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红尘)-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慕长翅膀的家伙,这是不是因为人类的灵魂中其实是藏着曾经飞翔的记忆呢?
“殿下,雁北都督吕布将军在外求见!”“快快有请,你们,帮我整理一下衣服,不要在吕布将军的面前失礼。”
在刘协幼小的心灵中,曾将亲眼目睹吕布的强大,因此,他心里对吕布的崇敬和仰慕绝对是毫无虚假的,因此他会在乎自己在吕布心目中的形象,不想丢脸。(。)
“臣吕布见过殿下!”
“将军免礼,请坐!”
吕布笑着直起身子,看着一本正经坐在上座的刘协,心情有点复杂,不过他没有立刻坐下,而是笑着开口道:“殿下,如今天气正好,不如一起到外面走走?”
“好啊!”刘协一下子从地板上蹦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来,不过随即又想到了什么,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一脸的尴尬和羞惭。
“殿下,请!”吕布毫不在意的笑着,伸手延请。
刘协看了看吕布脸上充满阳光的笑容,也露出了笑脸,迅速的走到吕布的身边,沿着回廊慢慢的走着。
“时间过得真快,又是夏天了!”吕布仰头看着树叶间有些刺目的细碎阳光,眼神有些飘渺:“记得我跟殿下这么大的时候,还什么都不懂,一到夏天就是下河摸鱼上树抓鸟,还有就是想尽办法的逃学,呵呵,rì子过得可真快啊!”刘协好奇的看着身边高大的吕布,心里幻想着吕布小的时候会是个什么样子,不过他想不出来,因为他从来没有下河摸过鱼,也没有上树抓过鸟,至于百姓家的孩子长什么样、怎么过rì子他也不知道,他以为人人都是跟他一样,过着一样的rì子呢!
却想不到,原来人还有别的活法,而且,那种活法听起来似乎很有趣,而且看吕布的表情,应该是很快乐的rì子!
吕布侧过头,看到刘协正努力的仰着脸看自己,笑了笑蹲了下来,这么一来,两个人就能平视了,虽然有些失礼,但是周围的小黄门和侍女都不敢出声,只能装作没有看见。
“殿下,你想做皇帝么?”吕布忽然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刘协努力的想了想,似乎自己的父亲就是皇帝,而且自己的祖母似乎也希望自己做皇帝,看起来,做皇帝是个很厉害的事情,不过,现在不是哥哥在做皇帝么?
“本王不知。”
刘协老实的答道,他不想骗自己最尊敬的人。
吕布笑了笑,略微有些怜悯的看向刘协:“是啊,你还不大明白什么是皇帝呢,更不知道该怎么做个皇帝,做一个好皇帝!”
“可是……我可以学啊!不过”看着刘协纠结的样子,吕布眼神柔和了下来,笑着问道:“不过什么?”“不过,现在不是辨哥哥在做皇帝么,怎么会让我来做皇帝呢?难道辨哥哥不想做皇帝了么?、“呵呵,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为是光帝,也就是你的父皇盅命要你来做皇帝的,所以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得做皇帝了,即使不会做,也要学着做,而且还要做一个好皇帝!”
吕布的话让刘协有些明白了,闹了半天,原来是父皇的遗命。
“既然是父皇的遗命,本王一定会遵循的,也会努力的学会如何做皇帝,可是,如何才能做一个好皇帝呢?”刘协眨着大眼睛好奇的问道,吕布愣了一下,思索了一会之后还是放弃了,如何做一个好皇帝可真是一个巨大的命题,事实上,吕布连如何做好一个太守都还在摸索之中,更别提皇帝了。
“呵呵,这个问题臣不知道,或许,这个问题要在中寻找或许要在做皇帝的过程中寻找,臣是一名武将,保家卫国、开疆拓土,保持我大汉的威严才是臣的本分。”
刘协皱着小小的眉头想了一会,看着吕布认真的说道:“将军是大英雄大汉有将军一定能够威临天下,若是我做了皇帝,一定封将军做大将军,这样,天下就太平了,不会有人敢于造反,将军还能为大汉打下更多的土地,那么我就是个好皇帝了?”
