气,脸上重新挂起爽朗的笑容,开口赞道:“子远所虑周到,就按照子远的计策执行。”

同rì,位于安平与渤海交界处的的广川爆发大战,张颌的意图直指信都,而张角却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

张角立刻书信与张宝,请张宝从泰山出击,攻打袁绍的侧背,以牵制袁绍的兵力,另一方面,张角亲自率周仓坐镇信都。

光熹六年五月二rì,袁绍亲自率重兵突袭广宗,打开了第三个战场,张角的局势顿时急转直下,袁绍的战略正是用邯郸和信都,扯开了张角的防线,然后才用重兵突袭广宗,目标直指巨鹿。

无奈之下,张角只好令张燕和张牛角后撤,回防曲粱、广平,而文丑却反守为攻,沿西路北进,攻取南和、襄国,不但从侧面威胁巨鹿,甚至有攻入赵国的态势。(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倾力猛攻张角败退

广宗城下如同蚂蚁一样的袁军正在向着广宗发起连绵不绝的攻势,仰头看向空中,无数的巨石弩箭在天空中交错,给人一种相当荒谬和错乱的感觉,焚烧房屋和器械的浓烟笼罩在城池上,像是一层浓厚的灰霾,让人呼吸的时候都觉得胸口火辣辣的痛。

战场上的声音已经不像刚刚开战的时候给人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而是像是隔着一层水雾,听起来似乎显得遥远而迟缓,手中的刀剑也变得越来越沉重,开始的时候可能还会胆怯、会慌张,但是现在,每一个在战场上搏命的人,都已经忘却了生死,只是机械的将手中的刀剑向着对手的要害招呼。

平时官长们反复说的战斗要领,每一个人都已经深刻的领会了,为何一刺就要回缩?因为你已经没有力气做别的了!为何必须保持阵型?因为你顾不得左右,只能看着前方!

在杀戮战场上,新兵很快就会变成老兵,没有变成老兵的都变成了尸体,战士们忘记了为何而战,将领们的鼓舞已经麻木了,失去了应有的效果,最好用的口号就是杀敌存身!每一个人都在为了能够活到下一刻而夺取同样希望活到下一刻的对手的生命,这就是战场。。。

在中军观战的袁绍脸上没有了平时总挂在脸上的笑容,而是肃然的看着面前的血腥战场,就算将这些如同蝼蚁一样的底层士兵平时完全不会放在袁绍的眼里,但是在这一刻。心里还是难免会有一点感慨和恻隐。

“正南,增加悬赏,让异人再加把劲!想不到城上异人的战斗力这么坚韧。”

“诺!”

“中军向前!支援登城!”

“诺!”

‘咚咚’的鼓声响起。中军开始向前压了,攻城的袁军顿时爆出一片欢呼声,战斗显得越发的激烈了。

“袁军上来了,纸符齐shè!”

“纸符用光了!”

“快去领啊!”

“没有了!可能守不住了。”

“最后一次齐shè,玩家都撤退,撤退!”

如今玩家的死亡惩罚越来越重,加上死亡后四天不能登陆。想要回到死亡之前的状态,没有个把月绝对不行,而如今与袁绍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为了保持战斗力,刘雁建议前线将领,在无法改变战争结果的情况下,应当保存玩家避免损失。

因此。在广宗的主将卜己判断广宗城已经守不住的情况下。卜己下达了将异人撤出战斗,向广平退却的命令。

而随着城墙上的生力军撤离,袁军迅速的扩大了在城墙上的战果,加上冲着袁绍高额悬赏刚刚加入登城战的玩家帮助,成了压垮黄巾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城破了,袁绍的骑兵追击着从北门逃出的溃兵和异人,不过由于他们是四散逃走的,追击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袁绍也不以为忤,能够三天内拿下广宗。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广宗被袁绍攻克,巨鹿城市圈就敞开了大门

曲粱也就成了孤城一座,没有了坚守的意义,张燕不得不将部队收缩回巨鹿周围,而文丑的骑兵攻陷襄国,则将张牛角部吸引了过去,挡在袁绍面前的就是坚守巨鹿的张燕。

袁绍原本的计划是用文丑牵制住围攻邯郸和肥乡的张牛角和张燕,用张颌牵制住信都的张角,然后自己猛攻空虚的巨鹿。

不过广宗的坚韧让袁绍的计划产生了变数,张燕及时回防曲粱、广平,张牛角随即被文丑吸引到襄国方向,邯郸和肥乡之围顿解,不过原本相对空虚的巨鹿却成了重兵防御的战略节点了。

袁绍立刻改变战略,将邯郸和肥乡的守军前推,由吕威璜和韩莒子统帅推进到曲粱,自己坐镇广宗,对巨鹿形成了围攻的局面,侧面则有在南和的文丑,巨鹿已经开始酝酿一场决定xìng的大会战了。

而在信都,另一场大会战也在酝酿着,袁绍利用这两个要点牵扯了张角的重兵,然后故技重施,命令新降的麴义悄然北上,一举攻陷南宫,并且向扶柳方向发展,企图截断信都的后路。

