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红尘)-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孔伷,立刻投降,让你的手下放下兵器!”

宋虎峰大口的喘着气,身上也是溅满了鲜血,看来他手里的环首刀也沾了不少的人命,努力的用尽量平稳的声音,宋虎峰发出了庄严的宣言!

孔伷这个时候终于缓了过来,在身边武将的扶持下,扭头四顾,这才发现,敌军不过就是这个数百人而已,外围还是自己的部队,但是丢人的是,自己和家人却全部成了这支孤军深入的敌军的俘虏。

“不,不可能!”

孔伷吞了口唾液壮着胆子说道,不管怎么样,身为原住民和贵族,孔伷是不能轻易认输的,何况,自己好像还没有输,只是一时的大意遭到了对方的偷袭,大好的局面之下,居然被劣势的敌人给翻盘了,更让孔伷难以接受的是,这些敌人是自己一向看不起的异人,向异人投降?这个实在是太丢人了!

“孔伷,你要人情形势,你别忘了,我们是异人,我们不怕死,而你呢?”

“我,我死则死尔,不能受辱!”

孔伷的话有些外强中干,当然了,他更多的是说给周围自己的将士们听得,事实上刚才他那种丢人的表现在前。在场的家人和残存的将士们是清楚的知道孔伷是个什么人的。

“没人要折辱你,孔伷,你战败了,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因此,你就得面对失败的事实,一个值得尊重的将军不是不肯认输的将军。而是能认识到自己的失败,并且从失败中站起来,重新取得胜利的将军。现在。你败了,你就得承认!”

宋虎峰的话颇有诱惑力,他是清楚的看到了事情的发展。也清楚孔伷心里在想什么,因此很快就给孔伷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败了不可耻,只要卧薪尝胆,就可以赢得世人的尊重!

“这。。。。。你们想要怎样?”

孔伷这话已经是服软了,宋虎峰微微的松了口气,并没有急着让孔伷下令投降,而是将手里的刀缓缓的插回腰侧的刀鞘中,锋利的眼神盯着孔伷道:

“很好,看来你终于明白了!我们的目的很简单。我们要的是许昌城,将许昌城给我们铁军行会,正式任命我们为合法的许昌令,然后你还是颍川太守,我们依然会向你缴交税赋抽成。甚至还可以跟你结成军事同盟,共同保护颍川的安全和正常秩序。”

“不许昌的军队呢?”孔伷下意识的想要反驳,随后又安奈了下来,深深的吸了口气,平复着自己激荡的情绪,努力的让自己的智慧回到大脑中来。

“自然是你带走。”

“人口呢?”

“去留自便!”

这句话绝对是假话。让普通的百姓净身出户背井离乡,有人会愿意么,或者城中的富户会跟着孔伷走一部分,但是绝大部分的人口都是不会离开许昌的,在小老百姓的心里,谁做城主他们才不管呢,只要不逼得他们走投无路,他们都会老老实实的生活下去。

“你们愿意上缴一成半税赋,并且服从军事指挥,这个可以考虑!另外,补偿我们的损失,负责所有的抚恤!”

孔伷终于慢慢的回复到了一个政客该有的水准,他的话虽然引起了周围玩家的一阵嘘声,但是宋虎峰不得不承认,孔伷的态度是合理并且正确的。

“呵呵,孔伷,你可要看清形势,现在你一家子的小命都在我们手里,我们即使在许昌失败了,还能另寻别的地方起事,但是你和家人的小命,不知道还能不能重新拿回来呢!”

孔伷的脸上扭曲了起来,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异人会有不死身呢!!?

