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安茹的六十年代生活-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82章
下了火车之后的安茹一行人;就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特殊的迷人之处。
“安工啊,你这是第一次来s市吧!”说话的是一位身高1米7出头;胖胖的中年男人;名字叫做沈明,是研究院负责对外销售的主任。沈明此人一副弥勒佛的慈祥面容;没有威胁,很容易让人对他心生好感;觉得他是个能交朋友的。
但是如果谁要是小瞧了他,给他使绊子,那可就得小心了,笑里藏刀说的就是这位。这是在刘院长提点安茹之后,她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得来的结果。当然;这并不是说沈明是个奸诈小人,只能说人不可貌相啊!
所以安茹即使心里知道沈明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也乐呵呵的回答,因为没有人愿意得罪这样难缠的人物,安茹心思一转;说道;“姜主任;我可是第一次来啊,不比您有经验,一会儿啊,有什么好的、有意思的地方可得给我介绍介绍。”
沈明知道安茹是刘院长的亲信,所以从来都给她几分面子,现在听到了安茹的话,他笑容憨厚的说道,“那好啊,那好,等咱们忙完展会的,我带你们好好玩一圈,有一些店里的东西是又便宜又好啊!”
沈明可没说带着安茹好好玩玩,毕竟男女有别,这个时代的人还是要注意保持距离的,所以他话一出口,就把所有人都算在内了!
沈明这话可是把大家都说的心动了。男助理中的一个,名叫韩华的小伙子刚刚结婚不久,小两口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他这回出差,心里早就下定主意要买件漂亮衣服给媳妇了。他连忙小声的对着沈明说道,“姜主任,我想,我想买条裙子。”韩华结结巴巴的说道,他面红耳赤,心里不好意思极了。
沈明是什么人,他听见韩华这话,瞟了一眼他的神色,心里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他了然的笑着说道,“小韩啊,给媳妇买东西有什么不好意思了,咱们大大方方的来。”
韩华听见沈明的话,心里突然的轻松不少。韩华以前可是被人调笑怕了,这回沈明不仅没有用充满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他,也没有开口调笑他。韩华面上没有了尴尬之情,他缓缓的吐出了一口气,对着沈明感激的笑了笑,“谢谢姜主任。”,
看,这就是沈明的手段,小白兔韩华已经把他当做自己人了,安茹在心里说道。
之后一行人就这样说说笑笑的穿过了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向了火车站外。
沈明由于多次出差上海,所以他很熟悉上海的地理路线,在他的带领下,一行人走向了公交车。你想做出租车这里也有,只不过是面包车,还是三轮的,即使是这样,它也不便宜,研究院里的经费紧张,是不会报销的,所以一行人最终选择了公交车这个便捷的交通工具。
安茹透过公交车的窗户,看先外面的风景。1983年的s市,还不像后世的富丽堂皇,有着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它也没有充斥着各种奢侈品,s市的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还没有出现,而陆家嘴也还不是s市的重要金融中心。
这时候的s市还是安静的,物质并不让人眼花缭乱,人们的生活平淡又知足。
车上的人很多,闷热的天气下,夹杂着各种各样难闻的气味,不久之后安茹就没有心情观察着外面的风景了。她忍不住屏住了呼吸,极力的减少气味带给自己的影响。
在辗转了几次公交车之后,终于到了展览会所在的地方。一下车,安茹就忍不住的来了几次深呼吸,好解放一下备受折磨的鼻子。几个男同胞还好,没那么多的讲究。
沈明看着安茹的动作,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这一看就是没出过门的。到了外面哪里还有挑拣的地方,为了省钱,睡的小旅馆都是脏乱差的,他也遇到过冬天还不提供热水的小旅馆,这点气味在他这里都算不了什么!
本次展览会的参展人员都是统一住在政府提供的饭店里,单人间、双人间和三人间,根据你的级别已经订好了。此时的饭店里已经有了不少的来自全国各地兄弟单位的人,他们彼此三三两两的在大厅或者用餐处交谈着。
刘院长和另外的2个主任也遇到了熟人,他们打了招呼,相互交谈去了。安茹和另外几个助理因为是刚来不久的新人,也不认识其他研究院的,只好无聊的待在一旁。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刘院长终于想起了安茹等人,他们就在刘院长的要求下回房间休息去了。他的原话是,“养足精神,明天才能有一个饱满的状态!”