这天真而幼稚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是刘协极其简单而直白的思维,看似荒谬无稽,但是细细想来,却又不无道理,吕布愣怔了好一会,才大笑了起来,笑得刘协有些紧张和失措。
“好殿下说得好,臣一定为殿下震慑宵小开疆拓土,保殿下做一个好皇帝!”
刘协听到这话,脸上绽开了开心的笑容,挥舞着小手道:“那就一言为定君子一言袖马难追,将军不可欺我年幼啊!”
“臣不敢戏言,殿下咱们掌为誓可好!”吕布竖起手掌,刘协的小手在吕布的手掌中清脆的一击!
“好!说定了!”刘协的脸上欢快的笑着,对未知的未来充满了憧憬,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因为他有了吕布,一个让他能够充满信心的大英雄的誓言。
八月初一,聚集在晋阳城里的支持者们云集晋阳行宫包括方志文也派出了代表,更多的自然是从全国各地聚集过来想要趁机晋身朝堂的士人。
经过大家的商讨,决定遵照先帝遗诏于九月举办登基大典,同时宣布废除光熹年号,在新的年号公布之前,沿用中平年号(现在为中平三年),宣布现任天子为伪帝,长安朝廷是伪朝廷,同时也号召天下人共讨祸乱大汉的国贼董卓,宣布拒绝接受任何来自长安朝廷的伪诏,呼吁长安朝廷的大臣们尽快弃暗投明,到晋阳扶助真命天子!
这场遗诏事件,终于闹得轰轰烈烈了,这其中当然是因为有各路诸侯在其中兴风作浪。
远在长安的朝廷自然也不甘示弱,立刻宣布了陈留王为叛逆,废除陈留王的王爵,从族谱中将刘协除名,宣布晋阳朝廷为乱党,搜捕所有参与谋朝篡位的贼子逆臣,并发布檄文,声称要集结大军,东出潼关讨伐叛逆。
当然了,这只是喊一喊而已,现在董卓内忧外患,根本就不可能开战,而且,各路诸侯虽然在晋阳大张旗鼓的跟长安唱对台戏,但是却又纷纷的通过非正式的渠道,向董卓讨要好处,摆明了是要左右逢源。
这一切都符合了李儒的预期,董卓虽然很生气,尤其是对自己上了赵温这个老混蛋的恶当而生气,但是同时也发现,事情还没有到火烧眉毛的境地,所以倒也没有作出什么疯狂的举动,相反,董卓的意外隐忍让关中世族的各位都有些不安了。
在各方的推动之下,大汉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两个天子,两个朝廷,而且还都是有效的朝廷,智脑甚至也承认这两个朝廷都拥有着同样的权力和效力。
更奇妙的是,这两个朝廷还是同一个阵营的,不过也是,都是姓刘的嘛,一家人打架而已。
不过这种奇怪的设定,让游戏变得更复杂化,各方的关系也更加的微妙,从全局上看,两个朝廷进一步弱化了中〗央集权,这是在给诸侯乱战进一步的松绑,从小的方面看,也就是说未来的战争会更多更频繁,这倒是充分的符合了战争游戏的jīng神。
因此,广大的玩家对这个奇怪的变化是充分支持的,甚至是欢呼雀跃的!
只是玩家们似乎都忽略了,毫无疑问,这又是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再也无法预知的新时代,玩家们再也没有了预知未来的优势,智脑已经煞费苦心的悄然将之抹杀了。
第七百二十六章刘虞来访
)
作为一个皇族,刘虞对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有没有兴趣?那肯定是有的,问题是刘虞不是刘辩那种唯唯诺诺的胆小鬼,更不是刘协那个鼻涕娃,因此刘虞知道,现在的这个皇帝可是不好当的。
先帝为之耿耿于怀数十载的世族尾大不掉的问题刘虞也没有解决的办法,更要命的是,现在做大的不仅仅是世族,还有军阀,这些军阀比世族更加的蛮横和危险,有鉴于此,刘虞早早的就熄灭了心中那一朵不切实际的火苗,因为刘虞知道自己的斤两。
但是出于一个刘氏子弟的本能,刘虞对现在这个局面感到忧虑,分裂的事情不是没有出现过,最后也是需要靠战争来解决问题,刘氏的江山也没有丢,但是,那个时候似乎没有现在这种复杂的情况,更重要的是,那个时候刘氏出了一个绝世的英才,然后完成了大汉的中兴,但是现在呢?
