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红尘)-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官军的骑兵是中型骑兵,没有远战的武器,现在官军骑兵的选择要么向前,冲上去与对方近战,要么后退,跑回去寻找步兵的支持,只是,现在他们的步兵兄弟们似乎也已经陷入了麻烦之中,正在苦苦的等着骑兵弟兄去解救呢,又怎么能顾得上来帮助骑兵兄弟。

骑兵指挥官不管自己心里的苦涩,咬着牙发出了冲阵的命令,但是悲哀的是,对方的骑兵似乎永远都在距离自己不到百步的距离上,却是怎么都追不上,而那些头缠黄巾,身着黑甲的骑兵却不时的回身放箭,将官军的骑兵一批批的shè于马下。

再追了一会,官军骑兵悲哀的发现,自己似乎被对方包围了,正面有敌军,左右侧后也有敌军,数量?数量不明,但是杀伤力和速度都明显比自己强,于是,官军的士气下降的速度跟他们人数减少的一样快。

黑夜里,不会有人傻的去投降,也不会有人去抓俘虏,所以,高览的这两万骑兵,出了营地之后,除了偶尔有受伤没死掉的个别骑兵之外,高览再也没有见到自己的这两万骑兵了,至于对手,高览也不知道,只知道是一队数量不明的弓骑兵,而这队弓骑兵能吃掉自己的两万骑兵,要么是弩兵设伏配合,要么就是数量数倍于自己的骑兵,当然,这只是高览事后的猜测。

而现在,高览渐渐的发现不对路之后,立刻下令点燃辎重,步兵集结向西突围,他这个决心下得十分的坚决和及时,所以,最后高览能够带着一万多的步兵以及数万玩家突围出去,与前来救援的颜良汇合,再晚一些,高览说不定连着他的部队,都得扔在这里。(未完待续)RQ

第四百零八章诡异的战斗

高览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两万骑兵最后是什么下场,也不知道为何黄巾军的骑兵部队没有来追击自己的步兵,这个夜里,高览稀里糊涂惶惶如丧家之犬一般的一路向西,直到天明的时候,终于跟赶来接应的颜良汇合,双方合军之后,颜良继续向战场前进,一路上收拢残兵,一边派出斥候联络周围的异人部队,询问最新的情况。

当颜良和高览重新回到昨夜爆发大战的营地时,连零星的战斗也已经彻底的结束了,现在还在战场周围活动的,都是朝廷阵营方面的异人部队,至于他们为何还敢在这里活动,则各有各的说法。

有的人说,昨夜高览主力部队放火撤离之后,朝廷阵营的异人部队也确实一起随着撤退了,而黄巾军打破高览的营地之后,灭掉了高览自己放的火,然后瓜分干净了战利品,接着就趁着夜sè四散而逃了。这些朝廷阵营的异人部队,都是抱着回来捡垃圾的目的返回的,据传说越是靠近营地的异人,收获也越好,这么看来黄巾贼走得十分匆忙呢。

但也有人有不同的说法,前半部分基本是一样的,但是后半部分则不同,据说正当黄巾军在瓜分战利品的时候,一支官军的骑兵忽然到达了,将黄巾军和黄巾阵营的异人部队都杀散驱赶了,然后占据了高览昨天的营地,少事休息就之后就又去追击黄巾军了,得到消息的这些朝廷阵营异人部队是来瓜分战利品的。

当然。还有更多更离奇的说法,但是这两种说法占了主流,也比较靠谱,至于后一种说法中那支忽然出现的官军,开始的时候颜良还以为是先行赶到的文丑,但是当文丑的部队比颜良还迟一些才赶到的时候,颜良才意识到不对。

仔细的询问了一番之后。终于找到了最早回到高览营地的异人,得到的答案其实也是莫名其妙,他们回来的时候。营地的战斗已经完全结束了,至于黄巾军去哪里了,他们不知道。因为营地根本就空的。