安茹因为旅途疲惫,听了刘院长的话,就和韩华几人告辞了,然后回房休息去了。
美美的睡了一觉之后,第二天一早,一行7人吃过早饭,就到了展会地点。
首届农业机械展览会是在一个叫做华商楼的地方举办的,它给安茹的的第一印象就是有些破旧的小楼。却没想到进去之后,安茹才发现,室内的装修很不错,本来很空旷的一楼大厅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
每个展会的流程应该是差不多的,最开始都是领导讲话,开展活动的目的、意义、再来个祝愿的话,就差不多了。
来到了他们研究院所在的位置之后,安茹环顾四周,发现除了机器之外,还有一个展览牌,简单的写着一些介绍性的话语。这里还有一个桌子、4把椅子,桌子上摆放了一个细白的茶杯,旁边还要一个暖壶。
唔,条件还不错,虽然还不能和后世的相比,安茹打量一番之后想到。
刘院长呆了一会儿就走了,他是个大忙人,只是来看看而已,不可能长时间留下来的,他这回来应该是有什么其他的重要事情。高主任和沈明也各自开展交际去了,最后剩下的就是这回要干活的4个人了。其中以安茹为主,3个助理为辅。
安茹坐下不久之后,就来了一批询问的人,安茹看着领头的那个中年男人,穿着半袖衬衫,黑裤子,带着一副眼镜,典型的公家单位人。
只见他细细的打量着这个面前足足有2。5米高的大家伙,然后这才不疾不徐的问道,“同志,你这个收割机和以前的有什么区别啊?”
安茹眼神一转,心中想到,终于人了。只见她清了清嗓子说道,“您好,同志,这个半喂入水稻收割机。。。”
悦耳的女声犹如一曲动人的音律,为这个闷热嘈杂的大厅带来一丝丝的清爽之感。
那个男人仔细的听着,还不时的询问着心中的一些疑惑,安茹也耐心的为他解答着。这个中年男人最后听完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点点头,向安茹等人告辞走了。
安茹对这个结果很纳闷,她辛辛苦苦的说了这么久,怎么一点儿表示都没有的就走了。沈明回来之后,安茹把这么情况向他一说,沈明就乐了。
“安工啊,你不是搞销售的不知道,市场变了啊!咱们研究院还好,研究的产品都是先进的,有人要。不像其他的一些单位,生产出来的东西没什么特色,都卖不出去了。这些厂子的效益也不好,勉力维持而已。”姜明说着拿出一颗烟吸了起来,吐出白雾。
他双眼微眯,然后继续说道,“这些厂子中的负责采买的人,就会趁着机会吃些回扣,怎么说呢,拿到自己手里的钱才实在。毕竟厂里给的钱少了,福利也少了。”
这回安茹可是涨了见识了,原来这个时代就已经有了“吃。拿。卡。要”的歪风啊,再对比后世的贪。污。腐。败行为,安茹了然的点点头。
在这之后,安茹就没有继续做介绍这个活了,它已经被沈明接手了,作为一个搞销售20年的老人,他可是得心应手的很,并且也乐此不疲。
一天的时间很快的就过去了,回去之后几个人总结了经验教训,等明天再接再厉,争取让他们的机器走向全中国。
展会总共是5天,剩下的几天里,安茹去了别人家的展厅上看了,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小发明。
她还见到了几个在s市的外国人,都是被这一盛大的展会吸引的。这些外国人有美国人、德国人、日本人、俄罗斯人等,他们来参展的目的其实安茹猜想应该有几分知己知彼的意思。这些年来,中国从以上国家购买了很多种类的机械,化肥等农用设备、重工业设备、家用电器等等。如果中国有了自主研发能力,那么他们的产品就少了一条销路。
安茹英语还不错,和这些外国人简单的交谈不是问题。她也了解到此时国外发达国家的科研水平,目前的中国还差的很远。百姓的生活还不是那么的富裕,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挣扎在温饱的水平线线。
其实这些技术在后世懂行的人看来,并不神秘,就是一层窗户纸罢了,看来自己还是要做一个捅破窗户纸的人。
☆、第83章
5天的展会时间一晃而过;安茹等人也超额的完成了任务,好几个单位的采买人员都买了他们的半喂入式水稻收割机。
效果喜人;刘院长大手一挥;当天晚上就给大家伙来了个加餐。来到了上海,怎么能不见识一下最出名的国际饭店呢。
韩华等一众助理压抑着心中的激动,不时的抬头望望这座高楼,他颇为感叹的说道,“好高啊!”
