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红尘)-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从洛阳刺杀事件之后,各个城池都暗地里加强了戒备,函谷关地处中原前线更是不能放松jǐng惕,为了防范万一,函谷关的戒备还是很严格的。

“大人。”

方志文身形没动,头也没回,随和的开口道:“元直啊,正好,来说说孟津渡的事情。”

徐庶收起正在行礼的双手,有些哭笑不得的绕过一侧的案台。

方志文却像是背后长了眼睛一样说道:“顺便给你自己倒杯茶,茶壶就在你脚边上。”

徐庶无奈的摇了摇头,跪坐下来真的给自己斟了杯茶,这才捧着茶杯走到方志文的身边,方志文扭头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怎么样,还有什么最新的情报么?”

“没有,不过怀县胡轸新败,丧失了骑兵的机动打击力量之后,怀县只能死守,这样的话太被动了,而且孟津渡北岸被王匡等据守,李肃没有办法渡河支援,郭汜更是远在河东,因此怀县的局面大坏!我想胡轸会不会主动撤离,向河东靠拢。”

徐庶腾出一只手。在地图上指点着,方志文默默的点头,然后忽然扭头看着徐庶道:“若元直是董卓,你会怎么做?”

“死守!怀县虽然不是什么大城,但是好歹也是一级城市,这样的大城有死守的底气,相反。颜良却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攻破怀县,或者说,袁绍不能等着颜良攻破怀县来压迫董卓。”

徐庶的回答很快。显然是预先想过这个问题,方志文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李儒并非浪得虚名之辈,元直能想到。李儒一定也能想到,因此,怀县的局势似危实安。刚才元直的话似乎没有说完,你接着说。”

“嗯,这点我也赞同。那么就看看袁绍如何来应对这个变局了,现在司隶虽然处处战火,但是真正想要速战速决的只有两个人,或者说两个集团,就是袁绍和袁术,袁绍一路在怀县。一路在野王方向,现在正在向温县攻击,还有一路就是袁绍自己,现在正在孟津与成皋之间不上不下。然后是袁术的部队,袁术心眼小。居然想要利用董卓消耗袁绍的部队,所以他的部队所在中牟与虎牢一线与华雄交战,毫无进取之意。”

徐庶简单的将司隶当前的局势做了一个简介,看似复杂的局势顿时明朗了起来,如果董卓也看明白了这点,就应该适当的将南线的部队朝北调动。当然,也不能不管刘备和曹cāo,这两个家伙绝对不能忽视。

但是适当的增强北线最有利于战局的稳定,这点应该是肯定的。

“如果董卓意识到这一点的话,应该会将南边的部队向北调动。”徐庶的看法与方志文一致,方志文不由自主的轻轻点了点头:“我猜测很可能是调回张济在阳成山到新城一线重新布防,然后将李傕部队释放出来投入到北线。”

方志文略微考虑了一下,这个布置是可行的,一方面,刘备在忙着搬运梁县周边的人口,北上的yù望不强烈,曹cāo则在被打得一团糟的颖yīn、阳翟和阳城一线,但是后勤补给却很成问题,因此不大敢于孤军深入,如果曹cāo一味持强,说不定会遭到虎牢关徐荣的回身一击,配合张济绝对能吃掉曹cāo的孤军。

当然,这样布置的前提是刘备不会强攻,曹cāo不会与刘备勾结,袁术也不会给曹cāo提供补给,孙坚也不会死磕虎牢关等等因素,虽然看似走钢丝,而且还是有许多先决条件的走钢丝,但是从现在的局势看起来,这条钢丝还真是能走的。

整个司隶的局势随着袁绍强势的登上盟主之位,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似乎除了袁绍集团之外的所有人,都正在努力的将司隶变成一个大泥沼,想要将袁绍给陷在里面,而袁绍却只能进不能退,到了这个时候,袁绍已经不是在跟董卓一家战斗了,而是在跟中原这个大棋局上的所有对手战斗,这种情形之下,袁绍要是有一丝退缩,等待他的就可能是彻底的失败,只是不知道,袁绍自己现在有没有看清楚眼前的危险局势。