郁闷的刘虞环顾左右,居然没有能够商量的人,于是刘虞头脑一热居然去了密云,又或许他是想去看看密云这个城市,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总是会让人觉得人生还是有奔头的。
“刘老大人,您可真是稀客啊!怎么忽然想着来我这个边镇小城了!”
“呵呵,方大人还是那么谦虚啊,你这里若是叫小城,我那里就成小村了。”
“哈哈。。。。。老大人请!”
方志文伸手延客,很高兴的将刘虞迎进了会客室,今天的天气不错,会客室的帘子全都卷了起来,四面都通通透透的,暖乎乎的夏风带着不知名的huā草清香,灌满了整间房子,让人有种置身于大自然的开朗和轻松的感觉。
刘虞捧着香茗,也不由得舒服的叹了口气,这才叫生活啊!
两人随口的寒暄了几句,又交流了一下最近商贸物流方面的问题,然后刘虞将话题转向了双子星朝廷的问题。
“方大人,最近的局势有些乱啊,两个朝廷可真是闻所未闻的事情,有时候,老夫都觉得有些糊涂,到底应该听谁的呢?若是陈留王早早的公开这封遗诏或许就不是今天的这个尴尬局面了。”
刘虞放下手里的茶盏,一抹忧虑慢慢的爬上眉头,驱走了惬意的夏rì微风。
方志文微微的愣了一下,随即若有所悟的摇头道:“老大人此言大谬,若是这封遗诏在洛阳的时候就公布的话,洛阳城里城外恐怕早就尸骨成山血流成河了!”
刘虞一怔,随即也点了头,方志文的话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真的会发生的情景,刘虞无奈的摇头,看来,今天的这个局面仿佛是注定了一样,难道这都是上天的安排么?难道大汉早就注定了要分裂么?
“俗话说天无二rì,如今大汉却有两个太阳,这,这叫人如何能不心急如焚那!身为刘氏子孙,真是担心无颜去见老祖宗啊!”
刘虞很少这么直白的表露自己的情感,或许这事真的让他着急上火了,又或者他对于刘氏家族的感情实在是太深了?
方志文眼睛转了转,笑着说道:“老大人也不必如此忧心,俗话说肉烂在锅里它还是你的肉,没跑别人家去,呵呵,虽然现在晋阳和长安各说各有理,不过那不要紧,反正都是刘氏子弟,而且还是亲生兄弟,不过是家里人打架罢了,打来打去,不是还是刘氏的天下么,不是依然是大汉的社稷么!”
方志文这一番话其实颇有些误导,且不说现在这两兄弟都还是别人的傀儡,谁也不能保证这打着打着是不是这天下就改姓了,单说这亲兄弟两个打得头破血流尸积如山难道就是这么轻飘飘的一句‘兄弟两打架’就能一言带过?
不过,刘虞现在也只能这样想,如果他有能力去改变,早就动手了,何必要跑来这里向方志文大吐苦水呢,要知道,方志文可是他的敌人呢!
刘虞苦笑了一下,收拾了自己的心情,抬头看着方志文问道:“方大人支持哪一个朝廷呢?”
方志文狡猾的一翘嘴角:“当然是都支持了,我刚才不是说了么,就是亲兄弟两打架,我们外人一掺乎进去,这xìng质就不同了,因此啊我两边都支持,而且我方志文是边将,分内的责任是守土开疆,做好了这个,我就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天下,因此我只要安心的等着他们打出一个结果来就是了。”
刘虞明白了,方志文这是要置身事外、坐山观虎斗了,而且还能够左右逢源两边的好处,说得难听点就是谁给好处他就站那边,这种事情方志文做了不是一次两次了,而是总是这么干!