安茹抬头看了一眼笼罩在蒙蒙夜色下的国家饭店;像一个庞然大物矗立在此,巍峨、高耸。
沈明笑了一声,淡定的说道;“国际饭店是由匈牙利著名建筑设计师拉斯洛·邬达克设计的;自建成以来;素有“仰观落帽”之说;你知道为什么吗?”
韩华摇摇头;连安茹也是目不转睛的望着沈明,听他讲古。
这时一旁的刘院长也来了兴趣,只见他乐呵呵的笑道;“小沈啊;这帮小年轻的不禁逗,你就快点儿说吧。”
沈明向刘奇峰道了一声好,这才清了清嗓子说道,“好了,老沈我也不卖关子了,你们听我细细道来。事情是这样的,国际饭店是在1934年由四行储蓄会投资兴建而成的,总共有24层楼,高度足足有82米,它可是当时东亚最高的建筑了。”
安茹跟在刘院长他们的身后,仔细的观察着它的内部装饰,布设紧凑,装修精致,时不时的还能看见一些诗画之类的墨宝。
安茹知道,历史上的国际饭店可谓是名流汇聚之所,在那个充满魅力的大上海中,不乏一些历史名人前来,就像宋美龄,张学良,陈纳德等常客,还有一些像郭沫若一样的文人为饭店留下的诗、画,如今已经成为饭店的瑰宝了。
这时一众人等已经随着漂亮的女服务员进入了一个包厢之中,沈明把手边的包放到椅子上,调整了一下坐姿,这才继续说道,“你们想啊,34年的时候,男人们是不是还习惯带着帽子的?”
韩华和另外两个小助理点点头,表示认同。
沈明面上更是高兴,他说道,“是吧,由于当时的人带着帽子,路过国际饭店时,总是好奇这座楼有多高,于是都仰着脖子向上看,所以啊,头顶上的帽子就掉下来了!”沈明说完,还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完才对着注视着自己的人说道,“现在知道这个仰观落帽是怎么来的了吗!”
年轻的几人具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安茹以前也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典故,现在听完沈明的讲解也觉的很有趣,所以她打算多问一些,然后回家之后讲给安安和乐乐听。
安茹做的位置是在沈明的下手处,于是她转过头来,对着沈明说道,“沈主任,那这个国际饭店还有什么有意思的故事吗?”
沈明听见安茹的问话,先是一愣,然后摸着他的双下巴,思索了一会儿,这才说道,“你别说,还真是有一个。”
这时刘奇峰那边已经点好了菜,他环顾了一下其余的6个人,欣慰的对着大家说道,“这几天以来辛苦大家了,今天趁着这个机会,你们好好吃一顿,都别客气知道吗!”
沈明是个会做人的,而且酒桌上的那一套他玩得很溜,这时听见刘院长这番话,他也顾不得和安茹讲古了,直接拉着另外一个主任,就开始恭维起刘奇峰来了。
安茹一看讲故事的人跑了,只好安耐下心中的兴趣,支起耳朵听他们说话。听了半天,安茹就没兴趣了,都是一些两人拍领导马屁的话,什么刘院长英明了,刘院长有能力了。
呵呵,这些话把安茹听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真是肉麻极了!
等了一些时候,刘院长点的菜终于上来了。典型的八菜一汤,当然了,汤是火锅,27度的天气吃火锅也是一种享受啊。
刘院长又对着服务员叫了一瓶茅台酒,给女同志叫了橘子水饮料。安茹瞅了一眼应该是加了色素的饮料,喝了这种饮料之后,舌头上会留有黄黄的一层。
安茹看着面前的菜,她只能认出几个而已,有茄汁鲳鱼,有鸭蛋围边的是霸王鸭,蟹粉豆腐、熏鱼、红烧蹄髈,其余的几个安茹也不知道叫做什么。
这时刘院长开口说道,“好了,好了,多余的话,也不在说了,大家干了这杯。”
其余的人都是兴高采烈的举起酒杯,喝了起来。
韩华是个没喝过茅台酒的人,他知道就这一瓶,就值8块钱,他今天可是有福了,沾了刘院长的光,才能喝到这么好的酒,和大家干杯之后,他就小口小口的品了起来。
这一桌酒席的规格也高,安茹吃完饭之后,才发现花了刘院长二三十块钱。她吐了吐舌头,心中惊讶,好贵啊,在这个冰棍儿只卖5分钱的时代,光吃一顿饭就花了这么多,即使自己是个小富婆,心中也会不舍的,还好是刘院长请客!