其实,这个到底公不公平可不好说,玩家还觉得不公平呢,为何原住民会那么厉害呢!即使是最软脚的孔伷,都差点功败垂成,而且还要冒着事后被原住民围攻的风险。

“这。。。。。至少必须赔偿抚恤金,并且去祭奠亡者,完成一次免费的超度任务。”

所谓的超度任务一般都是在战后发布给玩家的,本来这就是一个增加玩家参与度的噱头,但是原住民却慢慢的喜欢上这个东西,认为是对亡者的一种尊重和追思,也是对亡者的承认,因此,超度任务一般都有不错的奖励。

孔伷的要求基本上就是没有要求,宋虎峰大喜,事情到了这里,铁军已经取得了完胜!

“同意,你可以下令停止战斗了,守军全部出西城结营,城防交接给我们,立刻正式行文任命我们的官职,我们之间也可以开始商讨军事同盟协议了,希望以后我们会是好邻居,呵呵。”

孔伷抬头看了一眼宋虎峰,又看了看周围的将士,从他们寡淡的表情上,孔伷知道自己这回算是丢人了,但是,就算是丢人也好过丢命吧,再说了,等到自己一离开许昌,就去朱隽和袁术那里求援,到时候反攻许昌,将这些异人彻底击败,自己的声誉自然就回来了,现在,只能人如负重了!

“孔大人,莫非你是在想援兵的事情?你别忘了,如果签了天神公证的军事合作协议,违反了可是有严重后果的,而且,我们也将会不死不休的追杀你和你的家人,记住了啊,哈哈。。。。”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百八十八章青岛转正

铁军行会取得了许昌城的控制权,宋虎峰成了许昌令,这个消息以闪电一般的速度在整个大汉迅速的扩散,这是继天下会等超级行会画地为王,然后又积极招安之后的又一次玩家的华丽转身!



根据这几个必要的条件去筛选,这大汉偌大的一个天下,能够像孔伷一样没出息,兼且战力弱的能够被几千玩家逆推的诸侯,似乎真找不出第二个,由此可以看出,铁军别的都不用说,仅仅是眼光和胆略就足足高出一筹。

孔伷在屈辱的与铁军签署了军事同盟协议之后,兑现了对宋虎峰的任命,带着自己的家人和将士们匆匆的前往颖yīn驻扎,好歹,算是帮袁术守住司隶通向汝南的通道,否则,孔伷实在是没有脸面去见袁术了。

而袁术得到消息之后自然是暴怒,可惜的是,现在袁术根本没有余力去处置这个事情,更让袁术生气的是,孔伷这个无耻之徒还与异人签订了军事同盟。由于孔伷自己就是袁术军事集团的同盟者,结果袁术的军事集团间接的与铁军成了盟友,天神对这种关系是基本认可的,如果袁术首先撕毁盟约,会掉声望的。

于是,铁军就这么巧妙的走了一会钢丝,并且幸运的成功了。即使别人再怎么嫉妒,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而铁军由此也一概低调的作风。开始在许昌大肆招收会员,同时对许昌城内的其他玩家势力进行吞并和驱逐,有了官方的身份。对付玩家非法组织真的是很简单的事情。

虽然大多数的玩家行会都明白许昌事件的不可复制xìng,但是还是有人不信邪的,甚至在洛阳都有人企图活捉袁术,结果自然是悲剧了,让黄巾阵营又多了不少的同伴。

很显然,通过这个办法进入诸侯行列,或者进入准诸侯行列是千难万难的,像天下会那样徐徐图之大家又没有那种实力和耐心,那么,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快速的进入城令这一个级别的小诸侯行列呢?

办法还是有的。

“咦。元志,你不是去五莲山打猎么?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正在埋头看着眼前虚拟城市地图的谢淑雯被身后熟悉的脚步声惊动,扭头一看,来着是刚刚完成部队整编,然后拉着部队去五莲山会猎的李元志。

李元志的脸sè有些发红。胸口也有些起伏,显然是经过了一番奔波,一步不停的赶到这里造成的。

“呵呵,淑雯,我在路上收到了主公的来信,所以就急急忙忙的赶回来了!”