张角无奈之下只能从信都退往扶柳,但是半路上却被张颌追袭伏击,麴义又在拂柳城下设伏,当扶柳守军违背张角命令出城救援张角的时候,麴义趁机杀出,一举攻破了扶柳,张角虽然尽力约束部队,但是还是形成了溃败,等到张角一路仓皇退回廮陶,十亭兵马已经去了五亭,不过大部分都是被打散了,随后陆续返回廮陶。

袁绍连番使用相同的战略,却连连奏效,这其实已经说明了张角存在着兵力不足的毛病,而袁绍的兵力相对充沛,如果此时袁绍将张颌继续北调,从安国,甚至是唐县方向动手的话,张角更麻烦。

张角原本的意图是与袁绍形成会战,最好是依托坚城的防御战,但是每每被袁绍给耍了,这时张角才发现,自己的兵力真的是不足以掌控这么大的地盘。

袁绍发力猛攻,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将广平和安平两郡拿下,战略上连连得手让袁绍得意不已,而建言的审配也水涨船高,成了仅次于许攸的头号谋士,当然,这也许是袁绍故意给许攸找对手。

但是无可否认,审配的这个计谋确实是很老辣,即使张角明知道袁绍的打算,但是由于兵力不足,还是没有办法破解袁绍的这个战略。

按照审配的设想,拿下广平和安平之后,应该分兵北上,夺取中山国,对张角形成三面合围的架势,将张角向着太行山压缩,如果能彻底歼灭最好,如果不能,也要将祸水西移,将其赶到并州境内去。

当然,这种军事压缩最后肯定是要打大决战、攻坚战的,审配的设想是将这些大决战尽量的向后压,一来有助于稳定袁绍现在的阵营,毕竟袁绍是才吞并了韩馥的人马,还需要时间整顿,二来,则是希望能够一战而彻底消灭黄巾军的有生力量,因此让他们尽量的收缩比较有利。

光熹六年(永汉五年)六月十二rì,张宝在泰山对袁绍发起攻势,不过在颜良和高干等人的严密防守之下,效果并不大。

而吕布则趁机拿下了任城郡,袁遗无奈,只能向后退到鲁郡,结果整个任城和东平郡也被吕布吃下,随后吕布稳定住了战线,重新调整部署,提前进入了修整,准备袁绍与张角会战时可能出现的战机。

六月十五rì,张颌率军奔袭高阳,拉开了中山北线的战场,张角的战线如今是四处漏风,刘雁建议顺应袁绍的战略企图,收缩部队,在巨鹿、廮陶、下曲阳、上曲阳一线建立防线与袁绍进行大会战。

张角考虑再三,采纳了刘雁的建议,开始大规模的迁移人口收缩部队,袁绍军则乘胜猛进,吞噬了张角大片的地盘,不过大家都知道,现在的胜利不算是胜利,黄巾军的部队集结起来之后,在四个支点城市群中,兵力将会超过百万,袁绍能不能击败这百万大军,才是最后决定冀州谁属的关键所在。

袁绍最近很是兴奋,这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双方投入的兵力超过一百五十万,这还不算异人的部队。

玩家们也很兴奋,这是一场久违了的空前大战,双方阵营的玩家都知道,这可能是决定黄巾阵营命运的一战,双方自然都憋足了劲,准备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周围的诸侯们也很兴奋,特别是公孙瓒,由于韩馥的主动下野,让准备了半天的公孙瓒在冀州大战的前期什么都没有捞着,公孙瓒气得直跳脚,现在他可是期待着袁绍与黄巾军的大战,准备在必要的时候去抢占便宜。

吕布和张辽自然也是分外的关注这一场即将爆发的大战,这一战一开始,很可能整个冀州和兖州又会打破短暂的平静,开始新一轮的大战。

更让大家觉得奇怪的是,一贯以来喜欢四处干涉的密云似乎毫无动作,对近在咫尺的冀州连番的大战,密云似乎视而不见,难道方志文真的已经被跨界战争的事情牵扯了全部的jīng力,已经完全没有jīng力去顾及大汉境内的战乱了么?

袁绍、张角以及公孙瓒、张辽、吕布都在积极的准备着,这个夏天,难得的出现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只是连番的大战,让今年的夏收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冀州、兖州夏粮减产已经是肯定的了,整个大汉的粮价估计又会攀上一个新的高峰。

同样,冀州大战还会对很多的经济产业产生影响,比如军工产业、比如畜牧业、比如纸符制造和药品制造等等,无数的大小商家,还有最基层的农户和采摘玩家,都会从中受益,冀州之战搅起的巨浪,还在迅速的扩散之中。

而作为主角之一的袁绍,现在不但在为即将展开的大会战伤脑筋,还需要为大战之后的事情伤脑筋,所谓不谋一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作为一个领袖,袁绍必须将未来的节奏都想好,即时他不想,他的属下也会让他想的。

“本初,密云的想法必须要逼出来,这相当的重要,否则,得了冀州之时,反而可能是本初败亡的开始!”