晚上众人好好的睡了一觉之后,第二天一早,安茹就发现刘奇峰和财务主任走了,只有沈明留了下来。
沈明昨天晚上和多了,还是韩华把他弄**的,如今是宿醉刚醒、头疼的状态,他顶着一脸憔悴的面容,强自打起精神对着剩下的几个人说道,“刘院长有事先走了,他说了咱们只要月底前赶回去就行,我算了一下,在这里还可以待上一天,买完东西咱们就走。”
吃完早饭,沈明睡了一个回笼觉总算是舒服了很多,下午众人就在他的带领下去了外贸服装市场。
他们一行人去的就是xx路的服装市场,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外贸服装,有许许多多的时髦的衣服,韩华都看花了眼。他茫然的打量着这些花花绿绿的衣服,内心纠结不已。
“该给媳妇买什么样子的呢?”这一条街卖衣服的大多是女人,买衣服的也大多数是女人,他一个20多数的大老爷们站在其中,那就是鹤立鸡群啊。来来往往的大姑娘小媳妇就没有不瞅他的,这些目光把韩华瞅的不自在极了,此时的他,脑袋已经像个浆糊一般,不会思考了。
安茹可没有管韩华的万分纠结,她一头就扎进了这些小摊中,眼睛也紧紧盯着漂亮衣服不放。
沈明带着其余两个助理去了不远处的城隍庙,他们对于买衣服没兴趣,所以几个人约好了在那里见面。
安茹走过几个摊子,多家对比了价格之后,找了一家便宜、质量还不错的小摊子,给自己和李文萱挑了裙子,给李父和李文昊各买了一件衬衫,还特意给李父挑的保守款的,给婆婆买了一件上衣,安安和乐乐各一套。
轻松搞定之后,安茹回过头来一看,韩华还在那里犹豫不决的。安茹整理好手中的衣服,在摊主热情的欢送下离开,走到了韩华身边,对着他说道,“你选好了么?时间快到了,沈主任他们还在那里等着呢!”
韩华这才回过神来,他支支吾吾的,好半天才挤出来一句话,“安姐,那个我看你都买完了是吧!”韩华谄媚的对着安茹说道。
安茹不明所以,只是点点头,然后说道,“是啊,怎么了?”
韩华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容就更大了,他对着安茹说道,“安姐,要不然你帮我买吧,这里的东西琳琅满目的,实在太多了。”
安茹听到这话,看了看手腕上的表,时间真是不多了,她对着韩华说,“丑话说在前头,这要是买回去,你媳妇不满意,可不能怪我啊!”
韩华连连摇头,嘴里不住的说道,“不能,不能,我就说我买的,我媳妇不满意也只能怪我了。”
安茹看他憨憨的笑着,无奈的叹息了一下,只好对着他问道,“你媳妇身高,体型,还有她喜欢什么颜色的,平时的衣服是什么款式的?”
韩华仔细的回想了一下,然后说道,“我媳妇比安姐你矮一点儿,胖一点儿,她喜欢色彩新鲜的颜色。她有一条黄色的裙子,心里也很喜欢,就是平时总也不舍得穿。”
安茹心里估量了一下韩华媳妇,然后又去了刚才的那个摊家那里,选了一条黄色的连衣裙,剪裁简单、款式大方,即使放到30年后也不会难看。安茹还特意的选了稍微大一点儿,即使不合身,以现在女人们的手艺,自己就可以在家改改,要是小了那可就没办法了。
安茹利用自己的嘴皮子,给韩华的这件衣服讲了价钱,摊主看在安茹刚才买了很多的面子上,爽快的就同意了。很快的两人付钱走人。
走出这条街之后,韩华还郑重的谢了安茹,“安姐,这回可真是多亏了你了,给我买了衣服不说,还省了不少钱!”
安茹把右手的布包,换到左手,笑着说道,“哎,客气什么啊,要是回去之后,你媳妇满意,在谢我不迟啊!”