“哦。什么信这么紧急,是不是又有什么军事行动了?别急,先坐下喝口茶。”

谢淑雯平和的笑着,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煅炼,谢淑雯已经不再是原本的那个小姑娘,而是一个沉稳的领导者,身上不知不觉的散发着上位者的气质和气度。

李元志咧嘴笑了笑,接过谢淑雯递过来的茶水,坐在谢淑雯右手侧的椅子上,没错,就是椅子,这东西自然是生活类玩家的手笔了。

抿了一口茶水,李元志平复了一下呼吸,整理着用词道:“主公的来信不是要打仗,而是建议我们转正!”

“转正?”

“对,转正!现在局势变化了,黄巾阵营的身份已经不再是独享开战zìyóu的阵营了,而且黄巾阵营毕竟顶着贼名,有许多的不便,相反,现在诸侯的zìyóu度更加大。”

“你主公的意思是建议我们青岛dúlì?不,不是,我的意思是说让青岛成为一个dúlì的诸侯?”

“呵呵,可以选择成为一个dúlì的诸侯,也可以托庇于孔融或者主公的名下,这个要由你和你们白会长来决定,主公对你们的选择并没有特定的想法。”

李元志一口气将事情说完,睁大眼睛期待的看着谢淑雯,李元志无疑是希望尽快能够恢复正常的身份,自己也可以重新回到密云的战斗序列中,回到密云的大家庭之中,他已经离家很久了。

谢淑雯皱着眉头思索着,手指无意识的在台面上轻轻的敲着,眼神也随意的游移,直到停在了李元志的脸上。

看到李元志刚毅粗燥的脸庞,看到他难得一见的兴奋表情,看到他眼神里的期待,谢淑雯的心里忽然颤了一下,有种莫名的酸涩在心里蔓延着、渗透着。

谢淑雯的眼神忽然柔和了下来,轻轻的叹了口气道:“元志是支持你主公的建议的?”

“嗯,不过,你不用考虑我的意见,还是以你们为主,如果你或者白会长坚持不转正也可以继续保持现状。”

“如果不转正,对你可有什么影响么?”

“没有什么吧!”李元志有些言不由衷,勉强的笑了笑道:“最多就是继续保持现状而已,另外,要一出售的形式转移一个港口给周泰,让海军能将部队驻扎在那里就是了,其他的没有什么影响。”

“那么元志你希望我如何做?”

“这主意当然还是淑雯你自己来拿了,我的意见不重要。”

“不,元志的意见很重要!”谢淑雯认真的看着李元志的眼睛,李元志稍微躲闪了一下,然后注视着谢淑雯看了半晌。

“我希望淑雯能转正,因为我猜测主公下一步会协助孔融拿下整个城阳郡,然后拱孔融上青州刺史或者青州牧的位置,淑雯将来可以谋求城阳太守的职位,因为淑雯你有这个能力!”

谢淑雯脸颊红了红,脸上的表情有些怪,忽然一转身,给了一个后背给李元志,李元志错愕的看着谢淑雯,只见谢淑雯的身体似乎在微微的颤动,李元志茫然失措,不知道自己到底说错了什么。

“淑,淑雯,怎么了,我说错了什么吗?”

谢淑雯用力的摇头,发髻上的金步摇大幅度的晃动着,吸引着李元志的眼神。

稍停,谢淑雯转过身来,脸上挂着意思淡淡的笑意,但是眼神里却闪烁着异样的光芒,看着错愕的李元志‘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然后不可抑止的咯咯笑个不停,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才慢慢的在李元志莫名其妙的尴尬笑容中收住了笑声,抬起衣袖擦了擦眼角,柔声道:

“你就这么看好我的能力?我只不过管理了一个青岛港而已。”

“正是因为繁荣的青岛港才证明了你的能力啊,别人不知道,我怎么会不知道,连田豫那小子都能执掌一郡,淑雯也一样可以,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李元志很认真的说道,当然了,这仅仅是李元志的看法,并非是方志文的看法,也不是孔融的看法,谢淑雯也不会不明白这点,但是对于李元志对自己的信任和欣赏,谢淑雯赶到十分的高兴和快乐。

“我明白,为了不让元志你失望,那我就去争一争城阳太守的这个位置,嘻嘻。”

李元志咧嘴笑了,用力的点头:“好!呵呵”

“说什么这么开心啊?”