“那么,袁绍求变的唯一出路就在于他自己这一路了,依靠别人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是的,黄河上有韩馥作怪,呵呵。”说到这里,徐庶不由得笑了起来,事实上,去给颜良搭设浮桥的人,是方志文找来的,至于这些人怎么跟韩馥联系上的,这事没有必要追究,大家可以自己去想,只是徐庶每次想到这个事情,就觉得袁绍很冤,颜良更冤。

抿了抿嘴,徐庶接着说道:“黄河上有韩馥的水军,颜良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过不了黄河,就算温县丢了又如何,就算怀县丢了又如何?颜良的行动始终还是受到韩馥的限制,如果董卓的胆子够大,现在都能将胡轸和吴匡全部撤到河东郡去,让颜良占着河内干着急又能如何?”

“董卓不敢,董卓是个多疑而且小心的人,因此他不敢将筹码全部压在韩馥的身上。”

方志文和肯定的给董卓做了批语,徐庶也深以为是,而且,董卓这个人比较强势,不喜欢这么不明不白的失败,就算败也要败出个样子来。

“嗯,所以,河内的局势我们可以暂时不去管它,现在袁绍手里能用的棋子就只剩下了他自己了,袁绍手下也有十多万部队,用好了,现在这一路不上不下的部队,就是整个中原棋局的胜负手。”

方志文点了点头,徐庶的分析很到位,只是袁绍的胜负手现在似乎很大的程度上落到了方志文的手里,那就是粮草!

袁绍的部队现在就是一支孤军,后路已经被成皋卡断,袁绍此刻本应该回身猛攻成皋,拿下成皋之后打通敖仓,获得通畅的补给,然后再向巩县攻击,这才是堂堂正正的战法,但是现在袁绍却在孟津附近扎营,想要趁着董卓在孟津露出的空虚软肋,将刀子狠狠的插进去,来个火中取栗,终结董卓的整个战略布局。

这确实是一个胜负手,而且是一个很聪明的胜负手,袁绍在赌,但是他不是跟袁术、丁原、刘备等人赌,也不是在跟董卓赌,而是在跟方志文赌。

袁绍赌的是方志文最终会站在自己这边,因为方志文需要袁绍的存在,方志文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冀州,方志文也需要一个能跟袁术对抗的人物。。。。。。

“呵呵,这个无赖啊!”

方志文笑着感慨,徐庶眯着眼睛侧头看着方志文,果然他已经看出了事情的奥妙,所以才拖着陈琳迟迟不给答复吧,或许,方志文是想要袁绍付出更多的代价?或许是因为他还没有下定决心?

“大人觉得应该如何呢?”

“元直,那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这。。。。。。”

“随便说说,又不是要你来做决策,就算是参谋部的正式意见,也不会让你一个人承担。”

“呵呵,大人差矣,属下不是怕担责任,而是也觉得这事左右为难,不知道田大人可有什么建议?”

“呵呵,倒是有的,不过你先说说你的想法,然后我再告诉你!”

方志文有些促狭的笑道,徐庶翻了个白眼,这个时候还有心情开玩笑,这真是。。。。。。

“大人,我的看法是不管什么原因,袁绍都不能倒,袁绍一倒,中原就是群龙无首的局面,袁术不足以担当大任,中原必然四分五裂,韩馥趁机做大,东进南下势不可制,刘备北上,曹cāo得势,甚至董卓也能趁机反攻,这不符合密云的利益,中原只能适当的削弱,不能彻底崩乱。”

方志文眯着眼睛沉吟了一下,在徐庶略微紧张的注视下,呵呵一笑道:“元直想得太多了,中原如何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因此我也不做此想,但是冀州不能乱,至少现在不能乱,所以,我们必须选择站在袁绍这边,元皓的意见是,中原的事情我们不宜过分插手,但是力保冀州稳定,则有利于幽州的稳定。”

徐庶恍然,叹服的点了点头道:“军师大人高见!”