韩华用手摸摸后脑勺,憨厚的笑了。
之后安茹等人又在沈明的带领下逛了城隍庙九曲桥、宝钢百货商店、华侨商店,一众人等都买到了自己满意的东西,这才意犹未尽的回了旅店。
此时的双人间内只有安茹一个人了,另外的人早在今天上午就坐车回家去了。所以这天晚上安茹一回到房间,就拉上窗帘,打开灯,坐在自己床上,开始清点着今天逛街的成果。
除了给家人的衣服之外,她还买了一些书给李文昊和儿子们,还有给自己买的翡翠镯子和挂件。如今的翡翠都不值钱,还没有后世的天价,所以安茹有了闲钱就会买一些便宜的来收藏保值。前几年她还趁着金价没上涨的时候,买了2根金条。
☆、第84章
1980年是金价飞涨的一年,达到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新高。到了83年的时候,已经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如今的金价在安茹的眼中;还不算是高价;所以当她在商场看见金饰的时候;毫不犹豫的给安奶奶和沈翠翠也每人买了一对耳环。
安茹摸了摸那对金耳环;心中万分思念自己的故乡;想念那个重生之后一睁眼看见的父母,想念对自己特别好的安老爷子;以及处处关心她的哥哥安谨。
自从刚结婚那年回去过一回,安茹已经好几年没有看到安家村的亲人了;如今自己孩子都好几岁,会跑会跳的了。
家乡的消息如今都是哥哥安谨写信告诉她的,信上也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但是安老爷子的岁数真是大了;安茹很是担心他的身体,尤其是他们这个岁数的老人;一辈子就没享过什么福,总是操劳。不知道老爷子如今怎么样了;是不是还是像以前一样中气十足。
安茹悠悠的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道,“算了,别想太多了,今年正好有时间回家看看。”
安茹摇了摇头,继续看着面前零零碎碎的东西,这回可真是大出血了。
恩,值钱的耳环和翡翠手镯用布小心的包好,放到包里的暗层中。给李父买的内画鼻烟壶虽然不贵,但是有收藏价值,也要放好。
忙忙碌碌的半个小时,安茹这才搞定,看着地上的2个大包,安茹成就感十足。她歪头捏捏肩膀,让肌肉放松,还不停的扭动着身子,缓解着连日以来的疲劳。
躺在床上的安茹,舒服的叹了一口气,梦中的她好似学会了飞翔,她飞到了安家村,飞回了安,见到了家人,她脸上洋溢着充满幸福的微笑。天空中明亮的星好似也知晓她的美梦,一闪一闪的眨着眼睛,调皮的笑着。
凌晨2点,安茹房门口,“咔嚓”一声,门开了。一个人影蹑手蹑脚的走了进来,他小心的瞅了一眼还在熟睡的安茹,轻轻的搜查着安茹的行李,不多时,就在一个军绿色的挎包里摸到了想要的东西。黑夜中,虽然看不见,但是根据他长久以来的经验,很显然应该是金耳环、翡翠镯子和一叠钱。他眼睛发亮,嘴角勾起,悄悄的放下了东西,把翻乱的东西物归原位,瞥了一眼还在熟睡的安茹,悄悄的走了。
浑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的安茹,仍然在香甜的睡着。
第二天安茹醒来的时候,看了下手表,发现时间还早,就又懒洋洋的赖在床上赖了一会儿。什么都不想,放空大脑,闭着眼睛呼吸。
不多时安茹起来之后,和同事们汇合,然后一起吃早饭,众人就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坐上了三轮车,赶向通往火车站的道路。是的就是三轮车,因为他们东西比较多,上公交挤来挤去不方便。
沈明是个健谈的人,车上呆的无聊就和车主聊了起来。经过他们的交谈,安茹知道了这两辆三轮车的主人原来都是一个地方的知青。这个面相40岁的男子,原来只有33岁,他可能也是看沈明有缘,所以对他大吐苦水。
出来了好些天,众人都没有了来时的激动,现在的他们最关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尽快的回到家中,见到自己的亲人,当然安茹也不例外,所以三轮车上只有沈明和车主人的声音。此时的她特别特别的想念自己的儿子们,不知道安安和乐乐有没有好好吃饭、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还有没有打架。。。
回过神来的安茹就听见了车主人说着,“家里穷,以为去农村能吃饱饭,没想到去了那里才知道一样是吃不饱,当地的农民们一年到头都分不了多少粮食,我们去了就是开荒种地,那个哭啊,和我同去的有几个人,把命都扔在那里了。”安茹背对着他,看不到他此时的表情,但是想来也不可能有多好。
沈明虽然不是知青,但是也是干过农活的人,所以两人还算是有一些共同语言,聊得挺好的。
安茹看着面前的骑车的男人,脑海中想到了安家村的知青们,前几年安老爷子来信的时候说了,村里的知青们大部分都走了,留下来的只有寥寥数人,都是在这里成家,走不了,也舍不得走的。还要那狠心的男人或者女人,撇下孩子就回城的,可是惨哦!