至于他说的不掺乎天子家事,谁信谁是傻子!
“呵呵,方大人真是个忠臣啊!知道恪守本分,不做逾距之事,当为天下楷模!”
方志文嘿嘿的一笑,你个老头来找我诉苦我也奉茶招待了,而且多多少少的也出言安慰了吧,做人怎么能这么样呢?转头就来出言讽刺,很是不地道啊!
“嘿嘿,老大人过奖了,在下做得还非常的不够,这方面还要多多的向老大人学习啊!”
刘虞撇了撇嘴:“方大人觉得晋阳与长安会不会真的打起来?董卓传檄天下,似乎有动手的迹象啊!”
方志文心说,你老头这次跑来就是为了这事吧?放心,老子才不去中原掺乎,在外围捞些好处就足够了,还是踏实的发展自己的领地比较好,这诸侯混战没个几十年怕是消停不下来,当然,这话方志文可不会告诉刘虞。
“董卓?老大人大可放心,董卓那就是瞎叫唤,如果能打的话他也不会跑回关中去,再说了,听说董卓正在对汉中用兵,并且想一举平了白马羌,彻底安顿好后路,而且关中与西凉之地没有几年时间,也很难真正的形成合力,所以东出潼关不过是痴人说梦,或者是故作姿态罢了,大人完全不必理会!”
刘虞微微的一笑,抚了抚胡须道:“那么袁术呢?袁氏会不会想要迎回陈留王,毕竟洛阳已经修复了。”
“这个怕也是不会的,现在袁术已经是四面楚歌了,又何必再给自己树敌呢,我看丁原可能会趁着这个机会,聚集支持者,同时也会对周围的诸侯示好,然后尽量的将目标转移到董卓身上去。”
刘虞再次点了点头:“若是如此,中原的事情恐怕也消停不下来,方大人没有考虑去晋阳觐见陈留王么?”
“我?怎么会,如果要去的话,不是还要去长安城觐见陛下,问题是,我害怕董卓会对我不利呢,呵呵。再说了,中原现在乱糟糟的,我这一去就容易引起误会啊,我还是老老实实的呆在密云恪尽值守好了。”
方志文半真半假的说道,但是却坚决的表示出不会出兵参与晋阳和长安之间斗争的态度,甚至连中原乱战也不会去掺乎。
刘虞的眼睛眯了眯,似乎暗暗的点了点头,又好像偷偷的松了口气:“方大人所言甚是,中原的事情,还是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我们驻守边镇的就守好边疆。说起这事,黄巾贼最近似乎低调了许多,会不会是有什么yīn谋,?我听说张氏三兄弟似乎起了龃龉,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方志文点了点头道:“这事我也有所听闻,张氏兄弟不合的种子据说早就存在,而上次张角重病时的安排,更是让张宝、张梁有了异样的想法,其实要我说呢,他们三兄弟最好一个在太行,一个去泰山,再一个去桐柏山,则天下太平了!”
“咳咳方大人怕是说反了吧,如果那样就不是天下太平,而是天下不太平了!”
刘虞差点被一口茶水给呛死,你方志文无君无父就罢了,自己偷偷爱怎么想就怎么想,不过也不用当着我这个皇家子弟的面来给逆贼出主意吧!
刘虞现在已经有些担心,方志文是不是已经将这个坏主意告诉了张角了,方志文与张角暗中勾搭的事情刘虞自然是清楚的,事实上,刘虞也曾偷偷的卖过粮食给张角,为的就是让张角吃饱了好跟袁绍和韩馥干仗去。
当然了,其中自己也赚了一些贴补军需,养军队绝对是很huā钱的事情。
方志文呵呵的笑了起来:“呵呵,一时嘴快,一时嘴快啊!不过,这三兄弟之所以闹起来跟周边的环境稳定也有关系,若是老大人有心,也可以想办法推波助澜嘛!”