许攸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话在这个当口说出来,那真是叫扫兴!即使袁绍一贯大度,现在的脸sè也相当的难看!其他诸人更是赶紧低下头,一脸肃然,其实肚子里都满怀期待的等着看许攸的笑话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兵进涿郡逼杀韩馥

袁绍吸了口气,压下心里的不快,最近袁绍的战事顺利,特别是弄掉了韩馥之后,袁绍更是神清气爽,自觉已经有了王霸之气侧漏的迹象,心里对自己的评价和期许自然也高了很多,如今这许攸很没眼力劲的猛说上什么败亡之始,实在是够扫兴兼且恶心人。

“子远何处此言啊?莫非以我冀州一郡之力,百万强兵,还不如方志文那蛮荒的边镇么?说什么败亡之始,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了?”

“主公所言甚是,许大人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逄纪立刻接上话,逄纪这个时候可不怕踩,如果被踩了更好,因为自己可是替袁绍顶雷啊!

“呵呵,本初啊,冀州一郡之力有多少?”

“许大人,冀州一郡之中有户三百七十万有余,口逾一千五百万,兵可两百万余。”

审配似乎很客观的回答问题,不过言下之意也有支持袁绍的意思。。。

许攸不屑的斜了审配一眼道:“那么正南可知密云有多少户?多少口?多少兵马?”

“这”

“那在下告诉你,密云户有近千万,人口接近三千两百万,军队可以说不计其数,怎么样?本初,能打得过么?”

“这可是如今方志文正陷入跨界国战的泥沼,又怎么可能倾力来对付本官?”

“呵呵,泥沼?那方志文是在为大汉的所有人挡灾!至于他会不会来对付我们在下不知道。不过,方志文从来都不是一个善茬子,我们在他手里吃得亏还少么?”

袁绍沉吟了一会。不得不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那么子远有何高见?”

“高见也无,有一些浅见,方志文固然陷身国战,其财力物力都向着海面上倾斜,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的战力却并无下降,相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的不断开发,他的实力指只会越来越强。但是。国战对他的影响是非常重的,因此他收缩了在大汉各地的部队,甚至连冀州大战至今都未置一词。因此,在下觉得他应该是打着坐山观虎斗的主意。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打算。”

“许大人莫非是想说,要试试看方志文是在等着我们与黄巾贼大战时,密云会不会以雷霆之势南下?”

“正是!”许攸看了一眼徐邈,对这个年轻人倒是略有赞赏。

袁绍悚然而惊,这种可能xìng确实是存在的,若是真是如此,袁绍最后很可能还是会闹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还会实力大损。反过来遭到吕布、公孙瓒和黄巾军的围攻。

堂下的众臣也纷纷的担忧起来,对于密云的忌惮有些人是很清楚的。有些人则不大清楚,但是许攸说出了密云的真实实力之后,恐怕没有人会不忌惮。

许攸扫了大家一眼,又看向面sè沉凝的袁绍,满意的暗暗点头。

“那么子远,该如何才能知道密云的打算?”

“很简单,提军北上,进兵涿郡,向天子讨要韩馥!”

“啊!”

“怎能如此?”

“这岂不是向密云宣战?”

众人大惊,许攸老神在在的抚着胡须,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这这是为何?”

“主公,许大人的计策是投石问路,想要看看密云是如何反应的,我军入涿郡,是冲着韩馥去的,说得再难听点,是冲着天子去的,却不是冲着密云去的,如果密云强烈的反弹并揪住不放,那么说明密云很可能会对我军动手,如果密云另有想法”

“密云还有一个选择,就是趁这个机会,一统幽州!”

许攸抢在审配开口之前,说出了自己的猜测,这个猜测让大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密云一直对冀州的事情不闻不问,是打着趁机一统幽州的主意。

“妙!妙计!”

“哦?景山,妙在何处啊?”袁绍眼神扫了一眼得意的许攸,微微的笑了笑,开口问道。

“许大人此策是在诱导密云兼并幽州,这么一来,密云就无暇南顾了,至少,在摆平幽州之前,密云已经无力南下了。”

许攸捻着胡须得意的点头,这正是这一策的jīng妙之处,如今被徐邈说出,许攸心里大爽,对徐邈的看法顿时好了许多。

袁绍呵呵一笑,扫视了一眼堂下众臣:“诸位对此可还有建言?”

“属下附议!”

“属下以为可行!”

六月底,正忙着准备大战的袁绍忽然派蒋义渠率兵进入了涿郡,声称是要向天子讨个公道,为何作恶多端的韩馥不受惩罚,还能获得郎中的任命。

消息传到蓟县,朝廷里的众臣们顿时乱作了一团,朝会上更是针锋相对的吵了起来,主张将韩馥交给袁绍以免除麻烦的一派是张邈为首,主张严厉斥责袁绍不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