但是他们可以肯定的是,黄巾军走得真的很匆忙,因为有大量的战利品没有收集,甚至战场打扫的得十分的匆忙,所以最先回到营地的玩家收获颇丰,然后越来越多的朝廷阵营的玩家返回,加入了抢夺战利品的行列。

当然,也有人说他们在返回营地的路上,曾经碰到过大队的官军骑兵,所以才会认为是官军的骑兵将黄巾军赶走了。

到最后。颜良和文丑,以及高览都不明白,在昨天高览撤退之后,营地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恐怕这事。只有黄巾军的人才明白。

事实上,黄巾军的人也不大明白,昨夜,黄巾军阵营的玩家在黄巾军一支正规部队的帮助下,打开了南边的防线,并且顺利突破进来之后。高览的骑兵没有出击,让准备好的玩家们非常诧异,后来得知高览的骑兵向北出了营地,大家还以为是这些骑兵要包抄自己的后路,正在犹豫的时候,有人发现北边有骑兵与高览的骑兵交手,于是黄巾阵营的玩家们立刻加紧了攻势。

当高览点燃了辎重突破重围撤离之后,黄巾阵营的玩家们正要冲进去灭火的时候,忽然又有一大队骑兵冲了出来,这一队明显是官军的骑兵如同杀神一样,对已经打得jīng疲力尽的黄巾阵营玩家部队展开无情的屠戮,悲催的黄巾阵营异人们以为是高览的骑兵部队,只好自叹运气不好,纷纷撤退了,路上还难免跟四散的朝廷阵营的玩家乱打一轮。

因此,昨夜参加攻击高览部队的黄巾阵营的玩家,可以说是损失最为惨重的一群,不但什么都没有得到,还平白的损失了大量的部队和等级,朝廷阵营的玩家多少还返回去捞了一些补偿。

当双方阵营的玩家在论坛上开始了口水战之后,大家才发现,这事怎么这么蹊跷呢?到底最后出现的骑兵是从哪里来的,而开始灭掉了高览骑兵的部队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或者这两者其实是一伙?那么他们又是为了什么?

当然了,也有聪明人猜测是从战场消失了的方志文的部队,因为他的部队才有这么强悍,当然,还有另外两支部队也能做到这点,但是,这两个部队吕布和公孙瓒的,都在玩家的视线范围内,所以,唯一的怀疑对象就是方志文。

只是这事根本就没有办法去证实,难道你直接去问方志文,是不是你干的?即使真的有人敢去问,方志文又会老老实实的回答么?

而且,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方志文这么做又能有什么好处呢?这一战,结果是焚毁了颜良的后勤物资,这对于颜良和袁绍来说,并不是什么伤筋动骨的事情,这点物资只不过是前方十万部队的一个月的粮食和部分器械,价值并不是高的难以忍受,虽然不能说是无关痛痒,但是袁绍确实也不会太在意。

这一战的另一个后果是,大量的杀伤了黄巾阵营和朝廷阵营的玩家部队,削弱了双方的实力,还有顺便灭掉了袁绍的一些部队,可是这有什么意义呢?特别是对方志文而言,这有什么意义呢,这两个阵营玩家的实力,根本就不足以威胁方志文的密云,甚至连安国县都威胁不到,那么方志文费这劲干什么呢?

因此,虽然所有人都认为方志文的嫌疑最大,但是却也没有任何指责方志文的理由,至于方志文的部队到底在哪里?他有告诉大家的义务么?

当然,事实真相其实只是大家都忽略了的一点,那就是高览的辎重都烧光了么?那些死伤枕藉的玩家爆出来的好东西呢?难道真的是被后来捡便宜的玩家昧了?

事实上,方志文的部队根本就拿不走那么多的战利品,所以只挑贵重的拿,每一个人身上都装满了东西,看到好东西,就挑挑拣拣的找出个不大好的扔掉,带上那个好的东西,这种痛苦和快乐,实在是让人难忘。

所以别看方志文没有大张旗鼓运走什么,但是,方志文这次的黑吃黑绝对是赚的盘满钵溢,特别是从玩家身上爆出来了各种奇奇怪怪的卷轴和技能书,真是一家笑万家哭啊!