刘虞奇怪的看了方志文一眼,这家伙鼓励自己去推波助澜,会不会转头就将自己卖给了张角?不过现在看起来似乎也不会啊,毕竟自己的地盘被黄巾军攻打sāo扰,对方志文可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
“真的可以!?”
“这个,真的可以,若果老大人需要帮助,我也可以适当的提供情报上的帮助,老大人也应该知道,我对黄巾贼还是有些了解的。”
刘虞的眉头皱了起来,方志文想要借助自己的手来分裂黄巾军,这是为何呢?难道这里面有什么对方志文有利的好处,自己怎么看不出来呢?!
第七百三十一章许昌易手
【感谢‘陆压真真人’大大投出宝贵的月票sp;大大的慷慨打赏!大家或许注意到上一章的章节号错误了,应该是‘七百三十’章,没法更改了,请大家自行脑补!顺便,继续召唤各种票票支持,谢谢!】
刘虞确实不可能知道如果张角三兄弟闹僵了方志文会有什么好处,这里面的好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方志文真的希望这三兄弟能够分散到三个山头去。
一来,这对泰山和桐柏山黄巾军的延续和壮大是有好处的,二来,对冀州张角的实力也是有好处的,张角必须迅速的提升实力,以应对袁绍正在急剧壮大的实力,如果张宝、张梁在冀州恋栈不去,张角的力量都要消耗在内耗上面了,更重要的是时间耗不起。
这个年代就是一个百舸争流的时代,不进则退,如果张角不能快速的提高,迟早会成了袁绍的盘中餐,而方志文又能够帮他几次呢?
这次在青州方志文的出手,就差点跟袁绍撕破了脸皮,若是方志文在冀州直接支持张角,恐怕袁绍就不得不跟方志文开战了,这可不是方志文想要的结局。
而方志文鼓动刘虞去插手挑拨张角三兄弟,目的是想要提前给张角打预防针,当张角三兄弟的矛盾被提前激化,并且到了无法收拾的情况时,张角为了避免矛盾,肯定会将张宝、张梁赶出冀州。
如果这个矛盾被张角继续的压制下去,等到袁绍安定了中原之后,或者是吕布有了可靠的文官体系之后,又或者韩馥忽然转了xìng子之后,总之,在周围的势力有了充分的准备并且腾出手的时候,张氏三兄弟的矛盾再爆发的话,等待他们的,很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说穿了,就是将矛盾提前引发,以降低对黄巾军的伤害,只是这个想法从刘虞的角度是根本无法想像得到的,所以,刘虞只能带着这个不解的疑惑离开密云。
。。。。。。。。。。。。。。。。。。。。。。。。。。。。。。。。。。。。。。。。。。。。
中原地区如今是一rì三惊,这边袁绍才将小手伸进中原,那边袁术就想收回许昌,接着曹cāo老实不客气的大口吞下淮南,北边的公孙瓒则趁机南下孟津,东边的张邈也是蠢蠢yù动。
正当袁术焦头烂额的时候,董卓团跳出来给袁术解了围,接着就是‘遗诏’的大戏,然后大家纷纷派代表北上晋阳,一起唱了一出天有二rì并分大汉的好戏。
等到这场大戏终于尘埃落定的时候,大家赫然发现,袁术竟然趁着这个大家都在驻足观望的时候,完成了部队的调整和部署,从淮南寿chūn全面撤出的部队穿过汝南,与桥蕤和俞涉回师在许昌城下,许昌城下竟然围了超过二十万袁术军,许昌城里的百姓都绝望了。(。)
另一方面,袁术派出的使者与公孙瓒达成了协议,双方签订了为期一年的互不侵犯条约,同时,袁术加强了黄河南岸的船只和渡口控制,严厉的禁止任何粮食物资流向北方。
被和平协议解放出来的纪灵则率军向东进驻敖仓,对张邈施加压力。
袁术的整个战略部署就是一个核心内容………握紧拳头!这么一来,周围想要上来占袁术便宜的人发现,袁术正收紧了拳头在司隶看着,谁第一个冒头,肯定会遭到袁术的严厉打击,于是袁术的一场灭顶之灾就这么悄悄的化解于无形。
说起来,袁术真的应该给董卓写一封感谢信,估计董卓看到这个得气得吐血!