“呵呵,元直也不差,不必妄自菲薄,你们两个可以说所见略同。”

徐庶抿嘴笑了笑问道:“那么应该向袁绍要什么条件?”

方志文眼睛盯着地图,嘴角慢慢的勾起一抹笑容,随即呵呵的笑出了声:“当然要,而且还得是一个大大的条件才行,哈哈。。。。。。”

徐庶困惑的看向貌似很开心的方志文,不知道他在高兴什么,顺着他的眼神朝着地图看去,徐庶顿时愣住了,脑海里急速的转了一下,顿时明白了方志文的打算,只是这个打算实在是让人吃惊,徐庶看向方志文,面对这种充满了想象力的主上,实在是有种让人晕眩的感觉!(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

第六百七十三章放虎归山

陈琳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方志文提出的条件回是这个,这个条件明显不是陈琳能够决定的。

陈琳刚开始接受这个来方志文处谈判的任务时,对这个任务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担心,在陈琳看来,方志文就是一个比较狡猾的土财主、土军阀,这次的任务无外乎是威之以力、诱之以利罢了。

但是当他到了函谷关之后,也就一开始见了方志文一面,方志文东拉西扯的跟他聊了一些名人轶事,更多的是向陈琳打听与之交好的名士,然后方志文就将谈判的事情交给了徐庶,而这个徐庶别看年纪轻轻,兼且名不见经传,但是油滑得堪比老狐狸。

整天跟陈琳兜圈子逗闷子,想方设法的从陈琳嘴里掏出了不少袁绍的情报,但是陈琳却没有能够从徐庶的身上得到任何有用的东西,陈琳这才知道自己是碰上对手了,而且似乎自己还颇有不如。

更奇怪的是,在陈琳的印象中唯利是图的方志文这回居然看着眼前敲竹杠的机会不动心,而是将有些焦虑的陈琳凉了几天,直到怀县方面颜良大胜的消息传来,徐庶才正儿八经的向陈琳提出了这个奇怪的要求。

这个让陈琳完全意想不到的要求是,任命公孙瓒为河内太守。

至于袁绍要如何运作这个事情,那是袁绍的事了,如果袁绍连这个能力都没有的话,那还是不要说自己是什么盟主,领袖什么诸侯了!

方志文之所以提出这个在外人眼里觉得很奇怪的要求。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拿下辽东郡和玄菟郡,事实上,那两个郡在公孙瓒手里也玩不出什么花样,方志文是不想浪费了公孙瓒这么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才。

这种人才只有放到中原来才好玩啊,与其河内将来便宜了张扬这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家伙,还不如给公孙瓒这个人品值相当不错的枭雄,将来公孙瓒北拒吕布。东抗曹cāo或者袁绍,西要防着董卓,南边还有刘备。这个局面想必是很好玩的。

至于辽东郡和玄菟郡,现在异人的重心南移,顶尖势力的核心利益已经从幽州逐渐的向荆南和交州转移。幽州变成了练兵和赚钱、养马的场所,从这一点上看,幽州的风险在下降,而异人的威胁下降之后,公孙瓒的存在就很扎眼了。

另一方面,刘虞因为中原的变乱,以及冀州黄巾军的做大,不得不与方志文保持更好的关系,在这些因素的综合考量之下,方志文觉得还是要将公孙瓒这只老虎给弄到中原来。自己不能来中原捣乱,那么公孙瓒就是一个替代自己的最佳人选了。

陈琳并非是一个战略大师,虽然他的智力也不低,至少也是五阶的,但是。他手里掌握的情报不多,自己对方志文、公孙瓒的了解更少,所以根本就无法判断方志文提出这个要求的目的是什么,再说了,这个事情也不是他能够决定的,最后只能将这个条件转达给袁绍。

“真是异想天开!岂有此理。难道方志文真的以为可以予取予求么!!”