在游戏论坛上,虽然也有人说自己好东西都掉光了,但是这种情况在混乱的战场是很常见的,所以根本就没有人会想着去统计一下,大家丢失了什么,而那些后来的玩家又拾到了什么,也根本不可能统计出来。

同样,被烧成白地的营地里都烧毁了些什么,谁又能说的清楚呢,因此,这个诡异的战斗,以及诡异的骑兵成了游戏中不解的谜题之一,许多年之后,也一直是游戏十大不解之谜的其中一个。

而此刻的方志文等人,正在安国县里修整,至于收获的好东西,除了技能书之类的与个人实力相关的东西,其他都交给李雪音来整理了,而一些有意思的任务卷轴,李雪音筛选会再送回给方志文处理。

而方志文正与田丰等人忙着收集郑县周围的情报,看是不是有机会继啃了袁绍一口之后,再狠狠的给公孙瓒这个小子也来一下,让他知道,郑县这个地方,不是那么好占的,方志文的脖子,更不是谁想都能来卡一卡的。

“郑县驻守的部队不多,不过两万余步兵,其中还有部分是新招募的士兵,战斗力堪忧,如果攻城意志坚决的话,大概三两天之间就能拿下,至于外围县治那数千的援兵,根本就不足为惧,不要说他们不敢出来,就算出来了,我们也可以半途突袭,正好灭了他们。”

赵云指点着地图侃侃而谈,不过方志文却捏着下巴不出声,田丰也轻轻的摇头。

“子龙将军,你可以尝试反过来想,如果我们拿下了周围的县治,郑县的部队会不会去支援,然后……打援!如果,郑县的援兵出来的过多,那么就取下郑县?”赵云兴奋的一拍自己的大腿,显然,田丰的这个想法比刚才他能想到的要高明得多了,只是将先后顺序调一下,结果就完全不同了,谋士就是谋士。

方志文微微的点头,这个办法好,更重要的是,方志文不能明目张胆的去做这件事情,但是,却有人可以做这件事情,方志文要做的,只不过是埋伏在半路上,实打实的好好收拾一下公孙瓒的援兵就可以了。

“写信给刘伯安,让他着人攻击易县、文安和北新这三个县治,写信通知袁绍,让他找人收复郑县,告诉他们我们负责消灭出城的兵力,代价是郑县的一半人口,郑县还是拿在袁绍手里比较好。”

田丰眯了眯眼睛,暗暗的点头,对方志文的想法非常赞同,而赵云则皱着眉头使劲的思索着,想要弄明白主公这么做的真实意图以及好处。(未完待续)RQ

第四百零九章恼羞成怒的公孙瓒

【感谢‘陆压真真人’‘十三月飞雪’‘白河十夜’大大投出宝贵的月票!以及‘幽灵魔曲’和‘hallliana’大大的评价票,谢谢!!】

郑县的易手真的很容易,留守的严纲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轻易的决定出城救援,轻易的被方志文埋伏,更奇妙的是,严纲的援兵居然是有骑兵有步兵,这样的援兵到底是打着什么样的主意出门的呢?

结果是严纲兵败只身逃窜,当然是方志文有意放他走的,拿住严纲杀了也没意思,不杀留着也没用,所以干脆方志文连抓都不抓,直接赶走了事。

然后,袁绍派来的高干轻易的拿下了郑县县城,城里那几千新兵,看到城下的大军顿时就投降了,至于那三个边境的小城,自然落到了刘虞的手里,虽然没什么油水,但是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啊!刘虞自然是笑纳了。

高干很配合的将郑县的人口分配了,然后送给了等在城外的方志文,方志文则转手将他们都送上了船只,直接运送到清河口港,然后出海到乐浪去,这下子死无对证了。

公孙瓒得到严纲送来的消息,气得大发雷霆,关起门来又是一阵折腾,据说还砍了两个美女的脑袋,这货的能耐都用在女人身上了。

对于郑县的丢失,公孙瓒自然是很失落的,或者说很气愤,这背后是谁在捣鬼,公孙瓒用脚后跟想都能明白。除了那个不见了踪影的方志文,还能有谁?