袁术终于冲过了危险期进入了安全区,但是,许昌的铁军此刻却已经彻底的悲剧了!
原本对中原混战颇有些期待的铁军没有料到意外的蹦出一个董卓来搅局,而且搅起的还是惊天的风浪,跟自己这些人辛辛苦苦的血拼相比,人家随便打个喷嚏都能让大汉抖三抖,铁军辛辛苦苦的到了最后,不过是给曹cāo做了一回嫁衣罢了。
更恶心的是,根据与曹cāo签订的协议,如果许昌的战局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许昌的铁军会整体易帜投靠到曹cāo阵营中去,接受曹cāo的保护!
问题是,现在曹cāo还在淮南乐呵呵的数钱呢?谁来保护许昌的铁军呢?
宋虎峰不由得有些沮丧,还是斗不过这些游戏世界里的老狐狸啊!一个个都jiān猾似鬼,特别是曹cāo,这货绝对是不能沾的主,沾上必倒霉。
“虎头,如今咱们可是坐蜡了,想不到曹cāo这个狗东西如此的狡猾,好处都给他占了去,祸事全部都被我们背着,末了我们还要向他整体易帜,这不是恶心人么!”
“就是,我们一定要将曹cāo的背信弃义公诸天下,让天下人都看清楚曹cāo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呵呵,好了,这事全世界都知道,不用我们去宣传,谁叫我们当时自视过高,以为自己能够斗得过这些老狐狸呢!”
“呃。。。。。。可是。。。。。。”
“不,玩家是人人都知道曹cāo的德行,但是原住民可不知道,因此,我们必须要揭露曹cāo的无耻,绝不能让曹cāo将好处都得了去。”
“嗯?虎头你什么意思?”
“简单,我们立刻宣布我们早就已经投靠了曹cāo,并且向曹cāo请求支援。”
“可是,别人怎么知道我们向曹cāo求援呢?又如何证实我们早就投靠了曹cāo呢?”
“这个简单,记得蒋干盗么?”
“你是说,将情报刻意的送到敌人的手上?”
“对啊,现在敌军在城外围的严严实实的,我们只要不断派出信使,携带求援信件,里面的内容自然是按照我们的需要来整理了。。。。。。”
“这个主意好,就算我们倒霉了,也不能让曹cāo轻松!”
宋虎峰捏了捏眉心,苦笑着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接下来,我们还是看看眼前的局面如何解决,曹cāo是指望不上了,那些原本叫喊着要支援我们的势力使者们也都消失不见了,现在只剩下我们自己了!”
宋虎峰的一席话让在座的行会高层们再度的沉默了下来,眼前这个局面是个死局啊!城,肯定是守不住了,但是就这么与城市共存亡,就这么让铁军全灭在许昌城里,大家的心里还是非常不甘的!
虽说行会的会员们并不会拒绝像烟花般灿烂的一场战斗,但是如果能够继续战斗下去,继续在中原的大舞台上高举着铁军旗帜战斗下去,想必也是每一个铁军成员的愿望!
“我想。。。。。能不能尝试与袁术接触一下,如果能够不非一兵一卒的收回许昌,袁术还是可以考虑一下的,更何况,我们从许昌离开之后,我们最恨的肯定是曹cāo,这对袁术无疑是有好处的,甚至我们还可以考虑与袁术签下一个秘密协议,保证在一段时间之内不攻打袁术的地盘,想必以我们玩家不死不灭的执着,袁术还是会认真的考虑一下!”
宋虎峰的眼睛亮了,这个想法确实是有一定的可行xìng的,战争和政治说来说去就是个利益的平衡罢了,如果袁术能够节省成本,并且还能给曹cāo找些的麻烦的话,何乐而不为呢?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准确的将这个信息传递给袁术。
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宋虎峰将自己的担忧一说,立刻就有人开口道:“这个简单啊,我们不是要送信给袁术么,直接将这个可能xìng当作威胁曹cāo出兵解救许昌的筹码,你们想袁术看到之后会怎么办?所谓的敌人阻止的,我们就想方设法的去实现,到时候就不用我们去找袁术,而是袁术来找我们了!”