袁绍愤怒的一巴掌拍在案台上,安泰上的笔墨纸砚都跳了起来,茶水更是撒得到处都是,看着袁绍愤怒的脸sè,许攸淡淡的笑了笑,抚着胡须不出声,一旁的逄纪虽然想要表现一下,但是看到许攸的样子,还是小心的收住了冲口而出的声讨之词。

“子远、元图,难道你们不觉得方志文的这个要求太过分了么!这是明目张胆的给我掺沙子下绊子,难道欺负我袁绍是个笨蛋么!”

“主公,属下觉得,方志文这么做可能是别有意图的,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应该不会做这种无聊的事情吧!”

逄纪思前想后,还是觉得持中而论比较有把握,圣人说要中庸,看来中庸果然非常好的东西,自己要仔细的研究啊!

袁绍重重的哼了一声,深深的吸了口气,压下心里的不满,逄纪说得不错,这个时候方志文还会做这些无聊的事情么,现在中原的局势很微妙,想必方志文这个小狐狸自然也能看得出来。'。

袁绍的交易请求确实可以看做是赖上方志文,但是,既然袁绍敢于将自己的利益与方志文的利益捆绑到一起,自然是有其道理的,若是袁绍崩溃了,对方志文根本就没有任何好处,刘虞虽然阻隔在黄巾贼和密云之间,但是以刘虞的本事,真的能够挡住黄巾贼么?

若是冀州黄巾贼做大,或者韩馥做大,对方志文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因此,袁绍才会认为,方志文最终会在中原问题上朝自己这边倾斜,只是没有想到,方志文忽然提出了这么一个条件,来换取支持袁绍尽快结束洛阳之战。

“元图所言有理,那么方志文这么做的目的呢?”

“这。。。。。可能是为了消除自己身后的威胁吧,如果能够将公孙瓒和平的调走,总好过与公孙瓒全面开战来的轻松和划算吧!”

逄纪的说法很有道理,但是逄纪自己却不是很有信心,说话的同时不时的看向许攸的反应,不过许攸的脸上完全是没有反应,只是依然淡淡的笑着。

“这也有道理,他是想要顺便甩包袱,但是为何是河内郡呢,要知道,河内可是我们的地盘,如果我同意的话,岂不是得不偿失?”

袁绍虽然倾向于赞同逄纪的说法,但是逄纪的猜测中却有不大合理的地方,与尽快结束洛阳之战的利益相比,失去了整个河内郡的损失还是太大了一些,jīng明的方志文不会提出这种不大合理的交换吧?

“本初,这不难理解。”

许攸终于放话了,逄纪的话已经说死了,现在该轮到许攸来用力的踩了,逄纪的脸sè变得难看起来,这个该死的许攸,不踩自己会死吗!

“哦!子远请说。”袁绍的表情略显急促,这让逄纪的心里很不舒服。

“本初,我们可以想像一下洛阳之战结束之后司隶的态势,河南尹东部在公路的手上这点无需质疑,河南尹西南部可能会赤地千里,颍川有孔伷和曹cāo,河东有丁原,河内原本应该是王匡主导,最后,洛阳呢?”

“这我是不能占据洛阳的,因为我们的根基在冀州!”

“对,本初没有忘乎所以啊!所以,洛阳还是在公路的手里,那么我们再回头看看王匡主导的河内,就是一个四面受敌的状态,到时候花落谁家还真不好说,很大的可能是落进了公路的手中,本初,你愿意看到这个结局么?”

许攸的一番话让袁绍恍然大悟,只要将眼光稍微放长一些,眼下看似是个好地方的河内,就变成了一个四战之地,而以王匡这人的本事,是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这块热土的,与其到时候袁绍还要为支援王匡而苦恼,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但是不要也不能白白的便宜了自己的对手,因此,找一个刺头来放在这里,让周围的丁原、韩馥、袁术头疼那是最好不过的。

如此一来,方志文的这个交易就显得是一个双赢的提议,放在当前提出来那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方志文从此甩掉了背后的大麻烦,而袁绍也给自己的敌人们找了一个大麻烦,自己还能摆脱将来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好事!这是好事啊!