公孙瓒觉得自己已经是个有仇必报的人,谁想到方志文更是睚眦必报的疯子,自己自从与方志文闹了一次之后,这个方志文就盯住自己不放了,处处都跟自己做对,一点亏也不肯吃。从辽东北部到辽南半岛,再到渔阳关塞,现在又是郑县。这个仇可算是结深了。

公孙瓒决定要跟方志文杠上了,大家的实力差不多,凭什么次次都被方志文欺负。这个仇不报,这三番两次的被人打脸,难道就当作没有发生不成?公孙瓒还没有那种唾面自干的厚脸皮。

不过公孙瓒怒火中烧的在地图上看了半天,发现出了辽南那里的几个毫无价值的小城之外,似乎自己在别的地方根本就没有优势,密云、丰宁就不用说了,在那里想占方志文的便宜难比登天,乐浪的话必须先攻占西安平,那个不就是辽南么,其他地方。似乎只有一个安国县,可是安国县靠着自己这点人马似乎也拿不下来吧,至于清河口港,那里有着太多人的利益,公孙瓒不敢去犯众怒。

再说辽南。公孙瓒早就弄清楚了,方志文在那里弄了老大的一片无人区,想要攻占辽南,后勤通道是个大问题,而且辽南的那些城池根本就是空城,只有驻军没有居民。打下来也没有屁用,自己还要分兵防守,养兵不用花钱嘛。

公孙瓒琢磨了半天,发现自己对于方志文,居然是老鼠拉龟………无从下手!

郁闷啊!憋气啊!

公孙瓒气得差点吐血,被人打了脸,却偏偏没法还手,这种憋屈的感觉,差点将公孙瓒折磨疯了,于是,为了心理健康着想,公孙瓒只好牺牲了屋里的摆设,然后还不够,于是再牺牲了两个用旧了的美女。

吓得门口的卫兵胆战心惊,同时也为那两个美女而感到可惜不已。

公孙瓒如此生气,或者说恼羞成怒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被打脸这么简单,而是因为自己在郑县辛辛苦苦的布局被破坏掉,这才是公孙瓒真正生气的原因。

公孙瓒对冀州是有想法的,或者会有人说连幽州都没有摆平的公孙瓒还想冀州,是不是有些过于空想化了!

幽州确实没有摆平,而且看上去短时间内也是摆不平的,但是经过这几年时间与方志文、与刘虞的对抗,公孙瓒终于弄明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口问题非常的关键,幽州的人口大都集中在西南部,而且人口高度向城市集中,公孙瓒手里有偌大的辽东、玄菟,还有一部分的昌黎郡的地盘,但是公孙瓒手的人口却实在少得可怜。

因此,公孙瓒是空有偌大的地盘,但是却没有充分的利用起来,相反,刘虞虽然地盘不算很大,但是他却占据着幽州近一半的人口,而方志文则致力于掠夺人口,开始的时候从胡族手里抢,后来去青州抢,现在又在冀州抢,归根到底,方志文的政策就是人口政策,甚至他大肆的封官给异人,其实也是为了引入人口。

当公孙瓒明白了这点的时候,时间已经有些晚了,草原上的胡族被方志文抢得差不多了,青州那里现在也已经瓜分完毕,事实上异人势力对人口的渴望一点也不比自己小,看来看去,也就是冀州还比较有机会,黄巾贼的人口数量也不小啊,在冀州就有超过五百万人口控制在黄巾贼的手里,如果能从中分个百八十万,辽东就又多了几个大城池啊!