正当两人相视会心而笑的时候,一个突兀的声音出现在门口,谢淑雯的脸腾地红了起来,赶紧收敛表情,一本正经的回头看去。

白馨予正缓步走了进来,脸上还带着促狭的笑意,看她那个样子,似乎并不是才到的,或者已经在门边上偷听了半天了,谢淑雯又羞又窘,左右无奈之下,只有狠狠的瞪了李元志一眼,倒霉的李元志再次迷茫了。

“大姐头,你怎么来了?”

“白会长有礼了!”

白馨予笑呵呵的给李元志回礼,接着促狭道:“我再不来,你们两个就合谋造我的反了,呵呵。”

“白会长说笑了!”

“大姐头!”

“呵呵,不开玩笑了,我自然也是为了方志文那家伙的提议而来,想必你现在也知道了,有人跑得比我还快啊!”

“呵呵。。。。。”李元志有些尴尬的笑着:“要不,你们谈,我就不打扰了!”

“别走,留下一起听听吧,我这一表态,事情就算是定了,你们两个的意见想必已经统一了吧!”

谢淑雯脸上微微有些尴尬,点头道:“嗯,我们都赞成转正。”

白馨予收起脸上的笑意,正sè道:“我猜到了,转正与不转正在我们工作室来看,短期的利益上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不过转正之后,青岛城将会正式打上红颜的标志,算是对红颜资源的一种统合,这是有好处的。不过转正之后,淑雯你的责任更重了,同时为了协助以及监督你的工作,工作室必须分你的权,这点你有什么意见没有?”

谢淑雯轻轻的摇头:“没有,这事是规章制度,我明白。”

“很好,既然你都想清楚了,那么我就正式给方志文回信了,以后,淑雯你就是青岛城令,隶属城阳郡辖下,暂时归孔融统管,将会给平寿递解税赋分成半成。”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百八十九章荀彧的无奈

【感谢‘行者2852500’大大的慷慨打赏!】

荀彧可以算是被绑来密云的,当然,甄翔绝对没有用绳子绑荀彧。

当rì,荀彧急匆匆的回到颖yīn家中,试图劝说族人举族搬迁,族中的意见虽然对搬迁形成了统一的意见,但是向哪里搬则完全没有办法统一。

有人建议向冀州的魏郡搬迁,因为荀湛在那里混得不错,可以顺着这个局面拓展在冀州的生存空间,但是,冀州是世族把持的地方,想要去冀州谋求一个新的天地,恐怕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于是,就另有一个意见是向南边搬迁,因为南边的世族力量还相对薄弱,甚至如果胆子够大,完全可向着更南边开拓,那里现在还都是蛮荒之地、无主之地。

当然,这种开拓进取的jīng神是值得夸奖和鼓励的,但是也不能不考虑其中的风险,虽然是无主之地,但是却是有蛮族横行的,荀氏诗书传家耕读为生,却缺乏武力的加持,没有武力加持,谈何开拓蛮荒呢?

北上与虎争食不易,南下开拓蛮荒不成,那么是不是可以横向发展呢?现在徐州、扬州还算是安定,荆州部分地区也可以考虑,实在不行还可以考虑蜀中,虽然那里也不是很太平,但是大乱子似乎没有。

人多,想法就多,想法多了心就不齐,荀彧既非嫡子长房,也不是家主继承人的有力人选,只是一名略有名气的内房正朔子弟,虽然在新一代的子弟中,他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是荀氏下一代中的杰出人才,但他的话在族中绝对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荀彧开始的想法倾向于北上冀州。有哥哥荀湛打下的基础,在冀州的世族重新洗牌过程中,应该会占不少的便宜,而且,荀彧觉得,韩馥的名声和实力都不差,战火怎么也会那么快就烧到韩馥的老巢中去。