“原来如此!厉害,厉害啊!这个小狐狸果然是厉害,我应该庆幸这个家伙的根在幽州,不会跑到中原来掺乎,呵呵。。。。。”

袁绍明白了事情的根由,整个人也轻松了下来,脸上重现出那开朗阳光的笑容,抚着胡须意外的夸起了方志文,言下之意对方志文的忌惮实在是深重的很。

许攸微微的笑着,自己很明显有赢了一场,看着逄纪便秘一样的脸,许攸觉得心情舒畅的不得了,只是想到方志文,许攸的心情又复杂了起来。

“那我回信让孔璋尽快与方志文达成协议吧,洛阳之战拖得越久,对我们是越发不利啊,这帮混蛋竟然想要用董卓来磨死我们。”

说起这帮混蛋,袁绍的心情有变得不大好了,由此,袁绍更加希望自己能够快速的结束洛阳之战,给这帮混蛋一个响亮的耳光。

“不急,现在我们的粮草还能支撑几天,本初不妨直接开始行动,一方面逼迫方志文做决定,另一方面,不能给董卓太多的时间调度腾挪。”

许攸眯着眼睛慢悠悠的说道,这一招确实无赖,但是方志文必须得吃,万一袁绍败了,方志文的全盘打算就都破产了。

袁绍楞了一下随即就明白了许攸的设想,想到方志文吃瘪的样子,袁绍心情大好,呵呵的笑了起来。

“呵呵子远此计甚妙,想必方志文知道了一定会骂你的。”

“呵呵,能让人骂也是本事啊!”

许攸捻着自己的山羊胡子笑着,眼神有意无意的向着逄纪扫去,他这话停在逄纪的耳朵里分外的刺耳,逄纪明白,许攸这是再说自己连让人骂的本事都没有。

逄纪低下头,不想让袁绍看到自己狰狞的神sè,只是在愤怒的同时,给许攸又狠狠的记上了一笔,将来总有清算的时候。

第六百七十四章袁绍破董卓

【感谢‘龙虎啸风云’和‘我有菜了’大大投出宝贵的月票!以及‘懒人一一个’大大的评价票。又是新的一周,期待大家的票票支持!】

陈琳的回答就是不回答,而袁绍用实际行动答复了方志文的条件,这货直接进攻了,向着孟津渡的方向稳步的推进,摆出一副我一里一里的将营地给移过去,然后彻底的淹掉孟津渡。

这个战术不得不说是十分有效的战术,特别是在董卓部骑兵捉襟见肘,兼且步兵攻坚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袁绍的堡垒战大放异彩。

方志文看到这个情报真是有些哭笑不得,这肯定是许攸这家伙的无赖计策,摆明着向方志文耍赖,你不帮我我就败了,我败了你也不会好过,就是这么个意思了。

方志文无奈,只好将陈琳再次招来。

“孔璋,你家主上可真是无赖啊,不过,他用成败来赌的,不过是密云的一种可能xìng,出这个主意的人恐怕没有安什么好心啊,至少也是没有将本初的家当,完全当做自己的家当来看待,所谓的嗯,你懂得。”

方志文的话绝对是离间,而且还是光明正大的离间,这个话陈琳是必须传达回去的,但是袁绍怎么理解那可就不好说了。

“抱歉,方大人所说的话我完全不能理解,当然了,我军的一切行动,都是我家主上的决定,并非是受什么人的唆使。这点在下倒是可以肯定的。”

陈琳笑呵呵的和声说道,不管陈琳智力如何,但是作为一个外交人才来说,绝对是非常合格,乃至于出sè的。

方志文不在意的摆手笑笑:“元直与孔璋的谈判进展如何?如果本初还是不能决定的话,这一批到达的粮草和补给我就优先给董卓了,反正跟谁做生意都是做。本初切勿自误哦!”

“方大人实在提醒在下么?”