因此,公孙瓒即使同时开罪方志文和袁家,也要占据郑县,其实就是为了将来能够作为人口物资的中转站,要说他对冀州的地盘有些什么想法,暂时公孙瓒是没有的,毕竟渔阳和辽东的不接界的状态已经让公孙瓒够痛苦的了,他可没有方志文的那种良好心态,对于在冀州经营一个飞地,公孙瓒既没有兴趣也没有本事。

发完了怒气,公孙瓒让人将公孙越和关靖找了来,这两人自然早就打听清楚了公孙瓒发怒的原因,所以对公孙瓒的召见也就不奇怪了。

公孙越和跟他不大对付的关靖看到公孙瓒的时候,公孙瓒已经完全平静下来了。一点也看不出刚才他还一怒杀人,踞坐在案台后面的公孙瓒一手拿着一本书册,一手缓缓的抚着胡须,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公孙越是熟悉自己的大兄的,能看书,说明大兄的心情已经平复了下来,公孙越偷偷的松了口气。老实说,公孙越还是很害怕这个大兄的。

关靖尽管心里有些腹诽,但是也不敢有什么表现。老实说,关靖对于公孙瓒的臭脾气是有些不待见的,可是谁叫人家是主公。你只是个打工的呢!忍着吧!

“两位来了,坐!”

“多谢主公(大兄)!”

“嗯,吾召二位前来的缘故,想必尔等已经悉知了,郑县一失,吾等前番的布局皆成泡影,部队损失事小,吾等的补给据点丧失事大,这事,着实可恨!”

公孙瓒的眼里隐藏的怒火不时的迸发出一点火花。公孙越抖了一下,心里暗自告诫自己,千万要小心说话,不要再次点燃了大兄的怒气,到时候。可就真的吃不了兜着走了!

“大兄,让弟率兵北上,将郑县重新取回。”公孙越的神sè坚定,仿佛拿回郑县只不过是一件手到擒来的事情。

公孙瓒瞄了公孙越一眼,虽然这话说得有些大,但是态度还是让公孙瓒满意的。这就是兄弟啊!这才是自己的心腹!

“呵呵,三弟需要多少兵马才能取回郑县?后勤粮草又去哪里筹措?与郑县开战的借口呢?又要如何通过袁家的地盘?”

“这。。。。。。”

“呵呵,”关靖幸灾乐祸的笑了笑:“主公,郑县现在已经被袁家取回,再拿下来恐非易事,而且此事从中作梗的乃是方志文,若是我军再有异动,恐怕方志文会与袁家再度联手,此非好事!”

公孙瓒默默的点头:“本官也正是担心此事啊!在冀州,我军孤立无援,进则四处皆敌,退而后勤受制,即便本官息事宁人,认下这个哑巴亏,一旦新的冀州军事上任,见到我军的状况,定会以后勤拿捏吾等,届时吾等也不得不为他人手上利刃,为他人做嫁衣裳啊!”

公孙越心里一凛,大兄顾虑的极是,一旦公孙瓒军成为孤军,在冀州这个地方,就真的会被有心人给拿捏住,到时候好处捞不到,说不得还要成为别人手里的工具,白白流血却不得收获,那还不如现在就灰溜溜的回辽东去,埋头使劲发展辽东呢!

关靖眼睛转了转道:“冀州之利在黄巾贼,地盘于主公无益,财货人口以及功勋是我军来冀州的目的所在,同样也是方志文、吕布等人前来的目的所在,而韩馥与袁家,为的却是地盘,这里面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公孙瓒眼神一亮:“韩馥、袁家?”

“对!”关靖肯定的点头,既然有了敌人,而且是自己对付不了的敌人,那么就要找盟友了,关靖很聪明的从根本利益分配上来寻找可能的盟友,这点非常正确。

同时,通过利益诉求的冲突,公孙瓒也明白了方志文为何要处处于自己为敌,整个的思路也就打开了。

“袁家势大,而且与我军在郑县一事上有所冲突,那么适宜合作的对象仅仅剩下了韩馥,韩馥与袁家正在争夺冀州,如果我们倒向韩馥。。。。。。。”

“大兄,可以试试左右逢源的策略。”公孙越的脑袋也不差,既然已经有人将路给开辟出来了,当然要抢先走上去,然后让人家无路可走了!