但是,后来方志文的出现却让荀彧实实在在的考虑了一下密云和幽州的这个选项,说起来。密云确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在幽州北边的胡族被方志文一举扫除,已经没有了边患之忧,幽州地广人稀世族的力量再强横也不可能将所有的土地都占据了。何况。在密云一系中,据说还控制了土地兼并,对土地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和流转。因此对于外来者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就算传统世族对密云的政策怀有戒心,但是也可以选择去刘虞或者公孙瓒的地界,从方志文以往的战史看,方志文的部队纪律相当的严厉,几乎没有扰民和抢掠的记录,当然。对外族另说。

于是,荀彧也将北上幽州作为一种备选在家族会议中提了出来。但是却被族中的老人一口否决了,这让荀彧也觉得很无奈,甚至觉得这些族老有些过于僵化固执了。

商量来商量去,时间不知不觉的就溜走了,眼看着董卓的部队已经取下阳翟,离颖yīn不远了,族人无奈之下,干脆作出了一个各散东西的决定,也算是荀氏族人的一次大规模的开枝散叶,虽然这个决定有些令人伤感,但是从策略上来说,也没有什么不对。

这个结果让荀彧很郁闷,想不到方志文一个外人,居然对荀氏的最终决定一语成谶,这让自诩聪明的荀彧有些不甘,对于整天笑呵呵、幸灾乐祸的跟在自己身边的甄翔,荀彧更是有种想用脚底板亲近他脸颊的冲动。

荀彧的家中并不很富裕,并非世族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家资万贯的,世族只是在某种程度上的互济互助,并非是均贫富,事实上世族内部也存在着争斗,想要在世族中混的好,一个自然是拼爹了,另一个就是要有出息。

荀彧的父亲荀绲胆小,因为害怕当时不可一世的宦官,为荀彧求娶了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由此也能知道荀绲在荀氏的地位如何了。

现在荀彧还在求学阶段,或者说刚刚出来混社会,略有薄名但是没有实权没有地位,至于哥哥虽然在冀州韩馥手下任职,但是也不过是一个掾吏而已,所以荀彧一家在族中享受的待遇也不过是不愁温饱而已。

于是,在荀彧忙着在族中奔走呼号的时候,甄翔凭借着朴实无华的xìng格,很快就与荀彧的家人拉近了关系。

对于这个自称是荀彧保镖的武将,开始的时候荀彧的家人还是有很大的戒心的,当然,这跟荀彧的交代有关系,但是很快,甄翔那朴实简单的xìng格就赢得了荀彧家人的接纳,或许,方志文将这个任务交给甄翔本来就是这种打算吧。

其中与甄翔比较对脾气的就是荀彧的三哥荀衍,荀衍为人爽利,最是看不惯蝇营狗苟的事情,因此对族中的事情不大上心,一心读书种地,对于天下大事,荀衍自认不如小弟,如今小弟认为颍川非是善地,想来也是不错的。

于是荀衍也开始琢磨这到底将家搬去哪里,比起年幼就到阳翟求学,之后又到京城游学的弟弟,荀衍对族中的具体事情更加的了解,自然知道族人恐怕不会被弟弟说动举族搬迁。只不过他见到弟弟这么热心积极,也不去打击弟弟的热情,让荀彧自己去瞎忙乎,而他自己则开始收集消息,认真的考虑未来自家的出路。

在聪明的荀衍眼里,甄翔的本xìng实在是太容易看穿了,而甄翔这个xìng子确实也容易与荀衍产生共鸣,当明白了甄翔的身份和目的之后,荀衍倒是很认真的向甄翔打听了密云的事情。