“不,不是提醒,而是最后的通告。如果今rì内不能达成协定,那么下一批的粮草会在十天之后才能到达孟津渡了,孔璋将这个事实尽快转告本初吧。既然大家都是明白人,那么就不要兜圈子了,那个条件是必须的,最多在粮价上我再让一成,这就是底线。”

方志文一脸肉痛的样子,但是徐庶知道,方志文开给袁绍的粮价,比开给董卓的粮价还要高几成,毕竟朝洛阳城里运粮的又不止方志文一家,但是现在肯给袁绍运粮的。除了方志文之外,似乎别无分号啊!

陈琳有些勉强的笑了笑,在函谷关的这些rì子,陈琳也不是天天呆在房间里喝茶,虽然方志文不让陈琳随意出城。但是在城里还是可以看到不少的东西,听到不少的消息,陈琳自然知道方志文并没有说谎,另外每天在城内来来往往的商队和人流都显示出,董卓正在加速朝长安方向搬运物资和人口。

虽然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董卓对战事不看好的表现。但是随着董卓持续的搬运物资,董卓身上的包袱也越来越轻,间接的,董卓部队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在升高,就好像开始的时候还害怕打坏了属于自己的好东西,而等屋子搬空之后,董卓就可以放手而为了一样。

因此,即使对军略不是很在行的陈琳也看出来,这战事越是向后拖延,战斗就可能越是激烈,袁绍的损失也就越大,因此,快速的结束洛阳之战对袁绍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重要的甚至远远的超过河内郡的所有地盘。

“在下一定会转达我家主上的,如果大人没有别的事情,在下暂且告退。”

“孔璋请!记住,今天之内哦,呵呵。”

方志文最后的笑容让陈琳的心里更加的没底,赶紧从方志文哪里告辞出来,急急忙忙的赶回自己的住处去给袁绍写信。

“该死的方志文!”

这回生气的是董卓,袁绍能一步一步的向着孟津渡推进,其背后的补给从何而来?被韩馥封锁的河道?被堵住了后路的陆路?还是从天而降?

这个答案是十分明显的,给袁绍二十万大军提供补给的,只能是见钱眼开的方志文,至于袁绍付出了什么,董卓不知道,但是袁绍能得到什么,董卓是很清楚的。

一旦袁绍拿下孟津渡,洛阳的北大门就基本上被打开了,而自己放在河内牵制的部队已经基本上被打残了,河东的郭汜被吕布盯着,李傕虽然已经逐渐的从南边抽身出来,但是想要及时赶到孟津渡显然是不现实的,更远的华雄自然也是来不及了。

摆在董卓面前的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倾洛阳之力在孟津渡与袁绍大战一场,由这场战斗的胜负来决定洛阳之战的前景;另一个选择,就是现在趁着袁绍没有完全完成战略部署之前,将自己的部队收缩起来,然后向西撤退,放弃洛阳。

董卓虽然嘴里的怒喝,但是实际上并不如何生气,方志文又不是他的盟友,不存在背叛不背叛的问题,董卓也没有理由去发怒,董卓一时气愤的根源在于方志文站在袁绍的一面打碎了董卓的布局而已。

“岳父大人,这种情况也早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好在现在物资和人口搬运的已经差不多了,还是准备向长安撤退吧。”

董卓眯了眯眼睛:“差不多了?”

“是的。”

“司隶还没有被搬空,这也叫差不多了?”