公孙瓒脸上露出一个赞赏的笑容,似乎对公孙越的说法很感兴趣。

关靖心里暗骂,这个左右逢源的做法确实不错,但是现在公孙越说了,关靖就绝对不能再支持了,关靖不是那种为了大局可以牺牲自己利益的人。

“不可,主公!此事万万不可,周旋在两个强大的敌人之间,首先自己得有坚实的基础,若是在幽州此事可行,但是在冀州,主公的弱点随时会被对方拿捏住,主公意图左右逢源,反而会将两边都得罪死了!此事绝对不可!”

公孙瓒迟疑了一会,关靖心里有些莫名的紧张,手心都有些出汗。

“有道理!此事就麻烦士起去跟韩馥接触一下,看看韩馥的想法。”

“诺!”

公孙越斜了面带得sè的关靖一眼,暗暗咬牙,眼里一片森冷。

第四百一十章郑门子弟

乐南的学宫仍然命名为郑乡学宫,在郑玄到达乐南之前,陈铄就已经在乐南城南的山上,面海背山的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学宫,当然,这也是方志文同意的。

郑玄从海上到乐南,陈铿也专门从乐浪城赶到迎接老师,随同陈兄兄弟一起的,自然还有当地的官吏和士绅,郑玄拒绝了一切迎来送往,直接就住进了新建的学宫,安顿之后,第三rì郑玄就开学讲课,从这点上说,郑玄是一个很纯粹的学者。

林闻之也一样的xìng子,只写了一封信来祝贺,根本就没有来乐南的意思,这两人倒是挺相似的。

国渊、赵商、郗虑等等,还有不少的同门,都是跟随郑玄一起到达乐南的,首要的缘故是继续追随老师,次要的原因则是为了避祸。

来到乐南不久,郑玄的这些学生们就发现了乐南的与众不同之处,这里面自然有陈氏兄弟的功劳,但是更多的在于乐南实施的政策和行政架构。

乐南最大的特点,其实也就是密云和丰宁的特点,就是契约化!凡事都以契约为准,由天神负责仲裁,这种模式其实是所有玩家城市管理中最常用的手法,因为大量的节约了管理成本,也使管理简单化、规范化。

而方志文更进一步,即使是官府徭役赋税,都是以契约的形式进行,凡事先立约再实行,处事断非就变得很简单了,而官府的管理除了rì常事务。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事先的立约,也就是立法。

西汉奉黄老,以社会自然形态治国,东汉尊儒学,以礼法对社会形态加以规范和引导,因此,郑玄对乐南的施政是赞赏的。当然,事实也摆在眼前,乐南相对于青州世族横行、巨商垄断的城市。绝对是乐土级别的。

有了老师的赞赏,还有陈氏兄弟这对同门小师弟的样板,再加上这样相对公平的政治架构。让郑玄的这几个得意弟子的心里,有了想要伸展理想抱负的念头。

而整天被方志文催促的陈铄,自然很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一点。

国渊字子尼,被郑玄评价为国器,郗虑字鸿豫,被郑玄夸为通经学,赵商字子声,被郑玄称为博学秀才,比较糟糕的是赵商有点口吃,但是。赵商却是与郑玄最为亲厚的弟子。

当然,还有其他诸如冷刚、孙皓、王赞、崇jīng、崇翱等同门,这些人的学识和能力就稍差一些了。

如此多的郑玄门下,有了想要出仕的念头,这对于方志文意味着什么陈铿不知道。他担心的是,自己这一系的人马充斥在方志文手下之后,会成为一种颇让人顾忌的党团,就像党人为当今天子所顾忌一样。

说实话,这些人师出同门,互相之间的感情肯定是不错的。如果在政治上结成同盟,确实能够左右主上的决策,而这种政治团体,很快就会与利益寻租结合,形成新的权贵世族,或许,这种情况并非主公所愿意看到的。

虽然方志文一直期待着郑玄的门下jīng英能够为自己所用,但是当这种期望真的变成现实,并且想要出仕的人数量有些太多的时候,或许这就不仅仅是好事了。

只是陈铿再顾虑,也不能代替方志文的决定,陈铿之前隐晦的问了问老师的意见,郑玄只是回了一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让陈铿明白到,这事不应该是自己顾虑的问题,而应该是方志文这个主公来考虑的,同时,这件事也是郑玄门下以及郑玄对方志文一次考察,或者说是所有密云一系文官对主公的拷问。

“元皓,复希的信你看了有什么想法?”