回城的知青大部分都是没有一技之长的人,他们即使回到了城里也没有一份好的工作,所以干的最多的还是一些辛苦的行业,就安茹知道的就有骑三轮车拉人送货的、摆小摊卖东西的、开店的,各行各业应有尽有。
到了火车站,众人下了车,付过车钱,他们就进了候车室。安茹拎着手里的包,随着沈明往里走去,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他们幸运的找到了空着的座位。
还好83年,不像后世时的人那么多,现在还没有出现那么多不远万里来s市闯一闯的人,所以火车站的人没有达到恐怖的人数。
由于安茹是女人,在一群男人中她就占了一个座位,旁边的座位是他们中级别最高的沈明沈主任。其余三人也没那么多的讲究,直接坐在了地上。
“还是s市的气温高啊,安姐,这地上一点儿都不凉。”在地上坐了一会儿的韩华,憨憨的对着安茹说道。
安茹笑着点头道,“确实啊,南方北方的温度差距太大了,他们这里冬天都很少下雪的,咱们那里可是白雪皑皑的啊!”
一旁的沈明也插了句话,“可不是嘛,我还记得有一年冬天,我从b市出发,往南去,一路上的气温是越来越高,雪是越来越少,下了火车一看,你猜怎么着,原来啊,草地上还有小草呢!”说完沈明就乐了起来,脸上的胖肉一挤,眼睛都不见了。
韩华第一次听说这些在他看来颇为稀奇的事情,坐在地上听的很认真,但是安茹却不一样,经历过后世网络轰炸的安茹,对于沈明讲的事情,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于是她把视线转移到周围的人群身上。
时间差不多了,安茹等一行人站了起来,正在这时,突然从侧面冲出来一个男人,个子小小的,低着头,缩着脖子,撞在了安茹的身上,飞快的抢走了安茹手中拎着的军绿色挎包,灵活的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中。
安茹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撞差点儿崴脚,等到抢包的人走出了3米远的地方,她猛然的回过神来,怒气冲冲的大叫了起来,“抓贼啊,抓贼啊,蓝色衣服的小个子,你别跑。”
安茹的一声尖叫,惊醒了旁边的韩华,他把手中的行李往安茹怀中一塞,立马奔着那小贼跑去。小贼听见安茹的叫声,并没有慌乱的回头去看,他加快了速度,奔着门口接应的人跑去。周围听到安茹声音的人,也连忙的闪开了身子,让韩华过去。
两个人你追我赶,不多久,距离就越来越大了,正在韩华心中暗叫不好的时候,突然从小贼的侧面窜出来一个人,一下子就绊倒了他,然后三两下的功夫就擒住了小贼,并把他的双手反压在背后,让小贼不得动弹。
这时韩华才捂着肚子,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他平复了一下剧烈的心跳,对着男人说道,“谢,谢谢,真是谢谢大哥了,要不是你,我还抓不到这个小贼呢!”说着韩华就伸手把小贼手中的包拿了过来,这时小贼还在不停的扭动着身子,想要逃跑。
男人用手肘狠狠给了小贼一下子,厉声说道,“老实点!”
不一会儿,安茹和沈明等人也追了过来。一行人把小贼送去了火车站的值班警察那里,说明了原委。这时的安茹才知道抓贼的男人是叫做宋卫国,今年32岁,是个刚刚退役的军人,这才路见不平、伸手抓贼。
安茹拿着军绿色的挎包,检查完没有缺东西之后,十分感激的向宋卫国道谢,话还没说几句,沈明就过来催促了,原来火车快要开了。
安茹没办法,只好要了宋卫国的家庭住址,想着以后再报答他。并详细的说了自己在b市的住址和电话,对着宋卫国真诚的说到,“宋哥,有时间到b市一定来啊!”
宋卫国知道安茹等人要急着赶火车回家,所以也没有多加耽误,爽快的说了自己的住址,十分豪爽的和安茹欢迎她去自己家里拜访。
还好火车在s市停靠时间比较长,要不然她就赶不上这趟列车了,一番折腾之后,坐在车椅上的安茹感叹道。
听了安茹的话,韩华也是心有戚戚的说道,“这回可真是要谢谢宋大哥了,要不是他,安姐这包抢不回来,可不就耽误了!”
沈明也说了一句,“真不愧是国家的军人啊,这人品、这身手就是没得说!”
安茹对于沈明的夸奖,也很是赞同,“可不是嘛,宋大哥是个让人敬佩的军人。”这个时候的人们还是很淳朴的,像什么碰瓷、扶不扶、讹人之类的问题还没有出现。于是她又笑着说道,“还是好人多啊!”
后来的安茹在收到了宋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