荀衍聪明得很,询问的技巧也够用,很快就从甄翔的嘴里大致的得到了密云的情况,再跟自己获得的消息互相印证之下,荀衍倒是更倾向于去密云,而不是去四弟所在的邺城。

原因在于几方面,一方面,密云的安全xìng似乎更强,虽然密云的气候好像更寒冷,不过这不重要,在密云建城之后,除了开始的时候跟胡族打过一仗之后,密云几乎从来没有遭遇战事,而从密云周围的地形看,二级城市的密云可以说固若金汤,再说现在密云周围也找不到敌手,刘虞与方志文的实力对比差距很大,现在方志文又拿下了渔阳,密云成为了腹地,安全xìng绝对有保障。

另一方面,密云的政策很适合外来户迁居,密云没有顽固的地方势力打压,一来是密云政策使然,另一个原因则是密云是新兴势力,再加上密云对迁居者有安家措施,这对并不是很富裕的荀衍一家来说,是很重要的。

最重要的一点,方志文能派自己的亲军统领,还是小舅子亲自来给荀彧做护卫,可想而知方志文对荀彧的看重,从甄翔的嘴里,荀衍听到了田丰、崔林等人的事迹,自然明白了方志文对荀彧的想法,有了主上的重视,荀彧在密云很可能会一飞冲天,那么荀家自然也就成了密云的望族,这肯定比在韩馥手下不死不活的荀湛要好。

如果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的话,会发现韩馥与方志文相比,其实是多有不足的,方志文白手兴家,凭空打造了一个巨大的势力集团,在幽州几无敌手,而韩馥只是一个守成者,何况现在还四面临敌,所以,在荀彧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荀衍已经倒向了密云。

荀衍一倒向密云,荀彧家中的气氛立刻就慢慢的转向了,甄翔在荀彧家中也变得受欢迎了,荀衍的儿子荀绍读书之余整天就跟着甄翔,骑马开弓似乎想要文武兼修。

当荀彧最终失望的得到家族四散东西的决定之后,落寞的回到家中准备与家人商量何去何从之时,才骇然惊觉,家里的亲人已经不知不觉都被甄翔给收买了,荀彧看着甄翔乐呵呵的笑脸,简直有种无地自容的感觉。

被方志文看穿了荀氏的不团结也就罢了,现在又无端端的被自己认为一根筋的甄翔给耍了,荀彧真是郁闷的不行,这个故事教育荀彧,不能小瞧了任何人,否则是会吃亏的,吃大亏的!

于是乎,最近一段时间上窜下跳的荀彧蔫了,不得不顺从于所有家庭成员的最终决定,就连他自己才一岁多的儿子也喜欢甄翔,叫嚷着要跟甄翔去密云,去滑雪橇堆雪人,荀彧只好老实的打包行李,在甄翔的护送下一路南下,由淮南上船,一路东流到海,再换乘了更大的海船,在一支规模相当大的水军舰队的护送下到达唐山港上岸。

之后换上马车,一路上浩浩荡荡的到了密云,果然如同甄翔所说的一样,密云是一个繁华而又充满的活力的地方。

安顿下了家之后,荀衍荀彧两兄弟就开始了各自的考察之行,从西林学宫开始,一直到郑乡学宫,从林西城一直到清河口港,这两兄弟仔仔细细的将密云的根底给翻了一遍,对传言颇多的密云体系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四月初,在幽州奔波了一圈的两兄弟回到了密云城,得到荀彧两兄弟回家的消息,方志文立刻前来拜访了,现在方志文的地盘又大了,正好就有荀氏兄弟送上门来,本来只是打着荀彧一个人的主意的,没成想还买一送一,捎带了一个荀衍,方志文自然是喜出望外的。

荀衍也是被孔融盛赞的颖yīn英才,方志文自然是知道了,这次的拜访,方志文打定了主意要将两兄弟一起征辟,甚至连官职方志文都已经想好了。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百九十章荀彧的选择

本章节雄霸手打)