看着董卓严厉的眼神,李儒并不胆怯。而是正视这董卓点头道:“已经够了,司隶想要重新恢复元气,没有十年八年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我们离开之后,这些关东世族怕是马上就窝里反了。相反,被大量的人口和物资充实的关中。在岳父的经营之下,再有十年八年,足以支撑百万雄兵。届时岳父挥刀东向,关东世族必定望风披靡。”

董卓看着李儒,眼神里慢慢的涌上一股暖意。然后哈哈的笑了起来:“好,好啊!不过,我还是觉得做得不够,听说洛阳大族在洛阳动乱期间,仓促出逃者不胜其数,其家资财货岂能尽数带走,文优,命令将士们大索全城,挖地三尺也要将整个洛阳搬空,一个五铢钱都不留给这些该死的世族。”

李儒笑了笑。这个想法很合理,将整个洛阳拆了也不要紧,反正董卓身上的骂名是少不了的,但是历史向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将来将这一切都栽在失败的关东贵族身上。不过,这事还是有必要做一点小小的手脚的。

“岳父大人,这事不要大张旗鼓的做,悄悄的将东西搜刮了,甚至包括皇宫里的东西,然后在城内多准备引火之物。等关东世族的部队进城之后,就引燃大火,将所有的证据都烧成灰烬,将来就说是关东世族的部队烧毁了洛阳,也省的岳父大人来背这个骂名!”

董卓大喜。

光熹二年三月二rì,袁绍击败孟津渡守将李肃,夺取了孟津渡,随后,袁绍在孟津渡建立了坚固的营垒,在河道两岸建造高垒,架设投石机和巨弩阵地,将韩馥的水军彻底逼离了这段河道。

随即颜良放弃了怀县的包围,挥军南下孟津,一夜之间渡过了孟津渡,大军直指洛阳城。

董卓早早就已经开始收缩部队,李傕、张济和华雄徐荣部先后撤回洛阳周边,依托偃师、太谷、伊阙布下了最后的防线,为洛阳西迁争取更多的时间,华雄更是被调往潼关驻守。

而在穿过函谷关的长安古道上,人马大车络绎不绝,排成了一条长龙,这条道路上,现在可是承载着大半个洛阳的财富,而这些个财富,无疑是十分的诱人的。

而盯上这些财富的人也不再少数,只是大多数的人心里都有数,在这条道路上或许抢劫是可以的,但是想要运走抢得的东西却很困难,因为这条道路上的两边被潼关和函谷关夹着,大部队如果没有夺下这两个关口就进入长安古道,绝对是找死的行为。

但是小部队还是可以的,因此,在这条长安古道上,就成了零散玩家和中小行会对抗的热点,每天都有无数起抢劫与保卫的战斗发生在古道上。

而在洛阳的东边,则是大型玩家实力角逐的战场,随着董卓战略防御圈的收缩,战斗的密度也大了起来,每天在偃师、太谷和孟津渡周围的战场都打得如火如荼。

在洛阳的一东一西两个方向上,现在都是战火连天,而方志文等人也在做最后的撤离准备。

“夫君,在看什么?”

太史昭蓉看着站在东城关上极目远眺的方志文,有些好奇的问道。

方志文伸手揽过太史昭蓉,两人依偎在一起,朝阳迎面照在两人的身上,像是给两人披上了一层金sè光芒织就的华衣。

太史昭蓉脸蛋红红的,不过却没有挣脱,而是乖巧的靠在方志文的怀里,感受着方志文熟悉的气息。

“看洛阳啊!”

“天天都看,看不腻么?”

“呵呵,没几天好看了,很快就看不到了。”

“是呢,我们要走了。”

方志文楞了一下,随即呵呵的笑了起来,有些感慨的说道:“是啊,要走了,该回家了,盼儿、小宁还有毅儿都在家里等着呢!”

“嗯!”

“再好好看看洛阳吧,以后怕是看不着了!”

太史昭蓉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还是听话向着洛阳方向看去,其实根本就看不清楚,只能在晨雾中看到一些影影绰绰的建筑,或许那是一些树影也说不定。

第六百七十五章焚洛阳

当天,函谷关遭到了一伙玩家部队的偷袭,不过,函谷关现在坐镇的可不是一般人,而是方志文这个极其凶残的家伙,身边不但有赵云、黄忠、高顺和太史昭蓉这班超级强将,还有徐庶这样的战略战术大师。

这些打算趁着方志文已生去意的时候来占便宜的玩家,结果自然是十分凄惨的团灭了。到了下午,徐荣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