“高!真高!”
“呵呵,这个主意好啊!就这么办,我们商量一下如何措辞,然后多复制一些,让骑兵出城给袁术送信去!”
“呵呵。。。。。。”
。。。。。。。。。。。。。。。。。。。。。。。。。。。。。。。。。。。。。。。。。。。。。。。。。。
“这是好事,为何不做!?”
袁术看到从许昌城外截获的求援信,很显然,许昌城里的异人们被曹cāo给忽悠了,而且忽悠惨了,当然,这里面也有不可控制的因素作怪,但是不管如何,现在许昌危急,而曹cāo却在淮南发财,这就是现实。
对于杨弘的建言,袁术立刻就拍板赞同了!
杨弘未必猜不出这是许昌城内异人们的计策,但是这个计策确实是对袁术有好处的,就算是许昌城内异人为了安全脱身而想出来的计策又如何呢?
只要能避免或者减少自己部队的伤亡,加快许昌战事结束的步伐,这都对袁术有着巨大的好处,另外,从战争以外来看,如果许昌不战而降,对袁术的名望无疑是有着巨大的好处的。
至于这些异人将来会不会与曹cāo为敌,这纯粹就是个添头,杨弘也不指望,只要他们不与袁术为敌就好,当然,若是要继续与袁术为敌的话也杨弘也不在乎。
于是,没等还在淮南觉得十分的纠结和委屈的曹cāo作出反应,这边袁术就迅速的令许昌军中的韩胤入许昌城与异人组织铁军谈判,并且很快就达成了秘密协议。
原本轰轰烈烈的许昌之战就这么戛然而止,一夜之间,许昌城城头的旗帜变成了袁术的大旗,而铁军则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城里的百姓中流传着一个传言,据说铁军为了城中的百姓不遭受灭顶之灾,所以与袁术达成了协议,净身出户了!百度搜索屋,屋手打,屋提供本TXT下载。
当然事实如何没有人知道,虽然论坛上的砖家叫兽和玩家们都异口同声的鄙视和嘲笑铁军的虎头蛇尾,嘲笑他们自不量力与虎谋皮,嘲笑他们当初放言要如烟花般灿烂的战斗最后却灰溜溜的逃跑,但是大家的心里其实还是很想知道,铁军到底去了哪里?还会不会再作出什么惊人的事情?
这个问题的答案几天后就揭晓了!
第七百三十二章焦虑的张邈
三天后,消失在人们眼中的铁军再次亮出了旗帜,三万铁军骑步兵,在典韦的带领下,一举拿下了陈郡南部的长平城(注意,是陈郡的长平,可不是玄菟的长平)。
铁军此举的目的十分的明显,那就是继续将战火烧向中原,烧向谯郡,大家都觉得,这里面多多少少的包含着对曹cāo的怨恨!
上一次铁军拿下许昌可以说是处心积虑的偷袭,里面还有孔伷的无能以及运气的成分,但是这回铁军公然出兵拿下长平,这绝对是依靠实力取得的,有恰好在长平的玩家记录了铁军攻城的过程,确实是实打实的正面攻击,并且依靠两千重步兵一举拿下了城墙。
对于铁军的战斗力,大家再也无话好说,当然,还有嘴硬的也多数都是充满了酸气的乱骂了。
袁术对与铁军的行动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却直接从许昌出兵,攻下了陈郡北部的扶乐和阳夏两城,用事实告诉世人,袁术已经与铁军和解了,并且正在合力攻伐陈郡,剑指谯郡!
至于张邈,此刻已经悲催了,中路有张勋在中牟虎视眈眈的看着陈留城,北面的纪灵已经压到了原武城,与酸枣不到百里,现在南边许昌易手,俞涉的部队北进鄢陵,桥蕤则拿下了扶乐阳夏,自己已经被三面包围了啊!
现在张邈绝对没有打袁术主意的想法,而是赶紧的派出使者向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