给方志文带路的仆役在前,甄翔紧跟着走第二,方志文和两位夫人跟在最后。

看着甄翔与荀家人热络的样子,方志文不由得觉得的有些好笑,也不知道甄翔这个粗汉是如何赢得荀家的高看的。

按照古老的规矩,甄姜和太史昭蓉被迎进了后宅,由荀彧和荀衍的夫人负责款待,而方志文则被迎进前厅,由荀彧和荀衍作陪。

方志文与荀衍是第一次见面,荀衍个子挺高的,人有些瘦削,眼睛清亮,带着褐sè的方巾,身上的直裾也是褐sè的,留着一撮漂亮的山羊胡,看人的时候眼神很坚定执着,说话声音中正,笑起来很爽快,方志文对荀衍的爽直xìng子很喜欢,双方的观感倒是都不错,寒暄了一番之后,大家入座坐定。

方志文笑眯眯的开口:“两位都是英才,我就不说虚的了,听说两位到密云转了一圈,想必对密云的方方面面也有所了解,不知道休若、文若对密云有何看法呢?”

荀彧和荀衍对视了一眼,荀衍示意荀彧来回答,荀彧清了清嗓子正sè道:“方大人,密云宜居!这点是不容置疑的,当初大人所言无差。虽然在下年龄不大。见识也不多,但是就我本人的认知,在大汉境内似密云这般繁荣而又充满了活力的城市似乎鲜见,而且,居于密云的居民似乎都很喜欢自己的城池,这点很重要,这说明这个城市有着高度的凝聚力。”

方志文微笑着点头。赞扬的话人人爱听,方志文也不例外,特别是赞扬密云的话方志文更喜欢听。但是这些话听多了就没有新意了,因此,方志文的表现很平淡。

“在下也曾去西林学宫和郑乡学宫拜访名师。由此对密云政体的核心也有所认识,我观大人之意,于大政,大人有意于行契约制度,依法治政,以德化育,因材施用,尤重监督,于民生,则行宽政。低税负少徭役,限制土地流转,鼓励经商务工。”

荀彧几句话就将密云的底细说得明明白白,不愧是政治八阶的牛人,而且从荀彧的语气看。荀彧对密云的政策是持肯定态度的,不管荀彧出身如何,荀彧本人不是那些目光短浅的世族,他知道世族的长存不在于压制新兴世族的崛起,而在于世族自身内部的发展提高上,所以。他更能从全局出发来看待问题,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出身和立场。

这点让方志文非常的满意和惊喜,心里更加确定了要重用荀彧的想法。

另一边,荀衍也在频频的点头,从神情上看,荀衍似乎比荀彧更激进一些,对密云的政策已经不是肯定而是支持,而且是相当的支持,荀衍比荀彧更贴近生活,所以对中下层民众的生活状态更加了解,也知道世族不受控制发展的恶果,对世族的自律和自我完善一直有着担忧,而在密云,荀衍觉得找到了世族继续健康发展的方向,所以,荀衍显得比荀彧更加的热切。

“文若所言jīng准,密云所走的方向确实如此,密云的政策目标,是一个能健康的上升和下降的相对公平的生存环境,能者上,庸者下,劳者存,惰则亡,在行政体系上更注重事前约法和事后监督追责,在经济上,尽量简化税赋,减少不必要的负担,当然,这仅仅是一个目标,想要实现还有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总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方志文随意的侃侃而谈,像是跟朋友交流,而没有一点居高临下的意思,这让荀氏兄弟的感觉很好。

“那么,在下就有一个问题了,如果大人的施政顺利,周边的安全形势也没有大的变化,将来人口会越来越多,其实在密云现在已经有这个问题了,一些对收入有更高追求的人已经离开密云前往渔阳、乐浪甚至辽东!”

“呵呵,果然瞒不过文若的眼睛,辽东和玄菟很快就会划入密云一系的管辖之下,这点不久之后就会公开,确实也会有措施鼓励大家向这两个地方迁移。”

荀彧点了点头,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公孙瓒南下辽东空虚,显然,辽东不是到了方志文手里就是到了刘虞手里,而刘虞与方志文的实力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