田丰将信摆在案台上,自己则端着茶盏,一边喝一边斜着眼睛看着书信,听到方志文的问话,笑了笑道:“主公,丰宁城守是崔德儒,清河口港是崔季圭,乐浪是陈正峰,乐南是陈复希,如果丰所料不差的话,主公打算在乐浪郡南再开一城,估计主公属意国子尼,如此一来,主公手下城池,基本上都掌握在郑门子弟手中,主公不怕么?”

方志文眨了眨眼道:“你觉得我应该怕?”

“既然是同门,本来就会互相照应,既然为官,自然就会为自己的家族争利,为官而成党,为政而成族,密云政治结构最重立约,若是立约者都成了党团,主公不怕这些约法都跑偏了么?”

田丰这话要是放在以前是肯定不会这么说的,因为这个说法,其实就是质疑为官者的品xìng,这年代的名门子弟最重品xìng,田丰的这番话要是传了出去,肯定得罪一大批人。不过从这里,也能看出田丰的xìng格,真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确实很耿直。

方志文默默的点头,但表情上却是很轻松,扭头看了看身侧太史昭蓉,见她一脸的困惑和好奇,最后还是没有询问她的意见,对于政治上的东西,这个丫头了解的还很肤浅。

方志文抬手指了指营帐门口,通过门口,可以看到帐外巡逻的卫兵。

“元皓,这军中跟你刚才所说的情形也是类似的,军中袍泽更重感情,军中的派系更是难以排除的,不过,这事能改变么?或者说有必要改变么?为了防止利益勾结,就阻断正常的用人程序,那么首先犯错的就是我自己了。”

田丰眼神一闪,嘴角勾起一个似有似无的笑容:“这么说主公打算容忍这种抱团的情况了。”

方志文笑着摇头:“非是容忍,而是不需要理会!”

田丰讶然道:“这又是为何?”

“按照用人的程序,能者上庸者下,他们没做错什么,我为何要去干涉。但是他们若是徇私枉法,那么自然会有相应的规则去限制和监督他们,不能因为怕别人犯错就自己先犯错,所以,这封信我准备一字不写的退回去。”

方志文轻轻的用手指在案台上敲着,胸有成竹的回答道。

“可是,主公若是事先有所jǐng惕。也能防止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情况,病了再治,总是没有预防更好吧?”

“确实。所以西林学宫的人也要大用,另外,史阿的内务司将会增加查核官员的职责。元皓觉得这个预防措施可是足够……不等田丰回答,方志文又缓缓的说道:“我这里才是立约的最高点,将来,涉及到整个密云势力约法订立时,将会增加军队说话的份量。”

田丰抿嘴笑了笑,说实话,军队才是势力的中坚,只要军队在手,政务方面其实根本就不必太担心,而且方志文也早有准备。像重用西林学宫,以及从民间招揽官吏,甚至从异人中聘用官吏的措施,都是为了这种预防在做准备。

现在方志文更是提出了军队将要介入制定最高约法的程序,这就从根子上。给那些文官们设立了一个不可逾越的最后底线,也是从另一个角度上告诉施政者,军队才是施政的前提和根基,而军队,是对方志文绝对忠诚的。

作为军方的二号人物,田丰对方志文的表态和清醒认识自然是非常满意的。

“主公既然有全盘的考虑了。又何必再来难为丰?”

“呵呵,是要你拾缺补遗啊!再说了,我听人说,人的头脑不用的话,会变笨的,军师这些rì子悠悠闲闲的好不快活,昨天听说军师去钓鱼了?”

“嘿嘿。。。。。”闹了半天,原来方志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